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唐诗 随机

唐诗 随机

2016-02-23 13:13: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唐诗 随机篇一《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唐诗 随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唐诗 随机篇一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全集

《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弹琴》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唐 李白

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终南别业》唐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凉州词》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凉州词》唐 王之涣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不见古人, 《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剃下。 《悯农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郎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金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3

《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马诗》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蒙学诗》佚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越女词》唐 李白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夜宿山寺》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4

风雪夜归人。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明日歌》唐 (文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江南逢李龟年》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汪伦》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客中行》唐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军行》唐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

唐诗 随机篇二
《唐诗全集》

唐诗三百首全集

1《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0《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4《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6《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8《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1《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3《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4《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5《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7《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8《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9《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0《咏鹅》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1《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2《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3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4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剃下。 3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6《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7《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8《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9《古浪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440《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1《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2《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3《一望二三里》(佚名)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唐诗 随机篇三
《唐诗语言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10教本(2)班 梁娇秀 2010724169

唐诗语言研究

语言是人类一切创造物的奇观。而在文学语言之中,诗的语言又是最为奇特古怪、难以捉摸的,就像操这类语言的诗人一样敏感。如果将诗的范围限定在唐代,其语言又会有什么魅力呢?

对于唐诗语言魅力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唐诗语言的共同点以及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人代表著作来分析唐诗的语言特色。

纵观整个唐诗发展的脉络,我们可发现唐诗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点有以下四点:

一、 超越语法

唐诗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其最大的特点是超脱呆板的、分析性的语法,语序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没有时态或单复数,甚至可以没有动词谓语。

唐是在继承六朝诗歌追求语言形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两个角度使语言诗化、纯化。一方面是将生活中的语言提炼加工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是将散文中的语言变形剪辑改造为一种新的语言,摆脱了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如散文中必不可少的虚字,诸如“之”、“乎”、“者”、“也”等,一律省略掉,使诗的语言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精炼,更富有伸缩性。还有许多作品连动词一并省略掉,纯以静态的空间景物排列在一起,造成意象并置叠加的画面效果。如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四句无一动词,故没有情节和动作序列,纯是空间意象的并发映出。同时,因没有时态的变化,所以又使意象带来一种永恒的普遍性质。这种超越语法,超分析的无主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语言指义前的多层次空间关系和兴象的复义效果。这类句式在唐代许多诗人笔下都会有,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刘长卿《负谴后登干越亭作》)

凫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烟。(温庭筠《渚宫晚春》)

都体现了以上特点。清人方东树通过对唐诗的分析,总结出“文法以断为贵”的主张,并提出了“蹊径绝而风云通”,“语不接而意接”的组词成句模式:“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昭昧詹言》卷一)

这种破坏正常语序、超越语法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伸缩性、灵活性,扩展了诗句内外的天地;增加了语气的曲折、顿挫与回旋,提高了诗歌意象的视觉性和独立性。强化了空间玩味。

二、 词汇张力场

正如康德所说,语言词汇往往是诗人精神的直接体现,与诗人的个性和内心世界

有关。在唐诗中,诗人大都有自己所偏爱的字眼,如盛唐前期诗人孟浩然特别喜欢用“清”字,在他作品中,“清”这个词的复现率特别高,如: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西山寺辛谔》)

据[日]中国学术考研会《孟浩然诗索引》(汲古书院1981年版)统计,《孟浩然集》中用“清”字共五十例。李白称赞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其六)。

孟浩然文字上喜用“清”,并由此形成风格意境如过雨石泉、清见鱼影的特色,做到了“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这类清新空灵的词句弥漫在作品中,自然极富弹性,形成了附吸其它景物的引力和一同向外发散的张力,不仅使具体一首诗,而且使整个孟浩然的诗集都荡漾在一片清幽泓澄的空明流光之中。

王维诗中则多喜用空山、白云、悠悠、渺渺等词语,这些词一方面指向物象,形成了王诗中飘渺的神韵与情趣;另一方面又从现实世界飞出,指向彼岸世界,在青山绿水中,时时折射出禅光佛影,游荡着一个僧侣主义者的幽灵。

晚唐诗人李贺在用词上则善于选取富有质感的、具有动态和感觉印象强烈的词汇。光、色、形、味、线交织成浓重的色彩,斑驳绚丽的画面,使他的诗除具有浓厚的色彩外,还有低沉与高昂的音响感。李贺的诗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他的诗语言精辟,写绿、写红、写雨、写光、写泪、写春都各具特色,所以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眩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引)。

三、 广用比喻

“比喻是不同语境中的交易”——瑞恰慈《修辞哲学》

比喻是诗歌创作中极其重要的手段,它通过在事物的显隐、虚实、真幻、远近、古今之间建立联系,搭置桥梁,引起人们的联想,达到认识和体验的目的。唐诗中,使用比喻这种修辞也特别多,而且也写得极其传神,如: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此类比喻新鲜而精辟,非常细腻准确地刻画了本体所具有的特征,使读者的情感也融入其中。

唐诗中的比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博喻。又叫连贯比,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而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的一连串比喻。诗中采用

这种“博依繁喻”的方法,如同四面围攻,八音交响,叠土为山,积渐而高,给人极深刻的印象。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段: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作者以“如急雨”、“如私语”、珠“如玉盘”、“间关莺语”、“幽咽泉流”、“水浆迸”、“如裂帛”组成一组博喻,不仅写出了乐声轻柔尖细、清脆圆润的变化,也写出了乐声的刚劲有力、宏大惊人的气势,作者所表之意、所抒之情都得到透彻的说明,从而产生淋漓尽致的表达效果,唤起了读者的听觉经验和无尽遐想,让人沉浸在无尽的艺术享受中。

第二,曲喻。又称连比。如李贺诗《梦天》中“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由露湿轮而及湿光;《秦王饮酒》中“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以雨脚的形状写吹笙的动作;《咏怀二首》其一中“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由春风吹拂鬓发及影子。另如李商隐的《天涯》中“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把莺啼叫的啼转为啼哭,又由啼哭引出眼泪,推想可以沾湿最高枝的花。

第三,复喻。与博喻刚好相反,是指同一比喻中,包含着两层或多层不同的含义。如“水中映月”之象,可喻说为“圣道如水月”,指玄妙;也可喻说“浮世如水月,指虚妄。

第四,谜喻。是以一具体形象的画面来使人们体会到潜藏的底蕴,破译屏幕

后的密码。诗中有一类谜诗,专门是以诗的形式表达诗的内容。如杜甫《初月》中“光细弦初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四、 声律谐美

诗是诗人心灵之壁发出的隐秘回响,具有某种自然的节奏与旋律。从本质上说, 诗与音乐亦均属时间艺术。这是因为音乐借助声音的传递来表达感情,诗同样也要通过声音的讽读吟诵,而声音的震荡必须在时间延续传输。《毛诗大序》是这样阐述诗与音乐关系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而唐诗的声律谐美表现在:

第一,抑扬

古人把四声分为平仄,平声曼长所以为扬,仄声短促不平,所以为抑,诗词中前后上下平仄相对,抑扬相反。 两个音节(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顿:四言句

(二、二,2顿),五言句(二、二、一或者二、一、二,3顿),七言句(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4顿)等。唐诗的语言节奏感主要是与平仄递变有关。

第二,回环

回环是指类似或者相同的声音重复和再现。在诗词中主要靠双声、叠韵、叠音以及韵脚形成。

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叠音又叫重音,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字重叠出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尤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实际上,在六朝以前的《诗经》《楚辞》中,双声、叠韵和叠音就大量存在,如:参差、蒹葭、踟蹰、饥馑等双声词;窈窕、须臾、涕泗、妻妾等叠韵词;关关、夭夭、采采、霏霏等叠音词。

双声、叠韵与叠音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艰难”、“新停”、“潦倒”属于叠韵词,“萧萧”、“滚滚”属于叠音词,巧妙使用,使诗的声律产生了回环往复的效果。

以上便是唐诗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点。下面本文分别从唐诗的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诗人来分析唐诗的语言特色。

(一)、初唐诗歌

初唐时期最具代表的诗歌便是“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所写的诗。王勃、杨炯擅长近体五言律诗,卢照邻、骆宾王擅长古体七

言歌行。“四杰”中的诗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或长或短,

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出流宕和气势。相对于歌行体而言,当时渐趋

于成熟的五言律,因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谐调,常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

对稳定。但是,“四杰”所写的五言诗,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也透露

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羁旅送别之作

和边塞诗中。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字声平仄完全协调,而且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对仗的运用,也注意到

了整散的变化。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其语言虽平淡,不堆砌辞藻

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

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而只是用质朴

的语言表达自己慷慨的情怀。

(二)、盛唐诗歌

盛唐时期,诗坛上涌现了一大批天赋极高、成就斐然的杰出诗人。如李

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他们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乐府歌行等。各类诗歌的语言风格也不一样,山水诗语言清新淡雅、边塞诗雄浑悲壮。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所写的绝句可谓字字神境、篇篇传神。他的诗往往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特别是夸张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三)、中唐诗歌

中唐时期,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发挥了他们独特的才智。

由于这时期乱战频发,因此,中唐的诗歌创作大多是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语言风格也大多是凄清、萧瑟和向往宁静淡泊。如白云、寒山、青山、落叶、夕照、寒雁等词出现的频率较高。

(四)、晚唐诗歌

晚唐时期的诗歌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为代表。由于王朝颓废,他

们对政治的恐惧与失望,渐渐疏远了事实与政治。有的诗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有的怀古伤今。此时诗歌的语言特色多运用对比的手法,或以乐景写哀情等。

唐代是气象恢弘的时代,也造就出群星灿烂、天才辈出的诗坛,因而,唐诗也就有 无限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者去探求其中的真谛。唐诗语言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中的奥妙更需要我们日趋深入的探索。

唐诗 随机篇四
《《唐诗鉴赏》_5》

《唐诗鉴赏》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人文教研室2008年9月         编 写 说 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唐诗鉴赏  2、课程名称(英文):  3、预修课程:高中语文  4、修读对象:本校本科、专科、高职一年级新生  5、课程教材:自编讲义为教材;建议以《唐诗浅说》(张宗原撰)为参考教材。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选修课,是我校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雅文学"的高峰,是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若按清代学者章学诚或法国"年鉴派"史学的观点来说,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本课程的目的不但在提高文学修养、开拓视野、增强语言表达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增强历史知识,而且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博通华洋"的全面人才。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校所开设的《唐诗鉴赏》课程正是在"唐诗学"的基础之上,利用文学史的知识和文学文献学的历史积累,从中抽绎出精华部分,经有序组合而成的一门化繁趋精的诗文化课程。他与《宋代诗词鉴赏》课程合为一个系列,成为颇受我校学生欢迎的文化系列选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熟悉唐代著名诗人,和他们的著名篇目,而且要求他们学习到我国传统的考据学和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懂得唐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唐诗和文化史、唐诗和历史、唐诗的源与流、以及唐诗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⒈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雅文学"的高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若按清代学者章学诚或法国"年鉴派"史学的理论来说,也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2、本课程的目的还在于提高文学修养、开拓视野、增强语言表达力和艺术欣赏能力。3、增强历史知识,而且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热爱自身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学生成为"博通华洋"的全面人才。  四、教学模式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进度  本课程教学,共18课时,其中课堂教学16课时,考核2课时。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周 次教 学 内 容1文学文献学-鉴赏李白诗歌的前期准备;什么是文学文献学、什么是文学阐述学。2导入理论部分3李白的诗歌4初唐诗歌-"四杰"、"文章四友"、张九龄等诗人5盛唐前、中期诗人6杜甫的诗歌7盛、中、晚唐诗人:以"宫怨"诗等为例,说明唐诗对六朝诗歌的发展.8边塞诗和

咏物诗的变迁9考核    第一章 使用文献学的方法鉴赏唐诗【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以李白的思想、生活以及文献资料研究为例,讨论"唐诗鉴赏"与"唐诗学","文学阐述学"与"文学文献学"的差异,进而推出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的方法,并介绍一点西方"接受主义美学"。深入探讨李白的诗歌及其意义。【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文学文献学大研究方法、李白的诗歌及其意义。【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 用"文学文献学"的方法来研读唐诗  一、"文学文献学"的含义  鉴赏与研究 :可以断言,"唐诗学"几乎涉及整个华夏古代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段,并且是我国古典文学专题学问中的一门举足轻重的大学问!将唐诗鉴赏向唐诗研究靠拢,利用研究成果和历史、文化的宏观眼光来鉴赏唐诗、研读唐诗,在鉴赏中获得多种提高与接受真知。这是我们的课程的期待。  文献学和阐释学:用文学阐释学的方法,也可以把唐诗课讲得很生动,但这离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去弥远。使用文学文献学的手段,对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朱庆余《闺意》等诗歌进行分析、鉴赏就是很生动的例子。【思考题(Questions)】  1.什么是文学文献学?它比文学阐述学有什么长处?  2. 举例说明使用文学文献学研读唐诗的必要性。  3.为什么说"接受主义美学"不适合唐诗鉴赏课程?  第二节 李白的生活和思想特征一、 李白的生活特征  使学生明白:使用文献资料和李白的诗歌,以及相关人物的资料,勾勒接近真实的李白,这是读懂李白诗歌的前提。二、 李白的思想特征主要用对李白的作品的研究成果,并辅之以其它文献资料和前学的研究,来讨论李白的思想特征。【思考题(Questions)】  1. 为什么说,李白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  2.试对李白"功成身退"思想进行分析。  3. 谈谈对于李白出生地和两入长安的看法。  第二章 从李白的诗歌引出的一些理论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李白和杜甫既然是代表唐代诗歌巅峰时期的双子星座,那么对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介绍,以及对比是十学生对整个唐代诗歌作较为宏观理解的最好方法。而学习唐诗,李、杜诗歌应该是首选。因此,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鉴赏,并随机介绍唐诗学习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是合乎适宜的安排。【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李白的诗歌和唐

代诗歌的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变化概况。【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 李白的诗歌  一、天才诗人李白  李白诗歌的思想性、爱国主义情怀、诗歌技巧上的贡献和局限性。【思考题(Questions)】  1. 为什么李白会在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会对唐代政治作相当深刻的揭露,而使同时代其他诗人无出其右?  2. 为什么说李白是我国古代自屈原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3. 李白的诗歌有什么局限性?第二节 引出理论问题  一、唐诗的分期问题(由李白是盛唐诗人谈起)  唐诗分期的"创意"在唐代就开始萌动了。①中唐时,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对唐诗的理解;②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把唐诗的流变分为五个阶段; ③从明代开始,中国古典诗歌已经到了在理论上全面总结的时期。高秉(1350-1423)《唐诗品汇总序》引申严羽之说,将唐诗分为我们熟悉的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唐诗的总体倾向,是偏于节奏轻快、吐语浅近华丽、意蕴温润含蓄,强调感情深厚等。这些特点,主要得益于南方乐府民歌。其他还有关于音韵、对仗的一些知识。【思考题(Questions)】  1. 什么叫作"唐诗"?什么叫做"宋诗"?有哪些分法,又各有什么利弊?  2.谈谈" 四唐分期"的利与弊。  3.为什么说:唐诗的总体倾向,是偏于节奏轻快、吐语浅近华丽、意蕴温润含蓄,强调感情深厚等。为什么说,这些特点,主要得益于南方乐府民歌?第三章 初唐诗人和盛唐前期诗人【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较为简略地介绍初唐诗歌;稍微详细地介绍"开元大家"和盛唐"王、孟"等诗人。【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初唐"四杰"、陈、张;"开元大家"和盛唐"王、孟"等诗人。【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 初唐诗歌简述  一、"四杰"是唐诗的真正起点  从李世民"宫体集团",到高宗、则天朝诗歌的渐变。"四杰"手中实现的"宫体诗的自赎";"文章四友"、陈子昂、张九龄到"吴中四杰"。【思考题(Questions)】  1.李世民"宫体集团"正说明文学的发展,自有它自己的规律。李世民《帝京篇序》看出李世民对文学的态度,试进行分析。  2. 谈谈从陈子昂到李白,对于唐代诗歌的批判继承问题。  3.唐诗的形成,是由继承和批判两类诗人的合力造成的,试问"继承派"的代表人是哪些?第二节 盛唐前中期诗人 一、"开元大家"和"王、孟",以及"边塞"派诗人  在盛唐前

、中期,在以长安至洛阳为轴心的地区活动这一些进士出身,但政治地位并不高的一些天才的诗人:如王之涣、崔颢、王昌龄、王湾、王翰等诗人,统称为"开元大家"。还有以"山水田园"诗人著称的王维和孟浩然。【思考题(Questions)】  1. 为什么说七绝和五绝,对当时诗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式?  2."王、孟" 诗派中哪位诗人的作品更为积极一些?王维的诗歌有哪些局限性?  3. 从"开元大家"和"王、孟",以及"边塞"派诗人,到李白的诗歌,正勾勒出盛唐诗歌发展的轨迹,你能简略地叙述这种变化吗?第四章 杜甫的诗歌【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梁启超说过:杜甫的诗歌,是"一板三眼地哭叫人生"。李、杜年龄相去12年,但这12年足见唐诗变化之剧。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诗史"的意义等。【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内容。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 杜甫的创作历程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到四十岁左右才成熟  从《丽人行》开始,到凤翔之作、入川之作,草堂之作,夔州之作等。【思考题(Questions)】  1.杜甫"困守长安十年"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为什么认为,象杜甫《羌村三首》这样的作品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3.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的名句,出于杜甫哪首诗? 它代表了杜甫怎么样的诗风?第二节 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诗史"  一、杜甫经典名作鉴赏  "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所谓"诗史"。【思考题(Questions)】  1. 我国古典文学中,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历来有什么争论? 怎样看待杜甫的显示主义诗歌风格?  2.什么叫做"沉郁顿挫"的风格,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3.杜诗的所谓"诗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试加以评述。  第五章 唐诗对六朝诗歌的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对唐诗对六朝、"宫体"的三种旧题材:女性题材、咏物题材、边塞题材诗歌的发展和主题的拓深的讨论,明显地看出唐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吸收的效果。【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唐诗对所谓传统题材的变化发展,这里主要指的是从六朝"宫体"诗歌传承下来的三个主要的题材:咏物题材、女性题材和边塞题材。对"宫体"诗的评介比较复杂。在这里,我们可以大略地认定:①"宫体"诗的内容大多比较空虚。它之所以主题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是作者的生活很狭窄;同时对诗歌的态度,受时代的局限。②"宫体"诗在诗歌理论和创作

技巧上,对唐诗的形成,客观上起了铺垫的作用。③"宫体"诗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倾向,对唐诗技巧的成熟却是有始料不及的帮助。在说明唐诗对传统题材的深化上,用"宫体"诗来作比较,是十分能说明问题的。又,通过对唐代"宫怨"诗、:咏物诗、和边塞诗的介绍,也可以介绍其他一些著名的诗人。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4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 唐人"宫怨"诗一、 看唐人"宫怨"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  突现宫中女子的命运感,这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知识分子第一次正视人性问题,主题极其深刻。【思考题(Questions)】  1. 为什么说,李白《玉阶怨》的主题极其深刻?  2. 试对王昌龄的《长信宫词》作鉴赏。  3.谈谈杜牧《七夕》的主题。【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二节 唐人"咏物"诗一、 看唐人"咏物"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从六朝的宴会上和酒席间醉生梦死的苍白之吟,到唐代诗人的抨击社会不合理现象、官僚豪门、甚至整个制度的诗歌主题。【思考题(Questions)】  1. 试鉴赏孟郊《蜘蛛讽》。  2. 曹邺《仓鼠》的批评矛头对准了什么?  3. 谈谈晚唐僧齐己《扑满子》的主题。第三节 唐人变塞诗一、看唐人边塞诗对六朝、"宫体"的批判发展  盛唐之音中的"盛唐现象",以及中、晚唐时期对大唐盛世的失落带来的极度的感伤。【思考题(Questions)】  1.所谓"盛唐气象",是一味地意气昂扬的吗?试举例说明之。  2. 谈谈王昌龄《出塞》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 举例说明中、晚唐诗人的边塞军旅题材作品,充满了对国家衰落的无限感叹,并反映了在异族游牧部落的骚扰下,边陲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唐诗 随机篇五
《著名唐诗》

1、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黄河远上)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登柳州城楼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7、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唐诗 随机篇六
《古诗》

《别董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品味诗境,读中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创设情境,从歌曲《送别》之中感受作者离愁别绪导入。

2.生读题,再读,读懂题目,读出感情。

3.了解背景,介绍高适和董大。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指名读。

3.师指导学习生字“曛”的读音及字义字形。

4.齐读这首诗。

5.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自学。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查字典等等)

6.学生用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自学,读懂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概讲的意思,同桌合作学习。

7、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8.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 “莫愁”的意思是不要忧愁。 “知己”知音,赏识你的人。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指谁?董大。

理解了重点词语后,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读这首诗。

10.指导读好节奏停顿,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再指名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师导,利用多媒体感受诗境。

2.找出诗中写景的两句诗,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再找出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描写景物的词语。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4.感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画面。(生谈:凄凉悲苦)把感受带入诗中,读出自己的感觉。

5.自由读。

6.提名读。师评价指导。

7.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诗情。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谈)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有感情读

8.面对此情此景,董大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9.(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于眼前这凄凉的景吗?会愁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资料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10.再引导生体会这个“曛”另外一层意思。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引出诗句: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再说董大,并利用古琴片段激发谈话。此刻,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什么话呢?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并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是啊,让我们这样安慰董大,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假如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自信,心情变开朗。)

6.再看题目,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情,是昂扬豪壮的情啊!)(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指导总结前两句读出凄凉悲苦,后两句读出昂扬豪壮。)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师点评,再提名读。

3.生再有感情齐读。

4.体会诗人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自己练习背一背这首诗。(指2-3人背。)

四、总结全诗

记住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愁 景

莫愁 情

《乡村四月》教案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美育目标:

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 重点难点:领会诗歌第一、二句的诗意。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唐诗 随机》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咏 唐诗三百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唐诗 随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唐诗 随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04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