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

2016-02-15 09:10: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一《与酒相关的古诗词》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女人饮酒的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你。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一
《与酒相关的古诗词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蝶恋花

晏几道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红

日日香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

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李清照《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月下独酌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秦观《南歌子》

玉漏迢迢尽

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

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辛弃疾《一剪梅》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纳兰性德《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胜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纳兰性德《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杜牧·

独酌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汪遵

咏酒

万事销沉向一杯,竹门哑轧为风开. 秋霄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心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流夜郎赠卒判官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二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三
《饮酒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蕴涵着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 第一句看似平淡,

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

第三句借势发问,

第四句给出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 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 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Good bye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四
《陶渊明_饮酒_诗赏析》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五
《南宋女性与男性词人的涉酒诗词审美情趣比较_以李清照_朱淑真_苏轼_辛弃疾诗词为例》

第9卷第2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9No.2

Mar.2009

南宋女性与男性词人的涉酒诗词审美情趣比较

———以李清照、朱淑真、苏轼、(,武汉 430073)

  摘 要:与南宋著名男性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一系列涉酒诗词相比较,中国文坛同期的女性词人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也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李清照涉酒诗词与朱淑真涉酒诗词相比,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但诗词中包含的感情同样的浓郁难解。二人早期作品内容以闺阁春怨为主,作品意象的选择上虽常常类似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因为个人经历所致,李清照的后期涉酒诗词内容则与社会时事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多了几分男子的豪气。作为男性词人的杰出代表,苏轼和辛弃疾二者作品都洋溢着词人难以抑制的才情,在内容上也大都反映了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但苏轼涉酒诗词表达的情感更为豪放与豁达,相比较而言辛弃疾则更为沉郁与隐忍。李清照与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为以男性为主导的涉酒诗词注入了女性独有的青春活力和纯真魅力,而苏轼与辛弃疾则为涉酒诗词注入了难得的率直和童真之情。

关键词:男性涉酒诗词;女性涉酒诗词;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2-0127-04

  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不仅善于借酒应酬来往,而

且也经常借酒来抒一己之情,正是酒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或豪迈奔放,或忧郁愁闷的经典涉酒诗词。在这些优美而不朽的涉酒诗篇里,既有屈原“世人皆醉我独

[1]

醒”的痛苦与无奈,也有陶渊明的“悠悠迷所当,酒

一、女性(李清照、朱淑真)涉酒诗词

审美情趣比较

  虽然出生于宋代,但在家乡习俗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李清照不仅以饮酒为常事,而且时有醉酒之态,因此以酒入词便不足为怪。在李清照现存文学作品中,有超过半数诗词和酒相关“,醉”字也被其频

(常记溪亭日暮)[6]12频提及。比如《如梦令》“常记溪

中有滋味”的沉醉与欣赏,有李白“斗酒诗百篇”

[4]

[2][3]

的豪迈与自信,更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惆怅与忧郁。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封建社会里酒似乎成为了男性的专利所属。然而历史的长河也曾记下了一些犹如流星般璀璨耀眼的女性作家们。她们不仅打破了这种酒禁忌,更以其创作的那些优美悠远的诗词在历史的天空里留下了自己永恒的坐标。不同于男性作家的潇洒不羁,李清照和朱淑真等女性作家生来便背负着

[5]

沉重的心灵枷锁。在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出了李清照少女时期在溪亭边游乐玩耍,不胜酒力而“沉醉”,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小船东撞西撞,冲进一片莲叶当中,也惊飞了栖息其中的水鸟。词中充溢着青春的活力,可以看出正是酒让李清照的种种感受得到了发泄。作者以醉酒成功地写出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对个人生命与自然春光的呼应和律动满怀的喜悦与自豪。同样是写春,作者在另一首词《如梦

(昨夜雨疏风骤)[6]13中写到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

意识里,她们的才华所带来的不是赞誉,而是封建卫道士们的偏见。然而她们终究释放出了自己的华彩,大胆而又无畏地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本文将分析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位女性作家的经典涉酒诗词,并与辛弃疾和苏轼两位男性作家的涉酒诗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

3收稿日期:2008211225

作者简介:郭楠(1985-),女,陕西咸阳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美学研究。

1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择了“病酒”的意象来表达深刻的愁绪,可见酒之于女性作家也有着巨大的魅力。而在朱淑真的诗词中也不难看到她将酒作为抒情的重要表达手段,比如

[9]35《春园小宴》:“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拈鞋絮点

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浓睡”和“残酒”的意象愁肠难解,作者沉睡中却又知道一夜风雨,可见作者当时心情的低落忧郁,以至难以入眠。宿醉醒来后忙问到海棠花可好?虽然沉郁却仍惦记庭院里的海棠,可见词人并未失去年少时对自然春色的热爱。不幸的是,作者却不再象当年那样无忧无虑,生活的阅历和打击,失去亲人的变故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词中便化成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含蓄和悲伤。从爱春到伤春,的陪伴而更加浓郁。另一首早)[6]24“:,农。万木初阴莺百转,千花乍拆蝶双飞。牵情自觉诗豪健,痛饮唯忧酒力微。穷日追欢欢不足,恨无为计锁抖晖。”一股豪气随着“达到顶峰,丝毫不见

[9]45

:“顷刻回春色,]55;:,恰[9,:莺花争妩媚,诗酒斗清[9]78;:“含羞自是不言者,从此成蹊入醉

乡”等,酒香飘溢,诗情难以自抑。

李清照与朱淑真写酒已然各成风格,作为与其同时代的男性作家辛弃疾和苏轼,在写酒时又有何不同呢?

消酒未消。”象,。这时“香消酒未消”的沉醉不仅包含了个人的伤情,甚至包含了国家灭亡的巨大哀痛。在李清照的笔下,她不仅为酒赋予了伤春、思乡、遣愁的别离之恨,也在对酒的书写中勇敢地表达出了女作家的亡国亡家之痛。

在宋代可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的女性作者毫无疑义的当推朱淑真。她们两人一南一北,同时被清代梁

[7]

绍壬称赞为“独有千古”。李清照与朱淑真二人不

二、男性(苏轼、辛弃疾)涉酒

诗词审美情趣比较

  苏轼的诗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创了一代“豪放”新风,无论在当时还对后代都是影响深远。苏轼本人的逆境人生,可以说始于“乌台诗案”。在此后的人生旅程中,苏轼共遭到三次重大的贬谪,即被贬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时写出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豪放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词体表现重大社会题材的创作方式,开拓了词体创作的新道路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被

(大后人誉为“千古绝唱”。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

仅在宋代文学史上南北呼应,也许是同为女儿身的缘故在题材的选取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她二人在青春时期都有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经历,但是成年后的生活轨迹却不尽相同。所以即使是同样的题材二

[8]

人的处理方式也是各有特色。比如李清照在《蝶恋

[6]17

(暖雨晴风初破冻)花》中写到“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的作品承袭了以往的风格以酒入词借酒抒意,一如既往借“酒意诗情谁与共?”来抒发自己春愁春怨的心情。同是

(独行伤春惜春之作,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春怨》独坐)[9]23“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

江东去)[10]67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深感年岁渐老,功业无成,遂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大功的往事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寥寥数语恰如其分地以酒表达出作者豁达不羁的心境,虽然有抱负未成的不甘更有笑看人生的宽广境界。苏轼贬谪黄州期间的另一篇

(梦中了了醉中醒)[10]47:“梦中了了醉中《江城子》

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这首词以“春怨”二字标明心迹,先声夺人。李清照的作品虽未如此锋芒毕露,但作品中流露出的愁郁难解与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不相上下。・春怨》除此以外,二人都用

了“泪”“、残”“、愁”和“梦”等字眼表达同一个主题。在感情递进的描写上也是令人意外的同步,首先倾诉自己的落寞孤寂之感,然后写无法消解的难眠相思之苦,最后只好以剪烛消遣夜晚的时光。在李清照留下的48首诗词中提到饮酒和醉酒的就有24首,而朱淑真的26首诗词中有8首也提到了酒。李清照

(香冷金猊)[6]25说“在《凤凰台上忆吹箫》:非干病酒,

[9]34不是悲秋”,朱淑真在《得家嫂书》说“:非干病酒

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斜川之游,这首词虽然充满恬静闲适的田园趣味,却又不失苏轼以往的豪放之气。该词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

与悲秋”。二人再次令人意外的达到了同步,共同选

 第2期       郭楠:南宋女性与男性词人涉酒诗词审美情趣比较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与苏轼提到的自比陶渊明形成呼应,体现了苏轼不仅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更是如同知己般深知自己如同陶渊明一样,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然而作者并未仅仅写酒于

(老夫聊发少年此[11],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狂)[10]37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129

经“;须富”句“、暂忘”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是子“;亦好”用唐戎昱《长安秋夕》诗,是集。一首词中,四部用遍,或整用成名,或提炼文意,化用故典,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同为词人但身为女性在社会风气的压抑下,李清照和朱淑真无法用自身,比如李清照

()[6]104写道:“夜来沉醉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孙权自比,象,以酒写胆“,情,,一股豪气直冲云霄。

同样酒在南宋以豪迈著称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词创作中也是一个重要意象。作为一个豪情满怀的爱国志士,虽然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但身处在屈辱的南宋却难有作为[12],反而是他的诗词在宋代文学史上闪耀着光辉。辛弃疾不仅沿袭了苏轼词体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气势的作品,而且以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丰富的学养和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了极富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宋词更

[13]

(醉里且贪欢为广阔的领地。他在《西江月・遣兴》

,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作者因为思念而开始饮酒,又因为饮酒沉醉,睡梦中酒

(料风细醒却再也无法成眠。又如朱淑真的《江城子》雨作春寒)[9]151“:料风细雨作春寒,对年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阂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因缘。水云间,悄无言。”是朱淑真失恋后对相思之痛的抒发。李清照的作品虽然没有朱淑真那么锋芒毕露的叛逆,但她作品中的情绪丝毫不比朱淑真淡漠,只是由于李清照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比朱淑真略微幸运,所以在情绪的控制上李清照更为内敛。但从她的作品与酒的密切关系就可以看出她也是位性情豪爽的女子。李清照到了后期才开始有了更多的对社会、国家的关注。这时出嫁丧夫后的李清照无法再像女儿家时那样和社会完全隔离起来,随着她与社会变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作品也开始有意无意

(风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部分现状。如她的《菩萨蛮》

柔日薄春犹早)[6]56“: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

笑)[14]56写到“: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稼轩词“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而又不失词之

[15]

含蓄蕴籍之长”。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南宋昏暗的

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李清照漂泊故乡、无所依靠的孤苦之情加之怀念故国之痛,这时的酒意象就成了李清照苦涩心情的直接写照。然而朱淑真由于去世较早没有与社会现状联系较紧密的作品。

与其他女性作家相比,辛弃疾、苏轼的涉酒诗词的不同在于他们对作品在表达上有种在才情上的追求,而且作品内容多反映男人世界中对事业和功名追求,即使提到儿女私情也是以比较豁达的心态来描述,很少有仅仅描写愁肠寸断之感的作品。所以酒在辛弃疾和苏轼涉酒诗词中里是青云之志不能施展的愁郁,也是落寞英雄最后的安慰。相比之下,苏轼更为豁达开朗,他可以在厌倦了仕宦生涯时,在陶渊明身

(梦中了了醉中上找到心灵的默契,苏轼在《江城子》醒)[10]103写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

(读渊明诗遍人间,仍旧却躬耕”,又如他的《鹧鸪天》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10]82“:岁晚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苏轼以陶渊明为知音,真诚的接受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和老庄思想来调节生活中、仕

政治环境使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作者难免忿闷而又不能直抒不满,一个“且”字说出了作者沉郁的心境下难以为欢,只好借酒来麻醉自己得以片

(左手把青霓)更是直承刻欢愉。辛弃疾《千年调》

[14]44

《离骚》神韵,他在《千年调》中说到“:左手把青

霓,右手扶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阔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本词以豪放悲壮为主调,但并不拘于一格,俊爽飘逸,裱纤婉丽,也兼收并蓄,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如刘克庄所说“:公所作大声鞋鞯,小声铿绚,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裱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

[16]

(吾衰矣)则体现了秦郎之下。”另一首《最高楼》

辛弃疾尤其善于用曲和化用前人成句的风格,他在词中写到“: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

[14]76

说甚,是和非。”“吾衰”句用《论语》述而篇,是

1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社,1993.

[5] 袁朝译注.格言四种[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6]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7] 转引自周懋昌.肥瘦深浅各有态[J].文史知识,

1992(11):42-43.

[8] 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途中的种种苦闷。酒意象在他的诗词中表达的情绪更加淡定乐观,正是由于这种旷达,他才能在被贬惠州后还得意的在《食荔枝》里唱“: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

[10]33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见正如林语堂所言“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17]”的达士高人。而辛弃疾作为武将虽然才华甚高,但是建功立业的观念始终无法淡然。他又偏偏仕途多舛,所以在他诗词中所体现的情绪与苏轼的豁达开朗相比更为沉郁隐忍。

虽然李清照、、相同的。,也为女性涉酒诗词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意识和女性作家难得的才情。那么苏轼和辛弃疾则为涉酒诗词注入了男性涉酒诗词中难得的童真、率直之情。可以说,正是基于他们对酒意象的重视,才使得“酒”这一意象日趋丰满完善,并最终成为中国诗词创作领域的一个独特意象。

社[9,[M].北京:中

10[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2.

[11]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 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

版社,1997.

[14] 王逸章句.楚辞补注[M].洪兴祖,补注.北京:中华书

局,2002.

参考文献:

[1] 王逸章.楚辞补注[M].洪兴祖.补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15]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0.

[16] 刘克庄.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7] 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M].海口:海南国际

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詹锳.李白诗论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4] 欧阳修,苏轼.欧阳文忠公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

新闻出版社,1995.

ComparisonofAestheticFlowinNanSongClassicalPoetry

ConcerningLiquorImages

———TakingthePoetryofLiQingzhao,ZhuShuzhen,SuShiandXinQijiasExamples

GUONan

(SchoolofLiterary,South2centralUniversityforEthnicCommunities,Wuhan430073,China)

Abstract:ComparedwithpoemsregardingliquoroffamouswritersXinQijiandSuShiinNanSongdynasty,LiQingzhaoandZhuShuzhen’scompositionshavehighprestigevalueasfemalepoetsinliteraturefieldalso.Althoughembracingcomplicatedfeelingtosameextentandexpressionstylestodifferentialextent,LiQingzhao’scompositionshavepreferencetoinnerconvergence.BothLiQingzhaoandZhuShuzhenfocusonfeelingofloveintheformerperiods,neverthelessLiQingzhaotransferherattentiontosocialeventsduetopersonallycomplicatedexperiencesinherlatterperiod.ThecommoncharacteristicsofrepresentativemalepoetsXinQijiandSuShiaretheiroutstandingliterarytalentandtheirpessimisticattitudetochasingmerits,whereasSuShi’scompositionsaremoreboldandopen2minded.IncomparisonwithpoemsofXinQijiandSuShiinvolvingstraightnessandfrankness,LiQingzhaoandZhuShuzhen’spoemsconcerningliquorcontainmoreyouthfulnessandpurecharm.

Keywords:malealcohol2relatedpoetry;femalealcohol2relatedpoetry;aesthetictaste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六
《古诗词欣赏》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七
《古诗词总集》

诗经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诗经·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诗经·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诗经·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唐诗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宋词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很特出的人物,从政杭州刺史时,他在西湖中筑了一道堤,人称苏堤,百姓赖之,至今还是西湖十大景色之一。但他之所以受人喜爱,还在于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他在山东密州任刺史时写过《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中秋兼怀子由》这样两首词,至今脍炙人口。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读书人对这首《水调歌头》都耳熟能详。苏子此词无论写作手法或意境都属上乘之篇,但毕竞还有些许“酒后醉话”之蛛丝马迹,不过这绝不影响这首千古绝唱以及苏轼的文学造诣及个人素质。不同凡响的《水调歌头》,即便有点醉话也讲得如此美妙和富有哲理,这就是苏子的高妙之处。无怪乎,自苏子咏月的《水调歌头·中秋》问世后,九百多年来,人们仍然众口一词“前人咏月诗词几可尽废,尚无后人可与比美”。

菩萨蛮

【宋】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分析】

此首抒怀人之情。起点杏花、绿杨,是芳春景色。此际景色虽美,然人多离别,亦黯然也。"灯在"两句,拍到己之因别而忆,因忆而梦;一梦觉来,廉内之残灯尚在,廉外之残月尚在,而又闻骁莺恼人,其境既迷离倘恍,而其情尤可哀。换头两句,言晓来妆浅眉薄,百无聊赖,亦懒起画眉弄妆也。"春梦"两句倒装,言

偶一临镜,忽思及宵来好梦,又不禁自怜憔悴,空负此良辰美景矣。张皋文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观此词可信。末两句,十字皆阳声字,可见温词声韵之响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元曲

喜春来

【元】伯颜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译文】

手持鱼形玉符,腰扎白玉带,罗袍扣得庄严齐整。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居五侯,身负重任。指点万里山河在我笔尖头,正是建功立业得意之秋,要为帝王分忧。(注:‘喜春来’为曲牌名,又名‘阳春曲’。)

人月圆

【元】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译文】

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指初绿的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布满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天净沙·七月

【元】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译文】

空中的流星沿着银河闪动,有如浪花飞溅,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里兰草虽已衰谢但还齐整如剪。碧蓝天空如绸练,波光摇动北斗星正横斜西天。 水仙子·讥时

【元】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译文】

装模作样的人居然早早当上了王朝公卿,恶 狠好斗、蛮横无礼的人竟享受着万钟的俸禄,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的人竟能在社会上层畅行无阴,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

咏雪

【元】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译文】

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篇八
《古代朝鲜女性汉诗中“酒”的意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饮酒的古诗词 饮酒古诗词大全 古诗词饮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女人饮酒的古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女人饮酒的古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303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