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精神的诗句

精神的诗句

2016-03-03 12:20: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精神的诗句(篇一)《中国诗歌精神》 仁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精神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精神的诗句(篇一)
《中国诗歌精神》

仁,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升华着,也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心理、品格和智慧等。

仁,中国古代诗歌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以“仁”为根本精神,“仁”将宇宙人生融为一体。按儒家的精神“天地之大德为生”,“生之性便是仁也。”《诗经》所具有的“仁”的精神,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源头和根本。在中国诗歌史上,“仁”的根本精神突出体现为“民胞物与”、“国身通一”、“天人合一”三大具体精神。

1、民胞物与的精神

优秀的诗人总是用诗歌表现着这种对人对物的爱心——民胞物与

精神。民胞物与精神(“民胞物与”出自宋代张载《西铭》)就是人民是我的同胞手足,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参与其中,人应该爱人、爱物、爱自然。杜甫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出于这种“仁爱之心”,也写下了“一重一掩吾肺腑,山花山鸟吾友子”等诗句。民胞物与精神本是一种情怀,在诗歌中,它体现为一种崇高的境界,它所导向的不仅是“仁爱”,更是一种真、善、美。

2、国身通一的精神

“国身通一”的精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大动脉。 “国身通一”的内涵也即是 “先天下

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国身通一”的诗人屈原,他一生以追求美政理想和个人品质纯洁高尚为宗旨,而在《离骚》中反复强调的正是这种将祖国与理想融为一体的思想。又如,

范仲淹的诗词,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思想。其中“礼义”即是“国身通一”的精神。在弘扬诗歌的“国身通一”的精神中,南宋整整是一代诗人。如,李清照、陆游、文天祥等。

3、天人合一的精神

“天人合一”的精神,其含义为人与自然在生命本体上的合一。儒家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与诗歌的一大特征。比如,

李白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而唱

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心声。杜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保持他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与自强不息、进取精神相对的另一面,则是所谓的“乐天安命”的豁达的态度。

道德修身,忧国忧民,自然观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审美的直观把握,含蓄表露,深层心理的忧患意识,都是这种诗化的具体表现。所以,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精神,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神的诗句(篇二)
《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精神》

精神的诗句(篇三)
《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忠诚

碧血丹心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扪心无愧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2

2011-8-14 16:46 留下一片林

| 十四级

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两袖清风、铁面无私、视死如归、拾金不昧、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宽宏大度、见义勇为、顽强不屈

1

披肝沥胆 披肝露胆 剖肝沥胆 赤子之心 取义成仁 赤诚相见

碧血丹心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扪心无愧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精神饱满 视死如归 坚强不屈 舍身救人 奋不顾身

忠诚

碧血丹心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扪心无愧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两袖清风、铁面无私、视死如归、拾金不昧、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宽宏大度、见义勇为、顽强不屈 披肝沥胆 披肝露胆 剖肝沥胆 赤子之心 取义成仁 赤诚相见 碧血丹心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扪心无愧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精神饱满 视死如归 坚强不屈 舍身救人 奋不顾身

精神的诗句(篇四)
《游弋在古诗的精神世界里》

游弋在古诗的精神世界里

——例谈古诗教学中的思想渗透

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小学 倪伟忠

【概 要】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占有篇幅并不是很多,但却是一个不可或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动静相宜、色彩明丽的优美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启迪和感染着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一言以蔽之,古诗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渗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 感情培养;情操陶冶;意识唤起;品德升华

语文,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古诗的学习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更是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材里所收录的古诗词篇目不断增加,涵盖范围更是非常大。光《标准》中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就有160篇之多。即平均每学年二三十篇,每学期十多篇。再加上《标准》中列出的很大一部分课外推荐古诗,我想如此数量的古诗,若能让学生学习好,不失为一条对学生进行扎实的思想教育的绝佳途径。

古诗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他们学习的兴趣往往超越一般的记叙类文章。而通过古诗的教学,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还能促进学生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终身受益。

一、利用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中华民族一直就有着十分辽阔的疆域,而各个地方,都有着其与众不同的壮丽风光:山川迤俪、河流奔腾、草原辽阔、塞外苍凉„„这一点,在古诗中体现得极多。伟大的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吟诵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风光和大好河山。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更能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如唐带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第一句中作者仅仅用了一个“生”字,不但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那飘渺的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第二句这么一个“挂”字,就把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了。在对此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品读诗人所描写风景的一些优美词句,能让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诗中瀑布的高空突兀、气势磅礴,进而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美丽风光。

又如在《江南春》一诗中。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就像迅速移动的一个电影镜头,掠过了南国的大地:在辽阔无边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一展歌喉,翠绿葱郁的树木掩映着一簇簇的红花;山的城郭、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印入眼帘。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渲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诗人接着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屋宇重重、金碧辉煌的佛寺,接着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前两句中“寺庙”、“楼台”等的明朗景象,前后绚丽相映成辉,就使得这幅江南春色的图画变得愈加绚丽多彩。那学生也能在对诗词的文本解读中,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美丽风光。

二、利用古诗陶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

在中华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人生不幸遭遇的一种感慨,或者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比如有的抒发了在外族入侵中土、诗人流离失所对故国的深深思念;有的表达了早日收复失地、盼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在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后,全面、正确地领悟诗的含义,从而陶冶学生们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在古诗艺术的熏陶下,从下就撒播下民族爱国的种子,潜移默化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宋朝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新授前,教师可介绍南宋的有关历史及诗人的生平:早陆游出生的第三年,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被北方新兴异族金所掳走,致使北宋灭亡。从此,诗人饱受流离之苦,亡国之痛伴随他生命的历程。而此时,南宋小朝廷却不思进取、甚至是屈膝偷安和屈膝乞和,使他更加念念不忘收复中原。诗人的这一腔啊国热枕,却从来得不到朝庭重视,多次使诗人罢职闲居,以致壮志难酬。最后,诗人被罢斥到山阴故里。虽然是这样的结局,但是他的爱国热情

始终没有减退,恢复北方故土的信念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在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才能深刻地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诗人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惨遭沦陷而感到无比的愤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描写出了北方人民深受异族统治之苦,遗民哭了六十多年,怎么能不泪尽呢?于是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南方宋朝廷早日来收复失土。同时我们又可看出来诗人这是在为失土遗民竭力呼号,引起朝廷当政者的警觉,从而激起他们的收复失土之心。通过本诗的学习,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诗人那浓浓爱国之情,进而让学生在鲜明的事例里,陶冶自己的爱国之情。

三 、利用古诗唤起学生歌颂劳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古诗,诗人是以劳动人民阶层作为创作背景的。在这些古诗中,有的歌唱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还有的赞美劳动,还有的是同情封建社会中的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平时缺少必要的劳动锻炼,因此劳动观念就极其淡薄。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热爱劳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意识,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古风》一诗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忆以前学到的一首古诗——《锄禾》,也是李绅所作,还可以叫做《悯农》。《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然后让学生诵读诗句,通过对“日当午”、“汗滴”等词语的感悟,想象到农民种粮食的劳动场面的艰辛和劳累,或者通过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诵读,联系到自己生活中那些不珍惜粮食的浪费现象,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也能提高学生歌颂劳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意识。

四、利用古诗升华学生珍惜友情和亲情的品德。

在这嬗变的年代,人与人之间那份友情、亲情,受到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影响,似乎变得淡薄起来。而我们的先人,在面对与友人道别,与亲人分别时,却表现出了那么深厚的依依之情。这一点,我们应当好好利用起来,通过古诗学习这一途径,升华学生珍惜友情和亲情的品德。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句子包含着一个富有诗意的离别情节:帆影已经远远地消失了,而诗人却还站在滚滚的江边,翘首凝望着,似乎要把自己对好朋友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江水,陪伴着友人行

舟,直至将朋友孟浩然送到目的地为止。里面的“孤”、“尽”等字,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友情,巧妙地展现出来。在教授诗意之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同学之谊,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之中要珍惜同学之谊,与人相处,有容乃大,只有这样,才能结成友谊,享用一生。

又如在教《游子吟》一课时,老师在讲诗时,可以用多媒体放映一段母亲思念儿女的画面,突出母亲的劳累,突出母亲的慈爱,配上一些动人的低沉的舒缓的背景音乐,老师再用轻缓的音调讲述母亲的爱。接着,再让个别受到情绪感染的学生朗读,并联系实际生活讲自己的母亲是如何为自己操心。这样一来,一种感人的氛围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学生也就被感染,思想也能受到深刻教育,心灵更能受到震撼,并且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两句,生动表现出了慈母对儿子的一片深笃感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诗句亲切感人、朴素自然,这里虽然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包含着母亲的爱的纯情,却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洋溢而出。此时就让学生说说平日里父母对于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定能拨动每一个学生的心弦。

古人云:诗以言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因此,古诗教学主旨的把握,不必于精读哪句哪字,更重要的应当体现在古诗的人文性上——理解诗的一种意境,能让学生游弋于古诗的那种遥远的精神世界中去,思想得到升华,这才是古诗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葛竹林,杜牧《江南春》新解 ,

[2]:黄冠明,《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尝试》,《教育评论》, 2001 第5期。

[3]:涂培源 ,《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育评论》,2001年 第2期。

[4]:巢守律,《小学语文古诗美学思想探微》,《江西教育》 ,1995年 第11期。

精神的诗句(篇五)
《爱国精神的古诗》

扬子江 宋·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唐· 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 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 ·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精神的诗句(篇六)
《高洁精神铸就的豪迈诗风_秋瑾诗词散论》

秋瑾(1879—1907),字漩卿,留日时易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1904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在日本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先在浙江吴

兴得溪女学任教,后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和妇女解放的思想。1907年初,回 绍兴主持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武装起义。同年7月,徐锡麟刺杀安徽 巡抚恩铭失败,秋瑾随后也被捕入狱,最后在浙江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年仅28岁。秋 瑾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名普通的妇女,她能 够冲破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压力和束缚,投身于社会和革命活动中,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强 的意志。她做到了这一切,并最终成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行者。她不但用自己年轻的生 命为中华妇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且她在短暂的生命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 富,使她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成为一名颇具影响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她的作 品,一方面,始终洋溢着革命的激情,闪耀着爱国的热情和民主的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她 并不因为自己是位女性而自卑和气馁,她主张妇女要通过自强自立来打破世俗对女性的轻视 和偏见。她在诗中常以古代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象他们那样,做一番轰 轰烈烈的事业,做一位连大丈夫也自愧不如的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即使抛头颇,洒热血也 在所不惜。正是这坚强的意志,高洁的精神,崇高的人格铸就了秋瑾诗歌那豪迈壮烈的英雄 气魄。她总是以一个革命者沸腾的热血,火热的情怀来写文学作品,把革命和文学创作完全 统一起来,因而,她的诗作大多展现的是英勇的革命气慨、彻底的反叛精神及其深沉的优国 优民的民主思想。她发出的是坚决同黑暗的世界进行斗争的呼声。因此,她的诗文没有以往 妇女诗文的哼哼叽叽.悲悲戚戚,哀哀绵绵,没有闺秀之气,她的诗文。如同她的精神和人 格一样,是高尚坚强,威武不屈的象征。她的(宝刀歌),就集中体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精 神风貌以及她那豪迈雄壮的诗风。

汉家宫阔针阳里,五千余年古国兀。

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

辟地黄河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

痛哭梅山可奈何,帝城荆棘理铜驼。

54.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l期

几番回首京华望,亡国悲歌泪弟多。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蹭送。

白鬼西来做譬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

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

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式装。

不观荆柯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

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

我欲只乎援祖国,奴种流传遍禹城。

心死人人奈尔何?援笔作此(宝刀歌)

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

宝刀侠骨熟与侍宁平生了了旧恩仇。

莫嫌尺铁非英物,救国奇功赖尔收_

愿从兹以天地为妒,阳阴为炭兮,铁聚六洲。

铸造出千俩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

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

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此诗作于1903年前后作者寓北京时。全诗共44句,前面都为七言,后六句为字数不等

的长短句。这是一首饱含着民主思想和革命激情的诗篇,也是秋瑾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 发了作者决心血洒疆场,牺牲生命,推翻清政府,挽救祖国危亡的坚定信念。对于腐朽没落 的清政府,作者是满腔悲愤和切齿痛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古国,被清政府所葬送,致使 “

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由此,诗人想起了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那“辟地黄河 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的英雄气慨。“霍霍”足以体现黄帝那横扫一切,势不可挡的威 武之风。然而,辉煌的历史已经过去,现实却是“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国 破山河碎,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无能,使诗人强烈地感受到,要想获得和平和自由绝不能 卑躬乞求.只有拿起武器进行革命,才能死里求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正是“誓将死 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赤铁主义当今口,百万头颅等一毛”。就是为革命流血牺牲 又算得了什么?诗人曾在她的(宝剑歌)中也说:“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毗欲裂。千

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持持赤铁。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又说:“他年成败利 钝不计较,但持铁血主义报祖国”。这体现了秋瑾作为一个革命者的豪迈气慨和卓越的政治 见解。面对着“奴种流传遍禹城”(“禹城”指中国)的现实,诗人说明了写作(宝刀歌)的 目的是“我欲只手援祖国”。“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只有唤醒意志消沉的人 们,让他们从沉沉的睡梦中惊醒起来,冲破那牢固的“铁屋子”,拿起反抗的武器,组成强 大的革命武装,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诗人在诗中一次次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这和 他以后在绍兴组织光复军,进行武装起义的行动是相一致的。他认为,即使武力行动最后失 败,但也能给敌人一定的动摇和打击。秋瑾很敬佩荆柯的壮士之举,“殿前一击虽不中,已 夺专制魔王魄。虽然刺杀秦王失败,但已足使秦王亡魂丧胆。她认为,一个人就应该有为国 家、为民族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即使“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但这将成为让后人永远铭记 的崇高与悲壮。因而,秋瑾对“宝刀”格外的珍爱,在她看来,只有宝刀才能够砍倒黑暗的 55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l期

世界,拯救危难的祖国。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与“宝刀”相比。正因“宝刀”的作 用如此之大,诗人才在最后满怀深情地写道:“愿从兹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铁聚六洲: 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这几句,诗_人采用骚体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一腔爱 国之情,也对革命的前景充满着乐观情绪。她想象着以天地为炉,以阴阳二气为燃料,把全 世界的铁都搜集起来,铸造出千万把宝刀,最后光复祖国。这里,诗人展开她丰富的想象, 制造一种英雄的浪漫主义情调,使全诗的主题得到充分和完美的表现。读完全诗,秋瑾的 (宝刀歌)确实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刀,在二十世纪初中国黑暗的大地上独自发出耀眼的光芒。 它不刻意追求,不作无病的呻吟。它如一道闪电.果敢地划破黑夜的长空。它是一位伟大女 性用不屈的血肉之躯、洁净高尚的灵魂炼造而成的。它是中华民族敢于向恶势力抗争的精神 象征。它足以使一切醒醒的人和丑恶的世界颤{粟。可见,秋瑾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女性。在 当时,她能面对千疮百孔,多灾多难的祖国唱出如此强劲有力的歌来,怕是许多男儿也不能 相及的。可以说,在她之前,没有哪一位女子能够象她那祥完完全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把 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妇女象花木兰、王昭君等,也 远不及秋瑾那样壮烈。也没有哪位妇女能写下象(宝刀歌》这样有气势的诗篇。即使是最优 秀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只有一首具有豪放气势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乌江诗》。 而秋瑾,除了《宝刀歌》外,还有许多流满着英雄气魄的豪迈诗篇。如她在第二次东渡日本 (1905年)时写的(泛东海歌》: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不见项羽酣呼巨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欣英武。

诗的开头,骑龙跨虎,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虎是勇猛的野兽,骑上它们,自然能叱咤风

云,精神飞舞,这是何等的威风和气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那种一往无前,奋发不息的革命 信心。在诗中,诗人主张志士应该追求志同道合的人物,不屑与庸人为伍。她仰慕的是象项 羽、刘秀那些在二十多岁时就建立了赫赫功勋的英雄人物。在诗人的心中,她时常以英雄作 为自己人生的楷模,时时不忘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闻鼓擎声,心思辄震怒”。一听到 内优外患的消息,心中就禁不住的激愤。所幸的是“志气终不腐”.虽然自己流浪漂泊,生 活困顿,但革命的志气一点也没有减弱:无奈的是“其奈势力孤,群材不为助”。国内的革 命力量还很薄弱,才“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她东渡日本,寻求革命志士的帮助:这 首(泛东海歌)无论是从情感的抒发上还是从字句的运用上看,都不愧是一首格调高昂的曲 调。实际上,这种高昂的格调已成为秋瑾诗歌的主要特点和风格。如她的(对酒》诗: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优能化碧涛。

诗人又一次提到了“宝刀”,为了能得到革命的“宝刀”,就是花费千金也值得。就象当

年李白不惜用珍贵的貂裘衣换他心爱的酒一样也堪称豪杰。历史上,李白也曾是位满怀雄心 壮志要服效国家的诗人,只因怀才不遇,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因而每每借酒浇愁。在秋 瑾看来,只要是为了心爱的事业,就应不遗余力地去追求,一腔热血终能化成碧涛(“碧涛” 借喻为革命风暴)。再如她的(黄海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作于1905年归国时): 56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风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动灰。

浊酒不铂优国泪,毅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烦血,须把轮冲力挽回。”

这首诗如同她的(宝刀歌)一样,处处透出一股刚毅、威武和不屈的革命气慨。从这些

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把她的诗与她的人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她的诗也如同她的革 命征途一样,时而叱咤疆场,刀光剑影,时而乘风破浪,寻求真理;时而引吭高歌,热血沸 腾。因此,他的诗对流血没有丝毫的惧怕,进发出来的往往是对牺牲的赞美之情,体现出来 的是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将风度,而这种大将风度就是秋瑾个性的真实体现。1907 年7月,徐锡麟刺杀行动失败后遇难,12日秋瑾得知清兵将要渡江围攻大通学堂的消息, 但她坚持不离开,决心与清兵血战到底,为革命殉身。她指挥学堂员工掩藏武器,烧毁名 册,遣散学生,然后回家烧毁文件,“还到大通学堂教员许一飞的家中探望病中的许一飞。 在那里,如信手在一册书的背面上,挥笔写下了她短暂一生的最后一首悲壮激越的诗歌” (中华书局(秋瑾))。事后,秋瑾仍回大通学堂。13日,清兵包围学堂,秋瑾等奋勇抵抗, 击毙清兵数人后被捕。正是这样的英雄胆略,铸就了秋瑾诗歌的英雄豪气,她在最后的诗作 (失题)中写到:

大好时光一刹过,雄心未遂恨如何?

投鞭沧海横流断,倩剑重霄对月磨。

函谷无泥累铁马,洛阳有泪泣铜驼c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栖牲保国家。

在最后时刻,秋瑾仍旧从容不迫,置生死于度外,虽然她留下了英雄壮志老未酬的遗

恨,但她唱出了“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的慷慨之歌,她最终用热血和生命, 实现了她英雄的誓言。

在当时,秋瑾的家庭算得上富裕之家,可她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丢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奔波劳累,甚至过上漂泊艰辛的生活?她为的是一种理想和信念,一种在她之前妇女们 不敢去想,也不敢去追求的壮丽人生。她用坚韧不拔的奋斗和牺牲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妇 女因有的偏见和轻视:妇女只会“商女不知亡国限,隔江犹唱后庭花”。要想建功立业,历 来都是男人们的事,慷慨悲壮的诗也只有男人们才写得出来。不错,象岳飞、辛弃疾、文天 祥、谭嗣同等等著名的诗人加英雄是大有人在的。对此,秋瑾曾慨叹过:上百年来,为革命 流血牺牲的都是男儿,没有哪一位妇女能为革命流血牺牲,这是妇女界的耻辱。因此,她决 心要做第一个为革命流血牺牲的中华妇女,希望以此来唤醒妇女的革命意识,同时向世人证 明,妇女也能成为英雄豪杰。正如她在(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中写到的: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渐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可以说,在历代的妇女中,象秋瑾那样彻底、强烈和坚决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祖国的女

诗人是前无古人的。因而,她那充满着奋斗、牺牲的豪迈诗风也是以往妇女诗词中所没有和 望尘莫及的。再比如她的词《满江红》“„„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 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7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这些诗词,鲜明地表达了秋瑾那比男儿还要刚烈的英雄情怀。她曾渴望着能象伯牙一样 遇到知音钟子期,可如此广大的世界,又有谁能理解她呢?象这些抒写英雄情怀的诗文还很 多,这缘于她追求的是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人生。就象她在 (鹤鸽天)中写到的:“噬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 鸣!”正因如此,她的诗追求的也是一种宝刀利剑般刚劲英武的诗风。正是诗人那风风火火 的个性以及她巾帼英雄的气慨,决定了她的诗如一股雄风,给人予无比的力量和勇气。正是 诗人那独具魅力的英雄本色,决定了她的诗没有女人柔弱的眼泪和哀泣,只有向旧时代发出 的挑战,向敌人呐喊厮杀的英勇之声。她的诗,是理想的火光,是正义的凯歌,是坚强 一

敢,一往无前的化身,她的诗是青春奔流着的热血,是燃烧着的生命的光华。

(作者单位贵州省内贸学校)

责任编校商韵

(上接第53页)含着复杂的因素和深沉的悲慨

注释:

①③③⑥⑧。0⑩O引自或转引自那绍度《中国功代著名文字不件传少第suj、勺ub、勺u/、勺us、499、

5GI,503页。

④⑧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贯辞典·前言》

⑤O(九议·之九)、引自(辛弃疾词文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253页。

⑦⑨0引自邓广铭著(稼杆词编年笼注·序言)中华书局版,第3、5页。

⑩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转引自《稼杆词编年笼注·序言》第562页。

0《宋史·辛弃疾传》。

⑧((美苹十论)前言》转引自(辛弃疾词文选注)第114页:

肠、。(十大词人)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3、116页。

(作者单位黔南师专图书馆) 责任编校商韵

精神的诗句(篇七)
《浅谈诗经的现实精神》

浅谈《诗经》的现实精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很多诗歌都体现了现实精神。有研究者认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这里我就浅谈一下《诗经》的现实精神。

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所写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风俗,人民生活的形象画卷。诗经的现实精神可谓处处皆有,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载辗转,脍灸人口之风情歌语仍散发出一股幽情馥郁的芳香。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睢》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睢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尔后,诗人反复以荇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芣苢·周南》以重章叠句,反复吟唱写出了妇女采摘芣苢的情状,反映她们在劳动中的欢愉之情。两首周南民歌都以最本真朴实的手笔再现了两种不同场景,反映了不同的现实,然而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包含的现实精神。

所谓现实精神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所写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精神,而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诗经》中还有很多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如反映古老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全诗长而有序、层次井然。作品按季节时月的变化来安排篇章结构,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

《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这不仅表现在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态度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是对自己生活现实的再现反映。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社会生活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提示和描写。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和表现的对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的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上的

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诗经》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制周王朝,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而《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木有桃、李、柏、桑,兽有马、牛、羊、狐,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等,飞禽,走兽,虫鱼可谓样样俱全。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的内容的确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刘操南在《诗经探索》中将其按题材和内容划分为五类:1、情歌婚姻诗2、劳动歌诗,3、卫国战争诗,4、政治讽刺诗;5、史诗和祭祀诗。由此可见《诗经》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尤以描写两性生活的诗章居多,譬如在《国风》一百六十篇诗中,就有超过一半是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充分彰显了人性最原始真实的一面,反映出奴隶制社会感情生活现实。其中既有君子思慕、少女怀春,也有薄情断肠、怨妇悲秋。悲欢恋情,如激弦回荡,尤幽曲和鸣,掩盖犹觉余音颤袅,其点缀的是香闺围笼的暧昧,描绘的是泪眼婆娑的唯美。

诗三百余篇,其中描写自由爱情的经典之作实在举不胜数。《蒹葭》就是一首谴绻缠绵的爱情小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多么优美的珠玉之声,它以一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朦胧地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苦苦追寻和深深思慕,委婉动人的格调杼写的是凄迷的孤独与幽远的浪漫。《静女》则是一首幽默逗趣的情诗。幽会之期,女子悄悄躲起来,急得男子搔首徘徊,而待她出来,赠予男方“红笛儿”和“茅荑”之时,他简直喜出望外。小诗营造出一种欢乐气氛,将情人幽会描绘得活灵活现。《子衿》则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丝丝情语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苦等情人不来那种焦急惆怅的心情。

从这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多教条束缚,有一定的爱情自同,而婚姻又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社会,人们会把相当一部分精神寄托在感情生活上,进而以诗言志传情,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合理追求与美好祈愿。然而,随着阶级意识的发展,“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类的金科玉律开始逐渐形成,于是自由爱情与礼教法制的予盾由然而生,使得很多这种追求与祈愿都会遭到无情的扼杀。“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爱情自由更是弥足珍贵。可在那个等级观念日浓的社会,爱情自由也无可避免地逐渐被礼教法制所打压,为金钱权势所侵蚀。一双双情侣被强行拆散,一对对鸳鸯沉溺于痛苦的海洋!

《将仲子》就现了这一转变:“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此诗描写了女子害怕父母亲长的多言而不敢热爱仲子,同时内心却充满摆脱礼制束缚的强列愿望,矛盾而饱受煎熬。当然,也有不少情侣敢于起来反抗,如《柏舟》中女子就发出“之死矢靡它”的誓死捍卫真挚爱情的宣言。然而当礼教舆论家长制铺天盖地压下来时,又有多少真正的爱情能拥有这份幸运,在禁锢中突围,于迫害中重生?

而尤其深受其害的是当时的女性,皆因父系社会的周王朝在形成封建教条这一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男尊女卑”这一产物。譬如《氓》中的妇女就受尽社会的多重蹂躏与伤害,诗中野蛮虚伪的“氓”与善良勤劳的“女”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重男轻女”等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

这些表达两性间哀乐之情的诗歌流露出人性最真实的情感,可以说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分,然这也并不能覆盖生活的百态千姿。《诗经》的博大海量还涵盖了人民的远征之苦,劳役之怨,国难“黍离”之悲,羁旅怀乡之思,而爱国主义的战争诗与颂扬生活的劳动歌,以及不满黑暗政权官僚的政治讽刺诗,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精彩多面的内容,配以种种绘声绘色的写实手法的调味,使得《诗经》如一盘百味俱全的盛餐,在文学长桌上香远溢芳,无愧乎中国几千年现实主义艺术的源头。

《诗经》中也有一些战争诗,如秦风中的《无衣》写了战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辱,是一首斗志昂扬,情绪乐观的战争诗。而《小雅·采薇》则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诗中充满了对侵犯者的愤怒,对久战不归的厌倦。《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即写了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从这几首战争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周末的社会动乱,战争频繁,人民生活痛苦的事实,是对现实的真实描写,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中还有一些宴飨诗和怨刺诗。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宴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宴饮中的仪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如《鄘风·相鼠》赞美了贵族阶层谦恭有德的彬彬君子,抨击失徳违礼之辈不如禽兽。西周中叶至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雨无正》。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这些政治讽刺诗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事状况,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以其创作题材的广泛,向我们展示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丰富复杂的生活。从祭祀诗中,我们看到了周族祖先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我们看到了辛勤劳作的农奴及其艰难困苦的生活;从政治讽刺诗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关心时政的爱国人士;从宴饮诗中,我们看到了周族的礼仪制度;从战争诗中我们看到了仆仆风尘的战士;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周族社会各种各样的风俗民情。《诗经》可谓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现实主义抒情诗,它立足于社会现实,几乎处处透着现实精神,它的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不断挖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精神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奉献精神的诗句 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 歌颂梅花精神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精神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精神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837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