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

2016-02-11 15:56:5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一《七年级下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测试题》 ...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一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测试题

1.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万籁此俱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4. 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

5.居高声自远, 。 ( 虞世南《蝉》)

6. 谁怜一片影, 。 (杜甫《孤雁》)

7. 雨昏青草湖边过, 。 (郑谷《鹧鸪》 )

8. 游子乍闻征袖湿, 。 (郑谷《鹧鸪》 )

9.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

10.须晴日, , 。

11.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12.俱往矣,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13.风雨送春归, 。(毛泽东《卜算子》)

14.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卜算子》)

15.俏也不争春, 。(毛泽东《卜算子》)

16.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卜算子》)

17 .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18.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19. 万里赴戎机, 。

21.朔气传金析, 。

22. 将军百战死, 。 (北朝民歌《木兰诗》)

23. 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 观刈麦》)

24. 八百里分麾下灸, 。 。 (辛弃疾《破

阵子》

25. 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

阵子》

26. 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7.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28.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29. 晨兴理荒秽, 。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

30.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

是 , 。

3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

场面的词句是 , 。

32.梅花是美的,美在其精神。陆游笔下的寒梅敢于傲霜斗雪,却是寂寞而又饱受

摧残的,正如其诗中所写:

“ , 。 , 。”而毛泽东笔

下的梅花却是坚强不屈的,“ , 。”

但两位诗人都赞美了梅花的美好品格――不争春,毛泽东写道:

“ , , ”;

陆游是这样写的“ , , , 。”

33.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

“ , 。”

34.孤雁是执著念群的,《孤雁》一诗中“ , 。”写出了其

执著的行为,而“ , 。”则写出了其念群深切的心理。

35.郑谷在诗中这样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 , 。”鹧鸪的叫声悲切,催人泪下,正如诗中

所写“ , 。”

36.爱国词人辛弃疾时刻不忘抗金大业,多少次梦回抗金战场,在《破阵子》一诗

中,他写道“ , 。”诗人想象着战斗的场面:

“ , 。”然而

“ , ”的壮志难酬,只落得“ ”

的慨叹。

37.陶渊明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愿躬耕于田园,过着

“ , ”的田园生活。

“ , 。”两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

38.大自然的风光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建的诗句

“ , ”写出了清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面对北国的雪景,

诗人毛泽东也畅想着明天祖国的妖娆美景,正如其诗中所写

“ , , !”

39《蝉》一诗中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 。

40.《鹧鸪》中“ , ”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

聆听鹧鸪声声哀怨。

41.“ , 。”崔颢登上黄鹤楼,

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

庭湖的壮阔之美, 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 ,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曲同工

之妙。

4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

是 , 。

4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

是: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

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

壮的句子是 ,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

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 , 。写出

与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有关的句子

是 ,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

活)的诗句是 , 。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

是 , 。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

的是

, ;

, ?

45.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

是: , ;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

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46.《登岳阳楼》中“ , ”两句,气势恢弘,被

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诗人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

只能以孤舟为家的两句是 , 。看到

国家因战乱未平,多灾多难,诗人不禁老泪纵横的诗句

是 , 。

47.《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借蝉抒怀的句子

是): , 。

48.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

他的功绩冠盖古今。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 两句诗来称赞他。

49.《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

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

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

是 , 。

50.《鹧鸪》中描写鹧鸪习性和形貌特征的诗句是首

联 , 。颈联 , 则表现了游子、佳人的羁旅之思、相思之苦。尾联 , 两句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51.《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

是 , 。

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 。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

是 , 。

52.《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荷花荷叶得以差

差绿、柄柄香是因为: , 。

53.《赠荷花》 , 。两句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

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借以歌颂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二
《七下古诗习题》

古诗词默写(一)

1.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 , 相失万重云。 (杜甫《孤雁》) , 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鹧鸪》 ) ,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 ,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采莲曲》) ,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采莲曲》) ,卷舒开合任天真。 ,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 《赠荷花》 ) ,倚槛风摇柄柄香。 (郑谷《莲叶》) ,雨中留得盖鸳鸯。 (郑谷《莲叶》) , 此花真合在瑶池。 (陆龟蒙《白莲》) , 月晓风清欲堕时。 (陆龟蒙《白莲》) ,未抵西湖泛野航。 ( 苏轼《莲》)

,露为风味月为香。 ( 苏轼《莲》)

17 . , , 欲与天公试比

高。 , , 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

春 雪》)

18.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 雪》)

19. , ,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 雪》)

20. ,飞雪迎春到 。 ,犹有花枝俏 (毛泽

东《卜算子》)

21. ,只把春来报 。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卜算子》)

22 .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

衣。 ,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

23. ,背灼炎天光。 ,但惜夏日

长。 (白居易《 观刈麦》)

24. , 五十弦翻塞外

声。 。 (辛弃疾《破阵子》

25 . , 嬴得生前身后名。 ! (辛弃疾《破阵子》

26. ,归雁入胡天。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7.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28.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29 ,带月荷锄归。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0. 《使至塞上》中 , 两句即景设喻,

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31.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

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32.蝉在虞世南的笔下是“贵”与“清”的统一,其叫声响亮且传播极远,正如其

诗中所写“ , 。”

33.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

“ , 。”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

34.北国的风光,用毛泽东的诗句来概括是

“ , 。”登高望远,诗人看到了

“ , ; , 。 , , 。”

35.木兰虽是一个女子,却决心替父从军,

“ , 。”表明了她对父亲的爱,更表明了

对国家的忠。一组排比句

“ , , ,”展

现了她从军前的忙碌景象。在征战生涯中,她屡建奇功,

“ , 。”则是她赫赫战功的侧面表现。但

她不图功名利禄,依毅然辞官还乡,

“ , 。”就是她高尚品格的体现。

3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有着前无古人的英雄豪气,《沁园春•雪》

中“ , , !”就

表达了超越前人、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

37.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

“ , ”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

辛苦;“ , ”则是通过农民的反常心

理来表现他们所受的煎熬。

38.《破阵子》中“ , 。”用

对仗形式描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39.《使至塞上》的颔联

是: , 。

40.《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4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 。

42.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43今年入春以来,H1N1病毒(猪流感)肆无忌惮,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向病魔宣战的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写的: , 。

44.《归园田居》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 , 。表明诗人勤劳的语句是 , 。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而不悔,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虽然田里长草,夕露沾衣但是作者还生活在愉快之中,是因为 , 。

45.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一词中,既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又写梅花特征的句子是 , 。最能体现“梅”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的诗句是: , 。写梅花虽俏丽但不想争占春光,只想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的句子是: , 。

46.马致远曲中咏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名诗《黄鹤楼》中云:“ , 。”与其意境相仿。

47.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

48. 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默写(二)

1.曲径通幽处,

2.万籁此俱寂,

3.吴楚东南坼,

4. 戎马关山北,

5.居高声自远,

6. 谁怜一片影,

7. 雨昏青草湖边过,

8. 游子乍闻征袖湿,

9.荷叶罗裙一色裁,

10.乱入池中看不见,

11. 惟有绿荷红菡萏,

此花此叶长相映,

12. 移舟水溅差差绿,

13.多谢浣溪人未折,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杜甫《登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 ( 虞世南《蝉》) 。 (杜甫《孤雁》) 。 (郑谷《鹧鸪》 ) 。 (郑谷《鹧鸪》 ) 。 (王昌龄 《采莲曲》) 。 (王昌龄 《采莲曲》) 。 。 (李商隐 《赠荷花》 ) 。 (郑谷《莲叶》) 。 (郑谷《莲叶》)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三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LCY》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李春友

一《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概括蔡连女的形,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

4,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①映衬的手法“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这两句诗中,采取了映衬的手法描写采莲姑娘们的秀美。②姑娘们的穿着,“罗裙”,绿的,就像是和那些田田的碧绿的荷叶用一样颜色的丝绸裁出来的,鲜活,灵动,明亮,诱人。③姑娘们容颜,“芙蓉向脸”,掩映在摇曳多姿、鲜艳欲滴的荷花中,与花儿交相辉映,竞相比美,娇艳,靓丽,活泼,可爱-写出美丽。这如此美丽的“罗裙”,娇艳的容颜,为隐行荷塘轻易被人发现提供了绝好的隐身迷彩。为下文设置了个合情合理的原因和条件,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 赠荷花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描绘怎样景色

2.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表达作者的感情(主题)

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荷花的特点

1. 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

2.即表达诗人对红绿相映地赞叹,也表达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

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和化的特点①纯真自然,②互为佐佑、互相辉映,(红绿相映)

荷专题、

一 陆龟蒙《白莲》 阅读练习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一、二两句诗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3分)

答案:

1.素雅、冰清玉洁。

2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3.赏析:“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提示: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4.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二、 采莲曲【王昌龄】阅读练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闻歌“看出活泼。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三.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1、这首诗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可以分为几幅图画,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2、这首诗从那几个方面来写莲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4、赏析“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答案:

1.郑谷的《莲叶》,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2.①色彩、香味、形象,②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荷叶的赞美。

3.运用了运用拟人手法,写鸳鸯戏水,荷叶遮雨,婉转地表达出“浣纱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将文章写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荷叶的赞美

4.描写了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四.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2)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其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品格,本诗描写了荷叶荷花哪些独特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1)①对比,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花移栽金盆,备受殷勤,叶受到遗弃,化作泥土。拿荷花和其他的花对比。(2分)②拟人,三四两句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性而为。(2分)(答“象征”,“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言之成理,可给1分)

(2)①概括描写荷叶荷花的品质①“任天真”,借以歌颂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②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赞美了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5.《莲》(宋)苏轼(通感的修辞)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专家翻译】

“抵:至,到;野:这里指郊外。”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赏析

1.“旋折荷花剥莲子”

2. 露为风味月为香

3.表达作者样的思想感情

1 “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者动作的迅速敏捷,也写出了诗人求购莲子的心情急切。

2. “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味”?“月”是什么 “香”?谁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 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淡雅朦胧的。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 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上叫“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3,《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 生动。

鸟专题古诗试题及答案—李春友

一、《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读虞世南的《蝉》回答问题。

(1)“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答: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答: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二 杜甫《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3)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2分)

(4)表达思想感情

答:

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3.反衬: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4.表达思想感情、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旅

三.读郑谷的《鹧鸪》回答问题。郑谷《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一联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或传说?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1.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屈原/娥皇、女英溺于湘江

2.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

3.借鹧鸪啼声之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四、《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白居易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写仙鹤之美

3.揣摩一下诗中的”丹砂“和白雪”分别指代什么?

4、白居易的《池鹤》一诗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渴望回归自然的句子是: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5、诗中:“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采用 法写 。

6.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如下:

1形态、羽毛、叫声、特立不群

2羽毛像雪一样白,丹砂指的是冠如丹砂一样红,

5.采用反衬手法。写池鹤风姿超凡,不讨好别人。

【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鉴赏关键点】方法托物言志,语言特点:语言平易浅近;

6.主题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一《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高斋闻雁来”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尝试品析“归思方悠哉”中“方”字妙处。(3分)

答案:

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雁叫声声的萧瑟凄清的画面,借助雁抒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寓含着作者的淡淡的悲哀。

2.体现作者归思正浓,为下文高斋闻雁蓄势。

7、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四
《七下诗词鉴赏复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诗词鉴赏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字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1.竹径:小路被竹林掩映;曲径:小路弯弯曲曲,层次丰富,景致深浓。

2.“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2.深: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3.诗歌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你认为隐含了怎样的哲理?

3.要达到能领悟妙道的胜境,先要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4.“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

5.诗歌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句是否矛盾?不矛盾)

5. “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6.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实际上是以声衬静写自己的心静,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浓厚隐逸情怀。

二、登岳阳楼(杜甫)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1.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湖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者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幅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

2.广阔无边、雄浑壮观的洞庭湖,划分开吴国、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一般。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3.运用描写,既有实写、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气势磅礴恢宏。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亲朋杳无音信,得不到物质、精神方面的任何帮助;既老且病,漂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写出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5.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是尾联,请你从思想内容上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出本诗中除了“表现诗人感叹自己身世、思念亲朋”之外的别的情感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诗人为什么面对洞庭湖忍不住老泪纵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包含有诗人哪些情感。

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对尾联的理解。

5.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诗人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万景凄凉,更为国家的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境界高尚。(对亲戚朋友的眷恋、对自己年老多病孤独的悲伤、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报国无门的忧愤。)

三、蝉(虞世南)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1.外形、习性、声音

2.诗歌中的蝉有怎样的寓意?

2.这是一种清高尊贵(身份险要)、品格高尚(品质清廉)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

3.这首诗歌前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3.虽然生活平淡,但是仍然志存高远。

4.诗歌中借蝉抒怀的点睛之笔是什么?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既是写景又是抒怀,诗人借蝉抒怀,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之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5.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怎样的启示?

5.品格高洁的人,不需借助外力,本身具有很强的昭示,自能声名远播。

四、孤雁(杜甫)

1.诗歌的颈联中用“似”“如”,是不确定的揣测吗?你觉得诗人用字如何?

1.望眼欲穿好像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用这两个字表现似见而未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孤雁苦苦寻觅同伴的凄苦与无奈。

2.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2.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念、迫切追求。

3.诗题为“孤雁”,为何在尾联要提及“野鸦”呢?野鸦象征了什么?

3.用野鸦反衬孤雁:孤雁心中悲痛、追求迫切,念群之情浓烈;但野鸦全然不懂,鸣噪不停。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孤雁的高原追求。

野鸦象征了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

4.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4.诗人借失群孤雁自喻,抒发漂泊乱离中是群人的悲哀和痛苦的心情。

五、鹧鸪(郑谷)

1.诗歌颔联中的“雨昏”“花落”点染了怎样的环境?“青草湖”“黄陵庙”这两个意象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引起读者对屈原怀沙、香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音的哀怨凄恻。

2.诗歌的颔联中“乍”“才”两个虚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两个虚词极写了鹧鸪啼声的感动人心。

3.诗人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3.诗人重在表现鹧鸪啼声的哀怨凄切,抒写游子佳人的乡愁旅思。

六、采莲曲(王昌龄)

1.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妙处。

1.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衬托出采莲女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2.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七、莲叶(郑谷)

1.赏析“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1.从视觉角度写莲叶的形象和色彩,从嗅觉角度写莲叶的香味,还写出了动态美。船儿徐徐前行,河水溅起簇簇浪花,参差不齐的碧绿荷叶在水面上微微荡漾,我倚在船边的栏杆旁,清风一阵阵吹来,摇动一柄柄荷叶,不时送来缕缕淡淡的清香。

2.“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2.赞美荷叶的高尚品质,表达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

八、赠荷花(李商隐)

1.请赏析诗歌的前四句。

1.对比,前两句写花和叶的两种不同命运,花移栽金盆,叶受到遗弃。拿荷花与其他花对比。拟人,写荷叶伸张卷曲,荷花开合闭放,率性而为。

2.古人常以荷花比喻君子的美德,本诗描写了荷叶荷花哪些独特品质?请简要分析。

2.诗人描写荷花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描写红花绿叶互相映衬、红衰翠减不离不弃,赞美了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九、白莲(陆龟蒙)

1.诗歌前两句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1.素雅、冰清玉洁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赏析。

2.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凋谢。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

的社会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十、沁园春· 雪(毛泽东)

1.赏析诗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舞”“驰”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高原蜿蜒起伏、雄伟高耸的情景。表现诗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

2.阅读诗词要通过想象去感受诗词所创造出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请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把“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3.承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是对上面具体描写“北国风光”的总括;“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则开启下文,引出对“秦皇汉武”等的评价。

4词中评说历史人物时用了一个“惜”字,该怎样理解?

4.①含褒奖,褒奖他们具有雄才大略、武功显赫;②是惋惜,惋惜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文学才华方面欠缺,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③有自信,相信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登上历史舞台,必将后来者居上,胜过前人,在文治武功这两个方面都能建功立业。

5.作者在诗中列举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有什么用意?

5..列举这些成就雄图霸业的帝王,既是对“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展开,同时也是为了与今天的风流人物对比,以秦皇汉武等的“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反衬出“今朝的风流人物”才是真正的文武兼备的英雄人物。

6.全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该怎样理解?

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自信和自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十一、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十二、卜算子· 咏梅(陆游)

复习题见《同步练习》P133

十三、观刈麦(白居易)

1.写出诗歌中描写刈麦场面的句子。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诗歌写“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有什么用意?

2.侧面描写,通过写妇女、儿童的后勤服务体现“五月人倍忙”。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描写一户人家刈麦艰辛忙碌的画面。双脚受着热气的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的烘烤。

4.根据诗歌的题目,全诗的重点应在描写丁壮“刈麦”的场面,诗歌却着力刻画了一个拾穗的贫妇人的形象,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从“家田输税尽”一句可知,贫妇人以前家里也有田地,是繁重的税收使他失去了田地,落得“拾此充饥肠”的下场。正在田间辛苦劳作的丁壮们,将来极有可能也会像贫妇人一样,失掉自己的田地。诗人塑造贫妇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繁重的税收对百姓的伤害之深。

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5.繁重的赋税使农民失掉了自己的土地,也就失掉了生存的依靠。

6.除了“悲”,诗歌中还有哪个字最能概括诗人“观刈麦”后的心情?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愧。看着农民们辛苦劳动,却依然贫穷困苦,更有贫妇拾穗充饥,诗人想到自己“曾不事农桑”,却能“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鲜明的对比让诗人倍感愧疚,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十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联系词的上阕内容,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军营生活的情景。

1.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吹角连营”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

2.描写的是整个军营接连不断响着进攻的号角的场景。

3. “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比喻、夸张。将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万箭齐发、壮观激烈的战斗场面。

4.“可怜白发生”中的“可怜”现代汉语中“可怜”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说明理由。

4.不相同。现在是“怜悯,值得怜悯”,诗歌中是“可惜”。虽然有驰骋沙场的雄心,可惜自己已经鬓生白发,理想难以实现。

5.“可怜白发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将现实与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年老力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6.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为何在词的末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慨?

6.词人一心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可是朝廷昏庸无能、主和派占上风,他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包裹之门,眼看自己两鬓斑白,表达出壮志难酬的忧愤。

十五、使至塞上(王维)

1.“蓬草”在古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歌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问军队,为什么以“蓬草”“归雁”自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蓬草随风飞转,常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人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而感到忧愤。

诗人自比,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向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2.燕然。东汉将军窦宪打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用“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五
《2013年中华诗词之美考试及课后题答案》

1、以下不属于宴乐的构成要素的是: (1.00分) o

o

o

o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2、“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 (1.00分) o

o

o

o A.《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B.《赠荷花》 C.《暮秋独游曲江》 D.《送臻师》

3、“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的评价。 (1.00分)

o

o

o

o A.诸葛亮 B.韦庄 C.冯正中 D.魏征

4、“不妨高卧,冰壶凉簟”说的是谁? (1.00分)

o

o

o

o A.辛弃疾 B.杜甫 C.陈元龙 D.陶渊明

5、刘永济的《鹧鸪天》没写哪个? (1.00分)

o

o

o

o A.玉屏 B.犀角 C.絮影 D.朱颜

6、《东轩笔记》的作者是? (1.00分)

o

o

o

o A.缪钺 B.叶梦得 C.释惠洪 D.魏泰

7、《花间集》的编订者是? (1.00分)

o A.韦庄

o B.欧阳炯

o C.温庭筠

o D.赵崇祚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1.00分) o

o

o

o A.独体单音 B.单音多意 C.单音四声 D.破音字

9、古时君子以美人、簪花等来象征寄托自己所追求的美好品格,这一传统起源于? (1.00分) o

o

o

o A.乐府诗 B.汉赋 C.楚辞 D.晚唐、五代小词

10、诗与词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别主要是: (1.00分) o

o

o

o

o A.语句整齐与否 B.讲究平仄与否 C.格律严格与否 D.押韵严格与否

11、“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这句经文出自以下哪部经书? (1.00分)

o

o

o

o A.《金刚经》 B.《华严经》 C.《般若波密心经》 D.《妙法莲华经》 12、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是: (1.00分)

o

o

o

o A.温庭筠 B.李煜 C.欧阳修 D.苏东坡

13、下列哪部著作是近代词论家陈廷焯所著? (1.00分)

o A.《人间词话》

o B.《蕙风词话》

o C.《茗柯文编》

o D.《白雨斋词话》

14、关于周邦彦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声音的拗折 B.行文用笔常常意料之中 C.前后若不相蒙 D.说的不直接

15、清代词学著作不包括: (1.00分) o

o

o

o A.《词选序》 B.《人间词话》 C.《雕菰楼词话》 D.《录鬼簿》

16、以下哪一词句不是出自不是南唐时期的作品? (1.00分)

o

o

o

o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C.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D.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17、关于韦庄的《菩萨蛮》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有一个系统 B.第三人称 C.美女与爱情 D.致思唐之意

18、“蛾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背景,可以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因此蛾眉在西方语言学里被称为? (1.00分)

o

o

o

o A.语音 B.语法 C.显微结构 D.语码

19、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诗的哪种表现手法: (1.00分)

o

o

o

o A.赋 B.比 C.兴 D.喻

20、《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的“山”象征: (1.00分)

o

o

o

o A.敌国 B.景仰 C.威严 D.束缚

21、辛弃疾词中“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登览的是哪座楼? (1.00分) o

o

o

o A.黄鹤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双溪楼

22、“华开莲现,花落莲成”是出自: (1.00分) o

o

o

o A.《金刚金》 B.《妙法莲华经》 C.《心经》 D.《法华经》

23、清代的张惠言属于以下哪一个词派? (1.00分)

o

o

o

o A.阳羡词派 B.临桂词派 C.浙西词派 D.常州词派

24、“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王国维的评语化用自: (1.00分)

o

o

o

o A.离骚 B.诗经 C.人间词话 D.史记

25、“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1.00分)

o

o

o

o A.郑国的词 B.淫靡的作品 C.典雅的作品 D.郑国的音乐

26、下列哪一向不是张惠言在《词选·序》中所描述的小词? (1.00分)

o A.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诽不能自言之情

o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o C.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o D.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27、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的诗句? (1.00分) o

o

o

o A.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C.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D.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8、下列属于叶嘉莹原创的是 (1.00分)

o

o

o

o A.何以度苍生 B.植本出蓬瀛 C.相望不相即 D.都是

29、中国最早的词学是在()中产生的。 (1.00分) o

o

o

o A.怀疑 B.疑惑 C.轻视 D.忽视

30、关于苏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特点包括 (1.00分)

o

o

o

o A.长调 B.开阔博大 C.有诗的美感 D.都对

31、晚清四大词人中谁轻视王国维没有 传统 (1.00分)

o

o

o

o A.朱祖谋 B.文廷式 C.况蕙风 D.王鹏运

32、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C.“贫而乐、富而好礼” D.“低回要眇、以喻其志”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六
《荷花诗词

荷花诗词 爱莲说

周敦颐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唐代诗选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 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莲 花 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 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 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 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 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 无人问的中。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 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 早晚双飞池上来。 芙 蓉 唐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

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 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 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 一夕练塘东。 独芙蓉 唐 王贞白 方塘清晓镜, 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 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 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 双双鸂鸟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 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

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 莲叶捧成杯。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 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 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 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 怅望凉风前。

采莲 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 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 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 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 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 江洪 泽陂有微草, 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 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 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 应与飞蓬匹。 荷花 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 不奈此香何。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七
《课内古诗赏析集锦》

黑林中学师生讲学稿

年级 九 科目 语文 执笔 陈 冲 审核 刘艳

课题 课内古诗赏析集锦 课型 复习课 授课时间

【唐诗版块】

一. 初唐——自高祖武德至玄宗先天间(618-712)

1.阅读王勃的诗,完成诗后的问题。

⑴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上)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①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②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⑵山中(八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⒉阅读虞世南的《蝉》,回答下面问题。(七下)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①这首诗从整体上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②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指出相应诗句并简要分析。

二. 盛唐——自玄宗开元年间至代宗大历初(712-约766)

㈠ 边塞诗人

1. 阅读王昌岭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采莲曲(七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采连女怎样的性格?

2. 阅读崔颢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黄鹤楼(七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阅读王之涣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凉洲词(九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 请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

②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阅读岑参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画出你认为描写“雪景”的佳句,并谈谈其精妙之处。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用这的语言描述一下。

㈡山水田园诗人

1. 阅读王维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使至塞上(九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全诗叙述了,描绘了边塞 生活,歌颂了将士们 的战斗精神。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请展开想象,先描绘这“千古壮观”,再对

这两句诗略作赏析。

2. 阅读常建的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七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描写了主要内容是什么?流露出了诗人哪些思想倾向?

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八下)

弃是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①“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有人认为,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情绪,这是不足取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 塞下曲六首(其一)(九下)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①诗中“折柳”一词语意双关,请你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请赏析此句。

4.行路难(九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历来为人传诵,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诗是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1.登岳阳楼(七下)

昔闻洞庭水,金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孤雁(七下)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春望(八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②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望岳(八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㈤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回答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中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②本诗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㈥阅读韦应物的《闻雁》,回答下面的问题。(八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中唐——自代宗大历至穆宗长庆年间(766-825)

1.阅读韩愈的诗,完成下面的问题。(七上)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

①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②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2.阅读刘禹锡的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⑴秋词(七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表现手法的?

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饮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怀旧空饮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白居易在赠诗中称刘虽“诗称国手”,但无力与命运抗衡,刘禹锡则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作答。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3.阅读白居易的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⑴钱塘湖春行(八上)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百沙堤。

①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⑵池鹤(八下)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篇八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

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姓名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指莲花。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莲叶 唐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着栏杆,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来阵阵香气。真的要感谢那些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子们没有将它攀折,留到现在,为雨中那一双双鸳鸯遮风避雨。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态度不同,把花栽在精致美观的金盆中,却任由花叶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诗人由衷地赞叹:“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待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我们看到,荷花真的不同一般,它们同荣同衰、坚贞不渝,于众花中独树一帜,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韵。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白莲 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色的莲花经常被其他姿色艳丽的花所欺。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白莲好像无情,其实有恨啊,在天欲破晓时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白莲正在悄然凋零。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

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荷叶:清香扑鼻 团团如盖 可用来包裹物品 荷花:袅娜多姿 清新脱俗 雅丽素洁 荷茎:亭亭玉立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荷根:节节横生 深埋地下 可入药 莲子:生命力强 莲心味苦

《江南》汉乐府 《小池》宋 杨万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如梦令》李清照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兴尽晚回舟,误如藕花深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相关热词搜索:古诗阅读题 小学古诗阅读题 2015中考古诗阅读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诗赠荷花阅读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诗赠荷花阅读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194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