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2016-03-23 12:40: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共5篇)牧童诗意及诗人介绍,写作背景原文: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意: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作者简介吕岩字洞宾,相传为八仙...

篇一:《牧童诗意及诗人介绍,写作背景》

原文: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相传为八仙之一,(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唐代京兆人。一名 岩客 。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都不曾答应,理由是喜欢自由自在。值黄巢起义,携家入 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吕岩 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号 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 吕祖或 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 永乐镇(今属 山西 芮城)人,或称世传为 东平(治在今 山东东平)人。 河中 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 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 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 黄巢之乱,遂携家归 终南,放迹江湖间。相传他后来在 长安酒肆,遇到仙人汉钟离,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 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 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其他诗词: 《梧桐影》《清风吟》《促拍满路花》《汉宫春》《西江月》

创作背景

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原文 :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意:

条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竿和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都撑着伞,原来是想利用伞,借助风力,使船前进

创作背景

诗人在1192年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相传其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收录于《诚斋集》。

原文: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

辛弃疾画像 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篇二:《牧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古诗词以其特有的风韵,令很多人为之着迷,然而, 为什么还要学古诗 古诗和白话文都可以表达相同的思想,但古文更简洁、更幽雅…… 白话文像一杯平淡的水,人靠这平淡的水而活下去;古文像一粒糖块,偶尔的加一块在水中,你会有一种甘甜的回忆,人可以在平淡中活着,但如果你自己懂得给自己加点糖,生活会更幽雅、儒雅、文雅。学习古文,像和一个睿智的深邃的老人对话,让你受益无穷……

如何学习一首古诗呢?

看懂“文题”

注意从文题中推测、预知、理解古诗词的大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题直接点明了诗词的中心及内容,有的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了解诗人 了解作者的生平,当时的处境,性格特点,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好坏,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的情绪,面对相同的处境,不同的作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李白与杜甫,由于他们的性格不同,即使处境相同,则他们诗的意境也不同。

通读诗句

读懂“注释”注释,是学生自读课文的重要凭借。

展现“画面” 根据诗文想象诗文大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浮现,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理解,能更深入体会理解古诗的内容。直观,熟记于心,印象深刻。 再现“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

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整理出来的学习一首古诗的环节自学牧童。

了解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通读诗句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铺”字为什么读pū? 蓑衣”平舌)

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

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一试。

读懂“注释”。

展现“画面”。 理解第一句诗。

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你是从哪句知道的?(草铺横野六七里) 请大家再认真读这句诗,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原野辽阔) 1.哦!你知道了原野辽阔,你是从诗句中哪些词知道的?(六七里,横) 这六七里是不是指原野实际的长度?(不是)

对了,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长,这六七里要形容从原野的这一头到原野的那一头很广很广。这六七不是确切的数字,其实,古诗中像用到这类虚指的诗句很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三千尺”指什么?(指瀑布很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也是要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2.原野真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原野的辽阔。

同学们读得不错!这里的六七里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

3.如果你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还会感受到什么?(美,绿,平坦等)诗中哪一个字体现呢?(铺) “铺”字什么意思?(铺开,铺展)

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像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这铺字用得太好了!

4.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原野的大与美吧!(全班齐读)

理解第二句诗。

1.师:置身于这绿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此时此刻,原野上传来了什么声音?(笛声)

2.那是什么样的笛声?(悠扬,优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吹笛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是牧童,善于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

4.这诗句中的“弄”是什么意思?(逗弄)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弄清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

5.是啊!晚风中的牧童,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随着晚风吹来,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

6.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读完这句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天真,可爱,调皮)

7.多可爱的牧童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诗。(真棒!同学们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天真。)

8.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理解三、四句诗。

瞧,牧童上场了,他在干什么?

1.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广阔的原野,一个可爱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闲地躺在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这种情景,诗中怎么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相机教学“蓑衣”,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你能从图上指出来吗?蓑衣有什么作用? 其实,蓑衣还有御寒作用,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气味,防蚊虫叮咬。

3.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

① 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② 他是很自在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当被盖吧!)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

这样的生活真是——? (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6.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赏皎洁的明月,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两句诗。

7.老师也想读读这两句诗,请听好,“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睡月明。”

8.你们发现了什么?把“卧”改为“睡”不好吗?为什么?(说得真好!)“卧”躺或趴

9.牧童选择了这种最舒服的仰卧姿势,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此时,他可能会想起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交流。

10.谁来说说,此时,牧童可能会想些什么?

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由,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这样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感受?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11.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牧童的生活,你会用哪个?

师: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读————

1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刻画了一个可爱、调皮、安然自乐的牧童形象。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牧童》诗。这样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的羡慕,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来背一背这首诗吧。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一个挑战。

①谁来背。 ②全班背。(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拓展: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

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几首,大家一起欣赏。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牧童捕蝉的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另一位唐代诗人栖蟾也写过一首《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宋代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七岁就写了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作业:

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提示“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要写清。要求合理想象:之前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去草地,在草地发生什么,牧童的心理活动以及心情。你还可以想想作者怎么看到这个景象的,作者什么感受,什么心情。

板书 牧童

看懂“文题” 七八里 宽阔

了解诗人 (景)

通读诗句 三四声 静

读懂“注释”

展现“画面” 卧月明 安详、恬静 (事)

再现“意境”

对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篇三:《《牧童、舟过安仁》诗意》

牧童晚归,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牧童晚归,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牧童晚归,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牧童晚归,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篇四:《古诗牧童的诗意_牧童原文赏析_作者吕岩》

<牧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吕岩。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言]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诗。古诗牧童的诗意_牧童原文赏析_作者吕岩。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注释]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弄:逗弄,玩弄。古诗牧童的诗意_牧童原文赏析_作者吕岩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鉴赏]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篇五:《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鉴赏]
这是一首作于离筵之上的送别诗。一位姓赵的都督即将带兵开赴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在宴席上,有人倡议分韵作诗,王维抓阄得“青”字,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上面这首诗。
全诗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胜利,不惜牺牲。其时赵都督还没有动身,因此诗中采用的是虚拟的语气,描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把它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井陉”,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以上两联,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颈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正面写他立功报国的思想。“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这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见决心始终如一。
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以议论结束全诗。上一联作正面抒情,这一联从反面议论,加以强调。“岂学”表示不应该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书生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难免会有许多牢骚不平甚至生出弃文就武的想法。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因此借题发挥,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这首送别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


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相关热词搜索:牧童的诗意 牧童的作者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牧童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168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