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景物描写诗句

景物描写诗句

2016-02-19 10:44: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景物描写诗句篇一《描写景物的古诗》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景物描写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景物描写诗句篇一
《描写景物的古诗》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认识的字】

闻 景 苔

【诗中名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译文】

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

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

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认识的字】

眠 晓 啼

【诗中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认识的字】

闲 静 涧

【诗中名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在我空闲的时候来到山里,正好碰上桂花凋落的时候。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而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认识的字】

新 照 清

【诗中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文】: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认识的字】

鸠 斧 锄 巢

【诗中名句】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景物描写诗句篇二
《描写春夏秋冬等的景物的诗句汇总》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

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

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臵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景物描写诗句篇三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古诗词中景物描写题型及分析

字数:2517 字号:大 中 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了景物在古诗词中举重若轻的地位。古诗词中写景的妙词佳句如点点繁星,始终闪烁在读者心头,让人回味无穷。理解赏析这些写景的妙句,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中2012年省市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的考查角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中考古诗词景物描写常见题型:

?摇一、 景物描写类

中考导航

描绘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真题回顾

【宿迁市】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摇【注】 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陕西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找出古诗词中的景物;2. 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画面。

二、 注意要点

1. 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

2. 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的意境。

3. 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二、 意境鉴赏类

中考导航

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古诗词中含有作者情感的景物也称为意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对意境的鉴赏,主要有以下三个命题层面:

1. “是什么”即有哪种或哪些意象,意境?

2. “怎么样”意象,意境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3. “为什么”意象,意境的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回顾

【衡阳市】

浣溪沙

苏?摇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全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临沂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a、 描写诗词中的景物; b、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如:清冷寂静、雄浑壮阔、萧条冷落等c、 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就构成了一种意境、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诗句中有四个意象烟、水、月、沙它们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群。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杜牧这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 炼字类

中考导航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原则,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真题回顾

【佛山市】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列各题。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注释】 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摇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炼字类题型,我们首先要了解哪些类型的字词是平常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字词,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作用。

1. 抓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十分注意咀嚼字词。

2. 抓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 “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 抓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 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句中共写了九种景物: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 将九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 如一个个特写镜头,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4. 抓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 有时作定语用, 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欣赏时, 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四、 表达技巧类

中考导航

此类题型直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掌握。由于“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所以回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考查所给诗句。一般来说,不必面面俱到,应选取诗句最突出的一方面作答。如果题干中要求必须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方面来赏析,则应结合诗句来作相应的分析。

真题回顾

【济宁市】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盐城市】

登岳阳楼?摇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 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2)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指出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 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

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二、 注意要点

鉴赏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 而是分析体会其妙处, 也就是分析其表达效果, 体会其对塑造形象、 抒发情感、 体现主旨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对各种重要的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熟练掌握, 做到成竹在胸。

1. 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等。夸张: 突出本质特征, 放大观点感情, 强化爱憎是非, 美丑更加鲜明。

2. 常用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 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象征等。 (责任编辑:王睿枫)

景物描写诗句篇四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诗句篇五
《诗歌景物描写的方法》

景物描写的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

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

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

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

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

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

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

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诗歌中写景时常用修辞及作用:

a、比喻:对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景物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

象。

b、拟人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c、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通过对景物形象的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景物

的特征。

2、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

为正衬与反衬。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

乾坤万里春。”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

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

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3、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

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例1: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

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例2: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

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例3: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例4:“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例5: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

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

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4、虚实结合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

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

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1: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

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例2 :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

得淋漓尽致。

例3: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例4: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

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例5:

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

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

断人肠的离愁。

5、五:渲染(绘色绘声绘形)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例1: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

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例2:

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例3: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6、观察角度的变化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例1: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写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后两句描绘的秋山近景。 例2: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白描工笔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那么,白描法绘景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绘景的语言要朴素、简洁,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它要求的是既简洁,又传神。

如:《江中口占》》荒江鸥浪远,薄暮水云低。千里一帆过,凭舷风满衣。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总结方法: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

这首诗

1、先判断采用什么方法;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该方法达到的效果;

3、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写景的?

赏析下面这首诗歌

夜 雨 寄 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答:主要采用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凄凉的环境。后两句写想象未来相会时的景况,描绘了一幅良宵美景图,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形象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分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极其效果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夜静的赞美,诗的前三句都在着力刻画“静”,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感觉恰好相反,以动破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抒 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 万 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片将雨滴比作真珠、水银,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

这样写使得所写景物生动、形象,很富有动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用语言概括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答:用白描手法,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

景物描写诗句篇六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诗句篇七
《描写各种景物、情感的诗句》

描写各种景物、情感的诗句

【参考答案】

1.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云: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7.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冬: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9.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0.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1.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13.柳: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5.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16.爱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哲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思乡(离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壮志(理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送别(祝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斑斓的颜色: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景物的诗句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
  • 1、描写景物诗句(2016-02-01)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景物描写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景物描写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459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