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

2016-02-27 08:57: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一)《悼亡诗》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悼亡诗主要的两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一)
《悼亡诗》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二)
《中国古代悼亡诗考》

中国古代悼亡诗考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早就有“悼亡”一类,本来“悼亡”是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用于悼念亡妻,又可以用于悼念已故的朋友或熟人。可自从西晋诗人潘岳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悼念亡妻的专用词了。

不过提到悼亡诗,还得先说说《诗经·邶风》中的《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首诗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悼亡诗,应该可以称为我国“悼亡诗之祖”了,诗主要是写妻子死后,丈夫看到她生前亲手缝制的衣裳时那种伤感的心情。

真正开中国悼亡诗先河的是前面提到的潘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美男子潘安,他虽然貌美,但并不花心,对妻子杨氏感情非常专一,在杨氏死后他非常悲痛,于是作《悼亡诗》三首,其悼亡诗中,名句也很多,像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

写悼亡诗最有名的诗人无疑是潘岳,但悼亡诗中最著名的诗句却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出自元稹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离思》一共有五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除此之外,元稹还写有《遣悲怀》三首,都是悼念妻子韦丛的,其二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样的句子。虽然在写这三首诗的同一年,元稹就纳妾了,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亡妻的怀念与追忆吧?

前面说的几首都是悼亡诗,但广义的诗应该也包括词,下面再说两首悼亡词吧。

一首是苏轼的《江城子》,提到悼亡词就必须提到这一首,因为这首词也称得上是悼亡词中的千古绝唱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是苏轼为亡妻王弗而作,写这首词的时候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当时苏轼身边除了继室王闰之之外,还有侍妾朝云,但我依然丝毫不怀疑苏轼对亡妻的那份感情。

另一首是贺铸的《鹧鸪天》,这一首虽然没有苏轼那一首流传得广,但是却更朴实、更催人泪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苏轼是梦亡妻梳妆于窗前,贺铸则念亡妻补衣于灯下,都是非常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象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10高级文秘

20号

梁靖仪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三)
《悼亡诗》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四)
《元稹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⑴,自嫁黔娄百事乖⑵。 顾我无衣搜荩箧⑶,泥他沽酒拨金钗⑷。 野蔬充膳甘长藿⑸,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⑹,潘岳悼亡犹费词⑺。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⑻。[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 ⑹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⑺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⑻同穴四句:希望死后与妻同葬一处。又希望来世再为夫妻。但这些希望都难以实现。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她生前所经受的艰难困苦。[2]

译文

其一:她如同谢公最小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了我这样的贫士百事都不顺遂。见我身上没有替换的衣衫,她到处搜寻翻箱倒柜。我款款地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将酒换回。用豆叶一类的野蔬充饥,她却吃得十分甘美;没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叶作炊。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独自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只能常请僧道来超度亡妻,多献丰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其二:往昔我们戏言过身后的事情,今天都一一来到了眼前。她穿过的衣裳施舍给别人,早已没剩下几件;她留下的针线,我封存起来不忍看见。想着我们旧日的情意,对婢仆也格外爱怜;感慨她跟我受尽贫苦,梦中我为她送去钱财。我知道夫妻永诀人人都一样地伤怀;像我们这样的贫贱夫妻,百样事便能有百种悲哀。 其三:我独自闲坐愁思万端,悲叹她困顿的平生和我孤凄的目前;人寿有限,一生能有多少时间!行善的邓攸没有儿子,想来想去知道是命中注定;潘岳写下哀切动人的悼亡诗篇,可惜死者并不能知情。夫妇同穴的夙愿是多么渺茫,要实现已没有什么希望;若打算结缘于来世,更加是虚幻的梦想。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苦苦地把她思念;这样来报答她的厚恩,补偿她生前愁眉未展的遗憾。[3]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 ,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

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这样的赞誉,元稹这三首诗当之无愧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五)
《中西悼亡诗》

悼亡诗主要的两句(六)
《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

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

文学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人学”,是“情学”;悼亡诗是什么?

悼亡诗是丈夫追悼、怀念已故妻子写的诗歌,因此,我想象不出世

界上还有什么题材和感情比悼亡诗更能感动人心的了,因为它是中

国诗歌史上唯一集生死爱恋于一体的诗歌。

虽然未用“悼亡诗”命名,但悼亡诗在《诗经》时代就已经产生

了。在《邶风?绿衣》中,那位丧妻的男人说,我一遍又一遍地摩

挲着你的绿衣啊,绿色的面子黄里子;我忧伤的心啊,什么时候才

能停止!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诗人把

衣、裳仔细翻看,由妻子的细针密线,体会妻子当年对自己的深情,

和妻子生活的情景他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忧愁也永远摆脱不了。最

后说,天气寒冷了,自己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妻子活着的时候,四

季换衣都是为他操心,现在忍受不了寒风的侵袭,自己寻找衣服,

又勾起他失去贤妻的无限悲恸。这种悲恸,比起白居易《长恨歌》

中“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不免有点“做秀”的表白

来,更真实得多,形象得多,深切得多。

从衣服开始睹物思人,影响了西晋的潘岳、唐代的元稹。

潘岳的悼亡诗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

遗挂犹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

二章意;第二首“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

岁寒”、“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等,是《绿衣》第三、四章意。元稹《遣悲怀》第三首说:“衣裳

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则全由《绿衣》化出。因为《诗

经》是潘岳、元稹的教科书,他们都熟读《邶风?绿衣》,所以《邶

风?绿衣》在表现手法上,便为后代的悼亡诗开了无限法门。

《诗经》中《唐风?葛生》,也是一首悼念亡人的作品,从内容看,

应该是悼念亡夫。诗从墓地的葛藤写起,写两人生死异处,夜夜都

是冬天的夜,天天都是夏月的天,百年熬到头,回到他的身边。回

想去世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同样影响

了潘岳的悼亡诗和元稹的《遣悲怀》。

汉武帝的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日夜想念,不思茶饭;百无聊赖中,

召来一个方士在宫中设坛招魂,以期与李夫人再见一面。这个方士

就点起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花墙之上,摇晃烛影和烟雾之

中,似乎有身影翩然而至,纤纤玉手,袅袅腰身,却又徐徐远去。

武帝看不真切,着急地说:“是你吗?不是你吗?我痴痴地站立着

看,你为什么如此姗姗来迟呢!”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简短的十五个字,

把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思而不得、得而不辨、辨而转嗔的心理刻画得

淋漓尽致,那股迷离恍惚、如梦如幻的感觉和时空交叉的错觉被后

人创作的悼亡诗所继承;姗姗来迟,也成了一个蕴藉丰富而又感伤

唯美的典故。值得一提的是《李夫人赋》开了后世帝王作悼亡赋以

怀人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赋的形式来悼念妻

妾的文章。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对悼亡诗本身的批评与鉴赏,有名的莫过

于孙楚。《世说新语?文学》篇载:“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

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这则所说的诗歌就是《除妇服诗》。诗曰:“时迈不停,日月电流。

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此诗是其妻胡毋氏去世一周年所作,他开创了妻子去世周年创作悼

亡诗的先例。

在当时,公开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感情,是会被世人耻笑的。《世说

新语?惑溺》篇载:“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取冷,

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和荀奉倩

一样,潘岳也是非常重视伉俪之情的,他在《悼亡赋》中说:“吾

闻丧礼之在妻,谓制重而哀轻。既履冰而知寒,吾今信其缘情。”

潘岳以前一直听说为妻子服丧礼,服制虽重而哀情却并不深;如今

有了亲身体验,方知其服制之所以重,乃是依据人情而制定的。潘

岳对当时“制重而哀轻”的做法非常不满。为了表达对妻子“制重”

以外的深情,他写了三首《悼亡诗》。一方面表达对他妻子杨氏的

感情,一方面代表他对社会上“制重哀轻”的抨击,由此可见潘岳

创作悼亡诗的深层意义——从此,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成为

悼念妻子的专称——一种新的诗歌题材诞生了。

对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分析鉴赏的文章已经很多。但把它与潘

岳哀情的文、赋结合起来进行解读与分析,就更能体会和感受它所

蕴含的伉俪深情。诗曰: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

从,淹留亦何益。渑俛恭朝命,回心反出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

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

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

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透过“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两句,我们知道此诗作于冬春

之交,虽有春风吹拂,但屋檐上的冰霤还未化尽。前八句是对现在

状况的交代,和妻子已经阴阳两隔,却沉浸在失去妻子的伤痛中。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两句总领下文,作者睹物思人,但却

物是人已非,今夕对比,倍添伤感。之后的四句用了“翰林鸟”和

“比目鱼”的典故,那只是曾经的美好愿望,如今却形单影只。结

尾“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两句说自己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都

无法释怀,于是想效仿庄周击缶获得精神上的暂时解脱。如果把这

首诗硬性解构一下,为:开头(忧)—中间(逝去的欢乐)—

结尾(忧),整首诗都沉浸在深沉的悲伤里,犹如那浓墨,那沉在

海底的古瓶。

由于西晋诗歌到处装点形式主义美学的东西,算是最“清浅”,善

于以淡语写深情的潘岳,仍然不能脱离在诗中大量排比、对偶、用

典的风气,使这三首诗以今人看来,不免有语意重复、拖沓,文辞

因华丽而堵塞诗意传达的弊病。但是,那是时代使之然。潘岳的《悼

亡》诗,之所以流传不衰,“望庐思其人”、“春风缘隙来”,通过细

节写对亡妻的感情,仍有委婉动人的效果。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

选》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

曲诉,剌剌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语不佳者。”其批评

的中心在一个“情”字,而潘岳最擅长的莫过于抒发悲哀之情。

从萧统《文选》所选的诗、文、赋来看,潘岳哀诔作品占其总数

的三分之一:其中哀诔之文共五篇,数量上较诗歌和赋占的比例更

大;其次以后世诗学理论的评价为例:《文心雕龙?诔碑》篇云:“孝

山崔瑗,辨契相参:观其叙事如传,辞靡律调,固诔之才也。潘岳

构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新切,所以隔代相望,能徵厥声

者也。”刘勰认为在哀诔之文的构意上,崔瑗是潘岳的老师,但在

对后代的影响上,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除却《悼亡诗三首》、《杨氏七哀诗》等诗歌创作之外,他还为杨

氏写了《哀永逝文》和《悼亡赋》,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个集悼亡诗、悼亡文和悼亡赋于一身的作家。相较诗歌而言,文和

赋的篇幅要长许多,也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写诗人的悲伤之情。而从

赋作与《悼亡诗三首》的关系来看,尤其是“入空室兮望灵座,帏

飘飘兮灯荧荧。灯荧荧兮如故,帏飘飘兮若存。物未改兮人已化,

馈生尘兮酒停樽。春风兮泮冰,初阳兮戒温。逝逍遥兮浸远,嗟茕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悼亡诗主要的两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元稹的悼亡诗 潘安的悼亡诗 李商隐的悼亡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悼亡诗主要的两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悼亡诗主要的两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671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