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经里的爱情

诗经里的爱情

2016-01-31 10:26: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诗经里的爱情篇一《诗经中的爱情观》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里的爱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诗经里的爱情篇一
《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

关键词:《诗经》爱情观(纯真 美好 坚贞不渝 理智 道德 积极 健康)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爱情文学圣典,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中描写的爱情,感情真挚自然,质朴纯真,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然而到了宋代,理学观念的深化人心,男女爱情的禁忌是越发的多了男女授受不亲。程朱理学的诸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性”。它在人心理、尊严和自由上都造成某种程度的扭曲。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也算是禁欲的一个标准了。

统治阶级为了深化自己的统治,愚弄压制臣民,制定了条条戒律。中国历史悠悠千年之长,封建社会的压抑沉重的枷锁,网住人的躯体,却不能遮住人的眼睛。然而爱情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不是因为社会有了制度才分出不同的爱情,爱情本身就存在,制度只制约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纯真的爱情自古就一直在被人们追寻„„

正文:

一、 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紧贴现实生活, 不作无病呻吟, 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 感情真挚自然, 毫不掩饰地歌唱了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对爱情的表达既大方又泼辣,又不失含蓄和浪漫。

但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经》中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是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其实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南宋的朱熹则对《诗经》中的这些爱情元素予以了比较强烈的谴责,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明清以来,有些研究《诗经》的学者,他们虽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们开始对南宋时期那种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概视为“淫诗”加以排斥感到不满。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已开始把郑、卫之音与郑、卫之诗歌分开,从而给予了《诗经》中的情诗以肯定评价。由于他们世界观的局限,他们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写爱情的诗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归于“淫诗”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到现在,人们对《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的评价已经逐步趋于客观化了,逐步恢复了这些作品的本来面貌。

二、 从《诗经》的爱情诗中看古代人的爱情观

(一) 勇於追求爱情 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坦白直率

《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以梅子成熟为喻,直率表达出自己想嫁的渴望。诗中的少女由梅树的果实黄熟脱落,日甚一日的变得稀少,以至渐渐所剩无几,联想到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正悄悄地飞速流逝,不禁激情难抑唱出一曲期待男子向她求爱,并娶她为妻的心音。这首短诗由触景(梅的变化)而生情(急于求嫁),由兴而赋,委婉细腻而又大胆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褰裳》中,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却辣而不憨,是真情的流露,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纯真的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爱情主动、大胆的追求。女孩无论在举止或态度上都充满着个性张扬,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二)追求恋爱自由、要求自主婚姻

《鄘风·柏舟》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三)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

《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

《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余不信,有如敫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活着如果不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上天作证有太阳!”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

《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移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挚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缟衣綦巾”衣着朴素的人儿。应证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

归于其室。”表达自己愿百岁之后与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诗。按理说弃妇对负心的丈夫的指责应是咬牙切齿的,但她仍“哀而不伤”,还念念不忘先前与丈夫的恩恩爱爱,这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实在令人感动,

《关雎》的首句以雎鸠和鸣起兴,含义深刻。关于雎鸠,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说:“相传此鸟雌雄情志专一,其一或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极笃于伉俪之情。”古人也认为这种鸟有固定的配偶,从不相乱。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推祟那种情志专一的爱情,比之《诗经》中的爱情专一,现代人“爱如烟花,只开一瞬” “天亮以后说分手”,甚至“天不亮就说分手”“一场游戏一场梦”的爱情观不得不让人有些感喟。

(四)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着的追求

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有魅力的花朵.正因为它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所以才引得人们不懈的追求。《国风·秦风·蒹葭》这首诗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因痴生幻的心态,一往情深而又可望不可及时,那份痴情,那份迷恋,那份落寞,那份失意,那份缠绵,那份执着,虽不着一字,却尽蕴于字里行间。《蒹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执着的追求:路途的险远阻挡不了他,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使他退却,他上下求索,不畏艰辛。这首爱情涛唱出了人类永恒的理想与追求主题。人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经受着苦难与快乐,使灵魂不断升华。因而,爱情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法国的罗曼.罗兰所言:“爱情是一种永久的信仰。

《关雎》一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是一首美丽的情歌,唱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悉心爱慕和情志专一。诗中讲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以河中荇菜“左右无方,顺水而流”的状态比喻君子对淑女的情思绵绵.荇菜参差错落,无拘无束,顺水漂摆,恰似君子追求淑女那忽忧忽喜、极不平静的思绪。“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涛人对姑娘的迷恋之深,渴求之切。无论白昼或是黑夜,姑娘的倩影都时刻占据着他的心,挥之不去。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初涉爱河的小伙子兴奋难耐,躁动不安,甜蜜憧憬的复杂心境。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己下定决心,要想方设法赢得姑娘的芳心,姑娘的爱。他要主动接近、亲近姑娘,用各种方法使姑娘愉快、幸福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五)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在男尊女卑的轻视妇女的价值观和束缚妇女的道德礼教观下,古代的妇人遭弃的情况时有发生。《诗经》中的弃妇诗占着较大的比重。其中以《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为代表。

《氓》自诉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虐待、遗弃的经过情景。控诉丈夫的无情,发出自己的深切感受:“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离开夫家时倾诉自己不幸遭遇的诗。《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在危难时期,相依相靠,但在安乐时候,却将她抛弃。当初丈夫与她一起发出 “及

而同死”的山盟海誓,新婚之时“宴尔新婚,如兄如弟”的欢乐与幸福,结婚之后丈夫变得无情无义“既生既育,比予我毒”(日子慢慢好起来,丈夫厌弃我好似毒虫) “有光有溃”(朝我动武暴怒)。这位弃妇实在令人同情,

诗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具有代表性,揭示出了古代妇女所遭受到的欺压和凌辱,反映了男尊女卑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不合理的现实。

从这些弃妇诗中我们看出,封建社会的女性在婚姻制度上没有有效的保障,她们随时都可以遭受丈夫无情的抛弃,只能承认这种命运。但是,她们并不是忍气吞声的承受,没有顺从和屈服,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发出内心的控诉,控诉丈夫的暴行,控诉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当时女性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六)真挚淳朴,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中的爱情, 感情真挚自然, 摒弃了世俗偏见,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诗经》中的爱情诗,无论是写爱情之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写喜忧得失还是离合变化,都具有“正”的特点,也就是这些爱情诗感情都是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 “风”最善于描写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读者起教化作用,《诗经》中的“风”中的诗歌能像自然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那样感染打动人心,因此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譬如《周南·关雎》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周南·关雎》这首诗中热情地表达了一位君子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

诗中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但当他“求之不得”之时,虽然为想她而“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而君子追求淑女时采取的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积极的态度,他希望用自己的一片诚心来打动姑娘的那颗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民风之淳,人性之正,声气之和。

因此孔子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这小伙子对姑娘的追求行动在欢乐之时并不过分(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在“求之不得”之时也不过于悲伤(能自制而没有自卑自残或图谋不轨),因此它具有“正风俗”的良好的教化作用。“君子”那“求之不得”(失败了)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君子风度和高尚的品格确是值得赞赏。

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青年男女美好的形象,而且表现出积极而健康的思想感情.全诗着意抒写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给人的感受是:“情深而不淫渎,热烈而不轻狂。”正如孔子中肯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广大人民对于于婚姻恋爱的正确认识和严肃态度。

(七)重视伦理道德,循礼而行,淑女以配君子的观念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而且是一首婚恋诗,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家庭的组成是由男女之结合为夫妇。而在我们中国人际关系的五轮中,以夫妇为人伦之始。婚姻不是儿戏。男女成家之后,就要有各种义务和责任。不止是为了子孙的繁衍,更要促进社会的进化。所以良好的婚姻家庭观是很重要的。而古代的婚姻家庭观是极重视伦理道德,基本上是循礼而行的。

《郑风·将仲子》:“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中女主人公委婉地劝告自己的情人不要采取“逾墙”“逾园”“折杞”“折桑”等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她的父母、兄弟以及邻里社会舆论的影响。有人评论说这首诗歌中的“人言可畏”是写父母兄弟邻里以及社会对姑娘有压力,妨碍了她的恋爱自由,反映了自由恋爱受到礼教限制,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笔者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位姑娘所要强调的是谈情说爱应遵守道德规范,不能越轨,要注意社会舆论的影响,循礼而行。从这首诗歌中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对人还是很有约束力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中男女爱情那含蓄多情的传统也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之下而逐渐形成的。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 是一首感情单纯而真挚的恋歌。这首诗展现了一对雎鸠鸟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 此情此景, 触发了主人公对河边采荇姑娘的爱慕与追求。“鱼的外形是女阴崇拜的象征, 鱼的多子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这是古人性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鸟口中有鱼就不再鸣了, 男子有妻就不用再求了, 这正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直接比照。这种觅偶、择偶的过程, 也反映了周民在两性关系上有了质的飞跃,它不仅有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制, 而且表明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诗中男子择偶的标准是貌美( 窈窕) 且心美( 贤淑) , 说明周人的爱情观中不仅有审美观, 还有道德观。

《诗经》中的有些恋爱诗,不仅表达了上古时代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而且还透露了他们的择偶观念.如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心目中的“好逑”是一位淑女,而且是幽闲、贞静、举止安详稳重的淑女,正如汉末的《毛诗序》中说:“《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男子是当认为“窈窕淑女”是自己心目中好的配偶时(君子好“逑”),才大大方方地去追求爱情,而不是象大家口中流行的简单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此“逑”非彼“求”。

再者,《诗经》在表现真挚感情、健康情爱同时,突出男女主人公对高洁道德的追求主旨。除了《周南》中的《关睢》提倡以淑女配君子、《葛覃》着力表现女孩子的勤俭孝顺、《桃夭》中希望新娘子宜室宜家外,《国风》中多主张女子应贤德。如《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小伙子对迎来的新娘——孟姜,不仅“颜如舜华”,走起路来“将翱将翔”,态度大方,而且贤惠高洁,十分赞叹,小伙子对其“德音不忘”,充满了对她的爱意。在《小雅·车辇》中,前往宋国迎亲的诗人也对娶了贤德的新娘感到欣慰,好象手中的六根缰绳都成了弹琴的琴弦,表达了诗人的择偶价值观。可以说,汉民族对那种出乎自然、内蓄外发的风度美和品行端淑的内心美是同样重视的,要求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召南·行露》中,通过一个不畏强暴的女子,在法庭上对仗势欺人的男子据理力争,使之受到应有惩罚的描述,表明了道德观念已在先秦时代普遍化。《庸风·鹑之奔奔》以一个有见识、明事理的女子之口,谴责了她平时视为有德有义的君子、实为无礼的男子;而在《庸风·君子偕老》中,对清扬红颜、仪表威严而行为不端的宣姜斥之曰:“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在《齐风·敝笱》、《齐风·载驰》中,对齐姜与其兄齐襄公的乱伦行为极尽讽刺、揭露,表现了汉民族在感情生活中重视伦理道德的特点。

(八)含蓄多情

《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往往是以男才女貌为美,以含蓄多情为美。无论是少男还是少女,无论是役夫还是少妇,他们表达爱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含蓄多情 。

《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首诗歌描写一群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旁游春之时相赠以兰草(大泽兰)与芍药之花,他们又说又笑,互

诗经里的爱情篇二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赏析》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赏析

◎李敏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外语系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较高,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藕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关键词诗经婚姻爱情诗赏析

文章编号:1671—0703(2009)08-044.01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的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也是曾出不穷。‘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涛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一、描写男女互相爱慕的诗

‘诗经》的第一篇诗‘周南・关雎》就是一首情诗,虽然写的是一位贵族青年对窈窕淑女的思慕,但感情是十分纯朴而美好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诗经》中还有不少.这首诗,写出的是百姓的心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由此可见‘周南・关睢》是一首表现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

二、描写相恋过程的矛盾与烦恼的诗

‘蒹葭》是一首描写男女相恋过程中矛盾与烦恼的诗.“蒹葭苍苍,自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方。溯涸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萎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首诗主人公所追求的,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借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我们为诗中那位多情而又矜持,执着坚贞的爱情观所感动,发出由衷的赞赏之情。这位男子虽然与“在水一方”的意中人空间距离非常遥远,可心理距离却是十分接近.‘蒹葭》中的主人公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三、描写男女约会相思的诗

‘诗经》中描写男女幽期密约的诗以‘邶风・静女》最为生动活泼.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涛的第一章是写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心上人还没有出现,于是小伙子只能抓耳挠腮,徘徊原地。第二、第三两章写的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第三章结尾可视为一种内心独自,整首诗把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而‘郑风・

200

子衿》则是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末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五、描写男女对爱情专一的诗

描写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如‘郑风・出其东l'-J).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缡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尽管在东门之外,有美女如云,却能坐怀不乱,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这也正是美丽的花几千万朵,最心爱的只有那一朵。本首诗以服饰代人,以色彩显形象,鲜明而突出,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的深刻.

六、描写男女爱情受阻的诗

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鄢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l……”诗中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冲突,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在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其实环境改变的是人的观念,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因此,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七、描写婚后家庭幸福生活的诗

‘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也很有特色,如《周南・桃天》,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而‘郑风・女日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互相尊重,互相体贴的感情。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女日鸡鸣,士日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宣言饮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闯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幸福是什么?幸福的尺度便因人而异。有人觉得有健康才会幸福,有人觉得耍有很多很多的钱才是幸福,也有人觉得团圆才是幸福,各有各的追求,全都无可非议。但是我们要像诗中那样平淡中见真情,见幸福.“知足者常乐”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的.

9年第8期安徽文学

万方数据 

据考,征婚源于英国。18世纪某年月日,一英国贵族女子登报征婚。此空前未有之事也,被视为“伤风败俗”,舆论哗然,其父其母惶惶,男士避之唯恐不及,无敢问津者。

该女子终身未嫁,忧郁而逝。若干年后,征婚女子其人其事已被淡忘。某年月日,一英国男子登报征婚。有女而愁嫁之父母们,纷纷代女应征,趋之若骛,于是,男子登报征婚盛行,而后,复有女子登报征婚盛行。

有女愁嫁,做为英国社会之大问题,由来已久,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所以因之一夜成名,就是因为她入木三分地描写了英国社会的有女愁嫁。

“社会的需要,恩格斯说过:是一切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套用他的话:社会的需要,是登报征婚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

建国前,中国已有登报征婚者(以男性为多,女性绝少,怕人说是嫁不出去才征婚),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登报征婚和婚介征婚比较流行起来,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电视征婚,赵本山的小品《征婚》深受百姓的喜爱,进入21世纪开始流行网络征婚。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赏析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敏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9安徽文学(下半月)ANHUI LITERATURE2009,(8)0次

1.期刊论文 沈书枝 《诗经》中的爱情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10(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因此通常又称为"诗三百".<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其中的诗篇全部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等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国风>是十五国的地方乐曲.<诗经>的内容,以题材论,我们大略可以将它们分为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农事诗、宴饮诗、宗庙祭祀诗等.

2.期刊论文 张晶晶 浅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青年文学家2010(7)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而其中的爱情诗更具有明显的特征,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具有感情热切大胆,鲜明的民歌特色,强烈的抒情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特点,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的诗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自此我国抒情性文学便树立了其对于文学的主导作用.

3.期刊论文 张莹 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大众文艺2009(14)

用文化的视角重审<诗经>中的婚恋诗时,发现<诗经>时代是人们较为开放健康的情爱观被封建礼教吞噬的过渡时期.

4.学位论文 李姝菱 上博简所评“终而偕”之诗与诗论研究 2009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有8支简文涉及到《关雎》等诗七篇,并总评之为“童而皆贤于其初者也”,本文立足于礼乐文化视野,综合运用训诂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七诗文本的解读,对相关诗论作出自己的研究,意为尽可能准确地释读《诗论》相关内容,为《诗经》学研究,以及全面客观认识先秦诗学的流变提供某种参考。<br>  

本文对总评之语提出一个新的解读,即“终而偕(谐),贤于其初者也”,意为《关雎》等七诗中人物最终皆隋礼和谐或政治关系和谐,好于初时。《关雎》是婚姻爱情诗,君子初时违礼求女,终而改变为遵礼求女,情礼和谐,终好于初。《楞木》言君子得到机遇,其所得福禄增加,这说明其与“上级”关系和谐度终胜于初。《汉广》言男子初时对来历不明之女有好感,终理智,因礼不追之,情礼相谐,终好于初。《鹊巢》描述贵族之女依礼出嫁,初男方隆重迎女,终婚礼成功举行,礼情和谐,终好于初。《甘棠》中民众初不知礼,终因召伯之教而懂礼,情礼和谐,终好于初。《绿衣》中诗人初忧,终不困于忧,情礼相谐,终好于初。《燕燕》是一首伤别诗,最终主人公情礼和谐,好于其初恣情违礼时。解《燕燕》诗中“仲氏任只”之“任”为怀孕亦是新解。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8日

诗经里的爱情篇三
《诗经中的爱情》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2007-11-24 1:54

关键词: 《诗经》 爱情 情诗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从人类诞生开始,爱情就注定与人类纠缠不清。在原始社会就有婚姻之神的流传,在西方也有丘比特爱神的神话,可以说爱情与婚姻就是延续人类社会的纽带。作为最早的诗歌诗歌总集,《诗经》中必然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

正文: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这些诗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对爱情强烈追求的青年男女。这些诗篇毫不掩饰地歌唱了人们心中的爱情及渴望,使后来许多封建学者感到很头痛。这些诗的存在,是对古代人类的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的有力的见证。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用各种手段来干预婚姻和家庭,因此那时的青年男女是没有爱情自由的,相反往往会受到各种压抑和阻挠。而受压抑的又是女性占多数,也是女性的反抗最坚决。她们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一旦陷入爱情,他们会不顾亲人和习俗的阻挠,大胆说出:“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被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给我特。这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鄘风·柏舟》)。她们甚至大胆地自找对象,道出:“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当它们得到幸福时,就会自然地唱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1〉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不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对象。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惊》中的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 一、历来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评价 1、孔子评《诗经》 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他强调学习《诗经》要学以致用。他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诗经》,可见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后人对孔子的话的曲解,主要是在孔子对“郑声”的评价上作文章。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实孔子所谓的韶、武、郑声,都是指音乐。“韶”指舜时候的音乐,“武”指周武王时候的音乐,“郑声”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他认为郑国的音乐不好,并没有说郑国描写的爱情的诗篇是“淫诗”。〈2〉孔子之后一直到秦汉,评论家的看法基本与孔子一致。 2、《毛诗序》中的《诗经》 汉末的《毛诗序》杂糅了秦汉以来关于郑卫之音的说话,但对《诗经》中描写爱情、婚姻的诗作了很大的曲解,对后世的《诗经》研究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后妃,指周文王的妻子太太姒,说她“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

无伤善之心焉。”,这是对《关雎》之义的曲解。《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也是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诗,她描绘了一个上层青年男子对意中女子的爱慕和追求,及其想象与那美丽女子结为伴侣时的情景。说其是后妃之德,实在是有点牵强附会,歪曲了《诗经》中的爱情的本来面目。 3、朱熹眼中的《诗经》 南宋的朱熹,他虽然抛弃了一些前人的羁绊,但他比《毛诗序》中对爱情、婚姻诗的解说更牵强附会。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只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4、明清以来对《诗经》中情诗评价的改观 明清以来,有些研究《诗经》的学者,他们虽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们开始对南宋时期那种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概视为“淫诗”加以排斥感到不满。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已开始把郑、卫之音与郑、卫之诗歌分开,从而给予了《诗经》中的情诗以肯定评价。由于他们世界观的局限,他们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写爱情的诗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归于“淫诗”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杨慎、戴震、陈启源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驳斥了将《诗经》中的情诗诬为淫诗的观点.到现在,人们对《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的评价已经逐步趋于客观化了,恢复了这些作品的本来面貌。《诗经》中的爱情诗展示给了我们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突出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还原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诗经》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思想,是最纯朴的思想。《诗经》时代的情感是真挚的、纯真的、山花烂漫的、天真无瑕的,正如歌德所描绘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诗经》时代有少年对在水一方的女孩的思慕,但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永远让河边的少男怅惘若失。《诗经》的情感是纯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简单明了,酣畅淋漓。正是因为《诗经》是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的思想的表达,因此后期的经学家、道学家批判为蛊惑之词,而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天地精神的遵从。它标志着和谐、自由、平等,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 二、《诗经》中情诗的分类 1、描写恋爱生活的诗 古代的劳动人民自春天到夏历十月为农忙时期,这时人们集中在野外,从事耕作。在春耕之前的二月到三月初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也允许男女青年进行恋爱活动。青年男女到郊外踏青休憩,参加盛大集会,男女在自由接触中就可以表达真挚的爱情,以求进一步结合。〈3〉他们的情歌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唱出来的,这种描写恋爱生活的诗往往写得浪漫欢快,直接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喜悦和向往。如《郑风》中的《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该诗写得浪漫不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这篇诗写得很大胆,也很率真,说明诗人心中并无对封建礼教的顾忌。《诗经》中还有许多是描写男女青年的纯真的恋爱生活的诗篇,如《邶风·静女》、《郑风·溱侑》等。 2、描写相思之苦的情诗 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大都是十分真挚、坚贞的,因此往往会造成相思之苦,《诗经》中有一部分爱情诗即是抒写热恋男女的相思之情,这类诗写得真挚而情意绵绵。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写的是一个男青年的真挚爱情与相思之苦,一个男青年在河边见到一个心爱的姑娘,于是便整天痴心地想她,睡梦里也追求着她,以致于翻来覆去整夜睡不着觉,最后如痴如狂地想到与她结婚。写男或女相思或单恋的,还有《周南·汉广》、《秦风·蒹葭》、《郑风·子衿》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3、反抗礼教压迫的情诗 爱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风顺,往往遇到漩涡和暗礁、惊涛与骇浪,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时封建礼教控制的社会,家庭的反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是主要的阻碍。如《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一篇抒写一个女子由于受到家长的阻挠,人言的摧残,不敢表露爱情,害怕情人到来的诗歌,揭示了一个少女在爱情上内心的痛苦、矛盾及冲突。反映了自由恋爱受到礼教限制的痛苦。女主人公由于怕“父母”之言而不敢与情人幽会,说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的阻力很大。第二、三章诗句里,提到“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说明当时已存在一种反对恋爱自由的社会舆论。这个女子的痛苦歌声,实际上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4、弃妇的怨诗 在礼教的压迫下,妇女还常常被喜新厌旧的丈夫遗迹,因此在《诗经》中还有一些是描写弃妇被遗迹的过程及怨恨,弃妇诗是情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如《卫风·氓》就是弃妇诗中的名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一开始写一个女子与一个看起来善良忠厚的男子相爱,经媒妁之言后结为夫妻。但女子在过了三年的贫苦生活后却受到了丈夫的无情抛弃。诗人痛心地把弃妇比作陨落的桑叶儿,说明三年的贫苦生活的煎熬,使她失去了青春美貌。当女主人发现自己上当被抛弃后,她不仅伤心、悔恨,而且愤怒地指责丈夫的忘恩负义,表现了她坚强的敢于反抗的性格。但当时礼教的统治日益加强了,她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支持,连自己的兄弟也报着嘲笑的态度,说明她的悲剧,正是自由恋爱与礼教冲突的结果。与《卫风·氓》有同样题材的弃妇诗,还有《邶风·谷风》、《陈风·墓门》、《王风·中谷有推》等,这些诗都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弃妇形象,从不同角度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参考书目: 〈1〉《诗经》 诸葛山人 作家出版社 〈2〉《古代文学研究集》 余冠英等 中国文联出版社 〈3〉《诗经》 周满江 上海古籍出版社 〈4〉《诗经解说》

诗经里的爱情篇四
《论诗经中的爱情》

文学与传媒系 汉语言文学(10高级文秘)201040907120梁靖仪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总集的《诗经》,描写男女情爱和女性美的篇章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爱情是文学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主题,爱情诗则是这美好情感的艺术结晶。相对于各朝代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的自由活泼,真实地传达了少男少女之间相互悦慕、思恋的心声,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其内容丰富而又多彩。

关键词:诗经 内容 爱情 情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多方面之内容的远古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孔子曾高度评价《诗经》:“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可以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一面明镜,其中也包括那个时代的爱情。《诗经》中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诗歌约60篇,绝大多说收编在“国风”里。前人有“郑风淫”的说法,我想是因为郑风更加大胆的表露了男女之情吧,或者说是更奔放,更热烈。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诗经》中大多以女性口吻大胆诚挚地表达出对爱情的期待。爱情的自然留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那时女性受的限制比较少,没有封建社会过多(并不是没有)的压抑,没有三纲五常的钳制,适龄男女们“无所限制”地去选择自己心中所爱,自己的配偶。她们就像鲜花一定要在春天开放一样,追求着自己人生春天里的那一段情缘。

《诗经》中的爱情诗则可谓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恋歌。这些古老的恋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文坛上为后世许多优秀诗人推崇倍至,视为学习范本,孔夫子曾盛赞诗经中的爱情是“情丝深深,感情真挚,思想纯正,毫无邪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是人内心思绪的表露,爱情是人类最为纯洁的思绪之一,故而,它亦是经常咏唱的妙曲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动乱、大变革使人们从奴隶社会转向专制社会,这样一来,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故而对爱情的追求也就显得热烈而真挚。《诗经》中的爱情,其类型多种多样,包含爱情的酸涩甜苦,有幽会亲昵者,有情侣春游的欢快者,有两情野合欢娱者,有饱含思念者,有情女想情郎者,有情侣闹别扭者,有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者,有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者,有失恋苦涩者,有遭到家长干涉者,还有反抗家长干涉者„„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诗经》中的这些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与明媚的平等爱情,如山野中不败的鲜花,虽然充满野性,但却像营养着生命的空气一样,培育着生活和情愫,塑造着生命的精神,从而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第一类是表现爱情生活的幸福与甜美联社的诗篇。代表作有《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召南·关睢》、《召南·野有死鹿》、《卫风·木瓜》、《郑风·择兮》、《郑风·野有蔓草》等。在《邶风·静女》中,诗歌表现了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在自由而甜美的格调,不失女子的淘气与男子的木讷憨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説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看吧,多美浪漫调皮的画面:“女孩子娴静且雅丽,约会等待小城角。故意隐身不相见,抓耳挠腮,四下找。女孩子娴静且温婉,赠我信物红竹管。管身透红多璀璨,好看好玩,我喜欢。放牧归来心赠我茅,十分美丽又奇妙。不是白茅多么美,是她借此,心意表。”诗中的女主人公不是后世被礼教调教出来的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她有着活泼、诙谐的天性,活泼中还带着点儿调皮。虽然她也和小伙子一样,渴望尽快见到心上人,可偏偏灵机一动,要捉弄一下对方,便藏在城墙的角楼里观察小伙子,直到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姑娘才跑出来给焦虑中的情人一个惊喜,约会自然是甜蜜的。姑娘随手赠予的一束茅笋,都令小伙子钟情无限,因为这是情人送的,意义不言而喻。调皮活泼的女主人公与痴情憨厚的男主人公的形象相映成趣,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

另一类则是抒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的。代表作有《郑风·将仲子》、《召南:标有梅》、《秦风·蒹葭》、《周南·汉广》等。《秦风·蒹葭》表现了一男子对“伊人”之思慕追求,奈何河流阻道,只可远观而不能近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看吧,痴情的人而远远望着他的梦中情人,却不能即近聊表爱慕之意:“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痴情的男儿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由于“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几欲追求却奈于追求之艰难险阻,故而只能借诗表达其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主人公于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那种深厚缠绵的感情,读之,则韵味犹长。 另外,抒情是诗歌最主要的文体功能,就抒情性而言,我们祖先的爱情诗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美质,这种独特的美质源自于《诗经》中爱情诗之美质。《诗经》中的爱情诗除了其内容的广泛之外,其自身亦有独特的美质特色。

一、健康积极活泼情感之美

诚如前文所说,《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诗经》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初民社会”,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社会刚刚渡过了氏族社会的落后蒙昧而进入文明先期。文明之初,严酷的专制集权制度尚未建立,距今金钱至上的价值错位之商品经济社会更为遥远。社会在破旧与立新的交替中,出现了一段相对自由的空白。在空白中,男女之

大防尚未建立,人际关系仍然比较开放,既不会有利益的博弈,也不会有金钱的龃龉,人与人都是纯真朴实的。正是这段空白,成就了一方自由的土壤,滋润造就了《诗经》的爱情诗不为财权、大胆自由的美质。

最美的情感乃是最真纯的情感。《诗经》爱情诗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是自然天成的,不加以修饰和作做的。男欢女爱、两情相悦在这里自由健康地表现着,一如山野之花在清风白露中舒展着、开放着,没有虚伪、没有做作、没有功利、没有淫邪,一切都是自然朴实的。就连礼教的始祖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才是人类情感最美的境界。

二、女主人公开朗、自主、倔强的个性美

《郑风·褰裳》中爽朗、干脆的女主人公给情人下了最后通牒:你若爱我,就赶快涉过溱河来会我。你若交心,难道我就找不到别的爱人了?你这个犹犹豫豫、畏畏缩缩的样子实了太可笑了!《邶风·静女》中,女主人公的活泼、开朗、俏皮使人犹如亲眼观之,她不会懂得也不会有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率性就是她的真性情。《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经历从恋爱到婚姻,再到被弃的过程,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幽怨不止,牢骚满腹,而是毅然决然地说出了“既然他违背誓言不念旧情,这样的婚姻就让它终结吧!(“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召南·行露》是一位女子抗拒逼婚的诗。诗中女子被一个已婚的卑劣男子逼婚,女子毫无惧色,斩钉截铁地说:宁愿上公堂,坐牢房,也绝不嫁你这黑心狼!这位姑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诗经》的情诗中多处可见。

三、情境相融,形成独特的情境之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雎鸠关关的歌唱,既可以是起兴,也可以是男子看到后所思“窈窕淑女”的缘由。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昼所见不能即近者,及昼而幻化为梦中丽人,“我要弹着琴瑟,敲着钟鼓把你娶进门。”由现实及梦境,思春的“君子”念不忘怀,使这情致愈发款款真挚。

如果说《周南·关雎》的情景是梦中幽会之佳话,那么《陈风·月出》便是一首优美的爱情月光曲。溶溶月色中,男主人公看到体态婀娜的恋人。披着

柔媚的月色款款向她走来,心情激动不已。柔和的月色衬托了爱情的美丽和温馨,两情相悦又赋予美丽的月色以灵性,简直浪漫至极啊!

这就是我们先民的爱情,他们创造了一个“诗以言志”的国度,这“志”亦有人类最为纯洁的“爱恋之志”。谁说“爱恋”一定要那样死板硬套?我们的先民告诉我们:不是!我想,在历经两千年的专制集权之压制与市场经济之商品金钱洗礼,国人有必要看看我们的先民,并由此启迪我们纯真的爱情。

《诗经》中的爱情诗作为我国古代爱情诗的滥觞之作,其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不论是对社会风俗还是对文学的影响,无疑都是影响巨大的。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而言,《诗经》中所提出的对爱情的忠贞不二,生死相守,和勇于反抗礼教、勇于突破限制的观念以及择偶标准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元素影响巨大。像汉魏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无题诗、李清照的部分词作,乃至后来的《西厢记》、“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作品无不受其影响。甚至对五四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意义。

对于当代人们而言,《诗经》这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真实的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真挚自然、热烈浪漫的爱情,也折射出他们积极、纯正且健康的爱情观。它是一部永恒的爱情文学宝典,千年逝去我们也不会忘记《王风·大车》中的那个女子“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的坚贞的爱情誓言,也不会释怀《风·出其东门》中的那个情有独钟、矢志不移的男子。现代,在“闪婚”、“试婚”等流行现象的冲击下,人们对待爱情缺少了像上古时代人们那样忠贞不渝的心,而《诗经》中的爱情观是一个灯塔指引着人们走向那诚挚纯真的爱情。《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情感光辉,那我们就应该受它的鼓励,勇敢地追求爱情的真谛。而且让我们摆脱了虚假、不负责的感情快餐,回归心灵的纯真美好,去追求那真挚自然、质朴纯真的爱情。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其中的爱情诗展示给了我们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突出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还原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读着其中一些美好的诗句,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上古时代的感情

诗经里的爱情篇五
《《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

柏舟·鄘风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仪:配偶 之:到 矢:誓

靡它:无他心 只:语助词 特:配偶

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题解:情人相思之词。一说朋友相念。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击鼓

击鼓其镗⑴,踊跃用兵⑵。土国城漕⑶,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⑷,平陈与宋⑸。不我以归⑹,忧心有忡⑺。

爰居爰处⑻?爰丧其马?于以求之⑼?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⑽,与子成说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⑿,不我活兮⒀。于嗟洵兮⒁,不我信兮⒂。[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镗(tāng):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⑷孙子仲:卫国大夫。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名称】《国风·秦风·蒹葭》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升,高。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名称】《国风·卫风·木瓜》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⑴,报之以琼琚⑵。匪报也⑶,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⑷,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⑸,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1]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摽有梅 摽有梅⑴,其实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 摽有梅,顷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⑺![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摽(biào鳔):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⑵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 ⑶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⑷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 ⑸今:现在。 ⑹倾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既):一说取,一说给。 ⑺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快开口莫再迟疑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⑤,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喈(jiē 皆)喈:鸡鸣声。 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③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④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⑤晦:昏暗。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1]

褰裳

子惠思我①,褰裳涉溱②。子不我思③,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④!

子惠思我,褰裳涉⑤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惠:见爱。 ②褰(qiān 千):提起下衣。溱(zhēn 臻):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 ③不我思:不思念我。 ④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 居):作语助。 ⑤洧(wěi 伟):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泪河。溱、洧二水回合于密县。 【译文】 承你见爱想念我,就提衣襟度溱来。你若不想我,岂无他人爱?傻小子呀真傻态! 承你见爱想念我,就提衣襟度洧来。你若不想我,岂无他男爱?痴小子呀真痴呆![

【名称】《国风·郑风·将仲子》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将仲子

将仲子兮①,无逾我里②,无折我树杞③。岂敢爱之④?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①将(qiāng枪):愿,请。一说发语词。仲子:男子的字。一说,兄弟排行第二称“仲”,“仲子”犹言老二,指那个男子。 ②逾:翻越。里:闾,即里门。上古二十五家所居为里。 ③杞(qǐ起):木名,即杞柳。又名榉。落叶乔木,树如柳叶,木质坚实。树:种植。一说树桑、树檀,即桑树、檀树,倒文以协韵。 ④爱:吝惜。这里指舍不得。 【译文】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翻越我家门户,别折了我种的杞树。哪是舍不得杞树呵,我是害怕父母。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父母的话,也让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翻越我家围墙,别折了我种的绿桑。哪是舍不得桑树呵,我是害怕兄

长。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兄长的话,也让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别越过我家菜园,别折了我种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树呵,我是害怕邻人的毁谗。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邻人的毁谗,也让我害怕。[1]

诗经里的爱情篇六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故事》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故事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 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三百零五篇。原称为《诗》或《诗三百》,后被汉代 儒者奉为经典,故改称《诗经》。

《诗经》里的作品都是合乐而唱的歌词,按音乐和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有15 国风,160篇,大部分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有105篇,大多是 贵族所作的乐歌,只有小雅保存了少量的民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是 周天子和诸侯们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诗经》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和“小雅” 中的民歌。

关键字:诗经 爱情 情诗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 择。爱情,是人类最纯洁、最美好、最向往的情感,也是时下电视、电影、文学小说的永恒 主题。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又讲述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诗经》, 了解《诗经》中的爱情吧。

《诗经》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篇,大致可分为婚前和婚后两种类型。婚前一般表达的都是男 女对于异性的爱慕和渴望,以及对对方的思念,多有少女怀春之篇。而婚后的篇章,则多怨 妇,表现的大多是丈夫有了新欢后对旧爱的离弃,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社会下对女性的不公。 当然亦有妇人对征夫的思念,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一】诗经爱情之相思诗

相思,的确是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会得的“流行感冒”,轻则几日头重脚轻,重则可能一命呜 呼。它既令人快乐又让人无限痛苦,既令人沉醉,又令人身受百般折磨。而《诗经》中既有 女子对男子又有男子对女子的单相思。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诗经·陈风·泽陂》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睡不着啊没办法, 心情激动泪流多。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兰。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头发鬈。 睡不着啊没办法,心中愁闷总怅然。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莲。有个健美的青年, 高大壮实很威严。睡不着啊没办法,枕上翻覆难安眠。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青年的 情歌。全诗三章,写了女子看到池塘边上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了自己内心思恋已久 的男青年,情感迷乱,不禁夜不能眠,为抒发内心的愁闷,而唱出此歌。我们虽不知道两个 青年是相亲相爱,还是女子单相思但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女子已经深深爱上了男子。男子 高大威武,已经成了女子的择偶标准。女子真率坦诚,把自己内心真挚的爱衬托的如此强烈, 她苦苦思念着内心的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诗中写了成双成对雎鸠在河中沙洲上的阵阵鸣叫,引诱起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 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美丽善良的姑娘,睡着醒着把她想。想她却又不得与她相见,睡着 醒着思念她。思念啊,思念,翻来覆去睡不好。种种复杂的情感油仍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 幸福与失望并存。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年轻男子爱慕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以至思 念成疾,十分形象地勾勒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心以及思念难以相见时的那种焦虑、无助与 忐忑不安。

【二】诗经爱情之思妇诗

伯兮杰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卫风·伯兮》

诗一开篇,就以“伯兮”唤起,可见妻子对丈夫爱之深与思之切。接着,我们又看到一女子 用自豪的口吻从英武与善战两个角度夸赞着自己的丈夫,可见妻子对丈夫爱的深挚以及妻子 以国事为重的心态。由于对丈夫由衷的敬佩,所以妻子的这种爱就愈加深厚,思念之情也就 愈加强烈。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无心梳妆打扮自己,整天蓬头垢面而梳妆几 乎是女性展示自己女性美的一种天性从而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苦苦思念之情。哀莫大于心死, 相思是一把钝刀,慢慢肢解着她的肌体和灵魂。第三、四章写的都是事与愿违,久久的盼待 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思夫痛苦,乃至头痛欲裂,病态痴痴。但妻子却甘愿如此, 以示爱情的坚贞。

【三】诗经爱情之弃妇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第一章写了女子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就答应了氓的求婚。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我们看到了女子的纯朴, 热情,幼稚。第二章写女子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进一步刻画了她纯朴热情的性格。第三 章写了女子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从而表现了女子坚强的性格。第四章就 是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怨恨而此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的容貌已经衰老了。 “自我组尔,三岁食贫”,道出了这位女子从结婚后一直是过着贫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 活使得她美丽的容貌很快的憔悴了。第五章写了女子极度的悔恨之情。第六章抒写了女主人 公被弃后的愤恨决绝的心情,感情慢慢转入平静。这位可怜的女子为了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 福的家庭生活,无论怎样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无论多重的担子她都承挑,甚至连丈夫的暴 怒虐待也毫无怨言,但尽管她如此地忍辱负重却依然未能摆脱被休弃的不幸命运,残酷的现

实留给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泪,是一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四】诗经爱情之反抗礼教压迫诗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深深爱着男子却因为在父母兄弟和周围人们的言论所形成的氛围中感 受到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感到在精神上活得很累。这种阻挠个人婚恋、扼杀个人意志的舆 论是很可怕、很残酷的。女主人公虽怀念着仲子却因为人言可畏而放弃这段爱情,从而造成 了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她清楚地知道在现实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而她无从选择的屈从 于现实。封建社会早期,由于受礼教的钳制,男女青年渴望恋爱自由,憧憬婚姻幸福的美好 愿望难以实现。正是封建礼教对他们的限制和戕害,使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和痛苦。 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给无数的青年带来了无尽的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 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将仲子》所反应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使人感到惋惜,也引 起了人们的深思。

《诗经》中的爱情诗当然远远不只这些,但是我们通过这几道诗,可以看到冰山一角,可以 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可以从他们大胆的追求自由幸福的领悟出人生的道理,那 就是爱情在相知中,幸福在劳动中,永恒的爱情来自纯结和忠贞。《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 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 到好处。两千年后的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那些鲜活的灵魂仿佛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 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组员:刘青山 周宣霖 陈岳 赵领杰 张江 王辰

诗经里的爱情篇七
《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中的爱情

●前言: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选集,并且为我国古代北方文学之代表,对后世文学发展趋势亦有什大关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共三百一十一篇,而有六篇有题无文,剩三百零五篇取整数,故又喊为诗三百。

人云:『文学作品会反映时代背景』,这句话的确是不错的。 诗经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反应当代社会状况,文学之外,另有其社会意义。 当然这些社会意义不只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阶级所带来的生活水准差异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见,在以描写爱情、历史为主题的诗篇里面也可以发现某种程度的现况反映。

而此论文著重在诗经中的爱情,透过古代男女之于爱情、古代男女的爱情命运、古代男女在文学中可见到的对爱情的表现来探讨诗经中爱情部分反映出的社会性和其代表意义、文学价值等等。 也因为诗经中以爱情为题材书写的诗大多都收录在《国风》中,因此取材用来讨论的范围也都在诗经中文学价值可说是最高的《国风》里。

论文内容几乎都以书籍为主要撰写依据,然后再参考过各家翻译、释义、赏析、评论而完成,不过因为还是以探讨诗经的文学面和爱情之关联为主旨,因此对诗中的爱情、情感人物的意境终究着墨较多。

●正文:

一、社会性

风即民歌,原来是风俗、风土的意思,因为从《国风》里的这些歌谣可以观民风,故称之为风。 透过《国风》,我们当能了解到诗经那个时代--在上古时代人民群体聚居所组成的原始公社演变到奴隶制度社会甚至是封建社会的时候--平民爱情的真正面目,纵使有少数人认为诗经应该是士人所写(注一),不过究竟养尊处优的士人写不写得出如此贴近生活的东西,想来看完诗篇后真相就自然大白了。

01.个人之于爱情

A.羞涩犹疑

虽然是向往爱恋的,不过青年中的男女面对自己喜爱的人儿总是羞涩而不知如何是好,《陈风》中的<月出>一篇就把这样又尴尬又欢喜的时刻写得很逼真:「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可见在有好感的对象面

前我们很容易手足无措这回事,可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毛病呀!

至于暗自欣赏对方却迟迟不敢说出口来的也是大有人在,家喻户晓的诗经名篇<蒹葭>就把这样的情怀写得入木三分:「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渲染得极为神妙,并且意境优美得风致嫣然,让人爱不忍释。

这样的诗在诗经中篇幅所占甚多,可知在传统的束缚之下青年男女是压抑情感多于表白心意的。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上礼教已有慢慢成形的趋势,并且规模大到能够影响个人。

B.大胆热烈

当然在一片内敛的情感里,还是有热烈地追求情人,毫不避讳别人言语的声音出现。 从《郑风》中<叔于田>大胆赞美异性威武雄壮的文字:「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到热烈追求爱情,坚贞得叫人动容的<大车>中女子澎湃奔放的誓言:「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都看得出纵使是在重重阶级跟礼教的严格管制下,爱情还是给了无数男女勇敢地挺身争取幸福的力量,这股魔力,是再多教条也难以轻易磨灭的。

C.真挚淳朴

诗经中很多作品都是自平民生活中取材,所以对于平民青年淳朴而毫不做作的爱情也有什多描写,<采葛>中男女对答的情歌「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很鲜明地呈现出古人爱情浓郁可是不做作的质朴感。 (注二)而《桧风》中的<隰有苌楚>就更简洁明快的表示出自己对同年纪异性的欢喜:「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通篇用字浅白流畅且情感显而易见,毫不掩饰的欣赏之意文字中俯拾皆是。

这样的作品在诗经里多的是,另一篇作品<静女>就更进一步地描绘出这种感情的相处细节:「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经文字仔细咀嚼而来,可发现这样坦率诚挚的情感实在是细腻有味极了!

02.社会之于爱情

A.保守传统

相较于个人,整体社会还是对自由恋爱多所限制的,这种限制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严格,直到现代才大有改善。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就是描写一位少女纵使深爱着情郎,却在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委婉地劝戒她的情人不要爬过墙过来相会,以免引起麻烦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怎么是跟人说教呢? 根本就是礼教的现实写照! (注三)

也因为这种要不得的礼教跟传统的影响,导致许多女子过门之后才知道所嫁非人,大势却已然难以挽回。 也是反映社会的一面吧,诗经中也有关于女子被丈夫始乱终弃的篇章,这方面以<氓>和<谷风>最具代表性。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真真是打入读者的心坎,让人不禁也要为古代女子悲惨而难以预料的终身感到哀伤。

B.纯真朴实

不过也不是都这样,还是有少数几股开放让男女自由择偶,自己选择终身幸福皈依的清流。 <木瓜>就是描写关于男女自由选择对象的篇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全篇给人快乐温馨的情致,读来也洋溢着一股仿佛恋爱的暖和感觉!

二、文学价值

虽然是几千年前古老人民的作品,但是透过文字的描写和意境的铺陈我们依然可以轻易地见到古人在当代让人惊讶赞叹的文字功力。 而诗主要又可以分为情感、意境、书写技巧等几个部分,所以这里就分成情感上、意境上和技巧上三部分简略论述。

01.情感

A.淡远有味

诗经中许多描写爱情的作品都是淡雅宜人的,纵使轻轻几笔,但却丝毫不差地描述出隽永的味道来。 《郑风》中<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勾勒在风雨交加而且心情本来不甚愉快的时候看见情人出现的欣喜;<出其东门>里「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对情人的一心一意都是最佳例子。

另外<绿衣>中睹物思人的悲伤也是淡淡的愁:「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即使人家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是抚衣长叹的作者却总念旧的无法忘记那做衣服的人在生前对待作者的种种好处。 物在人亡的情感虽然哀伤,却也是感人而长怀心中的小小叹息。

B.甜蜜清新

当然也有甜蜜清新画面的写照,试看<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就是一派的新婚情调,甜蜜温馨得让人不由得对小夫妻彼此珍惜爱护的融洽气氛会心一笑。

C.缠绵入骨

『小别胜新婚』这句话一点也没错,离别的确是让思念转浓、让爱情更加缠绵多情,而<伯兮>正是这样的作品。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几句真是写得恰如其分,将妻子因为跟丈夫远别引起的相思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样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好似在眼前。 相思刻骨,岂是我们才有的体悟呢?

02.意境

诗经描写意境是十分高明的,以《唐风》里的<绸缪>为例:「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短短几句开头就把洞房花烛夜里喜遇佳偶的快意写得淋漓尽致,真的是字里行间都焕发出得意新婚的光彩色泽! 《唐风》中的作品多写灰暗面,这或许正是乱世中遇到良配而喜上加喜的写照吧! (注四)

03.技巧

A.修辞技巧

在为人所知的赋比兴三种手法之外,诗经还有许多精妙之处,例如动词的掌握技巧诗经就十分高明。 以<木瓜>的开头两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为例,作者在此,用投和报这两个动作鲜明地展示出这幅生动的图画。 这个『投』字把姑娘的大胆劲儿一下子显露了出来,如果换成『递』或是『赠』,则诗味就寡淡了不少哩! (注五)

B.人物刻划

诗经中很多作品在人物刻划方面功力都甚高,诗经首篇<关雎>里几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就把青年男子对漂亮女孩展开热烈追求却苦于始终掳获不了佳人芳心的懊恼状连同绞尽脑汁的样子描绘得有趣鲜活,让人仿佛身历其境地留下深刻印象。

C.情节铺述

诗经对有层次的层层递进手法最是拿手,一层逼近一层地切入诗的主旨,精华

之处绝无遗漏。 而这样一唱三叹的格式所用甚多,在后世的山歌、文章体裁里也时常能够发现这样的笔法。 至于诗经中,<风雨>、<采葛>、<叔于田>、<桃夭>等等都运用了这样的递进方式,虽然呈现的主题不尽相同,难得的却是都把情节铺述的委婉有味,令人不禁吟之再三。

三、时代背景

诗经比起我们较为熟悉的唐诗宋词,在时代上的确是离我们比较有一段距离,除了文字上阅读的困难之外,也有风俗民情等等人文上的了解障碍。 或许爱情的本质是没有差异的,但是文章所表现出的面貌可能有出入了。 而透过时代背景这个角度,我们当能更进一步了解诗经的真正面目。

01.风俗民情

<木瓜>诗中提到的女子掷瓜果给喜欢的男子,男子若有意则回以玉石就是周代某些地方的风俗,<丘中有麻>也有提到类似的行为。 而这样可爱的习俗是有流传下来的,《晋书》中就有描写美男子潘岳出门常常满载瓜果而归的叙述:「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而归。」(注六)可见六朝时仍有此周代古风。

当然后来这也演变成典故,投桃报李就是类似的引申词。 晋朝诗人陆机诗曰:「敢忘桃李陋,侧想瑶与琼。」其中描写的,正是这样美丽动人的习俗!

02.传统观念

透过诗经中的描写也可以看出古人的传统观念,<桃夭>一篇就层层递进地完整勾勒出新娘的美好。 全诗以桃花做比喻,象征新娘的种种好处,并且自新娘显而易见的外表艳丽迷人赞美到难以观察到的内在贤淑和睦。 从这首诗我们就能够明白或许漂亮是择媳的重点之一,但是古人更重视的却是新娘的德行和行为,毕竟家是组成国的基本单位,必须尽到生儿育女、让家族昌大和谐的义务,才真正能够算个好媳妇啊! (注七)

●结论

诗经中大部分的篇幅毕竟属于一般劳动阶级的老百姓之作,因此透过诗经中的篇章我们除了能够看到社会人文以及文学之美,也能闻出些无意间隐含的乡土味儿。 而诗经能够熬过代代的历练终于流传至今,可见就算到现在诗经仍有其不可抹灭的价值--历练过几千年的诗经现在不仅是文人的必读,甚至也是融入生活里成为随口引用的句子了。

至于爱情,那就更是永远不变的了。 『爱情是文人永恒的主题』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爱情都会发生,并且成为生命里最璀璨的焦点。 或许平民限于现实条件而在爱情上没有士人的风花雪月,不过只要保存着那份最初的温柔美好情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冀望应该就能轻易地在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诗经里的爱情》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里的爱情诗句 诗经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诗经里的爱情”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诗经里的爱情"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968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