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瀑布诗歌

瀑布诗歌

2016-02-06 08:36: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瀑布诗歌篇一《有关瀑布的诗歌》 有关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瀑布诗歌》,供大家学习参考。

瀑布诗歌篇一
《有关瀑布的诗歌》

有关瀑布的诗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望庐山瀑布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李白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 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 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张九龄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寻简寂观瀑布

韦应物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瀑布

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瀑布

章孝标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 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 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 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东山瀑布

方干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 挂岩远势穿松岛,击石残声注稻畦。 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 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石门瀑布

方干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

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 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

方干

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 远壑流来多石脉,寒空扑碎作凌澌。 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瀑布

褚载

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 争知不是青天阙,扑下银河一半来。

天台瀑布

曹松

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 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 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 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

庐山瀑布

裴说

静景凭高望,光分翠嶂开。 嶮飞千尺雪,寒扑一声雷。 过去云冲断,旁来烧隔回。 何当住峰下,终岁绝尘埃。

庐山瀑布

孙鲂

有山来便有,万丈落云端。 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 图中僧写去,湖上客回看。 却羡为猿鹤,飞鸣近碧湍。

瀑布诗歌篇二
《瀑布诗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壶瓶飞瀑布, 洞口落桃花。

3、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4、瀑布半天上,

飞响落人间。

5、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瀑布诗歌篇三
《龙亭瀑布解说词》

龙亭瀑布景区导游词(暂定稿)

(2013年5月15日)

一、龙亭瀑布景区36景

龙亭飞瀑,景象万千。瀑布落差136米,俗称百丈龙漈,冠闽境之首。瀑布四周,壁立深渊,飞流直下,犹双龙吐水,亦称文武双瀑,声宏如雷,烟雾飘渺,景象万千,耸峰、瀑布、峡谷、悬崖、奇石、怪洞等等,神工汇聚,天功造物,堪称峡谷奇葩。瀑布之东北侧崖悬壁绝,神工鬼斧,上有天然绝佳观瀑台,容20余人仰观飞瀑景色,自古无径,难能一探,今飞架缆桥,一览无余。西北侧绝壁万仞,摩崖龙身,犹潜龙出谷之势,栩栩如生,俗称飞龙璧。其内龙潭深渊,长百米许,宽十余米,峡谷向西豁口,延龙潭蜿蜒伸展溪涧,称“梨溪”,长约2公里,为唐乾符二年(875年)进士林嵩弃官归隐处“梨花草堂”,现存遗址。人游峡涧,豁然开朗,又有磐石叠幽,流水潺潺,峦峰叠翠,林深竹茂,曲径探胜,别有洞天,颇负引人入胜。

龙亭瀑布景区汇聚36景,主要有:大士阁(驿站)、龙亭宫、龙首桥、百丈口、九曲岭、留云洞、望仙台、飞龙壁(亦称龙拍崖)、狮子岩、狮子哺乳、猴洞、一线天、龟蛇令、石蛤蟆、鼠洞、石厝、石象、石阁、叠石、石镜、文笔

峰、积雾洞、玉女峰、虎啸岩、文武瀑、观瀑台、龙井、龙湫、龙潭、龙洞、磐龙涧、美猴照镜、将军岩、鲤鱼跃龙门、梨花草堂以及百龙图摩崖石刻等。

游览龙亭瀑布,当以细细体味:岭外闻声,似腾雷贯空;贴近飞沫,浸迷蒙幻雾;潜身峡谷,入瑶琳仙境;翘望飞泉,览银河天泄;远眺瀑布,疑白练飞扬;深探深渊,叹气势磅礴;当空丽日,涌连环彩虹„„。

龙亭瀑布,具有5处绝胜景观。

一是双龙吐水——文武瀑。龙亭瀑布,双练并泄,故称文武瀑。武瀑恢宏壮阔,须有洪丰季节,方得一览。文瀑常年挂练,随时可览。双练飞泻,声同雷鸣,飞雾弥漫,气势磅礴,壮观无比,却难能一览。

二是腾龙拍崖——飞龙壁。瀑布西北侧有巨型绝壁,耸立垂直,方见百余米,中有龙壁亦称龙拍崖,高百余米,龙首部为洞,位于谷底,亦称龙洞,形若龙首,状似腾壁,栩栩如生,洞深、高约五、六米,洞内蝙蝠群栖。据传,此乃古往青龙修炼成正果,欲出东海,一日腾空裂决,龙首创壁,形成龙洞,龙身腾壁,山崩地裂,摩身峭壁,留下胜迹,今人仿佛隐约犹见潜龙腾壁之势,栩栩如生,故称龙拍崖。缘因青龙腾空跃海,辟涧以成,后两岸又盛长梨树,故称梨溪。

三是天辟瑶池——双龙井。瀑中绝壁,天凿上、下龙井各一,均折练以泻,极为壮观。上井,壁绝迄今未能以探,

下井壁峭可系绳攀览。下井深约6余米、大约4米见方,略圆。龙井之下深渊峡谷,蜿蜒曲伸,长约一、二百米,峡深幽远。晌午骄阳中天,谷底彩虹溢幻,漫步其间,虹随步移,一步一虹,偶见多虹连环。

四是翔龙印迹——磐龙涧。

五是神功造物——观瀑台。

周绶先生《癸亥秋日杂吟》描写瀑布诗作三首:

庐山瀑布三千尺,李白称其造物功;

倘见龙亭天际水,应疑河汉落闽东。

龙亭之水深千尺,上有啼猿下有龙;

道是林嵩高卧处,我来凭吊仰遗风。

梨溪岭下梨溪村,不是桃源亦解烦;

三月梨花香雪海,九秋鲥脍荐金樽。

二、林嵩与梨花草堂

龙亭瀑布,风光绝胜,诱人痴迷,而更令人仰慕不已的人文胜迹,则是被誉为“八闽之全才”林嵩隐居梨溪结庐“梨花草堂”的美妙人文故事。

《霞浦县志》记载:邑之东龙亭水尾山下,有龙井,井水流如瀑布。井前有村落,梨树环绕四周,中横以溪,因以

“梨溪”名。唐刺史林嵩曾筑庐读书其中,花时别有幽致。乡父老言:“梨花盛开时,月影横斜,每见一老翁,着古衣冠,须过腹,貌极清癯,独倚梨树玩月。时或携一僮俯视清流,沿溪徐步,就之杳然”。“上六都溪,流由太姥山发源,有小涧三,至合流处名曰夹溪。而龙亭流归一派,龙亭之北又有小涧同出,有数十丈之瀑布,下于梨溪,始合流于鼎界之漆溪,出杨家溪西港,亦汇于乌岐港之海”。“龙亭村旧名枫村,有溪曰梨溪,山景清幽,岩石峻峭,相传林嵩归隐结庐于此”。“梨溪,多产梨树,下临清溪。林嵩登第后结庐隐其中”。

林嵩简介(一):

林嵩,字降神,长溪县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生卒年不详。少聪颖,有大志。唐咸通年间,在灵山草堂读书。乾符二年(875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正字,是继“开闽进士”薛令之后的成名者。翌年,荣归故里,福建道观察使李晦推崇林为闽中之全材,上疏奏请僖宗旌表。乾符五年,僖宗诏改林嵩乡里为劝儒乡擢秀里,在林嵩祖宅门前建华表,造桂枝亭,树碑志事,李晦为之作碑记。

不久,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林嵩弃官归里,避居灵山,日以赋诗自娱,与著名隐士陈蓬常有诗文往来。

中和四年(884年),福建道观察使陈岩聘林嵩为团练巡

检官。他举贤良,裨政化,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不久,转为度支使,后又迁为毛诗博士,专门掌治《毛诗》,官至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在任勤于吏治,忠于职守,颇有政声。 晚年,绝意仕途,辞官回家,隐居梨溪畔(今龙亭村境内),建梨花草堂,闭门著述或吟诗作赋,安享天年。

林嵩学识广博,工诗善赋,所著《华清宫》、《蓬莱山》、《九成宫避暑》等,文辞华丽,寓意深长,深受文人学者的仰慕。著有诗集、赋集各一卷传世。《全唐诗》、《全唐文》均收其诗文,所作《太姥山记》载于民国版《霞浦县志·艺文志》。卒祀乡贤祠。

林嵩简介(二): 林嵩,字降神(一作降臣,又字雄飞),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年)。自幼天资聪颖,好学有大志,懿宗李漼的咸通(860—873年)中,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西脉,后名草堂山)筑草堂(茅屋)刻苦自学。僖宗李儇乾符二年(875年),历尽艰险赴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以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一举考中进士科,成为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223年间,今福州、宁德两市仅中36名进士(见《三山志·科名》)之一,也是继“开闽进士第一人”的薛令之后最负盛名的及第者。

瀑布诗歌篇四
诗词比较阅读》

诗美的

永恒

同题

古诗

佳作

比较

郭志明

著 王美春

作者简介

王美春 1955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当过技校语文教师、省级专业报记者站长,现为南通市政府部门国家公务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著有《诗海拾贝》、《古代类诗漫话》(合著)、《宋诗流派》(领衔撰写)、《历代纺织诗解析》(主编主撰)等古诗论集。在《光明日报》、《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等中央、省级报刊发表古诗词论文、鉴赏文数十篇,合计五十余万字。有散文、报告文学、论文获全国性征文一、二等奖。传略入录《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

郭志明 1959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为通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著有《古诗欣赏与技巧借鉴》、《古代类诗漫话》(合著)等古诗论集。主编、参编公开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三十余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50多篇,有6篇论文获全国性征文

一、二等奖。

内容提要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辈出,灿若繁星,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精湛,风格多样。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精选了100多首佳作,按山水、纪行、乡村、咏物、爱国、情志、讽怨、咏史、节令、少儿、雅趣等11个门类编排,并就同题(同题目或同题材)之作加以比较谈。100多首诗,构成51组同题之作。其中,有同时代同一诗人的同题之作,有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同题之作,也有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同题之作。

以比较的方法鉴赏同题古诗,这是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比较谈,有诗与词之间的,有词与词之间的,而更多的则是诗与诗之间的。或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比勘其异同,明辨其高下;或着重就诗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

本书共收入51篇文章,每篇文章谈一组同题古诗,篇幅二三千字,全书共18万字左右。行文轻松自如,不拘一格,颇有文采。以“美文”谈古诗同题之作,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可谓本书的又一个特点。

本书适合大中学校师生、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供文学研究者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金启华先生题写书名,南通师范学院副院长周建忠教授作序。

生活常常给予人们某些感受,激发人们某些感慨:

一个人如果长期将业余时间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他完全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见地、成绩,跟职业的专家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独具匠心。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业余时间的竞争。而在高层次、高智商的群落里,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这种业余性,而形成的专业性——正是人生选择主体性、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二

我将两位师弟王美春、郭志明对古典诗词的爱好、陶醉、吟咏、欣赏乃至痴迷,界定为“由业余性,而专业性”的典型范例。一位是媒体主笔快手,又执编务;一位是中学“特级教师”,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论其本职,自是“繁”、“忙”。二位对于工作,亦属“投入”、“卖力”、“负责”、“出色”一类。 他们对于古典诗词,仅仅是业余爱好。但其业绩骄人:继著作《古代类诗漫话》之后,又将推出该系列之二《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我每次都能享受“先睹为快”的“待遇”,自然也带出不少感慨。

关于古典诗词的编集与鉴赏,其编排体例大致有三种:第一、按作家与年代为序(按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第二、按诗歌体裁编排,如先五古、七古,次五律、七律,末五绝、七绝。第三、按诗词的主题、题材分类编排。如《昭明文选》,就分为“劝励”、“献诗”、“主饯(送别)”、“咏史”、“游览”、“咏怀”、“赠答”、“行旅”、“军戎”等二十三类。另有个人专集,如《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至于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类编》,则是一本大型古代诗歌鉴赏集,分为:“爱国丹心”、“言志抒怀”、“咏史”、“讽喻”、“边塞”、“山水”、“田园农村”、“归隐”、“赠答”、“相逢”、“送别”、“怀友”、“羁旅思乡”、“爱情”、“愁怨”、“悼亡”、“节日”、“春光”、“炎夏”、“秋色”、“寒冬”、“风雨”、“夕景”、“咏物”、“松”、“竹”、“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显然,分类,有利于阅读、欣赏、比较,有利于检索、运用、对照。但分类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各类之间往往既可兼容又有交叉;分类的内涵与外延有时不可并列;类别越多,矛盾就越多;类别再多,也难以涵盖本身就丰富多彩的诗歌。这一不足,从古代的《昭明文选》,到当代的《中国历代诗歌类编》,无一例外。 四

于是,一些聪明的人,就想出了一些聪明的做法,如既采用按主题、题材分类的内涵,又不直接标出分类的类别与题目,艾治平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诗词抉微》,就属这种类型。如《诗词抉微》中,《始知辜负马嵬人》,实际上是对历代咏杨贵妃一类诗词的鉴赏;《西施别咏:“吴人何苦怨西施”》,则是对历代咏西施诗词的介绍;《昭君不惯胡沙远》又是对历代咏昭君诗词本事的发掘与欣赏。 五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在古代诗歌的分类上,同样带有古今学者的困惑。按“山水”、“纪行”、“乡村”、“咏物”、“爱国”、“情志”、“讽怨”、“咏史”、“节令”、“少儿”、“雅趣”十一个角度分类,涉及到主题、题材等方面的专题界定与内涵限制。两位师弟高明之处是,避开了这个古今纷争的误区,将重心转移到另外两个方面:一是“同题”,同题目或同题材;二是将鉴赏的重点放在“比较”之上。

“同题”之优为:作品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作者有比较大的欣赏空间,“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读者有相当的阅读情趣。“比较”之优则为:可以借助西学理论而又不受其限制;撰稿者原有的专业学养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个题目就是一个专题,便于其系列著作的进一步开拓。 谨为序。

2001年4月15日 于江苏南通枇杷居

山水篇

景同情异 别具一格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之二)比较谈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位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奇景颇多,瀑布便是其中之

一。据周景式《庐山记》①记载,此瀑布在“黄龙南数里”,“其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于林,出峰表,望之若悬索”。如此胜景,极易触发诗人的灵感,为之欣然命笔。上录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便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庐山瀑布的力作。这两首诗,皆写庐山瀑布,且皆着眼于远望,但二者同中有异,异曲同工。

1.景色相同,情趣相异

诗是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为主的,所谓“诗缘情而绮靡”②,“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③。抒情诗自不必说,即便是山水诗,在模山范水时也往往抒发出诗人的感情。当然,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当时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诗虽然歌咏的是同一对象,而各自蕴含的感情则相异。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便是如此。这两首诗歌咏的是同一种对象

——庐山瀑布,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不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张九龄于唐玄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是开元时代的名臣。他伫立于鄱阳湖口,主要是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盛赞“灵山多秀色”,因而,其笔下的瀑布既高远又多彩,从万丈高空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红泉”,冒出紫烟,灿如彩虹。诗人这时位望通显,于此诗中喷发出来的是雍容华贵之气。

“谪仙”李白,狂放不羁,不愿阿谀逢迎,自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因而,他遥望庐山瀑布而吟诗,着眼于瀑布的云端飞泻,力猛气壮,无怪宋代大文豪苏轼针对徐凝的《庐山瀑布》诗④评述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 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

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苏轼的评语虽未免过分,徐凝之作称不上“恶诗”,但徐作不如李白之诗思绪飞逸是确实的。李白与张九龄的咏瀑布诗情趣相异也是不言而喻的。

2.繁简不同,别具一格

此处所谓“繁”,系指诗的描写角度多,笔墨铺展,而“简”则指描写角度单一,笔墨浓缩。二者倘若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则并无优劣之分,正如明代谢榛所说:“作诗繁简各有其宜,譬诸众星丽天,孤霞捧日,无不可观”⑤ 。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基本属于“繁”的一类。此诗多角度描绘庐山瀑布水的远景,既写瀑布之高远,又现其多彩,状其声威等。诗人将瀑布置身于阳光照耀下的“多秀色”的“灵山”这一背景里加以描绘,以“万丈”与“迢迢”明言其高远,以“杂树”与“重云”衬托其高远,状其非凡的气势如在目前;以“红泉”与“紫氛”相映衬,凸现其多彩,并以“日照虹霓似”新颖的比喻既状其形,又绘其色,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从而,见其瑰丽的风采;以“天清风雨闻”状写其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其中的“闻”字颇为切合“望”之特点,正如明代钟惺评论此句所说:“惟望瀑布,故„闻‟字用得妙。若观瀑,则境近矣,又何必说„闻‟字?”⑥此诗状写瀑布,“繁”而得当,毫无繁冗之弊。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显然属于“简”的一类。此诗描写庐山瀑布,紧扣其雄奇壮丽下笔。首句巧借香炉峰的山势和峰名,将高耸的山峦比喻为天然的香炉,把盘旋在山巅的雾霭云气比喻为起自炉中的袅袅轻烟。此句看似与写瀑布关系不大,实则颇为有关,这是以庐山胜景之一的香炉峰交代诗中所写系庐山瀑布,而非其他地方的瀑布。次句以“遥看瀑布”点明诗题,以“挂前川”状写瀑布之状。后两句续写之,先以动态感极强的词语“飞流”、“直下”与数量短语“三千尺”直接状写奔腾直下、不可抵挡的瀑布,再以新奇的比喻兼夸张的笔法“疑是银河落九天”活现出香炉峰前飞流直下的瀑布的神态。诗中,“三千尺”与“九天”写足了瀑布的“长”与“高”,而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香炉峰飘渺轻盈的紫色云气相映衬,则使庐山瀑布更显得雄奇壮丽。此诗状写庐山瀑布,“简”而有方,以简见丰,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吟咏的是庐山瀑布同一景点,而描写角度不同,繁简有别,情趣相异,别具一格,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注释】

①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卷七十一引,《四库全书》本。

②西晋·陆机:《文赋》,张怀瑾著:《文赋译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③唐·白居易:《策林四》,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1页。

④徐凝的《庐山瀑布》全诗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四溟诗话 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第4页。 ⑥明·钟惺、谭元春合编:《唐诗归》卷五,明代刻三色套印本。

(王美春)

瀑布诗歌篇五
《“瀑布”意象与张克诗歌的地域性特征》

瀑布诗歌篇六
《瀑布神韵,一颗诗心》

《瀑布神韵,一颗诗心》那是天际滑落的天羽,那是东方神起的巨龙,那是世间遗留的璀璨星河!一个绵绵如画的暑假,我走进了花果树瀑布。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天而泻的瀑布袅袅婷婷,缓急流淌而过,携过了一串串的故事,连同我惊赞、激动的心情融入其中。刚过了红枫湖,我们的汽车像一只甲壳虫,一头扑进葱茏秀丽的绿色森林,公路俩旁相互映衬富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的神韵,那白云托起太阳在天边燃烧。飞鸟给瀑布镀上金辉,连那一向叽喳的乌鸦也倏地失声。“呵!好美丽呀!”我心中不由生出一种赞美。我宛如戴望舒笔下结着丁香般喜悦的少女,撑着油纸伞,袅袅婷婷地踩过青石板。凝望十多米的瀑布,美!美!美!我拂去布满灰尘的一颗诗心,任喧嚣的世俗抛开,投入自然。“素影空中飘匹练,寒声天上落银河。”跳下车,迎着风中的香气缓缓前行……径直立在瀑布之前,贱起的水珠很轻,像牛毛班的细雨溅在脸上。有一种母亲抚摸的温柔和甜蜜。“雨”飘飘洒洒地落,泛起层层淡淡的水烟。一阵凉风拂过,好凉爽!我张开双臂,大口地吮吸,企图贪婪地将其占为己有。透着蒙蒙盈盈的静美的气韵看着鬼斧神工的瀑布。我不禁瞄到了凌空而立的观瀑亭柱上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子散;红霞似锦,白水梭织天生成。”一瀑、一湖、一泓,充盈了内敛的华质,透映着烟雨朦胧的香韵。临风怀古,心溺古典,弥足回味。“水帘洞”中,那急湍的流水宛如流动的彩线,急促飞梭,织就了这幅天然山水画卷。巨流叠如狮吼,似乎是巨人的咆哮,又似振奋人心的呐喊,给人以无形奋拼搏的力量!斜倚在阁楼的竹栏上,我拾回了一颗诗心,我要将瀑布的万千妩媚,用文字锁在这时光的一纸间……

瀑布诗歌篇七
《描写瀑布的诗句》

描写瀑布的诗

绝句----宋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元代诗人赵孟頫《水帘泉诗》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开先寺》

李梦阳 (明代)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相关热词搜索:瀑布 望庐山瀑布 关于瀑布的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瀑布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瀑布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098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