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关孟郊的诗句

有关孟郊的诗句

2016-01-24 09:43:1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有关孟郊的诗句篇一《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2》 ...

有关孟郊的诗句篇一
《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2》

孟郊诗中的游子主题

[内容提要]

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开始,文人对游子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是中国文人重要的心理情结。文章选出孟郊对游子的生活关怀的诗加以分析,称游子主题。游子主题界定为诗人对游历生活主观感受的诗化表达,以及诗人以游子自喻的情怀。然后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阐述其具体表现。在内容上看,游子主题体现在,多次出现游子意象并自称游子,并且屡次出现客意象。艺术上,多选择冷色调意象以突出游历生活的孤独。继而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上讲,乡土眷恋之情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其次孟郊的一生长期的游历生活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客观条件。第三,远游事君的人生理想与孝道观念的矛盾冲撞使诗人失意的天平倒向对亲情乡土的眷恋。这是其创作的深层心理原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讲,孟郊的游子诗正是通过对游子主题的关注来消解政治的失意带来的苦闷。

[关键词]

游子主题 游子意识的矛盾存在 游子意象

[正文]

提起中唐韩孟诗派的诗人孟郊,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这个游子形象感人至深。本文就从“游子”谈起。

游子一词广义上讲是离家远行的人,本文的“游子”是特殊意义

上的概念范畴。特指游历以求仕进的文人。唐代社会游历之风大盛,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离家出游或参加科举、拜谒、行卷或隐居以求终南捷径。游子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所谓游子主题那就是诗人对游历生活主观感受的深化表达。以及诗人以游子自喻的情怀。虽然从《诗经》开始文人已开始关注出行生活,“行道迟迟,心中有违”(《诗经·邶风》),《古诗十九首》中作者更明确提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394页)但历代诗人像孟郊这样如此全面而深刻关注游子生活的为数不多。所以本文把孟郊诗中的这一主题加以分析。首先从内容和艺术两个大方面阐明其具体表现,其次探究形成这一主题的原因,进而附带提出,分析孟郊诗中游子主题的实质。

据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孟郊诗集校注》所载,孟郊今存诗五百余首。其中写宦游生活的诗约占15%左右,在将近80首描写游历生活的诗中,诗人常常表现出自己的游子情怀。

首先,诗中多次出现游子意象并称自己为游子。除了《游子吟》之外,《恕别》中称“秋风游子衣,落日行远道” ,还有“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闻砧》),“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商州客舍》),“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京山行》),还有《游子》诗(《卷三》),诗中这样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出门行》二首也称:“驱车旧忆太行险,始之游子悲故乡。”等等。而且在诗中多次运用“客”意象。“客子昼呻吟,徒为虫

鸟音”(《病客吟》),“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送卢郎中汀》)等等。

不仅如此,诗中对游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出一种完整的“游子”生活状态图,游子出行图。别妻离母,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离别之际母亲“临行密密缝”殷切叮嘱:“意恐迟迟归” 。妻子心知“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只是暗暗希望“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只愿“此夕梦君梦。”既而又痴想“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车遥遥》)儿子年幼不更事也知父亲即将远行“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长安道》)友人在河边折柳相送“河边相送频”(《送远吟》),“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此情此景愁上心头“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送远吟》)。

行略图。“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而且“远行少僮仆”(《远游》)所以无论春花、夏叶、冬雪都会令游子“积愁心绪微”(同上)冬日,风雪壮而“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商州客舍》)“赤日千里火”的夏日,“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京山行》)夜晚行路“后路起夜色,前山鸣虎声”令人不寒而颤,此时游子的心象百尺旌旗在强风中瑟瑟发抖。“秋风绕衰秋”的时节,诗人听着雨声,“溪水变成雨,悬崖阴蒙蒙。”(《过分水岭》)傍晚时“白日合我没,征途忽然穷”夜晚又是“远客夜衣薄,厌眠待鸡鸣”。生病时,痛苦的呻吟声,“徒为虫鸟音”无人听闻和理解。而且“欲饮井泉渴,欲医囊用单”(《病客吟》)此时“沉忧独无极,尘泪互盈襟”。

(同上)

乡思图。路途的艰险增加了游子对家的思念。但“江海恋空积,波涛信来稀”(《远游》)所以面对一纸乡音的家书,泪滴欲穿,百忙之中往家寄一封家书又是“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

从上面的几幅游子图中,游子离乡别井万愁已新。踏上道路无论春秋冬夏都是困苦不堪,穷图末路。乡思时刻更是泪滴万点,伤心无限。总之孟郊这些对游子生活的主观感受中充满艰辛坎坷,可以算是一段悲苦的人生历程。这些愁苦艰辛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这些诗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意象的选择上。首先诗人幽冷、苦涩的意象来营造悲凉凄清的意境来托衬出游子生活的困顿、狼狈。其次诗中多选择一些独孤的意象来突出旅行生活的孤寞感。

为了更加鲜明地去传达自己对游历生活的感受,形神兼备地传达游子的困顿与尴尬境况,诗中选择了幽冷、苦涩的意象。作于河阳途中的《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就是一例;“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绕树泉水噎。行路解鞍投古陵,苍苍隔山望微月。鸪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人生穷达感知己,明日投君申片言。”(《卷六》)诗人选择了一系列冷色调意象:暮天、寒风、悲屑屑、鸪鸣、啼鸟、泉水噎、古陵、苍苍山、微月、霜烟昏。营造出了这样一种意境:薄暮投宿所见,尽是一片凄凉,荒寞的景色。悲凉的寒风啸啸吹过,啼叫着的乌鸦绕树飞来飞去。树旁泉水的呜咽声好像人在低声哭泣。隔着远处苍苍的青山,一片微月露出山头。门外鸪鸣、犬吠,火烧后的灰

烬里冒出的余烟也快消失了,游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投宿人烟稀少的古陵。整首诗中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荒凉,凄清甚至有点恐怖的气氛。衬托出游子行路历程的艰辛坎坷。更有一些诗中为突出行路的狼狈境况,故意渲染恐怖、紧张,令人懔栗的意境。如《京山行》中这样写到:“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鸣虎声。”这些给人以恐惧的意象,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游子的困顿无奈的境况,这是孟郊游子诗选择意象的第一个特色。

孟郊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第二大特色就是为了突出旅途生活的孤独感,诗中用“孤飞的旅雁,啼秋的断猿,哀鸣的杜鹃,孤吟的游子”,孤鸣、杜鹃等等一些孤单的意象。“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东西不见人,哭向青青松”(《远愁曲》)“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合路无歧”(《出门行二首》)等等。其中有的是外在的实际的孤独,是无朋无友又少僮仆相伴的外在的可见的有形孤独。有的则是无处诉说,无人理解的孤独,无法在广阔的社会中实现自我的孤独。这些自然的孤单形象与孤单的游子交融在一起产生一种超然于世外的尘嚣之上的高寒意境。这时在整个孤独的意境突现出来一个高洁的游子形象,这是孟郊在现实社会失意的人生中塑造的另一个自我,展示出孟郊孤高的内心世界。据(《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孟郊传》记载“孟郊,字东野——性介,少谐合”,正好印证了孟郊在游子诗中对孤单的游子意象的选择的真正原因。

孟郊究竟为何如此偏爱游子主题,除了他:“性介,少谐合”这一明显的性格原则外,还有更为深刻的其它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以

有关孟郊的诗句篇二
《唐代诗人孟郊》

唐代诗人孟郊 (751-814)

【诗人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

代表诗作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背景】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诗境】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有关孟郊的诗句篇三
《苦吟诗人孟郊》

苦吟诗人孟郊

论文关键词:苦吟诗人 孟郊 以丑为美 不平则鸣 奇的艺术特色


有关孟郊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 孟郊的诗句 孟郊思乡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孟郊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孟郊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917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