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半张脸诗句

半张脸诗句

2016-02-29 10:22: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半张脸诗句(篇一)《部分古诗句翻译》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半张脸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半张脸诗句(篇一)
《部分古诗句翻译》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4、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有朝一日我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7、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鸟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晚归的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着寺院的门。

8、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山不满足它的高,水不会满足它的深。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那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的心自然会归顺的。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那群山环绕的六朝旧都的城墙四周还依然存在,可是江潮拍击着这座空城,又寂寞地失望地退回。寄托了作者的昔日繁华无处寻觅的感慨。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已难再。怀古抒情,希望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峦叠嶂, 水迂回曲折, 正怀疑前面没有路, 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12、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1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但是还用抱着的琵琶遮住了半张脸,有比较勉强,不愿见人之意。用来比喻事情不太明朗或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

1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似乎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有意思相近的词无可奈何、百般无奈。

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18、今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上天给了我才能必然能得到应用;千金之赞化完了还会重新得到。

1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

2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枝上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普天之下,何愁没有芳草呢?

21、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22、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悲伤也没用了。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2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

2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天晚上喝醉了,会在哪里醒酒呢?醉眼朦胧中,但见岸堤上有杨柳模糊的影子被晨风拂动,水中也倒映着一轮缺月„„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引申为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26、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没有雪白,但雪却没有梅花香。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优缺点各自存在。

27、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但男子汉(也包括普通老百姓)不可以被夺去志气。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3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32、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做多了 最后一定会自取灭亡。比喻多作恶事者,必自速其亡。

3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34、违强陵弱,非勇也

避开强暴的,欺凌弱小的,并不是真的勇敢。

35、天 作 孽 , 犹 可 违 。 自 作 孽 , 不 可 活 。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半张脸诗句(篇二)
《美文欣赏》

千百度,阑珊处

是夜,在这每个毛孔都散发着热气的夜晚,绿色的萤火虫在草丛间、田野里、水井旁冉冉升起,我悄悄地走进草丛里,用双手捂住其中几只,又轻轻地敞开双手,浅绿色的萤光一闪一闪,像雪花往在半空中缓缓地飞舞。那是小时候在外婆家,我与小伙伴们共舞的一曲放飞流萤之歌,在那个时候,似乎只有安静的脚步声,只有安静的流动的萤火虫带给我们的希望之歌,只有安静的我们跳动着的纯真的心。可是那时我们并没有想太多的愿望,我们只是没有发觉其实我们已经在静静在静静地期待着什么。

是夜,萤火虫飞入了我的梦里。我一个人躺在广袤的田野上,整个身体放松了,张开双臂,身体呈“大”字型,萤火虫围绕在我身边,一闪一闪地也呈现出“大”字的形状,我的头轻轻地往右边靠,我的长发被这些绿色的小家伙们轻轻地托举着,我的嘴角翘起一丝幸福的微笑。渐渐地我的身体向上飘浮,一众萤火虫伴随着我朝月亮的方向飞去。月色如白昼的霜闪着茫茫的光,像棉做的轻纱柔软地洒在我的身上。我迷迷糊糊地醒来,是被轻风月光白云惊醒了,还是在梦中梦见萤火虫要把我带往哪处,心里很好奇,于是慢慢醒来,果然,我的梦变成了现实。

是夜,萤火虫再度飞进了我的梦里。这一次,是相隔五年,再次梦见美丽安静的它们。这一次,我已经步入花季的年龄。我坐在灯下读书,读着读着,睡着了,我趴在书桌上,书本遮住了我半张脸,我甜甜地睡去。又是一个梦中梦。梦中,书本变成了萤火虫,书中,那一行行的诗句也化作翩翩起舞的萤火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些绿色的闪光的诗句,在我的身上来回地流动着,包裹着我的身体,缠绵着我宽宽的背。突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醒来,已是一张暖暖的被子盖在我的背上。

是夜,萤火虫又再次出现在我的梦里。这一次,相隔三年,再次梦见熟悉的它们。这一次,我已成年。我梦见,梦见那个她,我最要好的那个她,与我手拉着拉着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我们相对无语,却心有灵犀。我们相识二十几年,有缘读同一所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却因为我的离去,没能再次创造缘分的奇迹。又是梦中梦。我梦见她变成了萤火虫,飘忽飘忽,离我渐行渐远。醒来,已是满脸的泪珠挂在脸上。

是夜,当我回首小时候在外婆家的萤火虫,我回味着那时的童真。是夜,当我回首小

时候流萤入梦的场景,我回味着什么是对美好的向住。是夜,当我回首花季时萤火虫的再度入梦,我回味着什么是亲人的关爱。是夜,当我回首成年时又一次流萤入梦,我回味着什么是纯洁的友谊和对友情的不舍。

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的不仅仅是人,可以是亲情,是友情,是纯真,是纯洁,是一切美好的情感或者事物。但愿,化作流萤的千百度不仅仅是个梦,不仅仅停留在任何一个时期,不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而且它要是以后我努力创造的更加美好的人生!

半张脸诗句(篇三)
《经典爱情诗》

致橡树

如果我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落叶的爱》 张爱玲

大的黄叶子朝下掉;慢慢的,它经过风,经过淡青的天,经过天的刀光,黄灰楼房的尘梦。下来到半路上,看得出它是要去吻它的影子。地上它的影子,迎上来迎上来,又像是往斜里飘。叶子尽量慢着,装出中年的默然,但是,一到地,金焦的手掌小心覆着个小黑影,如同捉蟋蟀—— “唔,在这儿了!”秋阳里的水门汀地上,静静睡在一起,它和它的爱。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牛郎织女的相关资料

1、在凡间的故事: “七夕”即阴历七月初七夜,如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定在七月七日夜呢?说出来,恐怕要惊你一跳。郴州在汉初设为桂阳郡,在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一些阶段就叫桂阳。桂阳是个出仙人与神话的地方,西汉即有《桂阳列仙传》,其中有个叫“成武丁”的成仙,很出名。《神仙传》、《列仙传》、《太平广记》、《中国神话人物辞典》都有其传,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期,就是他透露出来的。南朝志怪小说集《续齐偕记》中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一书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江苏苏州人。又名叶绍钧。“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白话小说创作。主张“为人生”的艺术。1911年起历任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员,当过编辑。1921年与矛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进商务印书馆从事小学国语课本编写工作,1931年进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抗战时期到四川,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写作并从事编辑工作。解放后,历任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未厌集》、《城中》和《抗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以及散文集《西川集》等。

3、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时代背景:牛浪织女的故事大约在东汉末年初步定型。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完成中央集权时期,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便产生了牛郎织女婚后过着自由美满生活的描述;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理想很难实现,而王母娘娘的思想行为正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冷酷无情,对人民的压迫。这便产生了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只能一年相会一次的情节。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叛逆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4、牵牛星、织女星:秋天的晚上,我们仰望星空,在银河的东西两侧可以看见两颗最亮的星星,就是牵牛星、织女星。牵牛星、织女星看来只有“一水之隔”,其实距离甚远。两星相隔16光年。它们跟太阳一样,都是恒星。两星的位置是不变的,永远没有相会的机会。

5、先聊聊叶老创作的背景。

1、中国的《牛郎织女》,可以和希腊的奥德赛、金羊毛,法国的尼贝伦指环等故事并列(课件,出示封面)。同学们课后可以再看看西方神话。看来,不管是神话还是民间传说故事,今天我们阅读他们的时候,并不会因社会的进步而被消灭。它的确可以给我们丰富的幻想能力,可以作为继续创造的原料。

2、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现在上网搜寻牛郎织女的信息就有4万多。光诗歌就有500多,何况还有戏剧,电影等。在叶老创作前就有十多个版本。我们选了读了三个版本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2009年07日01日 13:56 凤凰网娱乐 【大 中 小】 【打印】 1 位网友发表评论

天庭的玉皇大帝和王母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斯冰是掌管冰雪的女神,她性情暴虐偏执。动不动就施法惩罚别人,众神都对她敬而远之。二女儿旱拔其貌不扬,去喜欢追逐男神,众神都对她避之不及。三女儿丝音是最小的女儿,也是玉帝和王母最疼爱的女儿,她生性活泼,清纯可爱,对什么事都很好奇,尤其喜欢人间,经常到毕波岩窥看人间。斯冰一直因为父母偏爱丝音而心怀不平,在一次争斗中,斯冰不小心将丝音打落云渊。

西天王是天上的的另一股恶势力,因为三千年前被玉帝打败而一直怀恨在心,为了找茬挑起天战而将落入云渊的丝音截走。眼看天战就要爆发,谁料西天王的独子火神祝融却鬼使神差的与斯冰相恋起来,于是,一场天战成了一场大婚。神仙结婚都需要问心果证婚,这个问心果一千年才长一个,很珍稀,所以旱拔一直也想得到它。斯冰结婚那天,旱拔唆使丝音偷出问心果,却不想问心果竟然跌落人间。丝音为了寻找问心果偷偷来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天尽头,在这里遇到牛郎和凤凰。

牛郎是刘老儿家的二儿子,刘老儿偏爱好吃懒做会耍心眼的长子大郎,却把牛郎视为丧门星,什么苦活累活都让他来干。他家有一口老祖宗留下的古井,这口井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所以刘老儿一家在“天尽头”也算是小康之家了。丝音在寻找问心果的过程中将牛郎从太阴手中救出,并和牛郎、凤凰成为了好朋友,她还把玉帝研究出的关于八卦的理论告诉给了周公晋,破解了困挠周公晋很长时间的问题。此外,她还从扫晴娘那里学会了纺织技术,并从土地那里得到了一个木梭。这段时间里,斯冰和祝融的婚礼结束了,由于旱拔在王母面前不小心将丝音下凡的事情说漏了嘴,丝音被带回了天庭。在她离开之前,问心果终于成熟了,变成两个人形的石头,丝音和牛郎一人拿了一个。

丝音回到了天庭,利用人间的纺织技术将天上的流云纺织成天衣,解决了流云散乱无章的问题,为此被玉帝封为织女星,同时玉帝还把木梭封为了天梭。转眼七年过去了,牛郎和凤凰都长大了,丝音也请求玉帝让她长大。七月七日神仙会,丝音和众星宿一起下界,再次遇到了牛郎,二人都喜欢上了对方。与此同时,玉帝在西天王的寿筵上见到了瑶姬,二人百感交集,原来丝音的真实身份是玉帝和瑶姬的女儿。

七月七日那天正是村里的姻缘大会,凤凰使计让自己和牛郎配成了一对,但大郎和周汪氏都不想让这门婚事成立,在交换八字的那天来祠堂大吵大闹,刘老儿也因此而中风。丝音知道这件事之后也很伤心,天梭为了主人想去改姻缘薄,却不知道由于问心果的缘故,姻缘薄上的名字已经发生了改变。婚礼那天,凤凰满心欢喜的以为嫁给的是牛郎,却没想到新郎被掉包成了大郎。

天庭上,丝音知道真相后很高兴,她借助水神夏炎的帮助,以跟随夏炎视察淮水的理由再次来到了人间。她帮助牛郎解决了周吉祥的稻子发黄的问题,夏炎看到二人的深情,隐藏住自己对丝音的爱恋,一个人离开了。此时,痛苦和绝望使凤凰完全变了一个人,她把所有的怨恨都抛向了牛郎,在知道牛郎心里已经有了心上人之后,她更把所有的痛苦都化成了仇恨,处处跟牛郎过不去。她坚持要将刘老儿赶出去,导致了大郎和牛郎的争斗,争斗中刘老儿为了保护牛郎不幸撞柱而亡。刘老儿葬礼后,牛郎被赶出了家门,只能住到一个山洞里,但有了丝音的陪伴,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在问心果的见证下,二人幸福的结婚了。

可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因为丝音不小心得罪了灶王,再加上天梭不小心说漏了嘴,很快天庭上就知道了丝音私自与人成婚的事情。知道了真的问心果在丝音手里的斯冰大怒,她和祝融大闹天庭,坚持要重罚丝音。丝音被押回天庭,在玉帝和王母百般为难之时,丝音说出了她的决定——放弃神职下凡。

丝音重新回到了牛郎的身边,她把金匮吐出的丝纺成了丝绸,同时夏炎又给他们家送来了一只泉眼,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引起了凤凰和大郎的嫉妒。而在天庭上,斯冰看到二人的幸福生活怒火中烧,命灶王在泉眼中下毒。灶王犹豫之时遇到了太阴,太阴因为追求瑶姬而被玉帝毁掉半张脸,发誓要报复。灶王在太阴的鼓动下投了毒,使天尽头所有的人都患上了瘟疫,连牛郎也一病不起,只有丝音没有受到感染。由于凤凰和大郎的挑唆,村民们把矛头对准了丝音,把他们家的房子都烧了。丝音只好回到天庭要解药,在玉帝和旱拔的帮助下,在王母有意的疏忽下,丝音从王母的房中偷出解药,回到人间解除了瘟疫。

百姓们欢欣鼓舞,只有凤凰和大郎仍心怀鬼胎,二人在周吉祥的撺掇下抢了丝音和牛郎的金匮,想织出丝来进贡给皇上。却不想金匮进入了冬眠期不吐丝,眼看时限已到,一家人面临被砍头的危险。丝音不顾前嫌,在天梭的帮助下帮凤凰一家人将丝绸按时交上,大郎幡然悔悟,凤凰心中的仇恨也慢慢缓解了。

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宝库,它故事奇崛,人物生动丰满,所塑造的白娘子,是中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故事所反映出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的对立、碰撞、演变,以及对民族深层心理的展示,也有着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

作者有很多种说法

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详细介绍 白蛇传传说

“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人们对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是白娘子。据说,她原是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在深山中修炼了一千年,能变人形。由于不甘山中修行的寂寞生活,化为主婢,取名白素贞和小青儿,来到了繁华锦绣的西子湖畔,寻找人间的自由幸福生活。

白素贞是修炼千年的蛇妖,一心修炼只为做快活神仙。千年的修行,使她比人间的女子更美,只是没有眼泪。观音菩萨指点,只要集齐人间八滴晶莹的眼泪,她就可以成为真正的神仙。

前往宝芝堂学徒的书生许仙,遇到大胡子刀客八两。两人误入“半步多”,与急于成仙的白素贞、 在“半步多”,人妖仙混杂,处处是陷阱。白蛇和许仙在相互的舍命相助中,产生了感情。只是身为蛇妖的白素贞,还不能理解它。而法海分不清谁人谁妖,执意妄为,遭受天雷之谴,盲了双眼。

白素贞历经艰辛送许仙回人间,法海变作白素贞的模样,骗许仙回头,使他被无情槌击中,忘了“半步多”的一切,忘了心中所爱白素贞。

白素贞来到人间,开始悉心收集人间的眼泪。

许仙在西湖断桥遇到一场急雨,与白素贞再度重逢,留下借伞还伞的情缘,两人产生感情。

白素贞陆续收齐七滴眼泪。每滴眼泪背后都有一个人间致情挚爱的故事。它们风吹不散,水流不融,分别应在“生老病死恨离别”之上。 法海利用自己天生生有天眼的小徒弟十天,设计逼迫白素贞现形,吓死了许仙。法海又将许仙囚于金山寺中„„ 白素贞盗来救命仙草,不见许仙。她跪上金山寺,哀求不成,水漫金山。法海将许仙掠到心境台,让他在心镜中看到白素贞的蛇身。许仙坦然处之,要定了素贞。法海被心魔所困,忘情绝义,想成佛,却成了魔。白素贞产子,成魔的法海故伎重演。白素贞不认为爱许仙是错,自愿走进雷峰塔。诀别前,流下她第一滴也是最后一滴眼泪。她爱许仙一生,这滴眼泪应在“爱”上。白素贞被镇于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否则永世不得出塔! 许仙上山进寺,自愿剃度,只为法海一句雷峰塔百步之内,非出家人不得擅入。法海踉跄地站起身,退了三步,一回头,须发皆白。许仙每日扫塔,和娘子一个塔里一个塔外。白素贞用法术打开油伞为许仙遮阳。700年后,雷峰塔轰然倒塌„„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孟姜女的作者

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它的最初作者应该属于左丘明——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半张脸诗句(篇四)
《初三期中语文试题》

初三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含卷面分10分) 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

1根据诗歌默写。(每小题分,共6分)

(1)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诸葛亮)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毛泽东) (3)四面边声连角起, , (《渔家傲》范仲淹) (4)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辛弃疾) (5)莫道不消魂, , 。(《醉花阴》李清照) (6) ,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苏轼) 2.名著阅读(共10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2分)(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4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4分)

二、诗歌鉴赏(共8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1. 请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中引用典故的作用。(4分)

2.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诗句“千骑卷平冈”加点字的妙处。(4分)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4分) 【甲】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

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 (2)请广于君 广: ..

(3)岂直五百里哉 直: (4)长跪而谢之 谢: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由“避席”你读出晏子怎样的态度?(2分)

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漫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已经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皱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荡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母亲骂我一声“馋嘴猫”„„

3

(6)老屋是心的归宿。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于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材、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才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个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了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跟紧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3期,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 →站在老屋门口。

2.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4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⑦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3分)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

的心灵抚慰。

4.第⑨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2分) 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2分)

(二)说明文阅读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

5

半张脸诗句(篇五)
《2010年达洲中学八上语文期中试卷》

达洲中学2010年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3分)

一、积累与运用 (31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哈.达(hā) 脍炙人口 得天独厚.(优厚)

B、倏.地(shū) 风度翩翩 矢.志不移(正直) 6、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

C、浣 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敬 崇尚 崇拜)“和.妆(huàn) 大相径庭 毅然..决然(毫不犹豫的) 谐”的民族。②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③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 D、娴.熟(xián) 超成脱凡 劫.后余生(灾难) 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2、古诗文默写 (11分)

(1)请从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的句子是 ,

(2)第②句有一处缺少标点,请将补上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过故人庄》写田园美景的句子是 , 。

(3)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一代诗圣的宽阔胸襟和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5)《浣溪沙》中表现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的诗句是 ?

当我一岁时,妈妈为我洗澡喂奶,我却以整晚的吵闹来报答她。当我十岁时,母亲反复 。

叮咛我要养成良好习惯,我却认为母亲太罗嗦。当我二十岁时,母亲问我有没有对象,我却

说:“这不关你的事。”„„当我五十岁时,母亲生病需要照顾,我还会唠叨着说:“父母有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时也会变成晚辈的负担。” A、《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108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

然而有一天,母亲永远离我而去。“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永远的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

这让我后悔,让我心痛。 反起义的故事。

(1)上面的话是一位知名学者在一本书中告诫青年人的。如果让你根据上面的材料拟一个两个

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导语和主体是新闻最主要的部分。 字的话题,你的话题是: (1分)

C、《巴东三峡》一文按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分明。

(2)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呢?请用一句简明的话回答。(2分)

D、《游恒山记》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 勘实践的精神,该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欧阳修。 (3)如果用你的话题开一个主题班会,你是班会组织者,请你设计两个活动。(2分)

4、根据语意,仿写句子 (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 活如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②

如 。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 (4分)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塞下秋来风景异”这句表明描写的是 (地方) (季节)的景色。 (2分) 9、“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分)

14、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 (10分)

雪中小卓玛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

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 “上学了没有?”“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那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二) (14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1、选出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B、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

C、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D、之:乃记之而去 默而知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3、理解填空。(4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的心窝。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

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

16、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

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

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的感觉到了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2分)

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

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

18、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2分)

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

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9、请根据下面句子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2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四) (11分)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民工父亲的“幸福” (原文略有删改) 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

20、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21、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内,表明“我”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2分)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什么事?你说吧。”

( )----- 热情 ----- ( )----- 愧疚 ----- ( ) “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22、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2分) 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2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作用是 。(3分) 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24、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幸福”的理解。(2分)

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三、写作(50分)

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25、请以“听听 的声音”(如“大自然”、“秋”、“心灵”、“朋友”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

半张脸诗句(篇六)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备课人:乔瑞平 学习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指导学生熟读全诗,背诵名段、名句。

3、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悲剧美。

4、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形象。

二、学习重点

1、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2、分析人物,体会作者情感。

三、学习难点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学习时间:

学习课时:

四、学前准备(学习用具):配乐朗读、图片、一段音乐。

五、教学思路设计:

1、 先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然后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六、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预习案)

要点:了解作家作品,疏通字词。

一、导入

二、解题

(一)白居易

白居易,字________,号 。晚年人称________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 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________ ”运动,主张____ ,”。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白居易诗的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如 、 。著有《_______ _》。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 ”,世称白傅、白文公。

(二)知识补充: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

三、基础知识积累

1、注音:

钿( )头银篦( ) 水浆迸( ) 湓浦( )( )铮铮( )然 迁谪( ) 贾人( ) 恬( )然 转徙( ) 荻( )花 捻( ) 霓裳( )( )六幺( ) 呕哑嘲哳( )( )( )( )

幽咽( ) 红绡( )名属教坊( ) ( ) 间关( ) 敛( )容 虾( )蟆( )陵 裂帛( )悯( )然 谪( ) 春江花朝( )

2、解释下列词语

左迁: 京都声: 倡女:

善才: 委身: 贾人:

命酒: 使快弹数曲快: 悯然:

漂沦: 出官: 恬然:

因为长句 为: 长句: 歌以赠之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凡: 言: 命曰《琵琶行》命:

瑟瑟: 主人: 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

重: 掩抑: 思:

嘈嘈: 切切: 间关:

幽咽: 冰下难: 迸:

敛容: 缠头: 绡:

钿头银篦: 击节: 颜色故:

去来: 梦啼妆泪: 阑干:

呕哑嘲哳: 却坐: 促弦: 向前声: 掩泣: 青衫:

四、小结: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琵琶行是一首优秀的长篇叙事诗,诗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出色的音乐描写,感人肺腑。

五、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名段名句

六、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解题:

白居易:

歌行体: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七、后记:

八、课后延伸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嘲笑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作品有着深刻

的现实意义。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世守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苦学文章,青年时因战乱曾颠沛流离,四处飘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白居易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在他的诗中得到了较全面地反映。今存白居易是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的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现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的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歌,当时号称“千字律诗”,当时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第二课时

要点:理解《琵琶行》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

一、导入奇妙的音乐、 高超的技艺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愉悦,徜徉于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轻拢慢捻中,尽情地欣赏着来自不远处的乐苑经典,感受艺术魅力,体味百味人生。白居易的《 琵琶行》将带我们进入艺术的殿堂,追溯生生不息的人类长河中不断绽开的美丽的浪花。

二、研读诗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诗前小序写了些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根据诗序思考回答: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被贬浔阳

3、根据诗序,思考各段大意,梳理课文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0字以内)。 例: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感情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琵琶女(读序与第三节)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商妇怨

作者(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官恨

2、是什么把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诗人用哪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音乐(琵琶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如何解读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受?)

①为琵琶女感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②为自己眼前的处境感伤:“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4、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1)枫叶荻花秋瑟瑟——送客时的环境、气氛。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令人顿感秋凉袭身,萧索落寞,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别时茫茫江浸月——别时景象,景中含情。惨白的月光照着茫茫的江水,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3)唯见江心秋月白——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4)绕船明月江水寒——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落寞凄凉的心境。

(5)黄芦苦竹绕宅生——诗人贬谪后的生活环境,侧面抒写出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孤寂和悲凉。

四、小结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

五、作业

优化设计:字词积累

六、后记

七、课外延伸

描写月或者音乐的诗文:

第三课时:

要点:欣赏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

教学过程:

一、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由此激趣导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二、赏析第二段的音乐描写

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她终于露了半张脸,迟迟不肯出场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文中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

2.琵琶女的演奏过程分几个阶段?琵琶女奏出怎样的情绪变化?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呀。

是呀,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明确: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

半张脸诗句(篇七)
《2010年朝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 将下面的文字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端正。(2分)

唱好自己这首歌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4分)

据《中国日报》报到:随着冰岛火山活动的________,欧洲的天空在弥满数日的尘霾后终于露.

出曙光,一些国家也_________开放领空,恢复了部分航班的飞行。对滞留的旅客来说,这无疑是一.

个好消息。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尘霾( ) 滞后( )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选填在文段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削弱 B.减弱 C.陆续 D.继续

3. 下列词语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周杰伦的新专辑《跨时代》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的面世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D.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4.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将“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在你班举行的“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上,请你围绕主题对同学们发表一段即兴演

讲。提示:演讲内容可以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价值、不伤害他人、防止被伤害等任一方面展开。要求:所写文段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走近名著。(4分)

(1)下列作家、作品、体裁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骆驼祥子》——小说

B.冰心——《繁星》——诗歌

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法国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2)填空。(2分)

《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和“黑旋风”分别

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填空。(12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8)李贺《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两句勉励人们读书学习的古代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满分60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

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 .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

或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1—16题。(18分)

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

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①

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⑩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⑾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地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⑿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⒀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⒁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犟,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⒂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⒃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选自2010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1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理解第⑧段“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⒀段“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一句中“你的心事”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卓玛说的“谢谢”和“我”对小卓玛说的“谢谢”的含义是一样吗?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味第⒃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简述小卓玛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亲爱的同学,如果《雪中小卓玛》是你从人民网上看到的,请你以网友的身份为玉树小朋友发一个帖子,写几句关心鼓励的话。要求40字以内。(2分)

你的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1题。(13分)

当语言死亡时

陈 赛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 《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半张脸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陈坚的半张脸 地震中陈坚的半张脸 陈坚的半张脸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半张脸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半张脸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22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