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2016-06-02 12:08: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共5篇)关于太阳的古诗词关于太阳的古诗词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雁门太守行 》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赤日炎炎似火烧》 白胜...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看不到太阳的诗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关于太阳的古诗词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一)

关于太阳的古诗词

1《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雁门太守行 》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赤日炎炎似火烧》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4《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悯农》李绅

锹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9《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3 《暮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4《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描写太阳的诗句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二)

描写太阳的诗句

描写太阳的古诗分享: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太阳的诗句集锦:

1、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集灵台二首》张祜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3、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书韩干牧马图》苏轼

4、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寄赞上人》杜甫【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5、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8、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9、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10、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李花二首》韩愈

11、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陆游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13、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咏红柿子》刘禹锡

14、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早春即事》白居易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白居易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白居易 18、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19、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0、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 2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2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23、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第三峰》常建 24、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即事》杜甫 25、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浪淘沙 望海》纳兰性德 2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7、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隐 28、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初授拾遗》白居易 2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30、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江上对酒作》陆游 31、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自在》白居易 32、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杂诗》曹植 33、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黄葵》苏轼 3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3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杜甫 36、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题碧藻轩》唐寅

3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38、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39、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相和歌辞·采菱行》刘禹锡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三)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表现的是一种由气团和锋面造成的天气变化,展现的是快行冷锋来势之猛,势力之大,令人不寒而栗,过境之前,先出现大风。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说明冷风云层加厚,让人有“墨云压顶城欲摧”之感。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写的是大雨天气,锋面过境。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此诗表现的是地方性阵雨天气:夏日的晴空,突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吹云散,雨过天晴。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此两诗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我国江南梅子黄熟时节(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不见太阳的梅雨天气。

7、“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柳宗元《梅雨》)

此诗点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的入梅日期,大约在6月上旬开始。

8、“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苏轼《船棹风》)

此诗点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的出梅日期。“三时”指夏至后半月,“舶棹风”指东南季风,意指七月上旬后半期东南季风盛行时,梅雨期结束。

9、“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状况。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10、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此诗最早记载了我国的地震状况。

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涉及到地球自转现象,赤道自转线速度,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km。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此诗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云《歌》)

此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此诗涉及暖风带来的春雨特点。

15、“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此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戈壁滩飞沙走石的场面。

16、“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此诗生动简要地刻画了南方海潮及河流涨落的规律。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此诗涉及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春风”指的是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的变化规律。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此词涉及到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些诗词都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正因为我国地形总体上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由西向东流。

2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此诗描述了我国河套平原过去的生态景观。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此诗表现了桃花讯的特点。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此诗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24、“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李煜《临江仙》)

此诗描绘了晚春初夏特有的“樱桃落尽”“蝶翻轻粉”的景象。

25、“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此诗表现的是钱塘江涌潮的壮观场面:一条白练从海天相接处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潮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的水墙,气势磅礴。

2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此诗涉及到长江三峡的急流、险滩、山重水绕等自然奇景。诗的前两句是说:早晨才乘船离开彩云缭绕的白帝城,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来了。后两句是说:舟在江上驶,猿在岸上啼,只觉得猿声仍在身旁不停地啼着,所坐的小船,却早已飞快地穿过万重山了。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诗涉及到“巴山夜雨”的成因。巴山位于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一般来说,盆地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气流不通畅,对流交换弱。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空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发生凝结而下雨,故“巴山夜雨”会时有发生。

28、“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此诗说明中南半岛同我国山水相连的山河形势。江头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诗人借共饮长江水来慰藉相思之情。

2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此诗形象地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即地势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降低6摄氏度左右。因此才会有诗中所说的登山前时届盛夏,属桃

花落尽之时,登上高山古寺后不期遇到了桃花开得正盛的春景。

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此诗反映了庐山地形地貌的特点。庐山是断块体上升的山地,周围多断层、陡壁和狭谷,出现了众多的瀑布。庐山地貌形成与岩层和地质构造有关,砂岸中常夹有松软的页岩和千枚岩,同时岩层平展,垂直节理发育,经风化侵蚀,软的岩层形成了岩洞。仙人洞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而且岩洞地处断崖峭壁之上。庐山夏季凉爽,降水量较大,在春夏之交,山上经常是云雾弥漫,山中看不到庐山全貌。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庐山北面和南面分别有长江、九江和鄱阳湖,水汽蒸发旺盛,水汽分子比空气分子轻,暖而湿的空气上升,当空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加上凝结核存在,较多的水汽就会形成为云雾。

31、“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范大成《晓发飞鸟晨露满天,少倾大雨》)

此诗表现的是朝雨晚晴的天气特点。日出日落的太阳光是红色的,照到云上,就形成红霞(红云)。“朝霞”是指早上太阳在东方天顶或西方,即东方天顶或西方有低云出现。且这种低云慢慢向本地移动,则预示着将有大雨天到来。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出远门,即使出门也要带上雨伞。反之,晚上西方天顶或东方有红霞,这种低度沉的红霞向东移动,离本地越来越远,即使有雨下,也下不到本地,所以天气是晴朗的。

3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此诗涉及到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此诗原来是说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现在常用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不断加高,天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下游河道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关于太阳的诗句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四)

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关于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4、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陆机<为顾彦先作诗>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关于太阳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7、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郭麐<登吴山望江>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9、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1、清晨入古寺,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龚自珍<已亥杂诗>

1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8、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

19、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范成大<秋日杂兴>

20、神仙上界道清虚,那个何亲那个疏。——修炼岂教人世识,归真本是太阳居。——宋太宗<逍遥咏>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2、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曹邺<东郎山>

古代写太阳的诗句
看不到太阳的诗词(五)

1、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明·王世贞

2、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代写太阳的诗句。——白居易<忆江南>

5、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日轮当午红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

10、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

1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代写太阳的诗句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日照香炉生紫烟,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2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看不到太阳的诗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太阳的诗词 描写太阳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看不到太阳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看不到太阳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448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