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

2016-03-03 12:02:0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一)《思亲的诗句》 ...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一)
《思亲的诗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二)
《思念故乡的诗句》

思念故乡的诗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三)
《古诗词形象鉴赏》

诗词欣赏

一、人物形象(“人象”)鉴赏专题

(一)、人物形象的种类

(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

《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二)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步骤: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 身份)——总括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分说特征

(3)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揭示情感与作用 答题示例

◆例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答案】

、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指出形象的意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三)、人物形象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借诗歌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借诗歌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借诗歌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可以由作者和注释推知。

2、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做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从侧面去烘托。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征,以此来体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比如我曾经给大家例举《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句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就是从侧面来衬托人物之美丽的。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正确分析。

比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例如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四)
《思念故乡的诗句》

思念故乡的诗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五)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大全》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大全

导读:

思念家乡是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最深刻的情感。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缓解思乡之情,甚至可以隔着屏幕见到亲人。但是在古代,人们只要出了远门,就很难和家人取得联系,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只能赋诗一首,聊以慰藉。以下是各个历史时期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大全,分为唐代、宋代和其他历史时期,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时期诗人表达思念家乡情感时的特点。

唐代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也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杜牧《归家》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赵瑕《江楼感怀》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六)
《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

山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

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

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篇七)
《有关描写的诗句》

描写花卉的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陈德武《水龙吟》

描写昆虫的诗句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薛道衡《昔昔盐》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 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描写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3、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4、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7、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8、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9、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1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6、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1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0、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2、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4、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25、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7、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9、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0、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2、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1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描写书的诗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0、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5、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9、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2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1、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2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1、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况且飘荡土壤中。

2、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3、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4、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5、国色朝酣酒,天香也染衣。

6、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7、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8、洛阳地脉花最宜,至尽犹为天下奇。

9、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10、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11、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1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4、天下真花独牡丹。

15、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激励人生的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相关热词搜索:思故乡的诗句 望月思乡的诗句 望月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望月思故乡的诗句词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82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