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

2016-02-26 10:28: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一)《赞白玉兰古诗》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白玉兰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你。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一)
《赞白玉兰古诗》

盛开着的白玉兰,满冠乳白色的花朵,排空破绽,远远望去,宛若玉树银花,在风中摇曳着,像精灵一般的,似乎是在向春天致意,也似乎是在向百花呼唤,飘逸洒脱,令人叹为观止。走近白玉兰,未叶先花,花大香郁,秀而不艳,

雅而不媚,花色莹洁清丽。

既可远观又可近赏,赏心悦目,美哉。突然地被感动起来了,禁不住端出

相机,记录这玉树临风、袅袅婷婷的景象,试着注解白玉兰的诗情画意。

由于花雅香幽,白玉兰引得历代骚人墨客竞相题咏,而尤以明代为甚。诗

家多以“玉雪霓裳”状其姿色。例如:

沈周的《玉兰》诗云: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似知人意

好,隔阑轻解白霓裳。

文徵明《玉兰》诗咏: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好一个“笑比江梅不恨肥”!有人说这是白玉兰真正的精神所在。

明代睦石诗曰:“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清朱廷钟,一曲满庭芳歌咏《玉兰》:“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清朝另有《大风惜玉兰》诗云:“池烟径柳漫黄埃,苦为辛夷酹一杯;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二)
《描写白玉兰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裛:香气袭来。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漠漠:茫茫。翛翛:潇潇,形容雨声。荔子:荔枝。然:同“燃,形容荔枝色红如火。

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有木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 唐·白居易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庐山桂 唐·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 唐·雍裕之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灵隐寺 唐·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月夕 唐·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唐·李德裕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咏桂 梁·范云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增元素 宋·苏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宋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咏桂 南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凝露堂木犀》 宋·杨万里

梦骑白凤上青宫,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

浣溪沙 宋 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鹧鸪天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摊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谢人寄双桂树下 宋·欧阳修

有客尚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绝。

晓露秋晖浮,清应药栏曲。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咏岩桂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咏岩桂 宋·朱熹

露邑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株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临轩桂 宋·梅尧臣

山盈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岩桂 宋·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木犀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歌 宋·毛滂

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却作伤心瘦。弄云仙女淡绢衣,烟裙不著鸳鸯绣。 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

咏桂花 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貯锦囊。

唐多令·桂花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顾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三)
《玉兰花(词)》

玉兰花

作者:牧野

牧野的风轻轻的吹来

那一树的玉兰花静静的绽放

醉了行人,醉了春

清幽的香味,淡淡的芬芳

素颜的羞涩,崇尚的修为

让诗人找到了寻爱的理由

让恋人也敬慕幸福的美丽

这不食人间的宠儿

即使花瓣落地也是那么的优雅

让灵魂化入泥土

回归了自然

没有刻意的喧哗

只有静静的聆听

没有贪婪的索取

只有含蓄的不惊、不澜

大地把爱

通过玉兰花的心语

默默的给自己的知己

红尘中与世情爱的纯洁 把一个季节的角落 变的文明,唯美 不去想前世的恩怨

留下宽容,留下生命的最真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四)
《但有一枝堪比玉》

但有一枝堪比玉 玉兰

玉兰,又名白玉兰、应春花、望春花。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10余米,最高者可达25米,是我国名贵花之一。

当隆冬未尽严寒尚在之时,玉兰树就已挂满花蕾了,树上张满10cm 左右闭合的“小雨伞”这就是它的花芽,仿佛是开幕式上的文艺汇演、未曾铺张渲染、声势已呼之欲出,足以在开花前也可以先赏其花芽。这个硕大的花芽紧裹着“绒衣”是用来抵御风寒的。早春三月,它不等新叶吐翠,就抢先绽放了:千枝万蕊、萤洁清丽、如雪山、似琼岛,景色真是美不胜收。玉兰花朵硕大,花瓣展向四方,花色如玉,花形似莲,花香似兰,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凛然不可侵犯。紫玉兰是玉兰家族派生出来的品种,其花色发紫红,比较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的白玉兰中,又增添了几分妖娆之态。玉兰洁白无暇、冷香静远、恬静雅致,正好符合赏花“一雅、二香、三韵”的要求。

在玉兰的家族中有一种花名叫“二乔玉兰”,花大而芳香,花瓣6枚,外面呈淡紫红色,内面白色,红中透白,好似少女隐藏姣容不示外人、只缠裹着紫红色沙巾,犹抱琵琶半遮面、惹人无数遐想。二乔玉兰系玉兰和紫玉兰的杂交种,是上等的观赏品种。

白玉兰的花期与梅花相近,敢于冒险、勇为人先,富有创新精神,“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总是在静悄悄地绽放,没有色彩的炫耀,也没有更多的喝彩,永远是那么恬静而自然的,享受着暖风的吹拂、聆听冰雪的消融,目睹万物的萌发,见证春天的回归。玉兰无疑是很美的,它花白似玉、芳香如兰,故而得此名。明代诗人张茂吴的佳句:“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 。将“玉”“兰”二字巧妙地嵌入诗句中。九畹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那里素以兰花种类多、花姿美而著称。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去那里采集兰花,并写出许多咏兰诗篇,以后九畹就成了兰花的代名词。白玉兰花色洁白,用纯净、高雅等词语不足以形容它,可以说是清廉的象征。著名作家高占祥曾对荷花题联“世人都爱荷花品,官自清廉民自安”。我想,白玉兰的洁白,也像荷花那样,具有反腐倡廉的警世意义吧。

从园艺学的角度讲,任何一种植物有它的长处,也掩饰不了它的短处;有它的优势,当然无法避免它的不足。有人抱怨:白玉兰花期太短(10~15天),但我们也不能苛求太多,好多名贵花卉也只是“花开一时”。也有人指责:白玉兰开

花时没有“绿叶扶持”,美中不足;我认为,花先叶而开气势咄咄逼人,一反常态,往往能制造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过目不忘。

人们常把玉兰和海棠、牡丹同植一庭,寓意“玉堂富贵”,虽然摆脱不了俗气,却也寄托了人们最朴实的心愿。这种远离尘嚣、高高在上的圣洁之花,现在逐渐融入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你结束了一天疲劳的工作,置身于红花翠柳相间的路上,观赏这高雅素净的玉兰,使紧绷的神经得到暂时的舒缓与平复。

歌颂玉兰独特的容姿也是历代文人诗词书画经久不衰的主题。看看这首诗,简直把它写活了:

春风送严寒,清明和风暖。

遥看一树雪,疑目白玉兰。

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

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

诗中说,当春天刚刚到来之际,玉兰花就象大雪覆盖枝头。虽然是素色,但是如同白玉般的灯盏照亮了碧蓝色的天空。赏花老翁观赏之后,根本就不用畅饮什么琼浆玉液,就已被它的美貌所倾倒。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以七律诗来赞美玉兰花;

玉 兰

明 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谴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诗的首联两句描写了玉兰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盛开,散发出夺目的光辉、呈现出雄奇壮观的美景。绰约是形容姿态柔美;素娥是指嫦娥,也泛指月宫的仙女。早春时节,一树树盛开的玉兰花,如同身形婀娜的仙子,她们穿着轻柔飘逸的纱裙,放射出珍珠玛瑙般的光芒。一簇簇洁白的玉兰花,如同仙女从月宫下凡并翩翩起舞;时而聚拢成圈,时而四下散开,令人目不暇接。姑射是古代传说中的山名,霓裳是指洁白美丽如云霞般的衣裳,羽衣是用鸟的羽毛制作成的衣裳,《霓裳羽衣舞》相传是唐玄宗梦游仙境获得灵感、醒来即兴创作的宫廷舞蹈。颔联的意思是说,我原来只知道姑射山上才有美丽的仙女,没想到玉兰花也能具备如此非凡仙姿,它穿着天上送来云霞般剪裁的衣裳,好象随时会因风起舞。项联描写

每当夜幕降临,明月当空之际,玉兰树的影子倒映在空旷的台阶上,也许人们会感到落寞,可是当凉风习习,将玉兰花馥郁芳香送入庭院,却可以频添无限的温馨。尾联用古代美人杨贵妃和赵飞燕衬托玉兰花怒放时的芳容,并说玉兰花开丰盈,完全有资格去耻笑那清瘦的江梅,后者无论如何也开不出前者肥硕富态的花朵来。

关于玉兰花的传说,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里善恶有报的色彩: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某天她们下山游玩来到张家界,却发现村子里一片死寂、异常冷清,,三人十分诧异,向村民打听才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龙王爷大怒,锁了盐库,张家界人吃不到盐,终于导致了此地瘟疫传播、尸横遍野。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决定帮当地人讨盐。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断然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亲手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民因此得救,三姐妹却被龙王施法变作一棵树。后来人们为报答这玉兰三姐妹的恩情,将那种树称作“玉兰”,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此花独特的气味记号。玉兰也就有了“报恩花”的雅号。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想象力也足够大胆并且唯美,却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分明的是非正义观念,以及对普度众生的美好品德崇拜与向往。

由于玉兰的花姿优美大方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上海、北京等许多城市街道的华灯都是仿造玉兰花进行造型的。我国的上海、威海、东莞等城市也先后选择玉兰为市花,各城市选择它的理由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玉兰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上海有座玉兰剧院,还有白玉兰饭店,上海举办的电视节最高奖项就是“白玉兰奖”„„威海市也有以玉兰命名的饭店、街道,甚至于该市的许多产品都以玉兰冠名。东莞市也在2005年建造了玉兰大剧院,项目总投资达6亿多元,占地面积360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257平方米,设计总高度60.60米,其中,绿地面积13324平 方米,大剧院拥有一个1600座的大剧场和一个40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还配有芭蕾舞、歌剧合唱团排练厅和室外景观休闲区等, 现在玉兰大剧院已经成为了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玉兰花姿恬静雅致、芳香沁人肺腑,受到国人的青睐,因此许多人都给自己的女儿起名玉兰,女子中此名字重复率甚高,喜爱之情足见一斑。

 玉兰的花含芳香油,是提制香精的原料,还可薰茶或食用。尤其它在美容更被方面广泛使用:“玉兰油”本身也作为注册商标,也是一种国际知名的护肤品牌。此外,玉兰的花蕾和树皮可入药,为人们解除疾痛。

江苏省连云港市有全国之最的玉兰花王。南云台山之东磊延福观周围有四株白玉兰,高约16——17米,胸围粗者近3米,细者1米许,其中有3株树龄已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四者相距不远,恰似一个玉兰王家庭。每当花期,天生丽质之花朵,占满老树虬枝,如盐胜雪,得巍巍云山相衬,更富有诗情画意。自1985年以来,每逢举办清明东磊玉兰花会时,登山赏花人,总是蜂拥而至,一睹玉兰家族之风采。

在北京,春分时节,气候转暖,一经春风吹拂,玉兰花蕾顿时露白,不消一两天,便一朵朵竞相开放了。而且,只要玉兰一开花,就再也不会出现冰冻。因此人们总把它当作准时准点的“寒暑表”;尤其是对于园艺专家,他们一见到玉兰开花,就大胆地把安放在市内的盆花、盆树移到露天地来。

玉兰的花期因产地的气候不同而各有调整,它追随“春天的脚步”由南向北地推进:在“春城”昆明12月到元月开放;在“花城”广州2月初开放;在“申城”上海2月末开放;到了北京3月初才开放„„玉兰犹如“春天信使”,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迎接明媚的春光,将温暖留给大地,把爱撒向人间。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五)
《语二模》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2011.6

(6)《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感慨自己的命运,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却以“ , ”为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两者对人生的感怀是何等的不同! 5.名著阅读。(6分)

(1)《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_。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接触“物竞天择”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___》中提及。(2分)

(2)他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他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列举出“他”在这个国家的其他两个遭遇。(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及情节中体现出的人物性格特

点,仿照示例写一句话。(2分)

示例:我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书中“草船借箭”的故事,让我对他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的才智钦佩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为配合“三进”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学校开展了以“我心中的语文”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诵读红色经典]

(1)为纪念建党90周年,学校决定举行“诵读红色经典”活动。如果要求从初中所学课文中选一篇作为诵读材料,你将会选择哪一篇课文,并简要说说参加这个活动的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诵读红色经典”活动中,学校要求各班以“颂歌献给党”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为黑板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品味与拓展]

据“搜狐新闻”5月28日报道:今年1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饮水困难的状况,为此我们不由想起

第 1 页 共 4 页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xīn qiâ

给自己一点时间,身披满天星光,在空旷的大地上徘徊,你会觉得温 而 意;

tián juàn

给自己一点时间,在书籍和音乐中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孤独, 淡却也 永。快乐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寂寞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2.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真美啊!桂林的山水。”游客们赞叹道。

B.“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接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D.梅兰芳公园内雪白的梨花缀满枝头,让人不由心潮涌动;白玉兰随着和煦的春风缓缓飘 下,犹如雪花飞絮。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希望众多的莘莘学子都取得佳绩。 ....

B.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加油,世界给力”的口号络绎不绝。 ....

C.某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李某接受采访时,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采访中李某多次哽咽,不能自已。 ....

D.听完演讲后,校长由衷地赞叹道:“刘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匪浅。”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善行者究其难。 (2)江山如此多娇,。 (3)无丝竹之乱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了一句公益广告语: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请分析这句广告语的精妙之处,并简要说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节水举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的白居易《春题湖上》,回答7-9题。(6分)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7.(1)诗词中常把月亮比作“明镜”“玉璧”,白居易为何把月亮比作“一颗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两句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4分)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释:①担缮薪菜:扛东西打柴草。②牝(pìn)而黄:黄色的母马。③牡而骊,纯黑色的公马。

④色物:马的颜色。(色:纯色,物:杂色。)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 (2)穆公不说 ( ) ..(3)而遗其所不视 ( ) (4)召伯乐而谓之曰( ) ..

9.与“三日而反”中“而”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为坛而盟 B.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C.黑质而白章 D.默而识之 ..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1分)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1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13-15题。(11分)

都市鸟类“变奏曲”

①黎明来临,轿车、卡车以及工厂的低沉的隆隆声很快取代了城市夜晚短暂的宁静。然而,在这一片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我们熟悉的清晨鸟儿的鸣唱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听不到鸟儿那悦耳动听的歌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奇怪的叫声,生硬,尖锐,甚至还有些刺耳——这就是当今城市的“黎明乐章”。

②A过去,绝大多数鸟类都选择在清晨或黄昏这样的时段鸣唱,因为在一天中的这两个黄金时段,大多不会出现大风等气流紊乱现象,鸟儿的鸣唱声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而现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的歌鸲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清晨合唱,而选择在夜间鸣叫以避开日间的喧闹。这一变化之前被归咎于城市夜间照明对歌鸲的生物钟的扰乱,而新的研究则显示,日间的噪声才是真正的元凶——随着城市噪声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鸟类把鸣唱时间推迟至夜间。夜莺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叫得更大声。城市中的夜莺的叫声比居住在森林中的同类足足高出了14个分贝,其中最高者竟达到95分贝!即使是我们人类听来,这个高度的声音已经相当刺耳了。且夜莺的声音高度与外界的噪声成正比关系,它们往往在最为吵闹的周末的清晨叫得最起劲!

③噪声对鸟类产生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影响。在英国,还有很多城市的幼鸟因为无法听清父母的鸣叫声,以至于只能模仿各种汽车马达的声音,使得原本婉转动听的鸣叫声变成了单调怪异的腔调。更有甚者,据报道,B一群红嘴相思鸟因秋冬季节食物匮乏,从山林飞至附近

第 2 页 共 4 页

的都市集体觅食,却被突然而至的震耳欲聋的城市噪声破坏了大脑中枢神经,以至于齐齐撞上玻璃幕墙而“轻生”!

④对于居住在城市的鸟类来说,噪声污染仅仅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影响鸟类生存的还包括都市的光污染以及化学污染等众多问题。

⑤越发吵闹的城市让我们生厌,而对于很多鸟类来说,噪声以及光污染、化学污染等带给它们的却不仅仅是“生厌”这种单纯的感觉,而是严峻的生存危机。城市化给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无穷的风险,使它们的数量、种类乃至叫声和繁殖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甚至直接扼杀它们的生命。如果我们现在不加以足够的重视,C或许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奔波在城市中时,只有一只浑身沾满油污、嘴里发出像汽车喇叭声一样尖锐的鸣叫声的小鸟与我们擦身而过„„

13.本文以“都市鸟类‘变奏曲’”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要求分析下面两个句子:

(1)A句“过去,绝大多数鸟类都选择在清晨或黄昏这样的时段鸣唱,因为在一天中的这两个黄....金时段,大多不会出现大风等气流紊乱现象,鸟儿的鸣唱声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中加..点词“绝大多数”和“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句“或许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奔波在城市中时,只有一只浑身沾满油污、嘴里发出像汽车喇叭声一样尖锐的鸣叫声的小鸟与我们擦身而过„ „”在这里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划线句B处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16-18题。(10分)

哺育规则

①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于人类社会真是太重要了。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哪一个规则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既然有“规则”,我们就得按“规则”办事。“规则”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

②只有按规办事,才能明理树信,“规则”才能称其为“规则”。商鞅立木为信,包公刚

正执法,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一个不是“坚明约束”而后大获成功的呢?哺育“规则”需要严守“规则”的大力支持!

③当北京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时,我们失声痛哭。然而,这使我们懂得了申办奥运的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优胜劣汰”。于是,人们挥洒汗与泪来建设北京,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终于使山明水秀,空气清新,市民文明,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的历史古都——北京以幽雅的姿态闪亮登场,使“北京”这名字在2001年7月13日晚响彻全世界人们的耳边。从那时起,“优胜劣汰”的规则更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于是这“规则”更加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原来,哺育“规则”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如此多的泪水与汗水。

④“规则”是个顽皮的孩子,当他调皮时,就需要人们来“调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不断进步,因而人类的思想也在发展。当一些“规则”不适应时代的脚步时,人们就要适当地修改它,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使其为人类,为自然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⑤中国入世,是我们几十年来追求的梦想。而今梦圆,我们倍受鼓舞,因为这能促使我国的经济向前迈进一大步。然而WTO的“规则”中有一部分会给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于是经济学者、法律专家聚在一起,商讨如何修改我国有关的法律,使之适应国际市场,为我国营利。可见,适当修改“规则”是大有必要的。

⑥“规则”需要人们来哺育!人类的发展需要“规则”为我们献智献力,让我们把握“规则”这一“诺亚方舟”,为祖国的繁荣、人类和世界的和平挥洒血汗吧!哺育“规则”,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哺育规则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付出努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规则”,我们就得按“规则”办事。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守规则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19-22题。(19分)

伤 口

他坐在正午的阳光里,面前的铁架上绑着一只白晃晃的口琴。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的汗水,他微笑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贯的曲子。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他端坐着,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口琴声却并不停歇。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桶里扔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

第 3 页 共 4 页

个塑料桶。他只顾吹他的口琴。可是他的脸上分明有了感激,对好心人,对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

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人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

男人带儿子横穿过马路,站在不远处听他吹口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在吹口琴。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

“什么?”男人吃了一惊。 “五块钱也行。”男孩做了让步。 “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

“是,我想给他五块钱。”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

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男人拉着男孩的手,径直走到他的面前。恰逢一曲终了,他抬起头,舔一舔干燥的嘴唇,冲男人和男孩笑笑,然后将头深低下来,在肩膀上擦一擦汗水。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

“稍等。”男人说。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 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对他说。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说不清是因为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为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请你原谅„„”

“我不是乞丐。”他说。 “你不是乞丐?”

“我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 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迟疑着,愣怔不动。 “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只是想证明一下„„”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

男孩看着父亲。他感到不知所措。

第 4 页 共 4 页

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他拉起男孩,转身走开。

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一滴汗水恰在这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恤衫。

男人和男孩同时看到他丑陋并且可怜的残肢——的确,他的两个肘部以下,空空如也。 男人和男孩,同时愣住。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男人说:“对不起。”

他笑一笑,重新用笨拙并且艰难的姿势将T恤衫穿好。他再一次低下头,用牙齿仔细地系上胸前的两粒纽扣。他抬头看看男人,对男人说:“请收回您的钱。”

“什么?”男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请收回您的钱。”他重复一遍,“我想您还是把我当成了乞丐——只有把一个人当成乞丐,才会在意他是否伤残„„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乞丐,我是个艺人„„我给您看我的胳膊,既非为了博取您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是为了得到您的五块钱„„”

他用光秃秃的肘部指指面前的小男孩,说:“我把伤口展示出来,只是想让您的儿子相信,这世上,并非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骗子;这世上,至少还有诚实„„”

19.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乞丐,而是真正的艺人,并

作简要的分析(不少于3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具体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4分)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说不清是因为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为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男人的心理活动,然后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吃了一惊——( )——迟疑——( )——( ) 22.作者用“伤口”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何用意?谈谈你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3.以“春天总会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命题:初三语文组 审核:王鹏程、卞城生 (语二模) (01机 2011春)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六)
《图书》

图书分类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图书编号A—905—919A—920—929A—930—944A—945—969A—970—974A—975—989A—990—999A—1000—1024A—1025—1028A—1029A—1030—1035A—1036—1041A—1042—1045A—1046—1050A—1051—1052A—1053—1056A—1057—1060A—1061—1063A—1064—1066A—1067A—1068A—1069A—1070A—1071—1072A—1073图书名称365夜故事 上下五千年歇后语大全朱自清散文选朱自清散文古诗词精选一千零一夜三字经·百家姓梁启超文集仿洪小品(六)韩昌黎全集谈读书新编名言赠语仿洪小品新编百事谚语慈禧野史慈禧与我史说慈禧黑夜有眼逆旅零度窗花子夜子夜朱元璋冰川天女传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A—1075A—1076A—1077A—1078—1081A—1082A—1083—1087A—1088A—1089A—1090A—1091A—1092A—1093A—1094—1095A—1096—1105A—1106—1110A—1111—1115A—1116—1118A—1119A—1120—1124A—1125—1132A—1133—1170A—1171—1199A—1544A—1545A—1546飞霞最后的白玉兰钟声稻草人稻草人稻草人冬春秋夏生命的源流今古传奇故事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感动学生的100篇寓言故事宋词三百首历代爱情诗影与光之间生命的春天中国成语故事五千年帝王历史演义第一场雪谚语大全谚语大全成语故事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A—1548A—1549A—1550A—1551A—1552A—1553A—1554A—1555A—1556A—1557A—1558A—1559A—1560A—1561A—1562A—1563A—1564A—1565—1567A—1568A—1569A—1570—1571A—1572A—1573A—1574A—1575成语故事经典寓言经典寓言寄小读者雷锋的故事365夜故事谜语大全谜语大全谜语大全谜语大全寓言故事歇后语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感动学生的100篇励志故事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三字经·百家姓鲁迅小说精选鲁迅散文鲁迅散文集水浒传小寓言大启发365夜故事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A—1577A—1578A—1579A—1580—1584A—1585A—1586A—1587A—1588A—1589A—1590A—1591A—1592A—1593A—1594—159A—1596A—1597A—1598A—1599—1606A—1604—1628A—1629—1640A—1641—1645A—1646—1659A—1660—1668A—1669—1678A—1679—1683临夏谚语拾锦集太平天国肯定自己冰心散文增广贤文杨家将校园精美散文世界未解之谜儒林外史家呼兰河传动物世界小百科朱自清散文选朱自清散文选启蒙童话流星·蝴蝶剑繁星·春水图解论语寄小读者寄小读者毛泽东诗词中华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成语接龙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A—1704—1713A—1714—1718A—1719—1728A—1729—1734A—1735A—1736A—1737A—1738A—1739A—1740A—1741—1756A—1757A—1758—1762A—1763—1765A—1766A—1767—1769A—1770A—1771A—1772—1776A—1777—1791A—1792—1798A—1799—1800A—1801—1815A—1816A—1817—1821谜语大全成语接龙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格列佛游记米欧,我的米欧气球上的星期天机器岛爱丽丝漫游仙境弟子规·千字文弟子规弟子规弟子规三字经三字经三字经三字经三字经

白玉兰的经典诗词(七)
《温江中学高2013级高二上期期末政治复习试题(二)》

温江中学高2013级高二上期末复习

政治试题(二)

命题人:周益 审题人:刘永生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Ⅱ卷共4小题,共52分;满分100分。范围:文化生活二单元。

第工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后面答题框的相应位置。每小题4分,共12小题,共48分。)

1.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赞同,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反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确保世界文化的同一性

C.赞同,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反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2.在第20届上海电视节上,335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纪录片报名参加“白玉兰”纪录片奖的角逐,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克里斯·麦克唐纳德表示:“只有抓住本国观众的纪录片,才能抓住世界观众。”这是因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③不同民族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文情怀

④不同民族文化内容上的差异就是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三网融合”,利用光纤、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全面提升宽带网络的速度与性能。这体现了网络能够

①取代旧的传媒,传播交流文化 ②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③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④消除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夏季青奥会,让东西方文化再次激情交汇与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会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了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任何国家和民族都认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交流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是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若丧失这一记忆,也就不成其为一

个民族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去中国化”无异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主要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的特点。

A.历史性 B.继承性 C.鲜明的民族性 D.相对稳定性

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五周年纪念日。据此回答6-7题。

6.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

A.是维系各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因时而变,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C.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D.对今天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仍有积极影响

7.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我国之所以重视孔子思想、重视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要先继承然后才能发展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为了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推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④是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并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③只有从人民群众的主观愿望出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

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北大荒版画的创作主题,为北大荒的自然风光与在此垦荒的转业官兵、下乡知青的劳作与生活。作品改变了我国传统版画以黑白为主要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多地使用色彩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段,增强了套色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开创了我国现代版画风格流派的新格局。这表明

①艺术创作要避免出现过去已有的东西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文化创新的本质是作品形式的创新 ④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不少优秀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后,因为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对国外观众吸引力有所下降。这要求我们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C.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2.习近平在今年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融合、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材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的决定因素是博采众长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4小题,共52分。)

1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 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各项活动在北京主办。

材料一:在会议周期间,剪纸、漆雕、景泰蓝、京剧脸谱等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珍品亮相国家会议中心,传统文化为APEC会场增添了浓浓的“中国味儿”。这些饱含传统元素的物件,在点缀会场的同时,也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彩塑兔儿爷、剪纸、皮影、空竹等传承百年的民间传统绝活儿现场展示,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眼光。而以传统老字号、文化传承珍品等多个板块为主线的“品味北京”展,通过精挑细选的437个展品及上百张精美图片,让境内外代表们在此“看京品、品京味”。

材料二:会议组委会分别为各国男领导人、女领导人和女配偶设计了不同款式的服装,将中国不同时代的传统服饰元素如“立领”、“对开领”、“连肩袖”和“海水江崖纹”、“中式盘扣”等综合运用起来。在工艺上,服装运用了中西合璧的剪裁方式,使用了盘扣、镶滚等。在色彩上,使用了故宫红、靛蓝、孔雀蓝、深紫红、金棕、黑棕等厚重大方的传统色调。服装设计体现了“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和而不同、着眼未来”的思路,凸显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此次服装设计历时10个月,其设计方案是从全国380多套方案中遴选,经过三轮评选后综合最终的四套方案而成,称得上是民间传统艺术的集体智慧结晶。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回答(1)(2)小问的问题。

(1)请说明在传统文化为APEC会场增添“中国味儿”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4分)

(2)请说明传统文化为APEC会场增添“中国味儿”的意义。(1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服装设计所体现的道理。(16分)

14.材料: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塔吉克斯坦的专机上再次与随行记者谈及此问题,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16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白玉兰的经典诗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白玉兰的诗词 诗词观白玉兰 白玉兰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白玉兰的经典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白玉兰的经典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66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