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玉诗句

玉诗句

2016-02-19 10:04: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玉诗句篇一《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玉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玉诗句篇一
《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

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

玉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的玉石混用,到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人们对玉的审美意识在逐步提升,当时人们将玉转化为神物而顶礼膜拜。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观赏功能被人们重视,其审美价值渐渐掩盖了社会价值。汉代以后,玉的功能主要以观赏为主。在如此漫长的玉文化演变中,人们用玉比拟一切走到了极致的“美”。玉成为财富、美德、学识、容貌、信义等美好事物的比拟物。玉所折射出的丰富文化内涵,我们能够从语言中得以证实。

在《汉语大词典》里以玉为词根的词和词组就多达1268个。汉语词汇里面的同根词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够与之相比了。在如此浩大的玉词语中与女性相关的词语又居多数,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人们在描写女性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玉作为比拟物呢?这中间反映出人们怎样的审美心理?玉与女性之美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呢?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加以剖析。

(一)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这句诗是李白《南都行》中的佳句,此处用“玉色”比喻女子貌美。用“玉”象征美貌的用例,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记载:“彼其之子,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白纯束,有女如玉”等。以《诗经》为契机,人们沿用以玉比美的传统,创造出一大批词汇。这些词语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反映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力。笔者试从有记载“玉”的书证起算,剖析“以玉比貌”在各个朝代的用例及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笛赋》中曰:“赤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吕氏春秋•贵直》中记载:“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这里的“玉貌”、“玉女”都用借代的手法,代称美貌的女子。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中也有类似记载:“灵帝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戟,摇漾於渠中”。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用“玉”代指的绝代佳人,似乎毫无尊严和人格而言,处于一种被欣赏、把玩的附庸地位。 当然,也有单纯用“玉”形容女子貌美的诗句。晋代的陆机就有:“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的绝妙佳句。“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是南朝梁代丘迟的诗句。诗仙李白也有“玉

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的佳句。这里的“玉容”、“玉脸”、“玉面”都是形容女子仪态万千,貌美如玉。

到了唐宋时期,形容女子像玉一样美好的词语大量出现。如:“玉人”、“玉仙”、“玉姝”、“玉童”、“玉润”、“玉颊”、“玉蛾”、“玉奴”、“玉芙蓉”、“玉儿”、“玉真”、“玉京人”。这些丰富的词语大多产生于文人墨客的笔下,从这些描写女子容貌的诗词中,可感受到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古人辨玉的标准,在陈性《玉纪》中概括为“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声音洪亮。”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内敛含蓄,温文尔雅,刚柔一体的女子方达到至美的境界。这样,玉与女性在审美实质,审美方向上形神相合。语言经过长久的积淀,充分的反映了这种思维。

到了元明清时期,出现在戏曲中以玉比貌的词语也不少。如:元朝张鸣善的“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是玉天仙谪降人间”中的“玉天仙”;班惟志套曲中的“是谁家玉卿?只恁般可憎,唤的人一枕蝴蝶梦儿醒”里的“玉卿”;王仲元套曲中的“把一固玉臂蝉娟,闪在瑶台月底”中的“玉臂蝉娟”;还有“玉娉婷”、“玉靥”、“玉 盂”、“玉簪”都指女子貌美。为什么有这么多以玉为词根的词来指美女呢?这与玉在中国社会的审美地位和文化地位相关。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逐步地对玉的审美变化中,似乎能够悟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民族习惯、一种社会心理、一种集团气质。玉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不仅体现了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典章制度,还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正如清朝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二》中所言:“古人之间,凡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以玉比貌”是众多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辜鸿名曾指出:“一个民族中的女姓正是该民族的文明之花,是该文明国家的国家之花。”

中国人对美女的认同或期望,是温文而雅,轻柔悠然,内敛含蓄。如《世说新语•贤嫒》中形容两位女子之美:“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而玉质之坚洁,玉色之温润,真玉之难求,美玉之赏心悦目,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享受,与美貌女子带给人们的心理美感相得益彰。在这种审美的趋同下,产生了丰富的以玉比拟女子美貌的词语。这是我们从事物的积极方面入手去看待问题。而实质上中国古代社会里女性的处境告知人们如此多的带有玉的词用在女性身上,也许反映的恰是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我们试从这个角度加以分析。

(二)青莲两瓣开,玉荀双尖跷

“青莲两瓣开,玉荀双尖跷”是明朝玉磬《清江引•蒲靴》中的诗句。此处用“玉荀”指女子经过缠足后的小脚,这在当时被喻为最美。小脚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审视女性美的一个重要尺度。唐朝杜牧《咏袜》中有诗句“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荀裹轻云。”蒲松龄《聊斋志异•织女》中也有:“隐约画廉前,三寸凌波玉荀尖”的词句。人们用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去欣赏这种残缺美。“玉钩”、“玉弓”也指该含义。见于元代吴昌龄的套曲《端正好•美妓》“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以及明代徐霖在《绣襦记•逑叶良俦》中的:“掀罗幕荡玉钩,弓鞋裙衬双凤头。”都用“玉钩”再现女子的玲珑俊俏和美丽无比。“玉弓”见于清代汪懋麟的《姑苏竞渡曲》:“欲识真珠裙带动,凌波一对玉弓来”。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小脚在元明清时代已蔚然成风。这种风气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史书记载,最初女子缠足大约产生于五代末年南唐李煜宫中有位宫女娘,善于歌舞,李煜命人制作了一朵金莲花,让 娘用帛缠脚,使之纤小上屈,然后在莲花上跳舞,舞姿因而显得格外轻灵飘逸。后世的学者据此认为,缠足自此而始。缠足在产生之初是出于男性对女性轻灵舞姿或纤巧身姿的一种审美欣赏。当这种审美成为主流之后,缠足就演变为风俗。女子争相缠足,那些想让自己的女儿成长为真正的小姐并嫁与体面人家的母亲们从小就要给女孩子缠足。“玉钩”、“玉荀”、“玉弓”就形成于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从这样的文化词语中,我们可探究出这种审美倾向对女性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男性把小脚作为一个爱恋对象而予以崇拜、赏玩、歌咏。女子为求得认同、青睐,心甘情愿地入俗,忍受身体的这种迫害。缠足之风蔓延整个中原大地。清朝康熙皇帝禁止中国人缠足的敕令在几年后被撤回。满族姑娘很快就开始模仿中原姑娘的缠足。清代的方绚曾把小脚分为五类,十八种。一双小脚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肥,软,秀。他说:“瘦则寒,强则娇。俗遂无药可医矣!故肥乃腴润,软斯柔媚,秀方都雅。然肥不在肉,软不在缠,秀不在履,且肥软或可以形求,秀但当以神遇”。人们把小脚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把玩、欣赏。缠足风俗演变至此,这种审美心理发展成为束缚妇女的一种手段。文人墨客争相在诗文中赞赏、诗化这种美。并且用“玉”加以比拟,提升这种美。

人们不仅用“玉”比喻女子的小脚。女性的肢体、身材、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被赋于玉的含义,用来表达人们对女子的赞美、欣赏和倾羡。如:玉甲、玉爪(指女子指甲的美丽);玉尖、玉指、玉葱、玉粳、玉纤、玉纤纤(手指之纤细、美丽);玉肌、玉软、玉雪、玉质、玉娇(肌肤的洁净细腻);玉柄、玉臂、玉藕(指女子的手臂);还有玉齿、玉腕、玉手、玉掌、玉腰、玉骨、玉体等玉词语,几乎女子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用“玉”来美化。这些词语全面的展示了女子的静态美。形容女子动态之美的词也有很多,如:“玉亭”、“玉姿”、“玉亭亭”“玉精神”都形象地再现了女子的优美姿态。还有丰富的以玉比貌的成语,全方位地

用玉比拟女子,体现其审美标准。内在之美,冰清玉润;外在之美,仙姿玉色;具体之美,粉妆玉啄;抽象之美,瑶环瑜珥;身材之美,亭亭玉立;肌肤之美,冰肌玉骨。美女流泪,是抛珠滚玉;美女娇嫩柔弱,是玉软花柔、软玉娇香、温香软玉、温香艳玉;美女的声音,是珠圆玉润;女子的贞洁之美,是冰滑玉洁,守身如玉;出生名门的女子是金枝玉叶,琼枝玉叶;女子的不幸身亡是香消玉减、玉殒香消、玉碎珠沉、玉葬得埋、珠沉玉没。

玉与女子被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紧紧地连在一起。经过历史长长地积淀,产生了丰富的玉词语。当我们运用和赏析这些词语时,一方面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对玉价值的认可,以及人们对二者审美价值的认同与首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暴露了中国社会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社会现实。而中国社会重男轻女之观念,实自殷代即已有之。”《韩非子》里有这样详细记载“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种杀女婴恶俗,在商代开始流行。即认为生女不嘉不吉,杀而求吉理所当然。当“玉荀”、“玉钩”、“玉弓”所代表的审美标准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它已成为迫害和约制女性的一个枷索。

(三)结束语

刘大同在《古玉辩》中提出:“伏思吾国文化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玉器时代,这样的设想尚未定论,但从中感受到玉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正如英国伟大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赞许:“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的灵魂。”丰富的玉词语就产生于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玉与女性在形神相合的审美趋同下走到一起。以玉为词根的词语形象的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化的两个方面。本文对此略加剖析,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玉文化的丰富内涵。

玉诗句篇二
《咏玉诗》

一、识玉

《老夫采玉歌》[唐]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采玉行》[唐]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采玉行》[现代]董思勉

昆仑山高鸟飞绝,恶狼长啸走龙穴。

枯枝原从绝壁生,采玉人从涧底来。

挥手掀开黄沙路,举头望穿楚天缺

暂行暂停人浩渺,北风声断歌未歇。

晚来闻笛愁故里,唯有一轮关山月。

可怜万里采玉路,一行足印一行血。

璞玉玲珑映红烛,君王尽日看不足。

美人携酒饮归客,头上一颗夜明珠。

艳如桃李初绽时,会向瑶台觅歌舞。

笛声清亮箫声咽,后庭犹歌唱玉树。

一朝战乱硝烟起,只为一颗连城璧。

家国兴亡尚不顾,流落市井无人识。

埋没天光又千年,朝代更替换人间。

历经岁月弥珍贵,质本华丽非等闲。

掘地三尺寻羊脂,山河崩溃河床断。

璞玉纵有灵验根,也无余力去补天。

可怜当年采玉路,机器轰隆无人烟。

河床已枯天已死,留得人间自枉然。

二、咏玉

《咏玉》[唐]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赋得玉声如乐》[唐]潘存实

表质白坚贞,因人一叩鸣。

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

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

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咏玉》[唐]朱湾

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

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

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游郭希吕石洞·韬玉》[宋]李弥逊

至宝不自现,韬藏亦英华。

余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兰陵王·咏玉》[清]戈载《词林正韵》

胜华月,色润姿丰傲骨。晶莹透,如水容颜,脱俗彰显惹春没。凌霜独秀括,长悦,青云步

阔。烟尘处,飒爽彩来,叠翠堆银几人越。

轩昂朗星歇,又倾鹤群处,今古同说。淡妆浓抹总宜洁,拼一身清爽,流芳万世。羞与松竹

比低劣,自在,任评阕。

晖接,品如雪。叶落有闲时,且看风猎。从容淡定冰清澈,韵映青山碧。谦谦通达,后人继。

莫軽绝,亮高节。

《玉》[清]汤文璐《诗韵合璧大全》

器原珍瑟彼,品更重温如。元圃光难掩,蓝田宝盖沽。

山行神朗朗,渊穆性存存。直须瑜不掩,始可韫而藏。

有斐奇光见,无瑕太璞完。痴情思抵鹊,盛气羡飞虹。

方形圭不玷,圆象碧同名。投思青案报,献并白环看。

筍班澄鹭序,葱珮焕龙门。潜渊珠彩映,封匣镜光埋。

长笛宜吹凤,清壶早贮冰。握来宜榖音,怀处想琼敷。

《通天之宝》[现代]郭沫若

寒夜苍茫色,群星闪暮云。

名垂阿富汗,葬殉印加人。

窟画真难画,青金必带金。

终身携此宝,魂魄上天庭?

玉诗句篇三
《林黛玉诗集》

一、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二、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三、 题宝玉参禅

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四、 咏蟹诗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五、 春灯谜

騤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六、题帕七绝三首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八、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九、菊花诗三首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十、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十一、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十二、五美吟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十三、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玉诗句篇四
《贾宝玉诗文赏析》

贾宝玉诗文赏析

【题注】

《四时即事》是贾宝玉移居大观园之后,写自己春夏秋冬与姊妹丫鬟们相互亲近、风月诗酒生活的诗,高度概括了这位“富贵闲人”的生活情景。

以肯前的事物为题材写的诗叫即事诗。诗人常从眼前的日常生活小事,信手拈来,自然成篇,即事抒怀

《春夜即事》

【原文】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译文】

彩霞轻云般的丝衾帷帐随意的铺陈,天色已微明更鼓声隔巷传来不分明。

但闻窗外春雨又起枕上微觉寒意侵,眼前春色令我又思念起了那梦中人。

案上的蜡烛泪珠盈盈那是在为谁哭泣?飞雨点点花容含愁却是在对我怪嗔。

年小的丫鬟们原本就娇懒成了习惯,我只好把被子一拉捂住头——

耳旁她们的笑语频喧也实在叫人烦。

【赏析】

宝玉的《春夜即事》,首联写景,一实一虚,但都注意从景中出人,反映人的生活情况。第一句写室内实景,“霞绡云幄”,从质地、颜色上点出室内陈设的富丽华贵。云霞般灿烂轻软的丝衾幄幕却随意地铺陈在哪里,反映出它的主人并未就寝。第二句是虚景,句中的“蟆更”,即“虾蟆更”,更声响时天将破晓。更声隔巷传来,所以“听未真”——听不大清楚。这也反映出人一直未寝,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诗自然引入下一联。

颌联在春景衬托下引出人。此人卧床未睡,听窗外雨声,觉春之轻寒,于是眼前浮起春色无限。无限春色,却又勾起对“梦中人”——魂牵梦绕的意中人的思念。一步步引出了此诗所要表现的中心。

因有思念“梦中人”这一点情在,以我之情观物,物亦带上我之色彩。颈联写所见的事物,都融入了我的感情。“盈盈烛泪”和“点点花愁”都被化作“梦中人”的特定情态。实质上这两句是为黛玉写照。不愧是“梦中人”的知音,为“梦中人”的写照确实抓住了她那多愁善感,爱哭多嗔的性格特点。诗句中透出宝玉刚步入爱情领地时带点轻愁的微妙心理。

结联描写生活细节并就此作结。年小的丫鬟平时就被宠娇、懒惯了,此刻她们又戏耍打闹起来,笑语频喧。而宝玉却还在计较“梦中人”黛玉的哭泣和她对自己的嗔怪,心绪烦乱,于是将被头一拉捂住了头,诗也就是以这一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结束。

《春夜即事》通过对一个春夜生活的铺写,表现了宝玉步入爱情领地时的微妙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正在发展中的爱情关系。由于全诗的描写比较细腻,尤其是最后以日常生活耍嘴皮子的细节入诗,所以,诗富于生活情趣。

《夏夜即事》

【原文】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译文】

描鸾刺凤倦了佳人早已进入了深长的梦乡,金笼架上的鹦鹉还在殷勤地叫唤送茶汤。

好像明月照亮了窗户原来是揭开了宫镜,云雾缭绕香舞原来却是点燃了御香。

名酒荷露甘滑醇香催人频频倾翻琥珀杯,柳垂堤岸柳风凉爽人在水晶槛内好纳凉。

水边凉亭里处处是游人团扇翩跹如蝶舞,红楼上窗帘卷起美人们都已卸去了晚妆。

【赏析】

《夏夜即事》的描写撩开了大观园女儿夏日生活的一角:姐妹们或是伴着鹦鹉描鸾刺凤,倦怠了就懒慵地睡下,或是点上御香揽镜上妆,或是在水边槛内纳着凉喝酒斗趣。作者在表现这些生活内容时着意地渲染了这种生活的安闲舒适。如在第二联中写到的镜和香,小姐们用的是镜是“宫镜”,点的香是“御香”。从写法上看,这是点法。接着作者又从效果上来写,揭开宫镜就满室生辉如同明月照窗,点上御香就满室异香好像檀云绕室。这是染法。点法染法溶于一炉。经作者的点染,贵族之家的富贵和小姐气派就表现出来了。再如第三联,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琥珀:黄褐色透明的松脂化石,有光泽。荷露:酒名,以花露为名。滑:酒味醇美。玻璃:一种石英透明的晶体,不同于今日之玻璃。这里担到的生活用品都极其名贵。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之家的气派。“荷露”、“柳风”又都是夏天的实景,可以诱发荷翻露珠似的倾杯,垂柳成行如栏杆的联想,让读者更能充分地领会句中所表达的生活舒适惬意的意思。

作者还有意将贾府四个丫鬟的名字(麝月、檀云、琥珀、玻璃)嵌入诗内,使诗中所表现的生活更有大观园的特点。

《秋夜即事》

【原文】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译文】

绛云轩里停了吵嚷绝了喧哗,月光如水浸透了那大红窗纱。

石头纹痕布满了青苔正容得仙鹤憩息,井边的桐树叶上滴落的秋霞

沾湿了栖止在树上的乌鸦。

婢女抱来了衾枕打开了绣有金凤的被褥,倚栏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了绿玉簪花。

夜深人静了难以入眠是因为酒后口渴,拨旺炉中余火呼人烹上一杯浓浓的热茶。

【赏析】

绛芸轩是宝玉的住室名。大观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秋夜即事》从宝玉的感觉中反映出这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这里没有喧哗,没有杂事的烦扰,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优雅。

环境描写体现了这一点。“桂魄流光浸茜纱”,句中的“桂魄”指月亮,因月中有桂树的传说而来。“流光”,象清清流水似的月光。月光如水浸透了红色的窗纱,这是恬静的意境。“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院中的假山石,裂缝皱纹被厚厚的青苔盖满了,柔软高雅,招来了仙鹤在上面憩息;井栏上桐叶飘落,叶上的秋露沾满了树上栖止的乌鸦。这环境不仅恬静,而且高雅,凡尘不到。

诗中描写的人的生活情景也体现了这一点。“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栏人归落翠花”上句暗用了《西厢记》红娘抱衾而至的故事,但这里不是表现人如张生当时所产生的那种惊喜神秘的感情,而主要表现站环有如红娘的聪明伶俐。舒:展,打开。金凤:刺有金凤图案的被褥。下句中的“倚槛”是指倚槛望月。从后写到“落翠花”(卸下饰有翡翠珠玉的头饰)来看,这个“倚槛人”应是小姐,不是宝玉本人。倚槛赏月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头饰,聪明伶俐的丫鬟已为她展展开了衾枕。可是她直到夜深人静了还是“睡不眠”。“静夜”,既有夜深人静的意思,也启人秋夜皓月当空的联想。这人睡而不眠不为别的原因,全是“因酒渴”——因酒后口渴,于是呼人重又拨旺炉中灰烬之中的余火烹茶。大观园中人的生活,可谓优裕雅静、优哉游哉矣,“富贵闲人”的闲适情趣也就从诗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大观园刚建成不久,贾府中虽然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但还未充分暴露,贾府正处在鼎盛时期,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自然的。曹雪芹能让自己的人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中写出不同的诗作,表现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冬夜即事》

【原文】

梅魂竹梦已三更,绵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玉诗句篇五
《林黛玉诗之_味_及其审美品格》

《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3

林黛玉诗之“味”及其审美品格

王 青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诗词曲赋是小说《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诗词融入情节,给叙事带来诗意;情节充满诗意,更增添小说的审美效果。林黛玉作为小说《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她的诗词真切地反映出她的审美品格。若从中国古代诗学中“味”的角度出发,可以品出黛玉的诗蕴含着美味、鲜味、奇味与苦涩之味;若从西方文论中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些诗词与宝黛之间恰好构成一个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这样一个施受自足的读者反映批评系统,宝黛的爱情,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推向高潮,其悲剧也表现出独特的、诗化的意蕴。

关键词:林黛玉;诗词;味;审美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5)03—0121—04

  林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人物,也是《红楼梦》中可歌可泣的人物之一。曹雪芹在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时,让诗词曲赋穿插其间,既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也与人物的命运相比附、相暗示。其中林黛玉的诗至真至情至美,她的思想、性格、精神通过《葬花吟》、《题帕三绝》、《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等一系列诗词传达出来,丰富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宝黛爱情悲剧,也使宝黛在审美理想、审美判断中达到一致性。  “味”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范畴之一。中国古人很早就把味与听觉、视觉联系在一起,如老子用“淡乎其无味”来形容“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以味论诗:“繁情寡采,味之必厌。”“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魏晋以后,钟嵘以味指称诗歌的审美内涵,晚唐文论家司空图也认为诗中之“味”是最难指陈描摹的,他说:“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司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菑、温雅,皆在其间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1](P164)

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二者同是写游子思归,前者反映社会现实比后者多,但其味远不如后者带给人那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故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六中就推许李白《静夜思》为“绝妙古今”。又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看似简单,实则蕴涵着作家对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关照,从静态写人闲、夜静、山空,从动态写花落、月出、鸟鸣,一个“惊”字便把人与自然连接起来,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存在,难怪被后人传诵不已,其中有淡味、奇味、美味……说不清的味。正如司空图所言:“近而不浮,远而不近,然可言韵外之致耳。”

[1](P164)

  《红楼梦》中的女子谈诗论词,出口成章,她们兴诗社、赏花、行酒令、联句成章、吟咏唱和,不仅反映出清代盛行的社会风气、文化氛围,而且也映衬了人物的审美情趣。或雅洁,或稚拙;或中规,或婉曲;或潇洒,或平实,不一而足。其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诗词修养最高,但二人的性格、诗味却有很大差异。  诗意的林黛玉,浑身洋溢着诗性灵气,她的一生就是一首凄婉灵秀的诗。她孤傲自尊,卓然不群,尚率真少矫饰,敢爱敢恨;又因寄人篱下,体弱多病,感情纤细,敏感善思。对于诗词她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例如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然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强调写诗作词以立意为先,不

按照司空图

的看法,诗之味不外两个层次,一便是具体的味,二则是调和了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前者如“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悲歌》)。后者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收稿日期:2005—02—27

作者简介:王 青(1962~),女,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     研究。

121

可以形式牵制内容。在与众人结社作诗时,黛玉从不敷衍了事,而是以诗明志,以诗传情,以诗会友。其诗味鲜、美又不乏苦,所以和众姐妹相比,黛玉真正具备了诗人的秉性:“更富有狂热,更善于冷静,憎恨的更深,爱的更固执……具有感情的最宽伸缩度而非优伶。”

[2](P223)

  《咏白海棠》、《菊花诗》、《柳絮词》等都是咏物诗,但却表现了个人的生活态度。宝钗其诗言:“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盘。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脂评曰:“宝钗诗全是自写身分,只以品行为先。”首句便可看出其意,又说:“看她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3](P443)

宝钗诗中的佳句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一方面表现了宝钗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其矜持、自重、平和的大家风范。难怪被李纨评为“含蓄浑厚”,自是洗尽铅华、浓尽淡出,所以也赢得探春的喝彩。然其诗味淡则淡矣,却不免有些枯。黛玉则另辟溪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首联便设想奇特,先说看花人,托出对花的赞叹,说明她更爱海棠的洁白清雅,又将其与梨蕊、梅香相比附,赞其姿态与韵致,中间暗含了绛姝仙草眼泪还债的意味。尾联与首联呼应,看花人与花合而为一。诗味鲜而奇异,因而更为宝玉赞赏,也被李纨评为“风流别致”。菊花诗中曹雪芹让林黛玉压倒众芳,一方面突出黛玉的技高一筹,另一方面,更在咏菊诗中,以菊拟人突出黛玉的人格、品性如菊花般高洁。黛玉先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又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再以“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谓之菊梦。一唱三叹,将菊的清高、孤傲,也不乏曲高和寡的落寞抒写得淋漓尽致。历代文人雅士赏菊、爱菊,赞它的清高、傲骨、不畏风霜,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菊呢?单说陶渊明摆脱了官场羁绊后,躬耕田园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怡然自得的景观描摩下,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赋予菊高洁的品格。陶渊明年轻时有过“大济于苍生”的宏愿,自言“少时壮且厉,托剑独行游”。虽因“性本爱山丘”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终至拂衣归耕,但他并未真正淡忘世事。所以陶渊明的“菊”寄托了他的思想,菊自然开放于百花凋零的秋天,没有争奇斗艳,却也绚烂多姿。而菊的姿态恐怕更符合他徘徊于官场与田园的心境,也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的士大夫性格。

122

黛玉从自己的身世、志趣中解读菊,以菊咏己,借菊明志。这里黛玉就是菊,菊也映照了黛玉的品格。没有文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自怨自艾,却有菊的高洁与超凡脱俗,正是“修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如果说咏物诗都是众人的唱和,或限题材,或限物,还不足真正表现诗人的自我的话,那么《葬花吟》、《题帕三绝》、《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五美咏》、《桃花行》这些诗,黛玉则真正表现了自我,然其诗味凄美而又苦涩,也还是在这样一系列诗作中,作为诗作者的黛玉与作为阅读者(或听者)的宝玉,恰恰构成了一个作者——文本——读者这样一个施受自足的世界,在创作、欣赏、再创造中把玩诗中三味,其情感也在其中交流、碰撞。司空图强调“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他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说明“味”是超言绝象。而如何去辨味,古人也有所论及,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中记朱熹论读诗法:“诗须是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看诗不须看意去理而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提倡的是多读,去玩味、去涵泳。而读恰恰是为了理解。对此古人又以妙悟来说明之,认为它需要读者凭心灵去感受,以个体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妙悟与涵泳是赏诗之法,正如唐人刘禹锡在《赠别君素上人诗引》中所说:“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其让也,犹喑人之享太牢,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以闻于耳也。”同时,妙悟的境界又像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是一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境界,以心感悟,丰富文本,是作者与读者借助于语言文字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这种过程也和西方接受美学文论家尧斯、伊瑟的观点相一致,在他们看来,对作品意义的求索同时是读者生命意义的不断赋予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作品成为一种潜在的引导力量。尧斯说:“审美经验根本不在于对作品原意的认识和解释,更不是对原作者的意向的重构,艺术作品原初经验出现在作品的审美效果产生之处,在于欣赏的理解和理解的欣赏。”[4](P61)

也就是说

作者和读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也可用结构主义大师雅各布逊所提出的语言的六个因素来表示,即:         语境

          信息

  说话者·············受话者          接触          代码

  正如普通的对话交流一样,艺术活动也是一种交流与对话,这种交流与对话由艺术家与读者构成,两者接触,中间要有媒介,要通过听觉、视觉以代码作为形式,而且信息还必须置于说话者与受话者都能理解的语境,意义才能显露出来,在交流中传达着审美信息,其审美意境也由此生成。在《红楼梦》中,说话者是黛玉,受话者是宝玉,二者通过诗词在特殊的语境下传情达意,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首先看黛玉的《葬花吟》,恰恰宝玉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出现的。第二十七回,写宝玉不见黛玉,一直寻到曾和黛玉葬花的花冢,忽闻呜咽之声,本以为哪个屋里的丫头在哭,不想却听哭道: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小说里写黛玉这边哭得伤心,那边宝玉听得也早已痴倒。作为受话者的宝玉从中听到黛玉的孤寂,感受到两人所处的环境恶劣,又从“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听出黛玉不甘同流合污的决心,听到最后更是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诗中那一股郁抑不平之气引起宝玉的强烈共鸣,更感染着他。第二十八回继续写道:“那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的不成?’抬头一看,见是宝玉……。”真可谓“非顰儿断无是佳音,非石兄断无是情聆(赏)”

[3](P400)

。正是这样心心相映的人才能

在施受自足的特定语境下相互激赏。在大观园中只有宝玉最懂黛玉,不说小时两小无猜、同眠共枕,长大后更是情投意合;大观园建成后,黛玉说心里想着潇湘馆合自己的意,宝玉拍手叫好;宝玉读《西厢记》,越看越喜欢,黛玉也是如此,还默默记诵,并与曲文中《牡丹

123

亭》的诗句相联系,咀嚼玩味。宝玉眼中的黛玉透着诗性灵气:“两弯似蹙非蹙罥眼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欣赏她的姿态,才情,乃至愁容,更有两人的心性一致,志趣相投。整个一首《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自己命运的一曲哀歌。作为听者的宝玉品出了黛玉因春尽花谢、联想自己的身世境遇而自伤自悼的凄美韵味,以及反抗的呼声,所以也将二人的情感互动推向了高潮。不仅如此,也深深打动着另一位读者:“余读《葬花吟》至诵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三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顰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3](P401)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宝钗黛玉都来探视,表现截然不同,宝钗来送药,心里想的却是“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黛玉来看宝玉,只是无声哭泣,半天才说了句“你可都改了罢!”只这一句蕴含了对宝玉的同情支持。黛玉走后,宝玉心中惦记,差晴雯送去两块旧手帕,说“我的心,她自然知道”。在这里二人交流的媒介是绢子,宝玉的帕子虽无一字,黛玉却读懂其中意味,写出三首和着血泪的《题帕三绝》,可谓“两条素帕,一片真心;三首新诗,万行珠泪”[3](P427)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鲟劳解

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试,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三首同是写泪,角度却是不同,其诗味在于多样化。“眼空蓄泪泪空垂”暗含了绛珠仙草对神瑛侍者以泪还债之情节,与下面的“任他点点与斑斑”、“湘江旧迹已模糊”共同构成一个诗境,反映出黛玉与宝玉以心换心、互相扶持的真情。而“湘江旧迹”、“千竿竹”的意象蕴含了娥媓女瑛追寻舜帝踪迹、投江自溺、泪洒斑竹的典故,加深了宝黛悲剧的底蕴。虽然题帕诗宝玉不曾读,但探望、赠帕、题诗都体现了二人的相互理解,在无声的交流与对话中,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宝黛二人的爱情惊天地、泣鬼神。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一首伤秋悲己诗,悲剧的气氛也更加浓烈,满篇皆是苦味。黛玉因病魔缠身,

加以秋风萧瑟,秋雨缠绵,翻看着《秋闺怨》、《别离怨》,感其身世境遇,更增加其苦痛,于是仿《春江花月夜》而作此诗。《春江花月夜》本是写游子思妇相思,进而感叹人生的苦短,追问宇宙人生。林诗拟《春江花月夜》而作,本来就蕴含着哀伤之感,也含有“似谶成真”之意味,其中凄凉苦闷的味也更深了。“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何其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更写出自己身处的环境的恶劣,与前面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同属一脉。中间和结尾拟《春江花月夜》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的句子和诗意,黛玉写“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窗无风雨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里诗人以己推人,有多少像自己这样的多情女子在封建势力的淫威下被扼杀失去自由,又有多少像自己和宝玉这样的有情人不能结为眷属。诗写毕,恰逢宝玉冒雨来探望,黛玉先说宝玉的打扮像渔翁,宝玉说要把自己的蓑笠依样送他一套,她又说岂不像画上的渔婆,又自己已觉失言,不觉脸红,可见黛玉潜意识里不自觉中已把自己和宝玉想为夫妻,更加深了宝黛二人爱情的悲剧意味。宝玉读诗后说好,黛玉诗是借景抒情,诗中的景物、意象无不泛滥着她的心绪、意趣和韵味。宝玉则在欣赏中依从自己个体的生命体验,不自觉与对象融为一体,这种主客观交融的感觉恰似清人冯小青诗中描摹的那种审美体验:“冷雨敲窗不忍听,挑灯夜读《牡丹亭》,世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宝玉读黛玉不独欣赏诗句的妥帖、味美,更是诗中传达出的那一

种悲苦不平的情绪打动了他。恼人的秋风,缠绵的秋雨,病中的情人,和着秋意的诗稿,共同营造出诗境,着实让宝玉感动。就像他这样一个在大家庭中被众人捧着、哄着的少年,自己的婚姻大事却不能做主,真是可叹可怜,他读了黛玉的诗岂能不产生共鸣。作为说话者的黛玉传递的信息是伤秋哀己,渴望自由,作为受话者的宝玉在读诗、品诗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种信息的理解,也依从自己的审美经验丰富了这一信息。所以他才会为诗所感动,为写诗人所折服。

  在《红楼梦》的小说叙述之中,诗词曲赋成为人物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诗词融入情节,给叙述带来诗意。诗化于情节,又带来情节的诗化心绪。黛玉的诗是以自己的生命写成,可谓“字字皆是血”。小说通过“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潇湘夺魁菊花诗”、“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一步步将黛玉的悲剧推向高潮,进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美丽多情、多才多艺、多愁善感、对爱情专一、洁身自好的林黛玉作为一个典型人物,引发后人不断地去解读。参考文献:

[1]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艾青.诗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6.

[4][德]尧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导言[A].王岳川.后现 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The Flavor of Lin Dai-yu's Poetry and Its Aesthetic Quality

WANG Q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China)

Abstract: Poetry, Ci, Qu and Fu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enriching the images of the various characters and driving forward the plot of the story. Properly integrated into the plot, the poetry in general brings about a poetic sense to the narration, highlighting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novel. As an archetypal character in the novel, Lin Dai-yu writes the kind of poetry that best manifests her aesthetic quality. Viewed from the angle of Flavor i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Lin Dai-yu's poetry embodies the flavor of prettiness, freshness, quaintness and bitterness. Viewed from the angle of receptive aesthetics in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the poetry forms a critical system composing such entities as the author, the reader, the work and the world.

Key words:Lin Dai-yu;Poetry;Flavor;Aesthetic quality

                          [责任编辑:杨绍军]

124

玉诗句篇六
《林黛玉诗鉴赏》

相关热词搜索:赞美玉的诗句 玉的诗句 和田玉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玉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玉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452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