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小时候的诗词

小时候的诗词

2016-01-28 09:20: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时候的诗词篇一《描述童年生活的古诗》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时候的诗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时候的诗词篇一
《描述童年生活的古诗》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

1、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是清代的高鼎.

3、池上

诗词原文: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

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

浮萍⑥一道⑦开⑧。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池上》情境图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选编这三首诗词,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牧童

1课文简说。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

的视野里的。

2词句解析。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舟 过 安 仁

1课文简说。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

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词句解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清平乐·村居

1课文简说。

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词句解析。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人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胸中。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诗人眼前的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当然,这里也不乏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

可以说,这是诗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同时在不经意间,流露了诗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听到那低绕婉转的南方口音,看到这样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多么地幸福和快乐啊!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地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这一切,是多么让人心生感慨啊!当然,诗人并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可从他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小时候的诗词篇二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古诗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这首诗中,有太多的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而让我最难忘的却是古诗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明月夜光下,年幼的我便常坐在床沿,一边抬头望着月亮,一边聚精会神地听母亲读古诗词。母亲读了一首又一首,可我仍然不知疲倦,仍缠着她继续读。于是母亲从李白的读到王之涣的,又从王之涣的读到杜甫的„„古诗词,已经成了我幼年月光下最好的伙伴。

待我又大了些,我便格外喜欢在第一缕阳光洒进屋里的时候,捧几卷唐诗在窗下读着、背着。令我开心的是,一首首唐诗仿佛是我阔别多年的好友,而我在诵读时与他们一个个握手言欢。每到此时,我的脸上便荡漾起了笑的涟漪。那段时间的每日早晨,母亲望着我因读唐诗而又忘了吃早饭,总笑着嗔怪道:“这丫头真是走火入魔了。”唐诗真是有魔力,让我格外向往唐朝,向往唐朝的诗、唐朝的人、唐朝的物。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我已经12岁了。我特别喜欢看原版《红楼梦》,格外羡慕林黛玉的才情,羡慕她能写出“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那般的句子。于是,我也准备写一首诗。我闭上双目,不一会儿便拟了一个题目《梦回潇湘馆》。接着,我仿佛走进潇湘馆,看到了那青青翠竹,看到黛玉悲凄抚琴的模样,便提笔写下“翠竹瑟瑟静悠悠,似闻颦颦抚琴弦”。然后我仿佛听到琴声的悲凄婉转,看到黛玉一滴一滴清清的泪水,难怪她一笑值千两黄金呀!便又写下“悲凄婉转清清泪,潇湘一笑贵千金”。终于写完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古诗词是优美的,她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她的韵味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的童年因为古诗词而美好!

江苏盐城亭湖区盐城市第一小学五(3)班五年级:王文欣

小时候的诗词篇三
《古诗里的快乐童年》

古诗里的快乐童年

每当回想起童年趣事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无论处于任何年代,都有相应的童趣童事,从古人诗词中我们能找到童年的快乐身影。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钓鱼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事了。每年一到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我就开始蠢蠢欲动,在菜园里挖些蚯蚓,扛着钓竿,呼朋引伴到河边钓鱼。河岸柳树轻摇,阳光暖暖,微风轻拂,初春河里食物少,鱼儿爱咬钩,鱼漂一沉,一拽鱼竿,一条小鱼就跃出水面,我欢呼雀跃着,不断向伙伴们炫耀着。钓了一会,就三心二意起来,和同伴们到草地上抓蚂蚱,在春天的阳光里玩闹打滚。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在夏日的午后,到菜园里捉蝴蝶、蜻蜓,也是我童年的一件趣事。菜园里开满了黄瓜花、豆角花、菜花,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漂亮的蝴蝶引得我不断驻足观望,当蝴蝶落在菜花上,我猫着腰,踮着脚轻轻地靠近,伸出手指去捉蝴蝶的翅膀,心里紧张得怦怦直跳,眼看蝴蝶就捉到手中,谁想狡猾的蝴蝶一抖翅膀,又落到另一朵花上,急得我直跺脚。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童年喜欢玩水,到小河溪水中捉小鱼、抓河蚌,河水清澈,甘甜润口。小河鱼虾游弋穿梭,伙伴们拿着笊篱,挽上裤脚,到溪水边捞小鱼,有时脚底下会踩到硬硬的东西,用手一摸是硕大的河蚌,有时还生火烤鱼、烤河蚌。天热了,大家像一群小鸭子,扑通扑通跳进溪水里打水仗,采红菱、踩荷藕、找野鸭蛋,童年的水上世界快乐无穷。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生在农村,童年里都会牧过羊放过牛。牛儿在野地里自由自在吃草,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套鸟捕蝉,有时还爬上树去摘山楂、酸梨,吃上一口就丢在一边。只要牛儿不啃庄稼,我们就对它们不管不顾。当夕阳落山,牛儿也吃饱了,我就骑在牛背上,有时还躺在牛背上,唱着歌,牛儿认得回家的路。

如今的孩子,由于学习过于劳累,早早丢失了童真童趣。缺少快乐的童年是遗憾的童年,请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小时候的诗词篇四
《我们小时候背的古诗词有什么用》

我们小时候背的古诗词有什么用?这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mupeng,软件架构师,新加坡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

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

张佳玮

孩子都要学说话的。最初学些什么好呢?

好诗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

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句子,还是念“全面推进XXX,总目标是XXX,以XXX为荣,以XXX为耻”?以后他想起小时候的文字,是记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还是“叫一声阿姨好漂亮阿姨给你糖吃啊”比较好?

就像,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希望孩子小时候听听舒伯特,听听昆曲,听听评戏河南坠子,还是让他听“擦干一切陪你睡”?

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都比读背些粗鄙词句要好些。 至于担心孩子不了解„„诗歌哪有那么复杂?

诗歌的好处,就是纯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日常语言解释起来的话,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俏姑娘,青年好对象。

哪那么复杂?世上到处是清澈见底的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种句子,意思一读就明白,有什么难懂的呢?比日常语言难得到哪里去呢?

当然,宋之后诗爱说理,爱用典,一言难尽。那就教些《古诗十九首》,教些汉乐府,教些王维孟浩然。中国诗那么多,没必要非让孩子背《长恨歌》吧。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叶存智

给六年级的孩子讲授古诗时,领读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离家一年有余,我几乎心酸又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可是孩子们全无感觉,只是大声读过,然后问我“要求背诵么?”

后来,我跟他们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都是多么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泪。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

“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这种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领悟。

可是,如果没有幼年的文化积累和习惯养成,长大后再想领略这份美好,怕也是不现实的吧?

昨晚与友人聊天,她说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

所以,或许是我们搞错了重点。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要保留诗歌,而是应该怎样教授诗歌;不是应不应该背诵诗歌,而是应该怎样背诵诗歌。 同事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儿。幼儿园小班。让她背诗,必然是艰涩困难。可是,她的母亲跟我说,孩子看电视时,只要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广告语。连语气声调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这应该不是个案。 广告的本质就是重复,借此营造一种“虚假熟悉”的错觉。也许应该把这个例子迁移过来,不应该强求学生在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内背诵出来,相反,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在他的耳边眼前晃荡,所谓耳濡目染,大概就是这样的概念。

说让小学的孩子领略诗歌的美感,这扯得有点远。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他花时间模仿广告,不如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在轻松的重复里,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诗歌。

不要强迫,不要压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导,要陪伴,要设置情景和画面。

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实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可惜,多数家长都忽略或者无暇顾及这一点。他们在接孩子时习惯性的问一句:“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父母教了什么。

对了,让我把开头的故事讲完。

孩子们问我:“这首诗要求背诵么?”

我说:“课本里没有要求。如果你们喜欢,就背;不喜欢就算了。考试不会出现的。”

两天后,默写。在写了全部的字词后,他们提醒我说还有一首诗没写。 “哪首?”“《逢入京使》。”

“不是没有要求背诵么?”

“我们都背过了!”他们很大声的说。语气里是完成了额外任务的骄傲。 果然,全班只有两个孩子写错。

那一刻,在我心里燃起的是满满的感动,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让我骄傲,因为我跟他们说的是“如果喜欢,就背”。而我知道,他们喜欢,绝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来自我喜欢。

其实,背诵一首古诗,没有那么痛苦的。

亚尔斯兰战记

小时候的诗词篇五
《童年的诗》

小时候的诗词篇六
《写童年的古诗》

写童年的古诗

清人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 《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cui)

。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的诗词篇七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

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舟过安仁①【南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⑤。《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无(wú)赖⑧,溪头卧⑨剥(bāo)⑩莲蓬(peng)。《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伦,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回乡偶书二【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现代儿童诗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里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的生辉,变小花,开的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惜时古诗《杂诗》晋 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增广贤文》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歌》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爱国诗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熟悉的脸,   是我痛

失亲人后   看到的最亲切的笑脸,   她眼里闪着泪花,   话里充满着力量。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陌生的脸,   是我埋在瓦砾下   看见的最勇敢的脸,   他撬开了残垣,搬走了巨石。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这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美丽的脸,   是我躺在病床上   看见的天使的脸,   她包扎着我的创伤,   驱走了我的恐惧。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慈祥的脸,   是我奔离教室前   看到的最镇定的脸,   她为了自己的学生,   成就了自己的永恒。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   这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年轻的脸,   是我在排队长列里   看到的最急切的脸,   她为了灾区的伤员,   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一张忙碌的脸,   是我在抢险救灾中   看到的最疲惫的脸,   她眼里布满血丝,   来不及探询家人的安危。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脸,   是家乡地震后   不曾面见的男男女女的脸,   她远在他乡海外,   温暖的目光却紧紧地   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刻,我感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爱国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曲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小时候的诗词篇八
《我们小时候背古诗词有什么用》

我们小时候背古诗词有什么用?这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mupeng,软件架构师,新加坡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约会的时候,知道了什么是“月上柳梢头”。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什是“红泥小火炉”。-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的时候,“卧看牛郎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

张佳玮

孩子都要学说话的。最初学些什么好呢?

好诗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

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句子,还是念“全面推进XXX,总目标是XXX,以XXX为荣,以XXX为耻”?以后他想起小时候的文字,是记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还是“叫一声阿姨好漂亮阿姨给你糖吃啊”比较好?

就像,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希望孩子小时候听听舒伯特,听听昆曲,听听评戏河南坠子,还是让他听“擦干一切陪你睡”?

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都比读背些粗鄙词句要好些。

至于担心孩子不了解……诗歌哪有那么复杂?

诗歌的好处,就是纯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日常语言解释起来的话,就是“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俏姑娘,青年好对象。”

哪那么复杂?世上到处是清澈见底的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种句子,意思一读就明白,有什么难懂的呢?比日常语言难得到哪里去呢?

当然,宋之后诗爱说理,爱用典,一言难尽。那就教些《古诗十九首》,教些汉乐府,教些王维孟浩然。中国诗那么多,没必要非让孩子背《长恨歌》吧。 《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叶存智

给六年级的孩子讲授古诗时,领读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离家一年有余,我几乎心酸又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可是孩子们全无感觉,只是大声读过,然后问我“要求背诵么?”

后来,我跟他们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都是多么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泪。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这种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领悟。

可是,如果没有幼年的文化积累和习惯养成,长大后再想领略这份美好,怕也是不现实的吧?

昨晚与友人聊天,她说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

所以,或许是我们搞错了重点。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要保留诗歌,而是应该怎样教授诗歌;不是应不应该背诵诗歌,而是应该怎样背诵诗歌。

同事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儿。幼儿园小班。让她背诗,必然是艰涩困难。可是,她的母亲跟我说,孩子看电视时,只要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广告语。连语气声调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这应该不是个案。

广告的本质就是重复,借此营造一种“虚假熟悉”的错觉。也许应该把这个例子迁移过来,不应该强求学生在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内背诵出来,相反,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在他的耳边眼前晃荡,所谓耳濡目染,大概就是这样的概念。

说让小学的孩子领略诗歌的美感,这扯得有点远。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他花时间模仿广告,不如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在轻松的重复里,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诗歌。

不要强迫,不要压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导,要陪伴,要设置情景和

画面。

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实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可惜,多数家长都忽略或者无暇顾及这一点。他们在接孩子时习惯性的问一句:“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父母教了什么。

对了,让我把开头的故事讲完。

孩子们问我:“这首诗要求背诵么?”

我说:“课本里没有要求。如果你们喜欢,就背;不喜欢就算了。考试不会出现的。”

两天后,默写。在写了全部的字词后,他们提醒我说还有一首诗没写。 “哪首?”“《逢入京使》。”

“不是没有要求背诵么?”

“我们都背过了!”他们很大声的说。语气里是完成了额外任务的骄傲。 果然,全班只有两个孩子写错。

那一刻,在我心里燃起的是满满的感动,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让我骄傲,因为我跟他们说的是“如果喜欢,就背”。而我知道,他们喜欢,绝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来自我喜欢。

其实,背诵一首古诗,没有那么痛苦的。

亚尔斯兰战记

为了长大以后我们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艹”,“牛B”

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当TA长大恋爱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是: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白云洒金天心动,扇随君子携风流。”

而不是:

“爱情像糖,甜到忧伤。”

“离开你以后、才发现眼泪有些咸。”

“谁为谁悲伤,谁为谁绝望。”

“为什么,最后受伤的总是我?”

小时候的诗词篇九
《诗词情节》

从小在爷爷奶奶那里长大,爷爷因为是建国之前读书的,所以对古文颇有研究,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教我背唐诗三百首,到后来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于是上中学学了古文的语法结构后就开始看《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这些古文的经典书籍,虽然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以前背诵的诗词有很多还能够背诵出来其中经典的句子。从爷爷那里得到的良好的国文熏陶,从小就让我知道了秦皇汉武、唐组宋祖的故事,知道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知道了清初三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是如何让满族这个少数民族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也知道了商纣王、夏桀、唐明皇及崇祯、溥仪等皇帝的风流韵事和亡国之君。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虽然有九门主课要学习,语文无疑的最没有花功夫认真学习的一门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结果英语成绩才算差强人意。高中的前两年是一个叫袁燕妮的老师带我们语文,她是刚刚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个时候和我们一帮人很能打成一片。刚刚开始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就说我是和马克思的夫人同名的,今年刚刚师范大学毕业,和大家的年龄相差不多,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在课后我们可以当朋友。在她带我们语文的这两年当中,虽然我们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文但是感觉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了很多的提升,她组织过诗文演讲、辩论赛、听说会等多种学习形式。高二上学期有很多古文要背诵,那个时候很多同学为此头痛不已,我则感觉非常的轻松,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的《离骚》、杜埔的《琵琶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等名篇我大概也就是多读几篇就能都很自然的背诵下来了,这全部都是小时候爱被唐诗宋词的缘故。

上大学之后就没有了语文课程了,我们几乎把全部的经历和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上面。虽然我对文学的兴趣犹在,但是毕竟没有了专业的训练,因为我们学校的中文系很强大,为此我交了不少中文系的朋友,还去中文系听过机场西北大学教授的讲座,当时有场讲座讲的是萨特的文学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关于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生平和爱情都非常的敬佩,毕竟像他这样性情中人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后来幸好谈恋爱的时候找了一个女朋友也对诗词很感兴趣,她的妈妈也是老师。因为是独生女的缘故,听她讲出生的时候妈妈光名字就给她取了好几个,听过其中的两个都非常的有诗意。前几天在她的空间签名里面看到一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

缘君。”元稹的这首七绝诗是我们俩最喜欢也最欣赏的诗歌之一,其意境和气度自然是没有刻骨铭心的爱过的人所能够体会到的。

工作之后就更加没有了学习国文和诗词的时间了,繁忙的工作通常让我们到了周六还必须加班,周日经常是睡到自然醒,然后下午洗洗衣服逛逛街就结束了。在广州的时候遇到最有很有趣的重庆女孩子,我们自然成为了好朋友,她的名字叫江练,取自杜埔的“余暇散成琦,澄江静如练”这句诗,听说是父母帮助娶的名字,可以看出她的父母也是非常喜欢诗词的。我们因为都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她刚刚开始来LG的时候还不会打,到我离开广州的时候已经是女孩子当中的高水平选手了,因此她都管我叫师傅,我都喊她徒弟。再回首广州时候已经有一年没有见到她了,虽然其中去过两次广州但都因为行程满满,晚上都被朋友们灌醉而没有机会见到她,但是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相互祝福一下,尤其是编写的很有意思的信息通常令人眼前一亮。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上大学的时候有个老教授是理工科专业出生的但是却给我们将美学讲座,当时我们非常的好奇。他建议我们说学文科的学生最好能够学些高数和统计,理工科的学生最好学些管理和美学。现在看来非常的有道理,比如说咨询工作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分析能力,能够通过逻辑把企业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剥茧抽丝来发现问题的实质,然后再反推出解决方案。

我们每个人有点必要的国学知识是必要的,相信这些思想,在你的职业生涯当中,尤其是到了高端的时候将会非常的有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地、山川、日月、大漠风光这些美丽的自然景物给了我们人类很多的灵感,古人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留下了这么丰富的著作,博大精深的国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认为如果要研究管理和营销或者技术这样的现代学科去国外学习几年非常有必要,但是如果是要研究历史、人文、哲学、国学、美学这些学科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出国去,基本上中国的就是世界的,是最先进的!

相关热词搜索:小时候的味道诗词 古人小时候读书诗词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时候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时候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847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