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2016-03-19 09:59: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共3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二)知人论世A、知人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一)导入 :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知人论世

A、知人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博览群书,尤好老庄。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面前,公开纵酒吃肉。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嵇康、山涛、刘伶(裸奔—“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籍容貌环杰,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穷途之哭是其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有名的抒情组诗。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借古讽今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

B、论世

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司马氏集团一方面高举屠刀,一方面为笼络人心,强调礼法,提倡忠孝。面对白色恐怖,动辄得咎,一批头脑清醒的士人远离政治,笑傲林泉,高谈阔论,企图以不跻身仕宦的方式来保全生命,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另外,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三)诗歌鉴赏

1、诵读诗歌(自由诵读、个别诵读、教师点评)

翻译:夜半不能入睡,起床坐着弹琴。明月透过薄纱照进来,清风吹动我的衣襟。一只孤雁在野外哀号,盘旋飞翔的鸟儿在林间鸣叫。走来走去还能看见什么,只能忧愁忧思独自伤心。

2、请找出诗歌的诗眼。(忧思)

3、诗歌鉴赏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月”、“清风” —→衬托其高洁不群。

“薄帷”、“吹我襟” —→让人感觉冷意透背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明月相伴、清风相慰,形影相吊,高洁而落寞幽独—→视觉、感觉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孤鸿” —→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翔鸟” —→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孤鸿”、“翔鸟” —→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北林”、“外野” —→凄清幽冷之境界—→听觉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诗人只能和清风明月为伴,清风明月象征志趣的高雅、品行的高洁。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仍是继续写景。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这两句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

4、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4、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讨论:(联系背景)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

六、艺术特色

1、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2、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因为这里所描摹的并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的事件,而只是借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这样写,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都是动。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4、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八、主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7、阮籍诗的贡献。

①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常常借助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

②推动五言诗的发展

③组诗形式的存在

《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七、小结

与乱世亲密接触的文人,宛如风中之落叶残花,没有能力拯救自己,更没有能力拯救世界。面对微笑着的带着血痕的雪亮刀锋,他们只能选择躲,躲,躲。世上并没有钢筋铁骨的碉堡可以供他们防身,他们,只能躲在香醇的酒浆里,躲在悠远的琴声里,躲在落寞的幻想里,最后醉死、心碎死或者被莫名其妙的罪名杀死。

篇二:《《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2012-5-15

一、导入新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阮籍的诗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经常驾车出行,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方就下车痛哭,然后驾车返回。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猖狂”之举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板书),感受诗人的心灵世界。

二、关于作者: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 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成才。他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是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为了全身避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虚与周旋,并常常用醉酒的方法来保全自己。他与嵇康、刘伶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畅饮、放歌,世称竹林七贤。他是“正始文学”(“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为了保全自己,他

三、内容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

问1:诗人为什么“夜中不能寐”?

明确:“夜中”是“中夜、半夜”之意,说明夜已经很深了,而此时的诗人依然难以入眠。为什么呢?可以想见的是,诗人一定是由于心事重重、纠结于心才会有如此的行为表现。为了排遣心中的情绪,诗人起身弹响了琴弦,此时的琴音一定传达着作者的心音。到底是什么情绪?纠结于心中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我们都暂时无法知道,接着可以往后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写的是:明亮的月光从薄薄的帐幔外照了进来,清风吹开了我的衣襟。这里的“明月”“清风”两个意象是想告诉我们月色皎洁、清风舒爽,眼前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喜悦呢?抑或是想告诉我们半夜的景象显得凄清、冷落,让作者心生孤寂、悲凉之感呢?

问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特殊的喻意呢?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孤独、失群的鸿雁在野外悲哀地号叫,盘旋飞翔的鸟儿在北方的树林中鸣叫。鸿雁的孤独、失群是否可以理解成阮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的人格,而哀号则反映出其内心的愁苦、悲哀。鸟儿在黄昏时就应该选好了栖宿的树枝的,结果在深夜时分依然在树林的上空盘旋飞翔。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似乎也可以理解成:阮籍空怀满腔的才华和抱负,结果却一直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下找不到一个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由此看来,前面的意境应该在于营造凄清冷落的氛围,表达孤寂悲凉的心境。

解说:诗歌的最后两句终于道出了前面诗人行为表现和意境特点的真正原因,点透了全诗所蕴含的情感,即“忧愁思虑”,具体来说,应该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愁、伤感”。

篇三:《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诗词全文如下: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
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
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鉴赏]
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洛阳,诗人大病稍愈。这两句是说人要珍重年华,惜春惜时——就一年光阴来说,四季平分,春日只占一少部分,人的青春时节情同一理;人生一世,即使活百年,也是老年时期居多。这时,诗人已年近古稀,疾病缠身,感慨殊多,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人为何而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089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