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七大段的诗歌

七大段的诗歌

2016-02-21 10:52: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大段的诗歌篇一《(分年段)必背古诗七十首》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七大段的诗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七大段的诗歌篇一
《(分年段)必背古诗七十首》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â)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ïng)庐, 笼盖四野(y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3、咏鹅 (唐)骆(luî)宾王

鹅 ,鹅,鹅,曲(qū)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zhuānɡ)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ân)山。 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cu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jiànɡ)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

山。

11、芙(fú)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ɡū)。 洛(luî)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yǐnɡ)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wâi)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shâ)青青柳色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líng)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1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录)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jiānɡ)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ïng)山。

2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唐)高适(shì)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nǎi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îng)锦官城。

2

25、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鸯(yānɡ)。

26、江畔(pàn)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ruî)笠(lì),绿蓑(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32、望洞庭 (唐)刘禹(yǔ)锡(x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qī)萋满别情。

3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

3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7、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ãi)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8、悯(mǐn)农(一)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4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 (唐)杜牧(m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mî)风波里。

47、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

48、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5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jì)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将晓出篱(lí)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ân)岳上摩(mï)天。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1、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liàn)滟晴方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52、惠(huì)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shì)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ïu)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5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yuán)身在此山中。

54、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遗(yí)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bànɡ)桑阴学种瓜。

58、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59、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春日 (宋)朱熹(xī)

5

七大段的诗歌篇二
《七下古诗文阅读段考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诗文阅读复习题

一、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答:

3. 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4.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洞庭湖的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 1 -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

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阖.户( ) 既薨.( ) 龌龊..( ) 掷.地(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普少习.吏事 ( ) 寡.学术( ) 读之竟日..( )

手不释.卷( ) 临政..( ) 家人发.箧视之( )

他日..补缀.旧纸( )( ) 跪而拾之以归. ( )

碎裂..奏牍掷地( ) 太祖乃悟.( ) 卒.用其人(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3.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4.本文写了关于赵普的哪几件事?结合文中内容,说一说你对赵普的评价?

5. 请你写出几个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或谚语。

4.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超过30字)。

- 2 -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今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孔子东游( ) 辩斗( ) 及日中( ) ....

一儿以日初远( ) 大如车盖( ) ...

沧沧凉凉( ) 探汤( ) 不能决( ) .......

孰为汝多知乎( )(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4. “圣人”孔子被小孩嘲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黄鹤楼》作者是________代人________,文章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的美景由“ ”字总领。

2.文中描写登楼所见壮观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费祎( )

.( ) 四闼( ) 坐窥( ) ..

(2)解释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西南隅( )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 ) ....

遂以名楼( ) 事列( ) 迹存( )

...:( )

重檐翼馆( ) 四闼霞敞( ) 坐窥井邑( )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 ) ....

(3)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 ..

以空奇 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俱以假山显 主人处处款之 ..

- 3 -

倚河汉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上 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观其耸构巍峨 非显者刺 ..

者坐其中 有黄鹤楼者 ..

4.翻译下列句子。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5.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

,”。“”一句则是实际收入它的优美造型。“ , ”写登楼人的惬意。“ ”是对黄鹤

楼的由衷赞美。

6.短文用了

的特点。

7.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8.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不同的)诗。

(1)

(2)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

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

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

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词义。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卧房槛外( ) 啾唧( ) 螺蛳( ) 碧窈(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于五所园( ) 以实奇( ) 后厅临大池( ) ....

奇在磊石( ) 奇峰绝壑( ) 卧房槛外( ) 如螺蛳缠......( )( ) 四围灌木蒙丛( ) ..

颓然( ) 碧窈( ) ....

2.文章按照由 到 的 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有 。文中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 4 - 和 。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和 。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

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磊石”奇在哪里?答:以 奇 ,以 奇,以 奇。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诗文阅读复习题参考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

1.深幽寂静 宁静、空灵 以动写静 2.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3.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万籁俱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登岳阳楼》

1.C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个“坼”字和 一个“浮”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3. 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4.写洞庭湖的佳句:(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赵普》

1.(1)hé hōng wò chuò zhì (2)熟悉 少 整日 放下 处理政务 打开 过些日子 连结 回家 把„„撕碎 醒悟、清醒 终于 2.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3. 这些句子是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赵普勤奋刻苦读书,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品质。(作用意思对即可)4.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5.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 废寝忘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等。

《两小儿辩日》

1.到东方 争辩 到 以为,认为 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清凉而略带寒意 把手伸进热水里 判定 同“谓”,说。 同“智”,智慧。 2.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这不(距离)近的(感觉)热,(距离)远的(感觉)凉吗? 3.参考:①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因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即使是孔子这样智慧极高的人,也会遇到解答不了的难题。②孔子作为当时一个智慧极高、知名度极高的人,对自己所不能解答的难题依然不避讳,不借自己说话的权威性来误导或欺骗他人,他对待学问和真理真诚、谦虚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的态度值得世人学习和深思。(言之有理即可)

《黄鹤楼》

1.唐 阎伯理 文苑英华 仙 2.观其„„之最也。 3.(1)yī lóng zōng tà kuī (2)角落 曾经 休息 到,在 命名 记载 有关事迹 高耸的样子 像鸟的翅膀 高大宽敞 城乡 也 山川胜迹 最美的地方 (3)以:介词,用;因为;因为。 之:助词,的;助词,的;代词,我们。 上:顶端;到上面去。 于:介词,到;介词,到。 其:代词,指黄鹤楼;代词,水阁。 者:„„的人;„„的。4.观看这矗立着得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黄河,底部临近大江。 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5. 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6.对偶 夸张 比喻 高大雄伟 7.仙人驾鹤,来此栖息,无形中给黄鹤楼披上了一层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也突出了黄鹤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有神仙来过。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于园》

1.(1)jiàn jiū jī sī yǎo (2)所建筑的园子 因为 临近 特殊的,罕见的 陡峭的山沟 栏杆 像 回旋,缠绕 草木茂盛的样子 柔顺的样子,文中指舒坦的意思。 碧绿幽远 2.前 后 空间 前堂 后厅 卧房槛外 再后 举例子 描状貌 描写 议论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水阁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4.交代主人身份从侧面告诉读者,建这座园子耗资巨大,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也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的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5.实 空 幽阴深邃

- 5 -

七大段的诗歌篇三
《七下古诗文阅读段考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诗文阅读复习题

一、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

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答:

3. 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4.你还知道哪些写洞庭湖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

二、文言文阅读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

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

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

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阖户( ) 既薨( ) 龌龊( ) 掷地(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普少习吏事 ( ) 寡学术( ) 读之竟日( ) ....

手不释卷( ) 临政( ) 家人发箧视之( ) ....

他日补缀旧纸( )( ) 跪而拾之以归 ( ) ....

碎裂奏牍掷地( ) 太祖乃悟( ) 卒用其人(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

4.结合文中的内容,说一说你对赵普的评价?

5. 请你写出几个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或谚语。

4.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今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孔子东游( ) 辩斗( ) 及日中( ) ....

一儿以日初远( ) 大如车盖( ) ...

沧沧凉凉( ) 探汤( ) 不能决( ) .......

孰为汝多知乎( )(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4. “圣人”孔子被小孩嘲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黄鹤楼》作者是________代人________,文章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的美景由“ ”字总领。

2.文中描写登楼所见壮观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费祎( ) .( ) 四闼( ) 坐窥( ) ..

(2)解释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西南隅( )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 ) ....

遂以名楼( ) 事列( ) 迹存( )

...:( ) 重檐翼馆( ) 四闼霞敞( ) 坐窥井邑( )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 ) ....

(3)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 ..

以空奇 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俱以假山显 主人处处款之 ..

倚河汉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上 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观其耸构巍峨 非显者刺 ..

者坐其中 有黄鹤楼者 ..

4.翻译下列句子。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5.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一句则是实际收入它的优美造型。“ , ”写登楼人的惬意。“ ”是对黄鹤楼的由衷赞美。

6.短文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黄鹤楼的 的特点。

7.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8.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不同的)诗。

(1)

(2)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

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

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按要求注音或解释词义。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卧房槛外( ) 啾唧( ) 螺蛳( ) 碧窈(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于五所园( ) 以实奇( ) 后厅临大池( ) ....

奇在磊石( ) 奇峰绝壑( ) 卧房槛外( ) ....

如螺蛳缠( )( ) 四围灌木蒙丛( ) ....

颓然( ) 碧窈( ) ....

2.文章按照由 到 的 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有 。文中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和 。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和 。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磊石”奇在哪里?答:以 奇 ,以 奇,以 奇。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诗文阅读复习题参考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

1.深幽寂静 宁静、空灵 以动写静 2.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3.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万籁俱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登岳阳楼》

1.C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个“坼”字和 一个“浮”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3. 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4.写洞庭湖的佳句:(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赵普》

1.(1)hé hōng wò chuò zhì (2)熟悉 少 整日 放下 处理政务 打开 过些日子 连结 回家 把„„撕碎 醒悟、清醒 终于 2.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3. 这些句子是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赵普勤奋刻苦读书,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品质。(作用意思对即可)4.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5.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 废寝忘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等。

《两小儿辩日》

1.到东方 争辩 到 以为,认为 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清凉而略带寒意 把手伸进热水里 判定 同“谓”,说。 同“智”,智慧。 2.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这不(距离)近的(感觉)热,(距离)远的(感觉)凉吗? 3.参考:①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因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即使是孔子这样智慧极高的人,也会遇到解答不了的难题。②孔子作为当时一个智慧极高、知名度极高的人,对自己所不能解答的难题依然不避讳,不借自己说话的权威性来误导或欺骗他人,他对待学问和真理真诚、谦虚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的态度值得世人学习和深思。(言之有理即可)

《黄鹤楼》

1.唐 阎伯理 文苑英华 仙 2.观其„„之最也。 3.(1)yī lóng zōng tà kuī (2)角落 曾经 休息 到,在 命名 记载 有关事迹 高耸的样子 像鸟的翅膀 高大宽敞 城乡 也 山川胜迹 最美的地方 (3)以:介词,用;因为;因为。 之:助词,的;助词,的;代词,我们。 上:顶端;到上面去。 于:介词,到;介词,到。 其:代词,指黄鹤楼;代词,水阁。 者:„„的人;„„的。4.观看这矗立着得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黄河,底部临近大江。 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5. 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6.对偶 夸张 比喻 高大雄伟 7.仙人驾鹤,来此栖息,无形中给黄鹤楼披上了一层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也突出了黄鹤楼的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有神仙来过。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于园》

1.(1)jiàn jiū jī sī yǎo (2)所建筑的园子 因为 临近 特殊的,罕见的 陡峭的山沟 栏杆 像 回旋,缠绕 草木茂盛的样子 柔顺的样子,文中指舒坦的意思。 碧绿幽远 2.前 后 空间 前堂 后厅 卧房槛外 再后 举例子 描状貌 描写 议论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水阁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4.交代主人身份从侧面告诉读者,建这座园子耗资巨大,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也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的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5.实 空 幽阴深邃

七大段的诗歌篇四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

一.童趣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

(1)物外之趣( )

(2)昂首观之( )

(3)为之怡然称快( )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4.翻译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5.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7. 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论语〉十则》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下问: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几,高垣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B.城市依稀而已(模糊不清)

C.惟危楼一座(危险的楼)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才)

2..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恒(经常)不一见 相顾(看)惊疑

B.始悟为(成为)山市 以(用)亿万计

C.惟(只有)危楼一座 则明(明显)渐少

D.或凭(凭借)或立 与世无别(差别)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5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6.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________________,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9.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__为初生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是高潮阶段。

四.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五、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此书为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______编著。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______(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词阅读

(一)、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明月别/枝惊鹊

(二)、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

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篇名 作者 出处 体裁

《观沧海》 白居易 《全元散曲》 元曲

《如梦令》 马致远 《乐府诗集》 古体诗

《天净沙 秋思》 王湾 《漱玉词》 五律

《钱塘湖春行》 曹操 《白氏长庆集》 词

《次北固山下》 李清照 《全唐诗》 七律

(四)、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五)、阅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_______体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__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景,然后写_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七大段的诗歌篇五
《诗歌《七月》赏析》

翻译:

1、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九月里妇女把衣授。十一月北风哗哗响,十二月寒气冷

飕飕。粗布衣裳都没有,残冬腊月怎能熬到头?正月里修好锄和耙,二月里举足到田头。老婆孩子莫忘记,晌午送饭村南头。监工的田官乐悠悠。

2、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九月里妇女把衣授。三春太阳暖洋洋,黄莺儿欢唱在枝头。姑娘们手挽深竹篮,沿着小路向前走,采下了片片桑叶嫩又柔。春天太阳升起慢悠悠, 采蒿人多似水流。姑娘不禁暗悲愁,怕公子把人抢了走。

3、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八月里芦花满汀洲。三月里桑树要整枝,拿起刀锯和斧头。除掉高枝与长条,轻采柔桑片片收。七月里伯劳成对鸣,八月里纺纱织布不停手。染成黑色染成黄,我染的大红颜色最艳秀,为那公子制衣缝又绣。

4、四月里草药远志穗儿抽,五月里知了声声叫不休。八月里家家户户庆丰收,十月里纷纷黄叶坠枝头。十一月里打狗獾,猎得狐狸取下皮,为那公子做轻裘。十二月农闲人欢聚,继续练武耍戈矛。留下小猪自家吃,大猪公家去享受。

5、五月里蚱蜢齐鸣两腿抖,六月里蝈蝈双翅颤悠悠。七月里蟋蟀鸣郊野,八月里它在檐下唱不休。九月里它怕冷躲门后,十月里它藏到床下不再走。家家清除垃圾熏老鼠,堵起北窗塞紧门缝防风透。干完关照妻和子:不久新年逢岁首。进入屋里歇个够。

6、六月里野李葡萄尝尝鲜,七月里烹煮葵菜烧大豆。八月里齐把枣子打,十月里又将稻谷收。新米新谷酿春酒,好给老爷去做寿。七月里好瓜吃在口,八月里葫芦摘在手,九月里苎麻种子留。多采苦菜多砍柴,养活自己忙不够。

7、九月里筑好打谷场,十月里喜把庄稼收。小米高粱和谷子,粟麻小麦加大豆。唉呀我们种田人,庄稼活儿没尽头,又为公家宫室修。白天野外割茅草,夜里搓绳忙不休。急忙上房盖屋顶,春要播种到田畴。

8、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韭菜羔羊供案头。九月霜降天气爽,十月里清扫场地把谷收。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祝万年寿! [题解]

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全诗八章:

第一章总写奴隶从岁寒到春耕的苦况;

第二章写女奴蚕桑劳动和怕被奴隶主恶少侮辱的心情;

第三章写替奴隶主制作布帛衣料的过程;

第四章写秋收后为奴隶主猎取野兽;

第五章写奴隶为自己修补破屋过冬;

第六章写奴隶主与奴隶的生活天壤之别;

第七章写农事完毕还要替奴隶主日夜干活;

第八章写寒冬为奴隶主储冰防暑和准备年终宴会。

这首诗虽不象《伐檀》、《硕鼠》那样有强烈的反抗性,但其中两种生活的对比是鲜明的。我们可以看到,奴隶们一年忙到头:男的种地、打猎、酿酒、凿冰、修缮房屋、准备祭品;女的采桑养蚕、纺织缝制,还随时有受到奴隶主恶少糟蹋的危险。而奴隶们的劳动成果却全部被奴隶主占有,自己只能吃野菜、住破屋,连御寒的粗布衣也捞不到一件,终岁饥寒。奴隶主呢?却过着夏绸冬裘、酒醉肉饱的奢侈生活,年终还要举行大规模的酒会。从鲜明的生活对比中,诗人控诉了奴隶社会的罪恶,揭露了剥削阶级贪婪、残酷、荒淫的丑恶本质。这是当时阶级关系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宛如一幅农事速写连环画,每幅画面虽寥寥数笔,环境,人物却无一不生动。诗人有着较高的艺术技巧,他首先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衣、食、住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构成鲜明对立的形象;其次是分类直叙其事,一件件、一桩桩,如泣如诉,不作夸张渲染,真实感极强;第三是叙事中写景,画面以素描的方法构成,并与人物的心情相融合。叙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这诗叙述农人全年的劳动。绝大部分的劳动是为公家的,小部分是为自己的。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写采藏果蔬和造酒,这都是为公家的。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户hù)麻子苦菜之类。第七章写收成完毕后为公家做修屋或室内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写凿冰的劳动和一年一次的年终燕饮。

【赏析】

一、 美在节奏感(时间推移造成特有的节奏感)

如果细细地吟诵《七月》便会感觉到诗歌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

奏感不仅仅是诗歌语言简短、韵律和谐造成的节奏感,同时也因为诗中的时间推移造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感。《七月》的每一章中的自然物候、人类活动,都随

着时间的流动做着一拍一拍的演进。这样使得读者感觉时间的流动本身是有节奏感的,是一拍一拍地推进的。比如第五章当中“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变化着,“在宇”,“在户”,“入我床下”,节奏明快,步骤分明,而同时时间的推进也是一步一步的。

二、时间的循环性与秩序性观念

《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而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结尾,记录了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生产活动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间点。时间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的圆。从上一年的冬天转到了又一个冬天。这些都证明诗歌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

诗歌当中的时间的循环,其实正好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时间的流逝是周而复始的。上古先民在生产劳作中,以直观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感受到自然生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循环。朱良志先生对这一问题

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生长,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多储藏, 《七月》中的这样一种时间的秩序性,也正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先民们的农事生产、狩猎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他们所生长于其中的自然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他们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自然的意志,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内涵。《七月》所表现的正是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生命律动中辛勤劳作,歌哭忧乐的生活状态。这也正使人想起了海德格尔最推崇的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200《七月》的诗意正来源于人们在时间的秩序中与自然浑然无间的和谐相处和诗意地栖居。

《七月》一诗中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来源于他们在辛劳耕作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虽然这种时间观念显得不够理性,太过于依赖感官,但却充满灵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时间观念,客观而直板,钟表是这种时间观念的最好的象征,它缺少那种让人生发想象的空间。在两千多年后读一读古老的《七月》这样的诗篇,感受一下先民们对时间的独特体验,也许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点启发吧!

三、 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大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皮也得进贡;送到田间地头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上缴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年终庆贺丰收之时,要祝主人万寿元疆。

四、美在叙述(事中有情)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叙事,而把事嵌在了鲜翠流丽的背景中。懿筐、微行、柔桑,是《诗》中不多见的细微的刻画。但诗的文字与诗的意思正是平均对等,故虽刻画而不觉得刻画。“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是所谓“于不相涉处映带生情”(贺贻孙)。吴棠曰:“归公子而心悲,女子之爱其亲也;养老人于眉寿,男子之爱其亲也。”但这“伤悲”的另一面原是“春女思”(毛传),或者不妨说“有女怀春”与“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正是一事之两面。郝懿行夫妇读诗的一段对话,恰好说着这样的意思:“瑞玉问:‘女心伤悲’应作何解?余曰:恐是怀春之意。《管子》亦云春女悲。瑞玉曰:非也。所以伤悲,乃为女子有行,远父母故耳。”郝氏曰“盖瑞玉性孝,故所言如此”,却不曾觉悟,只因《七月》表现的是家族中的个人,故偏偏由“伤悲”的一面宛转写来,且明明不离女儿之心,而一向不大谈性情的毛公,这一回倒是心明眼亮,觑得此中情致。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这是《七月》中的神来之笔,也真想说这是《诗》中最好的一句。《采蘋》一篇之叙事与它有同妙,但它把时与地拉开得更远,主角衔着推移时令的游丝隐在最后,郑笺“自七月在野至十月人我床下,皆谓蟋蟀也”,所谓“古人章法多用倒插类此”(陆化熙)。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正是用了这一句的意思,虽然诗人的本意是哀,但“蟋蟀之宵征”读之却让人觉得可喜。后来姜白石《齐天乐·咏蟋蟀》中的“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也还是从“豳诗漫与”中来,而真的是“哀音似诉”了。

七大段的诗歌篇六
《诗歌鉴赏专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七大段的诗歌》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多个阶段的青春的诗歌 人生的几个阶段诗歌 小学阶段所有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大段的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大段的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527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