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边塞的诗词

边塞的诗词

2016-04-07 12:48:2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边塞的诗词(共5篇)边塞诗词《青海高原一株柳》边塞诗词补充:【原文】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释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天空密布阴云,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到玉门关的边境防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篇一:《边塞诗词

《青海高原一株柳》边塞诗词补充:

【原文】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天空密布阴云,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到玉门关的边境防线。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荒凉的沙漠里,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赏析】

凉 州 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释义】

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用葡萄制成的美酒,斟在白玉琢成的夜光杯里;正在大家“欲饮” 时,乐队奏起了琵琶,像是在催促战士举杯痛饮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即使喝醉了酒,躺在沙场上,你们也不要笑我;要晓得从古以来在外作战的人,有几个能够安然回乡呢!

【赏析】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边塞的诗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

【释义】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篇二:《边塞诗词鉴赏》

边塞诗词鉴赏

教学目的

1、 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盛唐边塞诗和晚唐边塞诗的特点。

2、 了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3、 掌握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4、 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2、 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边塞的诗词

1、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二、欣赏著名边塞诗人

(1)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

(2)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

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3)王昌龄的边塞诗,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以入乐的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边塞的诗词

三、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

四、中学生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如下几把打开通往凯旋门的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 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所以,对中学生而言,要找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去挖掘出来呢?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五、解答课后练习题

赏析《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设题: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解析:诗的前两句从景物描写入手,情景交融。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写浩渺的青海湖上空弥漫着浓密的长云,在湖的对岸横亘着绵延千里的茫茫雪山。二句“孤城遥望玉门关”写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画面作者抓住边塞典型的景物,极力渲染西

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以黄沙百战,金甲穿破,点出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残酷艰苦以及敌军的凶悍边境的荒凉。在这样的环境下,将士们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以身许国的豪迈誓言。第三句的金甲穿破更能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定。)

篇三:《边塞诗词鉴赏》

边塞诗词鉴赏边塞的诗词

一、边塞诗和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边塞诗是描写边塞生活和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

二、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一)反映边塞风光 大漠、黄沙、雪山、长云、阴山、瀚海、黄河、凉州、楼兰、长城、孤城、受降城、玉门关

(二)反映军旅生活 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三、边塞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描绘边塞风光;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勇气和乐观坚定的豪情;表现穷兵黩武的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表现思妇怀远征人怀乡;描写紧张而艰苦的战斗生活;讽刺前线部分将帅的腐败无能;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四、鉴赏练习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边塞的诗词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②,都护在燕然③。

[注释]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秦汉时的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的自称。②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1.颔联中的“征蓬”、“归雁”是指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请分析颈联中“大”“直”“长”“圆”四字的妙处。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②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③芦管:即芦笛。

1.诗的前两句写景,分别是什么角度来写的?给人的共同感受是什么?

2.分析诗中是怎样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的。

渔家傲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诉衷情

南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③,身老沧州④。

【注释】①梁州:今陕西南郑一带。②貂裘:貂皮大衣。③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抗金前线。④沧州:指隐士住的地方。

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

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①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②。八百里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声④。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⑥,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陈同甫:名亮,字同甫,南宋词人。②梦回:梦醒③八百里:指牛。麾下:部下。炙:烤肉。④五十弦: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⑤的卢:一种烈性快马。⑥君王天下事:指抗金复国大业。

1.上阕“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句,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2.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篇四:《关于边塞的诗句》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关于边塞的诗句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关于边塞的诗句

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8、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14、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其二>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1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篇五:《边塞的古诗》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的古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赵将军歌>

唐·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边塞的古诗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6、<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7、<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1、<出塞·高秋白露团>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12、<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3、<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陇西行·十里一走马>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6、<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17、<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8、<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19、<渡河北>

西汉·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20、<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边塞的诗词相关热词搜索:描写边塞的诗词 关于边塞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边塞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边塞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431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