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2016-04-26 16:2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共4篇)论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的“诗味”说论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的“诗味”说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在南宋中期诗坛上有着重大影响。杨万里不仅是南宋著名诗人,也是一位诗歌理论家,他的诗论主要集中于他的《诚斋诗话》中。《诚斋诗话》共70余则,其中...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杨万里的古诗都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篇一:《论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的“诗味”说》

论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的“诗味”说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在南宋中期诗坛上有着重大影响。杨万里不仅是南宋著名诗人,也是一位诗歌理论家,他的诗论主要集中于他的《诚斋诗话》中。《诚斋诗话》共70余则,其中“诗味”说是其诗歌理论的中心思想。

一、“诗味”说的嬗变

“诗味”说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问题,即如何表现才能使诗歌产生更好的审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问题。以味论诗、品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常见的现象。《礼记·乐记》云:“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用大羹遗味来比喻朱弦遗音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到了魏晋六朝,陆机在《文赋》中第一次用“味”来说明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继陆机之后,齐梁时的刘勰开始把“味”作为文学创作和鉴赏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来使用:“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总体看来这些概念都要求文学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审美兴趣。钟嵘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这实际指出,情感性和形象性是产生美感的基础,从而第一次把“味”这个美学概念与诗的审美特征紧密联系起来,这在“诗味”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唐代以“味”论诗文者更多,如日僧遍照金刚认为景理相惬、景情相融的诗才有“诗味”,皎然以“风味”专指诗的风格(《诗式》),还有刘知几、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对诗味都有论述。唐代“诗味”说成就最高的是司空图,他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韵味说”,提出“味外之旨”,“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盖绝句之作,本于诣下之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尚复以全美为公,即知味外之旨矣。”(《与李生论诗书》)认为诗歌的韵味不只是艺术形象本身所显示出来的东西,它还包括了借助于欣赏者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所引发出来的东西。

到了宋代,以“味”论诗论文的现象更为普遍。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评

韦应物、柳宗元的诗云:“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其他如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王直方《王直方诗话》、张戒《岁寒堂诗话》等都对“诗味”进行了阐述。杨万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诗味理论,为“诗味说”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杨万里的“诗味”说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有很多关于诗味的具体论证和论述:“《金针法》云:‘八句律诗,落句要如高山转石,一去无回。’予以为不然。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 他认为诗歌的最高境界是“诗已尽而味方永”。《诚斋诗话》主要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方面探讨“诗味”。

(一) 语言形式方面,注重句法

句法,是指诗歌词间与句子间的组合规则。杨万里不但作诗句法形式灵活多样,论诗也多注重句法。在他看来,句法是诗法的基石,尤其对江西诗派的句法了然于心,《诚斋诗话》记录了他参究句法的心得体会

1、 推崇句法凝炼,但内涵丰富、言简意深的诗歌。

《诚斋诗话》第13则: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

杨万里举具体例证,反复说明要把丰富的意蕴压缩在最少的语言之中。要做到“诗已尽而味方永”,在有限的诗句之内要尽可能多地表现思想内容。

2、 认为作诗要奇,要有惊人句,这就要求诗要想象奇,诗句奇。

《诚斋诗话》第7则: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寡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陂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此亦是用东坡云:“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几首诗,都可以称为奇崛怪异的代表。首先是诗思奇。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平常的事物陌生化,怪异化,如大胆地想象“袖中有东海”,“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其次是采用词语错配的方式,从而产生奇的效果,利用词语之间不确定的意义联系,激发读者的想象,从而参与意境的创造。

3、 注重成语典故的点化熔裁。

《诚斋诗话》第十五则中说“诗家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举山谷《猩猩毛笔》为例,猩猩毛笔是毛笔的一种,《鸡林志》:“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云猩猩毛笔。”山谷咏的是猩猩毛笔,但不直接说,而是用隐语用典的方式道出。随后用东坡、老杜、刘景明的诗进一步举例分析。末尾作者说:“此皆翻案法也。”这里的翻案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可称为“反用故事法”,指就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采用逆向语势或否定语势,转换出新的思想境界;另一种可称为“反用诗句法”,特指翻转或否定前人或他人的诗句,展示自己的新见解,如苏轼就杜甫“忽忆往时秋井塌”的诗意,在前面加上“何须”二字否定,意义就比杜诗翻进了一层。对于翻案法,作者在诗话中举了很多例子,如在第12则中,作者说“‘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作者认为,翻案法能使诗意更加婉曲奇妙,是学诗应该掌握的一种手法。

(二)思想内容方面,强调诗教

杨万里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准绳,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他比较全面地继承了儒家关于诗歌本质的一些思想,同时又注意到诗歌固有的美学特征。他认为诗歌是矫正不善的工具,要发挥美刺作用,因而其主张的味外之味就不光是一个技巧风格的的问题,而更多是属于诗歌价值的范畴。这实际上体现了儒家温柔敦厚、主文谲谏的诗教。

《诚斋诗话》第10则云: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左氏传》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此《诗》与《春秋》纪事之妙也。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惟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唐人《长门怨》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是得为怨诽而不乱乎?惟刘长卿云:“月来深殿早,春到後宫迟”,可谓怨诽而不乱矣。近世陈克咏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是得谓为微、为晦、为婉、为不汙秽乎?惟李义山云:“侍宴

归来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可谓微婉显晦、尽而不汙矣。杨万里认为,同样描写宫怨,“珊瑚”二句虽然骂得痛快淋漓,但艺术的感召力却不如刘长卿的“月来”二句,因为前者没有做到“怨诽而不乱”,不符合儒家“温柔墩厚”的诗教,但同时说明后者更耐人寻味。同样讽刺唐玄宗娶儿媳,“汗简”二句不如侍宴二句,因为前者浅近直露,后者委婉深刻。委婉含蓄并不等于晦涩,杨万里追求的是外在平淡内在深隽。这里诚斋强调的是晚唐诗歌的讽谏性与艺术魅力,将晚唐诗歌提高到了近风雅的高度。在《颐庵诗稿序》中他曾说:“三百篇之后,此味绝矣;惟晚唐诸子差近之。寄边衣曰:‘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吊战场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折杨柳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百篇之遗味,黯然犹存也。近世惟半山老人得之。”万里对于晚唐的推崇,也正是晚唐诸子之诗风“虽乏二子之雄浑,然‘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犹有国风小雅之遗音。”因而,作者推晚唐实是推崇笔法含蓄、意境深远、温柔敦厚的诗味。诗歌要发挥教育作用,诗人就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自拔流俗的棱棱气骨,不能随波逐流。杨万里极力倡导文学家要心怀天下,不畏流俗,直言敢谏,认为这才是诗歌的正道。

《诚斋诗话》虽然只有70多则,但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诗味”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性灵派诗论家就是以“弦外之音,味外之味”作为诗论的原则的。总之,杨万里的诗歌理论,在我国古代诗歌批评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很值得我们去整理、研究与探索。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篇二:《杨万里简介及部分诗作》

(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杨万里简介及部分诗作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杨万里的古诗都有:》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古诗悯农杨万里 古诗咏菊杨万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杨万里的古诗都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杨万里的古诗都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7697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