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2016-09-26 11:44: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共5篇)...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一)
初中生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推荐作品(九年级上、下)

初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

推荐作品

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泽被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背诵它们,领略唐诗、宋词、中的艺术之美,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荡涤心灵,陶冶情操。

诗词曲与美,让我们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用人生去体验这永远灿烂的美……

注:为促进学生的课外积累,下面的古诗词,将作为以后全县期末统一检测的考试范围。

编者寄语: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诗歌是中国人浪漫精神、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诗以唐冠,宋以词我,说明了唐诗宋词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最为绚丽的华章。

唐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了今天,依然焕发着不灭的光辉,且历久弥香。 词是宋代文学的灵魂,它继承着晚唐五代词体初兴的机运,经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绩。

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宝藏。和唐诗一起,成为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药膏。

元曲,这种配乐能唱的古代诗歌体裁,以其独特的艺术成

1

九年级(上、下)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二)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

九年级背诵内容目录

一、古诗词

1.专题 气象物候P.32.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四首)

2.诵读欣赏《诗经二首》:蒹葭,关雎

3.诵读欣赏 词二首: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

4.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龟虽寿 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二、现代文

1.一课: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第八段

2.五课:故乡 鲁迅:闰土外貌三段文字和课文最后三段

3.九课:成功 季羡林:三种境界

三、文言文

1.诵读欣赏 P.1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十六课 陈涉世家 P.176.

3.十七课、桃花源记P.182.

4.十八课 与朱元思书P.185.

5.十九课 捕蛇者说P.188.(略)

6. 二十课 岳阳楼记P.194.

专题 气象物候P.32. 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四首)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坚决、果断和所率士兵英勇杀敌精神的赞颂,给人以激昂振奋之感。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诵读欣赏《诗经二首》P.99.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诵读欣赏 词二首P.207.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241.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士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现代文

故乡P.66.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P.5.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混如铜管齐鸣者,定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九课成功 P.116.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三)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南乡子登京口北古亭有怀》《雁门太守行》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⑴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教材分析

古诗文篇目的学习要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为主。课外古诗词二十首中有三首在课标内,分别是《观刈麦》《南乡子登京口北古亭有怀》《雁门太守行》

3.中招考点

几年,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试题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道,总分值为4分。常考考点有: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等。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早已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不陌生了,但对于常考考点的答题技巧与答题格式很陌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停留在记忆与背诵默写上的,认为只要能背熟默写对就可以了。实际上,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记忆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作品数量的增多而导致记忆的混乱,出错率也比较高。

二、学习目标

1.能说出重点词语意思并能根据要求默写诗句。能总结出“古诗文默写”的答题方法。

2.能说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总结出古诗文阅读考点“主旨情感”的答题方法。

3.能说出古诗文“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

三、评价任务

1. 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能说出重点词语意思并能根据要求默写诗句。能总结出“古诗文默写”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反复诵读,能说出诗歌大意及主旨,能总结出古诗文阅读考点“主旨情感”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味诗句中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能说出古诗文阅读考点:“品味炼字”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2

3

第二课时

4

5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课+课外古诗词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第五课时 主备人:刘建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两大流派。

2.背诵词五首。

3.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

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

情感起伏,用浯质朴而含蓄,风格清新明快,足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丁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

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

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教学中宜引导学生体味诗情。鉴赏独特的表现

手法。

《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最,抒发

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意境悲凉壮阔,从题材、情调到艺术方面都为宋开拓

了一个新领域。

《法城子》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表现了作

者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题材豪壮,情感豪迈,风格豪放;

《破阵子》是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通过回忆从前威武的抗金阵容,抒写

了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题材、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都雄奇壮丽。

课文小结

词五首,风格或婉约或豪放,文辞或清丽或健拔,情思或凄婉或豪壮,然而

都是至情至性的真实流露,至纯至真的生命表白,至美至善的人生追求。解读宋

词,走近宋词人物.我们一起或期盼或怅惘,或激情四溢或扼腕叹息,我们与古

人同悲愁同欢喜。感谢这些个性飞扬的文字吧。让我们吟诵着它们,和着青春的

节拍,唱出强劲的人生欢歌!

二、课文默写

望江南

,。

渔家傲

。 ,

,。 ,

江城子

,, ,,

,? ,

破阵子

,,

。。

武陵春

。, ,

三.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 ____。

(2)_ 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 _____

(4)_ 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 _____,_____ ___。

(6)__ 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 _____。

(8)____ ____,载不动许多愁。

(9)马作的卢飞快,____ ____。

(10)持节云中,_____ ___________。

(11)_________ _______,欲语泪先流。

(1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 ____________。

四、理解性默写(1)《望江南》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

痛苦的名句是:_____ ___,__ _____。(2)《渔家傲·秋思》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

同的一句是:____ 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

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 _ ____, _____?

(4)《武陵春》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 ___ _____,____ __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

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6)《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

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_____ ___。(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

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9、理想是什么?理想在辛弃疾心中就是

“ ,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理想在文天祥心中,就是 ?

舍生取义的凛然誓言。

10.建国50多年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正如毛泽东在

《沁园春·雪》中所写“ , , 。”

11.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范仲

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

气: 。

12.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

是 , 。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

1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

是: , ;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 ; 抒发词人一生抱负和无尽感慨的是: , , 。

述说不幸的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两大流派。

2.背诵词五首。

3.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九年级上册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月夜 刘方平 , 。 ,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 。 , 。 , 。 ,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 。

破阵子 晏殊【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 ,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 。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

酒困路长惟欲睡, ,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 。

东篱把酒黄昏后, 。 , 帘卷西风,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年少万兜鍪, 。天下英雄谁敌手? 。 。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只见草萧疏, 。至今遗恨迷烟树。 , 赢, ;输, 。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 。军听了军愁, 。哪里去辨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

课后十首

1 《观刈麦》作者 朝代 。

①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句子 。 ②写出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的句子

。 ③写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

2 《月夜》

① 写出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的句子:

②再写出两句运用同种手法描写春天的句子(借物、对偶)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课+课外古诗词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一、整体感知

《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

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浯质朴而含蓄,风格清新明快,足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丁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教学中宜引导学生体味诗情。鉴赏独特的表现手法。

《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最,抒发

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意境悲凉壮阔,从题材、情调到艺术方面都为宋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法城子》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表现了作

者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题材豪壮,情感豪迈,风格豪放;

《破阵子》是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通过回忆从前威武的抗金阵容,抒写

了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都雄奇壮丽。

二、课文默写

三.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 ____。

(2)_ 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 _____

(4)_ 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 _____,_____ ___。

(6)__ 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物是人非事事休,___ _____。

(8)____ ____,载不动许多愁。

(9)马作的卢飞快,____ ____。

(10)持节云中,_____ ___________。

(11)_________ _______,欲语泪先流。

(1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 ____________。

四、理解性默写(1)《望江南》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

痛苦的名句是:_____ ___,__ _____。(2)《渔家傲·秋思》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

同的一句是:____ 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

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 _ ____, _____?

(4)《武陵春》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

___ _____,____ __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

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6)《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

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_____ ___。(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

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9、理想是什么?理想在辛弃疾心中就是

“ , ”建功立业的雄

心壮志;

理想在文天祥心中,就

是 ?

舍生取义的凛然誓言。

10.建国50多年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正如毛泽东在

《沁园春·雪》中所写“ , ,

。”

11.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

影: ;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

12.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述说不幸的

是 , 。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

1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

是: ,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 ;

抒发词人一生抱负和无尽感慨的是: ,

, 。

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课外古诗词教学案

九年级上册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 刘方平

, 。

,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 。

, 。

, 。

,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 。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

点, ,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

好, ,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 酒困路长惟欲

睡, ,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

阳, ,

东篱把酒黄昏

后, 。 ,

帘卷西风,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 。

年少万兜鍪, 。天下英雄谁敌

手? 。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只见草萧疏, 。至今遗恨迷烟

树。 ,

赢, ;

输, 。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

麻, 。军听了军

愁, 。哪里去

辨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

家, !

课后十首

1 《观刈麦》作者 朝代 。

①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句子 。 ②写出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的句子

。 ③写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

2 《月夜》

① 写出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的句子:

②再写出两句运用同种手法描写春天的句子(借物、对偶)

。 。

3 《商山早行》作者 。

①写出作者思乡的句子

②请再写出两句思乡的句子及其作者、朝代

。作者 。朝代 。

。作者 。朝代 。 4《咏梅》

①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

。 ②借物抒情的古诗词(文)中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两句并写出借什么物,抒什么情,及作者。

作者 借物 句子 。发 。 (同上) 。 。 。5《破阵子》作者 朝代 。

① 作者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② 写青春无限美好的句子是

6《浣溪沙》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免费朗诵"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548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