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夕阳落日诗词

夕阳落日诗词

2016-01-28 08:55: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夕阳落日诗词篇一《关于夕阳落日的古诗句》 ...

夕阳落日诗词篇一
《关于夕阳落日的古诗句》

夕阳落日诗词篇二
《关于夕阳的诗词》

关于夕阳的诗词:丹韵词音之暖照夕阳讲稿(完整版) 朋友们大家好。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候莫过于夕阳西下,这个时刻从光影上来讲,它是温暖的,它是朦胧的。而这个时候人的情绪呢?很多人已经忙了一天。纷忙的工作,还有一天中未了的遗憾,这

个时候是一种思归的时刻。

龚自珍说“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夕阳山外山,到底牵绊着我们多少歌唱呢?中国有着农耕文明的传统,农耕文明遵循的秩序就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跟着太阳出门去劳作,跟着太阳回家去休息,太阳回家的时候人也应该回来了。所以当归不归的时候,这一天的流光和心愿都无法安顿。为什么暝色起愁呢?就是因为人生易逝。一天的日子也有它的边界,走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是一天流光走到边界之上,马上要坠入茫茫黑夜,但是这一瞬间我们还抓得住,这一刻人心百转千回。其实归来,这是一种永恒的心愿。我们一次一次地出发就是为了一次一次地归来。而归来,原来在中国诗歌中的表述,曾经多么朴素。

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里面,看着茫茫暮景,一个思妇想念她远在徭役中的爱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她说我的那个良人啊,他出去服役了。“不知其期”,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归期。“曷至哉”,这个时候你在哪儿呢?接着她说眼前风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全都上了架了,太阳西斜了,你看羊牛全都下来回家了,我家的那个人他到

底在哪儿呢?你叫我怎么能不想他呢?这就是一段平白如话,聊天的口语,但是这是日暮晚归最早的歌唱。

千古绝唱,就是那一句著名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要小看这十个字,“夕阳无限好”讲的是空间,笼罩的这一切景象是温馨的、欢愉的;“只是近黄昏”讲的是时间,时光紧迫,渐渐地临近了黑暗,留下来的是悲伤的、是苍凉的。所以空间迷茫的温馨和时间冲破的苍凉,组合成了这些荒烟落日、几缕斜阳,组成了中国千古以来日暮情思不舍的歌唱。人面对着夕阳,有多少文人都留下来他自己的一种祈求——让日子过得再慢一点。

屈原在《离骚》里面说“吾令羲和弭节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都熟悉后面这一句,都觉得是他自己一种九死未悔的努力,是一种探索,是他自己内心志向的一种抒发。但是不要忘了前面的这一句,他要让“羲和弭节”,羲和是谁呢?在传说中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着太阳在天空循环流转。所以屈原说,羲和呀放下你的鞭子,你让它慢一点让它能够停一停,不要让时光、让黑夜这么迅速地就把我给吞噬了,因为我要走的道路太远,“上下求索”,我还需要时间。

李白在他的《古风》中说得更明确,他说,“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他说你看一看,当黄河一路向东奔的时候,落日却刷刷地西向落下了,这一切是如此匆促,这一切

时不我待。“子在川上曰,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这样水向东流,日往西斜,这一东一西的奔走,生命流光转瞬即逝了。

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都是我们从小的时候大家熟悉的诗,你看看他写的那种微妙的心情。“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客愁新”,这五个字说得这么清浅,但说得真好。太阳晚了,而客子心中新愁涌起;一个日子老去了,但是一个人的几缕伤怀仍然新鲜。这种老去的时光和新鲜的忧伤交映在一起,表现为什么呢?眼前的景物变了。因为平野显得特别空旷,所以天好像近近地压在了树上,这叫“野旷”,所以“天低树”。而“江清”,江风清朗了就觉得月近人心,这叫做“江清月近人”。从日暮一点一点太阳的隐没,到月亮升起一点一点光明重新地流泻,在日暮和星月之间的流转,就是那永远不能够消歇的客愁。

一提到日暮,就相关于客子心中望乡心中的忧愁,“日暮相关,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千古绝唱。每一次的日暮都告诉你,你的家乡还远,但你的时间无多;每一次的日暮都告诉你,你的生命越走越快了,但是你还有多少心愿没有完成。落日的核心意象是在催归,人如果真能归来的时候,哪怕已经错过了落日,他也还有一份温暖。我们为什么都那么熟悉、喜欢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这样一首短诗呢?“日暮苍山远”同样也是一个日暮时分,那个苍山越离越远,在日色之中越来越朦胧。“天寒白屋贫”,整个身上的感觉是寒冷的,但是接下来,那一丝暖暖的,给人带来的希望——“柴门闻犬吠,风雪夜

归人”。“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为什么这么打动我们?就是因为有那样的疲惫,有那样的苍凉,有那样的斜阳晚照扰乱了心事,但是他不是“断肠人在天涯”,他还可以在风雪之夜,终于归来。

所以其实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够摆脱深植于他血液之中那种传统里面的一些观念。中国人是眷恋土地的,土地中有他们的庄稼,有他们的房屋,有他们的子孙,他们一切的安宁都在土地之中。所以土地告诉他,日出而作,日暮的时候一定要归来。对于归途的这种向往,就成了天涯客子一代传下一代的吟唱。

还有太多人心事的不甘,自己生命的蹉跎,也都在夕阳一刻被特别地映照出来。诗人韩偓说:“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这一句“醉里回头问夕阳”,你说他有多少不甘的心事,他苦苦地在追问,带醉去追问斜阳,你为什么“不管相思人老去”夜夜容易下西墙,你就那么容易把人抛甩下吗?你不知道我还有多少心愿吗?你不知道离别在这一刻多么难吗?这一切都不管,你就这么无情吗?就一定要这么快地走吗?也许今天的人们说,这样的斜阳让我们如此伤感,我们何必去吟诵它呢?我就就让它走远,我们早早地亮起我们房子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灯,那我们打发了这段斜阳不就完了吗?在今天的照明条件,不管是马路上的路灯还是家家户户各式各样的灯盏,一定都能够让你在大白天的时候开着灯就接过来,我们完全可以忽略斜阳。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还能够再能够想想斜阳,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匆急的

没有时光去对斜阳了,斜阳在今天是个什么时分呢?大多数人的斜阳都在堵车的路上,那个时候闻着汽车的尾气,远远地看着停车场一样不见挪动,那个时候除了烦躁,没有什么别的心思;还有一些人斜阳时分还在办公室加班,不做完报表,不写完这个文件,人还回不去,在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华灯替代了明月,根本就没有顾得还有斜阳,斜阳就这样在忙碌中被我们忽略了。

你说斜阳的感伤,我们今天是错过了,但是斜阳中还有很多温暖的眷恋,斜阳就像是一个淡淡的显影液,多少曾经的心事,远远地浮出它的影像,这样的体验我们是不是也错过了呢?纳兰性德写过一首悼亡词,追念他已经过世的妻子,他说“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西风吹来,身上的凄寒透进内心,但这个时刻已经是独自凉,没有人披衣,没有人嘘寒,没有人送茶,没有人问暖。“萧萧黄叶闭疏窗”,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窗内,一个人把事锁在心里,“沉思往事立残阳”,面对残阳独立,他锁住什么心事呢?你看看往日情节的浮现:“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想起来当年和他年轻的妻子,两个人带着酒意,倦意沉沉,浓浓的春睡叫都叫不醒。两个人赌书,赌书是用了另一对伉俪的典故,就是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两个人比记性,说我能背出哪本书里面哪一段哪一句话,两个人摆上几卷书互相赌。一人一盏茶,一人几卷书,翻开刚好对,你就算赢,翻开如果错了,你就要把你的这盏茶泼在自己衣服里面,另外一个人就抚掌大笑,这种少年夫妻风雅的日子,过去就这么一点一点过来了,所以“沉思往事立残阳”的纳

夕阳落日诗词篇三
《有关落日的诗句》

四、拓展与学科整合

1、积累赏析有关落日的古代诗词名句,列举积累得越多越好,能够把作者与整首诗歌写出最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

夕阳落日诗词篇四
《关于夕阳的诗词》

关于夕阳的诗词:丹韵词音之暖照夕阳讲稿(完整版) 朋友们大家好。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候莫过于夕阳西下,这个时刻从光影上来讲,它是温暖的,它是朦胧的,而这个时候对人来

说是一种思归的时刻。

中国有着农耕文明的传统,农耕文明遵循的秩序就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跟着太阳出门去劳作,跟着太阳回家去休息,太阳回家的时候人也应该回来了。中国人是眷恋土地的,土地中有他们的庄稼,有他们的房屋,有他们的子孙,他们一切的安宁都在土地之中。所以土地告诉他,日出而作,日暮的时候一定要归来。对于归途的这种向往,就成了天涯客子一代传下一代的吟唱。

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里面,看着茫茫暮景,一个思妇想念她远在徭役中的爱人。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全都上了架了,太阳西斜了,你看羊牛全都下来回家了,我家的那个人他到底在哪儿呢?叫我怎么能不想他呢?这就是一段平白如话的口语,但是这是日暮晚归最早的歌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千古绝唱! “夕阳无限好”讲的是空间,笼罩这一切的景象是温馨的、欢愉的;“只是近黄昏”讲的是时间,时光紧迫,渐渐地临近了黑暗,留下来的是悲伤的、是苍凉的。空间迷茫的温馨和时间冲破的苍凉,组合成了这些荒烟落日、几缕斜阳,组成了中国千古以来日暮情思不舍的歌

唱。面对着夕阳,有多少文人都留下他自己的一种祈求——让日子过得再慢一点。

屈原在《离骚》里面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要让“羲和弭节”,羲和是谁呢?在传说中羲和驾着六条龙,拉着太阳在天空循环流转。所以屈原说,羲和呀放下你的鞭子,你让它慢一点,让它能够停一停,不要让时光、让黑夜这么迅速地把我吞噬了,因为我要走的道路太远,“上下求索”,我还需要时间。

李白在他的《古风》中说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水向东流,日往西斜,这一东一西的奔走,生命流光转瞬即逝了。

还有太多人心事的不甘,自己生命的蹉跎,也都在夕阳一刻被特别地映照出来。诗人韩偓说:“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这一句“醉里回头问夕阳”,他带醉苦苦追问斜阳,你为什么“不管相思人老去”夜夜容易下西墙,你就那么容易把人抛甩下吗?你不知道我还有多少心愿吗?你不知道离别在这一刻多么难吗?这一切你都不管,你就这么无情吗?就一定要这么快地走吗?

斜阳中还有很多温暖的眷恋,斜阳就像是淡淡的显影液,多少曾经的心事,远远地浮出它的影像。纳兰性德写过一首悼亡词,追

念他已经过世的妻子,他说“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西风吹来,身上的凄寒透进内心,但这个时刻已经是独自凉,没有人披衣,没有人嘘寒,没有人送茶,没有人问暖。“萧萧黄叶闭疏窗”,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窗内,一个人把事锁在心里,“沉思往事立残阳”,面对残阳独立,他锁住什么心事呢?你看看往日情节的浮现:“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想起来当年和他年轻的妻子,两个人带着酒意,倦意沉沉,浓浓的春睡叫都叫不醒。两个人赌书,一人一盏茶,一人几卷书,翻开刚好对,你就算赢,翻开如果错了,你就要把你的这盏茶泼在自己衣服里面,另外一个人就抚掌大笑,这种少年夫妻风雅的日子,过去就这么一点一点过来了,所以纳兰性德最后说了一句话:“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多么平淡,当时只道是平常,我们人生中多少欢愉,在经历的那一刻觉得这就是一个寻常时候,大家长相伴长相守,这样的日子明天还会来,这样的时刻明年还会有。但是当这一切都过去了,一个人在残阳晚照中去一点一点追缅的时候,才知道“当时只道是寻常”。他没有说出此刻的感受是多么不寻常,夕阳把他带回去了,穿过时光的隧道,让他妻子复生在他的身边,让他重得温暖,你能说夕阳没有力量吗?

一个人在忙碌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的寄托,而在斜阳西下的时候,他看见的只是失落和惆怅。温庭筠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黄昏时刻去望归舟,望尽了千帆过去都不是自己的等待,只有斜阳含情脉脉,长

长的碧水悠悠,这一切让一个人在楼头的等待终至于断肠。晏殊在写完了红笺小字要说尽平生意绪的时候才发“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给谁寄去呢,鸿雁不肯接受自己的寄书,鱼在水中也不肯接受自己的托付,自己的心意终于寄不出去了,他找到谁?还是斜阳!“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江山古今,迷茫而温柔的斜阳始终都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年走马,江山更迭,夕阳为证。夕阳正是因为它这种特殊的审美,所以在朦胧之中,转瞬即逝,让人看到的如梦如幻。你说不清,你看见的是一段旧江山,还是一段新梦境。其实在这样的梦幻里,你能够看见的,往往有那么一种不真实的美感。大家看现在,为什么一到夕阳晚照的时候,很多爱摄影的人就一定要出门呢?一天之中最好的拍照时分,其实就是斜阳晚照。它不像早晨的光线那么强烈,它也不像正午的顶光那么平直,它有曲折,它有跌宕,它有温婉,它有朦胧。

所谓“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你看看新竹带雨的时候,格外地惹人怜爱,而晚山披洒着斜阳的那一刻,最让人怦然心动。王勃写出他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想一想那些落霞是从天边往下走,遇上了飞起的白鹭,而那样的秋水,从地上往远处逝,遇上了远方的长天,这样一种远近高低之间的相遇,就凝成了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景篇。

夕阳落日诗词篇五
《古代描写夕阳诗句》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杜陵绝句】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春日独酌二首】李白古代: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铜雀悲】谢朓

落日高城上。馀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

【山中杂诗三首】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后出塞】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送韦评事】王维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登馀干古县城】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采桑】刘希夷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秦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树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迤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孟浩然

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

【白马篇】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李白

夕阳落日诗词篇六
《夕阳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斜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夕阳落日诗词篇七
《古诗中的夕阳意象》

夕阳落日诗词篇八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研究综述》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研究综述

作者:朱文荟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本文提出了意象一说,介绍了“夕阳”的美学境界,具体分析了夕阳意象的在先秦、汉至魏晋、唐宋、元朝、明清不同时期的运用。

关键词:诗词 夕阳意象 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98-01 1 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情意的组合,诗歌鉴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掌握意象就能掌握诗人感情,就能破解思想内涵。意象一说,古已有之。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就有许许多多的美丽意象为世人所称道。比如说:蒹葭、大雁、明月、细雨、寒鸦等等。而“夕阳”,以其独特的审美情怀,一直为文人所共赏。“夕阳”的美学境界神秘而空远。所以,纵然一直被各朝各代文人所沿用,却仍可经久不衰。每每成为诗词佳作中的美丽点缀,却仍有深意可循、新意可观!

2 夕阳意象的运用

夕阳意象的运用研究经久不衰,其研究成果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先秦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先秦诗词,集大成者,当数《诗经》,而《诗经》中的意象运用,也是极早采用“夕阳”这一意象的。在其名篇《君子于役》中曾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样的诗句流传。另在《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中也有“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这样间接运用意象的体现。夕阳时分,落日光景,便是黄昏时候。而在先秦的另一著作《楚辞》中,也间接使用了“夕阳“这一意象。里面也以黄昏为意象,而其本质据学者考证,应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由此可见,“夕阳”意象在先秦时,主要用作表达思念(如《君子于役》)或者单纯的时间运用(如《东阳之门》、《楚辞》)。在先秦时候的古朴想象年代,“夕阳”仍被赋予了时间和思念这一美好含义象征。这也一直流传下来,是为人所熟识的象征意义。但,随着朝代的更迭,人类智慧的积累,人们对“夕阳”意象的想象延伸,也变得更为宽阔广泛。

2.2汉至魏晋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纵观汉至魏晋的诗词,受汉赋影响,喜用一些浩瀚壮阔的意象,直至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才逐渐有一些诗人作者用“夕阳”这样一些精致却寓意广泛的意象。曹操在其《观沧海》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字,代替了夕阳的寓意,这时的“夕阳”意象,便不只是单纯的由景象而发,而是融入到人的存在中去,而与人生相契合。

2.3唐宋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唐宋诗词已经发展到了异常成熟的地步。“夕阳”也由早期的象征符号经由魏晋时间的人文化而发展成更适合诗人抒情之用的古典意象。光是唐宋有关夕阳的诗词名句,便让人数不胜数。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4元朝文学中的“夕阳”意象

元朝时,最有名的有关夕阳的诗句,不用旁人道明,大家便已知晓。那就是冯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写着望尽天涯路的旅人孤苦的羁旅生涯。元朝多旅人。“夕阳”意象的运用,便是突出这一悲凉,凄楚的境地。将自己满腹心酸寄予在夕阳西下中,借景抒情。这在当时是极具普遍心理的。

2.5明清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明清诗歌中延续了元朝文学中写夕阳的那一种悲凉凄清之美。但明清作品风格却不尽一致。这在他们对夕阳意象的运用可以看出。明代诗人将其融入历史长河中,历练而成一种沧桑却不失通透的观照。如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清代诗人对其的运用就显得谨小慎微。仍逃不过前人的寄景于情,却也有自鸣得意的地方。清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或借景抒情,或描绘景物,都透露着一股时代的沧桑感,个人的际遇与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巧妙中不乏精致,更为“夕阳”意象增添了几处妙笔。

在历朝历代的“夕阳”意象的运用及研究中,可看出: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夕阳”有不同的理解及运用。或描写单纯景物,或寄寓相思之意,或抒写国仇家恨,或发泄个人情怀。无论如何,这一意象都尽到了其职守。能够形象生动的予以表现,象征。而人类利用其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也不断丰富着“夕阳”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使之能表达更多,更贴近人类的思维。 3 结语

综上可知,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使用广泛,寓意深刻,已为文学界所共识。然而不同学者,只是对不同作家或同一朝代的诗人诗作中的“夕阳”意象进行研究。却没有从整个诗歌的发展史上综合进行研究叙述。从该意象的使用史和发展史,我们还可进一部研究国民的心理成长变化过程。“夕阳”意象,越到后面越体现出国人悲观凄凉的心境。将研究史与国人心灵史结合,或许将赋予“夕阳”这一古典纯美意象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马薇.晚唐诗歌中的夕阳意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012.11.

[2]李首鹏.古典诗歌中“夕阳”意象浅探[J].三峡大学学报,2005.02.

夕阳落日诗词篇九
《夕阳意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句千古绝唱道出了中国古代诗人心中深深的“夕阳”情结。“夕阳”在空间上的“无限好”常带给人温馨喜悦,在时间上的“近黄昏”又增添了诗人的无限悲愁,也正因此而成为诗人情有独钟的情感符号。古典诗词中,青春易逝、岁月蹉跎的感伤,国家衰微、个人途穷的嗟叹,羁旅思乡、友人离别的哀伤等情感中,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激昂之志

傍晚时分,落日斜照,连接了苍茫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如同天地之间的纽带;浑圆而火红,又像一个仍在燃烧的火球,和天地万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通过广阔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和无尽的长河、大漠孤堡上的烽烟,共同构成了一张壮阔的塞上风景图,向我们展现了唐朝军队的威风凛凛,斗志昂扬。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登楼远望,夕阳正依山而落,和滚滚东流的黄河相互映衬,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读来如临其地,如见其景,精神为之一开。由此触景生情,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把诗篇推入更高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

二.“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生归隐之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一直重复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节奏。人们往往随着太阳西沉而停止劳作回归家园。在官场上苦苦挣扎而日趋厌倦的诗人此时也渴望这种回归,他们摆脱官场回归田园,更应该说是回到了精神家园。这时富有诗意的夕阳美景增加了傍晚时分的静谧,成为诗人们摆脱外物、摆脱官场、摆脱异化的理想追求,成为精神的寄托。 刘长卿《过前安宜张明府效居》一诗“寂寥东郊外,白首一先生。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夕阳临水钓,春雨向旧耕。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诗人“夕阳垂钓”让我们感受到他告别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官场生活之后,对这种平和、安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到了王维笔下“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夕阳中牛羊晚归、野老等候牧童、农夫们闲聊,渲染的是一种温馨、和谐、安宁的氛围。恰又引起诗人“羡闲逸”的情感,表达的是信佛的王维渴望从官场归隐田园的愿望。

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羁旅之思

《诗经》中云“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薄西山,飞鸟返巢,走兽入穴,人自然也该要回到自己温暖而又舒适的家,面对夕阳黄昏,独在异乡的游子征夫,便不由自主地问起“我的家到底在何方呢?”独依阑干的闺中之妇也不禁会发出“远方之人何时回呢?”于是便有了崔颢的叩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于是也有了家中妻子“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牵肠挂肚。

这样表现羁旅思乡愁思最深切的当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浪迹天涯的游子面对夕阳肝肠寸断,好一个“断肠人”?此时夕阳已与怀乡思归念人融为一体。

再来看看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在这个女子眼中,夕阳脉脉含情,江水也有了无尽的温柔。又是一个夕阳下的“断肠人”,这不过此处已不是游子了,而是“思妇”,真是“一轮夕阳,两处断肠”。

四.“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惜别之情

“日暮送君”的离别之情本就难分难舍,再加上夕阳西下的低沉氛围,就显得更加的浓厚。向来以豪放飘逸而著称的的李白在此时也吟诵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则隐喻李白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 再如刘长卿的诗《送灵澈上人》中“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是说朋友你背负斗笠,身上披着落日的余辉独自一人回到那遥远的青山中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深情绵邈,宛如杳杳钟声。

五.“夕阳西下几时回?”——抒迟暮之怀

落日沉沉,常有些昏暗不明,模糊不清,又给人一种荒凉萧瑟的感觉,让人想到一天又即将结束,油然而生迟暮情怀。诗人面对人生的傍晚,或感伤岁月蹉跎,或感伤国事衰微,或感伤个人途穷,倍增郁愤。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是诗人从心底涌出的喟叹,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时光流逝的迷惘,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夕阳下诗人追怀刘裕建立的功业,发思古之幽情,抒现实之感慨,深感郁愤难为。

再看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成黄金世界的斜阳,本让他感受到了无限的美好,“怎奈”已近黄昏,更增一种好景无多,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感慨。

孙跃,教师,现居江苏灌云。


夕阳落日诗词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夕阳落日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夕阳落日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841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