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军旅生活的古诗

军旅生活的古诗

2016-10-09 12:01: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军旅生活的古诗(共6篇)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军旅生活的古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一篇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军旅生活的古诗】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军旅诗歌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二篇

诗歌一:军旅的诗歌

时间

抹不去

岁月的痕迹

在记忆中徘徊的身影

被绿色占据

一种姿态挺拔伫立

犹如使命的召唤

严阵以待

出征的号角

吹响

胜利前的铮铮誓言

匕首与钢枪

一起筑成迷彩的诗行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攻无不克

鲜红的记忆

穿越了世纪的屏障

把力透纸背的惊叹

【军旅生活的古诗】

写入史册

一身戎装

金戈铁马的气魄

【军旅生活的古诗】

荣光在左胸前闪烁

右手举起敬仰

心情激昂的人们

倾听着和平钟声的敲响

军旅

军人岁月的诗章

翻开每一页

都是那样的动人心魄

忠诚的士兵

在幸福安康的和平年代里

点燃激情燃烧的梦想

诗歌二:军旅生涯

再回首

两年的青春泼洒在我的第二故乡-龙城 默默的奉献着光和热

无怨无悔的驻守着一份平凡

两年,让我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 那齐步正步的1234

那豪迈激昂的军歌嘹亮

身在和平年代的军人

我想我是幸福的

没有撕杀与侵略

没有战场生离死别的跨越

然而我更真爱这份和平

默默地坚守着对祖国忠诚和责任的承诺

转瞬间

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日日夜夜已成往事 而在这片热土上

流下的每一滴血和汗

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永恒的辉煌 经历过军营生活磨砺的人

即使面对风雨的肆虐

都会勇往向前走向阳光

这段军旅生涯也必将使我受益一生

诗歌三:军旅诗情·行军【军旅生活的古诗】

月夜行军急, 寒光照征衣。 滚滚过铁马, 瑟瑟北风激。 方渡冰河岸, 旋见雪林稀。 疏萧风雪外, 何处闻鸡啼。

诗歌四:军旅

时间

抹不去

岁月的痕迹

在记忆中徘徊的身影 被绿色占据

一种姿态挺拔伫立 犹如使命的召唤 严阵以待

出征的号角

吹响

胜利前的铮铮誓言

匕首与钢枪

一起筑成迷彩的诗行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攻无不克

鲜红的记忆

穿越了世纪的屏障 把力透纸背的惊叹 写入史册

一身戎装

金戈铁马的气魄 荣光在左胸前闪烁 右手举起敬仰 心情激昂的人们

倾听着和平钟声的敲响

【军旅生活的古诗】

军旅

军人岁月的诗章 翻开每一页

军旅诗歌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三篇

一如那喷血的朝阳, 夜依旧长,

你们用生命书写辉煌。 阳光依旧灿烂, 永远没有轻薄地表白, 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

却用博大诉说着耀眼的刚强。 依旧仰仗军人——

铁血之旅, 太阳一样辉煌,

壮志男儿, 高山一样的伟岸,

正气和胆识铸就巍巍长城, 海一样的博大,

庇护祖国母亲以安宁。 和铁一样的刚强。【军旅生活的古诗】

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 祖国母亲疼惜你们,

还是和平笼罩的岁月,

是你们,

让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静地生活着,

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没有畏惧。

总想用手,

编一项花环,

带在那铮铮铁骨的战士身上,

用最诚挚的心,

表达对你们的敬仰。

总想沏一杯醇香的茶,

递给那站岗的士兵,

让这一分暖意,

来抵挡夜晚那寒风冷雪。

总想唱一首歌,

用尽心底的真情,

来歌颂军人的雄壮,

来表达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对你们深深的思念。

中华姐妹想念你们, 所有的, 如我一样的, 生活在安宁中的人们, 感谢你们—— 新时代最伟大的军人。 自豪吧, 因为你们有刚强的资本, 骄傲吧, 没有谁比你们更无私, 你们是永不可战胜的人!

塞下曲六首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四篇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原文: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塞下曲六首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注释:

1、天山:指祁连山。
2、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3、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4、天兵:指汉朝军队。
5、衔恩:受恩。甚:多。
6、海:瀚海,大沙漠。陇头:田野。
7、高枕:高枕无忧。
8、鸣鞭:马鞭挥动时发出声响。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
9、天骄:指匈奴。
10、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11、麟阁:即麒麟阁。霍嫖姚:即霍去病。
12、云砂:细碎的石粒,指边塞风光。
13、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
14、独不见:为乐府古题,吟诵的是思而不得见的落寞愁绪。
15、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16、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17、殊:远。嗟:感叹。
18、甘泉:甘泉山,秦时在山上造甘泉宫,汉武帝扩建。
19、合:满。陇底:山坡下。
20、负:凭借。净:一作“静”。妖氛:指敌人。

诗意:

(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
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
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
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

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
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
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
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
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

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
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
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
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
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其四)

战马在黄金塞上奔驰,
塞上的白云和黄沙回绕在思妇的梦中。
在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
边疆的征夫勾起了闺中少妇的思念。
萤火虫在秋窗前飞来飞去,
边城之月在闺房门前远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残叶,
西风在沙棠树枝间沙沙作响。
思念的人儿怎么等也等不见,
相思的泪水只有暗自空流。

(其五)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
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
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
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
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其六)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
战火映红了甘泉宫的天空。
汉皇勃然大怒,
按剑而起,
召李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迎敌。
杀气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动地,
天兵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
一战而扫清胡虏,平定天下。

赏析: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其二)

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三)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于突厥”(<旧唐书·李靖传>)。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插羽”,鞍上箭。“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书言怀>)。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威。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其四)

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远征亲人的思念。开头写闺中女子想象亲人戍守边塞的情形,以此寄托思念之情。接着写女子在离愁的煎熬中,度日如年的情景。

(其五)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胡霜”,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尾联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了。

(其六)

这首诗写了由于匈奴南侵引起新的战争,但在杰出将领的率领下,勇敢的战士们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时北方突厥非常凶悍,对李唐王朝形成了长期严重的威胁。诗人选择汉军抗击匈奴的题材,部分原因即在于此。

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五篇

<碛中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岑参。其全诗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⑵走马:骑马。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诗意_作者岑参
⑶辞家:告别家乡,⑷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赏析]
<碛中作>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

有关军训的名言
军旅生活的古诗 第六篇

1、服从命令听指挥,军旅生活我最棒。

2、训练多流汗,战场少流血。

3、辞别父母离学校,誓不成功志不还。

4、军训,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有关军训的名言

5、军训,会使我们充实独立——因为训练的热让我们放下离家的孤独。

6、没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无法有战胜死亡的力量;没有流过血的脚趾,不能迈向胜利的前方。

7、玩就要玩得痛快,练就要练得认真。

8、虽然军训苦,军训累,但……军训不用带棉被!

9、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10、只有争光的权利,没有抹黑的义务。

11、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12、宁可流血,13、战士怕放松,军官怕集中

14、军训是地狱,但是是那种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狱。

15、军训给我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飞的更高,更远。

16、流汗,是因为我们努力了。

17、真正的军人是汗水洗出来的。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军训终不还。

19、体验军人生活,规划人生格局。

20、经历军训生涯,练就钢铁筋骨。

21、累死沙场君莫笑,古来军训几人回。

22、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

23、在挥汗如雨的日子里,更需要努力和认真。

24、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

25、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再苦,再累,再脏,也要坚持不懈。

26、军训是个“宝”,累倒不得了!

27、吃得太撑,喝的太少,站得太多,坐的太多。

28、军训很辛苦,教官太冷酷,我很心痛。

29、坚持到最后才能成功。

30、在指挥与服从中,陶冶自身品格,升华内心思想。

31、钢铁意志在军营中磨炼。

32、军训的日子最精彩。

33、一个将军不可缺少的品质是刚毅。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35、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但我们以苦为乐。

36、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

37、体验军人的气魄、纪律、素质、品质,争做生活中的“军人”。

38、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39、军训,会使我们快速成长——因为酸甜苦辣在这里尝遍。

40、我送教官离开千里之外,去了就别回来。

41、教官同志一声吼,宇宙也要抖三抖。

4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了军人的风采。

43、军训是记忆中美好的回忆。

44、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

45、服从是军人的第一职责。

46、血染沙场气化红,捐躯为国是英雄。

47、刻苦训练树新风,艰苦磨练强意志。()

48、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9、吃苦,是磨练自己的良药。

50、敢于挑战,永不言退。

51、感受军队气氛,体验军人风格。

52、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53、严于律己,学会自强,勤奋刻苦,报效祖国。

54、没流泪,是因为我们坚强了。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6、军训真的特别有意义,可能刚开始甚至到最后你都觉得很累很难过,但是军训结束后你会觉得那段日子特别有意义,特别回味。

57、我们是一棵颗小树,军训是一把把锯子,它除掉我们的斜枝,使我们茁壮成长。

58、军训锻炼人铁的体魄,磨练人钢的意志。

59、士兵们的优秀往往可以弥补将军们的错误。

60、紧步兵,松炮兵,稀稀拉拉是后勤。

61、痛苦中磨练意志,严谨中铸造坚韧!

62、一头雄狮率领着的一群绵羊,会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63、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军训可以增强体魄。

64、服从命令,团结一致,才能胜利。

65、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66、怕苦怕累就不是一个好学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军旅生活的古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军旅生活的古诗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 1、军旅生活古诗(2016-04-2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军旅生活的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军旅生活的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769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