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达淡定的诗

表达淡定的诗

2016-03-04 09:10: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表达淡定的诗(共4篇)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教学随笔: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长安四中 姜红敏最近,高三的复习已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时期,作为攻关难题之一的古代诗歌鉴赏,再次被提上训练日程。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古诗词中表达“伤别离”类的作品较多。从本学期开学到本周末的四次检测中,有三次诗歌鉴赏题都与“惜别离恨”有关。将以前的...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表达淡定的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

教学随笔:

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

长安四中 姜红敏

最近,高三的复习已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时期,作为攻关难题之一的古代诗歌鉴赏,再次被提上训练日程。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古诗词中表达“伤别离”类的作品较多。从本学期开学到本周末的四次检测中,有三次诗歌鉴赏题都与“惜别离恨”有关。将以前的复习资料整理了一下,略做统计,找到了二十句与“离别”有关的诗句,其中有十句古人们表达的“离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领略其中无尽的意味。

1.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坐》)

很明显,是后世“掉书袋”的辛弃疾化用了屈原的诗句。用在被召进京的离别宴上,面对生死未卜的前途,屈原的这句诗简直就是辛弃疾心声的真实写照,信手拈来,抒写心志,传神之至。

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这两句诗出处相同,表达的感情相近,但互为因果。也许正是由于“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相思相望不相亲,才产生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无尽悲伤。

3.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克《松许从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两句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在聚散面前的淡定与豁达,既可宽慰友人,亦可用于自慰。只是李克的诗直抒胸臆,来得畅快;苏轼的词由物及人,推及常理,略作婉约。

4.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离别》)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宋.严仁《鹧鸪天.惜别》)

若不仔细看,有人可能觉得这两句诗一样。

同样表达“惜别”之情,两人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写出了离恨的沉重。但我觉得李白的“问”,更显“诗仙”之豪迈;倒是严仁的“识”,略显沉郁,有儿女之态。

5. 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唐.骆宾王.《秋日别侯四》)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两句都有“难”,是啊,“分襟易”,“相见难”,“别亦难”,别后“促膝(更)难”。一个在唐初,一个在唐末,将古人面对离别的伤感和惆怅之情写的呼之欲出。

6.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唐.李白《江夏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的缘故吧,表达的离别之态很相似。都是友人乘帆已远去,送别之人仍在江畔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逝。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足以可见古人之长情。

7.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唐.宋之问《留别之望舍弟》)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宋.秦观《虞美人》)

离别宴上,一杯一杯复一杯,只求速醉,怕的是清醒之后为别伤怀。古人的重情重义、惜别惧离,真让人为之感伤。想想今人的薄情寡义、重钱轻诺,真是汗颜啊!

8.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唐.王勃《寒夜怀友》)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纳兰容若《画堂春》)

这两首诗词,一个怀友,一个思妻,感情之真挚,让人动容。是啊,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深。这辈子,若没有一个知己,知音,岂不白活?惟其难得,所以倍感珍惜,一旦不能拥有,方感噬心之痛。

9. 莫怨他乡暂别离,知君到处有逢迎。(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也许是边塞雄奇壮阔的自然风光的熏陶,也许是沙场厉兵秣马、刀光剑影的历练,铸就了他豁达豪迈的性格。所以面对离别,他显得更超然洒脱一些,总能从别情愁绪中跳出来,宽慰友人,前途很光明,明天会更好。给人以无尽的鼓励和感召,让人心中温暖,不再伤别离,内心升腾起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10.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欧阳

修《浪淘沙》)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与其他的离别诗不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想象虚写,就是还没有分别,在离别的当口,想象分离后的寂寞与冷清。然后用问句引发对方的同感,缠绵悱恻,更见情致。

11.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2.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宋.司马光《西江月》)

1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宋.秦观《鹊桥仙》)

14. 久别偶相逢,犹疑是梦中。(清.翟灏《通俗编》)

15.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唐.杜甫《垂老别》)

16.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7.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寞寒江明月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8. 青山一道问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唐.王昌龄《送柴侍卿》)

19.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唐.李白《菩萨蛮》)

20.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元.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后记:表达淡定的诗

有时候觉得人真是被逼出来的,有时候又觉得处处留心真是有用处。连续带了五年高三,年年都与诗歌鉴赏打交道,翻阅了许多资料,做了无数题,但从来都没想过整理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去年申请了西安市的小课题后,每次上课或翻书,我都会留意与自己课题研究有关的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觉得自己施教的思路清晰了,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偶尔静下心来写东西,发现笔下比原来顺畅多了,那些古诗词中的美词佳句,历历在目,对古人的难言之情、难状之貌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

这篇随笔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整理,在监考时将其付诸笔端并打印出来,总共的时间没超过两小时。所以,我觉得有目标式地多留心是有好处的,人偶尔那么“逼”自己一下,也是有效果的。感谢课题研究,让我少了惰性,多了思考;有了目标,没了盲目。

2014-3-29

篇二:《古诗词鉴赏》

中考诗词鉴赏题汇编

1、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望 字展开,热情地赞美了泰山的 高大雄伟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背景:此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知人论世有助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1)对此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 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 矛盾心理。

(2)浮云一词比喻什么?(眼前的困难、障碍和挫折)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表达了对自己的前途的展望,它体现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3、王维《使至塞上》——选 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B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A、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 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 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 寂寞、悲伤、飘零的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都护的赞叹。 4、下观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 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总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心远地自偏”表明诗人心情闲适,心志 高远,远离世俗,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愁云”一句既是写景, 又是写情,融情于景,烘托离愁,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5、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27岁的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单分析。

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2)本诗三四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也暗示诗人此行顺风顺水,足见其轻松愉悦、充满希望的心境。 6、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意近即可) 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寂寞庭院清幽秋月)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亡国哀思(亡国之痛,思亲之愁) 7、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上阙)中, 花已尽 ,是并代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表达淡定的诗

(2)全词如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份“浓愁”的?

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表达了词人内心浓重的哀愁;然后用比喻和夸张,极言愁之深重,重得轻舟都无法承载。 8、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诗人将这两个陈述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从国家山破碎说到个人命运,将国家与个体自身联系在一起。表达诗人的爱情之情。 (2)诗歌尾联采取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什么感情? ①直抒胸臆。

②“以死明志”(为国捐躯或以死报国)的坚贞情怀。 9、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语言概括上下阙内容。 上阙: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阙:写报国情。

(2)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C )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有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意。词中下阙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黄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座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英武的英雄气概。

一 太阳.老人.少女 【苏联】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土地是灼热的,树木也是灼热的。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11.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描写太阳落山情状,烘托老人人生垂暮的苍凉; (2)描写老人欣赏赞美太阳,表现老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3)描写老人平静从容地看落日,表现老人内心的淡定。(4)描写少女对日升日落的思考,表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迷惘。(每点2分;前三点任答其二)

12.小说中对老人家庭生活的叙写是否多余?为什么?(4分)

不多余。(1分))具体表现老人落寞悲凉的生活境遇,与下文老人的“活得挺好”的自述形成反差,更有助于深刻地刻画老人形象。(3分)

13.小说结尾才交代老人是个盲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这样写符合少女对老人由浅到深、由疏到亲的认识过程,显得自然;(2分)结尾交代更能突出老人的淡定坚强的性格特点,对读者的震撼力更强。(2分) 14.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6分)

(1)写一位盲目老人从容安详地看落日,表现平凡人物内心的坚强。 (2)写老人孤单寂寞的遭遇,针砭亲情的淡薄。

(3)写老人不幸的身世,控诉战争给人民精神造成的创伤。

(4)写少女与老人的邂逅,表现平凡生活对于人生和艺术的启迪。(6分,答出任3点即可)

二、古诗词鉴赏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答:(2分)自然景色 市井景况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答: 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邮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0.5分;答出作者情感中,0.5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张堪,南阳宛人也。年十六,受业(从师学习)长安,志美(高远)行厉(厉,严格。砥砺操行),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未起事,没有显赫)时,见堪志(志向)操(节操,操行),常嘉(夸奖,赞许)焉(他)。及即位,召(征召来授予官职)拜(授与官职;任命)郎中。三迁(升迁,升官)为谒者。领(护送)骑七千匹,诣(到……去)大司马吴汉伐(讨伐,进攻)公孙述,在道(途中,半路上)追拜(追任)蜀郡太守。时(当时)汉军余七日粮,阴(暗中,悄悄地,秘密地)具(准备)船欲(想要)遁(逃跑)去(离开)。堪闻之,驰(骑马)往(前去)见汉,说(论述)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听从,采纳)之,乃示弱挑(引诱)敌,述果(果真)自(亲自)出,战死(于)城下。成都既(已经)拔(攻下),堪先(首先)入据其(代成都)城,检阅(检查清点)库藏,秋毫(一点 ,细小)无私(据为己有)。慰(安慰)抚(安抚,抚恤)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征召)拜(任命)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带领,率领 )万骑入渔阳,堪大破(打败,击溃)之,郡界以(而)静。乃(于是)于(在)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因此)致(使„„到达)殷富。视事(官吏到职办公,就职治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负责财政)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有无能力)。樊显进(进奏)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施仁政)以(而)惠(使„„受恩惠)下,威(威严)能讨(惩治)奸(奸邪)。前公孙述破(被打败)时,珍宝山(像山一样,名作状)积,卷握(掌握)之物,足富(使„„富裕)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折坏)辕车,布被囊(口袋)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征召)堪,会(适逢,正赶上,恰巧遇到)(张堪)病卒,帝深悼惜(悲哀痛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2分)

A.志美行厉 严格 B.成都既拔 拔:(被)攻克 C.劝民耕种 劝:鼓励 D.其仁以惠下 惠:施恩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译文: 世祖地位卑微的(尚未显赫的)时候,看到张堪的志趣和节操,经常称赞他。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2分,“微”“嘉”翻译正确,各0.5分。共3分本 (2)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 (朝廷)正要征召张堪,恰好他就病死了,皇帝十分悲哀痛惜他。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2分,“会”“悼”翻译正确,各0.5分。共3分 5.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4分) 答: ①具有远见;②善于治理;③廉洁奉公

评分标准:答对任意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草木的理想国》自序

阿来

①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

②是的,我就对观察和记录植物上瘾已经好些年了。有朋友善意提醒过我,不要玩物丧志,但我倒自得其乐,

要往植物王国里继续深入。文字记录不过瘾了,又添置了相机,学习摄影,为植物们的美丽身姿立此存照。这么做有个缘故,我曾对记者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这句话写到了报纸上,有人认为是狂妄的话,我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人走在不同的道上,对世事的理解已可以如此南辕北辙,如此相互抵牾。我的意思并不是自己能通晓这个世界。我的意思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既然身处的这个自然界如此开阔敞亮,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反倒是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

③这个世界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真的是太过阔大。我开始观察植物的时候,也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特别是横断山区这一生物特别丰富多样的区域。直到2010年,旧病发作,一时间不能上高原了。每天就在成都市区那些多植物的去处游走。这时腊梅也到了盛放的时节。我看那么馨香明亮的黄色花开放,禁不住带了很久不用的相机,去植物园,去浣花溪,去塔子山,去望江楼,将它们一一拍下。过了拍摄的瘾还不够,回去又检索资料,过学习植物知识的瘾;还不够,再来过写植物花事的瘾。这一来,身心都很愉悦了。

④拍过腊梅,接着便大地回春,阴沉了一冬的成都渐渐天青云淡。玉兰,海棠,梅,桃,杏,李次第开放,也就是古人所说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的接踵而至。于是,我便起了心意,要把自己已经居住了十多年的这座城中的主要观赏植物,都拍过一遍,写上一遍。计划一年中,就把成都繁盛的花事从春至秋写成一个系列。

⑤曾经读到过美国自然文学开创者之一,环保主义者先驱的缪尔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不能爱置身其间的这块土地,那么,这个人关于爱国家之类的言辞也可能是空洞的,因而也是虚假的。我在成都生活十多年了,常常听人说热爱成都的话。但理由似乎都比较一致地集中于生活享受的层面。我也爱这座城市,但我会想,还有没有别的稍离开一下物质层面的理由。即便是就人的身体而言,似乎眼睛也该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感官。而且,眼睛这个器官有个好处,看见美好的时候,让我们反省生活中何以还会有那么多的粗陋。这可以引导我们稍稍向着高一点的层面。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

⑥我觉得,自己写这组这座城市的花木记,多少也有点这样的意义在。

⑦因为,这不是纯粹科普意义上的观察与书写—虽然包含了一些植物学最基本的知识,但稍一深入,就进入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杜甫、薛涛、杨升庵„„几乎所有与这个城市历史相关的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对这个城市花木的赞颂,所以,这些花木,其实与这座城市的历史紧密相关。驯化、培育这些美丽的植物,是人改造美化环境的历史。用文字记录这些草木,发掘每种花卉的美感,同时也是人在丰富自己的审美,并深化这些美感的一个历程。在教育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反倒缺乏美的教育。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这种美的教育。我想,写下这些文字,如果不能影响别人,至少也是写作者自己的一种自我教育。(有删改)

8.在作者看来,观察和记录花木,除了能愉悦身心,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请分点简要概括。(6分) 答:①让人进入和学习自然,获得对世界的理解; ②引导人们反省生活中的粗陋,朝向更高的精神层面;

③能丰富审美,深化美感,是一种美的教育。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9.第②段中,作者说“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这句话,为什么有人认为是“狂妄”的?为

什么“我”认为是“谦逊”的?请简要回答。(4分)

答: ①“狂妄”:对世事的理解已然不易,还想了解自然环境,自以为能通晓这个世界,这是狂妄的。②“谦逊”:进入和学习自己置身的自然环境,尽力去了解世界,这是谦逊的姿态。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0.文章③④两段中,作者对自己记录成都花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

答: ①表现观察自然与了解环境的自得其乐,为下文对“反省生活”和“美的教育”的议论作铺垫。②说明本书的写作缘起。

评分标准:每一点答到“自得其乐”,1分,答到“铺垫”,1分,答到铺垫的具体内容,1分。第二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篇三:《古诗》

长春版五六年级古诗复习

五年级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

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表达的感情: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雨天和晴天呈现出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练习

一、我会填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 代诗。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 )和( )时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之情。

2.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

。”

3.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

二、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 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表达淡定的诗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不远处的青山,便大雨倾盆。白亮

亮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乱窜入船。地面上忽然吹起一阵狂风,一下子把乌云全都吹散,望湖楼下顿时波平如镜,好似一碧如洗的青天。

表达的感情: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怀才不遇,渴望得到新天地的情绪.

练习题:

1这首诗写的是( )季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

2.这首诗写的景物有( )作者用“翻墨”写出了云的( ),用跳珠

写出了雨的( ),用“忽吹散”写出了风的( )的特征。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表达淡定的诗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意:长长的大河一路向东奔入大海,高耸壁立的山岳直插云霄,如此让人壮怀激励的河山总归被胡人夺去,我这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充满期待的看着江南,希望偏安的南宋军队能夺回我们的江山,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表达的感情: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练习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遗民: 尽:

望: 又: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

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表达的感情: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

质.抒发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坚决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练习题:

1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_,他借_________来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

2、该诗运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很多词语有双重含义.请写出下列词语对石灰

和作者的不同意思

(1)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石灰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

(2)清白

石灰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意: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表达的感情:《长歌行》这首诗通过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的短暂,教育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进。

练习题:

1.这是一( ),作者借( )来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 ).从中,你体会到( )

2.《长歌行》中有一句劝人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诗意:明天又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那么势必虚度光阴,一切事情就会错过机会。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将到。早晨看河水向东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请您听我的明日歌吧。

表达的思想感情: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练习题:

1. 解释词语的意思。

复: 何其:

待: 蹉跎:

累: 悠悠:

几何: 请君:

2.这首诗是一首( ),意在说明( )。 诗告诫人们:不要( ),要( )否则会一事无成。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青海湖上空,云雾弥漫,遮盖了祁连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久战疆场,尽管铁甲被黄沙磨破,但守边报国的壮志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击破侵略者决不还乡.看,身经百战的将士门的豪壮誓言,是多么响亮有力!

篇四:《形容一种淡定的心态的诗句》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形容一种淡定的心态的诗句。――苏轼的<定风波 >
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表达淡定的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淡定诗七绝 表达心情淡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淡定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淡定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797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