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2016-04-08 12:29: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人内心的感动(共5篇)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教材解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是必修1,本册书除第一单元是诗歌外,其他单元都是记叙性的文章。所以本学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文写作。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写记叙文时,如果题目能触动自己的感情,或者引起自己的兴趣,就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即使平时作文写不通的...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描写人内心的感动》,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教材解说: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是必修1,本册书除第一单元是诗歌外,其他单元都是记叙性的文章。所以本学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文写作。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写记叙文时,如果题目能触动自己的感情,或者引起自己的兴趣,就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即使平时作文写不通的学生,也会写出比较通顺的作文;反之,如果学生对题目不感兴趣,像挤牙膏一样硬写,即使平时作文不错的学生,也会写得磕磕绊绊。这就说明写作文,不能光会写法,更要选择内容。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 如何提炼素材?

3.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情感与态度

1.要勤观察、勤纪录、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

2.要热爱生活,有动于衷、常动于衷。

过程与方法

本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结合印发的典型例文讲写作知识——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及如何提炼素材。第二课时分析鉴赏典型例文来明确讲如何写。

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如何提炼素材?

教学难点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好细节?

教具准备

印发典型例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如何提炼素材?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一、导入设计:

让学生读下面的文章:

我的母亲(片段)

邹韬奋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人坐在一个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不然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用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脩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脩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

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得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向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地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在我额上吻了几吻。

【注】西席:西宾(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

束脩(xiū):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

思考:不知同学们读了上面的文章是否被感动?感动你的是什么?什么叫“心音共鸣”?

文章很感人,打动人的是那深深的母爱。深深的母爱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读者,这就叫“心音共鸣”。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使读者和作者“心音共鸣”是记叙文所要达到的写作效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模块“表达交流”部分的“心音共鸣——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二、合作探究: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

让学生阅读《父亲》,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集体讨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 父 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

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车越开越快,看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漠的城市越来越远,忽然间有一种激动让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泪水潸然而下„„

明确:

(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父亲》,那是因为作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就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本文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因为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父亲的言行打动了作者。这就说明作者的心灵非常细腻。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例如: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另一个同学则在高考中这样写道:“《圈》: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前者认为无事可写,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

(2)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比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表现出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从而唤醒读者孝敬父母的良知,这就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3)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因为在座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比如《父亲》一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

老师总结:

通过上面两项内容的学习探讨,我们已经明白了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即心音共鸣——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要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先能抓住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但抓住了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这只是事情的表象,要让你观察到的表象打动读者,并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还要对你所观察的表象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出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的深刻思想,也就是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下面我们讲如何从所观察到的事件表象中提炼深刻的思想主题。

2、怎样才能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方法:老师明确提炼素材的方法,并提供素材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提炼素材的练习,最后就每位同学提炼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学生读下面两则故事,进行提炼素材练习:(课后练习)

A、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脚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观点:(1)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2)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B、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儿面哩。”

观点:(1)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曲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新去战胜别人。

(2)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3)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三、课堂小结:

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那么生活处处充满哲理。

阅读文学作品,读者总希望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真正的哲学思辨也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对于自然中的一人一事,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用诗意的观点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洋溢着诗情。

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我们若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万事万物皆可为诗。山野的鲜花,雨后的彩虹,清晨的薄雾,无不让人心旷神怡;看世俗价值,坦然面对责难,微笑承受负重,无不让人心胸豁达乐观;超越庸俗的生活,拥有博大的情怀,挥洒激荡的热情,无不让人激情澎湃。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

欧阳修说:“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播其情。”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张晓风说:“如果有一天,我因生命衰竭而向上苍祈求一两年额外加签的岁月,其目的无非是让我回首再看这可惊可叹的山川和人世。能多看它一眼,便能多用悲壮的、虽注定失败却仍不肯放弃的努力再解释它们一次,并且也会欣喜地看到人如何用智慧、用语言、用管弦、用丹青、用静穆、用爱一一对这世界作圆融的解释。”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我们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社会。同学们,当你们具有了这样的修养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会感觉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呢?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原文,弄清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哪几方面入手,然后老师结合例文讲具体的写法:抓住细节,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阅读课本P58,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明确:1、发掘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颗树,水中的一层浪花。总之,不管是什么,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并通过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2、提炼素材。

素材只是表象,运用素材的目的是表达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和领悟。你写的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一定要把它们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 3 、整体构思。

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去表达,这样才能锦上添花。所以动笔之前,你得好好构思一番。如果写人,就想想,写他的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与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是不是相吻合;如果写事,就要想好,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应放在哪几个环节,是用顺序还是倒叙等。最好先列一份提纲。

二、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几篇好的记叙文,让学生领悟记叙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一)、阅读文章,解读评析怎样写好细节。

细节(郁建民)

黄昏,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面对满天晚霞,回忆起他们的年轻时代。

“你还记得单位组织的那次春游吗?大家一起正说笑着,你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我一看,原来你在为我系松开的鞋带。那时,追求我的人很多,可我却选择了你。因为你是第一个想到为我系鞋带的男孩。” “没想到这一系便系了一辈子。”老头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几分当年的“阴谋得逞”的笑意。

“还记得那次吃水饺吗?你坐在我对面,一直微笑地看着我。还要我慢慢吃,别烫着。等我吃完水饺,你才告诉我你要去出差了。这时,离火车进站只有半个小时了,而你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哩!你也真是,干嘛不早说!我多吃几个水饺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老头不搭话,只是微笑着,一如当年看着那个吃水饺的女孩。

“记得那次吵架吗?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吵架。我很生气,打开箱子收拾衣服。我动作很慢,希望你能说几句好话留住我。可你却背对着我,一声也不吭。我只好拖着箱子出门。走在夜晚冷清的街道上,我有些害怕。我忽然觉得,在这个城市里,只要走出家门,便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接纳我,收留我。于是我又自己回家了,可我一回来却发现你又不在家„„

“我找你去了。我以为你会往东边走,东边人多,安全。谁知你往西边走了。”

“西边人少。我想,你要是来找我,你一下就可以看见我。”

“我没找到你,差点急疯了。我回家看见你,冲你大发脾气。我规定你以后吵架只准往东边走,而且不许超过500米。”

“也真是,我就那么等你来找。我们哪像是吵架,倒像是小孩子过家家。”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忽然都吃了一惊:我们想起来的怎么竟全是细节。

是啊,两位老人携手走过了大半生的风雨坎坷,其间,也经历了不少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到最后,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竟然全是相濡以沫的细微末节。

1、问:文章能否触动你的心灵?如果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

学生发表意见,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总结评析:

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萦绕在我们心间,环绕在我们周围。怎样把这些动人的瞬间形诸于笔,让它们形象可感呢?这得借助于细节描写。文章通过细节,把平常生活还原的有滋有味,人物的情深意浓通过细节表现出来。

篇二:《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教材解说: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是必修1,本册书除第一单元是诗歌外,其他单元都是记叙性的文章。所以本学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文写作。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学习了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学习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场面描写的具体方法;在《鸿门宴》一文中学习了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在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等文章中学习了写真事,抒真情等记叙文写作要领。但是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还是抓耳挠腮,写不出东西来,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没有抓住心灵的出发点。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命题作文时,如果题目能触动自己的感情,或者引起自的兴趣,就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即使平时作文写不通的学生,也会写出比较通顺的作文;反之,如果学生对题目不感兴趣,像挤牙膏一样硬写,即使平时作文不错的学生,也会写得磕磕绊绊。这就说明写作文,不能光会写法,更要选择内容。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 如何提炼素材?

3.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情感与态度

1.要勤观察、勤纪录、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

2.要热爱生活,有动于衷、常动于衷。

过程与方法

本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结合印发的典型例文讲写作知识——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及如何提炼素材。第二课时分析鉴赏典型例文来明确讲如何写。 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如何提炼素材? 教学难点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具准备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印发典型例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如何提炼素材?

一、导入设计:

让学生读下面的文章:

我的母亲(片段)

邹韬奋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人坐在一个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用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惰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惰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得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

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地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在我额上吻了几吻。

师:读完上面的文章以后,不知同学们读了上面的文章是否被感动?感动你的是什么?什么叫“心音共鸣”?

生:上面的文章很感人,打动人的是那深深的母爱。深深的母爱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读者,这就叫“心音共鸣”。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使读者和作者“心音共鸣”是记叙文所要达到的写作效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模块“表达交流”部分的“心音共鸣——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二、合作探究: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

方法:让学生阅读《父亲》,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集体讨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父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 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

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 “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 “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明确:

(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父亲》,那是因为作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就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本文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因为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父亲的言行打动了作者。这就说明作者的心灵非常细腻。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2) 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比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表现出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从而唤醒读者孝敬父母的良知,这就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3)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因为在座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比如《父亲》一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

老师总结: 通过上面两项内容的学习探讨,我们已经明白了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即心音共鸣——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以及怎样才能抓住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但抓住了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这只是事情的表象,要让你观察到的表象打动读者,并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作用,还要对你所观察的表象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出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的深刻思想,也就是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下面我们讲如何从所观察到的事件表象中提炼深刻的思想主题。

2、怎样才能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方法:老师明确提炼素材的方法,并提供素材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提炼素材的练习,最后就每位同学提炼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师: 同学们,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学生读下面两则故事,进行提炼素材练习:

(1)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脚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生1: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生2: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其他略。

(2)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

面也看娃儿面哩。”

生1.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曲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新去战胜别人。 生2.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生3.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生4.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三、课堂小结:

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那么生活处处充满哲理。

阅读文学作品,读者总希望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真正的哲学思辨也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对于自然中的一人一事,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用诗意的观点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洋溢着诗情。

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我们若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万事万物皆可为诗。山野的鲜花,雨后的彩虹,清晨的薄雾,无不让人心旷神怡;看世俗价值,坦然面对责难,微笑承受负重,无不让人心胸豁达乐观;超越庸俗的生活,拥有博大的情怀,挥洒激荡的热情,无不让人激情澎湃。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

欧阳修说:“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播其情。”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张晓风说:“如果有一天,我因生命衰竭而向上苍祈求一两年额外加签的岁月,其目的无非是让我回首再看这可惊可叹的山川和人世。能多看它一眼,便能多用悲壮的、虽注定失败却仍不肯放弃的努力再解释它们一次,并且也会欣喜地看到人如何用智慧、用语言、用管弦、用丹青、用静穆、用爱一一对这世界作圆融的解释。”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我们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社会。同学们,当你们具有了这样的修养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会感觉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原文,弄清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哪几方面入手,然后老师结合例文讲具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阅读原文,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明确:1.发掘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触发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件工艺品;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颗树,水中的一层浪花。总之,不管是什么,你一定要被它感动过,并通过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2.提炼素材。

素材只是表象,运用素材的目的是表达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和领悟。你写

篇三:《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写案

编写:周祖红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克服被动写作,能写真人真事,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

【教学重点】

学习怎样才能把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写得感动人 。

【教学难点】

通过典范例文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动。即学会寻找动人点。

【课堂导写】

一、写作要求

写作练习三: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话题,写记叙文。

要求:真实、感人,用细节演绎情感。500字左右。

二、经典展示

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1.阅读《话题探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守候妈妈的脚印

(1)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常常要到离单位20公里的小村子里去拍些风景照片。村子不大,有100 多户人家,虽说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美,但地处偏远,村里出行仅靠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

(2)去的次数多了,就熟悉了村头靠近路口的一户人家,石头砌成的三间房子,屋后是一排白杨树。家里住着一老一小。老奶奶有70多岁了,小孙女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儿媳妇在南方打工,每年春节回来。

(3) 夏日的一天,拍完风景图片,已是时过中午,有些口渴难耐的我,从山上下来,直奔那三间石头房子。院门半开,老槐树底下有一张小木床,老奶奶睡着了,小孙女看见我来到了门口,正要叫醒老奶奶,我急忙摆摆手,随后向她做了个喝水的手势。

(4)小女孩扑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望着我干裂的嘴唇。我摘下墨镜,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冲她微微一笑。她认出我来,转身就向石头房子里跑去,然后端来一葫芦瓢清水。

(5)农家的的水清凉甘甜。小女孩长得很白净,好奇地看着我脖子下挂着的照相机,怯怯地问:"阿姨,你能给我照个像吗?"我顺手把葫芦瓢放在车架子上,高兴地说:"好嘞,来,你到那边有花开的地方,阿姨给你拍一张,下次来送给你。"

(6) "阿姨,我想让你拍妈妈的鞋印。"小女孩乌溜溜的眼晴里充满了渴望。我有些不解,端着照相机,一脸茫然。

(7)小女孩低着头小声说,村里好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妈妈和爸爸走的那天,很冷,天上下着雨,爸爸和妈妈背着两个大包顶着雨出门去了。妈妈走在爸爸的后面,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妈妈走了之后,大门外有妈妈留下的脚印,等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蹲下来看妈妈的脚印……

(8)我害怕妈妈的脚印被人踩没了,找一块塑料口袋盖在上面,用破锅盖罩着,破锅盖的

上面是枣树枝。小女孩边说,边拉着我走到大门右边,蹲下来,轻轻地拿开干枯的枣树枝,揭开破锅盖,掀起五个塑料袋,露出一个轮廓较为清晰的女鞋印,右脚的。

(9)我的眼睛霎时潮湿。

(10)小女孩用手掌不停地拂去鞋印边上洒落的泥土;用手指抠出鞋印里的小泥块;撮起小嘴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把鞋印吹得干干净净后,一双小手在鞋印里,轻轻地摩挲……

(11)端起相机,镜头里的鞋印和那双细嫩的小手,让我看到一个幼小的心灵,沿着悠长悠长的四季,默默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漫长无边的等待,静静地守候那份鞋印里的母爱。 思考:

1.说说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2.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说一说。

3.本文作者如何写出了母亲父亲的爱?

4.总结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方法。 三、病例探究

阅读《我很孤独》,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不感动人。跟《指尖上的父爱》对比,你觉得需要修改什么,为什么?总结借鉴写好感动的人和事的技巧。

我很孤独 化学课上,老师正在讲解作业上的错误。

我翻开发下来的作业,一个个鲜红的大“X”蹦入我的眼帘。此时,我真是气得直想哭:怎么做错了这么多题?没办法,我只得认真地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解。

我很投入,眼睛一直跟着老师走。他讲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起了氮的固定作用”这我懂,但运用到解综合应用题时,我又迷惑了,只好埋着头一个劲钻研。老师速度真快,我还每来得及理清这道题的思路,另一道题的解法又从他的口中倒出来了。我的脑子一片混乱,可以说是满“脑”狼 藉。

我就这么一直迷迷糊糊地在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对不对──对”“是不是──是”“明不明白──明白”的对答声中,胡乱地窜来窜去,转来转去。嗨,怎么没人理我?什么“是”,什么“对”,什么“明白”,你们注意一下我的存在好不好?

我正懊恼,老师似乎用余光瞥见了我,有意识地问了我一句:“有没有问题?”“没有!”又是一阵整齐爽朗的回答声,当然我没有开口。老师叫了我名字,问“你呢?”我低着头回答道:“有。”我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但我还是勇敢地抬起头看着老师。这时我才发现,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像是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随即又转过头去,笑着摇了摇头,我知道那是取笑。我还看到老师的脸上也带有微笑,我不敢向坏的方面想,只是想把不懂的弄清楚。

老师很有耐心重复多次给我讲解,我听得很认真,终于算是透彻地理解了。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黑板。但我的余光还是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神态和表情。他们在自己干自己的,没有听老师讲,是的,他们不须听,他们懂得比我多。唉,此时的我被一种孤独的感觉笼罩着,我觉得是一个人在上课,我真是恨透了自己的无能。都怪我平时不努力学习。这样下去,我怎么能够考上大学?大学是人生里程的瞭望塔,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远大目标的选定,人生价值的创造,以及最终体现生命的伟大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恨死自己了。

老师的题目讲完了,我也努力把一切都弄明白。我为自己的收获感到高兴。

指尖上的父爱

我的父亲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他做过整整40年乡村小学老师。父亲不仅仅是老师,还是家里几亩自留地的主劳力,平日里起早带晚干农活,他的双手因此磨砺得十分粗糙。

我刚学会走路时,常是被父亲的手指牵着的。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指头,我总是感到很安全。父亲对我从不娇纵,即使是下雨天,泥路很滑,父亲也依然是一根手指让我抓着。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再从泥水里爬起来时,等着我的还是那根手指,绝不会多出一根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我在小学五年级听了父亲一年的语文课。现在想起来,父亲的讲课虽说扎实细致,却并不很生动,这和父亲严厉的性格有关。听过父亲讲课的学生都知道,父亲有个标志性的姿势。“你们给我听清楚这一点!”每当讲到关键的地方,说着这话的同时,父亲总是将沾着白色粉笔灰的右手食指高高举过头顶,于是全班几十双眼睛就聚焦在那指尖上,而父亲强调的知识点就铭刻在了我们脑海里。父亲教书认真,对我尤其严格,因为我从小特别马虎,做事粗枝大叶。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面批,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都不会放过,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戳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当时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上了初中以后,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段时期,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我到县城参加高考。7月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荫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我觉得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那是我的第一双皮鞋。父亲说我的脚码已经和他的一般大了,他试过那双鞋,很合适。新鞋有点紧,我穿的时候,父亲用那粗大的右手食指当鞋拔,可是费了好大劲也不行。我笑笑说:“您的手指头在里面,我的脚后跟就只能在外面了。”父亲抚了抚有点疼痛的手指,也乐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写着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那是父亲用指尖在窗外反过来写的。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清楚。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说会好些。

那以后,在风雨人生中,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曾经在大考前树起我的信心,曾经在旅途中敲响我的心窗。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源不断。

四、温馨提示

(一)怎样让细节感人

1.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2.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二)本次作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篇四:《形容内心感动的句子

1、她这样寂寞洁白,像山茶。

2、人活的越久,包袱就越重。没有办法想怎样就怎样!所以,需要愿意一起承担的对象。才能继续走下去!

3、我心潮腾涌,就像平如镜的湖泊泛起层层的微波,半晌,心里都是感激和喜悦。形容内心感动的句子

4、看到你,使我想起了以前你帮助我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7、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8、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9、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10、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形容内心感动的句子

12、爱一个人,不应该左顾右盼,从今以后,只想和属于我的他一起走向尽头。

13、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14、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15、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16、牵着的手,决不会放开,纵然颤抖的手指上没有红绳,也没有誓约的戒指。

17、老是逞强的话,幸福就会溜走哦!

18、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19、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20、就算是随波逐流,只要是在前进就好!

21、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如果能一直站着就是胜利了啊!

22、就算再痛苦,只要活着,一定会有好事!

篇五:《描写内心感动的句子》

1、虽然追求的理想,跟涌现的现实,总是互相敌视总是无法圆满如意,但是,人想要得到,就得付出代价,或许这就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一个人不会懂另一个人。懂了,就不寂寞了。描写内心感动的句子

4、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5、人活的越久,6、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7、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8、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心灵的宝藏;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门外清明的风景;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才会一片一片飘进窗来;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我们才能坦然勇敢走出门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9、爱一个人,不应该左顾右盼,从今以后,只想和属于我的他一起走向尽头。描写内心感动的句子

10、至少昨天和今天很幸福,也许明天又会伤心的哭泣,但后天,阳光一定又会照射过来的。

11、就算是随波逐流,只要是在前进就好!

12、她这样寂寞洁白,像山茶。

13、我心潮腾涌,就像平如镜的湖泊泛起层层的微波,半晌,心里都是感激和喜悦。

14、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15、牵着的手,决不会放开,纵然颤抖的手指上没有红绳,也没有誓约的戒指。

16、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17、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如果能一直站着就是胜利了啊!

18、就算再痛苦,只要活着,一定会有好事!

19、幸福很简单,就是我和你一直在一起。

20、人总会有一个忘不了的人,但是人生还很长,如果为了这一点小事就介怀不已,那麽人还用生活吗?

21、老是逞强的话,幸福就会溜走哦!

22、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23、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内心感动的句子 描写内心感动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人内心的感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人内心的感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460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