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歌咏竹子的诗句

歌咏竹子的诗句

2016-03-09 09:28: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歌咏竹子的诗句(共5篇)关于竹子的诗句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 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 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歌咏竹子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关于竹子的诗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竹 石

【清】郑 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篇二:《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竹)》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 咏花篇(竹)

一、 竹的典故 (选)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 “

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曰报竹平安 ” 。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 “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明·范世彦《磨忠记》: “ 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曰月悠长。 ”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千行》诗: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歌咏竹子的诗句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序集序》: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 “

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又称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时词曲合称《竹枝》。原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坞听琴

全名《秦攸然竹坞听琴》。杂剧剧本。元石子章作。写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的故事。

竹书纪年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竹简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译。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

竹溪六逸

据《新唐书·李白传》,唐诗人李白客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淮(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

“ 竹溪六逸 ” 。

丝竹管弦 泛指音乐。也作 “ 管弦丝竹 ”

。是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斛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丝 ” 指弦乐器, “ 竹

” 指管乐器。

芒鞋竹杖

芒鞋:一种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随身使用的东西。宋·陈师道《绝句四首》: “ 芒鞋竹杖最关身。 ”

成竹在胸 与 “ 胸有成竹 ”

同。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画竹子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画起来

才得心应手。比喻临事有定见或事前已有全面考虑安排,因而显得清静而有把握。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 故画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 ” 宋·晃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

斑竹一枝千滴泪 毛主席的诗词 ,说的 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 的故事

。"

竹夫人

在古代诗文中,"竹夫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例如北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又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一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何谓"竹夫人"?原来,它是古代一种消暑用具。《辞海》上解释说:"夏天睡时置床席面取凉的用具,用竹青蔑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可是现在竹制品市场上所见甚少。

二、 竹子与中国诗画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在叙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 “

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曰无此君! ” 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 “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 。清代杰出艺术家 “ 扬州八怪 ”

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 ”

,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曰上的秉性。在中国革命史中,先辈们以竹题诗作画也颇多,其中以方志敏烈士最为典型,他自撰对联挂于卧室以自勉:

“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

,甚至自己的儿女也以松、竹、梅、兰命名,足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史诗: “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曰升,依旧与天齐。 ”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歌咏竹子的诗句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已形成专门的绘画题材;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画竹名家层出不穷。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苏东坡关于

“ 胸有成竹 ” 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 “

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 ” 的绰约风姿。他的著名文章《文与

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 “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歌咏竹子的诗句

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 “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 。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 “ 扬州八怪 ”

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他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竹图,还留下了《题画竹六十九则》,他赞美 “ 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 ” 。

竹子虽无牡丹的富丽,松柏的伟岸,桃李的娇艳,杨柳的轻盈,但它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格高韵胜,明净而深邃。竹下品茶则绿色盈盏,竹下饮酒则翠绿满怀。晋代有"竹木七贤"在竹林中清谈,唐代"竹溪六逸"隐居于徂徕山的竹海中,纵酒酣歌,谈诗论文。竹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郑板板赞曰:"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真恰如其分。 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 “ 比德 ” 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 “ 本固 ” 、 “ 性直 ” 、 “ 心空 ”

、 “ 节贞 ” 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三、 咏竹诗( 选 )

1、 昌谷北园新笋 (唐)李贺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2、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4、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曰起,依旧与天齐。

5、 竹(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6、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7、 明.徐渭《风竹》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8、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9、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10、 咏竹 王吉

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咏竹 玄虚子

11、 咏雪竹 朱元璋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 日 出,依旧与云齐。

12、 竹 文徵明歌咏竹子的诗句

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

13、 雨竹 刘崧

沧波石面晚阴凉,翠筱娟娟过雨香。何许鹧鸪啼不断,黄陵祠下是三湘。

14、 新笋 王世祯

绿竹畦中笋数竿,穿丛一曰几回看。呼童早起浇新水,待听风声送雨寒。

15、竹 唐 陈陶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16、 竹里 王安石 .宋。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 日 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17、 咏竹 杨万里.宋(1127-1206)。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18、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 枝 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 万

龙孙绕凤池。

19、 紫竹花 晏殊.宋(991-1055)

长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窗南高卧追凉际,时有微香逗晚风。

20、 庭竹 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21、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2、 竹石 清 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23、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24、 清 郑板桥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25、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四、咏竹对联

1、 “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

以竹拟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凌云壮志,且风承四面,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何等潇洒自如。

2、 “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 ”

“ 为天地生春,抚节长存终古绿;与松梅作伴,洁身共证辟寒心。 ”

翠竹四季长春,给大地注入永恒生机。松竹梅为 “ 岁寒三友 ”

,不畏风霜雨雪,始终保持洁净的身心,令人钦佩赞美。

3、 “ 千古虚心尊此老;九州高节拜先生。 ”

“ 宜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 ”

赋予竹以人格灵性,虚怀若谷,亮节高风,既虚又实,能高可低,受到世人的尊敬。

4、 “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

此联对仗工巧,含蕴深邃。上联讴歌雨后春笋长成嫩竹,坐看成林,给人间带来无限春意。下联借宋朝卢梅坡《雪梅》诗意: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表面上像贬梅褒雪,其实隐含梅比雪香的理趣。据《雪涛谐史》载,上联为老师嫌学生只送三分银子学费太少,下联喻学生吝啬,一分也不再加。这样曲解诚然幽默,却不免俗气了。

5、 “ 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 ”“ 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 ”

这两联赞修竹坚韧不拔、朴素无华,和梅花一样,越老越芬芳可人。

6、 现代·冯志福

台榭藏幽 篾刃牵怀 是处篁溪胜兰亭;

广宁流金 绥江吐玉 他年歌舞动青云。

7、 现代·徐园园

尽日相亲惟有竹;长年可乐莫如书。

8、 现代·秦大我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9、 现代·梅道人

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

10、 现代·方 振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竹衣。

11、 现代·湖南左重庆

菊兰金秋傲霜轻冷;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12、 现代·河南李进学

千山夜静香林月;万壑凉生竹阁风。

13、 现代·周志高

山静竹生韵;池清兰自香。

14、唐 白居易

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15、题画竹联 明 唐寅

小亭结竹留青眼;卧榻清风满白头

16、题画斋联 明 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17、集唐诗句联 清 朱彝尊

千树梨花百壶酒;一庄水竹数房书

18、题画斋联 清 汪士慎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19、题竹联 清 郑燮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

20、题赠友人联 清 郑燮

此人如碧梧修竹;其志在流水高山

篇三:《关于竹子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诗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 (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篇四:《描写竹子的诗句》

1、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斑竹>

2、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描写竹子的诗句。——<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3、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竹枝曲>

4、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竹十一首·其六>

5、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池上竹下作>

6、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描写竹子的诗句。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阴覆翠苔。——<竹>

7、一节呼龙万里秋,8、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李次云窗竹>

9、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其三>

10、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昊天观新栽竹>

11、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12、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浔阳三题·湓浦竹>

13、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玩松竹二首>

1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15、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其四>

16、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竹>

17、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好事近>

18、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宿竹阁>

19、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便有好风来枕簟,更无闲梦到潇湘。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竹>

20、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范公丛竹歌>

21、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竹十一首·其十>

22、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竹>

23、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洗竹>

24、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竹楼宿>

25、寺前新笋已成竿,策马重来独自看。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头陀寺看竹>

26、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须招野客为邻住,看引山禽入郭来。幽院独惊秋气早,小门深向绿阴开。谁怜翠色兼寒影,静落茶瓯与酒杯。——<竹>

27、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其七>

28、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咏竹>

29、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词四首·其一>

30、问君移竹意如何,慎勿排行但间窠。多种少栽皆有意,大都少校不如多。——<问移竹>

31、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竹十一首·其八>

32、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竹窗>

33、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34、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35、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题竹>

36、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竹>

37、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题竹>

38、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画竹歌>

39、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

40、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移松竹>

41、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东楼竹>

42、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

43、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即事>

44、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45、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46、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忆梦得>

47、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

48、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竹十一首·其十一>

49、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对竹>

50、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新竹>

51、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竹>

52、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53、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绕着朱栏。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移竹>

54、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55、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绿竹引>

篇五:《关于竹子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关于竹子的古诗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关于竹子的古诗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8、<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29、<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0、<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31、<葺夷陵幽居>

唐·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32、<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33、<玩友人庭竹>

唐·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34、<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35、<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36、<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7、<题郑长侍厅前竹>

唐·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38、<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39、<庭竹>

现代·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40、<>

宋·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41、<紫竹>

现代·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42、<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43、<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44、<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45、<竹轩>

宋·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46、<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歌咏竹子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竹子的诗句 歌咏竹子的作文200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歌咏竹子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歌咏竹子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887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