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

2016-01-30 08:49: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一《2 8诗练习有解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一
《2.8诗练习有解析》

2.8诗练习(有解析和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示秬、秸

②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

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A. 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

秋也。

B. 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 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 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

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

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有

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

D.姚鼐是明末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桐城派散

文的内容大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风格“清真雅正”。

4.阅读任先青的短诗,然后做文后13—18题。

鲁迅

黑胡须发达如野草的季节

你在赵太爷钱太爷之流的流域里

散步忧闷

月,依然千年前那样索然无味

夜,却已深沉得入木三分

河滩上随手捡起一个人生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

看惯手术刀的目光严酷地雕刻

雕刻这个卵形空洞的灵魂

(手笔虽神奇如魔棍 毕竟沉重 做不得幽默大师)

于是你悲哀地耸了耸眉

猛然

将这卵形把玩之物甩了出去

在铁屋子硬壁上摔个粉碎淋漓的液汁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

之后,你慢慢转过身

目光,出奇的冷峻!

【小题】

本诗记录了鲁迅写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伟大形象,

请根据诗的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胡须:

目光:

眉:

【小题】

“赵太爷”“钱太爷”在《阿Q正传》中都是剥削者的代表,第一节诗写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答:

【小题】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说明了什么?

A.构思的过程 B形象地描述 C严谨地考证 D写作的苦楚

【小题】

为何说鲁迅的目光是“看惯手术刀的目光”?

A.因为鲁迅的杂文是手术刀 B.因为鲁迅学过医,用过手术刀

C.因为他的小说似手术刀 D.因为他的笔就是手术刀

【小题】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的意思是

A.让人们震惊,认识社会与自我 B.让人们吃惊、害怕

C.让人们认识“把玩之物” D.让人们回味生活

【小题】

这首诗是自由诗,从整个诗来看,也大体押韵,请看一看押的什么韵?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雪水河

阿红

雪水河

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

天山并没有恩遇她

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

她毅然从雪峰上下来

连眼皮也没皱

一步一声巨响

像夏雷滚滚而过

一步一串浪花

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流着,她一路流着

太阳的激情

雪莲的纯洁

鹰鹫的勇敢

塔松的坚毅

和她奔向绿洲的拼搏

A.“雪水河/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这出奇的想象使“雪水河”成为一个柔美的艺术形象。

B.“天山并没有恩遇好/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这是“雪水河”的“人生道路”,使“她”

必然获得由磨难而来的阳刚之气。

C.即使是写阳刚之气,作者也不忘完美和和谐谐的境界,所以“雪水河”顽强的前进是“一

步一串浪花/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D.“雪水河”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她集激情、纯洁、勇敢、坚毅于一身,是作者心目中完

美女性的象征。

6.选出完全运用互文修辞方法的一项( )

①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叫嚣乎东西, 突乎南北

④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⑧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⑨主人下马客在船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⑨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⑥⑦⑨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 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8.请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做简要的赏析。(2分)

9.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4分)

诗歌鉴赏:(共10分)

临 高 台①

谢 朓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②。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这首诗写于荆州,当时诗人为随王萧子隆的文学侍从。

②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10.请简要分析“常”和“孤”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感情。(4分) 答:

1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的后六句。(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

天津桥北。

12.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1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①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②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4.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5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①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③。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崇宁元年(1102年),诗人被贬四

川多年后遇赦归家途中,行至岳阳楼时写下此诗。②瞿塘峡,四川省奉节附近,滟滪关是瞿

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此处水流湍急,航道危险。③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二)诗

中“青山”也是指君山,是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洞的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

相对。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二
《诗歌练习及答案之20》

训练11、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两题。

酒 泉 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本词塑造了"弄潮儿"什么样的形象?(不超过40字)

9.这首词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弄潮儿"形象的?

训练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

此诗。

8.联系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5分)

9. “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夜半挑灯更细看”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

法?尾联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训练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①忿:不满,恼怒。

(1)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末两句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训练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小重山

陈亮①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②。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释:

①陈亮,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他才气超逸,关心国家大事、古今用兵。

②据记载,唐御史裴质和官妓灼灼有情,裴被召还朝,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8.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略加分析。(5分)

9.词的下阙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抒发情感的?(6分)

训练15、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8、这两首词在物象描写上很有特色,后人评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即不离,妙合

无垠”。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6分)

9、请简析两首词画线句子的艺术手法。(5分)

训练1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每小题3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②试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3分)

答: 训练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8.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

要分析。(6分)

训练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8.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9.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6分)

答: 训练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8.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5分)

9.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训练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

天津桥北。

8.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答: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训练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5分)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6分)

训练2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11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6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

训练2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①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 ②秋山,诗人《登楼》诗有“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句,此处化用。

8;本诗中“浮云”、“流水”的内在含义是什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5

分)

答:

9.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一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 些

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 细

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请谈一谈你对本诗疏密特点的理解。 (6 分)

答:

训练25、阅渎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珠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6分)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5分)

训练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②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

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

(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

(2)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4分)

训练2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8分)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

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8、李诗的“独”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个字为什么用得好。(4分)

答:

9、两首诗所写的战争都是败仗,但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

分析。(4分)

训练2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粱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5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训练2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8.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9.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三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

诗歌鉴赏题目精选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

(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

(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王石谷画册玉簪①

蒋士铨

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

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

【注】①即玉簪花,夏秋季开花,色洁白如玉,有清香。花蕊如簪头,故名。

(1)作者怎样描绘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的?(4分)

(2)作者看到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从中透漏出作者怎

样的感情?(4分)

(1)第一句写玉簪花的叶子,叶大而繁茂;第二句写玉簪花的花蕊,有含苞待放的(白玉搔头),也有已经开放的(放几枝),给人生机勃勃之感。(4分)

(2)得赶紧吩咐凉风,对玉簪花梢头之花勤加约束,不要让他开到十分,因为

那样的话玉簪花的美就会消失。表现了作者爱美、惜美的感情。(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元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苹,暮云凝碧。

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4分)

(8分)(1)(4分)承上启下(过渡)(2分),承上文‘“伤”,点明了引发伤感的原因,(1分),又引出了下朗对赵国故都繁华奢靡景象的思忆(1分)。

(2)(4分)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摩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的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2分)寄寓了作者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家衰微的悲痛之感(2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

(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

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

(2)词人由眼前,忆往昔,忧未来,深感前路茫茫,生命如春天一样正在逝去。(2分)忧愁悲苦如浩瀚的大海噬啮着词人的心灵,“愁如海”一语形象地表达出词人的谪恨离痛之深广,确为全词点睛之语。(2分)(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小隐自题

(宋)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1)诗的首联中说“清深趣有余”,请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人“趣”的理解。(4分)

(2)有人说颔联中的“鹤”、“蜂”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诗人通过刻画“竹树”“ 庐”“ 闲鹤”“ 懒蜂”一系列意象,(1分)创造出一种闲静淡远的境界;(1分)又通过“开卷”“ 荷锄”等动作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无拘无束的渔樵生活的热爱,歌咏了诗人归隐的志趣。(2分)

(2)鹤可以戏水,亦可以临水静观,蜂本来是采花的,但也可以不采,而诗人饮酒读书,荷锄劳作,也都是任性而为,他们本质上是统一的。(2分)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用鹤之闲、蜂之懒写出诗人自己散淡、自由无拘、无所追求的归隐生活,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2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行 即 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重破坏。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4分)

(1)“自”和“空”。芬芳的花朵自开自落,悦耳的鸟鸣无人欣赏,“自”和“空”两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清、寂寥冷落的意境。(4分)

(2)以眼前“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花落鸟空啼、国破山河在的愁绪,抒发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的伤感之情。(4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本诗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2)尾联中“渐相亲”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联系全诗,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4分)

(1)①宁静(寂静、安谧)(1分)/凄清(萧索、冷落)(1分)②反衬(衬托、以响衬静)(1分),烘托渲染(1分)

(2)①温暖亲切(欣慰、喜悦)(1分)②日暮时分,独自行走在冷寂、萧瑟阴森的山区让人惊惶不安,心生恐惧;月亮初升,又见边境的烽火没有越过秦地,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内心得到几分慰藉;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看到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每层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8.阅读下面—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桂州腊夜

戎昱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戎昱在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瑾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的幕宾。此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②赊,长、远。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主旨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是按什么过程来叙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分”“孤”用得好。(1分)“分”是从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说明了诗人梦断以后直到听见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孤”字既实写诗人环境的冷清,又传达出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将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意在言外。(1分)(如果答“落”字用得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2)这首诗叙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2分)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1分)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 程垓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词中“雁”、“蛩声”“月”这三个意象,作具体分析。(8分)

(8分)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由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凄怨、由凄怨到断肠的变化过程。(2分)“雁”这一意象取鸿雁传书之意,主人公长时问登楼远望,却没有盼到远方的音讯,传递出了主人公的失望之情。(2分)“蛩(蟋蟀)声”如泣如诉,更显庭院寂寂,从而衬托出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凄怨情怀。(2分)“月”这一意象,代表着思念、相会之意,而主人公在月上之时却形影相吊,由苦苦思念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更令她柔肠寸断。(2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西江月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四
《2012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回顾复习一

诗歌鉴赏之形象

一、知识回顾 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有哪几种分类?请你结合已有知识列出常见的诗歌形象?

二、经典题例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①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②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①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怎样一个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②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①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②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三、布置作业

诗歌鉴赏回顾复习二

诗歌鉴赏之景情关系

一、知识回顾

1、回顾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积累一些概括景物特点的词语,概括意境特点的词语。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做题方法:

①找出有关意象(景)。

②抓住用以描写景的修饰语、动词。

③总结意境特点。

二、经典题例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①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②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③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①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

②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少年游•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①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其中“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5分)

②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

三、布置作业

诗歌鉴赏回顾复习三

诗歌鉴赏之语言

一、知识回顾

关于诗歌语言有哪些题型?请回忆答题步骤。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词)

诗眼型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句)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篇)

二、经典题例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4分)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①“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②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5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①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5分)

②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5分)

三、布置作业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五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2)(山东)》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诗歌鉴赏(2)(山东)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请分析第二句中两个“自”的作用。(4分)

(2)后两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4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惠洪

①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

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仓促,匆忙。

(1)结合整首词,说说“愁难度”中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词的最后一句(“彻晓潇潇雨”)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试作简要赏析。(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鹖冠:鹃hé,传为楚隐者鹖冠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请简要分析颈联中“过”“下”两字的妙处。(4分)

(2)《杜诗镜铨》评最后一句“结有远神”,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4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

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两个小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

③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位于洛阳城南洛水上,因为洛水有“天汉之象”,从而使跨越它上面的桥得“天津桥”这一美称。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唐高宗临幸东都洛阳时,为那里美景所醉而建,在天津桥北,跨洛水之上,后被武则天重新修葺扩建。

①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4分)

①②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中九日

[明]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试题答案

一、(1)(4分)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④ “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每小点1分)

(2)(4分)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每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1)白云舒展自如,泉水从容自得;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了云水的自由自在;这里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逍遥闲适的感情。(答题建模:从字面意思分析;结合诗句、表现手法分析;结合感情分析。简称“词义-句意-文意”)(4分)

(2)问清清的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表达了诗人钟情闲适恬淡(或清静闲雅),不愿看到社会波浪烦扰的思想情感(或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答题建模:一是解释句义;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突出全诗感情。)(4分)

三、长亭路上的离别之愁;行人回首高城,不见亲朋的憾恨、牵挂之愁;孤身漂泊之愁;词人暮夜深思亲人的绵绵情愁。(共4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2分)在彻夜的潇潇细雨这一千丝万缕绵绵无尽的意象中,寄寓了思念者的不尽情愁。(2分,景和情各1分)

四、(1)(4分)“过”字写出了蝴蝶穿空而过幔帐的轻盈;”下”字写出了白鸥逐流飞翔的轻快(2分),与作者的境遇(勉强饮酒、年老体弱、困居舟中)形成对比,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分)。(2)(4分)以“愁”字作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2分),表现了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忧伤情怀(2分)。

五、(1)对比: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答衬托,以百草烂死衬托决明色泽鲜艳);比喻: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2分)

(2)①表达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对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2分)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2分)

六、(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3分)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巨境遇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3分,每点1分。)

七、.①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句2分,三四2分)

②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1分)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分析2分)

八、(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2)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六
《高中语文二轮诗歌复习》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篇七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2)(山东))》

201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诗歌鉴赏(2)(山东)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请分析第二句中两个“自”的作用。(4分)

(2)后两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4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惠洪

①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

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仓促,匆忙。

(1)结合整首词,说说“愁难度”中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词的最后一句(“彻晓潇潇雨”)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试作简要赏析。(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鹖冠:鹃hé,传为楚隐者鹖冠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请简要分析颈联中“过”“下”两字的妙处。(4分)

(2)《杜诗镜铨》评最后一句“结有远神”,请作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4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

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两个小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

③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位于洛阳城南洛水上,因为洛水有“天汉之象”,从而使跨越它上面的桥得“天津桥”这一美称。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唐高宗临幸东都洛阳时,为那里美景所醉而建,在天津桥北,跨洛水之上,后被武则天重新修葺扩建。

①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4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②

(4分)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中九日

[明]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试题答案

一、(1)(4分)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③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④ “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每小点1分)

(2)(4分)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每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1)白云舒展自如,泉水从容自得;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了云水的自由自在;这里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逍遥闲适的感情。(答题建模:从字面意思分析;结合诗句、表现手法分析;结合感情分析。简称“词义-句意-文意”)(4分)

(2)问清清的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表达了诗人钟情闲适恬淡(或清静闲雅),不愿看到社会波浪烦扰的思想情感(或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答题建模:一是解释句义;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突出全诗感情。)(4分)

三、长亭路上的离别之愁;行人回首高城,不见亲朋的憾恨、牵挂之愁;孤身漂泊之愁;词

人暮夜深思亲人的绵绵情愁。(共4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2分)在彻夜的潇潇细雨这一千丝万缕绵绵无尽的意象中,寄寓了思念者的不尽情愁。(2分,景和情各1分)

四、(1)(4分)“过”字写出了蝴蝶穿空而过幔帐的轻盈;”下”字写出了白鸥逐流飞翔的轻快(2分),与作者的境遇(勉强饮酒、年老体弱、困居舟中)形成对比,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分)。(2)(4分)以“愁”字作结,既凝重地结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2分),表现了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忧伤情怀(2分)。

五、(1)对比: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答衬托,以百草烂死衬托决明色泽鲜艳);比喻: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2分)

(2)①表达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对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2分)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2分)

六、(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3分)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巨境遇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3分,每点1分。)

七、.①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句2分,三四2分)

②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1分)采用了对比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分析2分)

八、(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2)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翠辇不来金殿闭 望断归来路丁墨小说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 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的"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910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