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

2016-02-15 11:05: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一《古代名人赞美洞口的著名诗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称赞桥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一
《古代名人赞美洞口的著名诗句》

[转]?古代名人赞美洞口的著名诗句?2012-4-13 15:57?阅读(74)?转载自洞口教育编辑* 赞(3)* 评论* 转载(40)* 分享(8)* 复制地址* 编辑上一篇?|?下一篇:洞口县百岁老人状...[转]古代名人赞美洞口的著名诗句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雪峰山东麓,区域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共辖22个乡镇、565个村,总人口为82万人。320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城东西。洞口县原系武冈县的一部分。1952年2月2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原武冈县的七、八、九、十、十一区及三区的一部分划出,于同年4月1日建县。出县城沿平溪江西行4公里,江水斩断雪峰山东去,两安险峰对峙,形成峡谷。相传峡谷为悬崖覆盖,江水穿洞而去,至此形成深潭,名曰“洞口潭”,后演变为“洞口塘”,洞口之名源于此。洞口这一方水土哺育了众多的仁人志士,近代反袁护国民主主义革命家蔡锷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这里还是原海军参谋长袁也烈将军、著名教育家刘寿祺的故乡。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壮歌。第一章一、《宿洞口馆》—唐代十大才子之一--钱起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注:钱起当年走湘黔古道入黔,夜宿洞口驿站旅馆,夜深有感而发。二、《龙潭夜雨》—唐代诗人王昌龄寒声殊足渥桑田,叵耐中宵小洞天。纵使岩霖无用处,老龙未肯偃鳞眠。三、《龙潭夜雨》--宋代诗人陈与义彻夜淋铃听雨声,寒潭顿觉碧波深。四、《龙潭》一、--明代诗人陈鎏(江苏吴县人)访胜松根石罅中,洞门深锁只闻钟。老僧出定凭虚阁,看尽浮云几万重。五、《龙潭》二、---明代诗人陈鎏山寺高悬百尺渊,老龙尝共老僧眠。年来到处云霓望,肯为苍生吁九天。    “龙潭夜雨”是旧时武冈州十景之一,位置在洞口县黄桥镇龙潭铺高塘村境内。    相传有龙潜于平溪江汇入赧水处的深潭中,夜间风起,声如骤雨,疑为龙在作法降雨。???????六、黄桥龙潭铺的西崖洞,现有名人题词石刻:曲水西崖下,潭空龙自潜。夜深晴亦雨,春暖晓还烟。棹短芦花外,轻鸥浅水边。自惭劳宦辙,安得学逃禅。??注: --摘自武冈二中黄三畅文章《龙潭夜雨》七、洞口文昌塔石柱上的对联:碧水环流地疑蓬岛,青云直上人在琼霄。八、方以智在洞口潭题辞天地一时小,惟余洞口宽?????????????????九、方以智题回龙洲鸟过清溪疑仙岛,人从何处问青天  方以智(1611~1671)字昌公,号鹿起,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与陈贞慧、冒襄、侯方域为复社成员,有“明末四公子”之称。明亡后,薙发为僧,法名弘智、宏智,字无可、大可,号墨历、药地和尚等。诗词六艺五经无一不精,工书法,山水得元人法。  方以智清朝初年来到湖南洞口县雪峰山下隐居,办学兴教。这与他父亲方孔召担任过湖广巡抚,他对湖南地理人文熟悉有关。洞口县山青水秀,民风纯朴,在那个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年代,洞口雪峰岁自然是他晚年隐居的首选之地。他在洞口观音阁旁的读书岩教书著书三年多,走遍了洞口的山山水水水。  方以智,又号浮山,明末安徽桐城方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清顺治七年(I650)出家为僧。其父方孔炤,字潜夫,号仁植,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为杨嗣昌弹劾,同黄道周一道入狱(西库),二人在西库讨论易学,黄道周作《易象正》二十四图,方孔炤则酝酿《周易时论》腹稿。《周易时论》始作于祟祯三年(1630),崇祯十六年(1643)初稿成,方以智作跋。是年方孔炤又“仅因杨本,推广诸家,俟人引触会通,神而明之,命儿侄辈编录,题曰《几表》”(《图象几表》前序),方以智则集结诸家易图及说而成《图象几表》八卷。清顺治十二年,方孔炤去世,至顺冶十五年(1658)方以智又为成书作跋。《周易时论》十五卷,合前“图象几表”八卷,共二十三卷。方以智还有《物理小识》、《通雅》、《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古今性说合编》等著作。第二章一、明末著名学者方以智《游洞口双壁岩》诗曰:避秦箫鼓在渔塘,仙迹犹存旧爨烟.石壁未经人一语,名山留得月千年.夜窥翡翠屏前镜,诗写桃源洞里天.鸡犬无声炉尽灭,丹青难与世人传.  注:双壁岩就是洞口潭崖口的别称  《双璧崖泛月》诗;八月中秋再游双壁,有《中秋复游双璧遇雨,仍用秋字》。  方以智在洞口三年内数度游览双壁岩,并三度题辞作诗,实为难得。二、方以智《双璧崖》诗云:五字题双璧,名山许笑翁三、方以智酷爱屈原,而恰逢洞口中元有龙竞渡,因此作诗一首值洞口中元竞渡中元竞渡乱中流,客亦携尊上桂舟。欲吊灵均齐洒酒,洞人知汝为悲秋?四、方以智自新宁弃家流离,来到洞口始与幼子中履团聚。《送符三上学,从有章兄弟授诗书》一诗:怜汝符三小,今秋得侍余。五年皆避乱,十岁始知书。入学兼扶杖,传经即卜居。萧然篱下卧,好共举蓝舆。    注”由诗句似可推测“符三”即方以智三子中履(1638-1686)。    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中履恰十岁。    “有章兄弟”

当指萧有章、萧有斐。    方以智隐居在洞口的三年里,在洞口读书以教书著作为主。  明永历二年,明军逐渐收复湖南,时局相对稳定;方以智遂离开贵州赤溪土司,约在永历二年三月到达洞口境内(注:《四辞请罪疏》云“三月至七月,奉天始告恢复。臣惴息于洞口,拟摄怔忡,即可奔觐”.)。  方以智有《武冈洞口》诗云:“洞口在都梁(按:武冈即汉代都梁)之西,资江所出。愚者以丁亥从沅天雷被左苗,转靖清水、郎江,后过洪江,至洞口。两石峭立如门,飞桥渡之。时馆萧有斐家,与姚以式泛舟作诗。苇缘秋社、易贡题壁。盖时自称为易贡云”(注:《浮山别集》卷1页21上.),也曾画《扁舟洞口图》(注:《浮山别集》卷2页9上.)。  由于时局趋于相对稳定,因此方以智在洞口颇能安心读书。(注:《乾隆湖南通志》卷10页24下《宝庆府·武冈州》:“洞口水在州北一百六十里。发源峒诸小溪,至州境城河东南入资。”此说与方以智“资江所出”正合.)据《道光宝庆府志》载,洞口有“读书岩”,注:“明方以智读书处”,并且附录邵阳刘纪廉《读书岩记》(注:《道光宝庆府志》卷70:《疆里记十·武冈中·洞口团》.)。  七月十五日,在洞口观中元竞渡,作《屈子论》,自注云:“戊子洞口中元竞渡,既歌以吊之,又笔此纸。”  八月初六日,宝庆府收复,南楚道路庶成坦途。八月十七日,奉天府武冈政府署事范承烨差经略胡文垣敦促方以智赴阁臣之职,方以智遂撰《四辞请罪疏》。  九月苇缘之舟由罗江至新宁,有石幕、莲潭之游(注:莲潭在新宁.《宝庆府志》卷72页2上:“莲潭在放生阁下,潭侧有岩,临夫水.周茂叔镌万古堤防四字其上。”石幕即石幕山,疑指“潭侧之岩”。放生阁有名僧名一念。《乾隆湖南通志》卷10页27下《山川·宝庆府·新宁县》:“石幕岩在县东七里。巨石覆空如幕,绵亘里许。夫夷水经其下。”同上页39下云:“莲潭在县北石崖下,深千尺。《一统志》:周濂溪镌万古堤防四字于崖上.”),又于九月九日登莲矶佛阁。永历二年十月,至迪塘(注:方以智《伏波山次卫公韵》.)。生日前一日,与瞿式耜、吴德操、金堡聚首。《浮山文集前编》卷八岭外稿中作品当是永历二年以后之作,其中地点在洞口者有《寄首辅瞿年伯》、《寄阁部云从何公》、《与杨峒若》、《与程金一》,(此四书主要目的在推荐姚端入仕),又有《答金道隐》、《又答卫公》、《寄张尔公》、《又寄尔公书》则皆自述忠臣遭诬并藉以表明心迹之作。  方以智在洞口除了不断关心

时局并全力读书外(注:方以智有“白水应余河洛数”“病客占星处上楼”诗句(《立秋后见何督师檄,时出永东,瞿年伯亦在全阳》),可见仍不断以术数推算时局国朝。“九江原属楚,三户亦亡秦”诗句(《喜听九江真信》),可见对时局颇为乐观。读书事见后文.),主要活动事迹如下:????(1)屡游双璧崖????方以智喜爱洞口之双璧崖。《双璧崖》诗云:“五字题双璧,名山许笑翁”自注:“余时自好笑翁。”七月再游双璧,有《双璧崖泛月》诗;八月中秋再游双壁,有《中秋复游双璧遇雨,仍用秋字》。????(2)送中履上学????方以智自夫夷弃家流离,约在武冈始与幼子中履团聚。《送符三上学,从有章兄弟授诗书》一诗:“怜汝符三小,今秋得侍余。五年皆避乱,十岁始知书。入学兼扶杖,传经即卜居。萧然篱下卧,好共举蓝舆。”由诗句似可推测“符三”即方以智三子中履(1638-1686)。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中履恰十岁。“有章兄弟”当指萧有章、萧有斐。????(3)组苇缘秋社????方以智在洞口曾组苇缘秋社,《苇缘秋社(有序)》诗说得很清楚。方以智洞口有舟,舟名“苇缘”。社成立于永历二年中秋,故名秋社。社员除以智外,只有姚端、萧有斐。首次聚会是永历二年中秋,各为诗三首。方以智不久即离开湖南,因此并无后续活动。方以智流离洞口仍不忘成立诗社,犹是明末文士结社之习。????(4)竞渡吊屈原????方以智酷爱屈原,而恰逢洞口平溪江中元龙舟竞渡,因此有《值洞口中元竞渡》诗一首,云:“中元竞渡乱中流,客亦携尊上桂舟。欲吊灵均齐洒酒,洞人知汝为悲秋?”并撰《屈子论》吊屈原。五、自沉洪江传说  洪江县在芷江县东南,洞口县之西。《乾隆湖南通志》云:“沅江在黔阳县名清江,亦名黔江。自会同县流入,至托口与郎江合。又东至县西与无水合。又东径城南至县东与洪江合。”(注:《干隆湖南通志》卷12页22下《辰州·沅陵县》.)同上又云:“洪江在县东一百二十里,自绥宁县流入,又北流入辰州府黔阳县界,入沅江。”(注:《干隆湖南通志》,卷15页11上《山川·靖州·会同县》.)同上又云:“郎江在县西二十里,源出贵州黎平府锦屏县湖耳山。”(注:《干隆湖南通志》,页11下.)  关于以智自沉洪江之说,仅见于邓显鹤《道光宝庆府志》(注:《道光宝庆府志》卷126页15上.)。此志编辑有邵纪廉协助,而邵氏极崇拜方以智,且勤于搜集以智在湖南史迹。此志《方以知传》云:“丙戌,大兵下汀州,执唐王;以知与粤中旧臣瞿式耜等共立桂王。丁亥,王走桂林,以以知为大学士

,同式耜入阁办事,以知不至;遣使慰劳。湖南何腾蛟趋其兵入卫,以智遂寓居新宁莲潭庵,复移居武冈之洞口。或传其至洪江赴水死,留诗二章付其仆,云:‘日夕刀头恩,文章皆再持;死生一片血,天地百年悲。遗稿无多句,将书寄二师;孤心从此别,莫问今何时。’‘原矢魂相见,而今面亦离;纵来仍未话,隔去不须悲。恶趣凭人积,孤怀只自随:黄泉疑忌少,容我诉相知。’其实以知鼎革后为僧居青原,世称大可和尚;或传其死洪江者,妄也。…其居武冈时与衡阳王夫之善。既为僧青原,以书招夫之甚勤,最后有时乎不再来之促。夫之复书云:不能披缁,以行寓意赫蹄。意难即白,而以知下世矣!见夫之《龙源夜语》。”????没有证据显示方以智在永历元年离开新宁后曾经到过武冈,目前吾人所知者永历二年三月,方以智从靖州移居武冈,并于途中曾路过洪江。因此传言方以智投洪江而死当系永历二年之事。????方以智流离湖南期间基本上是隐姓埋名,甚至是屡变姓名,不欲人知其身份。方以智所留诗文中没有自沉洪江之事,也未见有此二诗。因此此一传说何以出现,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吾人视此一传说的制造者是方以智本人,则方以智制造此一传说可视为方以智有意以此作为彻底隐姓埋名的一种手段。果真如此,则二诗便有可能是方以智所作。方以智是纪廉最崇敬的明末流离湖南人士,对以智资料颇多留意,故此传若为邵纪廉所撰,则此传说又似非杜撰。但果邵纪廉有意杜撰此一传说,其目的又何在?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指出方以智于康熙十年自沉赣江而死,难道道光年间学者之杜撰,已有意以自沉洪江之“妄”而暗藏自沉赣江之“真”乎????????????????????????????????????????????第三章一、文正公题洞口县曾回公祠联    ---择自《曾国藩联语辑注》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怀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凤。    注译:凤岭--山名,全称“凤凰山”,在雪峰山脉中段。    孝子在周--春秋末,鲁国的宗圣曾子(曾参)以孝著称,旧时尊为典范。    忠臣在汉--汉曾谭,泉陵人,举孝廉,拜尚书郎,有文武才。  (演注:此注解有欠妥,因注者非曾氏所致,不懂曾氏家史。“忠臣在汉”应指的是曾氏南迁祖、十五派据公,不仕新朝王莽而迁徙江南,忠于汉朝)。  说明:清道光十八年(1839年)八月,新科进士曾国藩为修谱事,经宝庆(今邵阳)至武冈等地。二十八日至九月初三,他一直活动于高沙曾祠及马鞍山曾祠(两祠均属今洞口县辖地),曾回公祠联即写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二
《古代歌颂爱情的诗词》

以前整理了一些,仅供参考。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 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 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诗经 唐风 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诗经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1 席慕蓉 印记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去追寻一次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3 戴叔伦 相思曲 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54 柳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6 顾敻 诉衷情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乐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61 温庭筠 杨柳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 邵瑞彭 蝶恋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 晏殊 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曹雪芹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彦 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6 曹雪芹 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8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69 朱彝尊 高阳台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70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1 张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73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74 范仲淹 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5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76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77 陈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78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79 韦庄 女冠子二首其一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80 佚名 涉江采芙蓉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81 秦观 八六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82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83 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4 晏殊 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8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87 卢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88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89 晏几道 鹧鸪天三首其二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残费泪行。

90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91 辛弃疾 鹧鸪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92 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93 晏殊 鹊踏枝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4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5 陈端生 寄外 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96 苏曼殊 本事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97 温庭筠 南歌子四首其二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98 李清照 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9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00晏殊 清平乐二首其二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这是赞美新郎的)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赞美新娘的)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已愿成双。此夕于飞乐,共学燕归梁。

索酒子,迎仙客,醉红妆。诉衷情处,些儿好语意难忘。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恩爱应天长。行喜长春宅,兰玉满庭芳。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三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四
《古诗》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4)隐者高士的象征

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

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例2: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者梅寄江北。”

从此,“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 例3:王安石《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和史诚这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继承了这一意象,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例8:《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里讲的是“抛梅求婚”的故事。在古代,梅常被视为“媒合之果”。《传疏》:“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以起兴。”例9:传说李清照丧夫后有一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后有一丧妻读书人对曰:“杏林春暖第一家。”二人情投意合,成为终身伴侣。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例10: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竹梅双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语。

★梅花的地理习性与文化内涵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5.莲

⊙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

⊙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望秋先殒”,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用梧桐来写悲秋,就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例1: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例6: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草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例1:《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例2: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例2:“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例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例4:“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9.红豆

⊙爱情、相思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例1: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例2: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例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例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14.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

生命力希望活力

16.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

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18.花落

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

象征美人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

高洁

21.牡丹

富贵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

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3.鹧鸪

⊙乡思、羁旅行役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例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鸿雁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1: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例5: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例6: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5.乌鸦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五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六
《古诗习题》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古诗词积累

一、根据情景写诗句。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 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 (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

起 。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 ”。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1 、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 》中的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9、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11、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 》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 》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导游小姜领着一队华侨周游全国。应游客的要求,需要边赏景边吟诗。猜猜看,小姜会怎么应答:站在庐山脚下,小姜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听到瘦西湖内的民乐演奏,小姜吟道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到高邮湖边,小姜吟道 夜半湖心明月上,还疑神女弄珠游 „„

16、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或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 这句话(格言)与他共勉;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有远大志向的小刚,你会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来祝福他;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师,你会这样赞美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读书,正如宋代大文字家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商山早行》的作者是温庭筠, 全诗抓住“早行” 两个字 , 真实地反映古代社会许多旅客共同的感受。

21、《暮江吟》这首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一句交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22、“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阳春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原诗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3、古诗《泊船瓜洲》中的疑问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是宋代 王安石,我们还读过他的 《元日》、《梅花》

24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25 、《清平乐·村居》中的词牌名是清平乐, 词的作者是辛弃疾,抒发了词人对乡村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令奴娇、西江月、满江红等。

26 、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 , 常常引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写作文时,有时我们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7、“嫦娥一号”的升空让我们浮想联翩:寂寞的牛郎织女,“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些诗句都是关于你们的,今天,你们是否可以坐上我们的飞船相聚呢?可是“台独分子”的言行又让我们气愤不已,我想对他们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即使你们想阻挡两地统一的进程,但是,大部分台湾人民还是希望回到日益强大的祖国怀抱的。

28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 苏轼在《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9、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官兵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困者。我想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将永留史册!

30、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顷刻间夷为平地,面对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民,我想

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像竹子一样顽强,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31、秋天到了,很多树叶渐渐枯黄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人感到可惜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有人却吟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的诗句表达对秋叶的喜爱之情。

32 、开发大西北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大西北将会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迷人景象。

33、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写了一首诗,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诗的题目是《 大风歌 》,最能表现他渴求良将贤才的诗句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4、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大李杜 。其中,李白被称为 诗仙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 对收复山河的喜悦。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望岳》和《江畔独步寻花》

35、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二、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只填序号)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七
《古代诗文阅读1》

古代诗文阅读

作业时限:45分钟 作业满分:72分

第一组:(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①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

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

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

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 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

B.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 墨 .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

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3分)(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

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

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11分)

题农庐舍

丘 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两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简要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 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______________,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第二组:(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寓山注》序 祁彪佳

予家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子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注】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

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

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予亦不暇缕述之矣。(有删改)

【注】 山阴道上:指绍兴城西南一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兄以斗粟易之 易:换取 .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 勃:兴起的样子 .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 夷:使„„平坦 .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 堪:堪称 .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 )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嬉戏,经历变故因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很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建园成痴。

C.园中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11分)

踏莎行·晚景

陈 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5.此词上片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亲朋无一字,________。戎马关山北,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3)丞相祠堂何处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

(6)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意象归类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

捣衣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鹃鸟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松柏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投笔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长城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楼兰 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

柳营 指军营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 “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东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三径 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篇八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代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代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注释]

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方好:正显得美好。

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绍]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词语注释]

春行:春天散步。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称赞老师的诗句 称赞美女的诗句 称赞梅花的诗句
  • 1、称赞西湖的诗句(2016-02-19)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代称赞桥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代称赞桥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340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