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

2016-01-26 09:37:2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一《古诗与校园生活》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与学校有关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一
《古诗与校园生活》

穿越盛唐 诗意生活

——古诗与校园生活

姜志彬

【引子】要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在积累中找到乐趣,怎么找到乐趣,就是让学生积了能运用,累了能显摆。比如诗歌的积累,死记太机械,硬背很烦人,于是我写了这篇文章。

【正文】

最近网络上有一部叫做《穿越盛唐新生活》的穿越小说,异常火暴,火暴异常,写的是主人公杨青穿越时空回到盛唐的故事。自黄易的《寻秦记》之后,穿越小说早已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浩如烟海泛滥成灾,但写穿越盛唐的却着实不多。因为盛唐的气象,还真不是一般人敢去仰望的。

诗歌中的盛唐

那么,盛唐气象到底是什么呢?提到唐朝,我们立马会想到唐诗,诗歌在唐朝,那可是最潮的东西——你想啊,都湿了,能不潮吗——可以用三无来概括。

一、 无人不写诗

上到九五之尊的天子,下至粗通文墨的农民,人人写诗。

贺知章告老还乡,临别之际,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在长安城东门设帐,为其饯行,要求朝廷百官参加,李隆基本人也写了送别的诗歌。这在当时也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新闻。白居易去世不久,新登基的宣宗李忱为了赐予他哀荣,也曾做诗吊唁:“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

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既高度评价了白居易诗歌作品的影响,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当然,帝王们做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重视诗歌这一种文体,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做一位诗人帝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热情洋溢地从事诗歌创作,整个社会自然会蔚然成风。

唐朝有个姓张名打油的农民就因为一首《咏雪》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体——打油诗,并且名垂千古。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二、 无事不入诗

高考考诗歌,公务员考试也考诗歌;请客喝酒要写诗歌,送亲别友也要写诗歌;高兴了写诗歌,悲伤了还写诗歌。可以说盛唐气象就融化在一首首琼浆玉液般的诗歌中。

金榜题名要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

高考落榜也要写诗:“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

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当然,最浪漫的谈恋爱要写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爱情有了结果,洞房花烛夜更要写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三、 无处不题诗

现代人写微博,只能在网上、手机上写。唐代人织围脖,没这限制,只要有毛笔,到处可题诗。

最能保存的——山水佳处。

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山水佳处,题名留诗,是唐宋文人高标风流的雅事。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记录了唐人的这份风流:“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往往是,诗因景而传,景因诗而名。

最有名的题诗要数崔颢的黄鹤楼题诗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妻妻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登临之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黄鹤楼与崔颢闻名海内。

最易传播的——驿站墙壁。

驿壁是最常见的题诗媒介之一。唐宋的驿站功能繁多,兼有驿邮

功能和馆舍功能,是文人、武将赴试与下第、宦游与谪迁的必经之地,因此,从命运上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政治前途与生活方式;从交际上讲,驿站关联着诗人的人际友谊与社会声誉;从情境上讲,晨发暮宿的奔波与孤馆寒窗的憩息都是诗人情感的强力触媒,使得诗人有更多的时间和适合的心态题壁。

作为周至县尉的白居易曾经因公到这里视察,也题诗在驿站墙壁。后来元稹从骆口驿路过,而且住宿在驿站。习习山风,阴阴雾霭,啾啾鸟鸣,泠泠涧水,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地方,闲来无事,他仔细读完了题诗,《骆口驿二首》(其一)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元稹走后没有多久,白居易又到骆驿,看到墙上元稹的诗,可惜元稹已经离去了。白居易挥毫写下《骆口驿旧题诗》,想像元稹殷勤读他陈旧的题壁诗的情形: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惟有多情元侍郎,绣衣不惜拂尘看。

最浪漫的——水中红叶。

唐僖宗年间的一天,日暮时分,年轻学士于佑来到皇城宫墙外散步。当时是,夕阳西下,秋风瑟瑟,草木零落,一股乡愁陡然而生—— “断肠人在天涯”。伫立御渠沟畔,看流水悠悠,淌不尽许多愁。忽然流水中有红叶片片浮泛,情意幽远,其中一片较大的红叶上还似有墨印,于佑便随手将叶子捞起。红叶上竟赫然题着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佑揣诗回到宿舍,藏在书箱底层。就这样,一首幽怨伤感的小诗触动了一个文艺男青年的懵懂的心,爱情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一连几天都在沟畔徘徊。最后,他竟也找来一片红叶,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然后颠颠儿地跑到上游,放入水中。

人世艰难,命途多舛,于佑后来屡试不第,落魄之际,只好到河中贵人韩泳家做家教,“红叶题诗”也成了青春期男孩儿的美好回忆。直到有一天韩泳告诉他说:“帝禁宫人三十余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吾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佑唯有感激下拜。很快,于佑就在韩泳的帮助下与韩氏成家了。结婚那天,于佑审见韩夫人艳若天人,以为误入仙境。一天,韩氏无意间在于佑的竹书篮里看见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不由大惊,说:“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佑便如实告之。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于是开箱取出红叶,墨迹犹存,正是于佑当年写下的。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同声说道:“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

故事传开,寂寞宫女、文学青年竞相模仿,只是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奇迹。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二
《关于校园安全诗歌》

 关于校园安全诗歌

好评率:54%

高低楼梯,安全第一;不要追逐,不可拥挤。

打闹玩耍,危险游戏;生命可贵,倍加爱护。

通过走道,不可拥挤;上操下操,特别注意。

不追不闹,不急不躁;靠右慢行,安全记牢。

同学们,莫忘记;高低楼梯要守纪。

莫拥挤,莫挽手,莫搭肩,莫溜杆,安全时刻记心间。

安全歌儿唱不完,时刻小心记当然,大事化小小事无,小心谨慎保平安。 打乒乓,学投篮,体育运动大发展,单双杠,爬吊杆,都要依照规矩办。 莫登高,莫爬树,当心高处稳不住,失手失足滚下去,谁也不知伤何处。 玩滑梯,荡秋千,安全意识记心间,谨防失手绳又断,摔伤身体非儿戏。 玩游戏,弄刀棍,无意也会伤人身,动手动脚动身体,终归还是不安定。 接热水,要小心,壶倒瓶翻烫坏身,费时花钱要打针,医好皮肤不匀称。 坏故事,莫要听,影响学习误青春,黄书碟,更莫看,中毒受骗又上当。 住上铺,莫马虎,梦醒时刻要当心,上高低下不小心,身体受伤可不轻。 不打架,不骂人,文明礼貌树新人,德智体美全发展,人人争当好学生。 讲平安,倡保险,安全知识记心间,园丁精心勤浇灌,安全硕果分外甜。 说安全,唱安全,安全工作重如山,全校师生齐发动,校内校外都安全。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三
《诗词进校园》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四
《读经典诗文》

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

2011-09-19 15:14:19| 分类: 资源共享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

——漳平市溪南中心学校经典诗文诵读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2011~2013)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办好特色学校”的精神,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开展特色办学,提升学校教育品位,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结合我校实际,将“读

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列为特色项目和发展方向。为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特制订如下方案。

【创建的背景及意义】

漳平市溪南中心学校地处漳平市的东部山区,学校现共有15个教学班,学生533人,教职工4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学校教师的80%。学校生源来自全镇16个行政村,现有寄宿生273人,校园面积近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宜人,是漳平市一所较大型的初具规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福建省农村标准化学校、龙岩市素质教育先进校、龙岩市寄宿制管理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因为办学布局调整每年都有学生新联办入我校,家长知识水平不高,加上农忙,没有时间、也没有方法教育孩子,所以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学校这些实际情况我们把“诵读经典、德化心灵”作为教育的切入口,开展“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活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可以促进师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锻炼学生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汲取养分,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

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它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的作用。

【创建方案】

一、创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文波(校长)

职责:负责特色建设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连振东(副校长)、陈开锋(教导主任)、陈金木(语文教研员)、陈玉爱(总辅导员)

职责:构思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特色建设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特色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并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这一课程档案整理等

工作。做好特色建设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小组成员:各班班主任、全体语文教师

职责:负责本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

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二、创建目标与方向

1.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使经典诗文诵读特色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凭借经典诗文诵读,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

3.围绕“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开展系列活动,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学生风尚,以“秉承传统文化,打造儒雅校园”为文化建设主题,引导学生“胸蕴儒雅,心存天下” ,努力打造“儒雅”品牌。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学生的道德根基,将学生培养成爱国爱民、文明有

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一代新人。

三、创建过程

(一)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

目标:确定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加大宣传,确保师生全员参与。

1.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讨论,申报论证,认清“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特色建设奠定

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初步编制诵读书单,广泛宣传,营造儒雅环境,培训儒雅教师,创建儒雅课堂。

(二)第二阶段:2011年6月~2012年9月

目标:实施特色校建设方案,形成学校特色。

1.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唐诗、宋词,五、六年级诵读《论语》和

经典名著,至小学毕业完成指定篇目的诵读。

2.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篇目的整理与开发,形成特色校本教材。

3.用传统文化提升师德境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红土书香”工程,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强,有儒雅教学风格的

教师队伍。

4.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栏、绿地,打造儒雅教育的物化环境,进行儒雅教育理念渗透,让儒雅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围绕“儒雅”这个核心,创设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和教室文化。设置“弘扬美德、学会感恩、励志笃行、成才报国”等四个文化主题。以“儒雅”为核心,利用校园广播营造良好氛围,让墙壁说话,让花草生情,让资源增值,努力追寻充满“诗情画

意,儒雅品位”的校园环境。

5.全方位培养儒雅学生。常年不间断地开展文明礼仪、尊师重教等方面教育,让学生仪态儒雅;开展环境护卫活动,美化校园建设活动,让学生行为儒雅;开展吟诵经典,表达温暖,让学生语言儒雅;会礼让、会问好、会游戏,脱浮躁之气,修雅正之情,使学生性情儒雅,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知书达礼、言谈文雅的人,守信重诺、举止优雅的人,德正品端、气质高雅的

人,刚健有为、心存天下的人”,足以彰显出其“树儒雅之风,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成有用之才”的鲜明教育特色。

6.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特色制度文化。

(三)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目标:融合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特色学校。

1.围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凸显学校个性风格,形成独具魅力的的精神文化。

2.汇集创建原始资料,撰写创建报告,形成成果系列,开拓更加宽阔的特色创建之路。

3.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突出学校文化的外显与内涵,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校园

文化、育人方向等方面形成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创建策略与措施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体师生必须明确经典诗文诵读对于培养师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师生的道德品质、素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学校特色创建的目

标与方向。

(二)立足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以《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弟子规》、《三字经》和《论语》等古诗文中的优秀、经典篇目为主,实现校本课程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为基础,再选择唐诗宋词、《论语》中的经典名篇,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自

编我校古诗文必背篇目和推荐篇目,分学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德化学生的心灵。

(三)诵读经典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1.传统文化是德育之根,真正的人格修养和品格行为是建立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上。伴随着经典诵读创建活动,加强学生的习惯教育和礼仪教育。从规范养成和习惯入手,细化习惯要求和礼仪要求,强化训练,使习惯成自然,培养谦谦君子,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美

德。

2.挖掘经典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诵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

和实践性的情境中学习中华传统礼仪,让中华传统美德浸润学生一生。

3.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落实学生德行实践。结合学生的德行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在经典诗文引领下的主题活动。如:“感恩活动”、

“经典文化表演”、“星级奖章评比”等。

(四)具体措施

学校层面:

1.通过升旗仪式和集队讲话,宣传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的意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熏陶作用。每天的红领巾广播播放经典古诗

文的配乐诵读,培养学生节律朗读的能力。

2.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地方,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利用学校文化墙、宣传栏等阵地,展示经典文化,在学校教学楼教

室、走廊、老师办公室布置古诗文背景材料和字画图片,供师生阅读、赏析。

3.以活动为载体,促进特色建设的有序进行。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的“经典诗文诵读”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手抄报比赛,举行以书写优秀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比赛;在学校“六一”文艺汇演中安排相关主题的节目;每学期举行一次以“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学生”为主题的

征文活动,并编印优秀作品集;每月开展一个德育主题活动,践行优秀古诗文中的品德内涵。

4.组织考评小组对各班“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学生”活动进行星级考评,使经典诗文诵读保质保量,促进学生诵读经典,德化心灵。

班级层面:

1.开展课前、课后一吟,熟读成诵活动。每天从早读课中挤出5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晚上休息前挤出10分钟进行家庭亲子诵读。

2.开辟“经典诗文诵读”专栏,每周在专栏内抄录2~3首古诗文,经常展示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或手抄报。

3.经常开展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热情。教师见缝插针,在班级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诵读竞赛、诗句接龙、对诗竞

赛等。

4.结合学校月德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布置具体的德育践行活动,并经常开展汇报会,对学生的德育践行活动进行点评。

教师层面:

1.围绕学校特色建设方案制定相应的班级“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的实施方案。

2.指导、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学生”活动。

3.树立儒雅价值观、开发儒雅校本课程、创建儒雅课堂、培养儒雅学生。把教育实践与读书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反思自己的教育细节和习惯,从而立德、立言、立行。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参与教研组群,与人交流、反思,不断提高自己。

4.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交一份经典诗文阅读课案例设计至教务处,全体教师每学年写一篇“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为研究主题的

论文。

学科教学与经典诵读有效结合:

传统经典文化的接触必须与学校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语文教学是与之结合的主要学科,现代文学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最佳途径。在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都要紧紧结合我们诵读的经典诗文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美术》等各学科教学中都应注意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定期进行经典诗文与学科教学有效整

合的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进行案例设计,点评教学心得及反思。

家校配合,落实到位:

在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没有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和合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学校要对家长进行理念宣导,以点带面,寻求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让家长对原有的家教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让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家庭中能得到延续。班主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力度,指导亲子诵读教育并形成一套有效的模式。

多元评价:

1.保证经典诵读的质和量,对指定篇目要全部过关,教师做好相关记录,学校对“读经典诗文,做儒雅师生”活动创建过程中表现

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发给星级证书。

2.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可采取学生自评、老师评、同学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模式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不合

格三等。

五、创建成果形式

成果展示方式包括特色建设的方案,特色建设的实施,从营造儒雅环境文化、培训儒雅教师、培养儒雅学生、创建儒雅课堂等,从教育手段、教育内容、课程建设、学生成长、教师论文等方面,构成的一整套具有儒雅特色的育人体系,从而展示学校教育特色,凸

显全体师生“胸蕴儒雅,心存天下”的高尚情操。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五
《诗词走进校园》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六
《诗歌进校园发言稿》

认识到位 组织到位 落实到位 管理到位 ——在儒溪中学“诗词进校园”交流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欢聚在儒溪中学,共商“诗词进校园”大计。我很感动,因为能够在溪中这样高的学府里,有这样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更感激,能够亲自聆听各位诗词界前辈的现场讲解。根据会议要求,我向大家简单介绍我校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诗词是文化精髓,我校高度重视“诗词进校园”活动

中国是诗的国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迄今已将近三千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诗家词人,产生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汗牛充栋的作品。从一腔爱国情,上下求索的屈原到“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土俱欢颜”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给我留下了太多回味。同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营养。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先进的诗词文化力量,陶冶、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加强“诗词进校园”的组织建设,加大“诗词进校园”的宣传力度,营造诗词学习和创作的氛围

2009年,学校根据上级“诗词进校园”的有关精神,认真思考诗词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工作。认为要抓好这项工作:一要重视抓诗词进校园的常规工作,二要在管理中不断地创新思路,不断吸收成功他人经验。学校特别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诗歌进校园”的组织建设,成立了“诗词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辅导员、语文任课教师组成),明确分工职责;

二是抓宣传发动,动员师生全员参与诗词的学习和创作。把师生的优秀作品用喷绘形式张贴在校园内,把师生优秀作品发表在校刊上,把师生好的作品推荐到县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

三是将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校园有诗画,教室有名句。把教诗读诗与校园广播相结合,建立浓郁的诗教气氛。

三、充分体现诗词教育的力量,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学习活动和诗词教育活动,促进全校师生学诗写诗的积极心态

为了充分发挥诗词对青少年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的功能,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强劲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我校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具体的做法有:

1、学校规定:每周二为全校读书日,每天学校支委成员轮流在上课前到各班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其中,就规定了每班诗词的诵读,其次是课前3分钟要求背育名言警名,名诗名作,国粹经典;

2、诗词的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以语文教师为主。学校诗词辅导教师每月开展集中辅导为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和背诵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要做到“六有”,即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

3、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园诗词诵读竞赛活动,并且每期考试题中要有诗词内容;

4、开展“诗词进校园”师资培训。聘请县诗词楹联协会的老师进学习讲课。通过专家的讲解,师生们从春秋时期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唐代白居易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到宋代晏殊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从孔子、屈原到李白、杜甫,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了解我国古今诗词,为教学好诗词提供了平台。

5、发扬传统诗词的吟诵、歌唱传统,成立诗词创作兴趣小组和诗词吟唱小组,组织主题班会、座谈讨论会等研讨诗词创作。让学生倘佯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去品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寂;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无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狂歌;追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悲壮磅礴。这无不显示了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全校涌现出了读诗、写诗、赛诗的热潮。

6、组织中华诗词文艺展演。学校利用“六一”“一 二九”“艺术节”等组织诗词进校园文艺节目展演,把博大精彩的中华诗词改编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进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拓宽了诗词进校园的渠道。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情,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是智者的妙手点化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是先辈的辛勤浇灌催绿了一片贫瘠的荒滩,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学习和管理。一是进一步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二是搞好诗词诵读和创作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要细化不同年段的学诗任务等。总之,是要让我们诗乡后继有人。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12.5.23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七
《诗词进校园发言稿》

营造诗意校园,打造特色品牌

我校是一所年轻富有青春活力和诗情画意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推进“以少教多学”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改革,以精细化常规管理和打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诗词进校园”活动对我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营造了校园诗情画意的氛围,还扩大了学校的品牌效应。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学校“诗词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首先,高度重视,加大宣传,为“诗词进校园”营造浓郁氛围。 我校深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成立了以许先宝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教务处负责挑选有专长和经验的精兵强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对活动的开展进行检查督促,使活动落到实处。

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工作,为活动营造浓郁氛围。

诗词是民族的文化精粹,它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文素养,对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通过“书画展比赛”等活动,广泛调动师生积极性,并将师生获奖作品装裱上墙,悬挂在学校走廊、教室和大厅里,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次,寓教于乐,将活动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来落实。

为提高学生“学诗、品诗”的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教育局“三美”中的美读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诗词诵读比赛。通过“写诗词、读诗词、品诗词”来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魂,陶冶健康情感,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为使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道德情操,我校推出了“四个一工程”:

一是每天一首诗。要求每班每天集体背诵一首诗,目前,我校七年级学生能熟背诗词50首以上,八、九年级学生能熟背百首以上,优者更多。

二是每周一节诗词鉴赏课。要求语文老师每周开一节诗词赏析课,教会学生赏析诗词,提高赏析能力。

三是每月一次诗词背默比赛。由各年级的语文组牵头精选诗词,对学生进行诗词背默比赛,评选出优胜班级和优秀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是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诗词诵读比赛。在“国庆”、“五四”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期间,开展诗词吟诵比赛。要求每班一套节目,紧扣活动主题,精选诗词,采取吟唱、诵读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最后评出优胜班级,颁发奖状。

“四个一工程”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在读名篇、诵名句中积累了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养成了良好的诵读、背诵习惯,提高了阅读水平,促进了学生心智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最后,注重诗意传承,让硕果更丰硕。

“诗词进校园”活动对我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营造了校园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还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了学校的品牌效应。

通过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培养名优教师,发展特长学生,打造名牌学校”这一宏伟工程的实施,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我校教学质量优异,中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其中尤以语文成绩较为稳定和突出,一直居徐州市前列,这与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不无关系。

为不断开拓学生视野,为诗词教学引入新鲜血液,学校还郑重邀请了《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姚卫伟、著名作家曹文轩等人到我校讲学,师生们有机会亲近大师,心灵得以升华,境界得以提升。

同时,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开发校本教材,目前《话说钟吾》、《杏坛心语》和校刊《钟吾文苑》等已经付梓成册,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春天已经来了,这正是赏诗咏赋的好时节!路虽漫长,但阻挡不了探索的脚步。我们应该坚信:美妙的诗词会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收获累累硕果。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八
《诗香词韵润校园》

诗香词韵润校园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诗意校园建设纪实

文/张根富

“七二雄峰映朝霞,

如云游客赏春花。

风袅袅,

鹊喳喳,

一轮红日照千家。”

这不是某个作家的作品,而是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学生写的一首词。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列入课时计划,让师生在吟诵诗词美文的同时弘扬和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开这先河的就是该校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他率先在十堰市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诗兴,让课堂有诗意,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中华诗词浸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该校承传统文化之流脉,开课程改革之先声,一直在努力营造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并以此为主线,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走成一条特色教育成功之路。

一、建构课程,品味诗意

用诗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诗教”不仅是诗词教育,

它的内涵也包括活泼和谐的诗意教学情景的营造:学校进行了“诗词进课堂”教研课题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了诗词校本教材编委会,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编,诗词校本教材《小学生诗词联入门》编印成册,供教学使用。

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学校三至五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由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讲,诵读诗词经典,进行诗词创作。诗词专职老师吴文生除了教学生诗词写作技巧外,还会教学生相关的中华礼仪、以及历史中的诗词、对联典故。“我很喜欢诗词课,大家在一起写诗词,既能开动脑筋,也能增进友谊。”该校五年级的张静雯说。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想让学生步入诗的殿堂,多读多背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捷径。溜西门小学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现在有的学生已会背诵八九十首古诗词,有的已背诵了一百好几十首。学校经常进行诗词背诵大赛,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背《三字经》,背《新四声对韵》;不仅背课文中的古诗词,还要求背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不断增加其储存和积累,并且还专门编写了校本教材《诗词联入门》供教学使用,为诗词创作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仅仅依靠读、背、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多写才行。溜西门小学在三至五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诗词

课,堂堂练习,从不间断。

学生尝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仿写。不讲平仄,放宽韵律,只要能围绕一个事物,押大致的韵即可。如“一只小铅笔,真是了不起。牺牲它自己,为我学知识。”(许琴《铅笔》)同时,学生的思路还未完全打开,加上资料极为有限,往往写了上句没有下句,怎么办呢?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写:即把所学的课文改写成诗歌。开始,老师不妨举例引路,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路与材料的取舍作一说明。这样就为学生的改写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与技巧的日臻成熟,学生自然就会写出较为满意的作品来。第二个阶段为创作阶段。学生们有了仿写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撇开课本,跳出老师思维的窠臼,从生活中去找素材,进行自由创作了。那么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写什么呢?诗是情感的产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为了便于指导,在创作过程中,可采用命题和不命题形式进行。命题诗歌多半是季节物候、节日庆典、学习生活等内容,如《春之歌》《致妈妈》《庆六一》《童年》《五星红旗》等。不命题诗歌,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让童心在诗意的芳草地任意地栖居,在诗意的天空里展开想象的翅膀纵情飞翔。

由于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作水平提高很快。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我校逐步探索出了有效的诗词课教学教学模式,并且在十堰市周边小有名气,吸引了附近各小学前来交流学习。

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王德虎先生曾亲临该校予以鼓励。东汽公司、十堰市教育局、十堰市教科院、十堰市诗词学会的领导、专家、

诗人曾多次莅临该校进行指导,这极大地激发与调动师生研习中华诗词的积极性,学校诗词教学研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在,学校正把诗意教学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拓展到各学科教学领域。

二、开展活动,共享诗意

在小学阶段,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外诗词活动,让孩子们渐渐觉得诗词就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和必须呢?

每天十分钟古典诗词诵读。利用晨读前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诗词诵读、开展诗歌精品欣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欣赏与创作。采取集中诵读、个别诵读、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自觉地积累国学经典,夯实基础。

学校成立了榔梅诗社,定期编辑一期校园诗刊《榔梅花》,收集学生自创诗词,择优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吴文生老师主编的诗词校刊《榔梅花》已编印30多期,发表师生作品数千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日复一日刻苦地训练,孩子们写诗的技巧日趋成熟,他们的作品屡屡在各大媒体发表。全校师生先后在《武当诗词》、《武当诗联》、《十堰教育》、《湖北诗词》、《中华诗词网》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首。

举办“校园诗词节”活动。在校园诗词节上,进行诗词朗诵、创作等比赛,以营造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学校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诗词节活

动把学生们一步步引入神圣的诗词殿堂。

“九州万朵花,艳丽胜朝霞。妈妈过生日,采来祝福她。”这是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学生王霄写的一首诗。该诗参加“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荔园杯全国传统诗词大赛”获优秀奖,就是该校诗词教学结出的硕果。

学校还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进社区,通过劳动、写诗、朗诵等,去关心身边的人,通过丰富多

彩的感恩教育,让同学们领悟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刻含义。

三、创优环境,营造诗意

和谐、优美、诗意的环境能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这对育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在创设学习化、人文化、潜移默化的校园诗意环境上做到了“二化”:

墙面布置特色化——学校文化墙布置诗词作品展示专区,展示各级领导、老师、学生的代表性诗词作品,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和谐发展,召唤学生亲近诗词、亲近文学。

板报设计个性化——班级黑板报设 “诗苑拾萃”板块,向学生介绍诗词创作知识,融知识性与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展示班级优秀诗词作品,每周一期,激励学生在诗词海洋里遨游、历练。

良好的诗词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讲全面的质量观,宣传诗词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家长关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九
《语文关于诗歌的教育》

语文关于诗歌的教育

【关键词】 诗歌 教育 中职 素质

语文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语文教学中文学的熏陶感染更能使

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诗是文学中

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特殊的影

响力。

一、古代诗歌教育

中国诗歌教育的历史与中国诗歌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历朝历代

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

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比如明代著

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主张把教读诗歌作为蒙学中道德教化的主

要手段,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指出:”古之教

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

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

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

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

不仅如此,古代一些著名诗人也十分重视诗歌教育的作用,力图

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实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

目的,如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

中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因此,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

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使到今天,诗歌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

代的作用。唐诗宋词,李白杜甫,可说是家喻户晓,从小学到中学,

学校教育中从未缺少过诗歌的身影。

二、中职教育学生特点

中职生由于生源限制和入学层次的差别,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在

学习上,他们大都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他们大部分在入学前成绩比较差,一直被当作”差生”看待,

自身思想上也默认了这个现实,不再积极进取,因此,对纪律、学

习、卫生等都不重视。也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也不错,怀有美好

的理想,能够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一圆象牙塔之梦。但是中考的失

败使他们理想破灭,造成终身遗憾,心理消极自卑,对学习也信心

不足,从而阻碍了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在生活上,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许多生活琐事都要

自己料理。有些学生初次离家生活处理能力很低,带来强烈的不适

应感,以至于学习精力分散、不集中。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

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不如高中生激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行为

方式上,他们大多自我约束力不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利因素,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困难。要

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决非一日一时之功,而要长期耐心的教育、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熏陶感染,使之思想转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诗歌教

育不能说不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中职教育不同于

普通中学教育,没有各种考试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又比较宽裕,

这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是为了

应付各种考试,中职教育因为没有功利的影响,反而容易让学生轻

松地感受诗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诗歌教育实践设想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加强诗歌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启发

思维,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

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

们消极的心态受到感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

用。

诗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进而规

范自身的言行,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这种实践需要学生朗诵大

量的诗歌才能完成。因此,朗诵是关键。诗歌特别是古诗都富有音

乐性,非常适合诵读。格律诗讲究韵律和谐、平仄相对,具有音乐

美、节奏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味出诗歌艺术之美。在学习诗歌

方面,古人尤其强调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十

分推崇的读书方法。

诵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与诗歌教育相伴而生,历史悠久。

诵读正是”诗”的特征之一。《诗经》就是因为被人们”讽诵”,

因此能”遭秦而全”。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一般比较宽裕,这就为

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早晨,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

让学生朗诵诗歌。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发现有许多同学非常喜

欢在早晨朗诵比较有韵律感的诗文。

为避免朗诵时的单调,朗诵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可以自由

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也可以由学生领读。语文老师可以培养一些

文学素养较好的同学协助辅导,比如班级中的文学爱好者,或者文

学社的成员等。除了早读时间,课外活动时间、自习课时间也都可

以活动的形式做些诗歌训练,让学生感到乐趣,主动参与,快乐地

去朗诵。著名学者、教育家吕坤对诗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每

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

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与之讲说,责之体认”。

四、实践难度

我们在这样设想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其中的难度,在实践过

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诗歌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诗歌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

要。诗虽然好,但不一定首首都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有些诗,学生

从未体验过,难以实现情感共鸣。比如《诗经生民》,这首长篇史

诗现在读起来韵律感不强,其中描写的情节也很难符合学生的情

趣,对于中职学生就未必合适。因此,诗歌的选择要注意中职学生

本身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是否相融相洽,学生是否真正感兴趣。

2.诗歌的解读。

诗歌的解读不能靠纯粹的说教,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还是要学

生自身能够深入其中理解。语文老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不是给学

生填鸭式的内容详解,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一大堆,不厌其烦,

学生早没有了兴趣。总之,使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才是根本。此外,

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件任务完成了事,因为我们是用诗歌在教育,

而不是为了考试要求记住多少内容。

3.实践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最忌也最易陷入的误区是强调死背。诗歌需要朗诵,

但不是死背。学生一接触到诗,就是背,教师检查起来,也是背,

这样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完全失去了诗歌教育的初衷。”

三分诗,七分吟”,让学生抛开背的任务,轻轻松松地吟诵,体味

那些意境幽深的诗句,入其境,得其趣,才能实现真正潜移默化影

响。

总之,诗歌教育在中职学校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诗歌教育能

为中职教育学生素养的提升带来光明的前景。我们仅就此提出设

想,其教育效果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其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方

法是诗歌教育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

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篇十
《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有关学校的诗句 赞美学校的诗句 描写学校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与学校有关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与学校有关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774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