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去世的诗

去世的诗

2016-02-25 09:06: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去世的诗第一篇《艾米莉_狄金森的死亡诗歌解读》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去世的诗》,供大家学习参考。

去世的诗第一篇
《艾米莉_狄金森的死亡诗歌解读》

第10卷第6期2010年11月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Polytechnic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10No.6

Nov.2010

2804(2010)06-0213-03文章编号:1673-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解读

薛玉秀

(盐城工学院大学外语部,江苏盐城224001)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梦想;死亡;永生摘

要:在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千七百余首诗作中,有六百多首以死亡为主题。诗“死亡”人通过这一主题表达了其对成名梦想破灭后的矛盾与困惑,于“死亡”的畅想中寻求“回归”和“永,以掩盖其真实的精神世界。生”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极度苦闷、恐慌的情绪之中,诗作迟迟得不到认可的诗人笼罩在对命运、未来把握不定的阴影中,她无法摆脱内心的苦日复一日的挣扎和彷徨令她倍感孤独和压抑。于闷和绝望,

“死亡”,是,通过设想诗人于自虐--变相的自我毁灭中实现并保护了自我。

——在下界,我从不感到自在———在富丽堂皇的天上———我知道,也不会觉得舒畅———我,并不喜欢天堂—

——因为那里永远是礼拜的日子———假期,永不来到—

伊甸园一定像晴朗的星期三下午——那样寂寞、无聊—

[4]

——1886),艾米莉·狄金森(1830—美国十九世纪伟大而富有影响力的女诗人,在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里足不逾弃绝社交,隐居在家,且终身未嫁,于非凡的孤独中以诗户,

歌的方式演绎了一个隐世诗人的梦想与渴望、矛盾与困惑;在其一千七百余首诗稿中,有六百多首从生理、心理、情感等不同层面描述了诗人对死亡的想象和感受,其以死亡为题材或与死亡相关的诗作超过其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本文试“死亡”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解读狄金森对这一主题的情有独钟。

一恐惧死亡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除了具有生的本能,还具有死的本能,它是生命本能的另一极表现,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渴望发表渴望成名的梦想的受阻使狄金森陷入了遁世的泥潭,她固步自封,离群索居,逃避现实。狄金森的离群索居被人们

[2]

“不是自杀的自杀”。认为是诗人与外界格格不入,发表成

[1]

(第413首)

死亡像做礼拜般无聊,死亡让人感觉不到舒畅。诗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正如约翰·科迪所分析的:狄“死亡”金森如此热切地关注的却又惧怕死亡的原因之一,就

[5]

“害怕被弃绝”,是害怕被遗忘。在莫名的精神痛苦、悲观

“逃跑之路”,名梦想遭遇遏制,又找不到于是她把希望寄托“死亡”在上,于死亡之中获得了自我毁灭的快感以及最终梦想破灭时诗人对现存价值判断体系的困惑,进而对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本质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和探究。

因此,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诗歌主要集中在她对发表梦想陷入失望的1860年和1862年,以及直至诗人辞世这一时间段。

离丧之痛早在1860年就开始侵蚀狄金森的生活,那一1861年7月,姨妈拉维尼娅去世,狄金森最为推崇和年4月,

喜爱的女诗人白朗宁夫人辞世,她与身在欧洲的挚友塞缪尔·鲍尔斯的通信中,:“当您触摸她的坟墓极其感伤地写道——她的不知名的凭吊者———将一只手轻放在她时,请为我—

[3]

的头像上”。生命的短暂与成名的遥遥无期,让诗人处于

压抑、失望孤独中辗转徘徊的诗人,本想借死亡来摆脱种种疑惑,寻求救助、宣泄愤怒、舒缓压力;摆脱发表作品失败这一不争的事实,结果却发现死亡是如此无聊而寂寞。伴随着。“是什么压制了成名不成的失望,诗人自虐地选择了隐居——”(第445首),“那乞讨的孩子,我的愿望—过早死——/有几分,——/有几分,去—由于寒冷—由于奔波力竭的双——/也许,——”(第717首)。年轻鲜活的生由于这世道—脚—

“世道”,“我”命因不公而死的作品也因得不到认可而无缘“死亡”(他人之死抑或发表。哀怨、愤懑、恐惧中,诗人通过自己之死)摆脱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

——当我死时我听见苍蝇嗡嗡叫—屋里一片沉寂——恰似空气的凝滞—

06-03收稿日期:2009-

214

在风暴的间隙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一体,我们是兄弟”

第10卷

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临终景象;屋内空气凝滞,只有苍(第诗人曾把死亡比作“大海的连字符号”蝇的微弱叫唤,

[6]

1454首),,临终时刻的阵痛“恰似起伏的海涛”对于头脑

“真和美是一体”,为美丽而死,为真理而死,崇高而伟大。死亡是如此美丽、生动,死亡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的升华。诗人在此热情地拥抱死亡。

诗人为美而死,生活在“坟墓”中;进而诗人又通过“房死亡的过程无疑是一种“比死亡更加难熬”清醒的人来说,

(第705首)的折磨。从这里不难看出,狄金森认为死亡是冷酷无情、凄凉残酷且令人窒息的。诗人对于死亡的想象是恐惧、苦恼、困惑却又是无可奈何。

周围的眼睛———已把泪水擦干———积聚力量令呼吸坚实为了那最后一击———当君王被证实———在屋里…………

忧郁的———不确定的、时断时续的嗡嗡声———在光亮—

——和我之间———接着窗户不见了—

——接着我无法看清要看的东西—

——(第465首)

这首诗歌写于1862年,其时诗人已意识到自己的有生之年已无望发表诗作无望出名,神圣的“君王(theKing)”上帝庄严地欲引“我”

进天堂,然而天堂之光却被一只苍蝇挡住,“我”将要“被毁灭于此,孤单寂寞”(第280首)诗人与发表成名无缘,与天堂无缘。

此处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内心矛盾和冲突:等待(成名/进入天堂)与失望(发表无望/苍蝇挡住了天堂之光);于苦闷恐慌中等待上帝领进天堂,命运却不济,小小肮脏的苍蝇折断了诗人想要飞翔的翅膀,对生活的失望通过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痛苦和难堪逼迫得诗人近乎精神崩溃。于是,在死亡本能的驱动下,狄金森以想象死亡、想象葬礼和通往天堂的历程来获得自我保护(refuge)和自虐(masochism)的快感,因为她行使了自己的“死亡权利”。(第1692首)。

二向往死亡

“一切生物毫无例外地化为无机物(死亡)”[7]

,死亡是

生命的真正结果,是一切生命体的必然的归宿。现实的残酷和对自己才华的极度爱恋使诗人狄金森陷入了自恋的精神挣扎之中,只有通过对死亡的渴望才能获得另一种自我满足。

狄金森的死亡诗歌应该解读为“Shelivedinwritingit

anddiedbecauseitwasimperfectlyshared.”。

[8]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几乎还不适应一个殉真理的烈士就成了我的近邻———他轻声问我

“为什么倒下”?我回答他

:“为了美”———他说:“我为真理,真与美—

——间”

表达了在其心里,“坟墓”即“房间”,“房间”即“坟墓”,很显然诗人就自己的成名梦想(渴望发表)的破灭与死亡进行对比,

死亡是“一种消极的自恋的欲望,是对自身欲望的一种压抑”[9]

通过死亡,

诗人得到了一种自我满足(self-satisfac-tion),因为她

“diedforbeauty”。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连———我们隔着房间谈心—

——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第449首)

“死亡”切断了生者与死者的对话,阴阳相隔能否再建立起这种“communication”呢?狄金森的发表梦想破灭后,诗人想知道她死后是否有人能识得其才华?此时,对“死亡”的想象伴随着以超我为中心的自恋,诗人向世界宣布:她“diedforbeauty”。即使“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覆盖掉,我们的姓名———”,“我”的死亡依然庄严而神圣

:“为美而死”。“死去!在夜里死去!/有人吗,请把灯点起/好让我知道往哪条路走才是那片不变白雪的入口”(第158首),诗人渴望死亡的热情澎湃,希望有人指引,升入天堂。

狄金森真实的自我渴望成名渴望作品被发表,而传统的

评论家和编辑们却认为她的“过于飘渺,不宜发表”,[10]

几乎

与世隔绝的狄金森于隐居中秘密地整理自己的诗稿,并且将其分类。残酷的不能实现其理想的现实令诗人压制了自己要成为“apublicpoet”的梦想,而努力调整自己成为一个“theBarefoot-Rankofaprivatepoet,”[11]并以此维护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诗人向外界宣布:“发表”就是“拍卖灵魂”,“从我们阁楼的斗室/一身洁白,去见洁白的上帝———/也不用我们的白雪投资—

——”(第709首)。以此来掩饰其脆弱感和受伤害感,从而重新建立自我满足,进行自我拯救。

诗人所描述的这种“白雪”般纯洁的“文学”本身就是力图使她自己高于同时代的文学创作者,同时,诗人这种“发表,是拍卖”的独特理念于当时的文学盛世来说,就是对自己

的特殊的

“提升(Ascension)”。[12]

诗人认为其诗歌太好而不愿意其落入“发表商的粗糙之手”。[13]

即便此刻,狄金森也并

没有如其所标榜的那样视功名如粪土,视“发表”为“拍卖灵魂”

,创作这首诗歌只是理想无法实现后的另一种自我拯救。“诗人,照我算计———/该列第一,然后,太阳———/然后,夏季,然后,上帝的天堂———这就是全部名单———”(第569首)。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狄金森,把“诗人”排在第一位的狄金森却在有生之年没人把她当作诗人,梦想彻底破灭后的她的特立独行:以渴望天堂来提升自己。

诗人孤闭的隐居生活加剧了诗人的自我否定,对自己才华的极度爱恋又使诗人陷入了自恋的泥沼,从而于自恋中产生了对“死亡”的渴望

。“到天堂的距离/像到那最近的房

屋/如果那里有个朋友在等待着/不论是祸是福———”(第1760首),“天堂,多么完美———/当现世无法为我们得到—

——”(第623首)。三死亡即永生

死亡与永生千百年来一直是哲学﹑神学和文学等学术界一直研究和讨论的话题,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死后是否有永生这一问题都是将信将疑,时信时疑的态度。成名梦想彻底破灭、有生之年发表希望彻底落空的诗人狄金森却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而响亮的回答:死亡即永生。死亡是人生达到新的认识的必经之路,

是“回归”(CalledBack)。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便好心地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

死神如同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

,“好心地”(kindly)来接我。诗人一反死神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阴森可怖的形象,因为她坚信:死神的到来也便是永生的到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死神便好心地为“我”停车,载“我”踏上通往永生的道路。在原诗中,诗人有意让“永生”独占一行,并大写,诗人强调“我”的死亡之旅是通向永生之旅。

我们徐徐前行,他知道无须匆忙———而我已经撂下劳作与闲暇只为他的儒雅—

——“我”与死神同行,死神如此仁慈,为回报其“儒雅”,我”已经“撂下劳作与闲暇”,为了死后的永生,“我”放下尘世的牵挂。诗人通过一个将死者的叙述表达了她对获得永生的渴望。

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

——如同“稻谷”一样,诗人也在注目凝视(Gazing);如同太阳一样,诗人也在沉落(Setting)。

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房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

——诗人对于坟墓—

——死亡的代名词的描绘真是独具匠心,一本正经地就好像一个好奇的孩子在描绘一座从没见过的房子,一处奇特静谧的令人神往的安息之地,而不是阴森恐怖的地狱之门。

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

(第712首)

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再次肯定了她对死后获得永生的信仰

:“自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在“我”死后,“我”感觉几百年比一天还要短,因为“我”现在生活在一个永恒的世界里。喧闹的孩子,丰收的稻谷,灿烂的太阳,已留不住我的脚步,“我”的灵魂此刻如此地

“贴近”死亡的真谛:永生。诗人曾经对死亡充满怀疑和恐惧,另一方面又处处流露出对死亡之后的归属的极度渴望。这种极度矛盾的心理与其她梦想遭遇遏制的进程密不可分,造成了其与社会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使她始终处于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边缘状况。其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想“击败死亡所赋予的沉

寂”,[14]

其对死亡和永生的畅想来自于想“摆脱其对现实生

活的灰心”

[15]

。狄金森在试图构建自己的梦想以及梦想破

灭的过程中,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梦想的痛苦挣扎中,诗人坚信,“GoingtoHeaven”就如“wearegoinghome”(第79首),就是

“羊群在夜晚/一定回到牧羊人的怀抱!”(第79首)死亡就是“回归”,就是永生。

四结束语

艾米莉·狄金森梦想的初次受挫使得诗人于自虐中想象死亡,却又惧怕死亡,惟恐就此被“埋没”;梦想的彻底破灭导致诗人自我的混乱以及人格结构愈加不平衡,

此时诗人于自恋中产生了对死亡的“渴望”,以此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诗人于强烈的内心矛盾中渐趋清醒,认为死亡即永生,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回归”。因此,狄金森死亡诗歌的创作与其成名梦想的破灭密不可分。诗人大量的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影射了其潜在的死亡本能,以及于死亡的想象中所体会到的自我毁灭和自我满足的快感。

诗人通过直面“死亡”,生动地记录了其内心的矛盾冲突和躁动的情绪:等待与失望,希望与摈弃,(恐惧与向往死亡),诗人挣扎于梦想与现实的不协调中,最终在历经无数次的跌倒、

受伤之后,义无返顾地选择“发表”就是“拍卖灵魂”这一理念,于“死亡”中走向永生。参考文献:

1]薛玉秀.艾米莉·狄金森的精神世界探析[J].时代文学,

2008(10):31-34.

2]SewallRichardB.,EmilyDickinson:ACollectionofCriticalEssays

[M].NewJersey:Prentice-hall,Inc.EnglandCliffs,1963,P.113.3]Sewall,RickardB.ThelifeofEmilyDickinson[M].Cambridge,

Mass:HavardUniversityPress,1994,Pxxiii.

4]

JohnsonThomasH.,TheCompletePoemsofEmilyDickinson[M].Little,Brown&CompanyLimited,1957.文中所引诗作皆出自此书。

(下转第234页)

“[[[[

究是运用法律开展战争法律的前提。广大政工干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战争法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有所侧重。

3力

理论一经转化为实践,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广大政工还应理论联干部不但要做好做好战争法律知识的储备工作,

系实际,熟练运用战争法律精神指导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提高实际运用战争法律能力。在学习战争法律的相关法律,转变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法律指导工作,部署以适应战争法律的实战要求。工作要有法律法规的依据,

熟练运用法律指导工作,提高实际运用战争法律能

广大政工干部应该努力提高战争法律能力,既能做好和平时期的政治工作,又能做好战时政治工作;既能熟悉政治又能通晓政治作战科学方法,成为一名合格工作优良传统,

的、高素质的新型政工人才。参考文献:

[1]俞正山.关于战争法律的几个问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

年4月第17卷第2期.

[2]李亦楠.为我军未来军事斗争提供可靠的法理依据--政治工

2004年6月第5卷第作"战争法律"浅析.军队政工理论研究,3期

EnhancetheAbilitytousetheLawsofWar,

ImproveQualityofPoliticalWorkCadresonWar-time

SHENGHui-hui

(NanjingPoliticalCollege,NanjingJiangsu210003,China)

Keywords:lawsofwar;anew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politicalcadres

Abstract:Withtheworld'snew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in-depthdevelopment,theformandcontentofmod-ernwarfarehavechangedsignificantly,themilitarypoliticalworkonhigherdemand.Thelawsofwarisplayinganvitalroleinmodernwarfare.Therefore,risingpoliticalcadresabilitytousethelawsofwarandimprovingthelegalliteracyinwartimeneedsurgently.



(上接第215页)

[5]Cody,John.AfterGreatPain:ThelnnerLifeofEmilyDickinson

[M].Cambridge,Mass: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1971,P485.

[6]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P.244.

[7][9]Strachey,James.TheStandardEditionoftheCompletePsycho-logicalworksofSigmundFreud[M].London:HogarthPress,1966,P148,P121.[8]

JohnsonThomasH.EmilyDickinson:AnInterpretiveBiography[M].Harvard: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6,P203.

[10]ThomasH.Johnson,TheLettersofEmilyDickinson[M].Cam-Mass:HarvardUniversity,1958,Vol.2,P.408.bridge,

[11][12]SewallRickardB.ThelifeofEmilyDickinson[M].Har-vard: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4,P.425,P553.

[13]Guthrie,JamesR.EmilyDickinson’sVision:IllnessandIdentity

inHerPoetry[M].Florida:UniversityPressOfFlorida,1998,P140.

[14][15]Diehl,JoanneFeit.DickinsonandtheRomanticImagination

[M].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1,P.18.

ABriefStudyofEmilyDickinson’sPoetryaboutDeath

XUEYu-xiu

(CollegeEnglishDepartment,Ya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224001,China)

Keywords:EmilyDickinson;dream;death;eternity

Abstract:EmilyDickinson,the19thfamousAmericanpoetess,lefttheworldmorethan1700poems.Ofallthesepoems,over600arefocusedonthesubjectdeath.Thepoetessexpressedherinnerconflictsandcontradictionsbe-tweentherealityandherdreamofpublishingherpoems.Afterthedisillusionmentofherdream,thepoetesssoughtfor“CalledBack”and“Eternity”inwritingpoetryaboutdeathtohideherrealfeelings.

去世的诗第二篇
《解读狄金森的死亡诗》

解读狄金森的死亡诗

耿卫玲

(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外语系 河南郑州 451200)

[摘 要]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的这可能是她经常思考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她从很小的时候

就经常接触到死亡,所以,为了使活着的人好好地继续生活,抚慰

角度进行的评论和阐释,本文也拟对其死亡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诗歌中反映出的受创伤的心灵,她有时把死亡描写成一种离别,一种亲朋好友的特作者对待上帝的态度、以及作者对永生的认识等角度进行解读,以期对这位神秘殊缺席形式,或是一次舒适的长眠。诗人总是饶有兴趣的描述离别的美国女诗人对待死亡的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宗教态度有一个更为清楚和全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注意到人们的消失/当我还是个孩子——/

我一位他们去远方游览/或是在荒凉的地方落脚——/然而他们因为的了解。

死亡才这么做/一个小孩无法看到的事实。(1149)[7](P241)诗歌开头,[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意象;永生

艾米莉·狄金森在世时鲜为人知,可她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诗人用孩子般的天真目光去看待死亡,可怕的事实被抹上一层神奇重要最受关注的诗人之一。“如果我们必须要挑选一位诗人来展示作的色彩。在孩子的想象中,死亡只是暂时“消失”,或是一次“去

,或是像拓荒者一样“在荒凉的地方落脚”。然而,在为整体的美国诗歌的本质和质量,确定其主要关注的事物,其特有远方的游览”

的主题和意象,其措辞及其风格,甚至要显示其经常缺乏的主题和诗歌末尾,诗人揭开事实真相,说明这一切都只是幻想,因为年幼关注——我们就应该选择狄金森。”[1](P212)也有人将她比喻为“游荡的孩子无法看到死亡的含义。有时,她还把死亡看作长眠。为了让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 [2](P246)目前死者好好享受那个世界的生活,她命令人们精心准备卧具,保持安

铺好这张床——/让它令人敬畏——/躺在床上等待审判日破晓/中国的外国文学界对她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翻阅狄金森的诗歌即静:

/把它的床垫摆得笔直——/把它的枕头拍园——/别让可发现,描写死亡是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事实上,可以肯定美妙而公正。

的是她的诗歌有500多首是以死亡为主题的。上个世纪中叶,不少日出时黄色的噪音/打扰这块土地——(829)[8](P242)在狄金森的诗

[3](P80)

人认为狄金森对死亡的兴趣是一种病态的反应。而现在读者们歌中,我们还可以常常看到死亡的来临和冬日结伴而行。狄金森的

“母亲的去世几乎却对她那种别具一格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惊叹不已。艾米莉·狄金母亲去世之后,诗人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曾经写道:

森,用诗歌向世人述说着她的情感,用心灵编织着永生的梦幻,用让我的精神崩溃……她像冬日的一片雪花从我们的指间滑落……” 顽强的意志谱写着一首首与死亡搏斗的生命之曲。她的死亡诗,观[9](P256)也许是因为冬日的肃杀萧条正好应和了死亡的冰冷无情,在察敏锐、意象奇特、思想深刻,跨越了死亡的低调,上升到了永生狄金森的诗歌中,有关冬日的种种意象在其死亡诗中时时可见,比的高度,并由此及彼,再从永生联想到上帝。上帝、死亡、永生,如“霜冻”。狄金森的传记作家托马斯·约翰逊(Thomas Johnson)这三者难以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奏响了一首战胜死亡、歌唱生命、曾提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霜冻摧毁一切,是冬日的典型代表。向往永生的交响曲。 它天生残忍,像鬼魅一样四处游荡,带来死亡之吻。自然界的霜冻

自古以来,人们虽然时时面临死亡,却不能参透死亡的真正意与死亡的本质等同。”[10](P192)狄金森的712 首诗“因为我不能停步义。大多数人往往只是从否定的方面看待死亡,认为死亡是对生命等待死神——”是她死亡诗歌的精品,在这首诗里,死神以温文尔的戕害与褫夺。在相沿成习的意识中,死亡总是被描绘得阴森恐怖、雅的求婚者的面貌出现,他彬彬有礼地停下马车,殷勤地邀请忙于惨象环生,令人不堪忍受。于是,出于保护生命“安全”和“欢乐”劳作和闲暇的“她”和他一起踏上生命的最后旅程。显然,叙事者的需要,人们竭力把死亡驱逐到生命外部,让它离自己远远的,古终日忙于日常事务,无暇考虑死亡,而死亡偏偏想到她。诗人一改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曾告诉人们:“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死亡”通常具有的狰狞恐怖模样,使其显得温良可亲。“因为我不——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能停步等待死神——/他便好心地停车把我接上——/马车里载的只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对于是我俩——/还有‘永生’。/我们徐徐前行——/他知道无须匆忙/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来说,死是不存在的,而对于死者来而我已经撂下/劳作与闲暇/只为他的儒雅—”[11](P254)死亡的温雅与说,本身就不存在了。”[4](P102)几乎每一个体验和探究死亡的人,从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忙碌的叙事者也因此发生心理变化。他的大概都不免会问同一个问题:死是什么? 狄金森同样也在思索着这翩翩风度使她毅然撂下劳作,勇敢地跟他走上不归路。死亡在她的

笔下就是这样的形态万千,因为死亡究竟是什么,谁也看不透,尤个问题,并且写出了大量的诗篇来对它进行描绘和阐释。

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她对死亡别出心裁其是对狄金森这样一个有着不同寻常的思维和洞察力的诗人更是如

的意象的运用。在狄金森时代的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年轻人死此。由此我们可以偷窥到她内心对待死亡、上帝和宗教的复杂心情。

对于上帝,狄金森的态度很矛盾,她自己都承认,她对上帝“怀亡率一定很高,结核病就是当时的不治之症,根据记载,在波士顿,

[5](P301)

”(1141)狄金森出生在新英格兰的阿默斯1851年因结核病去世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3。而狄金森疑与相信一样狂热不已。

[6](P395)

家里就有多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家里经常遇到死亡的场景,特镇。在新英格兰,虽然盛极一时的加尔文主义在18 世纪初已成 ~~~~~~~~~~~~~~~~~~~~~~~~~~~~~~~~~~~~~~~~~~~~~~~~~~~~~~~~~~~~~~~~~~~~~~~~~~~~~~~~~~~~~~~~~~~~~~~~~~~~~~~~~~~~~~~~~~~~~~~

女诗人,她的死亡主题的诗歌长期以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从多个

小结

综合前面的探讨,可以看出:

、、閜”四字都来源于杯子的形制特点“大”;“盏”也是来源于杯子的形制特点,不过它是从杯子的“小”这一角度来命名的;“椷”是从容器的功用来命名的,即可以盛装液体;而“杯”是从器物的最初制造形状来源命名的。

[5]王念孙.读书杂志[M].中华书局,1991. [6]王力.同源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2. [7]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8]丁度.集韵[M].中国书店,1983.

[9]司马光.类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胡道静校正.梦溪笔谈校正[M].中华书局,1962. [1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影印,1963. [12]陈彭年.广韵[M].商务印书馆.

参考文献:

[1]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M].四部丛刊本. [2]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连淑敏(1981-),女,山东省阳谷县人,北京语言大学人收稿日期:2009-01-12

[3]石勇.家具什物词源浅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26),P121-124. 文学院2006级汉语言文字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方向。

67

强弩之末,但阿默斯特这样保守的小镇在19 世纪中叶仍然经历了

数次宗教复兴运动,加尔文主义仍居统治地位。狄金森一家信奉加尔文主义,但狄金森从小就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愿盲目接受基督教义,更不愿屈从上帝的意愿而放弃自己信仰上的独立,因此在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了对宗教思想束缚的叛逆精神。她常常面对的问题是:如果上帝是万能而又善良的,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死亡这样令人悲伤的事存在?既然他的手臂是长的,他为什么不来拯救?对这个问题,最显著的答案有两个:要么是他不愿意,要么是他的手不够长。第一种答案经常被感伤主义者所忽略,一直被清教主义教徒们思考。她认为,从生活的事实来看,上帝不是爱我们的父亲,他对我们的行动也不仁慈,与此相反,他经常以我们的敌人的身份出现,还不断地伤害我们。(1144)[12](P61)因此,她勇敢地与上帝进行抗争:“基督在召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所有我的同伴都响应了,甚至连亲爱的维妮也相信她自己爱他、敬他。只有我单枪匹马地站

[13](P17)

在这里坚持反抗。”自50 年代之后,她索性连教堂都不去了:“有人在安息日去教堂——/ 我却留在家里过——食米鸟来领唱诗班——/果园权当圣堂一座——”尤其是在接二连三失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之后。1858 年,她的两位好友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突然死去。她悲痛地写道:“无法解脱的痛苦可以使人变成魔鬼! 如果天使有一颗心,他也会为之哭泣。然而天堂竟是如此冰冷! 上帝创造了一切,却否决了我们这般微小的愿望。对我而言, 他不再慈祥!”[14](P144)

死亡这个极度真实又残忍的存在,让人心碎却无能为力。这个亘古不变的死亡之诺(death promise)使她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死亡是一种不可消解的痛苦。而上帝却在你需要他时消失不见。她再也不能接受上帝对复活和仁爱的任何许诺,因为她意识到如果她把自己的悲哀完全交托给对神性的麻痹中,她就会丧失独立和自我。而这,她是决不会答应的。[15](P17)因此,她对上帝的抗争、蔑视态度日益加剧。正如她在诗中所写的:那样重大的损失一连两次/都已在泥土下边/两次,我都像个乞丐/站在上帝门前。/天使,曾两次降临/赔偿我的损失——盗贼! 银行家——父亲!/我又一贫如洗。诗中的上帝以三种不同的面目出现:“盗贼”、“银行家”和“父亲”,这恰恰体现出狄金森对上帝的矛盾心情:愤慨、嘲讽和热爱。而在有的诗中,上帝以“温柔的先驱”(698)面貌出现。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善于匡助弱者,俨然一位慈爱勇敢的救世主形象。总的说来,在狄金森的整个一生中,她都试图在心中确立起一种对上帝的态度,也就是她对世界的态度。然而,她既无法完全接受基督教,也无法像唯物主义者那样完全抛弃上帝和宗教,接受“死亡意味着灵魂与肉体同时消灭”的观点;在她渴望永恒和救赎的同时,却无法找到任何可以证明基督教教义中的上帝与永恒存在的根据;尽管她相信创造者上帝的存在,却又怀疑他的恩慈。正是在自己内心的矛盾中,狄金森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宗教的独特的理解,进而挑战传统,并试图确立一种对上帝的态度,构想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上帝,一个没有基督教的上帝,一个从自身的认识来感知的上帝,追求自我的神性。

迪金森死亡主题诗歌所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就是死后能上天堂得到永生吗?诗人时时给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和生命的毁灭,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迪金森的这种对死亡的理解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在基督教教义中,死亡不仅意味着此生的终结,也代表着洗去原罪,升入天堂,获得永生的开始。死亡像黑暗,但它是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中只是为了等待黎明的到来,为了等待清晨那束清新而又灿烂的阳光。虽然狄金森始终怀疑人死后是否真能进入天堂,达到永生,但她总希望死亡是通向永生的捷径,所以她的诗歌中也常让人感觉到死就是生的另一种形式。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投入永生的怀抱,才能达到永生的状态。热爱生命乃人之天性,死亡意识触发激活生命意识,死后的永生,人皆向往之。为了在死后和她心爱的人永远团聚,她伸出双臂迎接死亡。“那么,把死还给我/死亡,我从不害怕。”(第1632首)“在这尘世,/最庄严的事情——/莫不是死后的清晨,/屋内一片忙乱”,她将“打扫清净心房,/拾掇起爱情”,因为她“不再使用,/直到永恒的到来” 68

(第1078首)。诗人请求死神打开栏门,让疲倦的人儿进入。“你的

夜最恬静,/你的栏是最安全的去处;你近在咫尺不用寻觅,/你那么亲切不要人去告诉。”她相信死神驾驶的马车将驶向永恒:“在我背后——/是永恒——/在我前面——/是不朽”(第1712首)。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在诗人的头脑中死亡与死亡后的来生的可能性交织在一起。死亡是一座必须跨越的桥梁,因而必然给予死亡本身特殊的对待。”[16](P15)她并不害怕死,因为只有通过坟墓,才能达到彼岸;只有得到上帝的宽恕,才能得到永生。

迪金森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将生命的意义从有限延伸到无限,从幻灭引向永生。她对死亡的观察和体验,没有停留在死亡的瞬间及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而是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质疑,找出了对生命思考的新视角,进而揭示出生命的真谛。使死亡变得不再可怕和令人难以接受。她对永生的期待,使人们相信,生命虽然短暂,但经过死亡,就可走向永生,延续到无限。她对上帝的无情和冷漠的愤慨,使人们更加感觉到了诗人热爱人类的崇高情怀。尽管她的生活天地有限,但她创立了一个心灵的天空,在这个无限的宇宙里,她“用反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奇特新颖的意象”[17](P60)反映生活,探索人生的真谛。尽管有迷惘,有悲伤,只要领悟了这个秘密,死亡将不再可怕,而变得悠然而平静。永生的路在死亡的尽头,但也要靠自我的努力才能找到。1886年,迪金森在弥留之际只留下了一个“归”字,可见她在走向死亡时的那一种悟尽死亡真谛的境界。

注释:

所选诗歌均出自艾米莉·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白文艺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Hyatt H. Waggoner. American Poets-From the Puritans to the Present[M]. NewYork: Dell Publishing Co.,1969.

[2]张子清.不趋时媚俗的诗歌革新者.载于郭继德主编.美国文学研究(第一集)[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Mordecai Marcus. Cliffs Notes on Emily Dickinson: Selected Poems.[M] Lincoln,Nebraska: Cliffs Notes,Inc.,1982.

[4]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2.

[5]William W. Hall,Bronchitis and Kindred Diseases[M]. 8th ed. NeYork: J. S. Redfield,1854.

[6][12] Richard B. Sewall.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M]. NeYork: 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80.

[7][8][11]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M].3 vols,ed. Thomas H. John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10]Thomas Johnson. Interpretive Biograph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3]Tate,Allen.(ed)Six American Poets[M]. From Emily Dickinson to the Present:An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5.

[14]Kazin,Alfred. God & the American Writer[M]. NeYork:Alfred A.Knopf,INC. 1997.

[15]贝蒂娜·克纳帕著,李恒春译.艾米莉·狄金森传[M].花城出版社,1996. [16]Bennet,Paula Emily Dickinson:Woman Poet [M].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1990.

[17]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M].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1999.

Abstract: Emily Dickinson, being the famous American poet, enjoyed the same prestige with Walt Whitman. Her poems about death have long been the concern of many scholars since last centaury. They tried to interpret and expound her death poems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interpret her poems from three aspects : her unique images, her complicated attitude toward God and eternity, and hopes to present a full and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is mysterious poet’s thoughts and paradoxical attitude toward religion.

Key Words: Emily Dickinson; death poems; images; eternity

作者简介:耿卫玲,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

英美诗歌。

收稿日期:2009-01-14

去世的诗第三篇
《现实与信仰_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

2004年第10期

总第18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004,№10Serial№187

现实与信仰

———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张礼龙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本文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将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生有关死亡的诗歌分为五类:死亡过程的描述;对死后

世界的想象;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死亡看现实人生;以及对死者既感到悲伤而又羡慕的情感。并讨论了这些诗歌产生的根源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死亡;上帝;人生

  Abstract:Fromtheaspectofreligiousbelief,thispaper:realisticdescriptionoftheprocessofdeath;imaginationofw;themanandGod;viewonreallifethroughdeath;ambivalentfeelingofthediscussesthecauseforproducingthesepoemsandtheirsocialsignifi2cance.

Keywords:Dickinson,poems,death,God,life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10-0029-03

  艾米莉・狄金森在世时鲜为人知,可她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重要最受关注的诗人之一。“如果我们必须要挑选一位诗人来展示作为整体的美国诗歌的本质和质量,确定其主要关注的事物,其特有的主题和意象,其措辞及其风格,甚至要显示其经常缺乏的主题和关注———我们就应该选择狄金

[1]

森。”也有人将她比喻为“游荡在美国乃至世界现当代诗歌

[2]

原野上声势赫赫的幽灵。”目前中国的外国文学界对她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翻阅狄金森的诗歌即可发现,描写死亡是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事实上,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诗歌有1/3以上是以死亡为主题的。19世纪的一些其他诗人,如济慈和惠特曼,也常常思考死亡的问题,但很少像狄金森那样写了那么多关于死亡的诗歌。上个世纪中叶,不少人认

[3]

为狄金森对死亡的兴趣是一种病态的反应。而现在读者们却对她那种敏感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惊叹不已。

可以想象,在狄金森时代的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年轻人死亡率一定很高,结核病就是当时的不治之症,根据记载,在波士顿,1851年因结核病去世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4][5]

1/3。而狄金森家里就有多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家里经常遇到死亡的场景,这可能是她经常思考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因为她长年远离繁忙而喧嚣的商业世界,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既渴望得到爱情,又不断思考死亡后人生的旅程。

狄金森有关死亡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类:

一、死亡过程的描述

[6]

《我听一只苍蝇叫———当我死去———》这首常被看作是狄金森的风格与态度的代表作。第一句就很奇特而富有吸引力。通过描述她死亡的那一刻,诗歌叙述人告诉读者她已经死去。第一节临终病人的房间里寂静的气氛与在病人耳边的一只苍蝇的鸣叫形成鲜明对照。弥漫于此场景的紧张气氛也就被比作风暴前夕的凝滞。第二节集中描述旁观者的神情。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着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庄严神圣的那一时刻的到来。也就是被尊为“国王”的“死亡”来临。第三节的注意力又转到了死者。她在用她所有的气力和尚存的感觉观察她自己死亡的过程。

在诗结束之前,这只苍蝇占据了感觉的整个空间,介于诗歌叙述人和光之间,而光象征着白天、生命和知觉。正如宝拉・贝尼特所评论“:在这个时刻,窗关上了,这个窗户象征着灵魂,也代表房间真正的窗户。随后叙述人即陷入了黑暗之中,也就是进入死亡、无知的状态,她也就什么也看不见

[7]

了。”可以说,她对死亡的过程的描述是客观而平静的。二、对死后世界的想像

死后的世界我们不了解。在《因为我不能为死亡而停(712)这首诗中,狄金森用了一种轻松的语调来处理步》“死亡”这样一个沉闷悲哀的话题。在这里,死亡不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形象,而是一个客气、具有绅士风度的求婚者。因为

作者简介:张礼龙(1953-),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收稿日期:2004-06-17(修改稿)

我们通常不愿意终止生命而进入死亡,我们必须被死亡带诗歌的一大特色。正如诺斯罗普・弗莱尔所说“:其实死亡的走。而在这首诗歌里“死亡”,把诗歌叙述人“客气地带去坐世界并不是我们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探索,它每时每刻都实

[9]

车兜风”。车上还有一个客叫“永恒”。所以这样的经历也就实在在地存在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狄金森的又一首反映死亡的诗歌《那些———正在死去》

在这首诗中“,死亡”又可能代表的是葬礼司仪,因为在(1551)在语言上显得特别辛辣,但却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现代生活中,我们不会看到有任何人比他更文明礼貌地将诗首诗被认为是在1882年写成,当时的达尔文主义、高层对圣中的那位女代言人带入她的新房兼坟墓。一般说来,葬礼的经的批评以及如火如荼的社会变革动摇甚至破坏了宗教信仪式总是缓慢而且威严地进行。此诗中的叙述人是个已经仰。尽管感伤主义者们作过多种努力也无济于事。实际上,死去的人,她当然已经放下了她的工作和娱乐,以非常礼貌“上帝的确死了。”这首诗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信仰的用处的态度面对死亡。至于永恒,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但应和价值。诗歌的第一节既反映了19世纪早期人们坚定的信当知道它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表示了一种状态。死后已经念:即人死后就被引向上帝的右手;而同时那只手的被“砍过了几个世纪,死者却感到还不到一天。这就说明死亡的世去”则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丧失这样一个无情的现实。界实质上很简单,几个世纪没有任何变化或任何戏剧性。第二节则强调没有信仰,人们的行为则变得浅薄和渺小。狄

金森在诗的最后指出:即使是“一颗磷火/胜于毫无光耀。”这

三、从死亡看人与上帝的关系。通过断臂和光耀死亡是个古老的话题:如果上帝是万能而又是善良的,,“怀疑与相信一样狂热

(就在她写了(1551)一年然他的手臂是长的,《那些———正在死去》

著的答案有两个:后,她又写了一首表示信仰的诗歌《她飞向明亮的东方》,一直被清教主义教徒(1573)。这被认为是“她为悼念母亲而写的最优雅的一首挽们思考,。她歌”:[10]

她飞向明亮的东方认为,从生活的事实来看,上帝不是爱我们的父亲,他对我们

的行动也不仁慈,与此相反,他经常以我们的敌人的身份出天堂的兄弟们

[8]

现,还不断地伤害我们。将她领回家

(338)这首诗中,狄金森像在《我知道他存在》《莫比・迪无需更换羽翼

克》中的亚哈船长那样把矛头直接指向也许不存在或者已经或情人的日常物品背叛我们的上帝。这首诗歌也有明显的分界,从完全肯定转即被吸引带走。到极端怀疑。然而它的整个格调却与《这个世界尚未终结》设想她如今的状况(501)不同。在《我知道他存在》这首诗中,狄金森使用第一探询她过去的容光人称直接面对死亡的挑战,并直接以愤怒的口气提及上帝。我们认为我们梦想同时这首诗歌也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第一句表明她对上帝以此方式消磨时光的坚定信念,尽管她既听不到也看不到他。第一节解释道,生存在此徘徊

[11]

他躲藏了起来为的是使死亡成为令人喜爱的伏击,而幸福则身在家中却感无家可归。是出其不意的惊喜。刻意安排的过多的快乐和感叹号又成在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辛辣的词句,也看不到对上帝了讽刺的标记。可以说她正在描述的是一场愉快的捉迷藏的不信,我们仅仅看到,诗人强烈地感受到属于我们的真正游戏,但她又在预测,如果死亡既带不来上帝也带不来永恒,的家却是那样地陌生和遥远。正如麦克白所认为的,死者是

[12]

它就会露出谋杀的狰狞面目,这场游戏就会是致命的,而且幸福的。“当生命的阵阵狂热结束时,他便可长眠了。”而

“徘徊/身在欢乐就会转化成恐怖。如果真是这样,这场游戏就演变成了仍然在这个世上活着的我们却还得要在生存中

恶作剧,所展示的是上帝成了喜欢观看人们愚昧期盼来世永家中却感无家可归”。我们既不属于这个世界,对另一个世恒的无情的骗子。一旦这样的戏剧讽刺意义崭露出来,第一界又没有把握,两者都是陌生的。在狄金森看来,完全就是节所表现的上帝的隐匿和人类的迟钝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于我们的这种状况(这个分裂的矛盾的意识,也就是对生既然上帝只是个恶作剧的骗子,他的隐匿就是伪装的,如果命的两种可能性的认识)使得我们成为人类,使得我们的生人类的谦恭得不到上帝的奖赏,人类的被欺骗也是活该。可命———以及死亡———染上了一种其他任何生物所没有的奇以说这首诗歌是狄金森的所有关于死亡的诗歌中最为放肆特的悲剧色彩。的一首,近似亵渎上帝,但它还是没有流露出极端怀疑的态度。它只是显示上帝很可能不会把我们所期盼已久的永恒五、生者对死者的情感恩赐给我们。不少读者抱怨说狄金森的诗是个无法解开的谜。认为

《伤恸》是她的诗歌中比较难懂的一首。读了第一行我们不

四、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禁要问,究竟是哪些人死了使我们悲伤?诗人接着还说“那从死亡的角度看生,将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为生的存在,些人我们从未谋面”。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说我们而不是死的存在。通过死亡这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是狄金森对他们一无所知。我们感到悲伤这一事本身就说明我们是

他们的亲属。诗歌第五行说明了理由:我们对于陌生人的死亡是不会感到悲伤的,也是不会关心的。在诗中我们感到悲伤就说明我们对那些人的死是在意的,这同时也说明他们不是陌生人。

由此我们突然发现人们之间有一种新的关系,也就是与那些看起来是陌生人的永恒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只有等到他们去世我们感到悲伤了才会显露出来。因此,发现他们死亡使我们瘫痪,这既情有可原,又令人恐怖。

第三节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这些新的永恒的“朋友”在他们死亡的时候向我们显露了自己,他们对我们来说既没有有形的存在,也没有现实的形象。他们“仅对我们的思想至关重要;”但他们突然从我们的生命中抽去了“他们的存在”。他们好像把我们的灵魂也抽走了,或者说我们的灵魂也秘密地跟他们一块儿走了。

看了这首诗,读者被它的生动和扣人心弦的语言所打动。这不仅是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对某些强有力的现实存在的东西的反应。它迫使我们去思考,的陌生人?的年代,牲的军人。

(187)这首也是关于生者对死者的感情为主题的。这是略带讽刺意味的对一个死亡女人的描述。像她的许多关于死亡的诗歌一样,其意象集中在死者僵硬静止的状态,强调突出的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距离。此诗的中心场景是安放着即将埋葬的尸体的房间。而诗人的思想却不断回到死者生前的时候,并对生时与死时的状态加以比较。

第一节诗人回忆起这位死去的家庭妇女的生活负担,并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她目前的静止状态。她的感情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她为死者终于摆脱了痛苦和负担而感到安慰。另一方面,她又为目前死去的状态而感到恐怖。第二节诗人请读者或同伴们接近死者,并对死者生前火热的生活与目前的安详宁静比较:以前充满活力,而现在却静止得像块石头。最后一节诗人的注意力从尸体转到了房间。诗人的感情变得复杂起来。房间里出现的苍蝇和窗玻璃上的脏斑显示这位家庭妇女再也不能打扫她的房间了。苍蝇暗示着死亡的压迫,而呆滞黯淡的阳光象征着她的死亡。通过对蜘蛛网的描述,诗人似乎在批评死者的懒惰,好像她就是为了逃避干活而死去一样,最后一行显示,尸体已经被安放在由鲜花衬垫的棺材里,即将被埋入坟墓。这也显示了一种典型的狄金森的痛苦。

如果说狄金森的诗歌里有一个单一的连贯的主题,那就是诗人承认,是对死亡的无知和害怕而不是最终的解脱,是

我们的悲伤与痛苦而不是我们将来的幸福确定了我们生命的限定条件。我们生来无知,但不久我们就懂得太多,但还是不够。因此无论我们旅行到哪块土地上,我们将永远是陌生人。一方面,我们由于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而无法完全溶入到我们现世生活的这个世界。同时又在向往我们自己永远也无法证实的另一个世界。最后,死亡成了我们听到的永不消失的歌。而我们能听到这首歌便是我们区别于上帝的其他创造物的重要标志。对狄金森来说,完全放弃对死后人生的信仰(也就是对上帝最终拯救之手的信仰)也就是放弃了我们对我们可能有的“家”的希望。

通过对狄金森诗歌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人心中,如果死亡不是人生的一个终结,至少是一个重要阶段,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成了诗人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对宗教的信度,。她,是她多年对死亡的。

狄金森的语言模式———精确、非正式、经常是出其不意的———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属于任何特定的传统和时代,只属于她自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狄金森的研究还会进一步深入。注释:

[1]HyattH.Waggoner.AmericanPoets-FromthePuritanstothePresent.

NewYork:DellPublishingCo.,1969:212-213.

[2]张子清.不趋时媚俗的诗歌革新者.载于郭继德主编.美国文学研

究(第一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46.

[3]MordecaiMarcus.CliffsNotesonEmilyDickinson:SelectedPoems.Lin2coln,Nebraska:CliffsNotes,Inc.,1982:80.

[4]WilliamW.Hall,BronchitisandKindredDiseases[M],8thed.New

York:J.S.Redfield,1854:301.

[5][8][10]RichardB.Sewall.TheLifeofEmilyDickinson[M].New

York:Farrar,StrausandGiroux,1980:395-97,61,79.

[6]木宇译.最后的收获———艾米莉・狄金森诗选[C].广州:花城出

版社,1996:146.

[7]PaulaBennett.EmilyDickinson—WomanPoet.IowaCity:Universityof

IowaPress,1990:78.

[9]NorthropFrye.AnIntroductiontoEmilyDickinson[A]inPerryMillered.MajorWritersofAmerica[C].NewYork:HarcourtBraceJo2vanovich,Publisher,1966:659.

[11]ThomasH.Johnsoned.TheCompletePoemsofEmilyDickinson[M].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61:652.

[12]Shakespeare.Macbeth(III.ii.23).NewYork:AirmontPublishing,1965:56.

去世的诗第四篇
《Emily Dickinson关于死亡的诗歌汇总》

1)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in the Ground—

Since then—'tis Centuries—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2)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And mourners to and fro,

Kept treading, treading, till it seemed That sense was breaking through.

And when they all were seated,

A service like a drum

Kept beating, beating, till I thought

My mind was going numb.

And then I heard them lift a box

And creak across my soul

With those same boots of lead again, Then space began to toll

As all the heavens were a bell,

And being but an ear,

And I and silence some strange race, Wrecked solitary here.

And then a plank in reason broke, And I dropped down and down

And hit a world at every plunge,

And finished knowing, then.

7) 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There's been a death in the opposite house As lately as today.

I know it by the numb look

Such houses have alway.

The neighbors rustle in and out,

The doctor drives away.

A window opens like a pod,

Abrupt, mechanically;

Somebody flings a mattress out, -

The children hurry by;

They wonder if It died on that, - I used to when a boy.

The minister goes stiffly in

As if the house were his,

And he owned all the mourners now, And little boys besides;

And then the milliner, and the man Of the appalling trade,

To take the measure of the house.

There'll be that dark parade

Of tassels and of coaches soon;

It's easy as a sign, - The intuition of the news In just a country town.

去世的诗第五篇
《59岁著名诗人汪国真去世!汪国真120段经典诗句》

59岁著名诗人汪国真去世!汪国真120段经典诗句

>>查看原文

4月26日凌晨2点10分,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在湖南杂志《年轻人》第10 期上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2005年至今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无论你是否喜欢,汪国真一直在,不经意走过任何书店,他的诗集永远在卖。1990年汪国真成名前,很多人用手抄本传他的诗。1990年以后,汪国真的盗版书,已经有上百个版本。2002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今天,我们再一次诵读起汪国真的诗篇,一起缅怀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大师。

1、 在这个年龄 什么都值得记忆 无论哪一个季节走来 都是难忘的花期 在这个年龄生长很多幻想 也生长很多忧郁 渴望 像一株健硕的昙花 一朵朵醒来 又一朵朵睡去 在这个年龄 要哭你就尽情地哭 要笑你就尽情地笑在这个年龄 不必太 含蓄 —— 汪国真

2、 看海和出海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把眼睛给了海,一种是把生命给了海 ——汪国真

3、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 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又怎能消受 ——汪国真

4、 为了寻找你,我已经是伤痕累累。 ——汪国真 《心中的玫瑰》

5、 江水奔流长又卷 夕阳映树红万片 握你的手如握晚风 凭黄昏 任驱遣 ——汪国真《春日心语》

6、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热爱生命》

7、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是否能够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便勇敢的吐露忠诚。 ——汪国真

8、 我想忘记你 一个人 向远方走去 或许,路上会邀上个伴 与我同行或许,永远是落叶时节 最后那场冷雨 ——汪国真

9、 只记得花开碧树 可曾顾衾冷锦疏 最难忘 应是来时路 那会儿身影 不斜也扶 到如今凭谁问甘苦 梦中事 笑是真笑 哭是真哭 ——汪国真 《在梦里,我遇见了你》

10、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汪国真《剪不断的情愫》

11、 命运可以走出冬天, 记忆又怎能忘却严寒。 春天是个流泪的季节, 你别忘了打伞。 ——汪国真

12、虚荣,很像一个绮丽的梦。当你在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当梦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 ——汪国真《汪国真哲思妙语》

13、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汪国真

14、 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汪国真《生活》

15、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庄严思索的大山。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挫折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 有笑 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16、 我宁静,是为了让思想活跃;我活泼,是为了让精神宁静。 ——汪国真《宁静》

17、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 成梦 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

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汪国真 《生活》

18、 我从眼睛里 读懂了你 你从话语里 弄清了我 含蓄是一种性格 豪放是一种美德别对我说 只有眼睛才是 心灵的真正折射 如果没有语言 我们在孤寂中 收获的只能是沉默„„ ——汪国真《豪放是一种美德》

19、 因为你的降临 这一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而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 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我亲爱的朋友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 月缺 是诗 ——汪国真 《祝愿》

20、炭也不能总是燃烧/日子平淡就好/有一种成功或许更重要/比如总不见老//何必翻云覆雨/何必勾心斗角/活得累 怎么可能活得美妙//蚕儿做茧鸟儿做巢/人生贵在心儿能够逍遥//淡点名 淡点利/深了笑容 浅了烦恼 ——汪国真

21、 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 松果尽管美妙 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 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 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汪国真 《许诺》

22、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汪国真 《跨越自己》

23、 异想有一个人 能让我把深情诉说 今天我却依然沉默 沉默 是一条冰封的河 ——汪国真 《默默的情怀》

24、 是世界太小 盛不下你的辛酸 是世界太大 寻不着你的道路 ——汪国真《迟到的祝福》

25、 爱,不要成为囚 不要为了你的惬意 便取缔了别人的自由 得不到 总是最好的 太多了又怎能消受 少是愁多也是忧 秋天的江水汨汨地流 淡淡的雾 淡淡的雨 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汪国真《淡淡的云彩,悠悠的游》

26、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汪国真《我喜欢出发》

27、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汪国真

28、 有的人脸上有太多太多的微笑,是因为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泪水。 ——汪国真

29、 表面上并不般配的爱情,往往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的爱情,往往有比较深刻的内在原因;表面上般配的爱情,往往并不和谐,因为产生这样的爱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般配。 ——汪国真

30、不要轻易去爱,更不要轻易去恨,让青春多留下潇洒的印痕。你是快乐的,因为你很单纯,你是迷人的,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让敌意有如过眼烟云,伸出彼此的手,握紧令人羡慕的韶华与纯真。 ——汪国真 《妙龄时光》

31、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汪国真 《致友人》

32、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汪国真

33、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汪国真 《嫁给幸福》

34、 欢乐是人生的驿站 痛苦是人生的航程 ——汪国真 《我知道》

35、 有一颗心 很骄傲 骄傲的眼眸 素笔难描 一望是水 二望是雪飘 ——汪国真《有一颗心》

36、 即便尊贵高雅如奇楠/即便千载难求似蜜蜡/也会遇有眼无珠/也会逢有声噪杂//其实许多时候/ 最好的回答是不回答/时间自会/让嘲讽成为嘲讽/让笑话成为笑话 ——汪国真

37、 让我如何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 《感谢》

38、 不论激越,不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汪国真《山高路远》

39、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浪迹天涯。 ——汪国真

40、 请不要责怪我 有时 会离群索居 要知道 孤独也需要勇气 别以为 有一面旗帜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 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东西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就这样划呵 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 ——汪国真

41、 请你记住 这个月明星稀的晚上 蓝色的风 把沉思的菩提树 变成了哨子 轻轻地轻轻地 吹向飘在那泓涟漪上的 一片薄薄的月光 湖边 我用真诚的珠玑 缀成一串项链 挂在你柔美的脖颈上 你流泪了 尽管这串项链并不会发光 我要告诉你啊 我要告诉 你 你 再也 不会孤独 因为我思念着你 你也不要迷惘 我们既已站在一起 还惧怕什么地狱还稀罕什么天堂 ——汪国真 《月明星稀的晚上》

去世的诗第六篇
《59岁诗人汪国真去世》

59岁诗人汪国真去世,

习近平曾在APEC上引用他的诗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5年4月26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在集体哀悼一位诗人的远去,他曾在上世纪90年代红遍全国。

当天凌晨2:10分,诗人、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59岁。此时,距他最新一本诗选《青春在路上》出版,仅仅一个月的时间。

据悉,4月30日上午八点在八宝山东礼堂将举行汪国真先生悼念仪式。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在暨南大学求学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后来,汪国真的“身份”渐渐多起来,比如画家、作曲家。2005年起,汪国真担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08年,诗人、画家、作曲家汪国真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

这是一组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策划的专题报道,其中涉及卢新华、“潘晓”等多个史上留名的人物。这组专题有着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名字:“30年失踪者”。

记者问他:“你的诗歌曾经受到大众的欢迎,也遭到不少批评,你如何看待?”

汪国真回答说:“对于诗人来讲,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不被人民承认你就什么都不是。人民是什么?人民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它是一个整体。如果你否定了大众,那你的人民如何谈起?当然,除了人民的看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5年之后,他的诗在国际级会议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引用,汪国真再一次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在2013年10月8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出自汪国真作品《山高路远》)。

之后,有记者采访汪国真谈及此事,他回答说:“那天晚上我从外地坐飞机回北京,刚落地,打开手机,短信像潮水般涌来,吓了我一跳。我知道熟悉这两句话的人很多,但没想到领导人会在这个场合引用。你知道,以前领导人都比较喜欢引用古诗词的,当时我就觉得习主席很接地气。老实说,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挺欣慰的,说明我的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层、各个年龄层都有。”

对于他的去世,诗歌评论家刘春在微信中写道:“几乎所有70后

诗人都读过他,虽然有的人成长起来后不敢承认这一过程„„这是一个很谦逊的君子。悼念!”

去世的诗第七篇
《狄金森诗歌死亡主题探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第23卷第1期

狄金森诗歌死亡主题探析

(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死亡的主题在常人看来是伤感凄凉的,而狄金森凭借对死亡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死亡描

述得有血有肉,有形有体。她对死亡深刻的观察和体验,对死亡的场景的描写和对生死的态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1-0146-03

[本刊网址]http: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1.072//

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诗歌不循章法,内容广阔,意象奇特,语言简朴,韵律多变,以其独有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丰碑,被誉为“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在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上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她的诗从主题上说关系到生命、永恒、爱情、自然和死亡,表现了她强烈的思想和情感,揭示了一个充实、安宁、执著的灵魂。

她针对死亡这个普通又神秘的问题写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诗篇。

她以女诗人的敏感和清教徒对死亡的豁达态度从多个角度描写死亡,她笔下的死亡主题意义复杂而深刻。综观她的这些诗篇,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对死亡的观察和体验、死亡的场景的描写和对生死的态度。

一、对死亡的观察和体验

狄金森之所以在诗中表现出对死亡的浓厚兴趣,或许是因为她对人类存在价值与命运久久思考而毫无所获的结果。家庭的宗教背景和周围的环境使她觉得死后有灵,而她的内心却对此表示怀疑。

(一)对现实生活中死亡的观察她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死亡,下面这首诗即描写死亡的时刻和过程:

我见过一只垂死的眼睛在房子里不停地转悠——

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然后变得昏暗如云——接着——迷雾蒙蒙——最后——焊接到一起没有透露到底是何物

欣慰的是已经见到过——

——蒲隆译

在这首诗中,死亡表现出其不确定性和不可驾驭性。诗一开始就写到“我见过一只垂死的眼睛/在房子里不停地转悠——/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眼睛在寻找某物,但不知道他在找什么?活着的人可能没有这种体验,只有垂死的人才知道他自己在找什么。死亡临近,这个垂死的人的眼睛“最后——焊接到一起”,这是描写观察了死亡的过程,但却没提供垂死的人所看见的确定的东西。死亡是不可避免,死亡时看到什么,想什么,死后又是怎么回事,都留给读者考虑,这个垂死

的人“欣慰的是已经见到过”的是什么呢?让活着的人去思索

这一点。尽管她不清楚人们临终时的视力究竟会发生什么,她却能客观地把人们临终前眼睛的变化记录下来。因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能精确表现弥留时刻的心灵感受。“目光一旦呆滞,就是死——”(241),或许这就是人们“去世的方式”(150)。

(二)对死亡体验的叙述在这首死亡诗歌《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嗡》中,作者同样描述死亡的瞬间,把死亡的体验描写得更是奇妙无比、不可思议,但又让人不得不信服。

我死时——听到一只苍蝇嗡嗡房间里一片寂静活像暴风雨前——那种寂静的气氛——

周围的眼睛——泪已哭干——人们的呼吸快要凝固

等那最后的攻击——看见国王时——在屋里发出——我馈赠了我的纪念品——签字馈赠我的

可以转让的——东西

这时插进来一只苍蝇——

在我与亮光——之间——

有蓝色的——磕磕碰碰的——嗡嗡声出现”然后窗户消失了——然后我想看见也看不见

——蒲隆译

同样是死亡的片刻感受,同样是一静一动的对比,不同的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添加了一个重要的意象——一只苍蝇。这只苍蝇从最初在寂静无声的房间里嗡嗡叫,到最后不稳定的断断续续的叫声,再到最后声音的消失,作者这样的描写是为了反映诗中人是怎样从有意识有知觉的状态,进入无意识无知觉的状态。房间内的一片宁静被苍蝇的嗡叫声所打破意味着死亡的真正来临,随后,诗人的意识和知觉逐渐衰退,苍蝇的声音、形状及颜色都消失在诗人的眼前。在整个描述过程中,诗人一直保持客观冷静、不动声色的状态,带给读者对死亡的理

收稿日期:2010-01-10

作者简介:黄明(1981—),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语言教学研究。

146

第23卷第1期2010年2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ofHUBEICorrespondenceUniversityVol.23.NO.1Feb.2010

智体验。

人生的结束没有庄严的辉煌的葬礼进行曲的陪伴,却在微弱的苍蝇叫声中戛然中止。使读者领悟到诗人的意蕴:上帝从不眷顾弥留之际的受难者,而一向为人所不齿的苍蝇却在这一时刻表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热情,与死者逐渐消失的呼吸以及上帝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对死亡过程的描述狄金森在一些诗歌中,成功描述了死亡来临的那一瞬间死者的一种主观意识,从而打破了以往对于死亡无意识的肯定。在《我感觉葬礼,在我脑中举行》一诗中,作者作为一个死者,从容地感觉到死神的降临:

我感觉葬礼,在我脑中举行,哀悼者来来往往

不停踱步——踱步——

直至我的感官如开裂般——

待他们坐定,宗教仪式开始,如同鼓点

不停敲击——敲击——直到我感觉头脑开始麻木——

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

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我的披肩,只是绢网——我们停在一栋屋前,这房子仿佛是隆起的地面——屋顶,勉强可见——屋檐,低于地面——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那一天,我初次猜出马头,朝向永恒——

——江枫译诗人以一个逝去几个世纪的人的口吻,回忆了那个“死亡”伴作车夫,彬彬有礼地“邀请”她的经历。“他”(死亡)将她引向接着我听见他们抬起棺材

永恒。“死亡”优雅地将诗人带入最终的“房”——“隆起的地同样带铅钉的靴子,再次

面”。一种接受者的平静的语调暗指诗人信仰的“不朽”,这种吱吱嘎嘎在我灵魂碾过

不朽即是伴她上路的伴侣。“死亡”被诗人拟人化,他是一位不接着四空——开始鸣响丧钟,

可避免的征服者:他伴诗人上了马车,在缓慢的行进中,诗人意……

识到,这次旅行将走向永恒。这个“永恒”的经历发生在数世纪接着理智的木板,断裂,

之前,在永恒的时空里,“数世纪”的时间比(尘世)那一天更短。我往下跌落,往下——

诗歌以回忆的方式把人生几个特写镜头定格:象征性地写出孩每次跌落,撞击一个世界,

提时代“学校,孩子们正喧闹”;成年时代“凝视稻谷的田地”;老接着——失去知觉——

年“落日”。艾米莉・狄金森运用意象,将想象与现实连接在一——江枫译

“绅士”最终使出了杀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首诗歌中,作者本人成了一个处于弥留之际的“死者”,起。这位斯文的

“不朽”和“永恒”的服务者。诗歌通篇揭示的是一个基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哀悼者沉重的脚步声、像鼓声一样沉闷的他正是

人类的意志最终都将付与实际的经验体验,祈祷仪式。周围所有的这些嘈杂声与渐行渐近、沉默无声的死督教永恒的主题:

亡构成鲜明的反差,而“死者”的大脑也开始“越来越麻木”,最思想的不朽也不能弥补肉体的消亡。

(二)死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后,终于“跌落、往下”。叙事者在临终前能听到人们踱步、抬棺

狄金森死亡主题的最重要的方面无疑是对死亡的意义的材以及靴子在灵魂中嘎嘎吱吱碾过的声音。诗人借助象声词

思考。狄金森将人类的死亡看作一种特殊的荣誉。在她的诗和平行结构,使这场在“脑中举行”的葬礼充满各种声响和节

死去的那一刻,快乐就到来,这个死去的人还将得到荣誉、奏,令读者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最大歌里,

特点是:她善于把死亡这一不为人知的过程具体化。尽管她没尊严和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票。因此她的很多诗歌在描写死

死神并不可怕。在诗人眼中,生与死如常人所料,有明确界定死亡,也没有提出深奥的哲学概念,她却能从人类亡的意象时,

生是痛苦,死是解脱。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而体验的角度出发,以生动的语言来展现死亡的过程和情景。

是通向永恒的门槛;死亡并非毁灭,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三、对生与死的态度

狄金森的这种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一)对死亡与永生的思考

死亡不仅意味着此生的终结,也代表着洗去狄金森描述死亡并不限于描写死亡片刻的经历,而是将它在基督教教义中,

升入天堂,获得永生的开始。狄金森生活在新教盛行的视为通往永生的捷径,诗人时时给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原罪,

尽管她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以及社会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桥梁,因此,永生是其死19世纪的新英格兰,

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常常质疑基督教义中关于人生而堕落的观亡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念和传统的祈祷仪式,但她仍然基本认同基督教关于死亡的看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法。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带来了悲伤和恐惧,但作为来生的他殷勤停车接我——

开始,也带来了永久幸福的希望。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三)为美而死还有“永生”同座

狄金森认为灵魂的永生不能光依赖上帝的赐福,更多地要靠自己构筑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暗合了狄金森退隐后沉思冥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

想、吟咏真善美的情怀。她的退隐也许是出于对无法得到回报我也抛开劳作

的爱情的绝望,也许是因为无人理解的孤独,但她成功地造出和闲暇,以回报

了自己“心灵的殿堂”,得到了不受干扰地思索人生的快乐,得他的礼貌

147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第23卷第1期

到了诗人感悟后的狂喜。她用诗人的激情和敏感,用清教徒的

冷静和克制,献身于歌唱真和美的事业,为她的思想赢得了永生。

在这首诗中,两位死者躺在相邻的坟墓,侃侃而谈济慈的美学观,评说美和真的价值,权衡孰轻孰重。为真理而死的战士和为美而死的诗人,在墓地相遇,成了“近邻”,互相引为知己。他们亲切地“谈心”,超越了无限的时空,直到“苍苔”“覆盖掉——我们的姓名——”。全诗没有任何阴森凄凉的气氛,有的只是幽默风趣的对话,相互理解的友情和向我们透露出来的“存在奥秘”:为真,为美。这不能不说是恰好反映了狄金森对生死问题的乐观态度。

诗人从各个角度描写死亡过程和死亡体验,诗人通过诗歌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

的桥梁:死是一种特殊的荣誉。诗人肯定了生命之美妙,也赞美了死亡。狄金森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将生命的意义从有限延伸到无限,从幻灭引向永生。尽管她的生活天地有限,但她创立了一个心灵的天空,在这个无限的宇宙里,她用反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奇特新颖的意象。反映生活,探索人生的真谛。她以一种平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死亡,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毁灭,死亡带走我们所爱的人,但不朽的灵魂只有经过死亡这一必经阶段才得以获得永生。尽管有迷惘,有悲伤,只要领悟了这个秘密,死亡将不再可怕,而变得悠然而平静。永生的路在死亡的尽头,但也要靠自我的努力才能找到。

参考文献:

[1]徐燕燕,诸建民.艾米莉・狄金森:迷恋死亡的女诗人[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7):15.

[2]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40.[3]狄金森.[]我们无法猜出的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4]江枫.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OntheDeath-ThemedPoemsofEmilyDickinson

HuangM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gqiuNormalUniversity,ShangqiuHenan476000)

Abstract:Thethemeofdeathappearstobemiserableintheordinarypepole’seyes;however,byvirtueoftheinterestandimagination

ofdeath,Dickinsondescribeddeathvividly.Sheleftadeepimpessionwithherprofoundobservationandexperience,descriptionofthescenesofdeathandlifeandoptimisticattitudestowarddeath.Keywords:EmilyDickinson;deaththeme;poem

(上接第139页)但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哪里有人民的民主与自由?但是邵飘萍敏锐地提出,北洋新闻法与新闻事业的对立的现状。在《新闻学总论》一书中,他以相当大的篇幅对此作了专门论述。他尖锐指出了历时新闻法与新闻事业对立的状况,抨击了专制统治制定新闻法压制新闻事业的运动性。他要求,新闻界应通过斗争,逐步使新闻事业在“基础正当的法律保护之下”。有了“正当法律”,一方面可以使新闻界有一个武器,以保护自身的自由;另一方面可以适

当地约束政府,使政府的压迫被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和限度

之内,使新闻事业“达到法律相当自由之目的”。邵飘萍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在当时不过是心中构想的“乌托帮”。

邵飘萍的新闻工作实践和博大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思想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我们后生小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学习研究的动力源泉。今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为新闻事业开疆拓土,增添新的华章。

参考文献:

[1]方汉奇.纪念邵飘萍——在邵飘萍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Z],1986.

[2]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27.[3]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04.[4]邵飘萍.(6).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J].东方杂志,1924,

148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去世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去世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29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