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

2016-02-19 10:56: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一《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修改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一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修改版》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杜甫作为一位诗人成就显著,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思想情操、为人处世态度方面。一个人能否成功,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恶劣的境况下,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中,别的不敢说自己可以做主,但要持什么态度,自己是能拿主意的。

杜甫的人生道路是无奈的,曾有满腔豪情,但自到长安之后,厄运连连,当官仕途受阻,为民缺吃少穿。杜甫也是一个在社会上自然生存的人,有人说,在外力面前,他的人生取向有时呈软弱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个看法值得探讨,不能因此而否定他。杜甫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那永远闪耀光芒的诗篇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其人生态度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唐代乃至唐代以后中国文人的特点是有帮助的。

一、主张积极入世,又不失灵活变通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知识和认知水平不同的人,态度也有不同,有的积极入世,有的悲观消极。杜甫他有着杰出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未能如愿,仕途极为不顺。杜甫受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影响,仍能积极入世,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士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不仅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还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入仕成为萦绕在士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杜甫在35岁即天宝五年(746年)入长安求官,次年杜甫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对那次考试本来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的是,落入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骗局,金榜题名指望落空,这次考试无一人及第。元结《喻友》《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对此均有记载。李林甫怕事情败露,却上表称“野无遗贤”。这个事件对杜甫的打击是不小的,这等于断绝了杜甫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想法,但杜甫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同时又有着“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宏伟抱负与“忧国忧民无已时,君圣民安

死方休”(张忠纲序语)的拧劲,不得不选择另一条道路即干谒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杜甫在长安忍受冷嘲热讽,奔走于权贵之门,不管他是怎样的委屈求全,怎样的忍辱负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幸运之神还是不肯光顾。从杜甫的行为来看,更多地还是继承了孔子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杜甫在求官道路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令人联想起屈原,的确,杜甫在精神实质上像屈原而不像一般儒家士大夫。③“他们的那种追求理想、争取实现伟大抱负的执着精神和顽强意志却是不容轻视的,更何况这理想、抱负中还多少含有活国济人的进步因素。”体会这些诗句,确实能感到杜甫的一片直率诚挚,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记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忠肝如火的情怀。他的谋仕方式具有“一次性”特点。一次失败,即不再试。要求一次比一次高,路子也一次比一次窄。他并不像许多世俗士子屡进考场,非考个进士不可,这足以说明他自视甚高,禀性倔强。直到天宝十四载,44岁的时候,才在河西县(今云南祥云附近)做了个九品的县尉,杜甫确实感到委屈,没有赴任。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与以往“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相距甚远,虽有怨言,杜甫还是不得不接受了。

谈到杜甫的人生态度,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忠君爱国,积极入世。但作为一个“集大成”的人,创作生涯从少年直至逝世时,杜甫的诗歌决不会只有一种色彩,思想也决不会是异口同声的儒家教条,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杜甫身上,除了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还有与之对立的隐逸成份,释道思想。在历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诗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让我们评说有些困难。这更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隐逸思想大多皆因用世不得而产生,并且其产生有着这样的轨迹,即用世不得而转向愤世,愤世不过是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罢了,于是又转向避世乃至于忘世。这在哲学上就表现为从孔子儒学走向道家庄学。”一个人要经受得住打击,用现在的话说叫“挫折教育”。杜甫是一个能够经受得住打击的人。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从吴越回到了巩县,再到长安去应试。这时他已经自许多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怀抱着扶危济世的愿望。希望能够考中,结果还是落第了。

这次考场失意,对杜甫并没有什么打击。正像后来他所写的,不过是“暂蹶霜蹄未为失”(《醉行歌》)。无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现在流行一句话: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亮出你自己。或许正是因为年轻,杜甫才会有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可贵素质。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善于调节自己,④有言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首《重送严公》对自己生活的描述,虽有些悲切凄楚,但心态是好的,是正确的,对人生领悟得很透,以至于有归隐田园之意。

其实,杜甫早就有归隐田园之意。“困守长安的十年里,在杜甫的内心或所作的诗作中,主要就交织着两个矛盾的主题:一是积极追求,希望有权位者汲引自己;一是要消极避世,去过远离政治的隐逸生活。”杜甫前后两次落第,其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发挥不佳,属于偶然因素,第二次做了“野无遗贤”阴谋的牺牲品,属于必然因素。困守长安十年,求仕效果一般,还要蒙受一些屈辱,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读书人来说,心理压力不可能没有。《醉时歌》、《白丝行》、《贫交行》等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心理状态的描述。满腹经纶而找不到用武之地,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屡屡受挫,苦闷和激愤使杜甫经常萌生退而归隐的念头。。杜甫退隐思想在陇右诗中表现非常突出。陇右诗作中尽管到处弥漫着悲伤愁苦的色彩,但只要一说隐士和归隐,诗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向往之情,流露出一股轻松的情致。这些足以说明杜甫人生态度是多元的,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复杂与多样。

二、笑傲苦涩的人生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杜甫一生就颇多悲愁,然而他却能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广阔的社会人生,并且超越时空,获得了永恒。坎坷从来人人有,各人坎坷不相同。一是坎坷的内容、方式不同,二是各人对坎坷的态度不同。

我们看陇右诗中的五律《空囊》。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自然条件独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来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在秦州生活了三个月左右,又移居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同谷住了约一个月时间,为饥寒所迫,不得不离开同谷入蜀。

杜甫陇右的几个月,饱经流离贫困饥寒之苦。在杜甫的一生,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顶着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的双重压力,创作热情不减,四个月写下了《秦州杂诗》等近120首诗,差不多每天一首。《空囊》诗为:“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作者在秦州同谷生活极苦,诗即作于此时。首联写生活困顿,无钱购买食物,只得餐霞食柏。这联诗在调侃之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颔联两句写囊空的原因,“世人共卤莽”等于“众人贵苟得”,卤莽,粗疏也,谓时人不分是非,自己不肯同流合污,吃苦自属当然了。颈联说的可谓一贫如洗。尾联说为了面子,所以留着一个小钱看衣袋。再有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杜甫《秦州杂诗·之一》等等,由此我们似乎看见一个年近半百而又背井离乡的老者蹒跚的身影,他口中缺食,身上少衣,身后是被战火焚烧的家园,是默默地跟随自己大半生的妻子,是至爱着的同时也爱着他的但不得不忍饥挨饿的儿女。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几似乞丐。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贫困压倒。 在这样的困苦中,能够写出《空囊》这样笑傲生活的作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需要一点生存的智慧和勇气的。如果我们能持有杜甫的生活态度,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去承受一切苦难和失意。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依然美好。

说起杜甫,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沉郁顿挫,仁民爱物,每时每刻都忧国思君。作品基调悲歌慷慨,人生态度也一定是严肃、深沉而认真的。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杜甫没有。有人可能还想,杜甫会笑吗?笑得起来吗?其实不然。杜甫有一部分诗是“不以为悲,反以为乐”的悲剧式调侃。比如,河西县尉没有赴任改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之后,杜甫写了一首《官定后戏赠》:“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飚。”前面讲过,杜甫怀着从政出仕的愿望,在长安一共等了十年,十年的光阴完全可以把一个人消磨得面目全非。这段期间,他对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目睹了官僚贪婪奢侈的生活,目睹了最高统治者扩边政策下人民所遭受的欺压。其个人生活陷入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顿,受尽了冷遇和白眼,纵然贫困,杜甫也不愿意离去。越是见到社会凋敝,人民困苦,他越是希望有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尽到力量。我这辈子好喝两口酒,总得有个地方弄俩酒钱吧。多亏这个圣明的朝代,我才可以没有顾忌,纵情狂歌。这是话中有话。“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这是写没有就任的原因:天子脚下的京城总比天高地远的而又“凄凉”的河西县安逸一些。杜甫根本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真是一肚皮牢骚。

一股无可奈何的悲凉,脸上虽挂着笑,却憋了一肚子火。带着一脸沧桑苦笑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在杜诗的众多题材中,象这样从出人意料的角度表现对生活看法的作品是占有很大比例的。杜甫《狂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文化上的狂者是社会的异端,他们以不寻常的人生态度,蔑视既有时局,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杜甫诗歌中有多处写到自己的“狂”,“盗贼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等等。读这些句子,好像有听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感受,那笑傲生死的从容,让我们身上产生一种激情燃烧的感觉。有人认为:“⑤杜甫是狂人,然而与魏晋狂士阮籍相比,杜甫的狂表现为政治上的狂傲,阮籍的狂则多表现为‘痴’,即对礼的亵渎。二者的形成均有其社会原因。杜甫亦具有闲逸情调。与陶渊明相比,陶选择闲适的田园生活是选择生命的永恒价值,而杜甫则为关心政治之余的闲适生活体验。”杜甫的酒后狂歌,笑傲当时,主要是在仕途失意和飘泊无定时的心迹表白,⑥“这个世界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啊!”处在那么一个时代,情愿承担一切苦难,并以一种旷达的心境表达出来,表现了诗人在命运坎坷的时候不甘屈服的倔强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能够品尝失败的苦涩,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也是人生的乐趣。

三、长怀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最先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恻隐之心为仁的思想。他是通过一个人看见匍匐将入井的无知孩子所不由得产生的感情,而把这一思想指点给后人的。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之心”的基本特征是它蕴含着揪心的痛苦,是对他人的一种忧虑、担心和关切,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说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半是写别离的也不过分。杜甫离别诗赠人诗很多,有部分是劝戒别人应该具有恻隐之心的。《又呈吴郎》便是,全诗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大历二年(767年),杜甫从夔州的瀼西迁居东屯,把瀼西草堂让给刚从忠州来的一位亲戚吴郎居住。杜甫到东屯后,想起一件事须向吴郎交待,草堂西边住着一个孤苦无依的妇人,平时她常来扑打草堂前的枣子充饥,杜甫从不阻止她。吴郎来到之后,马上在枣树周围插上篱笆。杜甫得知后,就写了这首诗去劝阻,希望吴郎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二
《从饮酒诗看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从饮酒诗看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摘 要】《饮酒》诗是隐逸诗人陶渊明晚年的佳作,其内容平淡自然,诗风朴素醇厚,是诗人晚年思想的结晶,当中不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安之若素的处世态度,也有对社会现实的严峻思考。出仕归隐构成了陶渊明的一生,而“归园田居”又是他思想的最终归宿。在《饮酒》诗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位伟大诗人的淳高品性,也看到了他对我们后人的深远启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至高修养的境界典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关键词】 陶渊明 饮酒 生活 批判 避祸

Abstract The poem of Drink is an excellent work of Tao Yuanming who is a hermit poet, its content that is prosaic and artless and style of poetry that is simple, pure and rich are the fruits of thought at poet’s later years. The poem not only showed poet’s attitude of conducting himself in society that he beared hardship with equanimity to his life, but also had the serious thinking of social reality. Taking up an

official post and withdrawing from the society and living in solitude composed TaoYuanming’s whole life, however, retiring to his native village and living a rural life were his final destination of thought. We can not only feel the great poet’s noble character, but also feel the sigificent

revelation to our later generation, h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us and deserves to be studied and thought deeply.

Key words Tao Yuanming Drink Life Criticism Keep away trouble

伟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生,是由仕而隐的一生。由于他的隐,陶渊明又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1】但隐逸诗人陶渊明的退隐归田,即非为了一条终南捷径,也非为了世俗中所谓的忠君仁义之道德,而是为了在乱世浊流中苟全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陶渊明的创造可分为他数次出仕和正式退隐两个阶段。前者由于陶渊明的仕隐交替,在诗中体现了作者的志向、痛苦以及种种矛盾交织的心情。后者则是陶渊明彻底告别官场后的人生阶段,其创作具体体现了退

隐后的陶渊明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人生的严峻思考,《饮酒》组诗正是他在这一阶段的得意之作,其诗文清新悠远,韵味恬淡。正如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所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淳真”[2]。《饮酒》组诗作为陶渊明在这一时期的诗作重点,充分体现了他“归园田居”的人生态度,其“靖节”之人格令后人敬仰。本文即以从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入手,浅析其归田之后的人生态度。

一、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都离不开酒,特别是一些名垂青史的伟大诗人,更是诗酒随心,寄情于酒,借酒抒怀。陶渊明《饮酒》诗序云“余闲君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足见这二十首诗都是酒后之作,是他诗酒随心的产物。萧统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饮酒》组诗作为陶渊明退隐之后的佳作,其中想当然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社会的思考。六朝文人多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崇尚玄学之风,纵情于上水田园,享“达生”之乐是他们的一大风格,陶渊明在诗中亦毫不例外地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无边乐趣,并抒发对之浓浓的热爱之情。

【3】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诗歌的名篇,向来为历代人所欣赏。诗中诗人以神来之笔为世人描绘了一个恬静自然的田园世界,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桃花源”。诗中所绘之景自然真切,饶有风趣,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躬耕生活的无边热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体会,一种经验感受。他说我住的地方在“人境”,人间的世界里,然而我也并不感觉到有人间繁芜的干扰。紧跟着下一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我的心远离了繁芜嘈杂的人间干扰,所以我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变得偏远僻静了。禅宗六祖慧能有言“既非幡动,亦非风动,乃尔心动也”,在陶渊明的世界里,风在动,幡也在动,但他的心却没有动,一切外物都是心灵之外的东西。四句这实质上是诗人对现实的思考,生活于现实当中的人,是否能超越于现实之外,诗

人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是长寿的象征,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身居自然,清风拂面,自然心神舒爽,做彭祖之想。“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自然之境令人身心陶醉,置身于此,一切显得和谐而醇正,飞鸟归林,心境与自然实是融为一体。因而最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庄周梦蝶,不知是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蝶,“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4】此时的诗人实是达到了一种人境合一的无我之境,躬耕之乐在其中表现地是淋漓尽致。“自西晋永嘉以来,玄言诗充斥文坛,诗歌内容空空洞洞,成了老庄哲学的乏味说教;东晋已降,诗文创作又追求堆砌典故,驰骋文辞,以雕章琢句、语言晦涩为荣,形成了虚华浮艳的形式主义文风。”【5】叶梦得云“诗本触物寓性,吟咏

【6】性情,但能输写胸中所欲言,无有不佳。”陶渊明此诗可

谓至情至性,平淡清新,将其隐居的快乐用其真性情表达了出来,称得上是以情唤情,将心得心。

除《饮酒》其五,陶渊明在别的诗里也一再写到隐居的快乐。如《饮酒》其九中“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借以表明隐居的坚定与饮酒的快乐。《饮酒》其四“托身已所得,千载不相随”,对于退隐躬耕之乐,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二、 抒发对世俗的愤激之情与批判之意

“任何人政治理想的产生,都深深植根于他的时代,只有当他的奋斗目标与现实条件相适应时才能实现。”【7】青壮年时代的陶渊明心怀壮志,积极入仕,“猛志溢四海”, 想有一番作为,但身逢乱世,仕途险恶,且政治黑暗,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终使这位伟大的诗人产生“有志不获聘”的思想苦闷,退而求次,归田隐居,以期身心自由。《饮酒》组诗中涉及到社会黑暗的篇目占大多数,此时的诗人正处于晋宋易代之即,把对政治,生活等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内心对理想追求失望的痛苦与矛盾,在诗中体现出来的用显而易见的。

《饮酒》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是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黑白不分。陶渊明先后在晋室、恒玄、刘裕手下任职,最后归隐。在其为官期间,对社会上的各种丑恶司空见惯,但又坚其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退隐后抒发这样的语调是必然的。《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自往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蓝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架不可回。”诗中田父之见,无论出于何种心思,是好心,还是囿于俗见,对陶渊明都是一种善意的相劝。“一世”就是整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三
《冯志强--诗歌情感表达(2)》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2级

高三语文课时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2015 _年__1___月__18__日 编号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四
《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第20卷第8期2005年8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

Vol.203No.8Aug.2005

真放与旷达!

———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何念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关键词:李白;苏轼;真放;旷达;文化符号I206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5)08-0001-05

李白和苏轼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从总体看,他们同为一代伟人,同为一代文学的宗师巨擘,均各自代表着一个兴盛的文学时代。李白是盛唐诗歌的典型代表,苏轼则是隆(北)宋文坛的真正领袖。

从才华学实言,他们均以天才丰赡,少年英特而名闻天下,后来又都有“学士”之称。李白以诗、文擅长,兼善书法;苏轼诗、词、文、赋、书、画均有开创性成就,并兼及百科(如农、医等)。他们同样被后人视为天生才华的代表。

从出生经历看,他们同为蜀人,都在蜀地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家乡情深。然而后来一生的主要时光却都游历在外,或漫游各地,或宦游四方,最后均终老于他乡。

从思想志尚言,他们同样都受到儒、道、释各家思想的影响,然儒家思想均同样占着相当重的

成分。他们同样“奋厉有当世志”,并有着积极用世、追求功名的实际行动。而老庄和释氏又分别在他们身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从个性气质看,他们都有本真豪放、潇洒自由的一面,东坡也有“仙号”,如“坡仙”“诗仙”之类,苏轼宛如一个北宋时代再生的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足见彼此诗酒才性的一脉相承关系。

从创作方法看,他们都有“放”的特征,这就是抒发真情至性,展现自我,任笔挥洒,奔放自如,李白被称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豪放”是其诗歌的主要风格;苏轼也被公认其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更被看作“豪放派”词的开创者。

从影响考察,他们同样在生时就产生过轰动效应,引起时人的高度关注,均被视为诗坛的“大

收稿日期:2005-07-15

“‘李白文化现象’研究”中“‘李白文化现象’的历史比较”中的一节(项目编号:!本文为2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ZW028)

作者简介:何念龙(1943-),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家”;而在逝后,他们同样芳名千古,同样有着许多美好的传说故事,赢得后人广泛的爱戴、称道并不断被再塑,成为经久而弥新的美好话题。

正由于有着这么多的相似之处,李白又早于苏轼三百多年,在苏轼的作品中还可找到诸多与李白其人其诗相关的诗文和评论,故论者多认为苏轼受到李白的影响。

以上这些相同相似之处,笔者相信用不着去举证详论就能得到学人的认同,然而尽管如此,若细细思量品味,我们认为李白和苏轼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或是在同中就有异,或是原本就有不同,这其中最突出的或许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差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类型。下面从三方面加以考察。

学。真实中带着思索,颖悟后而采取更为切实的处世态度,因而也可说是彻悟型。正因如此,有时苏轼常显露一二游戏人生的成分,不时表现出幽默调侃,表现出通达解脱。“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纵笔三首・其一》);“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之类是也。

李白苏轼,都有处于逆境的时侯,李白其人真而放,故遭遇不平,身陷囹圄,是愤慨、是发泄、是直截了当的呼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万愤词投魏郎中》)。苏轼旷达,故在遭受打击惊吓之后,能以通脱超然之态度对待逆境,有时不妨解嘲和调侃。如在贬谪黄州时,居然还有“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寓居定惠院之东》)的悠闲;能够有“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初到黄州》)的自我宽慰。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特别推崇李白的气质个性。在《李太白碑阴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而太白使脱靴殿上,固已气盖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倖以取容,其肯从君于昏乎?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含弘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这里极力推崇的是李白傲视权贵的气势,既有赞叹,也有钦慕,其中是否还寓有斯人已往而己所不能的感慨呢?苏轼对太白情有独钟:“唤取谪仙泉洗面”(《有美堂暴雨》);“若见谪仙烦寄语,康山头白早归来”(《书李公择白石山房》)。苏轼在徐州时对游百步洪的诸人极尽其乐,格外钦羡,以为“自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百步洪序》),可见其对李白的神往。他还另有《和李太白诗》。如果说苏轼对杜甫的极力推崇主要是从现实关怀的角度作出的判断的话,那么苏轼对李白的赞美则主要是从人的个性气质精神风貌着眼。

一、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之异

李白和苏轼,思想均有“杂”的特点,相对而言,李白的思想似乎更“杂”,因为李白除儒道释三家思想外,游侠、纵横家的色彩也很浓厚,“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赠钱少阳》);“高冠佩长剑,长揖韩荆州”(《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可见李白身上还鲜明地存留着战国时代游侠和说客的士人思想作风。显然苏轼这方面则淡薄得多,纵横家的辩说风格只是在苏轼的策论文章中可以见到,苏轼主要是以儒家取仕进身,而以道、佛解脱自处,虽未达到进退自如的境界,但在主观精神上,苏轼是可进可退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古代士大夫文人中,应当说在苏轼这两个方面至少在主体自我上是处理得较为成功的。

就个性与处世态度看,李白生性真率豪放,一生自然本色,真性不改,以天真而执着的态度面对世界,似乎未经历炼淘洗,没有装饰。李白那些愿为宰弼的大话,也许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都确实是真话,所以,李白是一种本真型的人。然而本真型的人是无法在政治漩涡中从容操舵的,性格决定命运,李白只能以诗人的面貌终其一生。苏轼性格豪迈而旷达,几经宦海沉浮,颖悟人生。苏轼固然也有本真率性的一面,但往往融入了更多的人生阅历、智慧彻悟。其所谓旷达者,旷放而通达,是饱经阅历挫折后,经过淘洗了的智慧型的人生哲

二、创作特征之异

就诗歌创作看,李白以自我的真情至性为诗,

以志尚遭际为诗,以自然本色的表达为诗。正因如此,故李白之作,如泉流自涌,勃郁喷发,不以苦心孤诣、雕镂修饰为尚。李白吟诗作文倒是真正达到了后来苏东坡所说的如泉源涌地,不择地而行,又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的境

界。当然李白诗中不是没有运用艺术表现手法,而是运用得十分自然,仿佛脱口而出,使人浑然不觉。像“白发三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之类均是这种风格的生动体现。同时李白之抒情,不是敛而是放,豪迈奔放,如火山爆发,似大河奔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李白诗歌表达方式最具典型性的象征例证。晚唐皮日休以“真放”概括李白(《七爱诗・李翰林》),堪称的评,“真放”既是其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创作特征和诗歌风格的生动表述。

苏轼才超一代,也有不少本真豪放之作,但相较而言,他更多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气韵,其以才性学识为诗,以宦游经历、人生彻悟为诗,以修辞技巧、表现手段为诗。总体上而言,苏诗时时可见宋人的风貌:收敛、议论、锻炼。钱钟书先生就认为王安石、苏轼有讲究词藻和铺排典故的习气(《宋诗选注》)。当然苏轼在这方面比其他许多宋人做得成功,这就是收敛而不失畅达,议论而时见理趣,锻炼而不乏自然。像《游金山寺》、《百步洪》、《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诸作足以为证。

总之,相较而言,李白创作以情感充沛激越胜,真情、激情、豪情、深情,以情为导,写诗多是发泄。其作或如大河奔流,不可遏止(《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诸作是也);或如清秋

称其为“谪仙人”,死时醉泛采石,江中捉月,骑鲸

上天。这是一个超现实的李白。苏轼的传说故事则大多带有现实社会性,生动切实。如关于苏轼为人画扇面的故事,苏轼和朝云“不合时宜”的对话,苏轼与僧人的戏谑打趣,苏轼宴席上对诸多歌姬的态度,以及“万户春”、“东坡肉”、“东坡饼”、“东坡巾”、“子瞻帽”之类的故事传说,都再现了一个现实社会中饶富生活情趣和亲和力的苏轼。第二,展示的精神风貌有不同。有关李白的传说故事侧重于李白个性气质的再塑,特别是李白傲视权贵的精神,如戏华阴县令、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之类的传说,表现了一个傲岸自由的李白。苏东坡的传说故事也堪称丰富多彩,塑造了一个多面体的苏轼,但总体而观苏轼的再塑,多在其作为文人特质的各个层面,如其学识智慧,志尚性格,机趣幽默等。对此,假如我们将《三言》中有关李白和苏轼的小说略加对照,就可明显看出二者的不同。《警世通言》中的小说《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融汇了几乎明代以前所有的与李白相关的传说故事,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诗酒淋漓、傲岸不屈的仙化的李白;而我们从《醒世明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佛印师四调琴娘》和《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诸篇中看到的苏轼,则主要是一个智慧型、才学型、调侃性、更多士大夫文人气质特性的苏学士。由此可见,后世塑造了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李白和苏轼。

夜月,明净透彻(《玉阶怨》《夜泊牛渚怀古》《月下从接受层面看,李白和苏轼都有广大受众,均独酌》《静夜思》《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诸作是也)。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传说故事皆流行于民间,但其语言风格,则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如明净透相对而言,李白的受众更为广泛,最有力的事实彻之美玉,为天然极品。苏轼以气韵饱满意趣盎然是,连呀呀学语的孩子都可以高声诵读“床前明月胜,才气、真气、灵气、豪气、雄气,以气贯通,创作光”的诗句;至今在酒楼饭店,人们会更多地频频是爱好、乐趣和遣兴。其作展现性情学识、哲理机见到作为装饰条幅的李白的诗篇;“太白酒楼”、趣、修辞技艺,如宽阔长江,博大清雄;又如经磨洗“太白遗风”的招牌扁额也堪称遍布天下。显然,苏雕琢之玉器,以工丽见长(见本节中所举苏轼之轼在这方面难以超越李白,苏轼的文化影响更多作,又苏轼的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兼具的词作亦足以为证)。

反馈于读书人的层面。

作为文化符号,李白、苏轼已成为了不同的意象。李白虽然实际上只是一位布衣诗人,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李白已成为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的代表,天赋才华的象征,不受羁绊的自由人格的化身,同时更是蔑视王侯的反权贵的士人典型。在李白的传说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士文化内涵,这就是:在李白的身上,中国士人寻回了那个自秦汉以来早已被权势压制而失落了的自我,人性的本真要求在此得到了复归、满足和张扬。相对说来,李

三、接受传播之异

李白与苏轼,都曾有生时的轰动和逝后的盛

名,都曾在中国文化史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但在接受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各有特色和偏重。首先,相比而言,李白的传说故事更带奇异性和浪漫色彩。如关于李白的生死,可称超凡脱俗,奇特浪漫。其生为太白金星下凡,贺知章一见

白是中国文化史上较为纯粹意义的“士人”和“诗人”(尽管其精神面貌是丰富多彩的)。对于苏轼来说,作为文化符号,苏轼是中国士大夫文人成功的典型(不要简单地以政治上的沉浮得失作价值判断),或者说他是一位比较纯粹的中国士大夫文人的代表。这就是既能保持人性的本真,又能在主体精神上进退自如,超然解脱。在实际行为中既能兼济天下,做出实绩,亦可善处逆境,以全其身;既可克己从政,又不失文人本色,亦官亦隐,亦庄亦谐。所以,苏轼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一位学者宗师,“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宋孝宗之序文),这就是苏轼在文化界的重大影响。可以说苏轼为中国封建专制社会里那些有才华、有真性、有志向的士大夫文人做出了表率,达到了现实中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笔者认为,在苏轼身上,其才华个性,近似李白;其现实关怀,如同杜甫;其进退自处,不让晚年的白居易,可以说苏轼几乎集唐代三大诗人之精粹于一身,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文化意蕴的苏轼,从这个角度看,李白更具个性的鲜明性,苏轼则更具人生的丰富性。总之,后人分别接受、再塑了不同文化类型的李白和苏轼。

为严格的传统教育。这种早年不同的家庭和教育环境,自然会对人的思想性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至于时代背景之不同,盛唐和“隆宋”,显然是有极大差异的两个时代。盛唐是一个真正思想开放和国力强大的时代,广大士人洋溢着自信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主体的自觉意识较强,其行为的自由度也较宽。北宋仁宗时期号称“隆宋”,文人的待遇纵然优厚,但实际上国家虚弱,外患内忧,危机四伏,自神宗以来党争更趋严重,这些对士大夫文人的人格精神必然会产生很大影响。在这种境况下,士人的入仕之途和仕宦之路,常陷入身非我属的窘状,因此,在心态上也远不如盛唐士人自信和自如。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李白和苏轼的思想行为的方式的不同,我们正可以从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得到合理的解释。

其次是经历不同。李白一生漫游、隐居,四海为家,行止相对自如,李白高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可见他是一位典型的自在“游士”。李白虽也曾在政治上遭遇打击(如赐金放还、流放夜郎),但终究是自由之身。同时他不走科举途径,希望一举冲天,一鸣惊人,然结果却终身在野,一命不沾,以游历而终其生。苏轼走的是典型的由科举入仕的道路,青年得志。以后或在朝廷中枢,或在地方任职,虽“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诗》)、“行遍天涯意未阑”(《赠惠山僧惠表》),但苏轼之游是不自主的宦游,他自言“宦游直送江入海”(《游金山寺》),所以虽身如不系之舟,却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饱历官场,陷入不尽的党争,翻云覆雨,几经沉浮。在中国封建专制时代,一个有良知的士人去当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苏东坡就感叹:“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笞。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名高志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戏子由》)这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必然也会对人的处世态度产生不同的作用。此外,李白虽曾供奉翰林,但那实际上只是名份虚衔,李白始终是一布衣,且诗人气质,无实际为政经验,难以在官场存身。苏轼进士出身,虽几起几落,但有实际为政经历,展现出杰出的治理才干。这种虚实之不同,必然也会在其创作中表现出差别来。

最后是天生气质个性之异。举几个对于同一事物的态度为例。对于才华,李白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天赋才华自诩;苏轼“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是才学的自信。同

四、形成差异之原因

首先是出生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不同。李白出

生布衣之家(虽然他常自认为李唐宗室,但实在是“谱牒难求”,得不到李唐王室的承认。否则他在常安玄宗身边时大可认亲。他父亲是潜回广汉,他们家族已是“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或说为富商之家,但终究不是官宦。且其先世隋末逃往西域,至其父在四川安家,其间几近百年,其家显然受异族文化的影响。李白异于中原的非同寻常的仪表气质、目光神态,明显表现出异域的色彩。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祖籍赵郡苏氏,其为名门望族,至苏轼时,眉山苏氏为典型的士大夫文人家庭(“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由于家庭背境之不同,二人所受教育也有差异。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又“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青年时代又曾在蜀中从赵蕤学纵横之术。由此可见,李白学习涉猎很有“杂”的色彩。相对而言,苏轼所受到的则是较为正统的儒家教育,我们从苏轼早年他父亲命他作《夏侯太初论》和他与他母亲关于《后汉书范滂传》的谈话,以及后来他又到名儒刘微之处从学,可知他是受到颇

样面对先贤,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苏轼“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答任师中家汉公》)。“凌”与“慕”一字之差,却见不同气质。同言隐居,李白大言“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苏轼却说得实在得多:“未成小隐聊中隐”。又同样游庐山,李白面对瀑布是展示情怀的声势俱壮的描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苏轼面对峰峦是充满哲理的感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同是饮酒,李白多是酣畅淋漓,不醉不足以尽兴,所谓“会须一饮三百杯”之类是也。苏轼虽也是每日必酒,但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况味,像“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古今”;“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就是明证,且东坡自己也说“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酒赋》)。

总之,由于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气质个性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李白和苏轼分别成为各具特色的中国文人的典型,他们分别代表着不

同的“士文化”类型,是具有不同文化寓意的符号。李白是一位为较为纯粹性的平民诗人、漫游诗人,一位依然具有战国策士之风的诗人。他以本真天然的面貌面对世界,天真而豪放,其诗文是其才性的自然坦露,不以雕饰为贵而臻于至境。苏轼则是典型的士大夫文人,一位宦游诗人,他沉浮于宦海,饱经仕途沧桑,逐步能以旷达的态度面对困厄,基本上实践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理想人格。其诗文是其宦游生涯荣辱得失的真实展示,他既以才性为诗,也以学识修辞为诗,同样达到艺术之至境。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里,李白的人格精神只是一种浪漫理想,在现实中不可企及,后人只能在心响往之的层面得到些许满足;苏轼美好的切实人格,经过自我的调节,留给后世一个可供学习借鉴的楷模,但实在说,后人由于才性学力环境等诸多原因,几乎也无人能达到苏轼的成就和境界。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NaturalGraceandUnconstrainedBoldness”and“ExuberantandSpontaneous”ComparisonofLiBaiandSuShi’SAttitudetoLifeandPoeticStyles

HENian-long

(HubeiInstituteofSocialScience,Wuhan430000,China)

Abstract:TherearealotofdifferencesbetweenLiBaiandSuShi.Amongthem,themostobviousoneis

theirindividualcharactermakings,attitudetolifeandcorrespondingdifferentpoeticstyles.Meanwhile,onthe“scholarculture”,theyhavedifferentculturalconnotationsandtheyaresymbolsofdifferentcultures,representingdifferenttypesofscholarculture.LiandSuShu,bothareaunique“one”inChineseculturalhistory.Keywords:LiBai;SuShi;“naturalgraceandunconstrainedboldness”;“exuberantandspontaneous”;cultur-alsymbol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五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主观态度(修订版)》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主观态度

【教学目标】

1、梳理诗歌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观态度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关于该考点的答题技巧。

【考点解析】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或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或指出其局限性,涉及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或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及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

此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方式是: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或这首词)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或全词)予以分析。

5、XX对这首诗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你同意这看法吗?

【知识链接】

二、古代诗歌常见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一)按诗歌体裁分类

1、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

2、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

5、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6、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闺怨诗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

(二)按诗歌思想感情分类

1、忧国伤时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六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庞丽

内容摘要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 苏轼词风 超然态度

一、苏轼的魅力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1)

二、苏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

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 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 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2)

1、苏轼词豪迈的风格。苏词中流露出人生挫折时达观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掌权的“革新派”,而在朝廷中累遭诽谤,倍受排挤,处境颇为艰难。不得已只好自请出朝,放了个杭州通判,当他得知多年未曾谋面的胞弟苏辙(子由)在山东济南任职的消息后,思亲之情顿然而生,他向朝廷请求调任山东,与胞弟团聚。朝廷中毕竟还有同情他的人,他的请求得到恩准,宋神宗熙宁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调任为山东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所作的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却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2、《定风波》为例,看苏轼的词风和人格魅力

元丰二年,苏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湖州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定风波》这首词就是他谪居黄州时所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苏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词的上片开门见山,点名题目。骤雨突至,扑面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此时却不慌不忙,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乐无比。夕阳西下,一抹斜阳笼罩着山

顶,似乎在迎接着诗人。此时此刻,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斜阳已收起了光辉,一切都消失了。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往往是轻松平静的惬意。自然界如此,人生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历风雨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经历一切政治风云的体验与反省?这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首哲理词,塑造出一位在烟雨中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领悟到一种超然于利害得失之上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

3、苏轼“以诗为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 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后人认为苏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但苏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故苏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范。

三、苏轼的人品和词风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北宋时期璀璨的明星。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放,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

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于是,苏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面对苏轼犀利的批评,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时,捕快押着苏轼将要起行还京,苏轼的妻子王氏送他出门。临行前,两人一时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好,唯有相对大哭。苏轼很快就镇定下来,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作首诗送我?”妻子一听,顿时忍不住敛泣而失笑。苏轼随即随捕快而去。

苏轼说的是一个典故。杨朴是宋真宗时人,有才学,颇得宋真宗的欣赏,但杨朴性格怪异,不愿为官。一次,宋真宗出宫祭祀,经过杨朴所在的地方,派人把杨朴召来,想要封他一个官职。宋真宗问杨朴:“卿来,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杨朴知道宋真宗想要他入朝为官,就随口编道:“唯拙荆(妻子)写有一首。”宋真宗让杨朴念来听听,杨朴当即以妻子的口吻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开怀大笑,知道勉强不得,就赏赐了杨朴一些财物,让他回家。

在生离死别之际,苏轼还不忘用幽默的话语来安慰妻子,化解悲伤,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既体现了他通达脱俗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诏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不计较个人恩怨,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苏轼的宽广胸怀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3)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历经无数政治惊涛骇浪的王安石,深知苏东坡的性格不适宜官场,他以肺腑之言劝苏东坡求田问舍,远离政治。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

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离开江宁四个月后,苏东坡又作《次荆公韵四绝》,其三如下——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这是苏东坡历经仕途坎坷之后对王安石所说的由衷之言。这次钟山相会,正值王安石大病方愈,所以,四十八岁的苏东坡,在诗中真诚流露出对六十四岁的王安石这位孤独和老病前辈的同情与感伤。

苏轼的潇洒飘逸而不羁脱的风格更加真实与自然,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一个好游之人, 苏轼虽然反对过王安石变法,被降过职,也因为作诗诽谤朝廷被贬过官,但毕竟在死后被赐太师,谥文忠。也算是个政治家了。苏轼在诽谤朝廷之后就被贬到了黄州这个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兴,农历三月初七这天,他就去了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这个地方游玩,结果回来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淋雨都能淋出这种境界,估计是职业玩家了,这种洒脱在理学兴盛的宋朝,估计也算前卫了。

熙宁九年的中秋,远离家乡的苏轼玩了个通宵,还喝的大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苏轼看着天上的月亮,开始想自己的弟弟子由,朦胧的月色,醉意朦胧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一直认为这句是苏轼洒脱到及至的表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淋漓尽致的洒脱,东坡之后无人再有。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了惠州,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子.,这位玩家又开始出游,这次,在一个高墙大院的外面,听到了佳人荡秋千的笑声: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可能是苏轼唯一一首被认为有红杏出墙之嫌的词作,不过才子佳人,自古就是绝配,此时的苏轼,应该说是老才子了,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近五旬,年过半百还有如此兴致,真是相当的厉害。

苏东坡最可贵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人物。在古代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心。

最后引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本文作结:“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品质,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为韩文公所作碑文何尝不也是为自己所作的碑文!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2)陈景云 《.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N].安徽文学,2007,01.

(3)《人品风流》 罗强烈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30日

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篇七
《论唐人咏华山诗所流露的人生态度》

论唐人咏华山诗所流露的

人生态度

作 者 :赵 亚 宁

单 位 :岐山县枣林镇贾家小学

写作时间:2011年7月 联系方式:13571789267

论唐人咏华山诗所流露的人生态度

姓名:赵亚宁 单位:岐山枣林贾家小学 电话:13571789267 邮编:722404

【内容摘要】:本文从诗人所处的环境、际遇、时令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唐代诗人崔颢、王昌龄、李白、刘长卿、杜甫、孟郊、韩愈、刘禹锡、郑谷等的咏华山诗,论述了崔颢等唐代诗人咏华山所流露的两种人生态度:即超脱人世,摆脱世事束缚的出世思想和积极投身社会,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入世思想。

【关键词】:艺术风格、艺术想象、人生感悟、入世出世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余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它以丰富深厚的生活内容,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唐代三百年来的社会现实,从而赢得了国内外普遍的赞誉的高度的评价。唐代诗人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①的艺术创作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生活画面,给人以广阔的艺术想象天地。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各异的艺术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歌颂赞美了壮丽山河,抒发了不同的人生感悟。本文拟就管见所及,选取唐代诗人咏华山诗数篇,从诗人所处的环境、际遇、时令等方面对唐代诗人咏华山诗所流露出世、入世两种人生态度加以探讨。

一、华山的地貌、形态特征

西岳华山,位于秦岭东端,陕西华阴市境内,雄踞关中,东临潼关,西窥秦川,南依秦岭,北瞰黄河,扼中原进出西北五省之门户。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说:“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②这是对华山形态的准确而形象的描写,讲出了华山的险、徒、高、大、之特点。

千百年来,华山以其直耸云霄,削拔险峻的独特风姿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险、附属歌颂。唐代诗人崔颢曾有诗云“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行经华阴》)就为我们描绘出华山石峰耸立、气势磅礴、俯视咸京之势,其主峰落雁、朝阳、莲花三峰鼎峙耸立,直插云外,真乃鬼斧神工所造!《华山记》载登华山落雁峰“俯视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③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赞颂华山的高俊雄伟以及登山俯视黄河的壮观景象。在王昌龄短暂的一生中,他的足迹也曾=到过华山。他被华山的高山云影所吸引,遂赋《过华阴》一首,以“云山互明灭”写出华山云影相互显影,突出华山之高;以“欣然忘所疲,永望望吟不辍”来衬托华山诱人的景物,使人高兴的忘了疲倦长时间的观看,还称赞不已。华山苍龙岭上至今流传着韩愈投书的故事。据《唐国史补》记载“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顶,顾视其险绝,恐栗,度不可下,乃发狂恸哭,欲遗书为诀,华阴县百计取之乃下。”④今苍龙岭上端的逸神岩,相传是韩愈投书处。韩愈不仅到过华山,而且还为我们留诗一首《古意》颂赞华山:“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藉如船。„„”相传华山中峰似玉井,生千叶白莲,吃了可成仙。韩愈借助神话传说,写了华山古迹的灵异,唐代诗人通过对华山不同的艺术描绘,颂赞了华山石峰耸立,翠黛接天,气势巍峨,悬崖陡峭,出云表,傲群岭,鬼斧神工,风姿独具的风貌;同时也抒发出他们对人生道路的不同感悟和思索,流露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 唐代咏华山诗流露出的超脱人世、摆脱世事束缚的出世的思想。 首先我们分析唐诗人崔颢(704-752)一首非常有名的咏华山诗《行经华阴》: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诗人在雨过天晴之日,路过华山,由远而近,起句即气势逼人,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宝贵的京师,一个“俯”字显示崇山压倒之势;“迢峣”二字突出华山石峰耸立,气势巍峨。接着诗人便以超迈之笔,选取“三峰”为着眼点,“天外三峰削不成”写出了三峰非人间刀斧可成,必为鬼斧神工所造之意。

颔联二句由远望而近观,写雨过天晴之后武帝祠前无限烟云聚而欲散,仰望仙人掌上一片青葱、翠黛接天,都是雨过天晴的醒目气象,使人顿觉沁人心脾,令人神清目爽,已为结局“学长生”营造了一个美妙的自然环境。

颈联诗人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以拟人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雄浑的画面:黄河从潼关城角下奔腾而过,南枕华山岭,蜿蜒向东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地势非常险要,驿路直通“汉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⑤诗人在此联中着一“险”一“平”,不仅映衬出华山的高峻,同时也似乎暗示了长生之道比名利之途要来的平稳坦荡一些。何去何从也由诗人胸中流溢于诗句中。

通过以上六句由远而近、的景语描绘之后,结尾两句自然而出。诗人行走在“名利”之途,仰望了华山直耸云霄、翠黛接天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移性动情,感叹仕途坎坷,发人深思的以问作结,劝喻“路旁名利客”到“此地学长生”。这十分明显地展露出诗人脚踏名利路上,见华山之奇景而厌恶仕途之险,心仪长生之道的思想,折射出诗人超脱人世、远离名利的出世思想。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的盛唐诗人王昌龄过华阴时咏华山所流露出的思想。诗题是《过华阴》,原诗如下: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窗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

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 。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王昌龄一生沉寂下僚,屡遭贬黜,尝尽羁人之苦,最后死于地方官德淫威之下。此诗当为世人又一次远离故乡路过华阴时所作。

前十句世人通过对华山变幻时隐时现的神奇景色描写,感叹羁留他乡之苦,遂心生寄居华山的羡慕之情。诗人一路走来,且行且宿,虽经百里之遥,眼睛始终不离华山,吟哦不停,步出关外赏一弯新月。

后四句谓华山诱人的景物变幻无穷,不断转移了诗人的情怀感受,诗人感到万事无常,无法掌握,不由得感叹道“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对少对人生的无常和苦闷有一些无奈。综观全诗,诗人以“云山互明灭”的华山喻人生无常、沉浮不定,当诗人仰观华岳,见其盎然天外,云山变幻无穷后,不禁迁移了诗人的情怀感受,似有退隐之意。

我们不妨看一看诗人刘长卿的《关门望华山》所流露出的思想。下面抄录原诗 :

客 夏 雷 翠 爱 徘 曾 琼 仿

路云雨微此徊是浆佛

瞻亘飞关众忘朝岂仍

太百半上容暝百易伫

华里腹近秀色灵挹想

,,,,,,,,,

三合太瀑能泱亦毛幽

峰沓阳布令漭闻女期

高遥在林西成会非如

际相其梢望阴群空眼

天连巅悬偏烟仙传前

。 。 。 。 。 。 。 。 。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为便于论述,我们将此诗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十二句,后八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羁旅他乡的诗人行走在关门(潼关)西望华山,展现了夏日华山晴雨交加美妙神奇景象:只见华山三峰插天,云亘百里,连绵不断;山顶太阳高悬,山腰却雷雨急飞。接着诗人用通感手法,描绘经雷雨冲刷之后的华山显得更加苍翠欲滴,如在眼前,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诗人也感到华山离自己所在位置都近了许多。由于诗人离华山较远,诗人眼中“瀑布林梢悬”更映衬出华山之高。“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二句是诗人通过望华山“三峰高际天”千研竞秀,云雨飞瀑,亘连不断的迷人景色后的主观感受,诗人眼中景、胸中意于此合盘托出。这里“西望”者当指长安,长安是唐代的京城,当然是政权、经济、文化的中心,必为万众瞩目。诗人被华山美妙的自然风物所吸引,西望长安的视线也偏向一边了,这里也明白表露出诗人留连于华山景物,而生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因而诗人“徘徊忘暝色”从“太阳在其颠”望到“泱漭成阴烟”。

第二部分后八句是诗人望山不见后的所思所想:华山曾是百仙群神会聚之地,玉井之水难挹,毛女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最后两句“金天有清庙,松柏隐苍然”是说庄严清净的金天王祀庙隐没在苍苍松柏里,诗人的仰慕清净脱离世事的出世思想进一步折射流露了出来。其他如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华山云台观》:“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则表露了诗人虔诚地歌颂仙佛,专门地敬慕神灵,希望长生的出世思想。

再如晚唐诗人郑谷的诗《华山》前十六句纯然写景,后八句“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野花明涧路,春鲜涩松围。远洞时闻磬,群僧尽掩扉。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亦十分明显地折射出诗人的人生感悟,流露出淡泊、逍遥远离世事的出世思想。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罗列。

三、唐人咏华山诗所流露出的积极投身社会、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的入世思想。 先分析杜甫的《望岳》全诗如下:

西岳岭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2华山,这一首诗望西岳华山。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杜甫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初到华州,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时常仰望华山,此诗当是诗人心情郁闷却又“济时敢爱它,寂寞壮心惊”(《岁暮》)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写照。

首联诗人仰观天际,西岳主峰插天,鼎峙耸立,主峰之下的云台、白云、毛女诸峰如儿孙一般起伏环拱于主峰的周围,“嶒竦”二字突现西岳华山崖威壁绝、峡谷深邃、陡然挺拔的壮丽雄姿,“耸处尊”意为世人仰望华山盎然天外,足见华山在诗人胸中实气魄宏伟、无限崇高的,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颔联诗人由仰望华山转而想往上攀登。“自古华山一条路”主要是指青柯坪往主峰攀登的险道,攀登这千米危崖,须经多重险关,无数险道。但是诗人心志弥坚,不怕艰险,要借助“仙人九节杖”而“拄到玉女洗头盆”去。洗头盆据记载,中峰的玉女祀前有5个石臼,号玉女洗头盆。

颈联诗人进一步联想进入车箱谷(二仙桥西)路线曲折,似乎已无“归路”,然而在诗人心中,却有着更为高远广阔的“通天门”。此联笔者认为是一语双关,名为写登山之苦,实为暗蕴诗人虽处穷途,却又壮志弥坚,在诗人心目中虽至穷途末路,但他仍会不屈不挠抵达“箭栝通天有一门”。

尾联“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写的颇耐人寻味。似可解为肃宗一时恼怒,贬谪诗人,诗人要待“秋风凉冷后”再去“白帝问真源”。此处“白帝”是管辖华山的天神,当为借指肃宗皇帝,诗人是要等到唐肃宗的怒火凉冷之后,再去献自己的一片忠耿之心。

统观全诗,诗人通过仰望华山,以拟人、想象、暗喻、借喻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壮志未泯,对自己的祖国怀着无比崇敬之心。此时诗人尽管遭遇不幸,但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折射出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投身社会的入世思想。759年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动,感慨万千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三吏”和“三别”就是其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例证。

再分析李白的诗《古风》“西上莲花山”全诗如下: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生活态度的诗句 表达生活哲理的诗句 形容工作态度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生活态度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460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