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和风有关的诗句

和风有关的诗句

2016-01-27 09:22: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一《与风有关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和风有关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一
《与风有关的诗句》

与风有关的诗句

1、大风起兮云飞扬。——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22、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 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2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 杜甫《赠花卿》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二
《有关风的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敕勒歌(作者: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江畔独步寻花(作者: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句用

赠花卿(作者: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 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泊船瓜舟(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à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读要读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

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10、何时:什么时候。

11、还(huán):回到

元日(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三
《关于风的古诗》

关于风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 2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四
《风的词句》

释义: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河图》风者,天地之使。

《元命包》隂阳怒而为风。

《诗·邶风》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大风起兮云飞扬。--西汉·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风起于青苹之末 / 空穴来风 --宋玉《风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邱为《左掖梨花》)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崔道融《寒食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长恨歌》)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五
《有关风霜雨雪的诗句》

卷地风来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尘满面,鬓如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秋风萧瑟夭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玉露凋霜枫树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六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蛾眉山月歌——李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来,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溪 ——张旭 (注: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忆江南(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画兰 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爱国诗词

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爱国句子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爱国名言

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2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² 爱国如饥渴。——班固 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²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²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²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²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²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²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²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²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²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思乡诗句集锦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七
《古诗 风》

古诗 风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认识本课四个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笔下风的力量,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诵读古诗,认识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先来猜个谜语。

师:它能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能让春天的花儿开放;走过大江,它能激起千层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万根竹竿倾斜。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出它是谁了吗?

生:它是风。

师:唐代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以《风》题目的小诗。(板书课题)

(教学一开始,老师便用谜语的形式将古诗的内容展现给孩子们,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猜谜中感知了古诗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想读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0页,自己读读吧。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由读诗。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师:说说吧,你用了什么方法,认识了哪些字?并且领同学们读一读。 生1:我查字典认识了“解”,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解”。

生2:我问老师认识了“竹竿”的“竿”。

师:还想再读读你新认识的字吗?

生:想。

师:这一遍你想怎么读呢?

生1:我想请老师和我一起读“解”。

师生:“解”。

师:我读得对吗?

生:对。

师:谢谢你。

生2:我想请我的好朋友跟我读“斜”

生2、3:“斜”。

(放手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旨在培养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识字。识字中体现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有些学生拿着自己的书问别人,还有的主动帮助同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最后,回归到课文中,将古诗出示在课件中,引导学生在古诗这一语言环境中找到生字并巩固。)

师:这些字我们都认会了,那我们就小组合作着读读这些字吧。请各小组的一号小组长起立。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组织小组同学读一读呢?

生1:我们想用抢答的方法,我拿出一张字卡让他们读,看谁读得最快。 生2:我想让他们齐读,这样每个人都读得到。

生3:我觉得拿出一张字卡,让每个人都读一遍这个方法最好。

……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不少,那就赶快行动吧。比比哪个组长最负责任,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读。

小组合作识字。

(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得很充分。要达到目的,就要团结协作,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同的分工,这就需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往,小组长都是固定的人选,安排组长轮换,将四个人分别定为一号组长、二号组长、三号组长、四号组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组织者的角色的机会,从而拉近学生间的差距,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师:你们看,这些字宝宝在和我们做游戏呢。它们淘气地躲在小动物的身后,你能根据它露出来的那部分猜一猜,这是课文中的哪个字吗?

猜字游戏。

师:和我们做过游戏,这些字宝宝被风吹回到了我们的小诗中,现在你还能认出

它们吗?自己先读一读。

指名读,其他同学做听众并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为字音是否准确。

(在这里,老师强调引导,对于所提的要求的度把握得非常好,如先提问: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读得流利吗等等,而没有在刚学会生字后就提出了有感情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真认真。我想奖励同学们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宝贵的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你们想说什么可以和同学说点什么,可以随着音乐做动作,也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间休)

三、根据图片,感悟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师:在刚才这些美丽的图片里,有四幅图,画的就是课文中的四行诗,不信你就再读读课文,对照着课文找一找是哪四幅图。

学生读诗,对照课文找图画。

(1)过江千尺浪

生:第一行第四幅图是第三行诗:过江千尺浪

师生共看动画演示,配着浪的声音,感受千尺浪的意境。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1:很汹涌;

生2:很有气势;

生3:我看到浪那么大,听着浪的声音,我的心情很激动。

师:那就自己试着读一读吧,看谁读得最有气势。

指名读。齐读。

(2)能开二月花

生:第二行第二幅图是第二行诗:能开二月花。

师:(点开课件)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写春风的诗歌吗?(课件出示《春天的手》)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生读《春天的手》。

师:是呀,这就是春风,能开二月花的春风。(课件演示)你想怎么读一读呢?自己试一试吧。

生练读。

师:你想怎么读?谁愿意悄悄地告诉我?

一生小声告诉老师。(轻轻地)

师:现在请你读一读吧,让同学们猜猜,刚才你对我说的是什么。

生读本句诗。

其他学生猜,并带着同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诗。

(3)解落三秋叶

师:(出示课件)现在正是秋天,你们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么样? 生1:秋天很冷,一说话能看见哈气;

生2: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很漂亮;

生3:秋天,虽然金黄的叶子落下来很美,但是也有一些绿色的叶子被秋天的风叶落下来,看到绿色的叶子落到地上,我的心情不太好,因为秋风有些残忍; 生4:我同意她说的。而且树上没有了叶子,光秃秃的,很冷清。

师:那就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读读吧。

指名读,齐读。

(4)入竹万竿斜

师:(看课件,听风声)你们看,竹林里所有的竹子都被风吹得倾斜了,多么的壮观的景象啊!

学生配风声练读。齐读。

师: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春天,它为大地披上绿装;夏天,它给我们送来阵阵凉爽;秋天,它吹响了丰收的号角;冬天,它又为我们带来了片片雪花。让我们完整地读读这首诗。自己先读一读,别忘了刚才你读诗的语气。 指名读,配课件演示、音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文章的含义,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这节课安排了丰富、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每一次读有每一次读的目的,每一次读有每一次读的效果。让学生在不同的图片、录像、声音中感受风,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词语(诗句)积累

师:秋风不仅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了下来,还把一些美丽的叶子吹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快到桌子下面找一找,那儿有一片什么叶子。

生找树叶卡片。

师:自己认一认上面的字,再读一读,然后把它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师:谁愿意把你那片树叶上的内容读给同学们听听?

在班级内交流卡片上的内容。

(虽然这首诗学完了,可是与风有关的词语、诗句还很多,把这些词语、诗句以树叶卡片的形式藏在书桌下面,又一次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他们不但能记住自己得到的卡片上的内容,还能在交流中学会其他的词语或诗句,帮助他们积累。)

五、学生自评

师:你们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生1:我满意。因为我以前上课总搞小动作,今天我没有。

生2:以前我说话声音太小,今天声音很响亮,所以我满意。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八
《写风的诗句》

写风的诗句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春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寒食夜》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钱起《春郊》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

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 王安石《初夏即事》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 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唐严武《军城早秋》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 窦巩《秋夕》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令狐楚《少年行》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唐 岑参《冬夕》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唐 吕温《冬夜即事》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宋·陆游《初冬风雨骤寒作短歌》)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唐·杜甫《北风》)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明·刘基《北风行》)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无名氏·《题梅》)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唐·

白居易《村居苦寒》)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唐·白居易《别毡帐火炉》)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无名氏《别诗》)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唐·白居易《早朝贺雪寄陈山人》)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唐·李世民《冬狩》)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唐·张说《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唐·薛据《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寒风吹画角,暮雪犯征衣。(唐·张南史《送司空十四北游宋州》)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元·王冕《冀州道中》)细雪翻沙下,寒风战鼓鸣。(南北朝·庾信《奉答赐酒诗》)四气代谢,悬景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魏·曹植《朔风诗》)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唐·薛光耀《相和歌辞·子夜冬歌》)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唐·孟郊《杂曲歌辞·羽林行》)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唐·李景《除夜长安作》)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元·王冕《会友》)朔风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杨花糁。(元·王冕《雪中次韵答刘提举》)昨夜朔风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元·王冕《素梅 其十三》)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元·王冕《梅花 其一》)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宋·陆游《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宋·陆游《夜大雪歌》)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唐·李隆基《温汤对雪》)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唐·杜甫《相和歌辞·前苦寒行》)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唐·僧贯休《相和歌辞·苦寒行》)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唐·钱起《冬夜题旅馆》)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唐·孟郊《苦寒吟》)北风临大

海,坚冰临河面。(唐·孟郊《求友》)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元·王冕《应教题梅》)北风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昼闭房(宋·陆游《与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天寒霜雪繁,萧萧北风劲。(宋·文天祥《第一百八十》)吹面北风来,拂鬓坚冰至。(宋·文天祥《发潭口》)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南北朝·鲍照《学古诗》)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南朝·谢朓《阻雪连句遥赠和》)二、与竹子有关的诗句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竹 (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咏竹 (唐.李峤)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咏竹 (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风 (唐.唐彦谦)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咏竹 (唐.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霜筠亭 (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野竹 (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新笋歌 (明.岳岱)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和风有关的诗句篇九
《李商隐的诗风》

1、比较

(1)和“李、杜、韩”相比

清初诗论家吴乔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 李、杜所辟,是前所未有的恢弘的盛唐气象、广阔的时代生活和人民疾苦;韩愈所辟,是以非诗为诗、不美为美的新境;李商隐所辟,则是人的心灵世界这一还未被前人深入表现过的领域。他的诗所独具的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内心深隐幽微的情绪。

(2)和晚唐其他人比

唐诗在经历了盛唐和中唐贞元、元和之际的两个高潮后,面临难以为继的形势。笔补造化的李贺频频觅诗于荒郊古墓,苦吟成癖的贾岛常常流连于幽寺古刹,恢弘阔大的诗国变得促狭。而李商隐以自己的生命绝响,为唐诗拓展出新的境界。他的别样诗文,犹如远梦一般,又似乎触手可及,他疲惫而艰涩的呼吸,和着他的灵魂血泪。他用自己的泣血人生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凄艳诗篇,他铸就了一个大写的人生,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彻彻底底的纯粹的人。

2、无题诗

李商隐用他的秀笔勾勒着无奈的人生。他的作品沉积着对人生、政治、爱情的痛苦激情,形成意境朦胧,造旨精丽,富于暗示的诗风,创造性极为显著。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诗中,无题诗是他的首创。其内容成因不便明言,因此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此类诗大都与爱情有关,但性质和内容并不单一,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似有似无。同时具有深刻的人生主题和政治寓意。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 1)无题诗的爱情主题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抒写的是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如《无题二首》,两首诗从内容上看,是诗人在某个场合爱上了某个贵族家的女子,因复杂的原因不能聚合,表现出刻骨的相思。《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诗着重抒写昨夕相爱而又受到阻隔时对意中人的思念,表现出痛苦而又欣慰的复杂内心感受。又如《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不少人认为是写自己梦中与爱人相会,及醒后追想的恋情诗。

( 2)无题诗的人生主题

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在爱情篇章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凄凉体验和那种恍惚不定,总有一种若有若失的情感,所以既可以理解为爱情诗,但又不仅仅是爱情诗,如《无题二首》其一,写一位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渴望相见而不得的心情,可能寄寓了作者仕进机缘稍纵即逝后落拓不遇的伤感,但又难以指明。又如《无题》(八月偷镜照)中写一个热爱生活又向往爱情的少女的成长过程及心理活动,被人认为带有自喻性质,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态,在对爱情的表达中时刻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世遭遇的伤感。

( 3)无题诗的政治主题

李商隐的《何处哀筝随急管》一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失意,诗里通过“溧阳公主”和“东家老女”两个不同阶级女子的对比,寄托了寒士不遇的悲慨,诗中两个不同境遇的女子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政治色彩。

( 4)无题诗的仙道意趣

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摄入仙道形象,通过抒情主体的意化和情化,就使他的无题诗的意境蕴蓄着一层仙道的情韵。这种情韵加上李商隐好以艳语写悲情,便构成了一种以艳丽、缥缈、含蓄为特征的深情缅邈、沉博艳丽的朦胧风格。

《碧城三首》正是这种语艳、境迷、情伤的极具道韵的佳作。

《碧城》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lang)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海沉底当窗见,两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碧城”,神化传说中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十二曲阑干”即“十二层城”、“十二玉楼”之意,除状其道观之高大华丽外,又含有门禁森严之意。“犀辟尘埃玉辟寒”,传说中犀牛的角能辟尘,玉质温润可以御寒。所以这二句言其环境之清静及温煦。三句中“阆苑”传说中是神仙的居处,而李商隐摄取“阆苑”意象入诗,不仅暗示诗中所写为一位极美艳之女冠,而且平添了一层仙道的情韵。四句中“女床”为神化传说中的山名,所以以女床之山喻道观所在之山。另外“女床”与“女子之床”双关,加之“鸾”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一般指雄,而凤一般指雌,所以有蕴含着男女交好幽合之意。以上四句诗所写皆为神仙天境,而人神相恋、男女幽会,似在恍惚缥缈之中,这就是李商隐诗中的道韵。五六两句忽然从天上仙境跌入现实人生爱恋阻隔的苦闷。七八两句看似设若之辞实为忧伤寄望之音。“水晶盘”比月,即“嫦娥”,比喻女冠。

《无题》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用“蓬山”和“青鸟”两个意象,便有一种人天阻隔、缥缈迷茫、可望而不可及的情韵。又如《嫦娥》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女冠在广寒宫夜夜思念凡俗的丈夫,反衬诗人爱情的失落,极富道韵。其他如“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无题》),“紫府仙上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无题》),“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昨日》)„„李商隐这些充满仙道意趣的诗句,即使不能透彻了解其诗意旨,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其无题诗的迷离恍惚,蕴藉朦胧,沉厚深挚的情韵。 ( 5)无题诗的感伤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常缈落而失望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其无题诗充满一种浓挚的感伤美。无题诗的感伤美主要体现在那些摄入仙道意象的人仙相恋,道俗相爱最终酿成悲剧的诗里。

李商隐青年时期在玉阳山学道,与宫女之入道者宋华阳相恋,这种道俗相恋一开始就注定要以悲剧告终。李商隐对所爱女冠因人仙阻隔致成两难境悲剧的深切体察,使得其诗感伤的总基调中又有细微的情感差异:有等待的哀怨“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有希望的破灭“曾是寂寞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有两情阻隔的相思之苦“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有以死相许永志难泯的哀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阻隔重深而怨己之无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之情正是这种人仙(道)相离情结的反映,其感伤美也是现实法则造成的诗人与女冠之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

( 6)无题诗的艺术特征

李商隐的无题诗以七律为主要形式,这类无题以抒情的深细婉曲,意境的储蓄朦胧为主要特色,多取抒情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很少叙写事件、人物和客观生活场景。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开成了深情统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在比喻运用上,赋予具体事物以相爱的心灵奇异感应的性质。从而创造出略貌取神极新奇而贴切的比喻,并组成包蕴丰富的矛盾统一体,表现深刻细致而又主次分明,赋予典型性。

在情景描写上,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揭示主人公内心世界,感情纯真,执着热烈。

在意象创造上,事件与场景的描述,打破了一定的时空次序,随着心理活动的流程交错展现。诗中想象与现实大幅度的跳跃,加上实境虚写,虚境实写等手法的运用,使采用赋法的无题诗出显得断续无端,变换迷离。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古代诗歌的意识流作品。

在典故运用上,他掌握了杜甫运典不啻从口出的技巧,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不便明言的意思得以畅达,使容易写得平淡的内容显得新鲜。他爱情诗中还善于化用神话志怪故事,点染意境气氛,深得李贺诗神奇中见真实的想象的本领。这些精湛的技巧在他七绝中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他用典也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

语言精美艳丽,韵味深长。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特色“艳丽奇绝”,不仅兼收并蓄前代艺术大师的语言精华,还学习民歌乐府的语言优点,对词藻和遣词技巧有深厚的功力。用词华丽多姿,工于用典,增加了

语言的造境功能,强化了诗句意蕴。

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环境气氛和诗歌语言的赋予暗示性有密切关系,给予读者暗示和丰富的联想。正是这种赋予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成的深远的艺术意境,以及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李商隐,这个一生困顿失意的诗人,虽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可惜“运与愿违”,“一生襟抱未尝开”。创作无题诗,抒发个人失意的感慨的缠绵深挚地爱国情怀。失意的无题爱情诗,抒情曲折与绵邈,语言精美艳丽,旨趣幽深,包藏细密,意境含蓄朦胧,潇洒飘逸,韵味浓厚深长。在晚唐诗坛上,用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以细腻的情感方式,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由,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去自由联想、任意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用“无题”的方式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孟子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对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向往是人类心底不变的渴求。爱情素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唐代诗人因其自身的文学修养,对于“爱情”这一包含着爱慕、追求、欢会、伤别、遥思等心绪意思的内在体验,有着表达上的优势,或悲,或喜,把诗歌美学弘扬到极高的高度。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用痛苦的爱情种子孕育出真性真情的神圣情感,用细腻而富于灵敏触角的思维汲取出人性之泉最源头最甘美的水,用荒凉沙漠般的心寻觅着幸福人生的丰美草原。

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仿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展开来,可看到其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一面。(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有:

1、表现的是主观世界。重现一时的情绪。诗人同自己谈话。

李商隐的无题诗“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分,将非情的成分脱略殆尽”;“《无题》诗往往是围绕着理想'郁结'所形成的中心去构思。”。这些评论都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一个特点;

2、多用象征、隐喻、夸张,形式精巧优雅,语言含蓄凝炼。吸取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赋予抽象的观念以具体的富于质感的形式。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 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待与勾勒,它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无题诗„„犹如无标题音乐,往往是作者某种潜在情绪的触发及展现。”这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二个特点;

“这些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向往爱情,一面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苏涵的《一个弱者的爱情世界》)。

“他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中国文人以诗歌创作作为舒泄哀怨愤懑和克服身心困厄的根本手段这一传统。” 但他的抒情诗并不因悲美而流于俗软,“他和那些消极的颓废诗人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在他的诗歌里我们可看出'无限好'的晚晴景色。”在宣泄痛苦方面,他的爱情诗感情沉郁,表达婉曲,“一往情深,而不能自遣”,“普天下揣摩逢世之人,读此同声一哭”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他以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华创造了令人目眩神迷的诗美,使诗的思想容量和艺术质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董乃斌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

这就是他的诗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感的所在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和风有关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和风有关的成语 和雪有关的诗句 和风有关的名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和风有关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和风有关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812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