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淡然心境的诗句

淡然心境的诗句

2016-02-03 08:38: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一《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淡然心境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一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写作素材

0704 1255

描写“悲凉心境”的古诗名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先秦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先秦宋玉《九辩》)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赵嘏《长安秋夕》一句《长安晚秋》)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五代•南唐李煜《望江南》)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唐 王勃《滕王阁序》)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二
《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放开心月照金莲(元•王哲•《临江仙》)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三
《温暖的诗意 孤独的心境》

温暖的诗意 孤独的心境

浅析海子与仓央嘉措诗歌的似之处 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 顾妮 200984014049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子与仓央嘉措的精神气质,以及是个理想的形成,依据海子的诗论来分析其建立在赤子情怀上的诗歌内涵;依据仓央嘉措的诗论来探究其建立在佛学理念上的独特的诗歌风格,并且探讨二人的诗歌对于当下人们生存和精神境况的意义。海子所生活的土地和他所受教育的文化影响形成了海子善良、质朴、自强而又执着、敏感、多思的精神气质和赤子情怀;仓央嘉措所生活的环境和他所受的佛教文化熏陶塑造了他慈悲、释然、超然物外的佛家情怀和自由、博爱、苍生为家的精神风格。海子所受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对自身,人类和宇宙的思考,对诗歌使命的追问,对终极价值的探寻结合在一起铸成了海子远大的诗歌理想;仓央嘉措虽然与海子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神奇的是他俩对于诗歌的追求竟然如此相似。仓央嘉措常常以禅意顿悟点化出人生的意义。其二人的诗歌内涵所折射出来的思想,为后工业文明时代不断被物质化,欲望化的粗糙灵魂注入了细腻的精神反思。 关键词:海子 仓央嘉措 赤子情怀 精神气质 生命艺术化 诗歌理想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和奇迹般的创造力,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海子的主要作品有近200首抒情短诗和长诗《太阳七部书》。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

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间短暂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代表作有《仓央嘉措情歌》(拉萨版木刻本),原诗集六十二首,有的版本六十九首。另有民间流传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达到三百多首。

一、不同的年代里,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的相似点。

(一)海子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

海子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的形成分成两个主要的时期: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之前和考入北京大学之后。这样分期的理由是:海子出生于江淮农村,但是十五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农民儿子和贫困的出身在他走入北京这样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大城市后,使他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现实,这期间他接受人类文明精华的哺育和对生命所产生哲学思考,又使他有着大而高远的博精神追求。海子诗歌的独特意象及诚挚情感,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朴的父母之爱和农村乡土环境的教育以及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善良,质朴,淳厚的精神气质和热爱生命和土地的情怀以及由此造就的秉性;而他的诗歌所呈现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则是在考入北京大学之后,感受了北大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渊源学养,兼容并包和刻苦上进的文化精神后自主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并且把自己的生命艺术化所产生的理性追求。如果说海子十五岁前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善良淳朴的性格和自强自信的品质,虔诚而真挚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胸襟,形成了他热爱生活和人类的赤子情怀;那么,北大的学习和教育则形成了他系统而扎实的知识底盘和以诗歌为途径拯救人类的诗歌理想。建立在这种赤子情怀上的使命观和诗歌理想使得海子视诗歌艺术为生命,他从"关注生命存在本身"出发,把生命本体诗化,通过诗的途径(直觉,体验,想象,启示等)与本体沟通,他的诗歌是他赤子情怀的艺术化,从而使他的生命本体与诗歌艺术合二为一。

(二)仓央嘉措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感情经历

而仓央嘉措的人生经历竟然与海子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仓央嘉措也是出生于农家,却以“转世灵童”的身份被精心的教育和培养。从小到大,他都以西藏地区最高统治者候选人的身份成长。他在享受着最高礼遇的同时也接受着沉重的压力。他本性淳朴恬淡,幼小时,缺乏判断能力和反抗能力,但进入少年时期以后,他明显感到佛教的高深虚幻,尤其是入住布达拉宫之后,来自权力之巅的孤寂和繁杂制度的束缚,使他异常茫然烦乱。但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表面上顺从于佛教制度的清规戒律,却在内心极度想逃脱。现实无望之下,他沉溺于艺术,把幼时接受的各种文化精神,佛教思想,和对生命的顿悟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他奇特的生命观,价值观,艺术观。

仓央嘉措的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主要来源于《诗境》和佛学。《诗境》最早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这部制作大致上可以分为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等三个基本内容,它事实上是一部诗歌创作指南,尤其在诗歌写作方法的修辞学方面有极大的实用功能。可以说它是藏族诗学体系的根,是奠定藏族诗歌创作技法与风格的源头。由于受《诗境》理论体系的影响,形成了“年阿体”流派。“年阿体”的诗风特点有:文字优美,擅用典,易隐喻。而仓央嘉措在吸收了“年阿体”诗风的精华之后,又加之以佛教禅意思想,形成了平易近人,

朴素自然的独特风格。

(三)两人的成长的相似点

由此看来,海子与仓央嘉措不仅成长经历相似,甚至连诗歌理想和精神气质的形成都有大部分相似。家庭背景方面:同是出身普通农家。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方面:海子用自己的努力脱离了农民阶级,成为当时首都的中心文化圈的一份子,身处“文化之巅”;仓央嘉措由于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成为了西藏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接班人,可谓是“权力之巅”。情感经历方面:两人都曾有过深爱的女子,却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在一起,他俩的成长中极度的缺乏爱,但由于性格独有的特质,他俩都对曾经深爱过的女子,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失意的感情经历对他俩以后的人生态度和感情观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他们诗歌中意象的运用,诗歌的写法,诗中感情的宣泄手法的相似点。

(一)海子在诗歌中物象的运用

纯粹从诗歌文本的角度来看,一般的诗常常采用意象或形象手段来表达诗意诗情,而海子诗的独特则使我们必须采用“幻象”,“灵象”来言说,正是这种幻象与灵象,构成了海子诗歌总体上大气包举的神秘诗性。海子诗歌的语言似乎在曲意迎合海子对幻象和灵象的倾诉,那种语象常常是突如其来,跳跃不定,突兀而来,无端而去,让人难以捉摸。

如他的四行小诗《哭泣》中:天鹅像我黑色的头发在湖水中燃烧/我要把你接进我的家乡/有两位天使放声悲歌/痛苦地拥抱在家乡的屋顶上。又如《海底卧室》一诗:月亮,喂养耳朵的宝石//杯子,水中的鸡群//草,那嘴唇的发动——花朵//日子,闪电中的七人//原野,用木头送礼//天空,空中散布的白云之药,活动着母亲之卧室//星星,黑色寨子中的夫人,

(p3)众夫人,胳膊刺花//火种,一只老虎游过皮肤,露出水面【1】——这首诗在同一诗题上排

列了八句语象,我(但愿仅仅是我)看不出诗题与语象之间的神秘联系;进一步看,这八句语象的并列也是神秘的;令人迷惑还在于,这各个语象之中的情辞与情象的结合也是神秘莫测的。这涉及到当代诗歌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根本颠覆,如果我们不去枉然追究诗人的这种种幻象与灵象由何而来,是如何组织的(跳跃实在太大),意义何在(很难由常规方式求索),而仅从表层的语象欣赏,海子诗的幻象和灵象虽然无端而突兀,其美感是可以感受的。 特别是海子用幻象和灵象对“时空”的书写:

1.天开于我手,地合于我心 2.东方滚滚而来 3.岁月如兽 4.夜晚是果实高悬 5.黄昏自我断送 6.时间之蛇在肉下流动,咬噬„六张嘴埋在六个季节/以及十二条腿埋在十二条雨月,麦片之月7.双手相伴行过天空/四个季节在掌上聚拢。

海子的这类书写,或许用他的一句诗可以描述: „„神秘之水,把我推上岸,成为胡言乱语的诗人。海子就这样成了原始语言的原始力量在当代的捕获者和泄密者,对于这神秘的原始力量海子虽然是被动的,但海子却又乐意迷恋其中(参见《诗学一份提纲》),而且愿意自觉地、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神秘诗性”。

(二)仓央嘉措诗歌物象的运用以及创作方式

仓央嘉措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淡然和世间万物的顿悟,恰到心底。如他诗中的一些句子:告诉我,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暗示着多少祭日,专供我在法外逍遥。除此之外,还有:坐在菩提树下,我观棋不语,前世,今世,来世,患的,患失。

(p5)我喝着水,替别人解渴,无力挽留闪电的浪子沦落为王【2】,一粒青稞终于使众生重

获宽恕。这些诗句中所体现的意犹未尽的诗意。和海子相似的是,他们都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感到无奈,海子通过千辛万苦改变社会身份以后,才发现他一直以来寻求的生活哲理在生他养他的广袤的土地;仓央嘉措在以一个佛教最高统治的身份去俯瞰众生时,他却发现:他连自己的人生哲学都不能解释,又怎样去拯救众生呢?两人都陷入了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深深矛盾之中。都开始想方设法逃离自己所在的生活圈子。他们都用写诗的方式来缓解现实的压力。他们在各自的诗歌中擅于运用充满灵性的意象:如海子诗中的牛马,黄土,大海,仓央嘉措诗中的风马,经筒,佛塔等等,在熟知的物象里渗透着一种“神秘气息”,他们对自己理想世界痴情的勾勒和向往,让人动容。

三、诗意状态和运用想象的相似点。

相似的诗意状态,无论是神秘感也好,想象也好,创作灵感也罢,应该都是一种状态,一种体验与想象浑然一体形成的诗意状态。

在海子的诗歌创作中,,造成这种诗意状态的深层原因来自神秘的原始力量对诗人的操纵,我们一时还无从对它细加探究。使我感兴趣的,是海子运作幻象或灵象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感性化的诗性思维,而非理性式的科学思维。不妨认为,海子表现神秘的幻象和灵象的这种感性化思维方式,就是体感式的灵性。这种体感式的灵性思维,决定着海子诗歌的独特面貌:

我坐在一棵木头中,如同多年没有走路的瞎子/忘却了走路的声音/我的耳朵是被春天晒红的花朵和虫豸。我们是通过诗人的诗性传达来感知另一个世界的。或者说,我们只能借助诗人的感知和想象去了解另一个世界的丰富和奇妙。例如,从1985年5月22日到25日,海子连续写了六篇神秘故事——《龟王》、《木船》、《初恋》、《诞生》、《公鸡》、《南方》——仿佛另一个世界捉住他的手,捅开他的口,让他代言似的一口气说出来,泄漏出另一个世界的些许秘密。(《我坐在一棵木头中》) 体感式的灵性思维,使海子的诗往往具有某种“超验性”特征。如同勃兰兑斯所说,那是把“心灵中一切沉思的、幽暗的、不可解说的东西拽出来”。只不过,海子心灵中的秘密,是狂热的、汹涌的,神秘的,它的出现也不是拽出,而是“灵魂急不可待”(朱大可的说法)地夺路而出,是不由自主地纵容出来。

海子的诗性思维所捕获的超验感和幻象性,使他的诗质构成具有某种超验感和幻象性,使他的诗质构成具有某种超意象式的特点而直抵澄明之境,那是一种须用感悟聆听的澄澈诗境——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鸣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

再看仓央嘉措的诗歌,以其新奇诡异的意象,朴素直白的语言,引用佛家禅语。于幻化之间道尽人世沧桑的意义。他以引用雪域高原奇特景色的物象和佛家禅语最为出彩,在出于常理之外表达诗歌意义。例如: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天与地,高与低,被区别的时候,人类无法不接受,苍鹰的,贬低。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天,地,苍鹰,除此之外在其他的诗作中,他大量运用白雪,布达拉宫,雅鲁藏布江,白鹿,莲花等等一系列具有雪域高原和佛教特色的词语,在一点上,显示出他独特的诗意状态和运用想象的手法。这和他自小所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从小接受藏族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汉族文化的缘故,仓央嘉措

的文化观糅合了多种观点,形成了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独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海子与他有着相似的“经历”,即海子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吸收了多方文化的经典思想。在进入北大学习后,他接受了当时西方的先进哲学观点和文学思想。哲学方面,他阅读了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许多西方哲学家的系统哲学著作,尤其是尼采、雅斯贝斯、海德格尔三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对海子的世界观和诗歌状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学方面:自西方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古希伯来民族的《圣经》到歌德的《浮士德》等等,海子的阅读是对中西方文化由古及今的总体统摄。

由此可见:两人文化观的构成方式是基本一致的,都在各自生活的年代接受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身处社会的中上阶级,却都对当时社会的存在不满,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都在各自的世界里郁郁寡欢,一个英年自杀,一个不知踪迹,令人伤悲。最为神奇的是他们二人都对西藏有着眷恋的情感,仓央嘉措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西藏度过,而海子在自杀前曾经去过西藏几次,对那里的喜爱也屡次在诗中表现出来,他是由衷的爱上了那片土地。

这两个同为天才的悲情诗人,在他们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用他们的心境写成了诗,留给我们后人无限思考,两人生前都不被世人认可,死后荣光渐盛。仓央嘉措诗中禅意的温暖,海子诗中朦胧的感动,让人为之动容。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俩拥有无数的相似之处,直至今天,在他们的诗里,在他们在各自描绘的神话世界里,我们依然可以寻求拯救这个精神世界极度贫乏的时代的方法,让我们回归到生存的精神家园,回归到人性之美。他们对待生命正如他们对待诗歌的态度一样,在巨大的生存孤独之中,用诗歌谱写着生命之中淡淡的温暖。

参考文献:

【1】马辉,苗欣宇.仓央嘉措诗传【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5

【2】西川.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吕鸿钧,孙燕冰.试论海子诗歌的哲学取向【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6月第2期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四
《描述心情的古诗词句》

一。阮郎归     春深辜负一斛珠   凭窗漫剪烛   小楼梦里鸳枕污   几回托锦书     闻鹊喜,倚修竹   去来花下笑相扶   娇红微沁出     二。南歌子     弄笔纤纤手,   芙蓉羞偎人。   燕尾点波痕。   花里暗相招,   乱纷纷。     三。捣练子     飞花乱,   马蹄轻,   画帘半卷笑相迎。   那堪流年春欲破,   直送凄凉到画屏。       四。摊破如梦令     倚楼望断天涯路,   水晶帘卷,   宝马罗衣无数。   离离晴翠枉自嗟,   可怜香残,   玉蹄犹踏处。   不辞白蓬满云鬓,   起舞,   起舞,   回首闻鹧鸪。     五。眼儿媚     频动东风柳丝垂,   笑语桃枝肥。   海棠未雨,   消魂时候,   撩乱花飞。     穿帘燕子双飞去,   暗锁小山眉。   兰灯初上,   夜香初驻,   独看窗黑。       十六字令       一。   跟   携手穿林暗断魂   娇无力   如此再三春     二。   来   眼波才动被人猜   君莫问   屐齿印青苔        眼儿媚和如梦令    一、如梦令     明月深林云卷   残酒狼籍不厌   梦破教郎怜   鬓草颜花美眷   缱绻,缱绻   晨起三千路远     二、眼儿媚     轻点绛唇气如兰   豆蔻梢头欢   被翻红浪   梨花带雨   一梦春残     为君舞不辞无力   终日倚阑干   秋波转盼   遮灯私语   玉臂生寒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晏几道的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生查子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纳兰的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青衫湿 悼亡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清平乐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五
《哲理句子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无事澄然有事断然》

哲理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虚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 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唯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唯其相似,才产生悠闲。

当你珍惜过去,满意现在,乐观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当你明白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明朝学者崔铣有“六然训”: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有“世事六然”赠言: 凡事由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其中“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与“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意思相同。

老子语:“淡兮其若海”意思是志得意满时应平淡如海,不可骄傲侮慢,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世人人生多有曲折,都会有得意之时,得意之时不可望乎所以,按老子说的去做不会错。往往今天你冠军的领奖台站着,明天你可能会变成失败者。 唐代诗人孟郊在他的七绝《登科后》有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字面上看,好象是在得意之时仍扬马奋蹄不辞劳苦继续努力,其实这是曲解。后面还有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是其真意。这是其四十六岁中进士后的得意忘形之作,但终究没有摆脱穷愁潦倒,也未能免于饥寒冻饿,而最终死于贫病中。 得意之时淡然,意在你不要太看中自己一时的胜利,躺在成绩上面睡觉,而不思进取。用真诚经营情感,用执着追求事业,用微笑面对磨难,用宽容善待人间,便会无忧无虑,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失意之时坦然,意在失意逆事之时,不可自暴自弃,自我作践,更不可自我绝望,而要与之坦然。要想到还有许多不如自己的人,则怨愤自然消除。坦坦荡荡心境平如水,少了得失之烦心,多了自乐之恬愉。但失意之时也不应不思进取,而给自己增加面对失意的机遇,应在坦然面对失意时思奋起。

我很喜欢 “得意之时淡然和失意之时坦然” 这两句赠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得意和失意这种经历。得意之时不可忘形,不可孤傲,否则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就是说要处之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自若,不要很注重眼前的一时一事,要目光远大,要看到光明就在前面,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说要处之坦然。 当你向往大江大海的惊涛巨浪时,不会为沟河湖潭小小的波纹涟漪而忘形。 当你说了“这不算什么”后,你的心就会象水一样的平静。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处超然: 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地,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在昼闲人寂时,听鸟语悠扬,不觉耳根清净,于夜静天高日,看一片云光舒卷,顿另眼界俱空。 处人蔼然: 与人相处,平易近之,诚恳谦和,使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亦那逆语;有圣贤者之宏量,无庸民懦夫之狭胸。 有事斩然: 遇有事务,既深思熟虑,又须斩钉截铁,明白果 断。 无事澄然: 无事可干时,可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雅心情,无尘世纷杂之忧挂牵念。如此神情自旷,意念常进入豁人性灵之妙境,可谓有贤达的胸襟。 得意淡然: 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志得意满应淡如海,骄傲侮慢尤不可,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不像“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而要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失意泰然: 人生一世,往往失多得少。失意逆事之时,切忌自暴自弃,自我作践,自我绝望,而要自若泰然。常思不如我之人,则怨尤自消。心境通明,坦坦荡荡,无得失之烦心,有自乐之恬愉,何其泰然也。

无事澄然

无事澄然:宁静致远,心无芥蒂,不惹是生非,不终日戚戚。无事澄然就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所谓的“无事”,其实就是一种豁达大度的境界。无事可做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雅心情。如此神情自旷,意念常进入豁达性灵之妙境,可谓有贤达的胸襟。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六
《李清照诗作之心境分析》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92级

专题研究论文

李清照诗作之心境分析

学号:882070

班级:语四乙

姓名:卓仪枳

指导老师:康云山

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六月

目录

一.前言„„„„„„„„„„„„„„„„„„„„„P.1

二.生平„„„„„„„„„„„„„„„„„„„P.1~10

1.年少„„„„„„„„„„„„„„„„„„„„„„„P.4

2.婚后„„„„„„„„„„„„„„„„„„„„„„P.4~6

3.靖康之变„„„„„„„„„„„„„„„„„„„„P.6~8

4.夫亡„„„„„„„„„„„„„„„„„„„„„„P.8~9

5.改嫁„„„„„„„„„„„„„„„„„„„„„„„P.9

6.终老„„„„„„„„„„„„„„„„„„„„„„P.9~10

三.李清照的诗„„„„„„„„„„„„„„„„P.10~12

四.诗作的心境„„„„„„„„„„„„„„„„P.12~25

(一)议评政治„„„„„„„„„„„„„„„„„„P.13~18

1.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P.13~14

2.乌江„„„„„„„„„„„„„„„„„„„P.14~15

3.咏史„„„„„„„„„„„„„„„„„„„P.15~16

4.上枢密韩公„„„„„„„„„„„„„„„„P.16~18

5.上工部尚书胡公„„„„„„„„„„„„„„P.16~18

(二)抒发现实„„„„„„„„„„„„„„„„„„P.18~25

1.晓梦„„„„„„„„„„„„„„„„„„„P.18~19

2.感怀„„„„„„„„„„„„„„„„„„„P.19~20

3.分得知字„„„„„„„„„„„„„„„„„P.20~21

4.偶成„„„„„„„„„„„„„„„„„„„P.21~22

5.春残„„„„„„„„„„„„„„„„„„„P.22~23

6.夜发严滩„„„„„„„„„„„„„„„„„P.23~24

7.题八咏楼„„„„„„„„„„„„„„„„„P.24~25

五.结语„„„„„„„„„„„„„„„„„„„„„P.25

六.参考数据„„„„„„„„„„„„„„„„„P.25~26

李清照诗作之心境分析

一.前言: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很有名的女性文学家,她的著作〈漱玉词〉里收有不少词作,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特色是不用深奥难懂的字词,平易简单却又不落俗套的几句,就能将其心情韵味十足地表达出,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

一般的人多只听过或认识李清照的词,笔者原来也是见识浅薄,及至深入了解后,才晓得她不只词写得好,更有不少好的诗作、文章。正因为其词广为流传,诗方面却很少人知道,所以才会想对这部分加以研究。而已有多位专家学者于此有过探讨,殊不容笔者置喙,仅以这份报告略表于李清照诗作的学习成果。

以下先谈李清照的生平,分年少、婚后、靖康之变、夫亡、改嫁、终老六个时期,再概述其诗作的特点,然后看各首诗作之心境,最后是结语。

二.生平:

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年,即宋神宗元丰七年,约卒于绍兴二十六年,七十三岁。自号易安居士。为济南章邱人(注1)。

其父为李格非,母亲为王氏,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高宗初任敕局删定官;丈夫是赵明诚——字德父,密州诸城人,赵明诚的父亲是赵挺之,官至丞相,母亲郭氏也是名门郭概之后。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推断,李清照应该没有子嗣(注2)。

由对李清照相当有研究的陈祖美推断,李清照的母亲应该是如宋庄绰所云,为王准的孙女,而不是〈宋史‧李格非传〉所说王拱辰的孙女,前者早夭,后者为李格飞的继室(注3);也有其它学者认同此种说法(注4)。而李清照的父亲,是个很有作为的人,这里列举关于他的一些事迹:他小时候就很聪明;朝廷以诗赋取士,可是他专注在经学的研究,「着礼记说数十万言」(注5),遂登进士第。后来当冀州司户参军,为郓州教授,郡守看他贫穷,想让他兼其它官,以增收入,他谢绝了。后来当上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曾着《洛阳名园记》,

*注1:关于李清照的籍贯,众说纷纭,大抵不出山东省。此根据于中航《李清照年谱》,及其它专家学者的说法,定为济南章邱。

*注2:见傅锡壬《古风丛书之十四——李清照》第8页「„„清照晚年孑然一身,并无子嗣,„„在『四六谈尘』中引用李清照祭赵明诚的文字时,用『杞妇』自比,就可以断言她是没有子嗣了。„„」

*注3:见陈祖美《李清照新传》第一章第四节。

*注4: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200、201页,依作着身世、年龄比照、政治

背景分析言,「由以上所举,我认为清照之母以王珪之女为可信。„„」

*注5:见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189页「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山东济南人,约生于庆历六年﹙公元一○四六年﹚左右。幼时俊警,卓尔不羣。当时宋朝以诗赋取士,而格非却热衷经学,着礼记说数十万言﹙见宋史本传﹚。„„」

里面不止写景记事,还寓有兴亡之感、讽喻之旨,提到全天下是否治理良好要看洛阳的盛衰,后来金人果真攻陷洛阳,人们觉得他很有见解。有道士蒙骗百姓,他路上遇到,令人把那道士抓下车,杖打后驱逐出境(注6)。又当过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等。曾经说文章不能乱作,没发自真诚的心就不会写出好的文章(注7)„„。家庭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养成

以及日后各方面的发展,有这样的父亲,想当然他的女儿一定也是知书答礼,其人格的秉正是不容怀疑的,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女」,历史上不只此例(注8)。

李清照于词、诗、文、书、画皆能。其词婉丽,自成一格,被推为婉约派大家,着有《漱玉词》,词人侯寘及辛弃疾都曾以其风格「易安体」作词。其诗自少年时便出名,晁补之屡对士大夫称赞她,现存者仅十余首。她的文章也有不少佳篇,像针对「词别是一家」的〈词论〉,关于博奕的《打马图经》,在诉讼离婚后对恩人的〈投内翰綦公崇礼启〉。其夫赵明诚撰的《金石录》,亦笔削其间(注9)并写有后

*注6:见金仕善《词坛女杰——李清照》第2页。

*注7:见元脱脱《宋史》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文苑六李格非。

*注8:见陈祖美《名家名著赏析丛书——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前言第4页「„„,李清照的父亲自称绣江李格非,人谓其“俊警异甚”,是当地出类拔萃的人物。有其父亦有其女,格非、清照父女尝被视为可与东汉蔡邕、蔡琰父女相颉颃,都是历史上难得的人才。„„」

*注9:引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

序。其书画亦工(注10)。其实,李清照的著作很多都已散佚,现在仅存后人重新编辑的《李清照集》、《漱玉词》等等。

1.年少:

如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李清照小时候也是很聪明,十一岁就能说出「少陵也是可怜人,更待明年试春草。」这样的诗句(注11);十七岁时,更作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其史识比前人更高明,见解更不凡(注12)。

2.婚后:

李清照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巳),嫁给了赵明诚(二十一岁)。那时赵明诚在太学作学生,〈金石录后序〉有提到他每朔望谒告出,就到相国寺买碑文、果实和清照展玩咀嚼,好比葛天氏之民般惬意。后来赵明诚在京师作官时,往往脱下衣服拿去卖掉来买名人字画、奇器。

赵明诚因为父亲的影响,很早就喜欢收集古物(注13)。他

在《金石录》序有说,他从小就喜欢跟随当时的士大夫访问前代

*注10:见于中航《李清照年谱》第12、13页。

*注11:见傅锡壬《古风丛书之十四——李清照》第11页「李清照秉赋特异,绝顶聪明,她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大约十一岁时,已锋芒初露。据宋朱弁(与清照同时,生于元丰八年,少清照一岁)风月堂诗话的记载,清照写了首诗,深得晁补之的赞誉。可惜现在只剩二句残句,是:『少陵也是可怜人,更待明年试春草。』„„」

*注12:见陈祖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88──李清照评传》第五章第一节。

*注13:见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216页。

的金石刻辞,后来得到欧阳文忠公的《集古录》,读后很喜欢,认为此书正谬误,对后学者帮助很大,可惜尚有阙漏,所以才会想效法他,再致力于此,对欧书多所订正(注14)。李清照婚后也从而投入这项爱好(注15),两人投注大量的心力(注16),共同修订了《金石录》此一巨著(注17),李清照作的后序,清楚地介绍收集情形(注18、19),他们也收

藏保存为数可观的书画、古器等,平时两人研究于此,也从中获得无穷乐趣(注20)。可

*注14:见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44页。

*注15:见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43页「这种考证雠校工作,如果不是兴趣的话,很难持久。清照夫妇能持续十数年,乐而不倦,实属难得。„„」

*注16: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明诚知莱州,之后宣和七年守淄州,〈后序〉「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易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宣和五年《金石录》装卷初就,明诚每晚校勘二卷,跋题一卷。

*注17:见范纯甫《断肠西风李清照》第43、44页「„„这本〔金石录〕是自欧阳修的〔集古录〕之后,中国第一本有系统的金石学著作,它奠立了明诚在中国学术史上,金石学方面的权威地位,使他成为了中国有名的美术金石学家。„„」

*注18:见陈祖美《李清照新传》第171页「李序的重点是放在叙述金石书画的“得之艰而失之易”上,是一篇带有自传性的重要文章。《后序》的内容大都已被融入李、赵的生平事迹之中,„„」

*注19:见雪岗《漱玉清芬——李清照》第174页「这篇长文,后来作为《金石录后序》,放在全书的最后,是帮助人们了解《金石录》编纂经过的最真实记录,也是了解李清照生平的最重要的文献。„„」

*注20:见〈金石录后序〉「后屏居乡里十年„„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茶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惜这些资产在靖康乱后,辗转流徙,所剩无几(注21)。

「党争」,乃是中国政治史上常见的名词——两个以上不同

政治立场、主张的派别,为掌握主权,用排挤、中伤、冠罪名

等方法来削减对方势力。李清照正生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注22)

,而其父亲甚或是李清照本人,又是如此情势下的受害者(注

23)。崇宁元年,即清照十九岁时,其父李格非就因为旧党而遭罢官,之后陆续遭受党争的迫害,李清照曾对担任丞相的公公赵挺之上诗求情:「何况人间父子情」,此乃真情流露,令人兴怜悯之意。

3.靖康之变:

实行文人政治的宋朝,软弱到两个皇帝先后被异邦掳去。

*注21:见〈金石录后序〉。

*注22:见刘维崇《李清照评传》第208页「当时在朝为官的,以志趣及乡土关系,结为三党:一、洛党──以程颐为首,朱光庭、贾易为辅。二、蜀党──以苏轼为首,吕陶等为辅。三、朔党──以刘挚、梁焘、王严叟、刘安世为首,辅之者更多。因此朝中羣臣,相互排斥倾轧。赵挺之乃属于朔党,也是王安石亲党,而李格非却是蜀党。„„」

*注23:见雪岗《漱玉清芬——李清照》第33、34页「„„主变法的称为新党,主守旧的称为旧党。新旧党争约可分为三期:神宗熙宁、元丰的十八年间,是第一期,新党执政,

以王安石为首。哲宗元佑的六年间,是第二期,旧党执政,以司马光为首,文人有名的如苏东坡都是,清照的父亲格非以文章受知于东坡,在政治上自然也属于旧党,这一期的旧党因为是在元佑年间得势,便称为元佑党人。绍圣元年以后,是第三期,新党再起,以绍述王安石的新法为目标。

新旧两党,原先只是因为政见不同才互相攻击,动机还算纯洁,等到了第三期新党再起的时候,便专以报复为能事了。„„」

在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人掳徽宗,同年不久钦宗也被俘

北去(注24)。金人还曾立张邦昌为楚帝,建炎四年(1130)九

月,又立刘豫为帝。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这样的朝廷,

这样的耻辱怎不令人愤慨!深切忧心国事的李清照更是作了

许多诗来讽喻当时的情形(注25)。

金石学的研究,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古器物,也要花

费很大的心思、时间、资金去维护,更要求一个平稳的环境(注

26),动荡不安的时局,生命的保全当然优先,要顾及那些又多

又重的文物,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其间难免终有被破坏、被迫

放弃者(注27)。〈金石录后序〉:「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

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书之

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

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

*注24:见于中航《李清照年谱》第99页引《宋史.钦宗纪》。

*注25:见于中航《李清照年谱》104页「有诗刺宋室君臣逃跑偷安。胡仔《笤

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诗说隽永》:„„。李在赵氏时,建炎初从秘阁守建康,作诗云:『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又云:『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注26:见缪香珍《李清照与朱淑真评传》第11页「金石学是一门专门学问,必须在安定的环境中,持之有恒的去做,最怕遇到战争,兵荒马乱时刻,逃命都来不及,那还顾得了这些砖块石瓦,真的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语)」

*注27:见雪岗《漱玉清芬——李清照》第120页「„„!战乱真是文化的死敌;战乱一起,文化必定遭殃。自古以来,被战火烧毁的文化遗产不知有多少。„„」

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

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

皆为煨烬矣。」多年来的心血,因为萎靡不振的国家,一一从

自己手中流失,可以想见李清照是多么地悲痛!跟着大家逃难、

还得竭力运载古物,真是折磨煞人(注28)。

4.夫亡:

建炎三年(1129),李清照四十六岁时,五月,明诚被旨知湖州,六月十三日赴建康,两个月后卒于此。葬毕,清照就生了场大病,时势也很紧急。有许多人乘人之危,觊觎他夫妻俩的收藏:先是闰八月时,高宗御医王继先以黄金三百两拐骗明诚家古器;又时传有密论说赵明诚生前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只好带着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以表忠

淡然心境的诗句篇七
《曹操的心境在诗中》

曹操的心境在诗中

【摘要】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建安诗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又一个主题。作为建安诗人代表的曹操更是将建安诗的风格发展到极致。他的诗风“直朴,雄阔,远大,尽显霸王之气”。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曹操诗的创作有一个变化过程。曹操诗歌前期的创作主要抒发的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曹操满怀一腔救民之情。他在极力的改变着社会现实,为东汉王朝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东汉末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诗人已经无心挽救风雨飘摇的汉王朝。他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他认识到要想救民,只能完成统一。曹操拥有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后,他开始了他的王霸之业。所以他后期的诗作多体现的是他王霸之心和求贤之心。后期的诗作风格语气更像是一位帝王,诗中充满了英雄气息和帝王之气。而前期的诗则更像是一位臣子,心中尽怀天下。他的这种心境的变化都体现在自己的诗中。他的诗就是他心境变化的写照。

【关键字】 性格 心境 转变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割据势力相互攻伐加剧了政治的黑暗和百姓的痛苦。形成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的社会现实,而在这种社会现实之下就需要一位英雄来救民于水火之中。曹操就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产物,他就是那位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英雄。他以独特的性格和超凡的才能统一北方雄霸中原。他一生致力于统一的事业之中,他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历史的责任,认识到统一

是救民的唯一出路,但他最终没有实现完成统一中国的愿望。在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之后,也就宣告他理想的破灭。

曹操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在戎马之际,征战疆场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富于感情的诗歌。他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二是反映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三是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体裁以乐府为主。这些诗歌多反映两方面的思想:一反面揭示了他本人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则蕴涵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

曹操以其质朴,刚健,清新,明朗的艺术风格和关注现实的创作态度形成了他

独特的诗风。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建安文学”。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1年),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他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就面对的是动乱不堪的社会现实。在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初入仕途任洛阳北都尉。“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由于镇压黄巾有功升任济南相。初平四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率军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卒,终年六十六岁。翌年,其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围棋都非常精通。他“才力绝人,文武并施,御军三十年於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比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文章”。曹操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均为乐府诗,其内容与写作方法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精神一脉相承。曹操诗歌富有创新精神,内容和格调都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情感和他的性格特征。

曹操的诗歌学与乐府诗,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却不沿袭古人的诗意,另辟蹊

径,不受束缚,形成了自己古朴真挚的语言特色。曹诗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即反映现实又抒发感慨的特点。其不同时期的诗文,正好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心境。 为人臣,谋臣事

《对酒》是曹操在洛阳当任议郎时期的作品,从中可已看到他早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对酒》中充分体现了曹操作为人臣,尽人臣之事的儒家思想,也可以看到曹操所描绘的儒家大同世界式的理想社会和仕大夫阶层所追孜孜追求的太平盛世;君

贤臣良,吏治有方,百姓富民,民风淳朴的生活现实和理想社会。 《渡关山》也同样有着其致君尧舜,积极入世,希望济事安民的火热情怀。和普通的知识分子一样曹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积极的入仕做官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强烈心情。“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在文中,他同样直抒胸臆,提出了兼爱、贵人的政治主张,设计了其自己幻想中的理想王国。然而这是他幻想的理想社会,事实上他所经历与面对的却是黑暗动荡的社会和坎坷的仕宦生涯。东汉末年,恒、灵两朝政事腐败。在政事日非的大背景下,曹操却“少机警,

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这应该是曹操显赫的家世,遭受到清流士大夫阶层鄙视及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对他性格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曹操年少就机警过人,并通晓权谋机变,但是他以侠义自任,行为放荡不羁,不规规矩矩的谋生做事,因此世人都认为曹操并没有奇特之处。只有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者其在君乎”。而曹操后来也达到了桥玄的期望。熹平四年(公元175)曹操被举为孝廉,任洛阳北都尉,他“初入尉 -----------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数月,灵帝宠臣 叔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正义,刚强的性格引起了封建地主官僚阶层的厌恶,所以早年的宦海生涯并不顺利,诗歌中也多有表现。从曹操初入仕途,他就抱着士大夫所共有的社会政治理想“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来改造国家、为国除弊、为民造福。一方面曹操有意通过政绩来为自己做宣传,提升名誉。正如他自己所说“始举孝廉,年少,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之所见愚,欲为一郡之守,好作功弊,已建立名誉使世士知之”。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受到儒学的长久浸染,立志为天下百姓出力,救困扶危,为维护汉家的天下而建功立业。因此可以说,诗歌折射出初入仕途的曹操是一个意气风发,受儒学影响较深,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士大夫形象。当然他此时也还有着建立名誉,大奔前途的个人打算。黄巾起义之后,继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董卓带兵入京作乱、豪强相互攻伐,从而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即写出了他此时的复杂心情。

《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

诗人在《薤露行》中直接指出正是汉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才使“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何进之徒高居庙堂,没有多少才能却妄谋大事,致使“贼臣”董卓“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将批判的矛头直指东汉王朝的统治集团,叙写了汉政权传至二十二世灵帝时,因误用庸才何进之流而招致天下大乱,国势日衰的真实图景。慨叹、惋惜、激愤之情,充斥于诗人笔下。“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汉室动荡也导致了人民的流离失所,曹操用他的诗歌对饱受苦难的广大人民群众表达了深挚的哀惋和同情。

《蒿里行》则描绘了关东各州郡兴兵讨伐董卓,互相攻伐,内容紧相承接,语言简练,高度概括了这一个过程,同时表达了对关东义军的失望。在诗中曹操对关东义军将领以讨伐董卓为幌子,实际上却发展呢自己的势力,各怀异心,踌躇不前的行为做了真实的述说,同时还对豪强军阀为扩充自己的势力而争权夺利相互攻伐的丑态和卑劣行径做出了无情的批判。诗人还揭示了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淡然心境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淡然心境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023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