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动物古诗

关于动物古诗

2016-01-28 09:22: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动物古诗篇一《描写动物的古诗》 ...

关于动物古诗篇一
《描写动物的古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认识的字】

鹅、浮、项

【诗中名句】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

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认识的字】

露、藉、桐

【诗中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胜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认识的字】

蝉、露、冠、影、呤

【诗中名句】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栖于高树之蝉吸风引露,饥饿难饱,日夜哀鸣,然而碧树无情,仍然清翠依旧;诗人身为小宦,四处漂泊,想来故园一定已经荒芜了,乡思难熬,可是蝉却无情,依然鸣叫不停。

春蚕

明 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

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珠网,

网尽蜚虫不畏人。

【认识的字】

蚕 茧 焚 蜘

【诗中名句】

可笑春蚕独苦辛,

为谁成茧却焚身!

【译文】

春蚕吐丝造福于人却被人煮死;

蜘蛛也吐丝织网,对人无用,

却能安全地生活。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认识的字】

眼 照 露

【诗中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关于动物古诗篇二
《有关动物的古诗》

1.马

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虎行

【唐】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3.牛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4.鹅

咏鹅

关于动物古诗篇三
《动植物有关的古诗词

推荐与动植物有关的古诗词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淡黄柳(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 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

关于动物古诗篇四
《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曰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2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东汉·曹操《龟虽寿》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龟虽寿》 25.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2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鸡栖于埘,曰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30.鸡栖于桀,曰之夕矣,羊牛下括。《诗经·君子于役》 3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 3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3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东汉·曹操《苦寒行》 3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4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42.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五代·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4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4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4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48.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4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5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乐府诗集·木兰诗》 5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2.散入竹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长风万里送秋燕,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5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唐·崔颢《黄鹤楼》 5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5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9.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汉乐府·陌上桑》 60.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汉乐府·陌上桑》 61.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62.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陌上桑》 63.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64.山气曰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6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66.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6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淡淡风。宋·赵师秀《约客》

关于动物古诗篇五
《古典诗词与动物》

内容简介

每当我们徜徉在曼妙的古诗词长河里,为那一声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而心动神摇的时候,可曾注意到那诗词中的种种动物,缠绵的鸳鸯、苍莽

的雄鹰、矫健的骏马、清闲的飞鸟、执着的春蚕„„正是它们闪耀的光芒

启迪了我们的思考,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因此,了解和探讨它们也是我们

深入挖掘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古典诗词唯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的绝

佳途径。 直接吟咏的对象 世间动物万种,莫不各具情态,别有风致。诗

人们用妙悟自然的诗心独到地发现了它们,对它们进行了尽情的讴歌,留

下众多美丽动人的诗句。据说骆宾王七岁时看见白鹅在池中戏水,脱口而

出一首《咏鹅》绝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

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

明的视觉形象,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清水绿波上的“白鹅戏水图”。

一时间神童之名响彻大江南北。又如李郢的《鹅儿》:“腊后闲行村舍边,

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

争来引颈逼人前。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活灵活现地描绘

出一群黄鹅在田间悠然自得的嬉戏场景,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它们倍加可

爱。我国是最早开始......

每当我们徜徉在曼妙的古诗词长河里,为那一声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心动神摇的时候,可曾注意到那诗词中的种种动物,缠绵的鸳鸯、苍莽的雄鹰、矫健的骏马、清闲的飞鸟、执着的春蚕„„正是它们闪耀的光芒启迪了我们的思考,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因此,了解和探讨它们也是我们深入挖掘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古典诗词唯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的绝佳途径。

直接吟咏的对象

世间动物万种,莫不各具情态,别有风致。诗人们用妙悟自然的诗心独到地发现了它们,对它们进行了尽情的讴歌,留下众多美丽动人的诗句。据说骆宾王七岁时看见白鹅在池中戏水,脱口而出一首《咏鹅》绝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清水绿波上的

“白鹅戏水图”。一时间神童之名响彻大江南北。又如李郢的《鹅儿》:“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群黄鹅在田间悠然自得的嬉戏场景,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它们倍加可爱。

我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马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战时又是重要的作战装备,人们靠马来建功立业,畅游天下,因而古时人对马怀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堪称为马的赞歌:“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俊健的身躯,尖尖的双耳,踏风而行的轻蹄,昂首阔步的姿态,这是一匹多么神骏的马啊,可以说是人见人爱,难怪作者要发出可以托付生死,纵横万里的感慨了。翁绶的《白马》也形象地刻画出白马矫健的英姿:“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花明锦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弓。”

燕子翅小,背部颜色黑亮,有着剪刀似的尾巴,属于候鸟,一年之中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经常成双成对建巢在人家的屋檐下,因而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被誉为咏物词之最,王士祯评价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花草蒙拾》)“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词通篇不写出一个“燕”字,却处处生动地写出了燕子的情态,上阕写燕子春天回到旧巢来,下阕写它们双双对对自由自在地畅游大自然,反衬了闺中思妇的孤独,但是没有直接道破,显得情韵无限。

借物抒情的媒介

诗人们在吟咏动物的各种情态时,除了细致描摹外,往往还借动物的情态抒发心中幽微、细腻的情感。爱情当是其中最为缠绵悱恻的了,所以古往今来引得诗人吟咏不已。《诗经》开篇就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鸠,又名王鸠,一种水鸟,生有定偶,通常并游。人们常以之来比喻爱情,表示终生不渝的意思。《关雎》之后,白居易又写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爱情顺利,两心相通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当陷入爱的迷途时,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虽然备受艰难但依然爱得坚决时,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当爱得死去活来,却还是有缘无份时,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

故”(汉乐府)„„

诗人们还乐意借动物的情状暗寓自

身的遭遇,将内心难以言明的感情表达

出来。李商隐的《流莺》就是诗人自身

的象征,“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

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

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

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流莺四处飘荡,寻找可栖的花枝。飘过

陌头来到河边,还是不能安定下来。它

婉转地鸣叫,只为寻找那可栖的花枝,

可是常常错过。多少次餐风露宿,飘荡

于千家万户之外。春天就要过去了,那

花枝在哪呢?没有一个字提到诗人自身,

可我们却能深深感觉到流莺背后诗人那

长吟的样子。诗人内心深处那股幽微的

心绪也完全地以流莺来象征体现了。唐

高宗仪凤三年时(678年),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愁苦莫名,就写下了《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通篇以蝉的情状暗寓自身,将难言的委屈婉转地表达了出来。薛涛的《十离诗》更是一段趣话,随着薛涛的名气越来越大,韦皋嫌她过于招摇,就要把她贬至松州,薛涛在去松州的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借用犬离主、鱼离池等几种离别暗寓自己离开韦皋的孤独无依,果然使得韦皋转怒为喜,将她召回成都。

屈原去国之时即以动物来抒发怀乡之情,当时屈原是坐着“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的马车,“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忽然经过了故乡,仆人和马都感到一股悲伤,徘徊不前了,写出诗人心中那股不愿离乡之情。此后,《古诗十九首》里也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地的马连风都是亲近北方的,南方的鸟也把巢筑在南边的树枝

上。这就是我们的乡土情怀吧,生动而又形象。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郑谷的《越鸟》“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描绘的也是这种情怀。

同是写鸟,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将“羁鸟”放归“旧林”后,就得到了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在悠闲。而身处安史之乱中的杜甫,痛感国家动乱,感到的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登上泰山时又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种苍莽阔大的情怀。到了毛主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则写出了一种傲视古今的豪迈气势。

托物言志的载体

借用动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志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常用手法。动物由于其本身某方面的情态,不仅能抒发诗人的一些幽微感情,还能通过情状的描摹和变化表达出诗人的心志。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神龟虽然长寿,也会消亡;蛇即使能乘云升天,也会死亡,而伏在马槽上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而志不衰的精神状态,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志和豪情。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写得相当精致。在燕山大漠上(此处为互文),明月有如银钩照耀着大地,沙尘像雪片般纷纷扬扬。何时能够披上我的金甲,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啊!诗人通过写马表达了急迫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老鹰因它性格坚毅,视野开阔,也是诗人笔下的常客,杜甫《画鹰》诗云:“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诗把画中鹰写得活而有神,仿佛挟风带霜而起,侧目而视,耸身而搏,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仇兆鳌评道:“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动舞。”这灵气就是诗人心中那股鄙视平庸、昂扬奋发的心志。高越的《咏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不肯低飞于平原之上,也寄托着诗人高昂远大的志向。

张九龄的《咏燕》则写出了自己不与俗世争名夺利的高洁情怀。“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据说张九龄见嫉于李林甫,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写了这首诗,看尾句即是暗含这个意思。李纲的《病牛》则纯是一首自白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表达了诗人

鞠躬尽瘁、甘于奉献的精神。苏轼《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则写出了一股老骥伏枥的勃发气息。

营造诗歌的意境

同运用植物一样,诗人们还擅于使用动物来营造诗歌的意境。《江南》是一个绝佳的代表。这首诗中专门刻画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场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莲叶那么茂盛,姑娘们撑着小船过来采莲,鱼儿在莲叶中四处穿梭,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画出一幅欢快美好的采莲图。

王维的诗歌以意境清幽唯美见长,《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其代表。诗中描绘了山中春夜的景象,桂花悠闲地飘落,夜色恬静,一抹新月斜出云层,惊起了山鸟,便鸣着飞往了山涧。尤其是山鸟一笔,以动写静,刻画出山中春夜幽静清远的意境,历来为人称道。而辛弃疾的《西江月》也非常出色,“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阕写夜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接着辅以稻花之香,铺开一片蛙声,又是一个以动写静的手法,将前面铺设的意境推向更加的深幽,也为下阕的转折做了铺垫。

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得尤为精致。昏鸦,写出气氛的暗淡幽冷;瘦马,写出境界的凄凉萧瑟。两相结合,境界全出,那股羁旅愁思就浓郁得再也化不开了。

古典诗词内蕴深广,其中蕴含的动物世界只是极小一部分,而这一小部分也扩大了古典诗词的内涵,营造了各样曼妙的意境,使得我们在品味古典诗词之美时也着力去探求那别具风味的动物世界,探究人与自然的奇妙联系,创造出更多动人的美来 内容简介

天鹅处女型故事在全世界流传非常广泛,历来为文学家所重视。我国许多

民族的先民,在民间神话故事里,塑造了众多神采各异的既为动物又为“处

女”的形象,比如天上飞的天鹅、孔雀、大雁,水里的鱼、田螺、青蛙以

关于动物古诗篇六
《小学动物古诗》

动物诗

画眉鸟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人。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②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③随意移:自由地各处飞翔。

④始知:才知道,才明白。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诗的意思是:那时候在林间飞来飞去,随自己喜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翩舞,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里穿行。今天才知道关在华美的金笼里,怎比得上树林中的自由欢欣?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最后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链接】

木兰花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

古诗全文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

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诗文解释

【诗文解释】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虚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

2

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3

关于动物古诗篇七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朝发白帝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题自画小像》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关于动物古诗篇八
《古诗中的动物》

关于动物古诗篇九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小池》

外形:( )的眼睛 ( )的绒毛 ( )的身体( )的眼睛

( )的尾尖 ( )的肚子 ( )的小嘴

( )的眼睛( )的小嘴巴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腿 ( )的双翼

动作:( )地吸着水 ( )地游动 耳朵像大扇子一样( )的 脑袋( )的 不停地 ( ) 眼珠子骨碌碌地来回 ( ) 打滚 游泳 嬉戏 走起路来( )的 爬到高竿的顶上( ) 性格: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粗暴,爱发脾气

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如鱼得水:用以比喻所处环境,能称心如意。

浑水摸鱼:在混乱的局势中得小便宜。

笨鸟先飞:(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虑,常鲁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动应

比别人早,以免手忙脚乱。

九牛二虎:极大的力量。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

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鸡犬不宁 狼吞虎咽 蜂飞蝶舞 欢呼雀跃 鸟语花香

一对长长的大耳朵 红宝石似的眼睛 雪白的绒毛 胖胖的身体 三瓣嘴

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一张又圆又阔的嘴巴,一张一合的腮,和像薄纱一样的鱼鲫。一排排的鳞片,好像是穿着花衣服,鱼尾是金黄色的,像一个翩翩起舞的仙女一样。

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吃东西的时候,两个耳朵像大扇子一样一扇一扇的,脑袋一颠一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食物。

扑闪着五彩斑斓的双翼,在姹紫嫣红中翩翩起舞。一会儿翩翩飘在空中,一会儿又竖起双翅落在花上,简直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花朵缀在枝头,还是花朵生出翅膀飞了起来。

一下子飞到玫瑰花上面,一下子飞到丁香上面,接着又飞到桔子花、柠檬花上面。每一朵花都含笑地欢迎着它,用花瓣轻轻地抚摸着它。只见它肚子吸得饱饱的,腿上还带着两个黄粉团,停在花叶上直喘气。

黑色的似的玻璃球眼睛 黑乎乎的小嘴巴 鼻子一天到晚也不闲,在大街上闻闻这个,闻闻那个,好像一位侦查员在侦探敌情。

黑白相间的毛,四肢 、耳朵和眼圈是黑色的;脸、大肚子都是白色的。它身型宽大,手脚短小,样子可爱,走起路来扭着屁股慢吞吞的

身披一件碧绿碧绿的“铠甲”,一块块花甲,排列得十分有序 它的脖子是我最不明白的一部分,它可伸缩,伸长时约长二厘米,缩短时能全缩进壳里 尾巴小而实,黄中带绿

一身黑亮的盔甲,头顶长着两个灵敏的触角,一对眼睛又黑又亮,身子像我们书中的大冒号。

身子长得又小又灵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上下不停地摆动。好像带着银色的项圈。黑色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显得特别机灵,眼珠子骨碌碌地来回转动,它们在树枝上跳来蹦去,快活得很

全身黑缎子一样光滑漂亮,一对轻快、灵活的翅膀,肚皮上长着雪白的绒毛,身上黑白分明,格外引人注目。再加上那剪刀似的尾巴,使我变得更可爱了。你一猜就会知道,我是一只翱翔在蓝天的小燕子。

它们也十分爱干净,常常“洗澡”。 会在水里打滚、游泳、欢天喜地。洗完“澡”,用力抖抖身上的毛,就把水抖干净了,开始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了。

雪白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红冠帽,一双黑豆般的大眼睛被细细的橘黄色边包围着。细细的脖子一伸一伸的,大翅膀一扇一扇的,走起路来 一摆一摆的,像在跳芭蕾舞,真神气。

一只万能的手。粗而不笨,灵巧有力,大至几百斤的木头,它能像起重机一样轻轻举起,小到一根针,它也能拣起来。

头上有几根彩色的翎毛,一抖起来,那翎毛轻轻颤动,惹人喜爱。它有一对凤眼,尖尖的嘴,细长的脖子,上面长着像鱼鳞花纹一样的羽毛。这些羽毛蓝里透绿,油光油光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显得更加美丽。

穿盔甲,身体扁圆,八条长腿均匀地分布在身的两侧,外加两只有力气的大钳子,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可有意思。

两只眼睛像铜铃一样大,两只弯角青里透亮,特别是那一身黄毛,像绸子一样光亮。

大漠的孤烟中慢慢移动着身影,像小舟在大海里航行,乘着风,迎着浪。

草丛里飞舞着,蓝莹莹的,像是从天上洒下点点繁星。

它先是横着拉出一条丝线,然后回过头来又拉出一条。接着,又竖着拉线。三拉两拉,东扯西扯,便拉扯出一个八卦型。然后由外调头向内再拉线,一圈一圈,一轮一轮,纵横交错,穿梭不息。

它们的种类很多,有的背皮是绿色的,有的是花的,有的是褐色的,肚下的皮却一律的白。有的青蛙有大人的拳头大,有的只有小孩的指头那么小,大的小的都不怕人,都放肆地在水田里、池塘里、路边上喊叫,叫得它们的嘴下的皮鼓出一个有它们身子至少三分之一的一个泡。

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穿着小孩的衣服,爬到高竿的顶上,倒竖蜻蜓,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

蟋蟀是一种很好玩的小虫,它有薄薄的翅膀,颜色紫褐而光润,它有两条很肥壮的腿,所以很会跳跃;它有两枚很锐利的牙齿,和同类互斗的时候,便把它做利器,因为它好玩,所以我们小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它。


关于动物古诗相关热词搜索:画鸡 关于古诗 关于植物古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动物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动物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848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