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咏月的诗句

咏月的诗句

2016-03-04 12:19: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咏月的诗句(共5篇)咏 月 的 诗 句咏 月 的 诗 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咏月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咏 月 的 诗 句》

咏 月 的 诗 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满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

篇二:《咏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咏月的诗句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明月:明月松间照(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清新秀丽,给人以愉悦美感。)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 (沧海月明泣泪成珠,以美景衬感伤之情)

冷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冷月即冷心,桥虽在,时已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见痛惜之情,伤今怀古之意跃然纸上)

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暗示曲声的感人)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谪居的郁闷心情,感慨)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夜月:又闻子规啼夜月 (哀愁,更觉蜀道之难)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透别后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写出作者的离情,细致深婉,被视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江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别”句借江边月影烘托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月圆人不圆)

旧时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边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意,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作为蜀人,李白对故乡峨嵋山的月怀

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此诗写出了诗人与峨嵋山月,也可以说是故乡的自然山水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江上望月,月影随人;峡行月隐,思念不绝。)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思于俯仰之间,凝缩的语言,凝缩了乡思和乡愁。)

《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浓郁的诗情道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苏轼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3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永遇乐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于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5太常引 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木兰花慢 辛弃疾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篇三:《咏月诗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NO. 8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郭益东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抒情和阐述哲理的。

3、结合诗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树栖鸦( ) 宫阙( ) 不胜寒( ) ...

低绮户( ) 婵娟( ) 咽 下(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中庭地白 不知秋思 把酒问青天 ......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低绮户 共婵娟 ....3.将三首古诗熟读成诵。

4.仔细阅读链接资料,划出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活动1: 初读诗歌,感知内容。准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活动步骤:自读→小组自选方式朗读→全班展示)

活动2:知晓大意, 体会诗情。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步骤:组内交流→推荐一人将组内不能理解的词句板书在小黑板上→全班交流解疑)

活动3:探求画面,领悟诗情。诗人同时抓住了中秋之月加以咏叹,但描写的情景还是有所不同的,请借助诗歌中的具体的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说说三首诗歌的作者分别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活动步骤:自主描写画面→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全班展示。展示思路:“我所选择的是第 首,我借助诗中 诗句来描述。”咏月的诗句

活动4:品读诗歌。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时代,都表达了思念之情,请找出诗中表达思念之情或蕴涵哲理的诗句作品析。(活动步骤:自主品析→组内交流→代表向全班展示。)

活动5:读背诗歌。(自主背诵→两两互背→组内齐背)

活动6:诗歌积累。

各小组集思广益,搜集咏月诗词佳句并写在本小组的小黑板上,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评选出“我最喜爱的咏月佳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课后作业】

月 下 独 酌

[唐]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这是一首抒情诗。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他有远大的抱负,然而感到自己无力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

现实。读后,你认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咏月的诗句

2.说说“举杯邀明月”的言外之意。

3.赋予事物以感情,把描写的对象人格化,体现了作者想象的高超。你能够从诗中举出这样的诗句吗?

【链接资料】:

(1)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一生困顿,晚景尤凄凉。早年以词著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之一。作品有《王建诗集》,今存诗五百余首。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著有《东坡全集》。书法有《答谢民师论文帖》《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等,画迹有《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东坡乐府》存词三百五十余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该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武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3)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抚养。1932年创作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

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托今追昔,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然而由于诗人心境、性情从容达观,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教学参考】:一、《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是指诗歌的每句话都是七个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写景。“中庭”就是庭院的中间,诗人中秋之夜望月的地方;“地白”,写出月色皎洁;“树栖鸦”,树上有鸦鹊栖息。“冷露无声湿桂花”是说夜色已深人们观赏月色的时间很久,只有露水悄悄降临,打湿了桂花。

这两句写的是静景,写的是容易产生怀人之思的景象。所以,自然就过渡到后面两句的抒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发出感慨:在这样美好的中秋之夜,人们都会遥望明月,但是,到底有谁像我一样,夜晚也在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呢?

“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句写得极为感人、新颖。明明是自己产生怀人的思绪,可是偏偏倒过来说成“秋思落谁家”,好像秋思是从月亮上落下来的。这样,诗人就把这种个人色彩极为浓厚的思绪变得有了共性,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二.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和词前小序的作用。

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弟弟子由已经七年不见了。

这首词表现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坎坷,以及和其弟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态度面对忧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终表现出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词的前面的几句话叫作“小序”,一般是交代作词的背景和意图。

三. 《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艾青。艾青在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一切写景物的诗句其实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

《我的思念是圆的》中描写的景物有:中秋圆圆的月亮、西瓜、苹果等圆形的事物。

抒发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望见圆月——看见圆形的物体——想到团圆——想到天涯海角的亲人——传达思念之情。诗人依靠联想和想象,把特定的事物与所抒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重点品读《水调歌头》:

(一)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二)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咏月的诗句

(五)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联想:菏叶上的水珠象(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此图,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九: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咏月诗句】: (请各组同学派代表言板自己通过网络等途径得来的咏月诗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怨歌行》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好似竹风幽。唐贾至《别裴九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夜静深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萧娘脸薄难胜酒,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送春》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可惜一奚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宋苏轼《西江月》

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前赤壁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中秋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袁枚《春日杂诗》]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霜落万家钟。清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篇四:《咏月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咏月诗句。——王维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7、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咏月诗句。——赵嘏<江楼感旧>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1、快上西楼,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4、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2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4、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6、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2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28、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29、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3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3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3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3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3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4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4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4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4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4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4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4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4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篇五:《有关月亮的古诗》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有关月亮的古诗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关月亮的古诗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唐·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4、<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5、<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6、<>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7、<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8、<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9、<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10、<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1、<十六夜玩月>

唐·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12、<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1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4、<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15、<杂曲歌辞·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16、<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7、<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唐·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18、<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9、<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唐·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20、<咏月>

唐·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咏月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咏月的诗句 下面咏月的诗句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咏月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咏月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812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