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打油诗四句

打油诗四句

2016-06-06 09:36: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打油诗四句(共5篇)中国的打油诗文化中国的打油诗文化中国是个诗歌大国,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广阔的诗歌园地,像“打油”这样的诗集, 似乎是个空白,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藤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打油诗四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的打油诗文化
打油诗四句(一)

中国的打油诗文化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广阔的诗歌园地,像“打油”这样的诗集, 似乎是个空白,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藤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雪诗》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 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 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古时候,一个采桑女子漂得发亮。正在路边采桑,碰到一个歪文人。问小娘子姓什么?采桑 女说姓徐。 歪文人为了显示一下才华,就作了一首诗说: “娘子尊姓徐,桑蓝手中提,一阵狂风起,吹见那张...” 偏偏留下那个字,做歇后语。 采桑女被嘲笑,不肯罢休,就问官人尊姓?歪文人说姓赵,采桑女就念了一首诗说: “官人本姓赵,诗书读得妙,老婆在家里,好与别人...” 她也留下一个字不肯说, 两个人互嘲互骂,不肯相让,扯到县里找县官打官司。正好这个县官被提拔升职。马上要离 任,不愿管这种糊涂事。便也作了一首诗回绝说: “我今任已满,闲事都不管,两造俱赶出,不要咬我...” 县官也留下一个字不说。 采桑女着了急,便骂起来:你那卵子藏起来了,不要说人,狗都咬不到。 某年有人拿张古画请一文士题字,画的是铁拐李,文人题的是: 葫芦里是什么药?背来背去劳肩膊。 个中如果有仙丹,何不先医自己脚?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 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 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 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但打油诗不是民间诗人的专利,自张打油开创这一诗体之后,因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盛传 不衰,一些文人学士、文武百官也闲不住了,甚至皇帝都开始“打油”了。刘骥是苏洵的友人。 苏

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生女之谓) 诗: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对人妻子之敬称)莫非一瓦 窑?” 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反映了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 是不可取的。但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 在历史上写打油诗的大臣并不鲜见。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 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 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 至今犹存,传为美谈。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别看他出身贫寒,识字不多,是个老粗,但他在登基称帝时,却心窍 大开,才思奔涌,吟出一首令群臣大惊的《金鸡报晓》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朱无璋也有些诗气概非凡,他未得志前到处流浪,一次在山边睡觉,夜半醒来无限感慨,冲 口而出一诗: 天作铺盖地作床,日月星辰伴我眠。 通宵不敢长伸腿,惟恐江山一脚穿。 朱元璋反对铺张浪费, 并身体力行, 据说“四菜一汤”最初就是朱元璋推行的, 后来上行下效, 成了官场上招待的标准。 一年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生日,举办了个庆祝宴会,群臣都来了。朱元璋亲自定了菜谱,第 一道菜是炒罗卜,朱元璋说:“罗卜者,良药也。俗话说'罗卜进了城,有病不出门’,希望各 位也能做到'官家进了城,坏事不出门’。” 第二道菜是炒韭菜,朱元璋说:“一盘韭菜青又青,和治久长保安宁。”第三道菜是炒芹菜, 第四道菜是炒蒜苗,朱元璋说:“两碗青菜一样香,勤政为民好臣相。” 最后上来的是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喝了一大口,站起来吟了首诗: 小葱豆腐清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 丁是丁来卯是卯,一统江山不改色。 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家乡的父老乡亲不但没沾了光,生活质量反而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朱 元璋的家乡凤阳流传一首民谣: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 惟有我家没有得卖,肩背花鼓走四方。 在人们的心目中,总以为写诗作文是文人的事,不与武人相干,其实不然,武人写打油诗者 亦不少见。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一日游卧佛寺,就吟了一首上

品的打油诗:“你倒睡得好, 一睡万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此诗格调颇高,诗意甚好。 山东军阀张宗昌,山东莱州市人,土匪出身。张宗昌因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是非常好学上 进。就请清末山东状元王寿彭当他的老师,教他认字作诗。过了一段时间,张宗昌竟出版了 一本《效坤诗抄》。现抄录几首,逗您一乐。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这是一首题为《笑刘邦》的打油诗,因为张宗昌总把汉代的张良引为同宗,所以才有第三句 中的“俺家小张良”。张宗昌的一首题为《改写》的打油诗是这样写的: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颇有气势,而且表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一次,张宗昌在游完泰山后写了一首题为《咏 泰山》的打油诗。诗曰: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描写细致,抓住要点,言简意赅啊!有一天,在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张宗昌就写了一首题为 《天上闪电》的打油诗。诗曰: “忽见天上一火镰,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张宗昌在游完蓬莱阁后,写的题为《游蓬莱阁》的打油诗是: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 几拳,舅子 怕喝多。” 张大帅这首诗格调不高,比起前面的作品来就差一些了。 打油诗还有形成系列的,古有题壁者曰: 望湖亭在太湖西,多少游人胡乱题。 我也胡乱题一首,待他泥墙一齐泥。 倒是颇有自知之明,然有疾之如仇者题曰: 多时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二长。 不是诗人长丈二,缘何放屁在高墙? 下面又有细心人注解: 放屁在高墙,为何墙不倒? 那边也有屁,把它撑住了! 古人到朋友家吃饭开 PARTY 是件很愉快的事,有些家伙玩得太疯总觉得不过瘾,还要挑肥 捡瘦。董思白跟几个哥们儿到朋友家,正值午餐,见肉切得很薄,戏曰: 主人之刀利如锋,主母之手轻且松。 薄薄批来如纸同,轻轻装去无二重。 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如入九宵中。 急忙使人追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又有人说: 薄薄批来浅浅铺,厨头娘子费工夫。 等闲不敢开窗看,恐被风吹入太湖。 看来这世上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还真不在少数。 有一年广西三江县出了位进士,县官为他设宴庆贺,这回倒没忘了请老师,只是席间大家只 顾称赞进士, 却把他的老师冷落在一边, 这位老师看来气量不大, 阴阳怪气的来了首打油诗: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

敝乡。 敝乡文章数进士,进士跟我学文章。 这位老师有点不明白, 就算状元跟你学过文章又怎么样?人家是状元, 你也不能是状元的平 方! 科举考试绝对不会出个题让你作打油诗, 不过偶尔也能碰到个把不愿交白卷的来上几句。 旧 时一考生实在答题不出,在试卷上题了首打油诗还不错: 未曾提笔泪涟涟, 苦读寒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把我取, 回家一命归黄泉。 考官阅卷时,于每句后加两字,乃成: 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 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 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 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宋朝时福建有个海盗叫郑广,受招安后被封了官,但其它官员总觉得他阶级成份不好,对他 总是另眼看待。一次官员相聚,又有人对他冷嘲热讽,郑广愤然吟诗一首: 郑广有诗赠众官,满朝文武总一般。 众人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有个书生要赴京赶考,行至渡口时恰一姓曹的富商的船正要开往京城,便要求搭乘。因为人 多,姓曹的让他到船后梢去坐,书生嫌位置不好,坐下来吟了一首诗: 可恨青龙偃月刀,华容道上未诛曹。 如今留下奸雄种,逼得诗人坐后艄。 像这等书生连咬吕洞宾的狗都不如,“狗咬吕洞宾”是因为“不识好人心”,书生狂呔却是无耻 卑劣,颇有左粪的风格。 打油诗到了现代, 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 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 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 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 什么人能当官,有诗云: “年龄是个宝,学历作参考,关系最重要,能力算个鸟。” 在这种用人哲学之下,地方官员是天高皇帝远, “骑着摩托扛着枪,村村都有丈母娘;炕头坐热摸八圈,天天晚上入洞房。”倒也不足为奇。 爱党胜过妈,爱国胜过家;党就是咱妈,国就是咱家;没钱跟妈要,没吃从家拿。 水老虎,电霸王,工商税务是豺狼,公'安'干'警是流氓,边防军守边防,走私也不外行。 看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打油诗浩如烟海,不是区区能全部领悟,发展文化还靠大家。 还是用一首我辈的写照来做个段落吧: 自小练文习武,觉得是个人物,没想老大不小,仍然没人光顾。 少年暗恋对象,早已嫁作人妇,那天遇见街头,孩子叫我叔叔。 周围姑娘不少,全是大姑大嫂,偶然有个例外,也是歪瓜劣枣。 有人看我可怜,就想帮我去找,那怕废旧材料,或许我也想要。 我若宁死不从,就被说成眼高,只好硬着头皮,前去看看罢了。 谁知世事难料,她们也都很挑,没钱没房没车,

休想前来骚扰。 单位那些制度,定的实在糊涂,不是今天开会,就是明天学习。 大好青春时光,全部通通耽误,眼看三十过了,只有烦恼无数。 还有这个社会,实在让我糊涂,自幼所受熏陶,全都变成玩笑。 辛苦努力工作,到头全都白做,溜须拍马奉承,却能混得不错。 他们在家享福,我在宿舍苦读,哪知忙了几年,还是该我孤独。 那些人民公仆,作恶作威作福,心里要是不服,立马将你制服。 混混地痞流氓,都是国家栋梁,学士硕士博士,当你装腔作势。 工作几年有余,心中竟还糊涂?如今现代社会,难以紧跟脚步。 《现代打油诗一首》 一个思想说:伟大,那是一个人。 一个笑声来自粪坑 绿头绿脑嗡嗡不息 一个人说:对于鲜血实在不值一提。 那不过是一些蝼蚁和虫类。 于是,一群鼠啊叽叽喳喳, 看清了,爪子上吐着红色的肉丝! 请来一个厨师炒一盘菜:佛跳墙! 请来一个经理推广一个经验:老子天下第一! 一个教训是:精神上“共妻”,物质上“共夫”。 好样的世界,好样的通达, 杂碎的部落,鲜活的懦弱, 吃饱了捞足了把台布收了,掌柜的听好, “全部开始叉烧,把那根给我铲平!” 请示一下:小人不敢!那匾还张挂着堂皇啊! 万岁,万岁,万万岁! 教你一招,掩了牛刀杀向一群羊, “杀得好,杀得妙,人多了都喜欢唱反调!” 听说顾念人民的,人民顾念你, 人民先于国家而存在, 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造反有理!” 那么,从你开始罗! 请您发扬一下舍己为人的精神, 受一下万类噬骨的滋味吧! 一群人,抬着地藏王,来,听一首《安魂曲》。

趣谈打油诗
打油诗四句(二)

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有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诗歌流派,叫作打油诗。此类诗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上至饱学之士,下至无知之民均无 阅读障碍,都可明了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都还能诌上几句,人人均可“打油”。然而,打油诗自问世以来,却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难望严肃、正统文学之项 背。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打油诗着一个“俗”字。中国是个诗歌大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在广阔的诗歌园地,“打油”诗似乎是个空白。本文将为您 介绍打油诗的来历,带您一起去赏析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著名的打油诗,领悟打油诗作者幽默、豁达的精神境界。

说起打油诗的来历,背后还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唐代有一位叫张打油的人,喜欢作诗。他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 卒。一天天下大雪,他诗兴大发,随口吟道:“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应该说这是一首写雪而没有一个雪字的好诗,对雪景刻划得 贴切,逼真;远景,动物,静物都写到了,一个“肿”更为形象。该诗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 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此诗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也令张打油名垂千古。除此之外,张打油还有其他的诗歌流传后世。有一次,他在一衙门的 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衙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官一见大怒,立刻派人把张打油抓来,张打油说他还 可以写更好的诗。县官便以当时南阳被围为题,命其作诗,张打油随即吟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县官一听,大喜道:“有气魄!”张打油接着吟道:“也无援救 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爷的哭爷,哭娘的哭娘。” 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县官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就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 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张打油一不小心就为诗坛繁荣昌盛、百花齐放,开辟了另一新天地。到了宋、元、明清,乃至民国及其之后,打油诗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如今依然盛行不衰,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

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对苏东坡挑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尤为得体。苏东坡诗云:“蓬发 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老妇人一听,马上接了一句:“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要知道,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 晓,无人不知。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 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只好挤出一句打油诗:“谢天谢地谢诸君, 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 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打油诗不是民间诗人的专利,自张打油开创这一诗体之后,因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盛传不衰,一些文人学士、文武百官也闲不住了,甚至皇帝都开始“打油”了。 刘骥是苏洵的友人。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 正莫非一瓦窑?”,在这里,弄瓦是生女儿的意思。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反映了他重男

轻女的封建思想,这是不可取的,但诗中 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冯彻是明代的朝廷御史,因直言劝谏,得罪了皇上,被发配至辽东。他申诉无门,便埋怨起读书来了。于是忆起北宋汪洙的一首 《劝学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遂一反其意,做了一首剥皮打油诗:“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 人。”他把现实中荒谬的世相展示给人们,把是与非、美与丑完全翻了个,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奇趣,由对诗中荒唐的说教感到滑稽可笑,再到有所启悟,从而认识 诗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令人感慨官场的黑暗和皇上的昏庸。说到打油诗,还不得不提到明代的解缙,他曾写过一首《解嘲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 学士,笑坏一群牛。”据说是诗人四五岁时,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围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击众人以解尴尬处境。

在历史上写打油诗的大臣也并不鲜见。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飞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 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 感其义,亦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

在人们的心目中,总以为写诗作文是文人的事,不与武人相干,其实不然,武人写打油诗者亦不少见。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一日游卧佛寺,就吟了一首上品的打油 诗:“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此诗格调颇高,诗意甚好。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别看他出身贫寒,识字不多,是个老粗,但他在登 基称帝时,却心窍大开,才思奔涌,吟出一首令群臣大惊的《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是一首 十分可笑而又气魄不凡的打油诗。它反映出作者对新的一天的企盼、信心和喜悦之情。清朝的康熙是一个颇有文化素养的皇帝。据说他在一次出游中,因一翰林学士 把路旁一尊名曰“翁仲”的石人像说成“仲翁”,回宫之后,就因此写了一首反语打油诗:“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做判 通。”此诗妙在将错就错,以讹反讹。翰林学士把“翁仲”读作“仲翁”,他就在诗中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来个颠倒,用这一连串的反语 冷嘲热讽,奚落戏弄,十分辛辣,而且机智俏皮,幽默风趣,读来可笑而又感有一种含蓄之美。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如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 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 进行辛辣的讽刺。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 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 油诗应运而生。毛泽东13岁时上课偷看《水浒传》塾师发现后,命他到天井旁罚站,并要他以“天井”为题作诗,毛泽东即吟打油诗一首:“天井四方方,周围是 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围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塾师见毛泽东文思敏捷,让他回到了座位。陈毅元帅,郭沫若等老诗人文坛泰斗也都有打油诗流传于 世。一代武将许世友在文革期间不满“四人帮”对邓小平的迫害,也曾吟诗:“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还有

一 首:“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 写了一首“公款歌舞”的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有时候,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 命,所以,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 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实在是中国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

本文转载于静雅思听网站。

音频全文录入!)

小小一首打油诗,亦为数学课堂添文采
打油诗四句(三)

小小一首打油诗,亦为数学课堂添文采

【打油诗四句】

——谈打油诗在课堂小结中的特别体现

人文与数学,作为一名只有几年教龄、肤浅的数学老师-----我,并不能深刻地把两者联系起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处处体现的是演算、分析、推理、比较,而人文更是一种感性的元素,更多的是感悟、想象,两者要交集在一起?也许在一些书籍、讲座中能多少听到一些有关的论点,但在自己的课堂中,更多的还是去注意知识的灌溉、技能的形成。时常会自我安慰,也许在其他学科中,孩子更能感受人文吧!

但在一次次课堂教学中,让我对数学课堂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场景一:四上《角的度量》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本节教材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用“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示,使学生形成1°角的正确表象。接着让学生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一课时,内容不太多,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角,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通过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以及测量方法上的铺垫,打散难点进行教学。我让学生先动手测量,再进行方法上的总结,有了以下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了角的测量方法,虽然每个人都说到其中的一点或几点,但合起来还是比较全面的。有个人把你们的测量方法概括为几句话,401班的同学说是诗句,那我们就称之为诗句。(在402班教学)

板书: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

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打油诗四句】

板书完成,要求学生齐读一遍。【打油诗四句】

师:那谁能来解释这几句诗意呢?

生1:中心点和端点对齐,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

生2:零刻度线已经和角的一边对齐了,那么另一边也就要看度数。这个角是

锐角的话,就看数字小的那圈。

【打油诗四句】

师:这个方法也不错,他说出了怎么样内外分辨。不过主要还是要找零刻度线,沿着零刻度线找度数。

(听了以上的对话,有个学生突然又了自己的灵感)

(一位学生高高把手举起)生3:老师,我还想把那首诗改一下。前两句不变,后面改成:左边看外圈,右边看内圈。

(听完,我真的很为这个学生骄傲,同时也为自己高兴,看到这样精彩的课堂发言,看到这样精彩的动态课堂生成,真的希望多出现几次)师:同学们,你们能明白吗?(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请你再具体解释给大家听听。

生3:就是对左边零刻度线,看外圈。对右边零刻度线,看内圈。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来评价一下刚才老师在黑边上写的和我们这位同学创作的诗句

学生七嘴八舌先在下面议论开了,最后我总结道:刚才我们班的这位同学把方法更具体化了,401班的同学还没有这么能干,那我也把这位同学的诗句也写在黑板上(板书),同时我们也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思考:

我提供给学生的那首打油诗,是对测量方法的一个概括统一,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在课堂中尽力用概括性语言小结方法。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活动比较枯燥乏味,也许今天的一首小小打油诗给了学生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了一枚小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而那位进行再创作的孩子,更是这层层涟漪中最为深刻的一道。

从隔天的课堂检验效果来看,学生对再创作的诗句一直还念念不忘。诗句帮助他们对角的测量方法有了较深的印象,个别学生即使忘了,再回忆一下诗句,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拾测量方法。【打油诗四句】

虽然这次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下次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或者说多次使用效果又会如何呢?打油诗在数学课堂中怎样运用才会最恰当呢?一个个疑问在我脑海中徘徊。

带着这些疑问,我又进行了第二堂试验。

场景二:四下《小数点的移动》

这一课时内容较难,我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选取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孙悟空神奇的金箍棒的变化来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逐步深入地探究归纳总结规律。【打油诗四句】

师:同学们,通过孙悟空这么一变,我们发现小数的变化可真大!这都是谁的功劳呀?

生:小数点。

师:对啊,小数的变化是由小数点引起的,所以“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是10倍,移动二位是100倍,移动三位是1000倍……” (边说边板书)

师:我们试着来读一读。

孩子们都读了起来。

其中一位学生喊道:老师,还应该有一句“位数不够,0补位。”

师:这位同学想得多仔细,在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位数不够的时候,那就该用0来补位。呵呵,老师都忘了,我把它不上去。

(同学们都投去赞许的目光,我在黑板上进行补充)

师:那现在我们对这些 “诗句”完整地进行朗读,注意边读边理解。

思考:

这次的小结还真算不上“打油诗”,但作为所需要的简洁概括,还算朗朗入口。最让老师感到惊奇的是补充的那位学生,不仅想到老师小结的漏洞,没有说全面,而且能用最简单的一句“位数不够,0补位”给老师添上,是难能可贵的!孩子知道要用概括性语句来小结,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我为这位学生鼓掌。

至此,我的想法又有了一些深入的挖掘。以上两堂课仅仅是用打油诗或者说是朗朗语句进行课堂小结的概括,效果还是明显不错的,孩子们也有不俗的表现。那么,现在我对人文和数学的交流有了一丁点的认识,打油诗仅仅只是人文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单单讲人文和数学,对于普通的数学老师来时,范畴似乎大了一些,但我们依旧可以将人文和数学进行到底,可以先选取其中的小块,让打油诗在数学课堂中尽显他的风采!

从有关资料所得,打油诗是指那些平仄、格律不合规矩及比较口语话的诗歌形式。真正的打油诗是流传在民间的。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打油诗的主要特点,可以说两者缺一不可。打油诗具体有以下特点:1.通俗易懂;2.诙谐有趣;3.朗朗上口;

4.精短好记。

结合打油诗本身的特点,条条都符合孩子们所喜欢的语言特点。翻开记录本,我还寻找出这样的教学案例。

三下《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

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鉴于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学能力,能利用“知识迁移”学习新知。通过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孩子们得出:两者的共同点: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要点上小数点。由加法引至减法,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最后两者结合,归纳算理。

师:请你们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么计算? 生1:数位要对齐。

生2:计算也跟整数一样,从低位算起。

生3:还有不要忘了小数点。

师:还有呢,好像还有一项比较重要?

生:哦,不够时,要0占位。

师:那我现在用四句话来总结一下,请你们看。

边说边板书:一对齐,二计算,三点点,0占位。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读了起来,

感受:

这四句打油诗,精短准确地概括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打油诗“朗朗上口、精短好记”的特点凸显得尤为明显,而可爱的小数点更是被叫做“点点”,孩子们特别喜欢,也符合“诙谐有趣“这一条。就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到这一单元整理复习时,孩子们还能清晰地背出这几句语言。当然能清晰地记着这几句话,我想在做题时,检查时,都对提高正确率有着显而易见的帮助。

当然还有《年、月、日》中,为了孩子们能记住一年中的大小月,有通俗易懂

的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三十整。孩子们不仅能理解歌诀中的内容,还感悟了数学学习方法。如果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案例,其实还有挺多的。

在紧张的课堂中,加上一首朗朗上口,又通俗好记的诗句去对知识的概括、梳理,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吹过一丝凉风那么惬意。当然具备条件的话,这些诗句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作,那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与学科要互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句打油诗
打油诗四句(四)

诗歌一:四句打油诗
一心不乱,消灾免难。
硬功具备,必中状元!
诗歌二:四句打油诗
遥看前无路
回首云海中
不想何所事
渺然到太空
诗歌三:四句打油诗
天涯何处无芳草,
何必要到大学找。
不仅数量比较少,
而且质量也不好。
诗歌四:瞒人汉
我看瞒人汉,
如篮盛水走,
一气将归家,
篮里何曾有?
诗歌五:喝水
去年今日此门里,
人与桃花相映美。四句打油诗
今年若有佳人在,
兴儿还喝三碗水。

描写四季的古诗句_关于四季的诗句
打油诗四句(五)

描写春天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四季的古诗句_关于四季的诗句。 ——王之涣<凉州词>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夏天的诗句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四季的古诗句_关于四季的诗句。——杨万里<小池>

描写秋天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山行>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秋风吹不尽,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描写冬天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相关热词搜索:说说四句打油诗 四句经典搞笑打油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打油诗四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打油诗四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503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