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

2016-02-25 09:20: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一篇《关于送别的古诗》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一篇
《关于送别的古诗》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二篇
《联考中的送别类古诗词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三篇
《送别古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 神风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经典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文化人送别往往赋诗相赠。赠诗以贴近其人其事其情为佳。套用西方理论所讲的"这一个"来说,送别也必须写出"这一回"。元二其人,史籍难考,大抵只是王维的一般朋友,不见得很"哥们",不见得属"死党"。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但也荣耀。王维送元二其情,由前面两点推导,应以表达拳拳的祝愿与略略的遗憾为宜。我们且照着诗句看王维怎么处理: 下笔从朝雨写起,其实是写了出使日的好天气:那雨轻轻湿润了大地,让阳关路上那些讨厌的尘土不致漫天飞扬。这对于没有红旗轿车可坐的元二来说,可算是天公的特别照顾了。有天公照顾,以后在马车上的行程想必安全、舒适、快捷些吧--王维没说"一路平安"和"旅途愉快",但这些意思却都包含在诗句里了。

第二句写元二将要离开的客舍,虽然柳枝是等待人们折来送别的,见到柳毕竟会产生一点离情别绪。但王维显然要淡化那离情别绪,所以强调柳色是一片青青,在细雨清洗下更焕发着新的神采。作者用这句创设的氛围是开朗而非沉重的。读诗至此,应该把握住作者的主导情绪:他没有理由在后面两句表现悲戚,否则前后就太不协调了,作为一首七绝就失败了。 这样读下去,后面两句一"转"一"合"其实都没太大的激动,不过是表示毕竟有点遗憾,今朝还能一起喝酒,"你"出了阳关,再聚一回已不知要等多久了。

世人总把"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脱离全诗且脱离盛唐背景的解悟。盛唐以后,许多小文人陷在个人的感情圈子里出不来,见花流泪,对月伤心,把离愁别恨铭刻在小肚鸡肠内,完全不知道世间还有"壮别天涯未许愁"的场合。西出阳关虽无故人,但西出阳关还有功业嘛!怎能在临歧饯别之际作儿女子态呢!用小文人的胸襟是量度不出盛唐诗人的怀抱的。然而不幸,"研究"古典文学的偏多染着小文人习气。有人竟说,读到"西出阳关"便心中流血。本人在此谨衷心祝愿他以后不会读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或"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以免心脏爆炸。

我们有些很不经大脑的偏见,以为在诗里传出的一定要是深情,却不知道,人际之情,深浅是因关系而定的。该深的固然要深,关系不深却写得深,便显得矫情而且有阿谀谄媚之嫌,作者人格会因此而掉价。王维他们是视人格为命根的,他怎肯对一位普通朋友送上一份超越普通之情呢?

一般朋友的送别实在只应以表达拳拳的祝愿和略略的遗憾为度。此诗一出,许多别宴便以唱"阳关"代替各自赋诗。这现象正好说明王维所写内容情调具有普泛性,最适合一般朋友表达感情的度。试想想,假如只是泛泛之交,离别时,某甲对某乙竟流泪而执手;或者某丙要去做大生意,某丁却说希望路断车轮生四角,这不都成大笑话么!至于后来,听唱阳关三叠会有断肠之感,那是因为音乐起了诗歌原所没有的作用造成的.

王维送元二,大抵只是应酬。人在官场,少不免有应酬。但应酬要写诗时,却又要显出独特修养来才好。《送元二使安西》,技巧一流。这类应酬诗,王维其实不少.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四篇
《送别诗练习》

送 别 诗 练 习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别 董 大

王昌龄 高适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 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6、(2010年江西)(6分)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7、(2010年天津)(6分)

峡口送友人 送 蜀 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

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

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答: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答: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 ,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答:《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 。

3、答: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答: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4、答: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答: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5、答: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

答: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7、(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五篇
《送别诗 练习题 答案》

送别诗练习答案

1.(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1)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

(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2)《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3.(1)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2)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4.(1)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2)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5.(1)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

(2)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1)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2)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

7.(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

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8.(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9.(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0.(1)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

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

(2)营造了开阔的意境,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六篇
《送友人(答案)》

众望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

姓名: 班级: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1.12

【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

2、初步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感知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诗感情真挚热诚,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2、了解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回忆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提示:诗句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2、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要求:

(1)运用多种方式诵读,借助字典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

(2)圈画重点字词,反复吟诵品味,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及意境。

(3)圈画句子或词,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交流等。

字词释义

横:横陈,横对。 郭:外城。 白水:明净的水。 绕:环绕。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 为别:分别

孤蓬: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万里:极言其远。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比喻游子的心意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浮云:飘浮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意:心绪。

落日故人情: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友人难分难舍。

自:从。 兹:此。 去:离开。

萧萧班马鸣: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友人的坐骑

译文:

青山横卧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水围绕着东城。

在此地你我一旦分别,就像孤蓬一样随风飘荡。

游子的心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手告别,从此离开,友人骑的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2、小组诵读展示 ,其他小组评。

3、齐读诗歌。

【合作探究】

(一)理解把握,研读探究

1.本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诗人写这首诗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

诗人与友人在城外离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用了哪些景物来写离情的?(意象)

孤蓬 浮云 落日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4、 最后一句写挥手离别,诗人不写泪眼,而写“萧萧班马鸣”,写“班马鸣”的目的是什么?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二)局部探究,细品语言:

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运用他的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写明丽的山水有什么作用? (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巩固提升】

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比较两首诗所写内容、手法有何异同?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名不详。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内。

2.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浥:润湿。

3.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明确:

同: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寓情于景)豁达、乐观、豪放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

的情景。手法平平淡淡,不加以修饰,感情真挚,缠绵细腻,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间接抒情)伤感

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第七篇
《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诗句,诉尽离别愁绪

离别,有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故事。萋萋芳草,黯然南浦,伤柳灞桥,十里长亭……到处都有离人不舍的脚步,都有离别的无语凝咽,都有亲朋好友的赠酒赠诗,还有春风下缠绵杨柳的挽留。

是非聚散,总是匆匆,在一个人的旅途中遇到了彼此,还没来得及诉说相思,便各自天涯。或许,应该像黛玉一样,既然终究要散,还不如不聚。

或许,应该像纳兰一样,“人生若只初相见”,在时间的荒芜里不经意地相遇,然后就匆匆别离,这样便只余下那一刹那心花无涯的惊艳和一生最美的回忆。

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李百药《送别》

3、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6、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7、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王维《送别》

9、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卢纶《送李端》

10、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12、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尹式《别宋常侍》

13、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尹式《别宋常侍》

14、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1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6、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17、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9、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20、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21、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别离》

2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3、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的《送别诗》

27、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送别》

2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29、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0、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1、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32、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辛弃疾《临江仙》

33、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4、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

35、近来诗句如春柳,只向东风赠别离。——刘絮窗《送别感赋》

3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7、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杂曲歌辞·别离曲》

38、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39、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0、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许浑《谢亭送别》

41、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42、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纳兰性德《送荪友》

43、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44、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7、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8、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4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52、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53、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5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6、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57、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苏轼《昭君怨。送别》

58、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9、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60、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61、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送别友人的诗句 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句 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
  • 1、写出送别友人的诗句(2016-02-27)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不能送别友人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32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