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海拾贝

诗海拾贝

2016-09-23 12:42: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诗海拾贝(共3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诗海拾贝》,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海拾贝(一)
六年级上语文诗海拾贝古诗

诗海拾贝•古诗词知识(背诵)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

2.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

3.中苏小妹给诗加“腰”后的诗句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4.《诗中的“秋”》中,写秋天的诗句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 王维《山居秋暝》)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 张籍《秋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 岑参 《逢入京使》)

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虞美人(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满江红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描写夏天景物的古诗:

小池 宋 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描写秋天景物的古诗: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山行 唐 杜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描写冬天景物的古诗:

江雪 唐 柳宗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古人在诗词中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名句。

写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 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写 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 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 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 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将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

(1)来到浙江安吉天方坪,漫步于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

(2)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呀!

(4)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

诗海拾贝(二)
诗海拾贝

【诗海拾贝】

《诗海拾贝》教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教学目标:

1、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4、了解古诗的特点。

5、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比较现代诗与古诗的异同。

6、感情朗读、引导想象、感悟。

7、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诗海拾贝】

2、比较现代诗与古诗的异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整理诗歌,在整理活动过程中,知道古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

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中有《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现代诗,一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作家金波所作,一首是俄国作家叶赛宁所作,这两首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这六首诗歌描写的都是自然景物。这六首诗歌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阅读古诗,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

诗海拾贝中还有整理、欣赏诗歌这个内容。这项活动比较难操作,却又很有意义。

学情分析: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阅读现代诗,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整理资料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学法指导,课件设计:

在搜集整理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古诗特点的资料,搜集有关的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字。

2、学生自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问题。

2、自学。

3、小组交流。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五、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诗海拾贝】

六、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喜”。

2解说诗意。

3背诵这首诗。

七、课堂小结

师对两首诗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把诗歌读顺。

2、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异同。

【诗海拾贝】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师对两首词曲的写作特色与情感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一、激情朗读,导入新课

1、师朗读冰心的《纸船儿》。

2、让学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太阳的话》是一首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明媚和亮堂的抒情诗,诗歌的题目是“太阳的话”,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了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歌。

2、小组交流你的发现。

3、全班反馈,指导总结: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速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1)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诗海拾贝】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2)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诗歌。

2、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七、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搜集诗歌

一、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1、分小组朗读这6首诗歌。

2、交流:这6首诗歌围绕一个什么主题?

3、确定主题:吟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回顾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1、什么是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确定诗歌搜集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五课时 整理诗歌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内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六课时 欣赏诗歌

一、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词语理解:逸闻、纤弱、亲昵、依偎

3、读了这篇课文,你还了解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4、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5、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诗海拾贝】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2、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3、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4、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习题设计:

1、背诵自己搜集的古诗、词。

2、与同学交流古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诗海拾贝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教后反思:

诗海拾贝(三)
诗海拾贝

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 二、整体感知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设计理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本次的学习任务。 【使用说明】:读课本中的单元导语部分,标注有价值的信息,准备集体交流。

三、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问题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一看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问题2: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我们来看看书上“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问题3: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四、讨论活动计划

四人小组讨论活动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五、小结

我们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时间按照自己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这次活动学习。还要同学们利用课外一些时间去搜集整理。通过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看看哪些是自己最喜欢的,别忘了几天后我们要展示成果呢。

第 2 页 共 17 页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歌》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学习难点:

感受诗的魅力。 学具准备: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背诵经典诗文,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的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壳!

一、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100—105页,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吧。交流,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即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合作学习1】古代诗歌

浏览以下材料,了解诗歌门路

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⑴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⑵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注释

诗歌: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不含乐谱的为诗,含乐谱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古体诗:古体诗写诗,不要求对仗,押韵较自由,每首诗的句数、句式没有严格规定。

第 3 页 共 17 页

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反,要求对仗,押韵,每首诗的句数、句式有严格规定。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合作学习2】现代诗

浏览以下材料,了解现代诗

什么是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代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要求格式和韵律很自由。 分类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爱国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注释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韵脚诗:泛指诗的结尾须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 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搜集诗歌的方法:阅读书籍、报刊、网络以及寻求他人帮助。 2、搜集诗歌形式

(1)按照发展轨迹古诗分类搜集古代诗歌。 (2)按照现代诗分类搜集诗歌。 (3)收集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 (4)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5) ……

3、组内讨论拟定计划

第 4 页 共 17 页

四、校内校外同时开展活动。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培养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诗经》资料。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有名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解诗题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对于《诗经》,你们又了解多少呢?课前我们收集过资料老师这里有一道练习,一起来做做看。 课件出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收入 西周至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汉前称 《诗》或 《诗三百》; 汉时被尊儒家经典,乃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因毛亨、毛苌曾注释,又称《毛诗》。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2、 分析课题,“采薇”(“薇”:野豌豆苗。“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第 5 页 共 17 页

相关热词搜索:诗海拾贝手抄报 诗海拾贝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诗海拾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诗海拾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4837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