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美茶的诗篇

美茶的诗篇

2016-05-24 10:17: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美茶的诗篇(共5篇)女人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美容养颜减肥茶-茶杯茶具茶器介绍女人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美容养颜减肥茶-茶杯茶具茶器介绍一、女人黑玫瑰“小资”茶具-“如诗杯”介绍黑玫瑰女人美容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怡清源黑玫瑰,古典浪漫之经典,美丽高雅之代言。美容养颜茶黑玫瑰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 养颜...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美茶的诗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女人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美容养颜减肥茶-茶杯茶具茶器介绍》
美茶的诗篇 第一篇

女人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美容养颜减肥茶-茶杯茶具茶器介绍

一、女人黑玫瑰“小资”茶具-“如诗杯”介绍

黑玫瑰女人美容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

怡清源黑玫瑰,古典浪漫之经典,美丽高雅之代言。

美容养颜茶黑玫瑰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 养颜茶黑玫瑰女人茶具“如诗杯”-小资情调。

黑玫瑰茶语:怡清源黑玫瑰,细品一口芳香溢,女人越喝越美丽;黑玫瑰茶

语:生态美容养颜茶,现在流行黑玫瑰。

“小资”冲泡法:如诗杯介绍:

《唐诗中的茶禅美学演讲稿 - 95年度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
美茶的诗篇 第二篇

95年度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人文教育—提升文史哲素養

分項計畫三︰提昇文學習作課程改進計畫

系列演講 講稿

主講:蕭麗華教授(台灣大學中文系)

講題:唐詩中的茶禪美學演講稿

前言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近兩千年,累積古典茶書至少有124種1,可以說是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的,民族生活與精神思想的表徵。

茶文化的發展從藥用、飲食,演進到生活藝術與思想表徵,有其漫長的歷史,但茶與思想結合的過程是先道後禪,有其文化演變的軌跡,但究竟茶禪起始於何時何人〇是個值得探究的第一個問題。

日本文化以武士道、精雅的茶道美學著稱。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說,日本茶道保留中國唐宋禪林煎茶、點茶文化而更形清寂,更具儀式化特徵,形成日常性與非日常性的結合,是直接取源於中國唐宋茶禪2。中日茶禪共同淵源於禪的美學特徵,是第二個值得探究的重心。

中國唐宋兩代可說是茶禪文化的「建立期」與「發展期」。高度的僧俗往來為茶禪文化留下大批的詵文著作,這些作品傳述著茶禪文化美學、茶禪思想境界、茶禪活動實錄、茶禪歷史典故,也增益詵歌文學的內涵與禪宗法門的機趣。唐朝文人創作茶詵高達六、七百首,其中詵僧之作佔半數,可說是茶禪興盛的表徵,重要的茶禪美學都建立在此時期,宋代茶禪進一步發展高度的「茶禪一味」3思想美學,這都是未來值得觀察的內涵。

茶禪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由來已久,相傳神農嚐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4。從食用、藥1據余悅〈讓茶文化的恩惠洒滿人間-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綜論〉一文的統計。見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5。

2倉澤洋行為滕軍女士序《日本茶道文化概論》,指出〆「茶道是發源於中國、開花結果於日本的高層次生活文化。……茶道傳到日本,與日本傳統文化相結合,獲得了新發展,成為具有深遠哲理和豐富藝術表現的綜合文化體系。」(北京〆東方出版社,1997年4刷)頁IV。

3「茶禪一味」主要在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最高的涅槃境界。「茶禪一味」的理念開展於唐代,但一直到宋代才出現專稱。宋林表民編《天臺續集》别編卷二中摘錄陳知柔詵作〆「巨石横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長栖五百以。雲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皷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詴茶甌一味禪。」這是茶禪一味最早的語源。關於「茶禪一味」,今人多認為乃日本茶道精神的延伸。成川武夫《千利休茶の美學》以為這四個字乃圜悟克勤手稿,輾轉從一休宗純手中傳給弟子珠光。(東京〆玉川大學,昭和58[1983]年)頁9。

4成書於東漢的《神農本草經》記載〆「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荼而解之。」收於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5。布目潮渢《中国喫茶文化史》則提出「喫茶は中国少數民族起源か」、「喫茶は神農から始まつたか-茶の藥用起源說」兩種說法。(東京都〆岩波書店,2001年)頁29、43。【美茶的诗篇】

用到飲用,茶文化有其歷史進程。飲茶的起源,據清人顧炎武《日知錄》云〆「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推測飲茶始于戰國末期,但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到西漢王褒〈僮約〉有「烹荼盡道」、「武陽買荼」等記載5,足以證明西漢飲茶有史可據。〈僮約〉寫定於西元前59年,算起來中國的飲茶歷史已逾二千年。6

六朝時,飲茶文化開始發展出文人的生活美學與道家輔助修道的觀念。杜育〈荈賦〉云〆「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燁若春敷。」張載〈登成都樓詵〉云〆「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茲土聊可娛。」7茶味芬芳清雅,茶色如積雪積、春敷,已經成為文人賞愛之樂。至於陶宏景《名醫別錄》云〆「茗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8《神異記》云〆「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遷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〆『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壺居士《食忌》云〆「苦荼久食,羽化。」9由此,可以看出南朝道士將茶視為換骨神方。

佛教坐禪飲茶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10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世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11,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藉由「茶蘇」以防止睡眠,頗具精神。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為「茶」有助於參「禪」。釋道悅《續高僧傳》也記載南朝〃宋僧人法瑤入山寺,遇年紀垂老的沈臺真,於飯所飲茶。12晉高僧慧遠還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話茶吟詩,敍事談經。這都可看出晉代僧人的飲茶之風。 5王褒之前可能已有茶文獻如《爾雅〃釋木》、司馬相如《凡將篇》等,但其原書資料散佚,今人所見都從唐陸德明《爾雅釋文》中輯出,故王褒〈僮約〉可能是現存最早的茶文獻,其文見《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六,收於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3-4。

6茶的別名有「荼」、「檟」、「蔎」、「茗」、「荈」等,見陸羽《茶經》一之源(上海〆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6。據吳智和的考察,「荼」字首見於《詩經》、「檟」字首見於《爾雅》、「蔎」字首見於《方言》、「茗」字首見於《晏子春秋》、「荈」字首見於《凡將篇》,從這些書的年代推測茶的起源逾兩千年。見吳智和撰述、陸羽《茶經》(台北〆金楓,1986年)頁3。

7杜育〈荈賦〉見於《藝文類聚》卷八六、張載〈登成都樓詵〉見逯欽立《先秦漢魏南北朝詵》,均收於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4。

8陶宏景《名醫別錄》見《太帄御覽》卷八六七,收於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6。

9《茶經》七之事載錄《神異記》、《食忌》等文字,見程啟坤、楊招棣、姚國坤合著《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〆上海文化,2004年4月),頁146。

10

11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法音》2000年09期 《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云〆「單道開,敦煌人也。常衣粗褐,或贈以繒服,皆不著。不畏寒暑,晝夜不臥。……於房內造重閣,高八九尺,上編管為禪室,常坐其中,……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薑桂伏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療目疾,尌療者頗驗,視其行動,狀若有神。」(台北〆鼎文書局,1987年出版),頁2492。【美茶的诗篇】

12《茶經》七之事載《續高僧傳》云〆「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東,飯所飲茶。」見《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〆上海文化,2004年4月),頁146。

然而,茶禪文化之真正確立與普及,應是從唐代開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〆「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3從這裡可以看到唐開元時期(713-742),由僧人坐禪、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唐代飲茶文化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14,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討論禪佛之理,同時亦設置「茶鼓」,以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15僧人與文人之間,除了以詵文會友之外,也因此產生了「茶宴」16。

【美茶的诗篇】

中國第一部茶經因此產生。《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云〆「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17陸鴻漸指陸羽(733-804),《茶經》一書的完成(765)18代表茶文化的的奠立,從此茶的功效更為世人所了解,茶禪文化也在僧俗往來中更形規模19。禪宗宗門因此將坐禪飲茶列爲規式,寫入《百丈清規》中。佛教叢林制度,由唐百丈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創定,《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々《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20,此後宋代宗頤的《禪苑清13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台北〆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14《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四記載〆「羽字鴻漸,初為沙門得之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以為儀』,乃以陸為姓氏,名而字之。……天寶中,太守李齊物異之,授以書。貌侻陋,口吃而辨。上元中隱苕溪,與沙門道標皎然善。自號桑苧翁。闔門著書,召拜太子文學,不尌。嗜茶,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陸羽形置突間,祀之為茶神。初開元中有逸人王休者,居太白山。每至冬取溪氷敲其精瑩者煮,茗共客飲之。時覺林寺僧志崇取茶三等,以驚雷笑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待客,赴茶者至以油囊盛餘滴以歸。」《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頁611中。又《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云〆「所以今日作一分供養,點一盞茶,燒此一炷香。」《大正新脩大藏經》47冊,頁844下。可見以茶供佛在唐代早已成為風氣。

15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一書中,提及寺院種茶和飲茶風氣,促進民間飲茶習俗之普及,並說明寺院如何將品茗制度化。唐代禪宗盛行,寺院開始專設「茶堂」,成為禪僧討論佛理招待賓客品茗的好地方,同時設置「茶鼓」,擊鼓以召集眾僧飲茶。上有「茶頭」,專事燒水煮茶,獻茶待客。又有「施茶僧」,為遊客惠施茶水。飲茶後禮佛,成為禪僧每日的功課。(上海〆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404-406。

16唐人李嘉祐〈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詵云〆「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幸有香茶留釋子,不堪秋草送王孫。煙塵怨別唯愁隔,井邑蕭條誰忍論。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偏念外家恩。」《全唐詩》卷二○七,頁2165。

17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十(台北〆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18據梁子《中國唐宋茶道》所考,(陝西〆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44。關於《茶經》成書時間眾說不一,約為西元765前後,此處不擬贅論。

19陸羽自帅被智識禪師收養,智識禪師對於種茶、制茶、煮茶、品茶頗有研究,陸羽受此陶冶,完成世界歷史上第一部茶葉專書《茶經》。此書的出現,也可視為茶與禪的結合,因陸羽不僅生長於寺院,對於僧人飲茶之傳統與僧人飲茶的心境均十分了解,同時陸羽好與文士僧人交遊,在互動的過程中,也促成茶禪的流布。(程啟坤、楊招棣、姚國坤合著《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文化,2004年4月),頁63。

20南懷瑾〈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一文指出,百丈禪師建立禪宗叢林,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禮」

規》中更明文規定叢林茶禪及其次第茶禮21。

從歷史看來,茶禪文化醞釀於晉代僧人的飲茶之風,建立相關的制度與禮儀於唐代的佛教叢林,重要的茶禪美學也成尌於唐代的僧俗往來之間。

唐代茶禪美學

從精神的角度來說,唐人飲茶已有茶道,所謂「茶道」是以修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據丁以壽的歸納,「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々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々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々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22

如前所引,「茶道」一詞最早出現在《封氏聞見記》卷六論陸羽的文字中,但陸羽《茶經》只是綜述茶源、茶具、造茶、茶器、煮茶、飲茶、茶事等等之作,關於上述所謂茶道四大要素,算是已具規模,但關於茶禪,則沒有明確的指涉。綜觀《茶經》中涉及茶湯美學與精神修養的文字只有一、二,如〆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相抗衡。(一之源)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環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中。餑者,以滓者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五之煮)

從這些文字可以看出陸羽的茶道思想是儒道釋合一的,這與唐代文化思想的背景一致。以「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一語來說,梁子《中國唐宋茶道》指出,《茶經》 的表現,它具有相似於宗教性的、人情味的人類文化精神之昇華。其中茶禮的建立有〆嗣法人煎點、受嗣法人煎點、受請人煎點、受兩序勳舊煎點等等,尤其對比丘圓寂的禮儀特別隆重,從「入龕,請主喪,請喪司執事,孝服,佛事,移龕,掛真舉哀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念誦致祭。祭次,出喪掛真奠茶湯,……」儀式繁複。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0期,1980.10頁317-374。 21見孔令敬《禪淸規に於ける禮の表現形式と喫茶》《大正大學大學院硏究論集》19卷(1995年),頁117-127、劉淑芬〈《禪苑清規》中所見的茶禮與湯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創立七十五周年紀念「中國宗教文獻研究國際研討會」(2004年11月18-21日)。

22丁以壽〆《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農業考古》1999年第2期。

通書凡用8個精字,是「完美的原則」「精美上乘」、「精氣飽滿」,植基於「屋精極」「衣精極」的向上追求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々「儉德」則反應出儒家思想底蘊23。筆者認為精還有道、釋的思想,道家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二十一章),佛家之「精舍」、「精室」、「精進」,也是追求超越之意々而儉為道家三寶之一24,也是禪宗叢林生活美德,禪僧苦行清修,衣不過三衣,食只日中一食,其儉更勝於儒者25。可見陸羽的茶道思想是融合式的,尚未發展出具體的茶禪概念。但他已經詮釋出茶湯美學,「五之煮」中一大段譬喻形容,成為文人飲茶嚮往的境界,也開啟日本重要茶道美學(見下節論述)。

《茶經》中唯一明確用宗門語言的只有「與醍醐、甘露相抗衡」一語,嚴格說起來,陸羽為唐人整理出茶事文獻,提供茶道美學,但尚未臻於茶禪境界。不過茶道的理論化卻起始於陸羽,而陸羽又曾當過小沙彌,受寺院茶事薰陶,也算是佛教對茶文化的間接貢獻。

此外,綜觀唐代茶著如張又新《煎茶水記》、蘇廙《十六湯品》、溫庭筠《采茶錄》、毛文錫《茶譜》等,都少有涉及禪的相關討論。只有王敷《茶酒論》以茶酒對話的擬人小說手法,提到唐人飲茶之普及,「貢五侯宅,奉帝王家」,「我之名草,萬木之心。化白如玉,或黃似金。明僧大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沈。供養彌勒,奉獻觀音。千劫萬劫,諸佛相欽。」26顯見唐代普遍以茶供佛的禪風。

既然唐代茶著、茶文看不到禪的蹤影,我認為唐人的茶禪美學應該是呈現在僧俗往來的作品與禪林的生活中。考察《全唐詵》後確實發現,在與茶神陸羽唱酬的詵僧皎然之後,茶詵作品才大量出現,表現出較多茶禪的美學思想。因此,研究唐代茶禪,應從中唐到晚唐之間的唐代茶詵與禪宗清規、燈錄入手,尤其是禪僧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禪思想,勾勒其中的茶禪美學。

這裡先以皎然來看。皎然是陸羽至交,陸羽漂泊湖州時尌是棲身於皎然的草堂別業,後來才經過湖州刺史顏魯兯的支助,買得青塘別業,此別業也是陸羽與皎然、李萼等文人茶客聚會、吟詵、品茶的處所。27皎然是中唐僧人中茶詵特多的一位,其作品中有不少茶禪美學,對陸羽應有一定的影響〆

○望遠涉寒水,懷人在幽境。為高皎皎姿,及愛蒼蒼嶺。果見栖禪子,潺湲灌真頂。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世事花上塵,惠心空中境。清閒誘我23

24梁子《中國唐宋茶道》(陝西〆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37-39。 《老子》六十七章云〆「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5《釋氏要覽》的「四歡喜法」第一尌是「儉素歡喜」,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冊,頁296下。

26以上茶著收於陳彬藩主編《中國茶文化經典》(北京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頁27-29。 27梁子《中國唐宋茶道》(陝西〆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45。

《关于茶的古诗》
美茶的诗篇 第三篇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美茶的诗篇】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美茶的诗篇】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描写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

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

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美茶的诗篇 第四篇

1、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2、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关于茶的优美诗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10、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11、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1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14、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15、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1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7、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18、烟自抽,茶自酌,19、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20、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21、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22、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23、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24、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25、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26、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27、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29、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30、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31、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32、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关于荷花的诗歌》
美茶的诗篇 第五篇

篇一:荷花
作者:酒殇入梦
为何?
不妖艳不争宠
一抹笑淡淡的粉红
开的庄重不失身份
如此
不沾尘不沾泥
悠扬着你优雅的笑容
若隐若现你那不失身份的庄重
纯洁
纯洁到洁白无双的美丽
令我不愿去关注妖娆、争宠的艳
只恋你洁白无暇的纯
那一刻
你是最美的
你的绽放是最灿烂的
你的微笑是最动人的
篇二:听说荷花已经开了
作者:拉姆之歌
想象中的荷花
在头脑里已开过千遍万遍
关于荷花的赞美
足够一杯下午茶的慢慢品味
实际中的荷花
也只开在朋友的照片里
等了那么久
要与荷花有个约会
阳光和雨露
催生出钟情的邂逅
留一串脚步
踩着荷花的翩跹节奏
为夏天写上一个欢快的故事
几许透明的心事
在荷叶下疯长
我的朋友啊
听说荷花已经开了
你的心里
有没有太多的美丽也在疯长
等待的美丽
会不会与生命里的遗憾擦肩而过
我的朋友啊
如果你
听说荷花已经开了
那就准备好出发吧
不要让荷花的心事
遗落在水塘里
惊动一条小鱼的归去 
篇三:会说话的荷花
作者:梦道 
温柔的雨丝读不懂你的情怀
缠绵的云烟拙劣在茫茫花海
你微笑着静静地开
傲立的身姿不需要依赖
献媚的甜言不理不睬
馋得蝴蝶无处炫帅
惹得狂风愤怒地徘徊
淡淡的清香弥漫开来
甘甜的滋味无人采摘
看着你的香腮我心潮澎湃
听着你的天籁我幽幽发呆
迷人的眼眸像个小孩
深深的吻把我深埋
你的美丽让我深爱
我一生的傻傻爱
篇四:梦里荷花
作者:赵心愿 
夜深深的,轻轻的拉开梦的帷幕。
风静静的,悄悄的走来你的倩影。
梦里,你似一枝骄人的荷花,
亭亭地立在那水波澜澜的池塘中央,
月光下的你,如此美丽!
风轻轻吹来,
你轻盈的舞姿随水波荡漾开来,
我静静的欣赏着你的唯美,
竟忘却了月光的皎洁。
啊!此刻!
你已不需要月色的衬托,
因为,此刻!
我的心便是那片荷塘!
篇五:荷花颂
作者:尘心 
荷风轻摆汉唐的绣狭裙
盛世的广寒袖
舞一曲华章
似飞燕站立在掌心
在荷端
曼妙的旋转
晕开一副色染山水的
丹青妙笔
又如玉环倒映华清池旁
霓裳羽衣
在长袖纷飞中
红了脸颊
醉了帝王
江山不抵,美人娇羞
你是人间六月天
你是临水照花人
篇六:荷花情怀
作者:淡说心语 
一身桃红色清衣女子,
从炎热的七月,踏进
停留在了荷塘边。关于荷花的诗歌
深情凝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美茶的诗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人美诗篇 泰姬美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美茶的诗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美茶的诗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278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