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渡汉江古诗阅读

渡汉江古诗阅读

2016-05-25 09:02:4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渡汉江古诗阅读(共5篇)2 渡汉江渡汉江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二、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2、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三、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

2.渡汉江
渡汉江古诗阅读(一)

渡汉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2、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二、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三、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四、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五、练习背诵:【渡汉江古诗阅读】

1、教师领读。

2、同位互相读。

3、指名读。

【渡汉江古诗阅读】

4、练习背诵。【渡汉江古诗阅读】

五、板书设计: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六、教学反思

“渡汉江”“示三子”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渡汉江古诗阅读(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示三子(宋)陈师道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9.第一问:“断”和“复”用得好。(1分)“断”写出诗人与家人音问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处境;(1分)“复”字写诗人谪放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度日如年、孤独苦闷的心境。(1分)第二问:第一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与“不敢问”,正表现了诗人这种矛盾的心理。(2分)后一首,①前两句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无奈而已,其实并不曾忘却,不然何以家人团聚的日子近了却又兴奋难抑呢?“不可忍”正说明诗人对亲人怀着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②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记不清他们的容貌,恍惚难以相认,似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别时儿女正小,见面时儿女形貌已非,这正说明离别的时间已久,正可见分离时惦念之苦,相忆之深。③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却又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诗人深怨别离之苦,反映了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2分,后一首诗只要答对一点就可以给两分)

渡汉江
渡汉江古诗阅读(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比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渡汉江古诗阅读】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二、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三、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四、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五、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渡汉江古诗阅读】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杜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

(一)、感情之“真”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诗和杜诗之所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渡汉江》“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申涵先说《述怀》“非身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字,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

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渡汉江古诗阅读(四)

<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

有关思乡的古诗
渡汉江古诗阅读(五)

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有关思乡的古诗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有关思乡的古诗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4、<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5、<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6、<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7、<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8、<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9、<登逍遥楼>

唐·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20、<渭上思归>

唐·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
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21、<吐蕃别馆月夜>

唐·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22、<宿云梦馆>

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2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4、<赠吴之山>

明·王间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
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25、<客中夜生>

明·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8、<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9、<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0、<长相思>

满·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3、<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5、<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6、<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7、<长安秋夕>

唐·戎昱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38、<秋夜长安病后作>

唐·孟郊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
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39、<春江夕望>

唐·杜甫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
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40、<江楼闻砧>

唐·白居易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41、<零陵早春>

唐·柳宗元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42、<南中书来>

唐·刘禹锡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43·<宿龙宫滩>

唐·韩愈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

44、<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4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46、<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7、<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4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9、<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50、<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1、<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52、<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53、<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54、<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55、<渭水思秦川>

唐·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5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7、<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58、<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9、<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0、<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61、<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62、<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63、<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64、<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65、<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66、<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渡汉江古诗阅读相关热词搜索:渡汉江古诗阅读答案 小学古诗渡汉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渡汉江古诗阅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渡汉江古诗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2849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