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2016-04-26 13:19:4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共5篇)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劳动节快乐》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劳动节快乐》《劳动节快乐》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节日,五月,又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日子。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春风送爽的今天,在此,向所有的劳动人民由衷地道一声:“五 一”国际劳动节快乐!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奔波的身影,乡村田野上到处都留下了劳动者...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篇一:《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劳动节快乐》》

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劳动节快乐》

《劳动节快乐》

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节日,

五月,又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日子。

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春风送爽的今天,

在此,向所有的劳动人民由衷地道一声: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

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奔

波的身影,

乡村田野上到处都留下了劳动者辛劳的脚印。 满是茧子的双手钢铁般厚实有力,

撑起人生的理想与信念。

点点汗滴珍珠般闪烁光芒

与天相辉与地相映。

汗水染绿大地点缀了祖国山河的美丽,

无私奉献向人类播洒芬芳与快乐,

劳动人民才是大地的精华。

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民族的富强,

今天的主角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

不惜挥汗水洒热血奉献无悔的青春。

把萋凉的荒山改变成一片片美丽的果场,

在乱石废岗中建立起一座座壮观的高楼大厦,

穿越高山峻岭筑就了一条条现代化的高速信息公路, 奋斗者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业绩。

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是他们构建了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激情澎湃的季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衷心地祝愿:

------伟大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篇二:《古诗》

一、填空题。(23分)

1、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5分)

(1)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4)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 2、在括号里填上植物名(4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少一人。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3分) (1)举头( )日近,回首( )云低。 (2)(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3)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蓝 。 4.在括号里填上数字(5分):

(1)危楼高( )尺,手可摘星辰。

(2)朝辞白帝彩云间,( )里江陵( )日还。 (3)碧玉妆成( )树高,( )条垂下绿丝绦。

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气象的词(风、雪、霜、雷、云、雾、雨)。(6分) (1)朝辞白帝彩( )间 。 (2)北风吹雁( )纷纷。 (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 )细( )不须归。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 (6)夜来( )声,花落知多少。

二、选择题。(16分) 1、诗人杜甫人称( )。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选出李白的作品:( )

A《咏鹅》 B《登鹳雀楼》 C《送元二使安西》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 )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

6、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 ) A.推 B.敲 C.扣 D、拉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D、李白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 )的《蜂》。 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1、野旷天低树 苏轼 《宿建德江》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四、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相应的古诗。

1、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正如王安石所写的《 》: , 。 , 。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爸爸妈妈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 3、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

4、当我们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时,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如,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与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5、在《登鹳雀楼》、《锄禾》、《望庐山瀑布》这三首诗中,描写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6、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五、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 骆宾王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 ) 《春晓》—( ) 《望庐山瀑布》( ) 《山行》—( ) 《咏鹅》—( ) 《忆江南》—(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六、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1、写春景的: 2、写夏景的:

3、写秋景的: 4、写冬景的: 5、写长江的: 6、写黄河的: 七、根据诗句写成语。

1、花落知多少 ( ) 2、轻舟已过万重山(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 4、读书破万卷 ( ) 5、粒粒皆辛苦 ( ) 6、相逢何必曾相识( )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8、万紫千红总是春( )

六年级古诗文竞赛试题

一、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0分)

1、少壮不努力, 。

2、 ,能开二月花。

3、碧玉妆成一树高,

4、

5、儿童相见不相识,

6、前不见古人,

7、欲穷千里目,

8、

9、醉卧沙场君莫笑,(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1 0、黄沙百战穿金甲,

11、

12、洛阳亲友如相问,

13、劝君更尽一杯酒,

14、独在异乡为异客,

15、

16、又疑瑶台镜,

17、日照香炉生紫烟,

18、桃花潭水深千尺,

19、众鸟高飞尽,

20、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 。 。 。。。 ,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高秋月照长城。,王孙自可留。

21、 ,轻舟已过万重山。

22、白发三千丈, 。

23、两岸青山相对出, 。

24、莫愁前路无知己, 。

25、柴门闻犬吠,

26、黄四娘家花满蹊,

27、黄师塔前江水东,

28、两个黄鹂鸣翠柳,

29、此曲只应天上有,

30、随风潜入夜,

31、

32、西塞山前白鹭飞,

33、春潮带雨晚来急,

34、欲将轻骑逐,

35、遥望洞庭山水翠,

36、野火烧不尽,

37、

38、

39、千山鸟飞绝,

40、清明时节雨纷纷,

41、银烛秋光冷画屏,

42、 。 。 。 。 。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 。 。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 。

,浮萍一道开。,霜叶红于二月花。

43、南朝四百八十寺, 。

44、夕阳无限好, 。

45、采得百花成蜜后, 。

46、爆竹声中一岁除, 。

47、春风又绿江南岸,

48、

49、黑云翻墨未遮山,

50、欲把西湖比西子,

51、

52、不识庐山真面目,

53、

54、

55、纸上得来终觉浅,

56、梅子金黄杏子肥,

57、泉眼无声惜细流,

58、

59、

60、

二、 连线题。(

野旷天低树

万里长征人未还

明月来相照 。 ,两山排闼送青来。 。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南望王师又一年。 ,少壮工夫老始成。 。 。 。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有源头活水来。 8分) 苏轼 《竹里馆》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王维 《宿建德江》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篇三:《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 读懂古诗,了解《秋浦歌》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4.了解体会《悯农》中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抒发了对广大农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秋浦歌》

一、谈话导入,诵诗入题

师:劳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辛苦、高兴、很有成就感

师:你能用学过的关于劳动的古诗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课件出示(3张)《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李绅《锄 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张俞《蚕 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关于劳动的古诗。(课件出示诗歌)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点名反复读,读出问题(字音)

师:“赧”读什么?指导书写。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课件补充背景) 生:齐读

三、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同学 们自由的诵读,把你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强调出来。 (学生自由诵读,个性得到张扬。环节灵动,教师依据学生思路安排教学,目的构建起那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受李白热情讴歌劳动工人质朴,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

(课件标红“炉火”“红星”“紫烟”“赧郎”)

1、预设环节一:“炉火”

师:为什么炉火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板书“炉火”)

生:炉火红艳艳,照亮了整个天地。

师:炉火还是怎样的?你想到什么句子或词语来形容这里的炉火?

师: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照天地

师:是呀!天地之间一片红彤彤,你觉得炉火照红了哪?

生:工人们的脸庞、铁锹、河水、树木、云彩、月亮„„

师:(随便指教室里的任何物件或人)这儿是红的,这也是红的,那儿也是红的。惟宇茫茫,都笼罩在红的天地里!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些什么? 生1:拿画笔记录此时的壮观美丽!

生2:在这红艳艳的世界里,我陶醉了,我只想一饱眼福,让这美丽时刻永远留在脑海里。

生3:激情燃烧的红色浸润着我,我诗兴大发,用诗歌记录下此时的豪言壮语。(读诗)

生4:我只想兴奋的尖叫起来„„

2、预设环节二:“红星”、“紫烟”

师:从他的朗诵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板书:红星)

生:飞溅的火花到处都是。

师:“红星”是什么?“紫烟”又是怎么来的?

生:红星是钢花飞溅,紫烟是炉火太热,燃烧了许多东西,而冒起来的轻烟。 师:红星怎么样?“乱”是什么意思?

生:红星乱,乱飞乱溅的意思。

师:飞溅着的红星可能会溅到哪儿?

生:工人的衣服上、脸上、手上、炉火中„„

师:从这个“乱”字,你感受到什么?

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

(以上预设环节画面组合)

师:(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师:看到这种热烈而壮观的画面,你最想吟诵诗中的哪两句?

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烟雾袅袅。如划过长空的流星跳的非常欢快。

„„

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生: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

3、预设环节三:“赧郎”

师:你还想强调你脑海中的哪一幅画面?(课件出示诗歌)

师:你强调的是一幅赧郎冶炼的画面,“赧郎”什么意思?(板书:赧郎) 师:“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

师:赧郎们个个脸红通通的,工人们的心情如何?他们是怎么劳动的? 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生2:激动,他们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师:唱着歌儿劳动,是呀,“歌曲动寒川”,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们会唱什么歌呢?

生:(唱——)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师:想听一听吗?(播放课件:冶炼图配乐劳动号子)

师:这样的劳动号子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

生:高亢激昂、热情奔放、扣人心弦、鼓舞人心„„

师:这们的号子难道仅仅就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曲子吗?这分明就是李白心中的一首?

生:赞歌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师:赞美了冶炼工人什么?

生:乐观向上、热爱劳动、积极进取„„(板书)

师:这样高亢的号子,这样催人奋进的赞歌是该把冰冷的河水给震动了!但这能真地震动吗?这是什么写法?

生:夸张

师:你觉得“动”仅仅就是震动的意思吗?结合情景说一说它还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响亮的劳动号子惊动了寂静的夜。(读)

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读)

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心,使他为之一振。

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

„„

师:是呀,铮铮号子,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李白的心,冶炼工人那十足的干劲、乐观的精神折服了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四、拓展升华,感悟李白

师:这里的寒川就不仅仅是冰冷的河水了,其实它还是什么?

生:“寒川”还是李白那颗冰冷惆怅的心。郝郎们那激人奋进的劳动场面感动了李白,消融了李白心底的那丝如寒川般的哀愁。

师: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百篇”。才华横溢、浪漫不羁的他本应享有仙人一般的天伦之乐,可他却为什么满怀惆怅,心里冰凉? 师:出示李白资料,朗诵。(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为什么愁了吗?

生1:他愁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

生2、他愁自己再也不能实现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了。

生3、他愁自己一身才学,却没有一个发挥的大舞台。

生4、他愁社会动荡,眼见百姓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却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生5、他愁朝政日趋势下,奸佞当道,国家蒙受灾难。

„„

师:是呀,李白无比忧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满腹经纶,却得不到权贵重用;空有一腔报效祖国的男儿豪情,却始终不能实现。这就是李白心中一生都无法抹除的隐痛。他觉得自己的处境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师:李白的愁好比寒川,却胜过寒川。李白在秋浦时,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山穷水尽,没有了出路,没有了光明。也就是在这时,一副感人至深的劳动场面,让他震撼了。在这一瞬间,他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举杯泼墨诗一首,热情讴歌众郝郎。”终于一首不朽的诗歌《秋浦歌》诞生了,一首诗坛上为数极少的热诚讴歌劳动工人的《秋浦歌》诞生了。 生:配乐有感情的朗诵。

板书:

炉火 乐观向上

红星 赧郎 热爱劳动

动寒川 不畏艰辛

(二)《悯 农》

师:惊心动魄的劳动画面固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劳动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痛苦。请同学用刚才的方法学习《悯农》。

一、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二、相互交流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诗歌)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三、品析体会

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课件逐句出现)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 (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四、对比感悟

1、对比读。

2、议议: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的情感有何不同?(课件出示两首诗歌)

《秋浦歌》描写的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高昂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的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处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的真挚同情。

五、小结: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悯农》留给我们的是劳而不得的悲愤。诗人用精炼的语言,不仅描写了不同的劳动场景,更抒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劳动者的真挚情感。

板书:

悯农

一粒粟 万颗子

闲田 饿死

气愤、深深的同情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篇四:《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9、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篇五:《赞美劳动者的诗句》

马美在奔跑,人美在勤劳。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赞美劳动者的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赞美劳动者的诗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相关热词搜索:歌颂劳动人民的春联 歌颂劳动人民的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歌颂劳动人民的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761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