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写狗的诗句

写狗的诗句

2016-01-26 08:58:4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写狗的诗句篇一《描写狗的诗词》 ★ ...

写狗的诗句篇一
《描写狗的诗词

★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唐·杜甫《草堂》

★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北宋·苏拯《猎犬行》

★ 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唐·姚合《哭砚山孙道士》

★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陆游

★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李贺《开愁歌》

★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唐·白居易《犬鸢》

★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

★ 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 ★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

★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唐·秦韬玉《贵公子行》

★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北宋·梅尧臣

★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

★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杜甫《新婚别》

★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于濆《山村叟》

★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南宋范成大

★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唐·贯休《琴曲歌辞》之《白雪歌》

★ 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唐·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 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李白《行路难》

★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唐·刘禹锡《插田歌》

★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唐·李贺《赠陈商》

★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宋·苏拯《猎犬行》

★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宋·苏拯《猎犬行》

写狗的诗句篇二
《描写狗的古诗》

将犬去,芳草任人归。——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

★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唐·贾岛《送道者》

★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唐·秦韬玉《贵公子行》

★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汉《刺巴郡守诗》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北宋·梅尧臣

★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咏雪》

★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唐·刘禹锡《插田歌》

★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唐·杜甫《草堂》

★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北宋·苏拯《猎犬行》

★ 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唐·姚合《哭砚山孙道士》 ★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唐·李贺《赠陈商》 ★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宋·苏拯《猎犬行》 ★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宋·苏拯《猎犬行》 ★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陆游 ★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唐·杜甫《新婚别》 ★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于濆《山村叟》 ★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南宋范成大 ★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唐·贯休《琴曲歌辞》之《白雪歌》 ★ 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唐·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 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唐·李白《行路难》 ★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唐·李贺《开愁歌》 ★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唐·白居易《犬鸢》 ★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

写狗的诗句篇三
《写小狗的词语和句子》

写小狗的词语和句子

1、彤彤长得非常漂亮,谁见了都喜欢。彤彤有一身像白大衣一样皮毛,非常洁白,雪白的小爪儿,像四朵梅花;那条翘着的小尾巴,一刻不停地摇摆着,像钟摆一样;那双水晶似的大眼睛总是充满好奇.

2、它的毛很光滑,乌黑发亮,眼睛圆圆溜溜的,像两颗黑珍珠,后腿长,前腿短,爪子也很尖,跑起路来又轻又快。

3、古灵精怪,活灵活现,傻头傻脑.

4、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3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

小狗有一张宽而大的嘴巴,嘴里有一排洁白而又锋利的牙齿,它一口就可以将一只大老鼠咬死!

小狗有着矫健的四肢,它跑得速度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跑二、三里路呢! 小狗的眼睛不很好,大约只能看一里的距离。那么,它为什么能看准东西呢?它主要靠得是它的鼻子。

小狗的爪子很锋利,不用多长时间,它就可以挖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坑。 小狗刚生下来的时候,毛是棕色的,可是它长大以后就不再是棕色的了,而变成了深黄色。

小狗的性格非常温和。如果你对它好,它就会用头顶你的腿,好像是在向你撒娇;可是如果是陌生人来到它的家里,它仍会“汪汪”地叫个不停,甚至会扑到你身上咬伤你的。

夏天到了,大热天,我们常常可以看见狗总是在吐舌头,而不见狗出汗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狗的汗孔长在舌头上。

小狗真不愧为人们所喜爱,这是它用自己真正的本领换来的

势力的狗 调皮的狗 机警的狗 凶猛地狗 汪汪叫的狗 摇尾乞怜的狗 忠心耿耿的狗

威风凛凛的狗 憨态百出的哈巴狗胖乎乎的可爱的狗

佳句集锦

1. 这只小狗长着两只珍珠般的黑眼睛,翘着湿润的小鼻子,一张大多的嘴巴中,常常伸出红红的舌头.

2. 狮子狗雪白的鬃毛覆盖着全身,把小脸也遮住了,看上去活象一只小绵羊.

3. 它的尾巴翘的老高.见了熟人就不停的摆动,好像不住的在对你说:你好,你好,你好.”

4. 那狗紧贴着他的脚,用明亮的眼睛带着恳求的神态看着他.

5. 它的腿很短,奔跑时步子又快又小,尾巴一翘一翘的,很有趣.

6. 一只毛茸茸的小狗,象绒球似的从草垛旁边蹦了出来.

7. 一条大黑狗蹿了出来,带着满腔的敌意,露出尖利雪白的牙齿狂吠不止.

8. 抚摸它,它就伸出舌头舔你的手,在它头上画个圈,它就机灵地在地上打个滚.

9. 狼狗受到主人呵斥后,顺从的伏在地上,眯缝着眼,摇着尾巴,可是,当主人一离开,它又蹦起来,叫的更凶.

10、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全身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它有尖尖的利爪,圆溜溜的眼睛,有草莓似的鼻子和滑板梯似的脑子,它既调皮又可爱,它总是围着我的爸爸打转,它也不比哪啊些小猫.大猫差,它可以和猫一样抓老鼠呢。有一次在我爸爸的工厂里,它闻见老鼠的气味,就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它的家,慢慢的.慢慢的接近老鼠,忽然,它猛地一跳,一咬,只听见一声惨叫,大家跑过去一看,有一只老鼠躺在地上,流着红红的鲜血,看来,它已经命丧九泉了,我家的这只小狗还抓过小偷呢!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都在睡觉,只有这只狗在看门,忽然,它听见了小偷的动作,便汪.汪地叫起来,我们听见了,就起来抓小偷,小偷听见了狗叫声,慌慌忙忙地跑了。这就是我家的狗

11、小狗的样子特别可爱。它脑袋圆圆的,上面长满了淡黄色的毛,短短的,像擦过油水一样光滑、发亮。它的嘴巴像狐狸嘴巴一样,只是嘴尖有点秃。嘴巴上面的两只眼睛简直就是两颗黑珍珠,又黑又亮的,经常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好吗?小主人。”小狗的耳朵犹如两个三角形笔直地立在头顶上。它的四肢又短又小,可跑得很快,跑起来时就像几枝小铅笔在地上飞快地动来动去。身体也很短小,只有两垛小本子接起来那样长。小狗还长着一条像龙卷风的尾巴,一年四季都卷在背上。

12、我最喜欢小狗的鼻子了。那鼻子小巧玲珑的,灵极了,能闻到很远很远的香味。尤其是在我们吃肉的时候,它会立刻抽动着鼻子一溜烟地跑过来,“汪汪汪”地叫着,眼睛里发出乞求的光,一会儿看看我们,一会儿看看碗里的肉,还不停地跳着,特别是两只前脚,举得好高好高的,着急得不得了,好像在说:“快把肉给我,快把肉给我,怎么还不给我呀!我好饿哟!”那时候,口水还会顺着它的嘴角流留下来,而且总是吊得老长老长的,像一节小瀑布,让人不忍心不给它吃!

13小狗很调皮,它非常喜欢把笼子里的被子咬到外面去,不知是不是在炫耀它的被子上美丽的花纹?或者是打算把被子卖给谁?它和我一样喜欢耍玩具,喜欢和我一起玩,一边玩一边趴在我的腿上,还不停小声气地叫。我常常假装生气地对它说:“你不要趴在我腿上,要不,我就不和你玩。”

写狗的诗句篇四
《中国关于狗的词语2》

关于狗的词语

狗腿子,狗崽子,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狗东西,恶狗挡路,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墙,关门打狗,狗杂种,狗屎堆,狗咬狗,狗奴才,人模狗样,狗娘养的,狂犬吠日,狗仗人势,巴儿狗,哈巴狗,狗日的,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痛打落水狗,狗眼看人低,狗血喷头,狗头军师,好狗不挡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赖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肚子包不住荤油。

歇后语:

够拿耗子——多管闲事

狗咬猪尿泡——空喜欢一场

狗赶鸭子--呱呱叫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比喻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非常不自量力 裁缝打狗:有尺寸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吃过屎的狗:嘴巴臭

吃了砒霜毒狗:先害自己

脆瓜打狗:零碎

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恶狗咬天:狂妄(汪)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恶狼学狗叫:没怀好意

疯狗吃太阳:不晓得夭高地厚

疯狗的脾气:见人就咬

疯狗咬刺猥:无处下日

疯狗咬人:叼着不放

疯狗咬太阳:不晓得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艰巨、严重)

疯狗咬月亮:狂妄

哈巴狗带串铃:充什么大牲口(比喻小人物装作大人物的样子) 哈巴狗上轿:不识抬举

黄狗当马骑:乱来

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济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

见狗扔骨头:投其所好

江湖佬卖完狗皮育:该收场了

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

街上的疯狗:乱咬人

街头的狗:谁有吃就跟谁走

看羊的狗:一个比一个凶

癞皮狗上轿:招摇撞骗

狼狗打架:两头害怕

老猫犯罪狗戴枷:无辜受累

老牛钻狗洞:难通过

猫儿捉老鼠狗看门:。各守本分(比喻份内事,各人有各人的职责)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猫钻狗洞:容易通过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全銮殿上的狗尿吝:色不济,长在好地方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肉包子打狗:白扔东西(比喻徒然付出代价,没有效果)

肉包子打狗:春去无回

三伏天的狗:上气不按下气

司狗的:软的欺负硬的怕

堂屋里挂狗皮:那是什么话(画)

偷嘴的狗:见人就逃(比喻做了丑事,见不得人)

瞎狗逮兔子:碰到嘴上

瞎了眼的癞皮狗:碰着啥咬啥

要饭的打狗:穷横

野地里遇疯狗:难近身

幼狗不吃屎:没事找事

喻巴狗舔脚跟:亲的不是地方(比喻场合不对) 属疯狗的:见人就咬

属狗的:老爱咬人

属狗的:直肠子

写狗的诗句篇五
《关于狗的词语》

关于狗的词语

关于狗的词语有: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头军师、狗血喷头……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为什么带狗字的词语大都是贬义词。难道人类就是这样来回报自己的朋友的吗?

因为中国人很早开始就看不起有奴性,胆小的生灵,甚至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儒家是鄙视阿谀奉承的人,而狗通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的特性与这点相符,所以自古以来关于狗的词都是贬义。

写狗的诗句篇六
《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4 3狗之歌》

3 狗之歌

自学指导

一、“抒情诗”的写作有多种方式,《狗之歌》就是一首通过“叙事”来完成“抒情”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诗人没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种情感的克制。阅读此诗,首先要把握这个故事的脉络:从早晨到晚上,一只母狗生下了一窝狗崽又失去了它们。

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叙事,诗人并没有交代一切,比如“主人”为什么要丢弃小狗,小狗的命运如何等。这些故意省略的部分,读者可以从诗中的一些细节中猜想出来。主人“愁眉不展”,这或许暗示了生活的艰难;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则暗示小狗已被主人溺死。诗人省略这些环节,为的是将笔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态上,像描写一个人那样,从心理层面展现它的深情和悲痛。

三、在这首诗中,还应关注的是它精妙的意象。融成水滴的雪花,涟漪泛起的水面,还有接纳一切的雪地,营造出诗意的氛围,俄罗斯大地的寒冷、严酷和温情得到有效表达。至于“茅屋上空的弯月”,被母狗误认为自己的狗崽,更是传神的一笔。金色的弯月孤零零悬在半空,加上母狗哀伤的吠叫,构成了一幅凄清、哀婉的画面。

参考资料

一、关于叶赛宁(王守仁)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生于梁赞州康斯坦丁诺沃村(现名叶赛宁诺村)一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对于十月革命,他表示欢迎。第一本诗集《扫墓日》于1916年出版,其中有优美的风景诗,也有带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诗。十月革命后曾创作过歌颂革命与革命领袖的诗篇,如《同志》(1917)、《宇宙的鼓手》(1918)、《列宁》(1924)、《大地的船长》(1925)等。他曾受到颓废文人的包围,迷恋过形式主义,一度成为意象派诗人。组诗《小酒馆的莫斯科》(1921~1924)以莫斯科小酒馆为题材,美化流浪者与无赖汉的颓废情绪。1924至1925年是他创作上新的高潮时期。诗集《俄罗斯与革命》(1925)和《苏维埃俄罗斯》(1925)渗透着歌颂革命与共产主义建设的思想。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描写了农村革命的广阔图景,塑造了建设新生活的战士的鲜明形象。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叶赛宁的世界观是矛盾的。他未能从根本上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期望于革命的是建立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歌颂革命,却没有投身于革命的决心;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在个人生活中又常常受感情的盲目驱使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感情极度矛盾下自杀。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二、自然的人化,情思的物化(顾蕴璞)

1922年5月17日,高尔基在柏林阿·托尔斯泰的寓所会见了正与邓肯在西欧度蜜月的叶赛宁。叶应高尔基的请求朗诵了自己在1915年写的抒情诗《狗之歌》。在他开始朗诵之前,高尔基在交谈中称他为“俄罗斯文学中头一个如此巧妙、而且能以如此真挚的爱来描写动物”的人。而当他朗诵完这首诗时,高尔基更“不由得想到,谢尔盖·叶赛宁与其说是一个人,毋宁说是造化特意为诗歌、为表达绵绵不绝的‘田野的悲哀’、表达对一切动物之爱和恻隐之心(人比万物更配领受它)而创造出来的一架管风琴”,甚至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仿佛“在这位风格独具、才华出众、造诣极深的俄罗斯诗人周围,一切都越发令人感到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谢尔盖·叶赛宁》)。一首短短的抒情诗,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久久的回忆,自有其不同凡响的地方。但其中奥秘何在呢?

狗之歌如果说,勃洛克要以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重合(以“永恒女性”为象征)来拯救俄罗斯的灵魂,马雅可夫斯基想用革命与诗歌的联姻来改造俄罗斯的社会,阿赫玛托娃精

微地捕捉自己身上作为俄罗斯人、女人和人的三重身份在多变的时代的灵魂律动,曼德尔施塔姆把诗歌视为负载历史内涵的语言的最高艺术,茨维塔耶娃认为“心灵的禀赋和语言的均衡就是诗人”,那么,叶赛宁则以故乡,俄罗斯和大自然为自己诗的灵感源泉,在“人与自然的主要结点”上营造美的意象,在诗化自然中净化心灵,在净化心灵中诗化自然。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在农村长大,深得大自然的熏陶和民间文学的哺养,但又受到农民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大自然的陶醉使他写出大量风景诗的杰作,对淳朴的农民生活的挚爱使他创作出许多真挚感人的抒情诗珍品,但对古老传统的迷恋却使他写过一些怀疑工农关系、消沉颓唐的诗。他早期的创作,虽思想不及晚期成熟,但才华横溢,格调清新,以家乡、祖国和大自然为基本主题。他写人,也写物;写无生命物,也写生物;写植物(如白桦、稠李、花楸树、风铃草„„),也写动物(如马群、母牛、狐狸、狗„„)。大量动、植物入诗,是叶诗在题材、主题以至手法上的一大特色。叶赛宁写草木虫兽的诗,既不同于以寄托生活哲理为宗旨的寓言诗,也有别于以情节取胜的叙事短诗,而是物我一体、情思邈远的真正的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更充分地表现他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在人化自然(包括各种动、植物)和物化(物即指动、植、矿物)情思的基础上达到情景高度交融的艺术境界。在这个意义上,《狗之歌》是叶诗中一篇极好的代表作:诗人既用拟人化的手法细腻入微地表达一只母狗短短一天中从得子到失子的喜怒哀乐,又用拟物的手法将人(母亲)的情思委婉曲折地通过狗的象征吐露出来,使人在母爱的迷雾中难以分清:是情,是景?是狗,是人?对自然的人化或对情思的物化都不是什么新手法,但在一首诗中如此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则是叶赛宁诗的独到之处。这就要求诗人将极其丰富的意象寄寓在高度凝练的形式之中,使诗具有超凡出众的意象美和凝练美。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使叶赛宁于1919年加入了意象派,并被拥为首领,只是由于他不同意“意象就是目的本身”的纲领,才于1921年退出该组织。意象派(不论是英美的,还是俄国的)都崇尚鲜明、准确、含蓄蕴藉而又高度凝练的意象,而绝对排斥议论入诗。《狗之歌》满篇都写哀愁,但都包孕在画面之中,没有一句言论,也没有一个直抒胸臆的表情性词语。

在俄国文学中,叶赛宁写动物既非空前,也不会是绝后。随便举屠格涅夫的著名中篇小说《木木》为例。那里也写了狗,而且也是母狗。木木(那条狗的名字)在屠格涅夫笔下写得相当成功,被他人格化为主人公盖拉新凄苦的农奴生活中惟一的安慰乃至知音。木木被盖拉新救活又溺死的故事,从一个新的角度鞭挞了残酷的农奴制度。但就心理剖析而论,木木着墨并不多,仅仅起着烘托盖拉新悲惨命运的作用。而《狗之歌》中的狗则是诗人讴歌的对象,它被赋予类似于人的起伏不定的感情波澜。此诗不但饱含了诗人对这只狗乃至一切动物的挚爱,而且通过闷闷不乐的主人因不忍目睹而趁黑淹死这七只可爱的小狗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关注。此外,叶诗概括的深度已使母狗的情思得到升华,具有伟大的母爱的象征意义,使人读后在联想的大海里尽情浮沉,各自进入欣赏这一艺术再创造的广阔天地里去,使诗的容量得到扩大。

《狗之歌》从构思到手法、语言,都能使人读后充满新奇感。例如诗题选得颇为奇趣。《狗之歌》这个诗题表明了叶赛宁奇中求美的艺术追求,他要抒发对生活新鲜独特的感受,也想倾吐屠格涅夫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那种声音。

叶赛宁在《狗之歌》中所追求的“新”和“奇”,不是从空中楼阁中臆想出来的,而是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提炼而得的。在原文中,《狗之歌》的“歌”字是崇高体词,是用来赞颂高大形象之词,但诗中出现的并不是英雄豪杰。就动物世界来说,狗既没有牛的“任重”或马的“道远”,也没有云雀的“高翔”或海燕的“预见”,然而,诗人从狗的身上发现了诗──真正的诗。一只其貌不扬的狗,从清早到晚上的短短十几个小时之内,经历了悲欢离合,尝尽了甜酸苦辣,一切都源出于对下一代的爱,光这点精神就够催人泪下的了。诗人在这里成功地运用了小中见大,凡中见奇,丑中见美的艺术手法,给人以质朴意新的美的感受,使

人情不自禁地落下同情的泪水。诗中还出色地运用了正反相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七只小狗被主人淹死后,母狗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回走,这时不是月黑风高,一派肃杀的气氛,而是夜空挂着一钩弯月,大地一片宁静。然而清丽的美景更反衬出命运的险恶,环境的寂静愈激起内心的波澜,以致母狗想小狗想疯了,竟误把天上的月亮当做自己的小狗。这种心理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诗中意象极其丰富,但并不叠床架屋,在组合上有详有略,出现跳动和飞跃。当主人背着装在麻袋里的七只小狗往前走时,母狗丧魂落魄地跟在后面紧追不舍,下面略去主人把口袋扔进河里的细节,只留下水面涟漪在颤抖的情景。下面又略去对主人的描述,只留下母狗踉踉跄跄往回走的画面。这种在意象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跨度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像余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诗的艺术魅力。河面“久久地、久久地颤抖”的镜头示意极其丰富:既可想像为小狗垂死挣扎的余波,也可设想为母狗、主人或诗人的内心和水波一齐颤抖;既可揣度母狗在河边久久地呆立的神态,又可描绘浮想联翩的诗人久久不能自已的情状。

诗中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色彩的反衬、通感、隐喻、象征„„如母狗丧子后“响亮地望着蓝空吠叫”(只能意译成“眼巴巴地望着”)听觉通于视觉、声态并作,使人印象加深。又如第二诗节用“刚刚消融的白雪”形容乳汁,结句用“从天陨落金色的星斗”描绘黯然神伤,不但设喻新颖,意象优美,而且富于象征意义,耐人玩味。

《狗之歌》用人化自然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发母狗在一天内得子之喜,失子之虑,丧子之哀以及误认月亮为子后的恼恨,同时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得见,摸得着,这些也许是它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的奥秘所在。

(选自《诗国寻美──俄罗斯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思考与探究参考答案

一、《故乡》《不是死,是爱》两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都体现了曲折、变化的特征。试分析两诗情感的层次以及变化的曲线。

《故乡》与《不是死,是爱》,作为独白型的诗歌,都没有流于简单的感情宣泄,而是起承转合、一波三折,多层次地表现了“我”丰富的内心世界。

《故乡》的第一节,从归乡人的“痛苦”写起,设定了一种凝重、痛楚的基调;在第二节中,诗人追问故乡能否医治自己的伤痛,使得痛苦的情绪更为强烈、急切;第三、四节,故乡的医治作用开始不断闪现,在各种自然风物的呈现中,刚才激烈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压抑的氛围也被引向开阔、明朗;但在第五节,情绪的曲线又发生变化,胸中爱的痛苦不可能真的驱除,对故乡的热情吟诵被深深的质疑取代,像大河一样展开的诗行,在这里仿佛发生了逆流与回旋。最后一节,关于“痛苦”的思辨被引向关于生命意义的追问,诗人的语调又一次变得昂扬,情感的整体境界也获得了提升。

《不是死,是爱》中的情感表达,也有类似的变化曲线:在一开始,诗人回想起希腊人对时间的咏叹,诗人的语调也相对平静、舒缓;但紧接着,对往昔的感叹又让诗人联想到自己不幸境遇,诗行中的情绪也陡然变得痛苦,直至死亡的黑影掠过,“我”被揪住头发,苦苦挣扎,痛苦的感受已接近饱和,但最后却化解于“银铃似的回音”中,对爱的渴望最后战胜了死亡的恐惧,在情感的高潮处,诗歌戛然而止。

二、雪莱《西风颂》、济慈《秋颂》两诗,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寄托诗人内心的情感。列出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并说说不同的景物会引起怎样不同的感受。

《西风颂》的篇幅较长,分为五节,最后两节抒发的是诗人追随西风的决心,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集中在前三节。第一节,主要写大地上的景象,在西风狂暴地吹拂下,落叶翻滚,黑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的推动者。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让它们在天穹中形成雷雨,大自然的万钧之力由此显现。第

三节,海洋又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在西风的呼唤下,沉睡了一个夏天的地中海也苏醒过来,为西风让出道路,惊吓了海底的植物。在这三节中,诗人描绘了西风所到之处,自然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歌颂了它那伟大的破坏力和创造力。

思考与探究参考答案《秋颂》分成三节,也分别写成熟秋天的不同景象:第一节,罗列出秋天的累累硕果,其中有缀满葡萄藤蔓的珠球,老树背负的苹果,胀大的葫芦,鼓起的榛子壳,它们都在秋天与太阳的密谋中成熟。第二节,则将秋天拟人化,通过“你”坐、卧、行、立的不同姿态,将打麦场、田垄、小溪、榨果架等不同画面,剪接成一幅秋天的全景。

第三节,诗人转而描写秋天里的音乐,有河柳下的飞虫、篱下的蟋蟀、园中的知更鸟、山圈里的羊群、天空中的燕子,各种各样的昆虫和鸟兽,都参与黄昏中的合唱。

同样是景物描写,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显著的不同:《西风颂》中景物的描写上天入地,场景转换的幅度极大,充满强劲的动感,情感的表现也奔放有力,配合于西风的狂暴。相比之下,《秋颂》中的景物描写则十分细腻,诗人像一个擅长工笔的画匠,一笔一笔勾画出秋天繁复的细节,在声色并茂的美景中,寄托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传达出富足、愉悦的感情。

三、在抒情诗中,常常会用第二人称,有时是特指,有时是泛指。课堂讨论:《当你老了》一诗中的“你”到底指谁?

在抒情诗中,通过使用第二人称“你”,可以带来一种亲密的对话关系,会让读者感觉诗人似乎在对自己倾诉,因而“你”的所指往往不很确定。在《当你老了》一诗中,“你”是指诗人心中的恋人,诗人设想几十年以后,当自己的恋人头发花白,读到这首诗歌并回忆起往事。但阅读此诗时,作为局外人的读者,也会有某种主观的投射,不由自主设想有一天自己也会衰老,在回首往事时百感交集。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又可泛指此诗的读者,诗歌的同化力量也由此产生:诗人特殊的情感经验随之被普遍化,让每个读者都可参与其中,获得共鸣。

【附录】

论诗三札(节选)

郭沫若

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我每逢遇着这样的诗,无论是新体的或旧体的,今人的或古人的,我国的或外国的,我总恨不得连书带纸地把它吞咽下去,我总恨不得连筋带骨地把它融化下去。我想你的诗一定是我们心中的诗境诗意的纯真的表现,一定是能使我融筋化骨的真诗,好诗;你何苦要那样地暴殄,要使它无形中消灭了呢?你说:“我们心中不可无诗意诗境,却不必定要做诗。”这个自然是不错的。只是我看你不免还有沾滞的地方。怎么说呢?我想诗这样东西似乎不是可以“做”得出来的。我想你的诗一定也不会是“做”出来的。雪莱(Shelley)有句话说得好:“人不能够说,我要做诗”(A man can-not say, I will compose Poetry)。歌德也说过:他每逢诗兴来时,便跑到书桌旁边,将就斜横着的纸,连摆正它的时间也没有,急忙从头至尾矗立着便写下去。我看歌德这些经验正是雪莱那句话的实证了。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类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像。这些东西,我想来便是诗的本体,只要把它写了出来,它就体相兼备。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敦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

诗人西行上人与芭蕉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集》。

„„

我对于诗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研究,我也是最厌恶形式的人,素来也不十分讲究它。我所著的一些东西,只不过尽我一时的冲动,随便地乱跳乱舞罢了。所以当其才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只是我自己对于诗的直感,总觉得以“自然流露”的为上乘,若是出以“矫揉造作”,不过是些园艺盆栽,只好供诸富贵人赏玩了。天然界的现象,大而如寥无人迹的森林,细而如路旁道畔的花草,动而如巨海宏涛,寂而如山泉清露,怒而如雷电交加,喜而如星月皎洁,没一件不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没一件不是公诸平民而听其自取的。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模仿自然的东西”。我看他这句话,不仅是写实家所谓忠于描写的意思,他是说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参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古人用他们的言辞表示他们的情怀,已成为古诗,今人用我们的言辞表示我们的生趣,便是新诗。再隔些年代,更会有新新诗出现了。

你所下的诗的定义确是有点“宽泛”。我看你把它改成文学的定义时,觉得更妥帖些,因为“意境”上不曾加以限制。近来诗的领土愈见窄小了。便是叙事诗、剧诗,都已跳出了诗域以外,被散文占了去了。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例如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都是些抒情的散文。自由诗、散文诗的建设也正是近代诗人不愿受一切的束缚,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而专挹诗的神髓以便于其自然流露的一种表示。然于自然流露之中,也自有它自然的谐乐,自然的画意存在。因为情绪自身本具有音乐与绘画二作用故。情绪的律吕,情绪的色彩便是诗。诗的文字便是情绪自身的表现(不是用人力去表示情绪的)。我看要到这体相一如的境地时,才有真诗、好诗出现。

(选自《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抒情诗的修辞手段

乔纳森·卡勒

历史上许多关于体裁的理论家一直遵循希腊式分类,把作品根据由谁叙述大至分为三类:诗歌或抒情诗,叙述人为第一人称;史诗或叙事,叙述人以自己的声音出现,但也允许其他角色以自己的声音叙述;还有戏剧,全部对话由角色进行。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注重叙述人与观众的关系。史诗中有口头吟诵:诗人直接面对听众。在戏剧中,剧作家看不到观众,而是由舞台上的角色去叙述。抒情诗的情况最复杂,诗人或唱或吟诵,可以说是背对听众的,“做出自言自语或对其他什么人讲话的样子:也许是对大自然中的一个精灵,对缪斯,对一位朋友,对一个情人、一个神灵、一个人格化了的抽象事物,或是某个自然的对象”。我们还可以把小说这个现代体裁加到这三个基本体裁当中去。小说通过一部书与读者交谈──我们将在第六章专门论述这个题目。

在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史诗和悲剧是文学成就的巅峰,可以标明任何一位雄心勃勃的诗人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发明给文学阵地引进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不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抒情诗作为一种短小的非叙事诗也逐渐被认为是文学的精华。最初,抒情诗曾经被作为一种有修养的、高尚的表达风格,是文化珍品、文化态度高雅的构成方式,后来,它逐渐被看成是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既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又能表现超验价值,可以对个人最内在的心灵情感进行具体实在的表述。这种观点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代理论家已经不再把抒情诗看作是诗人感情的抒发,而认为它与关于语言的联想和想像有更密切的关系──是对语言学的关系和规则进行实验,这种实验使诗歌成为一种文化动乱,而不再是文化珍品的宝库。

关于诗歌的文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各种评价诗歌的方法的相对重要性:一首诗既是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结构(文本),又是一个事件(诗人的一个行为、读者的一次经验,以及

写狗的诗句篇七
《名师精编--诗歌部分11天狗课件(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写狗的诗句篇八
《这么多有关”dog”的句子,竟然都和“狗”无关》

这么多有关”dog”的句子,竟然都和“狗”无关 在中国,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不是特别好的意思。比如:狗屁不通、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人模狗样、狗尾续貂、狼心狗肺、鸡犬升天…… 好像,一提到狗,整个世界都是满满的恶意。

然而,在西方,“dog”的身份绝对不仅仅只是宠物这么简单,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扮演的甚至是家人的角色。

狗狗死后,人们会为它立墓碑;狗狗生病了,有专门的宠物医院和医生照顾; 在俄罗斯,打狗狗和在中国酒驾量刑差不多,是要被监禁的。 而狗狗在西方文明中受到的尊重,通过语言,就已经展示出来了。 大量使用“dog”的词组和句子都是充满了褒义和善意的表达。

比如:

a lucky dog 幸运者;

a big dog 大款;

a top dog 身居要职的人。

可见,在西方,狗有着仅次于人的地位,它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如果你不了解,别人跟你讲:a lucky dog, 你或许还以为别人在骂你,那笑话可不是闹的一点两点的了。

除了人以外,与狗狗有关的词汇还可以用来形容天气。The dog days of summer 是指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Rain cats and dogs。是指倾盆大雨,而不是雨淋猫狗。

当然,还有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dog的句子。

今天我们举例一些经常会见到的句子,希望大家不要在沟通中闹笑话咯!

1.to lead a dog's life 形容人过着贫困潦倒、惨不忍睹的生活 Tom’s been leading a dog's life since he got divorced。

汤姆自离婚后一直过着混沌潦倒的日子。

2.dog eat dog 残酷、竞争激烈

Some people say we live in a dog-eat-dog world。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3.work like a dog 指一个人努力、卖命地工作

They say that to be successful, a person has to work like a dog。 他们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得拼命工作。

4.dog-tired 筋疲力尽

Such hard work can make him dog-tired。

如此坚辛的工作使他疲惫不堪。

5.sick as a dog 病得严重

The situation would be even worse if she became sick as a dog。

如果她病得厉害,情况会更糟。

6.Every dog has its days。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运气/每个人都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Don't give up and try your best I believe every dog has its day。

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时候。

7.You can never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老古董学不会新东西

You're never going to teach your father at the age of 79 to use a computer. 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you know。

不要指望教你79岁的老父亲学会电脑。年长的人学不会新事物。

8.meaner than a junkyard dog 冷漠,不友好

He is a man meaner than a junkyard dog。

他是一个残酷、冷漠的男人。

9.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 刀子嘴、豆腐心

I wouldn't be scared of her if I were you. Her bark's a lot worse than her bite。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怕她。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10.let sleeping dogs lie 不要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Green is trying to let sleeping dogs lie。

格林在努力避免招惹是非。


写狗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描写狗的诗句 描写宠物狗狗的诗句 写狗的古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写狗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写狗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761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