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

2016-02-01 10:10:4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一《古诗》 山 ...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一
《古诗》

山 村 画

(宋)邵雍

远看山有色,

一去二三里, 近听水无声。 烟村四五家。 春去花还在, 亭台六七座, 人来鸟不惊。 八九十枝花。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曲颈:弯曲的脖子。 诗情:这首诗是骆宾王7岁时写的。把鹅 在水上悠然自在漂游的样子写得活 灵活现,十分生动。

画 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登鹳雀楼 (唐)王焕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日:太阳。 穷:尽。

锄 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锄禾:锄地。

诗情:这首诗写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 果实来之不易。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知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春天的早晨。 闻:听。

诗情:诗人登高望远,尽写景色浩瀚壮阔 诗情: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描绘

,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之千古名诗。 了自然地灵动,抒发对春意的喜爱。

绝 句 山 行

(唐)杜甫 (唐)杜牧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上寒山石径斜,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云生处有人家。 窗含西岭千秋雪, 停车坐爱枫林晚,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鹭:一种水鸟名。 西岭: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诗情:不仅有美丽明媚秀丽的景色,还有婉 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谈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比不上。

诗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

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 情厚谊。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景观城。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乡下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

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红于:比……红。

诗情: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

的小诗,托物咏志,表明经受过磨砺才更可爱。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 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九天:九 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诗情: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歌。题 诗情:诗人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 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诗人的喜悦之情溢 象,抒发了他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 于言表。 国山河的感情。

长歌行 惠崇《春江晓景》

百川东到海, (宋)苏轼 何时复西归。 竹外桃花三两枝,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所 见 (清)袁牧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偶书:偶然写出来的。 鬓:耳边的头发。 衰:指鬓发稀疏、斑白。 诗情: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华 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归来。 “千里”和“一日”空间之

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

诗情: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

的一种激情,抒发了喜悦畅快的激情。

渔歌子 忆江南

张志和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 江南好, 桃花流水鳜鱼肥。 风景旧曾谙。 青箬笠, 日出江花红胜火, 绿蓑衣, 春来江水绿如蓝。 斜风细雨不须归。 能不忆江南?

箬笠:斗笠。 蓑衣:草编的雨衣。 谙:熟悉。红似火:颜色鲜艳红胜过火

诗情: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表达 焰。

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陶醉。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 带子。 诗情:通过赞美柳树,讴歌了春天无限 的创造力。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情:抒发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忆念。之情。诗情热情奔放,充

满活力。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快追。

诗情: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

歌。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泉眼:泉水出口的地方。 晴柔:晴天柔

和的风光。 尖尖角:还未看到的嫩荷 的尖端。

诗情:这首诗描绘小池生动优美的风光,

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 的关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长江。 回:回旋。 出:突出。

诗情: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得雄伟壮丽,

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苍苍:青色。 见:出现。

诗情:反映的敕勒族的游牧生活,描绘

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二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全文阅读txt下载

e书联盟TXT电子书下载

中国古代诗词大全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词篇本事,就此揭示了出来。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巨大的“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董冰竹)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

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少游此作就是将身世之感融入艳情小词,感情深挚悲切。这种悲切之情,通过全词浓郁的意境渲染来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词作于诗人坐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坐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酒税,政治上的打击接连而来之时。“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此四句是写景,处州城外有大溪,沙滩。此时春寒已退,该是晚春时节了。后两句似出自晚唐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状花影摇曳,莺声间关,形象生动,摹写精当。用“乱”和“碎”来形容花多,同时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的纷乱,荡然无绪。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给人以凄迷的感受。“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他乡逢春,因景生情,引起词人飘零身世之感。词人受贬远陟,孑然一身,更无酒兴,且种种苦况,使人形影消瘦,衣带渐宽。“宽衣带”,出自《古诗十九首》“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哀婉深沉。“人不见”句,从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化出,以情人相期不遇的惆怅,喻遭贬远离亲友的哀婉,是别情,也是政治失意的悲哀。

现实的凄凉境遇,自然又勾起他对往日的回忆。下片起句“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西池会,《淮海集》卷九:“西城宴集,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阁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二十有六人。”西池会即指这次集会。《能改斋漫录》卷十九:“少游词云:‘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亦为在京师与毅甫同在于朝,叙其为金明池之游耳。“可见作者当时在京师供职秘书省,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光。他在词中不止一次地提及。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鹓鹭即指朝廷百官。飞盖,状车辆之疾行,出自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作者回忆西池宴集,馆阁官员乘车驰骋于大道,使他无限眷恋,那欢乐情景,“携手处,今谁在?”抚今追昔,由于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词人怎能不倍加忆念故人?“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沉重的挫折和打击,他自觉再无伸展抱负的机会了。日边,借指皇帝身边。李白《行路难》诗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王琦注引《宋书》:“伊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旁。”少游反用这一典故,可见他对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颜改,指青春年华消逝,寓政治理想破灭,飘泊憔悴之叹。如说前面是感伤,到此则凄伤无际了。南唐李煜亡国沦为囚徒,追忆故国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无限悲痛,蕴意相近。其深切的人生浩叹,异代同心。无怪乎秦观之友人孔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惊曰:“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尤其是结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更是感动千古的名句。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古人伤春惜花,感叹岁月流逝,青春易老。少游此结句,即眼前景,寄万般情。他没有回天之力,只能悲叹,良时难追,红颜消失,他体验着如沧海般浩渺的深广愁怨。这是词人和着血泪的悲叹!“落红万点”,意象鲜明,具有一种惊人心魄的凄迷的美,唤起千古读者心中无限惜春之情,惜人之意。已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美,未必有韵;美而有情,然后韵矣。美易臻,美而浮之以韵,乃难能耳。”(《朱光潜美学论文集》)以此词结句证之,诚然。

此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个人的命运融合为一,创造出完整的意境。《渔洋诗话》称:“古人诗只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所谓“兴会超妙”就是神韵,当“兴会神到之时,雪与芭蕉不妨合绘,地名寥远不相属亦不妨连缀。”(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作者将这些景连缀,衬托出伤春慨世的主题,可谓“情韵兼胜”(《四库提要》)。冯煦《蓄庵论词》:“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秦词如此感人,语言如此有回味,就是因为词中有情致、神韵。(高人雄)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

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或以为词人“反躬自问”,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见仁见智。依笔者拙意,对这两句蕴意的把握,或可空灵一些。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总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王国维(静安),以东坡赏其后二语为“皮相”。持论未免偏颇。深味末二句“郴江”之问,其气格、意蕴,毫不愧色于“可堪”二句。所谓东坡“皮相”之赏,亦可谓“解人正不易得”。(林家英、陈桥生)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这是一首题崔徽画像的题画诗。崔徽何许人也。据元稹《崔徽歌并序》:“崔徽,河中府娼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徽相从累月。敬中使还,崔不得从为恨,因而成疾。有丘夏善写人形,徽托写真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发狂卒。”

词一开始“妙手”二句,就是说因为高明画师手画的崔徽像,所以她的眼睛才水晶晶的,嘴唇是绛红色的,恰到好处,有似真人。“水剪双眸点绛唇”,颇似合取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江淹《咏美人春游》:“明珠点绛唇”句意点化而来。崔徽诚然很漂亮,秦观在《崔徽》诗里写道:“轻似南山翡翠儿,”“裴郎一见心如醉,”而最能显示其神韵风采的还是眼睛和嘴唇。“疑是”三句,是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用这段文字来说崔徽的容色就像宋玉描述的东邻女一样美妙。这是由画像是半身而想及邻女偷窥宋玉,墙头半掩玉体的形象,来补充对崔徽刻画之不足。词的过片“往事”两句,写崔徽画像上的神态是眉黛含颦,因崔徽请丘夏写真时,她正怀着悲伤的心事。说今天看到崔徽的画像,这样美丽动人,谁还再想到她过去酸辛的往事呢?

词的歇拍“尽道”三句,写词人鉴赏画像后的观感。说凡是见到崔徽像的人,都齐声赞美不错,如果说还有一点遗憾,那就是没有画出她的“有情”处。但词人认为这算不了什么缺点,因为崔徽当年是流着泪让人画像的,怎么会有情呢?接着作者化罗隐《牡丹诗》“若教解语能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句意,说她像上即是无情吧,但这无情的形象也是动人心弦的。(董冰竹)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的憎语。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三
《课外古诗词》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龟虽寿》

1.诗中通过传说表明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诗中能够表现作者人生的形象写照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诗中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的句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4.诗中能够表明作者人老雄心在,人老志不老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诗中表现诗人决心为统一中国而继续奋斗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诗中表现诗人虽临近暮年,却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句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诗中作者认为只要人的精神愉快,调养好身体,就能长寿的诗句: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过故人庄》

1.诗中最能表现老朋友热情好客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诗中通过描写美好的山村风光表现诗人愉快心情的句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诗中表达诗人希望再次与友人欢聚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与其有相同意趣的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5.诗中把酒交欢各叙衷情,讲桑麻年景,表现主客融洽欢愉之情的句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6.孟浩然不但善写田园诗,他的山水诗也别具一格。请写出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诗中的名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题破山寺后禅院》

1.诗中以静写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句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诗中描写静景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诗中以“清晨”、“初日”、“古寺”点明地点,同时呼应主题且通俗易懂、形象突出的诗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5.诗中充满哲理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诗中通过描写景物反衬诗人精神上宁静和愉悦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有摆脱尘世烦恼,向往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的思想的句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8.诗中暗示作者有隐居遁世心理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诗中通过景物描写,为全诗创造了悲凉沉重气氛的诗句:杨子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月亮本是没有感情的,而诗人却能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此中,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苏轼《水调歌头》中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诗中,与其写法相同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诗中移情于物来表达对友人无比关切的情怀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诗中表达飘零的感受,寓离情别恨于其中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诗中表现友人谪迁道路艰难,荒凉僻远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夜雨寄北》

1.诗中写出诗人宦途失意,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诗中把现在的时间推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的境界,让朋友在不确定的氛围中寻求慰藉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诗中设想明日相逢,足见今日离情之深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诗中表达作者对妻子深切怀念之情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诗中表现诗人急欲归家却不得不忍耐的矛盾心理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诗中融情于景,将凄凉的环境、孤独的情怀与浓浓的相思寄于雨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泊秦淮》

1.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2.诗中借叙事斥责统治者腐化堕落,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诗中表达作者对当权者糜烂生活的批判讽刺及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忧虑之情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诗中运用讽刺手法,表达作者深沉的悲痛,对国事无限感慨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诗中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渲染出一种对国事的极度焦虑和忧愁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词中蕴含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的句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词中表明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句子:夕阳西下几时回?

3.词中表现作者对往昔留恋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独的句子:小院香径独徘徊。

5.词中用以形容景物依旧,时间难以逆转的句子: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6.词中借写眼前之景,进而扩展到人生,暗含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哲理的词句:夕阳西下几时回?

7.孔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诫人们,时间如东逝水,一去不返。此词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词句:夕阳西下几时回?

8.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古诗文中咏叹或珍惜时间的句子:夕阳西下几时回?

9.词中暗含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哲理的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直接抒发上山、下山之后又需要上山、下山的感受的诗句:莫言下岭便无难,赚的行人空喜欢。

2.着眼现实,表明人生道路正和在“万山圈子里”跋涉一样是充满艰险的诗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

1.词中交代宴饮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常记溪亭日暮。

2.词中表明词人与友人畅饮时间之长、饭酒之多的句子:沉醉不知归路。

3.词中通过描写荷花来表现夏景的词句: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4.词中既写出了迷路后的急切心情,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的句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兴尽晚归舟

6.词中表明所写内容是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常记溪亭日暮。 《观书有感》

1.诗中表达能给诗人带来奇特感受的诗句: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诗中借写自然景物来表现人们学习心得的诗句: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诗中充满哲理的诗句: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诗中告诉人们知识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地输入新知识,才不会老化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请写出我古代诗词中能够表现劝勉人努力学习的完整句子。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沧海》

1.诗中用来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感受的诗句:

2.诗中用来形容水波动荡,山岛巍然的诗句:

3.诗中能够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诗句:

4.诗中统领全篇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

5.诗中能够表明作者有统一中国愿望的诗句:

6.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宏伟的意境,表达自己博大的胸怀的诗句:

7.诗中表明作者雄浑博大的胸怀,抒发伟大抱负的诗句:

8.该诗中与毛主席词《浪淘沙·北戴河》中“萧萧秋风今又是。”意思相近的句子:

《次北固山下》

1.诗中作者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掩盖不住的漂泊他乡而心思故里之情的诗句:

2.诗中描写涨潮后,水波浩荡,风顺帆悬的图景的诗句:

3.诗中借“鸿雁传书”的故事,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4.诗中表现作者欲寄家书问候亲人,却无信差可使,不由而生思乡之情的句子:

5.诗中表达诗人滞留异乡,新年将至却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心情的句子:

6.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中有句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该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

7.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之意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

1.诗中点明春临西湖,交代作者游踪的诗句:

2.诗中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句子:

3.诗中表明作者看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情的句子:

4.诗中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

5.诗中借莺燕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透露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

6.诗中紧扣题目,表现诗人愉悦自得的情趣的诗句: 《天净沙 秋思》

1.曲中最能体现萧条、冷落、凄凉的景物氛围的句子:

2.曲中借描写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3.曲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4.《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该曲与此句意境相似的句子:

5.崔颢《黄鹤楼》诗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该曲中的句子:

6.曲中通过细节描写极力渲染悲凉气氛,用以表现长期漂泊异乡的旅人的惆怅之情的句子:

7. 曲中道尽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四
《古诗文赏析doc》

人教旧版初中1-6册诗词赏析与练习 (加★的为重点推荐诗词,加下划线的

为重点赏析与默写的诗句)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

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

使愿无违。 赏析: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描写

了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美景中写出美好心情。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

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点明主旨。 风格(朴实清新而蕴籍)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

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诗是田园诗。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

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特别是颔联,描写

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

白沙堤。 赏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

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

佳境的。 练习:①、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 A、这是一首

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

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

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

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

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

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选C) ②、诗中写了哪些画面( )( ) ( ) ( )

( ) ③、诗人的行踪: ④、你知道的写景的名句还有哪些?写出五句。

⑤、绿杨茵里的白沙堤到底怎样可爱,诗人并没有明写,你认为这种写法如何?

⑥、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 ),你知道的写此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

写出两句。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

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

物写活了写得富有感情了。门前的景物只是一条河流("水"),一片农田,两座

青山罢了,但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情有独钟。弯弯的河流

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的一片青翠。 练习:①、从一二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热爱大自然,志趣高雅、勤快简朴的人) ②、赏析诗的后两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写法,赋予山水以人的灵性,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表现出了主人高雅的志趣)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练习: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曹操的认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练习: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②、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

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③、此诗的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④、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深韵,为后人所称道。 ⑤、任选一联赏析。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练习:①、诗中的“阴阳”分别指什么( )( )“岱宗”指( ) ②、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A) ③、《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词写自己优裕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情调开朗欢快。内容写的是早年的幸福生活,但从“常记”一词来看,可能是作者的晚年回忆之作。从词人晚年的遭遇看,似乎是通过回忆昔日幸福欢乐的生活,反衬晚年孤寂、凄苦的境遇。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赏析: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首联:采用了互文修

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尾联:正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练习:①、词中以“ ”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 ②、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人民安居乐业)和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触动了作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古代送别诗,情调大都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隐含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内容和主题:由古代传说引出一番岁月沧桑、世事多变的感慨,又由眼前的景物触发了怀念故乡的愁情。怀古气势磅礴,写景美丽如画,抒情婉转深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这里的“沉舟”和诗中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练习:①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 低沉悲愤 ),后四句( 高昂乐观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 含义: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 ③ 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台独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

中的所写的: ( ) ④、词中的乐天指的是( )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诗的目的:从表面看,是指责秦淮河边酒楼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因为她们居然在高唱那首不祥的《后庭花》;其实是指责那些端着酒杯眯着醉眼津津有味地欣赏歌曲的人,即达官贵人之流,亦即他们的所代表的统治阶层“不知亡国恨”。“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了互文修辞。(相似的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河水和沙滩。《泊秦淮》借陈后主亡国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时代,还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封建统治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是南唐荒淫误国的陈后主作的歌曲。“犹唱”意义深远,它把读者的思绪由历史而带到眼前的现实,再由现实而推想到将来,富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上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正当晚唐内忧外患严重、民不聊生之际,那班官僚贵族们却还叫歌女们唱这种亡国的曲调。 练习:①、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②、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年幼无知,又抒发了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慨。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中的精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问归期”点出妻子(?)的来信对远游夫君的思念、关心和爱,暗示两人的恩爱。后两句含蓄地写出双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味:互<a name=baidusnap0></a>相思</B>念,关心。 练习:①、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怎样理解?(第一个实写,第二个是虚写,是想象和妻子团聚,共诉写信时的相思</B>之情。) ②、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出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五
《宋词》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六
《诗词赏析补充14首》

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中心思想:唐代的岑参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赏析:

1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2“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句诗形象的写出了色彩鲜明 红白映衬的景象,“掣”字用了你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红旗却被冻的不会翻动了,更加突出了雪之大、天气之寒冷。从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不翻则衬托出了天气的寒冷。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画面描述: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朋友的身影已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极为动人。

情感:传达了诗人因友人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无限惆怅之情。

补充: ①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调,以春景写冬景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夸张地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句子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

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注释]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时任水部员外郎。酥:乳制品。这里指春光润泽如脂滋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北方早春景色怎样的特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如酥为喻,让人感到春雨的滋润可贵。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草因雨而绿,但初始时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为什么认为初春草色远胜过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

因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气息。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的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更浓,反倒是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3、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夜泊秦淮近酒家。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商女不知亡国恨,卖唱女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

隔江犹唱后庭花。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思想内容】表面是对商女的埋怨,实际上则是批评了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讽刺了现实中达官贵人,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名句赏析】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及特点。

●画面:如烟的雾气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朦胧的月色映照着水边的沙滩。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4、蒹 葭

蒹葭①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②,在水一方。 溯洄③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⑩。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 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晞:xī,干;⑤湄:méi,水边 ③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⑧涘:sì ,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沚:zhǐ ,水中的小洲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 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 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5 蒹葭的意思是

6“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漫长。

8“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9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10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11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重章叠句、起兴手法

25、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 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26、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时你我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好友(或妻子),感慨万千。

“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语,本诗蕴含的成语“剪烛西窗” 前两句是实写,写现实。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友人(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作者(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友人(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友人(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友人(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后两句是虚写,写想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友人(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27、【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写作背景:李煜,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这首小令写于后主被掳之后,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小令,每一首都如泣如诉地述说着他心中的孤独、苦闷、哀愁和悔恨,其中《相见欢》是他小令中最为凄婉的作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写道“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上片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此句运用了白描,短短六个字就使得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行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登上西楼,举头望去,只见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此种无言之哀,胜于痛哭流涕。

下片抒发诗人的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缕喻愁思,将千丝万缕、纷繁难解的离愁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挥不去的滋味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样贴切的比喻,将作者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了,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造就了脍炙人口的词句。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别是”,就是不同于一般。以滋味喻愁,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只能让它始终围绕在心上久驱不散。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统观全文,说的全是白话,自然率真,和血和泪,艺术造诣,居上上乘。词以情胜,造就了不朽之词作。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篇七
《唐诗完整3》


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相关热词搜索:形容迷茫的古诗词 对未来迷茫的诗词 形容迷茫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未来迷茫 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998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