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形容悲哀的古诗

形容悲哀的古诗

2016-01-24 09:12: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一《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悲哀的古诗》,供大家学习参考。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一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写作素材

0704 1255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先秦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先秦宋玉《九辩》)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赵嘏《长安秋夕》一句《长安晚秋》)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五代•南唐李煜《望江南》)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唐 王勃《滕王阁序》)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二
《描写愁恨悲欢的古代诗词名句精粹》

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

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

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

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

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

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

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

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

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

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

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

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

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

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

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

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

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

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

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

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

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

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三
《唐宋诗词中渗透的悲愤描写与主题思想》

唐宋诗词中渗透的悲愤描写与主题思想

内容摘要:唐宋诗词中的悲愤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

暗腐败、官场昏暗及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灾难。这些诗词中更是体现

了诗人词人忧国忧民、以身报国的可贵精神。通过唐宋诗词的字里

行间,我们读懂了古代人们壮志难酬、理想破灭、愤世嫉俗的悲愤。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历史。

关键词:唐宋诗词 悲愤描写 主题思想

唐宋两个时代中,有着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社

会安定、物质丰足,结束长期的战乱奔突,百姓们过着安居乐业的

生活;有着封建社会的衰败时期:政治腐败、官场昏暗、战乱割剧,

日益深刻的动荡,这就造成了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命运的巨大压力。

面对来自自身之外的巨大压力,当时的人们作出被动的反应和无为

的叹息。不少爱国诗人、词人着重提取了种种情绪体验,把它们熔

铸于自己的作品中,其间包含有年华消逝的感怆,理想幻灭的悲哀,

国运沦替的忧愤,愤世嫉俗的痛苦,以及漫长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遗

恨。这一切,一并交织成悲愤渗透在唐宋诗词中,使今天的我们看

到了当时人们的真实心理,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

义。

一.怀才不遇

在唐宋诗词中,作者塑造了一位位俯仰古今,环视宇宙,深感生

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自我形象。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几句,忧

思悲愤,传达出封建社会中一切壮志难酬的人士的共同心声。唐代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也有悲怆忧愤的诗句“身经大小百余

战,麾下偏裨万户侯”(《陇头吟》),通过关西老将的不平遭遇,写

出朝廷不公。这位关西老将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到头来只能是“驻

马听之双泪流”,而他的那些偏裨副将,却早已飞黄腾达,封侯拜

将了。诗人的作品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和不平。王维还有两句“一生

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是他晚年消极思想的

流露。只因李白素有匡时济世之志,却不能一伸其能,愁怨激愤郁

结胸中,无处喧泄,于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夸张的比喻把深长

的愁思表达出来,具有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

在宋代有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抒发他们的悲愤。苏轼在《王复秀

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中,在这样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

有蜇龙知。”诗人认为,桧树的根和它的树干一样,也是挺直的,

但根在地下,无人知晓。苏轼借此赞美王复的才能和品德表里一致,

劲节不屈,只是无人了解。辛弃疾在《丑奴儿》【少年不识】这首

咏愁词中,更是生动真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毕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有出将入

相之才,南宋小朝庭却不予重用,反而罗织罪名,横加排斥,年仅

四十二岁就被迫退职,闲居江西二十余年。词人为自己的遭遇悲愤

不已,积郁难平。

从以上诗词中可看出唐宋文人对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有

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朝庭的软弱与黑暗日益看得明白,对于政治

舞台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也体会得更深了,所以他们在诗词

中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二.壮志难酬

唐代描写壮志难酬的诗句较少些,但其中不乏名句。如杜甫的“出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两句写诸葛武侯北

伐未竟,染疾而终,使得后世的英雄志士莫不为此惋惜垂涕,伤心

不已。温庭筠的咏史诗《经五丈原》中有这二句“下国卧龙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也是写号称卧龙的一代名相诸葛亮的,诸葛亮

虽然竭智尽忠,也无法使昏庸的后主刘禅醒悟,天下政权不由人愿

地旁落在司马氏手中,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计可施了。这首

诗是温庭筠凭吊诸葛亮祠庙时写的,这和杜甫的《蜀相》有类似的

地方,借古代名相来表达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

宋代描写壮志难酬的诗词很多。这里主要以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

为例。爱国诗人陆游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一直想驰骋疆场,“手枭

逆贼”,收复旧京。但被投降派把持的南宋小朝庭却一直对他排斥

打击,使他壮志难酬,抑郁终生。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鹧鸪天》【壮

岁旌旗】也是一首壮志难酬的词,作者有卓越的文才武略,青年时

代就拥军上万,驰骋敌后,以抗金爱国为己任;南归后虽做了二十

多年地方官,却远离前线,而且受到朝廷猜忌,常被弹劾,后罢官

落职,闲居江西二十来年。对此作者愤愤不平,常在词中吐露悲愤

的心曲。这首词的下阕“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作者与客人谈到功名时发出的

慨叹,概括了一个落魂英雄的毕生遭遇,意境悲凉,感慨深沉。这

末两句颇有诙谐戏谑的意味。

三.家国之痛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末,杜甫从京城长安回奉先县探视妻小,至家正赶上自己的小

儿子饿死而作的。“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因小儿子饿死

而深感惭愧,既表现出自己的悲痛,也曲折反映了当时民不聊生的

社会现实。杜牧《泊秦淮》中最有名的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作者以国事为忧的爱国情怀。晚唐时期,唐

朝江河日下,国势日趋危急,而当政的官僚贵族仍过着醉生梦死、

声色歌舞的生活。作者一次夜泊秦淮河,听见歌女仍在为麻木不仁

的听唱者演唱这亡国之音,使诗人产生了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抚

景感时,这两句将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既引起人们对陈亡悲剧的

追忆,又使人联想到国势危殆的晚唐现实。

有着深沉的家国之痛的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武陵春》【风住尘

香】,是李清照五十三岁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作。当时,宋王朝只

剩下半壁江山,李清照的故乡沦陷在金人手中,丈夫也已亡故,她

无儿无女,寡居异乡,尝尽了国破家亡的滋味。这两句抒写了她无

可告语的沉重愁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前一句写愁

苦的来由,带有极大的概括性。当时,抒情主人公在生活中经历了

重大变故:统一的故国,幸福的生活,挚爱的伴侣,共同追求的事

业,一切的一切都永远失去了,这种失落既是剧烈的、广泛的,又

是无可挽回的,所以称为“事事休”。后一句写愁苦的神态,抒情

主人公想找人诉说一下愁怀,但种种伤心事从何说起?还没开口,

已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了。从艺术效果看,确实收到了“此时无

声胜有声”的功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在

“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暮春季节,曾打算强打精神到双溪去泛舟解

闷,但转念一想,那双溪的小小舴艋舟,怎能载得动自己心里的沉

重愁苦呢?刹那间闪上心头的春游之念,倏然而逝。这里,作者把

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比作有分量的物体,它是如此沉重,以至舟载

不动,水浮不起。而这沉重的愁苦却背在作者肩头,压在作者心头,

无时无地不在折磨着女词人。

陆游也有家国之痛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二),这首诗写于公元一一九二年,

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六十五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宋王朝苟

且偷安,不图光复。遗民们的爱国之心却不能泯灭,他们在敌占区

一年年、一代代地盼望着王师北伐,盼望着回到故国的怀抱,等待

他们的却是失望接着失望。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却依然见不到“王

师”的踪影。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四
《_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五
《古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六
《古诗文解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诗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⑴ 僵卧:直挺挺躺着。此指无所作为。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⑻ 夜阑:夜将尽。阑(lán):残尽。

⑼ 卧听:躺着听。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1]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1.僵

‚僵‛是个形声字,从人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而‚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方向相反。后来引申用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又造‚僵‛字表示,但人们仍习惯用‚僵‛字。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人不受重用。

2.戍

‚戍‛是个会意字,从人持戈,本义是‚守边‛。所以,古代的边防战士称‚戍卒‛;也指一般的驻扎、守卫。诗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可理解为‚防守‛、‚守卫‛、‚保卫‛。

3.阑

‚阑‛是个形声字,从门柬声,本义是‚门遮‛,即‚门的遮蔽‛,门前的栅栏。后来引申为·‚栏杆‛,‚栏‛字始作‚阑‛,后加‚木‛为‚楣‛,简化为‚栏‛。阑由‚遮止‛的意思引申为‚残尽‛、‚停止‛的意思。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是‚夜将尽‛的意思,形容彻夜难眠。现在成语有‚夜阑人静‛。 [1]

全文译文

陆游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陆游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梦境。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

诗词赏析

鉴赏一: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rù,草垫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七
《古诗文解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诗歌原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⑴ 僵卧:直挺挺躺着。此指无所作为。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⑻ 夜阑:夜将尽。阑(lán):残尽。

⑼ 卧听:躺着听。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1]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1.僵

‚僵‛是个形声字,从人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而‚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方向相反。后来引申用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又造‚僵‛字表示,但人们仍习惯用‚僵‛字。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人不受重用。

2.戍

‚戍‛是个会意字,从人持戈,本义是‚守边‛。所以,古代的边防战士称‚戍卒‛;也指一般的驻扎、守卫。诗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可理解为‚防守‛、‚守卫‛、‚保卫‛。

3.阑

‚阑‛是个形声字,从门柬声,本义是‚门遮‛,即‚门的遮蔽‛,门前的栅栏。后来引申为·‚栏杆‛,‚栏‛字始作‚阑‛,后加‚木‛为‚楣‛,简化为‚栏‛。阑由‚遮止‛的意思引申为‚残尽‛、‚停止‛的意思。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是‚夜将尽‛的意思,形容彻夜难眠。现在成语有‚夜阑人静‛。 [1]

全文译文

陆游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陆游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梦境。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

诗词赏析

鉴赏一: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rù,草垫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八
《古诗词练习集锦》

古诗词练习集锦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⑵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描写山之“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⑷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⑴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⑵ 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⑶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3《马说》韩愈

⑴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⑸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⑹对食马考进行强烈讽刺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⑺文中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⑻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⑴描写读书之难的句子。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 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⑶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③住:寓逆旅。 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⑷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⑸文中说明作者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原因是①余幼时即嗜学。②益慕圣贤之道。③以中有足乐者文末最能概括求学经历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⑴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⑷《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⑹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⑺描写夏的古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⑻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⑼描写冬天的古诗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⑾古诗词中的名胜古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来寻常百姓家

⑿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⒀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⒁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朱凤翔《村处闲吟》)

⒂古诗词中描写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3、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 。

二三、《马说》

1、千里马的处境是 ;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 。

二五.《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2、《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谈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3、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5、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6、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

7、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

8、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二六、 《小石潭记》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得名的由来:

3、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

二七、《 岳阳楼记》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

2、岳阳楼重新修建后,有变化的句子是:

3、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九
《古诗》

闻雁 唐代诗人韦应物 出自《说诗晬语》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作者:韩恰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  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池鹤》 唐代诗人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琵琶行》、《长恨歌》作者当时官场失意,对那些妖媚献宠的人极度厌恶,而归隐田园又遥不可及,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本诗也可以说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寓人。 这首诗描写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风格的与众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声音美。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羽翼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

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⑶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览日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⑻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⑼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3]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官,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

朓,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砍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渔家傲(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⑧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庆历新正改革的主持者。上阕勾勒边塞风光,用笔简练,而境界苍茫悲凉。下阕直接抒写思乡念亲之情。1.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2.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3.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4.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5.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6.长烟:荒漠上的烟。  7.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勒:刻石记功。  8.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9.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10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边塞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遍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羌族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远征之人不能入睡,将军和士兵们的头发花白,纷纷洒下眼泪。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四面边声"三句是名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边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燕然未勒归无计"与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类似,表现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天净沙·秋思》 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

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状元”之誉。杂剧见于著录的有15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6)西风:秋风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形容悲哀的古诗篇十
《古诗词欣赏》

江雪 (唐·柳宗元)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绝句 (唐·杜甫) 赠汪伦 (唐·李白)

梅花 (宋·王安石)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文解释】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词语解释】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诗文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解释】 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乡音还没有改变,但鬓发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词语解释】

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诗文赏析】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分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中唐大家,诗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饱满,风格豪放飘逸,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赠汪伦》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长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测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闻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分析】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相关热词搜索:形容悲哀的成语 形容悲哀的四字词语 形容悲哀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悲哀的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悲哀的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84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