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关“家”的诗文

有关“家”的诗文

2016-02-25 09:13: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关“家”的诗文第一篇《关于家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有关“家”的诗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有关“家”的诗文第一篇
《关于家的诗句》

关于家的诗句

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的歌声。

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缕缕乡愁;

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fén)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国风·召南·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汝)从!

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经·国风·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鹿鸣之什”是《诗经·小雅》中以《鹿鸣》为第一首诗的十首诗歌的总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

(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只:语助词。)

《小雅》,有的分为鹿鸣之什、南有嘉鱼之什 鸿雁之什 节南山之什 谷风之什 甫田之什 鱼藻之什等,有的分为鹿鸣之什、白华之

什、彤弓之什、祈父之什、小昱之什、北山之什、桑扈之什、都人士之什等。

这说明,古时小雅的篇目排列先后并不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几篇诗排在一起并非有意,题目叫“之什”也不是指这一类诗就有相同的内容或形式。

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chū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zhú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fú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Zhī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凉州词二首 其二 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咏汉武帝(唐·王无竞)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春日寓感(唐·王延彬)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

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

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

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早行(唐·王观)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皎然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

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

有关“家”的诗文第二篇
《描写家的诗句2010.12.20》

描写家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古诗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有关“家”的诗文第三篇
《关于书信的古诗文》

关于书信的古诗文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与妻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有关“家”的诗文第四篇
《与春节有关的诗词》

与春节有关的诗词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会诗》(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有关“家”的诗文第五篇
《家数˙名家˙大家──有关古代诗歌品第的一个考察》

家數˙名家˙大家──有關古代詩歌品第的一個考察蔣 寅内容提要 由思想到文學,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自成一家」的獨創性觀念及其習慣表述,並以「家數」概念為中介,在文學批評中形成大家、小家、名家等一系列品第概念。古人使用這些概念並沒有嚴格的定義,尤其是「大家」與「名家」,批評家對其分寸感的把握和對具體適用對象的聯想都有微妙的差異。本文試圖通過對古代文學批評史上有關資料的梳理,勾勒出前人對此的看法,以揭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及其尺度。关键词 家數、名家、大家、品第作為文學獨創性觀念的習慣表述,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說法。其源頭可追溯到司馬遷〈報任安書〉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所謂成一家之言,指形成獨自的思想和知識體系,是子書時代的著述目標。m[1]直到三國時代,人們談論著述還保持着這一習慣,曹丕《典論˙論文》即稱徐幹「著《(中)論》,成一家言」。到別集取代子書成為文人主要的著述形式後,自成一家的含義就集中在思想的獨創性和形成個人風格兩個方面,而詩文中的自成一家則意味着對特定寫作範式和風格統一性的追求,如袁枚說的,「所謂一家者,謂其蹊徑之各異也。」:[2]這種觀念初見於《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3]後相沿為老生常談,如劉知幾《史通˙載言》云:「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4]元范梈《木天禁語˙家數》云:「詩之造極適中,各成一家。」 [5]葉燮《原詩》內篇下云:「立言者,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夫家者,吾固有之家也。」 [6]這裡「家」的語源應出自諸子百家的「家」 [7],但用於文學批評,卻正如《木天禁語》所暗示的,其內涵相當於後來詩文評中常用的「家數」。龔鵬程指出:「家數,是把家族觀念運用到風格判斷上的用語,凡創作活動,能顯出某種特殊成熟的風貌,就好像一個人已有能力自立門戶一樣,可以自成一家了。因此,家,是個獨立的風格單位,風格路數相同、自成一類者,即為一家。」˙[8]其說甚確。在古代文學史上,「家數」因作者才力高下不同、風格特徵各異而形成兩種劃分方式,一種是以鍾嶸《詩品》為代表的品第論,一種是以張為《詩人主客圖》為代表的宗派論。前者發展出一套如上下、大小及能品、神品、逸品之類的品第概念,後者則發展出一套主客、登堂、入室、正宗、旁枝、接武、餘響之類的定位概念。就現有文獻看,以「家數」論詩文書畫

起於宋代,後而有名家、大家之目。明胡應麟《詩藪》云:「大家名家之目,前古無之。然謝靈運謂東阿才擅八斗,元微之謂少陵詩集大成,斯義已昉。故記室《詩評》,推陳王聖域;廷禮《品彙》,標老杜大家。」、[9]所謂大家,應該源於宋人「大家數」的概念。劉克莊《中興絕句續選》舉南渡後王履道、陳去非「一二十公,皆大家數」。 [10]合真德秀《文章正宗》、元揭傒斯《詩法正宗》等標舉的正宗概念,便形成文學批評中評價作家才能、成就及影響的概念系列,並在明初高棅的《唐詩品彙》中得到最系統而齊備的運用。王漁洋《香祖筆記》卷六云:「宋元論唐詩,不甚分初盛中晚,故《三體》《鼓吹》等集率詳中晚而略初盛,覽之憒憒。楊仲弘《唐音》始稍區別,有正音,有餘響,然猶未暢其說,間有舛謬。迨高廷禮《品彙》出,而所謂正始、正音、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變、餘響皆井然。」 [11]有關高棅所定「正始」至「旁流」九個概念的宗旨及涵義,蔡瑜已有很好的詮疏,「盛唐的大家和名家,有高下之分;正宗、大家和名家、羽翼,有主次之別」, [12]條理昭然。現在我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大家、名家概念本身的規定性,或者說後人使用時默認的標準。高棅使用的九個概念明顯分為兩類,大家和名家是品第概念,其餘都是定位概念。定位概念雖在實際使用時存在着判斷的困難,但概念自身的內涵、外延還是較清楚的,而品第概念則不然,它們不像正宗、接武等有着約定俗成的內涵,其程度差異沒有清楚的界限,很難嚴格地定義,使用時只憑論者的感覺。「大家」在高棅《唐詩品彙》中只有杜甫獨居其位,蔡瑜推尋其把握「大家」意義的基本原則是:(1)杜詩可謂唐詩之大備;(2)「大家」必須具備多種風格,並具兼善並美的藝術水準,而根本在於能變化自得,故正變格皆備;(3)杜甫「大家」之變,是在盛唐範圍內的新變,與中晚唐以後的變格,實質不同。一[13]如此理解「大家」,固然接近詩家的一般理解,但仍只能說是高棅的一家之言。僅杜甫獨居大家這一點,也很難為後人所認可。清末朱庭珍《筱園詩話》曾品第古代著名詩人,列出一個大家、名家、小家的排行榜,他的品第似乎比高棅的說法更具公信力。為了看起來更豁目,現將它分行排列如下:古今合計,惟陳思王、阮步兵、陶淵明、謝康樂、李太白、杜工部、韓昌黎、蘇東坡可為古今大家,不止冠一代一時。若左太沖、郭景純、鮑明遠、謝宣城、王右丞、韋蘇州、李義山、岑嘉州、黃山谷、歐陽文忠、王半山、陸放翁、

元遺山則次於大家,可謂名大家。如王仲宣、張景陽、陸士衡、顔延之、沈隱侯、江文通、庾子山、陳伯玉、張曲江、孟襄陽、高達夫、李東川、常盱眙、儲太祝、王龍標、柳柳州、劉中山、白香山、杜牧之、劉文房、李長吉、溫飛卿、陳後山、張宛丘、晁沖之、陳簡齋等,雖成就家數各異,然皆名家也。惟名家之中,又有正副,合分為二等論次之耳。如郊、島、張、王,則郊猶可附列名家,島則小家,張、王亦是小家。又如劉禎、張華、潘岳等,雖魏、晉時人,亦是小家。即初唐四子及沈、宋二家,並中晚之郎士元、錢起、元微之、李庶子、鄭都官、羅江東、馬戴,及宋之秦淮海、梅聖俞、蘇子美、范石湖等,皆小家也。而小家亦有上中下之分焉。其餘旁支別流,不一而足,不可以家數論,只可統名曰詩人而已。 [14]這個榜單還只就宋、元以前的詩人而論,即已難有定讞,想必誰都可以進退某些詩人。更何况元、明以後詩人,經典化的過程尚在發軔階段,定位愈加複雜:「自遺山後,青丘最為名家,可遙繼遺山之緒。蓋在明代,為一朝大家,合古今統論,則為名家。南渡以來,惟遺山高於名家,可列古今名大家中。其餘最高者可參名家,如明之青丘、元孝是也。餘人皆在小家之列。蓋上下千古,不比一時一地、一朝一代之較易雄長也,成家豈易言哉!」家[15]這裡的大家、名大家、名家、小家(又分上中下)依據什麼標準劃分,朱庭珍並未具體說明,倒是用意象化的語言形容過其間的差別,仍分行轉錄於下:大家如海,波浪接天,汪洋萬狀,魚龍百變,風雨分飛;又如昆侖之山,黃金布地,玉樓插空,洞天仙都,彈指即現。其中無美不備,無妙不臻,任拈一花一草,都非下界所有。蓋才學識俱造至極,故能變化莫測,無所不有。孟子所謂「大而化,聖而神」之境詣也。大名家如五岳五湖,雖不及大家之千門萬戶,變化從心,而天分學力,兩到至高之詣,氣象力量,能俯視一代,涵蓋諸家,是已造大家之界,特稍遜其神化耳。名家如長江、大河,匡廬、雁蕩,各有獨至之詣,其規格壁壘,迥不猶人,成堅不可拔之基,故自擅一家之美,特不能包羅萬長,兼有眾妙,故又次之。小家則如一丘一壑之勝地,其山水風景,未始不佳,亦足怡情悅目,特氣象規模,不過十里五里之局,非能有千百里之大觀,及重嶺叠嶂,千崖萬壑,令人游不盡而探不窮也。然其結撰之奇、林泉之麗,盡可擅一方名勝,故亦能自立,成就家數也。若專學古人一家,肖其面目,而自己並無本色,以

及雜仿前賢各家,孰學孰似,不能稍加變化者,雖有才筆,皆不得謂之成就,只可概稱為詩人而已,則又小家之不若矣。 [16]朱庭珍區劃不同品第的尺度還是比較清楚的:大家的特徵主要是「變化莫測,無所不有」,大名家「已造大家之界,特稍遜其神化」,名家「自擅一家之美,特不能包羅萬長」,小家則「亦能自立,成就家數」,但氣象規模終不大。爭奈意象化的類比終究彈性很大,讀者的理解會有很大不同。而名家和大家的區別尤為微妙,在古今批評家的筆下,內涵、外延及具體適用對象的聯想都有不小的差異。古人對此雖時有議論,並在特殊的語境下有所判斷、說明,但未見系統的辨析和清晰的界說,這給我們理解和使用這些概念帶來了困難。當代的批評史研究,一直關注風格學和文體論的辨析,對品第論及相關概念的研究向來缺乏。為此,本文想梳理一下這些概念的源流,對其內涵和適用對象略作辨析,以求為理解這些概念,並進而把握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藝術標準和話語方式,提供一些參照。一、「家數」溯源正如前文所述,詩學中作為品第概念的大家、小家、名家的「家」,其語源可上溯到先秦的諸子百家。自從漢、魏間「自成一家之言」的獨創性話語形成以後,談詩論藝者無不將自成一家作為追求的目標和成功的標誌。除前引祖瑩、劉知幾、范梈、葉燮之說外,還有白居易〈與元九書〉稱韋應物五言詩「高雅閑澹,自成一家之體。」能[17]《蔡寬夫詩話》云:「退之詩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18]陳岩肖《庚溪詩話》卷下稱黃庭堅詩「清新奇峭,頗造前人未嘗道處,自為一家。」 [19]吳可《藏海詩話》云:「如貫穿出入諸家之詩,與諸體俱化,便自成一家,而諸體俱備。」 [20]推而廣之,郭熙《林泉高致集》論畫也說:「人之學畫,無異學書,今取鍾、王、虞、柳,久必入其彷彿。至於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並覽,廣議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後為得。」庭[21]作為詩學概念的「家」,自宋代以後常以「家數」的形式出現在詩論中。如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云:「辨家數如辨蒼白,方可言詩。」 [22]元楊載乾脆就以《詩法家數》名其所撰詩格。據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九「俗語皆有所本」條,「家數」一詞出《墨子˙尚同篇》:「天下為家數也甚多。」 [23]但這裏的“家數”並不是一個詞,而是指大夫之“家”的數量,與諸子百家的“家”意義有別。在宋代文獻如羅燁《醉翁談錄》中,家數用來指包括詩文在內的專業技能。而到元代以

後,家數就成爲詩文評通用的概念。楊載《詩法家數》以家數論整體性:「詩要首尾相應,多見人中間一聯,盡有奇特,全篇湊合,如出二手,便不成家數。」涵[24]謝榛《四溟詩話》以家數論時代:「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乃是六朝家數,與夫『青青河畔草』不同。」 [25]黃宗羲〈張心友詩序〉以家數論詩派:「滄浪論唐,雖歸宗李杜,乃其禪喻謂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亦是王孟家數,於李杜之海涵地負無與。」 [26]薛雪《一瓢詩話》以家數論技法:「作詩家數不必畫一,但求合律,便可造進。」 [27]錢謙益《列朝詩集》王履傳還以家數論畫:「及游華山,見奇秀天出,知三十年學畫,不過紙絹相承,指為某家數,於是屏去舊習,以意匠就天則出之。」 [28]故畫論中也有笪重光《畫筌》「拘法者守家數,不拘法者變門庭」的說法。 [29]由個人論家數派生出的類似概念有「家格」,如孔尚任〈焚餘稿序〉:「能寫其性情者,即能傳其詩。迨其傳也,遂成一家格,人人效之。蓋自有其性情,則自有其家格。」 [30]而由流派論的「家數」派生出來的類似概念則有「派家」,如舒岳祥〈題潘少白詩〉曰:「早從唐體入圓妥,更向派家事掀簸。」 [31]「派家」在此與「唐體」對舉,應指江西詩派而言。那麼,家數的詩學含義是什麼呢?且看嚴羽〈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的說法:「作詩正須辨盡諸家體制,然後不為旁門所惑。今人作詩,差入門戶者,正以體制莫辨也。世之技藝,猶各有家數。市縑帛者,必分道地,然後知優劣,況文章乎?僕於作詩,不敢自負,至識則自謂有一日之長,於古今體制,若辨蒼素,甚者望而知之。」嚴[32]綢布莊的家數是辨別紡織品的質地,詩人的家數則是辨別體制,如此說來,家數也就是掌握體制的能力和方式。鄭梁〈橫山文集序〉稱「殷玉才高學廣,於古無所不能為。詩則唐,詞則宋,曲則元,而文則為八大家,間亦為《左》、《史》,若以家數言,固已不讓今之作者矣」夫[33],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然則家數與體制,只是一個問題的兩面,當家數與性情對舉時,如高峻烈序玉書《常談》,稱其「所著《青園詩草》,自據性情,不戔戔於家數」 [34],家數側重於流派;而當家數與才華對舉時,如魏禧〈答毛馳黃〉云:「今天下家殊人異,爭名文章,然辨之不過二說,曰本領,曰家數而已。」 [35]則家數又偏重於體制了。一個作家掌握體制的能力,再加上方式(或者說意識),就決定了他的風格傾向。意識清楚、能力强的作家容易

有关“家”的诗文第六篇
《关于春节的古诗文》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感悟: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总称为宋词。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感悟:此诗是描写作者要赴长安应试那年元旦的情况。说自己年已四十尚未有功名奉禄,还在鹿门山隐居,整日跟随老农和牧童去劳动,据占卜今年气象好,都说是丰收年,暗祝自己今年去应试也该遇上好运。此诗平实亲切,时令和作为都写清楚了,好象作者的日记一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感悟:。《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獃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

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獃千百年。

感悟:这首诗再现了宋时吴中地区除夕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将千年前的除夕之夜描绘出来。诗的头两句“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既写出了民间守岁的习俗,同时也把人们迎接新年时的心理状态刻画......

有关“家”的诗文第七篇
《关于诗经的资料》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家”的诗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有关家的诗文名句 唐宋八大家的精彩诗文 关于家的诗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家”的诗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家”的诗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31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