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2016-03-09 09:24: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共3篇)古诗 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备课人:庄文君一、活动目标:1 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2 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3 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二、活动准备:1~10的数字卡片。三、活动过程:1 教师...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古诗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备课人:庄文君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听过用数字做的诗吗?(如果有幼儿听过,可请幼儿讲一讲)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教师第一遍朗诵时,运用手势且语速缓慢。当说到数字时,手指点相应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做数字诗)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画面的意境。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引导幼儿共同寻找答案。

教师借助幼儿用书画面以及动作、语言,逐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去”、“烟村”等词义。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首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4.教师借助动作引领幼儿学念古诗。

幼儿跟念两三遍

5.教师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

幼儿跟着教师打节拍念古诗。

教师念前半句,幼儿接念后半句。(可以交换) 教师念一句,幼儿接着念一句。

教学反思:

篇二:《古诗一去二三里》

古诗:一去二三里

目标:

1、感受古诗表现的意境美.

2、能发现五言诗的特点并大声朗诵古诗。

3、能寻找出古诗中蕴含的数字秘密。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朗诵一些古诗。

2、物质准备:《幼儿用书》P1、磁带。

过程:

一、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能朗诵出古诗的韵味。

二、引导幼儿发现古诗的特点。

用符号记录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五言古诗的特点。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符号分别记录这首古诗有几句?每句有几字? 如:~~~~~ ~~~~~ ~~~~~ ~~~~~ (四句)

XXXXX(每句有五个字)

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听录音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2.闭眼欣赏,鼓励幼儿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中的意境。

3.结合《幼儿用书》P1的画面欣赏古诗

问: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4.幼儿跟录音朗诵,鼓励他们发现古诗中的数字秘密。

问:你发现古诗中藏着哪些数字秘密?

四.幼儿朗诵古诗

1. 要求幼儿发准字音:村、四、亭、座、十、枝。

2. 鼓励幼儿用手指表示数字的动作来记忆古诗内容。

3. 幼儿分组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朗诵古诗

每组幼儿一人朗诵一句,四句朗诵完,第五个人又重复朗诵古诗的第

一句。

比比哪一组朗诵古诗的遍数最多。

4. 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朗诵古诗,注意引导幼儿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学习更多的古诗,在语言角开展“诗歌朗诵会”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2.在《幼儿用书》上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散文:风筝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拟人化描述风筝的有趣。

2.能根据散文内容回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理解散文中的想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注意句与句间的停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放风筝,注意观察风筝满天飞的情景。

2.《幼儿用书》P2

3.优美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风筝飞上天时象什么?

要求幼儿正确使用比喻句,而对幼儿想象的内容不加限制。

二.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有趣。

1.老师朗诵散文。

问:散文把风筝描述成什么了?

2.重点欣赏散文的第二段。

问:风筝娃娃在天空中干什么?

请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说说风筝娃娃是怎样玩的?

幼儿扮风筝娃娃,边欣赏边随散文内容表现。

3.配乐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连贯、流畅。

鼓励幼儿可边欣赏边用柔美的动作表现对散文的感受。

4.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想象。

结合《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内容,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句子的丰富想象。

三.朗诵散文

1.幼儿集体朗诵散文,鼓励幼儿用充满童趣的情感和语气朗诵。

2.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有感情地朗诵。

3.配乐朗诵,激发幼儿朗诵的兴趣。

4.鼓励幼儿加上恰当的动作朗诵散文。

活动延伸:

1.制作自己喜欢的风筝。

2.幼儿到野外放风筝。

3.用风筝布置教室。

活动内容:环保故事 受伤的大山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起伏变化,对美的环境有向往的的情感。

2.能围绕故事中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讲述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

3.能畅谈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知道怎样注意环保。

活动准备:

1.认知经验准备:观察社区环境,向家长了解有关环保的问题

2.材料准备:《幼儿用书》P4—5,两幅图(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出故事

1.出示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的两幅图,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幼儿思考:大山受伤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猜猜是什么原因让大山受了伤?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

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起伏

大山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受伤后大山发生了那些事?大山是怎样恢复原来的样子的?

2.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中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

(1)结合《幼儿用书》P4—5的画面,让幼儿与同伴自由讨论故事中的内容。

(2)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山?

三.畅谈自己的生活环境

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那些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美?

四.畅想自己喜欢的环境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彩笔描绘自己最喜欢的环境。

2.幼儿用自己的话清楚的与同伴交流自己向往的环境。

活动延伸:

亲子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参与植树活动或制作一些环保标志牌挂在社区环境中。

阅读:谁扭曲了铁轨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画面内容和文字符号所要表现的完整故事。

2.能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并能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及对话。

3.知道热胀冷缩的常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父母一起寻找生活中有关热胀冷缩的现象。

2.《幼儿用书》P6—7

活动过程:

一.自由阅读探索画面内容

1.看看,这几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询问自己不理解的画面内容以及不认识的文字符号。

二.集体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逐一讲述画面内容,重点是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话。

1.图一:小动物们准备修一条铁路,它们在议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想想小动物们对于修铁路可能发表的意见。

可引导幼儿从为什么要修铁路?修铁路后有哪些好处等不同角度去猜想角色对话。

2.图二:引导幼儿观察鼹鼠的动态,鼓励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描述。

3.随机讨论修铁路所需的材料和工序,也可鼓励幼儿用简单清楚的话讲述到故事中。

4.观察角色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对比讲述图三、图四的情节变化。

三、讨论热胀冷缩的现象。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呢?

四、小组表现画面内容。

1.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画面中的故事,幼儿自由按画面选角色。

2.指导幼儿分角色轮流说对话,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合作表演完整的故事。

活动延伸:

1.幼儿可将故事内容作为自编自演童话剧的素材。

2.继续探索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3.生活中,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句。

诗歌:春天

篇三:《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及释义汇编》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及释义汇编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唐】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 画 》 【唐】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诗文解释】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一去二三里》 [宋] 邵雍(1011一l 077),北宋哲学家,理学象数学派的创始人。字尧夫,谥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文解释】使人想到诗人郊游或因事外出,一走就是两三里路;“烟村四五家”则是诗人看见沿途炊烟袅袅,几户人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仿佛让人看到数座亭台耸立,路边的野花昂首怒放。

《 咏 鹅》 [唐] 骆宾王(约619~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春晓 》 【唐】(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晓:早晨,天亮。闻:听见。啼鸟:鸟鸣。

【诗文解释】春天夜短,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大亮。醒来听见外面传来鸟儿欢快的、婉转的歌声,想到了昨夜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在风雨飘摇中有多少花儿被摧残打落。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⑪ 村居:住在农村。⑫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⑬ 醉:迷醉,陶醉。⑭ 散学:放学。⑮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1

【诗文解释】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所见 》 【清】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⑪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⑫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⑬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⑭ 欲:想要。⑮ 捕:捉。⑯ 鸣:叫。

【诗文解释】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 》 【南宋】杨万里( 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泉眼:流出泉水的窟窿。 2.晴柔:晴天里的柔波。 3.尖尖角:初出水面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诗文解释】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诗文解释】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山行》 【唐】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文解释】顺着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停车留恋不行,是因为爱赏夕阳映照下的枫林,经霜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的春花还鲜艳。

2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解释】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文解释】我(李白)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汪伦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诗文解释】古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有一次枯干,一次繁盛。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长出来了。伸向远方的野草,遮盖了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阳光下面,碧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绵绵的野草,长满了胸怀。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⑪ 新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⑫ 徐公店:徐家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⑬ 篱落:篱笆,用竹、柴、树枝等编成。 ⑭ 疏疏:稀,不密。 ⑮ 径:小路。一径:一条小路。 ⑯ 深:指距离较长。 ⑰ 阴:指树叶茂盛浓密。 ⑱ 急走:急急忙忙地跑。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⑲ 黄蝶:黄色的蝴蝶。 ⑳ 无处寻:没有地方找,找不到的意思。

【诗文解释】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

3

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文解释】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绝句》【唐】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⑪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⑫ 西岭:指岷山。 ⑬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⑭ 泊:停靠。

【诗文解释】两只黄鹂在绿柳枝中唱着歌儿;蓝天上一行白鹭越飞越高。从窗口远远望去,西面大山的峰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和积雪;门前江边的码头旁,停靠着能行万里的东吴大船。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⑪ 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⑫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⑬ 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⑭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⑮ 篱落:篱笆。

【诗文解释】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4、异乡:他乡。 5、倍:加倍,更加。 6、遥知:远远的想到。 7、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4

【诗文解释】独自在他乡做他乡的客人,每到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

1.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2.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3. 空蒙(与三点水的“蒙”通用):细雨迷茫的样子。4.亦:也。5. 奇:奇妙。6.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7.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 8.方好:正显得美。

【诗文解释】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我想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⑪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⑫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⑬ 妆:装饰,打扮。

⑭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⑮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⑯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⑰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⑱ 似:好像,如同。

【诗文解释】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5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一去二三里古诗全文 一去二三里古诗带拼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去二三里古诗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886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