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田园诗

关于田园诗

2016-05-24 09:27: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田园诗(共5篇)关于陶渊明田园诗论文-艺术论文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价值——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凡是杰出的作家,对其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总应该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曲折的反映。也就是说,他的作品要对人类有认识作用。那么,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呢?如果我们说,陶...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田园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陶渊明田园诗论文-艺术论文》
关于田园诗 第一篇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价值

——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凡是杰出的作家,对其时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总应该有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曲折的反映。也就是说,他的作品要对人类有认识作用。那么,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呢?如果我们说,陶渊明田园诗中那些对当时现实的田园生活进行了客观描绘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我以为,陶渊明的全部田园诗(包括那些抒情之作和幻想之作)都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里仅仅以他的幻想之作《桃花源诗并记》为例,试作如下分析:

《桃花源诗并记》尽管是用浪漫主义手法虚构出来的一个乌托邦,但实际上它是东晋社会现实的产物。东晋王朝在失陷了中原、偏安江左后,腐朽的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仍在进行着激烈的内部夺权斗争,使人民长时期处于动乱不安之中。兵役、劳役、水灾、旱灾,加上东晋名目繁多的赋税,真是无灾人祸,逼得人民四处逃亡。后来,匈奴、鲜卑的统治者在攻陷中原后残酷杀戮汉族人民,这种逃亡的现象就更为严重了。元兴三年“晋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刘毅任江州刺史时给皇帝上书说:“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史书关于当时人民大量逃亡的记载,不胜枚举。当时逃入深山的人大都是:“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又如《晋书·庚衮传》便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王公之唱义也,张弘等肆惊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乃庶姓保于禹山。”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同上面所引述的情况十分相似。这说明陶渊明并非凭空幻想,而是以一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作为创作依据的。

陶渊明早年做过彭泽令,他是由于对东晋黑暗的政治现实不满而回到田园的。他归隐前的家境就不怎么好。“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谷冬陈。”我们认为他的话是比较可信的。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生活就越来越困苦了。“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⑹⑸⑷⑶⑵⑴后来竟穷到“饥来驱我去”的乞食地步,不得不靠自己种田来维持生活。由于与农民共同劳动,接触到农民,便了解到天灾人祸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他不仅尝到了劳动的艰辛,也尝到了挨饿受冻的苦楚:“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当碰到天灾而无收获时,又感到“旧谷既没,新谷未登”这青黄不接时农民挨饿的处境。而农民在地主的残酷剥削下,希望⑺

减少或取消田租的心情,他也有所领会了。这样,便产生了一种没有君王统治,没有官吏收税,人人都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社会理想。这便是《桃花源诗并记》产生的政治原因。

陶渊明是封建社会的诗人。衡量封建社会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我们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压迫与反压迫,经济上的剥削与反剥削。东汉魏晋之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处于尖锐复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产生了“无君论”的思想。魏末晋初的阮籍就有“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的言论。比陶渊明略早一点的鲍敬言又进一步发展了阮籍的理论:“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⑼⑻鲍敬言在这里虽然有复古倾向,但要求“无君无臣”,即排斥统治者则是旗帜鲜明的。陶渊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阮籍、鲍敬言的思想倾向,如果说阮籍,鲍敬言是从政治理论上宣传了“无君论”的思想;那么,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则用形象表现出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政治上没有压迫,即王安石所阐明的“虽有父子无君臣”。第二,经济上没有剥削,即所谓“秋熟靡王税”。第三,人人劳动,男女老少,相互平等,人们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第四,社会风气是淳厚的,相互间友好互助,没有彼此欺诈的坏风气。即所谓“淳薄既异源”。值得一提的是陶渊明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绝不是老子“小国寡民”式社会的翻版。这因为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老子主张人们回到上古时代去,过着复古、倒退、苦行主义的生活,即便有较好的物质生活也不要过,如器械,舟车,甲兵等,也统统弃之而不用。老子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的人们只不过是不受剥削压迫而仍过着晋宋时代人的物质生活,见到外来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而且每一家都盛情款待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另外,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也是绝然不同的。就是《礼记·礼⑽

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能与“桃花源”混为一谈。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依据,作者所设置出的具体蓝图,前者是儒家为了宣传空想的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反映了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的理想和要求。 我们肯定《桃花源》,主要是肯定它的批判性。在这里“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个空想社会,本身就是对当时晋代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空想的,就否定它的主要的社会批判倾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在批评圣西门,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的若干局限性之后指出:“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后来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补充中又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它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⒀⑿⑾陶渊明的这篇《桃花源诗并记》只是一篇短小的文章,当然还不能与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相提并论;但它们的最基本的思想,即幻想消灭阶级与剥削,主张人人劳动,相互平等这几点,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全面公允的评价,也应当作为我们评价陶渊明的基本准则。更何况圣西门、傅立叶要比陶渊明晚了一千多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又指出:“在傅立叶的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放射出对备受称颂的文明造成的灾祸所作的讽刺和批判的火花”这是热情的历史主义的肯定。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对比他们早一千多年的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批判火花”加以肯定呢?

事实上,陶渊明的笔下的“桃花源”对后世的影响是强烈的、积极的。他的“秋熟靡王税”的大胆设想,对历代文人创作揭露封建剥削、赋税征徭的作品很有启发。清初黄宗羲提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主张为了全体人民的福利,取消君位,这种思想和陶渊明的思想是相通的。黄宗羲还把桃源避世与当代的民族斗争联系起来,他在《两异人传》里说:“闻丙戌间有徐姓者,莫祥其名,不肯递发,约其宗族数十人,携牛羊鸡犬菜谷之种,耕织之具,凡人世资生之所需者必备。攀援而上,剪茅架屋数十间,随塞来路。去之三十年,其亲串曾莫得其音尘,不知其生死如何也。昔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古今热望其高风,如之神山之不可即,然亦寓言,以见秦之暴耳,秦虽暴,何至人人不能保有其身体发肤,即无桃花源、亦何往而不可避乎?故是时之避地易,⒁

而无有真避者,今日之避地难,徐氏乃能以寓言为实事,岂可及哉!”桃花源人反抗暴秦的顽强斗争,与黄宗羲提到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都采取这种避地而居的方式,这当然只有在小农经济的条件下才能行通。但以上这些足以表明陶渊明的田园诗,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不但能启发人们的美感,同时它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其三,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当时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不是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的审美理想所决定的。歌德曾经说过,艺术是胎生的,作品也是作家的“骨头中的一根骨头”。“肉中的一块肉”,是他这个人身上的一部分。这就告诉我们,审美主体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性质、地位、作用是何等的重要。一个完整的人,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独特把握现实和反映现实的方式。一部作品的出现好比一个生命的诞生,它是有机的而不是无机的,是完整的而不是分裂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去责怪陶渊明没有直接去表现当时农民日常痛苦生活的。他这样表现而不那样表现,决定于他的生活道路使他形成的特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一句话,创作方式是创作主体审美的个性差异所决定的。 让我引用实验心理学家费希纳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人的心理类似一座冰山,它以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而这恰恰是真正的创造基础。”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许多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中存在着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定型化的弊病,而文艺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从社会学的角度,用阶级分析法去评价作家作品,这和我们对文艺家的创作个性不够尊重与党的“双百”方针未能真正贯彻落实有关,更和我们对作家创作的个性心理研究不够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从这方面入手对陶渊明的田园诗作了粗浅的探讨。愿以此就正于大家。

注释:⑴《资治通鉴》第113卷。⑵《晋书·刘毅传》。⑶《三国志·魏志·田畴传》。⑷《与子俨等疏》。⑸《自祭文》。⑹《有会而作》。⑺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⑻《大人先生传》。⑼鲍敬言《朴于外篇·诘鲍篇》。⑽《桃源行》。⑾袁行⒃

露《中国文学史纲要》。⑿⒀⒁《马恩选集》第一卷P282—283,第二卷P300—301,第三卷P305。⒂《马恩选集》P123—124。⒃《现代心理学史》1986年版P323。

千年的历史见证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诚如木斋先生所言:“渊明诗文之本色,一言以蔽之,自然而已。”[1][1]此之前,就有严羽的《沧浪诗话》称:“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朱熹《朱子语录》也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诸多学者有此心得,可见陶渊明之诗影响之深远。我认为在论述其田园诗“自然”的艺术特色之前,首先应该追本溯源。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2][2]而魏晋时盛行之“玄学”,其本质为道家,同时又糅合了儒家经义和佛学成分。相较而言,我认为陶渊明之“自然”哲学源出玄学而高于玄学,盖因取其“崇尚自然平等、道德完善”为己用,反映在作品上,正如江盈科所云:“陶渊明超然尘外,独辟一家,盖人非六朝之人,故诗亦非六朝之诗。”

陶渊明有句话自评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希望“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3][3]尽管可能确实有这种无奈情怀作祟,但他的追求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他也确实比任何人都接近“自然”的哲学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陶渊明的世界观就恰如其分地体现在他日常之行为及诗歌辞赋的创作之内。在探讨了陶诗“自然”艺术特色的思想来源后,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述“自然”的艺术特色在他田园诗中的表现。

其一,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4][4]四个“真”字,可见陶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

《田园诗术语》
关于田园诗 第二篇

山水田园诗简介 【初识派别】

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描写自然山水、农村景物,表达对安逸

恬淡的闲居生活的歌颂或向往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早在《诗经》中

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影响深远,波及宋元明清,并有

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

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情景交融,

浑然天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真题举隅】

(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关于田园诗】

【关于田园诗】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

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

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

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

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

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

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和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

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

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技法攻略】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人论世,揣摩主题: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通常都会在笔下的山水田园美景

中融注自己的志趣节操和思想情感,其目的是通过静谧的山林、悠闲的水流,创造

出一种山幽水静的情境,借以或表现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或表达对现实的

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或抒写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欣赏这类作品,我

们在欣赏、吟咏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全面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和时

代,因为这些都密切关联着诗歌的情感主旨。做诗歌鉴赏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

种渠道透视写作背景,从而揣摩情感主旨:抓标题,明了主题;抓作者,知人论世;

抓注释,明晰背景;抓关键词,揣摩情感;读题干,揣摩隐含信息。【关于田园诗】

二、捕捉物象,体会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田园诗必然要通过描写山水

田园景物来抒发感情。这些山水田园风光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

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

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主要从

三个方面去把握:一写了哪些景物;二通过这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即画面组

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静,或清新活泼,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阔;三抒

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或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淡泊宁静、悠然自得,或厌恶官

场、向往隐逸等等。

三、分析手法,明辨技巧:

1、调动感官,渲染氛围。山水田园诗往往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嗅觉等感觉描写景物,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如高启《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

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首句“绿池芳草满晴

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

美景。

2、动静结合,营造意境。山水田园诗中摹景物往往将其动态与静态结合在一

起描写,使画面生动活泼。如:王维《鸟鸣涧》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

山里的幽静与闲适,将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虚实结合,丰富内涵。眼前为实,想象为虚;现在为实,过去、未来为虚。

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如欧阳修《琅琊溪》“空山

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末两句实写

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4、巧用修辞,丰富意蕴。山水田园诗可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

夸张等,使山水田园景物描写更为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染力和蕴味。如王安石《书

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关于田园诗】

两山排闼送青来。”末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

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

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认清考点,规范答题

1、认真审题,辨明考点。高考的考点和题型具有稳定性,审题时应有“转化”

意识。命题通常不是以我们最熟悉的方式呈现,审题时要拨开云雾见天日,审出题

目的“原形”(“原型”)。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

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却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

系到答题的方向。任何一道题,命题人都有鲜明的命题意图。审题时,把握了命题

意图,才能明确命题人想考我们什么,才能准确答题,避免答非所问。

2、规范答题,分点陈述。高考诗歌鉴赏题型都有比较固定的解题思路和答题

模式,答题时应按照既定的答题模式组织答案。答题要有分点意识,能够多角度、

条分缕析地陈述答案——有几问就至少分几点;要有赋分意识,根据试题的分值来

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

般可分为两大点或四小点来表述;要有术语意识,答题时一定要使用鉴赏术语,观

点在前,分析随后。

山水田园诗鉴赏术语例举

常见术语

桃花流水——归隐闲适;白鹭黄鹂

——清新明丽;绿树青山——鲜明例举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

常见

意象 清朗;松鹤菊竹——清高隐逸;渡见流出山中花。 ——欧阳修《琅琊溪》(空山、溪水、横头幽草——寂寞清幽;柴扉苍苔

槎、桃花)

——清幽恬静;春风嫩芽——欣欣

向荣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歌颂劳动、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

思想

内容 归隐田园;自甘寂寞、遗世独立;着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富有诗情画意又闲适淡泊、悠然自得;厌恶官场、

充满生活气息)

怀才不遇

清新淡雅、情理明快、简朴洗练、

语言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

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高启《春暮西园》(清特色

明白晓畅、生动形象

新自然)

拟人、比喻、衬托、对比、白描、

表达

技巧 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视觉、听觉、嗅觉、借景抒情、情

景交融、侧面描写、渲染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动静结合)

其他

术语 描摹细致、体物传神、栩栩如生、生动贴切、形象逼真、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新颖自然、不落俗套、跌宕有致、曲尽其妙、物我交融、浑然一体、意味悠长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

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

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田园诗虽然与山水诗并称,但是它们并不是两类相同的题材,田园诗写农村的风光,但其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而山水诗则是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这一主体往往与旅行联系在一起。 田园诗是描绘田园风物的诗歌。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潜,至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诸人。《诗经》中有若干此类作品,如《豳风·七月》依时序写一年的农村劳动和生活,但此后无人继续下去,一直到魏晋之际的陶渊明。此君名潜,字渊明或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始祖,他一生中大部岁月居于山村,创作了大量的歌咏田园意趣的诗作,不过其诗中写到了农村生活艰辛和自己不得已而归隐田园的苦闷的矛盾心理,在其诗中以《归去来兮辞》与《归田园居》最能表达其心情与其矛盾的心理。 由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和官僚地主家庭,所以在其22岁时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开始出仕。从此以后,一会儿出仕,一会儿归田,在不断出仕和归田的反复过程中,他认识到了当时政治的黑暗腐败,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并且感到仕途一路不顺,风险很大。他于是采取了同当权反动统治者不同流合污和洁身远祸的态度。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于他辞官归田之后,鲜明的表现了他厌恶卑污黑暗的官场。不满统治者内部血腥的屠杀而热爱躬耕田园的纯朴生活,他的诗描写了田园自然和农村生活的意趣并表达了对仕途的淡漠。代表作如五言组诗《归田园居》,其一: 少无俗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过去的仕途生活称为“误入尘网”,把辞官归田比作脱出“樊笼”,生动地呤咏“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生活的乐趣,有声有色地以轻松欢畅的笔调和写意手法,展示了恬淡、平和的乡居田园风物。此组诗(其

二)则描写他归田后的日常生活情景: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以平实直白,如话家常的语言写情叙事,抓住特征,叙写他摒除世俗、潜居乡野、躬耕田亩,并在实际劳动中逐渐产生了和农民共同的感情和意愿。此组诗(其三)则描写他的劳动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躬耕虽然艰苦,但其乐无穷。表现了诗人对躬耕生活的深切体验,庆幸于实现了摆脱世俗官场的志愿。他与黑暗污浊的现实相对抗,歌唱劳动,歌唱淳朴平和的田园生活和自食其力的欣愉。他的诗纯是毫无雕饰的“田家语”,平直质朴,却自然流畅,精致清丽,影响深远。 陶渊明的诗大多都是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有的是通过对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的描写,来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有的写躬耕的生活体验,有的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有的表现战乱和灾害中的农村面貌。他的诗质朴浑成但写景并不细腻,重在抒写情趣。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1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

《田园诗及代表人物》
关于田园诗 第三篇

田园诗及代表人物

简介

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解释: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代表人物

王维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

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

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后世评价: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上过中学的人都学过他的《桃花源记》,很多人会随口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然而要进一步对他说些什么,恐怕就有点困难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 那样的人,总得有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若要更进一步了解这位隐逸诗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读他的诗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时更名为潜。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陶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谓学而优则仕。然而看样子陶渊明是不大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

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 ,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 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 东晋是乱世之末,又是佛教风行、崇尚名士风度的时代,因此,才会造就出陶渊明这样超越世俗的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 陆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渊明的,在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上也深受其影响。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关于田园诗 第四篇

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5、屏居淇水上,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斜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10、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13、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4、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15、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16、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8、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9、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0、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21、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2、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2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洛花灯。

24、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25、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目前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2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27、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28、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9、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30、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3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33、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34、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35、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3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0、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41、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42、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4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4、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5、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46、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关于桃花的诗句》
关于田园诗 第五篇

1、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齐己<桃花>

2、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关于桃花的诗句。??谢枋<庆全庵桃花>

3、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吴融<桃花>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5、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韩愈<题百叶桃花>

6、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答问>

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关于桃花的诗句。??徐俯<春游湖>

8、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题桃树>

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11、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1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3、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

14、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理寺桃花>

16、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7、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刘敞<桃花>

18、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19、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20、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2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26、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27、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田园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山水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田园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田园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274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