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2016-05-18 11:14:2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共5篇)从深圳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摘要: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总结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不足可以很好的反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效果。本文对深圳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总结与归纳,并总...

《从深圳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第一篇

摘要: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总结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不足可以很好的反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效果。本文对深圳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总结与归纳,并总结了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深圳、改革开放

众所周知,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局部推进与初创奠基时期(1978-1985)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2月,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的报告》,要求深圳、珠海在3-5年内“建成对港澳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和新型的边防城市”。1979年7月,中央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时期(1986-1992)

1985年8月,邓小平指出:“我们特区的经济从内向转向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能出口的好的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它的关就还没有过,还不能证明它的发展是很健康的。不过,听说这方面有了一点进步。”1986年初,国务院召开中央特区工作会议,要求深圳特区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铺摊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坚持“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结合、综合发展”,努力发展成为一个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特区。1986年开始,深圳特区进入一个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和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

(三)增创新优势与跨越式发展时期(1993-2002)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由过去主要依赖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素质,增创新优势。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1995年,江泽民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此,中共深圳市委实施战略调整,提出“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创新优势转变。同时,提出以“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时期(2003至今)

进入新世纪,深圳发展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2003年,中共深圳市委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先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观,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正如上文所书归纳的深圳改革开放的进程,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诗句形容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速度,肯定能得到很多人的赞成。确实如我们从媒体电视报纸,以及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的那样——深圳,中国的亚洲之窗。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与时俱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的一切变化,都应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以及党中央关于继续深化改革的正确性。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以下的数据资料:深圳为中国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地均产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贸出口总额稳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12年居大中城市第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国际机场为大陆四大机场之一。

可是仅仅在30年前,深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6元。经过27年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速度。这就是世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

而纵观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扣除价格因素,GDP是1978年的13.3倍,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接近4万亿元。中国开放性经济水平明显提高。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从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从29年前1.67亿美元,到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之首。2006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7%。我国连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了5.7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下降到2000多万,反贫困工作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困——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大批外逃的现象早已销声匿迹,并出现回流的现象。

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大事,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神州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都频频传来捷报。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从政治上看,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民主传统比较薄弱的国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专制主义的阴影,等级观念、人治观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积。加上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等,这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民主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发展起步较晚;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定性思维,以及人们通常将“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模式看成“水火不相容”的,给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政治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再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确实企图“西

化”、“分化”中国;国内极少数人企图呼应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这一切说明了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表明政治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

面对上述形势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建设底子薄,又遭到“文革”的严重摧残,人们思想观念上存在着简单地以“政治”画线,排斥外来文化、鄙视传统文化的观念,知识和文化处于贬值状态。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被冲破,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精神被激发,人类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思维方式被我们所接受。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推崇优秀文化蔚然成风。

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取得巨大进步,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正在被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华大地兴起,有力地推动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到来。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发展进步。鸦片战争以来,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频遭西方列强侵略的中华民族,已经走向振兴。神州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这些发展进步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才使我国从困境中重新奋起,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才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大提升。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正是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改革开放,正是在中国基本国情之下的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第二篇

新华网深圳11月25日电 题:改革开放成就“深圳速度”

新华社记者王传真 吴俊

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的深圳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28年后的今天,深圳已成为拥有超千万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先机。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经济高速增长,“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

28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980年-2007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2007年,深圳实现GDP6801亿元,位列全国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外贸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列全国城市第三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领先全国的“深圳效益”。28年来,深圳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今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2007年,深圳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9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 2007年深圳专利申请量358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198件,占53.6%,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2170件,占全国总量的39.8%,连续4年居第一位。深圳全市自主品牌已达5万多个,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

良性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007年,深圳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达3.48亿元,比上年提高0.5亿元。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不断下降,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6.9%和4.7%。深圳已经开始走上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

用好用活政策,创造多个“第一”

28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勇敢地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启了中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进程;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率先按市场原则形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认为,深圳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好用活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

特区建立之初,中央赋予一些特殊的经济优惠政策和相对灵活的经济管理体制,但如何用好、用足、用活这些政策,而不是“用歪”政策,对特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圳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进行制度创新,勇于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深圳市还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率先建立和完善政府、单位、个人共担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覆盖户籍和非户籍员工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为全国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了经验;率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执行力和行政效率,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负责任、有权威、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方面作出了探索。通过这些改革,深圳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今天的深圳依然在多个领域创造“第一”。在11月19日至20日于深圳召开的广东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说,深圳将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深圳特区改革攻坚的重要突破口,用5年时间建立起全新的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比全国提前7年完成。

着眼全球,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梁桂全认为,深圳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在特区建立初期,发展加工贸易是优惠政策下效益最快最好的形式。但深圳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较快地从单纯的贸易活动中脱离出来,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后又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目标和战略,最终将目标定位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并朝这个方向努力推进。

同时,深圳始终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从1993年起,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目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达148家,全市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

梁桂全说,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特区的发展必然要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深圳特区能及时与国际产业转移与分工相承接,从制造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在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中升级调整,因此能把握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的机遇。 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尽管深圳28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深圳正处于“四个转型期”:一是社会发展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二是产业发展由低端向高端转型;三是城市建设由二元化向特区内外一体化转型;四是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一些事关全局的宏观性、战略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一步,深圳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用世界眼光和标准推动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深港合作和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与速度相统一,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模式作出新贡献。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30周岁,“特区中的特区”光明新区3周岁。

既不同于行政区、也不同于开发区的光明新区,兼具开发区和行政区双重职责的光明新区,是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寄希望光明新区:打造深圳经济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区内的大片“绿地”,路旁的道道“绿荫”……走进光明新区,处处见“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业”……人们看到了更多的“绿”。【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绿色”,已成光明新区的标准色,现代化的绿色新城正在崛起。

生活、工作在光明新区的花甲老人汪明齐,以一首七律诗抒发他的3年感怀:“新区开建启宏图,规划先行高点筹……再干三年刮目看,光明更亮绿更稠”。

“绿色”,铺就着光明新区的发展之路……

用“绿色”手笔绘“光明”

坚持科学规划先导,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光明新区成立伊始,就为“新城”定制了一整套“绿色”规划,并以此拉开新区城市大开发、大建设的大幕。

3年前,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给新区规划建设设定标准:“从某种程度上看,新区的城市形象要能代表深圳城市建设的未来,要向国际一流城市看齐,用国际化的视野和高于特区的标准规划绘制新区„绿色蓝图‟。”现在,他又遵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高了标准:光明新区将努力打造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成为深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空间”、“绿色生态”,一连串的“绿色”意识;《绿色新城总体规划》、《绿色新城建设行动纲要和实施计划》、《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40多个“绿色”规划;制度创新、政策保障、技术引进、资源支持,多方面的“绿色”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改革发展启示录

30年前,深圳有个罗芳村,深圳河对岸的香港也有个罗芳村。深圳罗芳村农民年收入134元,而香港罗芳村却高达13000港元。一河之隔,差之百倍。

30年后,过去水草寮棚的深圳河北岸,魔术般耸立起与南岸香港相媲美的摩天大楼。 如今的深圳,可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GDP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人均GDP全国第一;外贸出口连续17年全国第一,占全球比重高达1.2%,超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出口额。

站在全国看深圳,这是快速崛起的典范,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让历史昭示未来,“而立之年”的深圳在改革发展实践这本大书中留下了哪些启示?

人口超过1400万,GDP已达8201.23亿元,外贸出口连续17年全国第一,167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深圳

改革开放是特区脱胎换骨的法宝

8月25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系列活动:五个领域60大项目开工仪式”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挥毫题写的蛇口“海上世界”隆重举行。随着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一声动工令,深圳市范围内60大项目宣布一起开动。

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达到1053亿元。按照规划,招商局将在未来5年至8年再投资600亿元,再造一个新蛇口。

时隔30年后,蛇口再次成为目光聚集的焦点。作为最早开放的“一个圈”,蛇口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30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

当时西方媒体惊叹:“铁幕”打开了!

改革的画卷于是铺展开来。没有钱,如何杀出一条血路来?参照国际惯例,向地要钱。1987年12月1日,为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换取建设资金,深圳举行了新中国首宗土地使用权拍卖会。一块面积为8588平方米的土地,起价200万元,最后以525万元成交。深圳敲下这一槌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这一切在当时还是“违规”行为。但几个月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草案,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此开始了我国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

光靠卖地还不够,深圳想到了“借鸡下蛋”――引进外资。深圳特区建立之初的10年内,正逢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珠三角大规模转移的机遇,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接收外资的地区。1978年12月18日,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当天,我国首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决定落户深圳。紧接着,外资企业在深圳遍地开花。1979年底,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搭着自行车过罗湖关,在深圳开建全国首家合资酒店。同一年,泰国农牧业大王谢国民率领正大集团进入深圳,取得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深圳特区最早、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漫步今日深圳街头,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展示着这个年轻城市的朝气与活力,在鳞次栉比的高楼掩映中,曾经的地标建筑国贸大厦已显得有些陈旧,它的高度早已被地王大厦和正在建设的京基大厦相继超越,但它所象征的“深圳速度”却仍激励着深圳人。据统计,30年来,深圳市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56.2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27%,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底,世界500强中已累计有167家企业在深圳投资。

今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延伸到全市,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深圳发展由此步入了“大特区”时代

经济体制调整、两次思想解放,行政体制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路越走越宽”

解放思想是特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8月22日,“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上,《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张晓林在讲话中说到,深圳30年发展历史硕果累累,其中经验很多,但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成果都与解放思想紧密相联。

记者不禁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时,一位当地电视节目主持人见到火炬手高擎奥运圣火,从小平画像前微笑着跑过时所讲的话:没有当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圳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谈。

思想总是要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一定走在雷鸣之前一样。1978年,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题的思想解放风暴席卷中国。而在此之前,淮北农民在分田到户的“生死书”上摁下手印、北京中关村的科技人员丢下“铁饭碗”的消息都给“跃跃欲试”的深圳以足够的勇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帷幕,建立特区,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最大的实践之作。

破旧鼎新一直是特区人的优秀品质:面对“计划崇拜”,深圳确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目标;面对谈钱色变,深圳喊出了“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时代口号;在“杀出一条血路”的征途上,深圳“摸着石头过河”,留下了许多全国首创。深圳落下了土地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深圳率先改革了传统的劳动工资制度和组织人事制度;深圳第一个在全国放开了物价管理体系;深圳制定了全国的第一部采购条例„„

前些年,一篇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深深触动了深圳人的心。一时,“特区不特”,深圳与“标兵”的差距在拉大,与“追兵”的距离在缩小。但深圳没有害怕,相反,在思想解放的征途上,深圳反而大步向前。

《关于改革开放的诗歌》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第三篇

三十年的展望 春风,

在南海边奏响鼓点。 改革,

复苏了古老的土地。 求索的路,

在我们脚下延展一一一 风雨中,

我们携手走过三十年!

荣耀超越梦想, 信仰给予我们力量! 时代感召着我们前行, 旗帜指引了我们的方向。 总设计师的教诲 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三个代表的先声 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和谐社会助力中国梦想!

啊,祖国, 我们与你共荣! 我们在前进,

前进在复兴的路上!

《改革开放诗歌》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第四篇

篇一:改革开放
 

作者:流深
 

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鱼,滋润了华夏中原
瞧那——
华丽的服饰、多样的菜谱、林立的楼房、奔跑的汽车
可我却依稀记着——
粗布灰衣、苦涩菜根、飘摇草房、木轮推车
他们哪去了?为什么不见了?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全靠那短短几个字
却凝缩了整个江山的分量
三十年前伟人的先见之明,改写了中华的命运
三十年后愚人的不自量力,写不尽变化的内涵
 


篇二:改革开放的春风
 

作者:忠民
 

改革开放的春风
是祖国母亲温暖的手
拂去了贫穷的满面愁容
摇醒了愚昧缠身的噩梦
那久违了的笑靥呵
像枯木逢春的鲜艳花朵
纵情摇荡心中的喜悦……
 

改革开放的春风
是祖国母亲手中的绣花线
绣出了麦浪滚滚稻花飘香的富裕家园
绣出了崛起的城市时代的色彩涌动车水马龙的繁华
绣出了一条条宽敞的马路连着城乡一体化
绣出了56个民族的水手同划一艘和谐共进的时代之舟
绣出了神州处处火树银花不夜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
是祖国母亲挥洒自如的画笔
她蘸着时代浓烈的芳墨
画风得风画雨得雨画个艳阳天
和煦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我们心中
画劳动者滚滴的汗珠是晶莹的清露汇成江河海洋
载着13亿艘航船乖风破浪驶向幸福生活的彼岸……
 


篇三:改革开放忆昔看今
 

作者:七四十
 

三十年改革开放,
中华之貌大变样。
改革前:
计划经济物价稳,
凭票供给锁市场。
百姓办事有难处,
大事小情难抵挡。
家家户户土坯屋,
男男女女有惆怅。改革开放诗歌
一年四季拼命干,
依然是:
粗茶淡饭少钱粮。
文化生活更贫乏,
想看电影串村庄。
晚上下班更难熬,
煤油灯下苦思量,
致富之路不敢走。
只能是,
一日三混度时光。
开放后:
市场经济搞得活
财务丰富资源广。
百姓有钱心安定,
红白喜事尽风光。
村村寨寨铺油路,老老少少住新房
科学技术大发展,
至今是:
美味佳肴尽力享,
文化生活更充实。改革开放诗歌
观看电视精神爽,
家家安电灯,
煤灯已消亡。
户户装电话,
华夏皆通畅。
中华民族尽欢喜,
五湖四海喜洋洋。
这真是:
改革开放结硕果,
市场经济放光芒。
今昔对比两重天,
犹如地狱与天堂
 


篇四:激情点燃梦想在改革开放中飞翔
 

作者:雅宓
 

我有一个梦,一个水电建设者都有的梦。
在梦里,我们能展翅飞翔,
飞翔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之上,
看尽那改革开放的新气象。
 

我有一个梦,一个水电建设者都有的梦。
在梦里,我们会体验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喜悦,
喜悦里有飞旋的发电机转子,还有那建设工地的鸟语花香。
 

我有一个梦,一个水电建设者都有的梦。
在梦里,我们会看到父母、爱人、孩子的笑脸,
他们陪伴在建设者的身旁,天伦之乐的笑容写在脸上。
 

三十年的改革成长;
三十年的梦想飞翔;
收获的喜悦荡漾在水电人心房。
大通河畔,不再是无边的黑暗与寂寥,
是水电建设者无私的奉献,把夜空照亮。
 

山谷中传来第一声巨响,
黄河上架设起第一道钢梁。
建设者们用辛勤与汗水,谱写着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旭日东升,我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光辉下;
大河奔腾,我们用无悔的青春点燃激情与梦想。
 

三十年的改革成长;
三十年的梦想飞翔;
当巍峨的高山披上曙光;当奔腾的黄河洒满金黄;
站在高耸的电站坝顶,耳边传来的是那发电机隆隆的巨响;
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这里没有林立的大厦;
荒凉贫瘠的峡谷就是水电人的战场。
 

这是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风雨历程,
中型公司成立之初蹒跚的步履,困顿彷徨。
苏只电站宛如一颗明珠,照亮了中型公司前进的方向。
建设者稳健的步伐,正昂首阔步迈在发展的大道上。
 

绵延的嘉陵江、美丽的大通河,
一路播洒汗水,一路种下希望。
新项目的开发使中型公司逐渐成长,
cdm项目的注册成功更让我们斗志激昂。
 

巨变与我们相依,感动和我们相伴;
我们由衷赞叹,赞叹我们美丽的家乡,
我们放声歌唱,歌唱我们无私的建设者,
是他们,照亮了家乡——中国的希望。
 

改革开放是契机;
开拓创新是动力;
科学发展是前提;
让我们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让我们奋发进取一路前行;
用激情点燃梦想;
让梦想展翅飞翔。


篇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怀念小平同志
 

作者:孤一
 

提起我蘸满墨水的笔
却迟迟不敢在纸上行走
生怕我粗糙的文字玷污您历史的功绩
更怕我狭隘的无知写不全您英明的智慧
 

面对今时今日一个富强、崭新的中国
此时生长在处处能享受改革硕果的幸福时刻
人民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您
没有在想您的时候缺少思念
 

三十年前的今天
是您以巨人的智慧和魄力
拉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幕布
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也是从您拉开幕布这一天开始
大多数人还在迷茫中疑惑
而您,则以超人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远见
早已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三十年改革的硕果我们早已品尝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惊叹
惊叹您当年怎会一下子就能神奇般的点出中国改革的前沿
 

在那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
您一声改革的号角恰似巨人的震吼
惊醒了等待百年的国人
这声震吼犹如滚滚春雷
迅速地响荡在整个中华大地上
由南到北,从东到西
也响彻了长城,震撼了世界
 

历史浓重地记载了一九七八
中华民族地史册中更不会忘记您的名字
人民们分明看到新中国改革开放那厚厚的历史画卷中
您的名字是那么整齐,那么醒目地伫立着
——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看今日的中国
英明的接班人继往开来
改革更是进展的如火如荼
在那数也数不尽的改革建设工地上
处处都能看到您的影子
但却再也看不到您的身躯


《红色经典诗歌》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第五篇

篇一:十月,用红色写下忠诚


作者:鲁韵随风


注定十月的广场 鲜花簇拥
注定那血一样的中国红
飘扬在祖国的每一片天空


流动的血脉中 喷涌出
火热 喷洒我的热情
祖国, 我用这红色
写下对你的忠诚


请允许我 靠着你
坚强的臂膀 风雨来袭
用身躯为我们遮挡 不受伤
每个醒来的早晨 都能
看到你慈祥的模样


我不允许 任何人将您伤
如果是这样 你的儿女
都会用生命捍卫你的安康
十月,我用生命 用血一样的
色彩 写下对你的忠诚


篇二:红色七月


作者:深红浅红


忘不了九十二年前的七月
碧波荡漾的南湖上
你恰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
将红色的光芒洒向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
从此
你带领着红色的中华民族
把红色的革命种子
播撒到祖国的每一处角落
你举着镰刀斧头图案的红色旗帜
犹如在黑暗中擎着一盏明灯
你引领着中国人民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一步一步
走向胜利
走向光明
走向天安门前
看那国旗升起时舞动着别样的红
红色七月里
让我们用深情的笔墨
书写那一段艰辛的烽火岁月
让我们用红色的歌声
唱出今天的幸福与和平
让我们红色的心境心中
永藏一个光辉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
你是一团永不磨灭的火
你是一盏永远长明的灯


篇三:红色的生命


作者:半生为梦


岁月无情地切开了血管
生命仿佛在一刹那之后
没有了自由
血液如同洪水
静止在陨石划亮的星空


一条银河挂满了血迹——
那是懦弱者胸脯上血红的刻痕
那是绝望者的泪珠匍匐滚过的褶皱
那是死亡者静止的呼吸


我不相信
热血淹没在黑暗中
沸腾化成了暗淡


我也不相信
红色的印迹
会像风吹过的沙漠一般
埋实了脚印


我坚信死亡的灵魂
一直在升华
血液
给了它迷人的光泽


我更相信
生命的产物——
它不会死亡


篇四:红色的十月


作者:老竹


山野披上了红色的风衣,
大地穿上了红色的嫁裳,
江河舞动着红色的缎带,
鸽子沐浴着红色的霞光。
九百六十万红歌唱响,
九百六十万红旗飘扬;
丰收的季节红心激荡,
红色的十月和谐安详。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惆怅,
山河破碎怎不百转柔肠!
多少先烈浴血蹈火赴汤,
几十年转战将鬼魅涤荡;
在红色的十月庄严宣告,
一个红色中国屹立东方。
这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
这是勤劳智慧的泱泱之邦。红色经典诗歌
当内忧外患写进了历史,
振兴的号角又业已吹响——
君不闻深圳速度惊寰宇,
君不见日新月异建设忙,君不闻莺歌笑语遍身州,
君不见国强民富乾坤朗。
好一派举国上下红火火,
教故人永远不再感叹沧桑。
啊!巍然屹立的长白、昆仑!
啊!万古奔流的黄河、长江!
你是红色十月的卫士,
你是红色十月的证章。
让我为红色十月唱首赞歌,
飞过蓝天,飞过海洋;
飞进未来彼岸的理想。


篇五:红色信仰


作者:太子东


曾经滋养了几千年的帝王
傲视朝圣者嚣张的目光
没读懂西天取来的真经
火药却装进了侵略者的枪
华夏大地满目疮痍
人民在血与火中彷徨


是谁打破了桎梏我们的枷锁
谁又能引领我们重新走向富强
有一批人远赴重洋
他们取回新的真经——马克思列宁主义
他们在小舟中酝酿惊涛骇浪
他们的组织叫——中国共产党
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团结起来就是太阳


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一个新的信仰
人民要当家做主
民族要独立解放
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要紧握手中枪
抛头颅 洒热血
每一个胸膛都是一堵抵御外侮的墙


生命燃起斗争的火焰
血肉铺就胜利的道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由衷的赞美又饱含着多少信赖与希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激励新中国的儿女奋发图强


在继承中发扬
一位慈祥的老人指给我们中华崛起的方向
改革 开放
血汗育出中华盛世迎风绽放
摩天大楼耸起民族的荣光
国产汽车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宇宙飞船划出世界的七彩虹桥
三峡奏响发展的华章……
科技兴国
“中国造”把世界点亮


驻足回望史册
尽数五千年风流
品读“三个代表”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
鲜艳的党旗坚定的飘扬着
永不褪色的信仰


篇六:红色记忆


作者:付秀艳


党啊!你如婴孩般秘密诞生在游船上,
虽然只有二十几人,
却给受苦受难的人民带来希望,
马列主义是你的终生信仰,
陈独秀李大钊为你播撒下种子,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传播着你的思想。


党啊!你如地下火秘密活动在地下,
虽然黑夜般的黑暗,
却给人民带来白昼样的光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你不败的信条,
毛泽东的慧眼看见中国国情,
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你行动的标准,
周恩来南昌打响了第一枪,
你从此有了武力后盾。


党啊!你因着勇敢而成为红色,
多少中华儿女赤胆忠心,
姜姐许云峰前赴后继不畏牺牲,
洒下红红的鲜血染红中国大地,
红岩开遍红焰焰的山丹丹花。红色经典诗歌


党啊!你有着雄厚的人民基础,
那就是挥舞镰刀割稻的农民,
抡动大锤打铁的工人,
你汲取着不竭的人民之泉,
有着不干涸的力量,
水可以载舟,
你最清楚这个真理。


党啊!你是广大人民的带头人,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你奉行的准则,
人民跟着你步上康庄大道,
试看今朝欣欣向荣的景象,
便是你挥汗如雨的杰作,
今日以高昂的雄姿走在世界的前列,
你做出了人类不朽的功绩。



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相关热词搜索:歌颂改革开放的诗歌 改革开放诗歌朗诵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深圳改革开放的经典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164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