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佛教诗句

佛教诗句

2016-10-11 12:09: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佛教诗句(共6篇)佛教诗词佛 教 诗 词世外桃源岁月长,雾山有路近高唐。芳林野鸟惊人散,冷寺闲僧迓客忙。览胜会须穿洞府,寻幽偶尔宿禅房。寒岩已透春消息,天半孤花照夕阳。细雨沾衣青石路,双桥拍水清幽。青枝绿叶盖人头。清心思大治,清谈说虔修。青鸟不传云外信,清波难入清流。清云路去各千秋。清音情激越,清境广寒游。归依...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佛教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佛教诗词
佛教诗句 第一篇

佛 教 诗 词

世外桃源岁月长,雾山有路近高唐。芳林野鸟惊人散,冷寺闲僧迓客忙。览胜会须穿洞府,寻幽偶尔宿禅房。寒岩已透春消息,天半孤花照夕阳。

细雨沾衣青石路,双桥拍水清幽。青枝绿叶盖人头。清心思大治,清谈说虔修。青鸟不传云外信,清波难入清流。清云路去各千秋。清音情激越,清境广寒游。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归依佛,弹指越三祗。愿我速登无上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锺鼎家,虚名定无益。——寒山 玉瓶甘露滴;

紫竹惠风生。

 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千秋甘雨露;

万古海潮音。

 山西河曲海潮禅寺观音殿

偈答无尽意;

名为观世音。

 张凤年题江苏南通送子观音堂山门

观从心底发;

音自静中生。

 闻楚卿题安徽六安观音寺

西极旃檀地;

南天紫竹林。

 湖南永顺观音庙

观听周三界;

音容式万民。

 广东雷州伏波祠观音庙

法水青杨露;

慈恩紫竹风。

 四川隆昌观音岩

矍铄微支杖;

清癯不染尘。

 何祖禹题云南剑川石窟愁面观音 慧日被诸阇;

慈眼视众生。

 杲堂题日本长崎兴福寺观音堂 剖腹方知真性;

开口便见良心。

 杨怀忠题云南剑川石窟剖腹观音 法云广荫无遮会;

慧日高悬有相天。

 北京陶然亭观音大士祠,又称观音庵 觉海化身现金粟;

普门香界涌白莲。

 北京大报国慈仁寺观音龛 芙蓉花面春风暖;

杨柳枝头甘露香。

 天津北塘观音寺

皓月无端窥色相;

青云有路觅真如。

 冯士翘题山西长子观音堂 匣里夜光南海月;

袖中诗草敬亭云。

 冯士翘题山西长子观音堂 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音南海潮。

 山西长子观音堂

青蔼柳枝含玉露;

风翻贝叶惹慈云。

 山西长子观音堂

上我慈航休错念;

教人苦海即回头。

 辽宁北镇小观音阁

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声南海潮。

 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慈悲群生称老母;

救难万世感能仁。

 山西河曲海潮禅寺观音殿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

 江苏南京鸡鸣寺观音楼

太湖慈航逍遥水;

南海普渡省悟身。

 张金海题江苏无锡马山观音殿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

 乾隆题江苏镇江金山寺观音殿 烟霞表里因心静;

无水空澄触目新。

 江苏镇江观音阁

潮音普遍华严海;

慈竹常霏妙鬘云。

 江苏镇江观音阁

喜有清音相问答;

绝无尘意与周旋。

 江苏镇江观音阁

由来古佛非女子;

只缘大士有婆心。

 江苏邳州徐塘三圣庙观音像 紫竹林中鹦鹉戏;

【佛教诗句】

白莲台下善才参。

 山东潍坊观音堂

难必救慈悲君子;

雷不雷忠厚圣人。

 山东潍坊观音堂

步入西山冲汉外;

坐观东海际无涯。

 山东五莲观音洞

平地分占东湖水;

小阁留栖南海云。

 江西南昌水观音阁阁门

紫竹林中观自在;

洛伽山上现如来。

 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圆通殿观音像 救苦寻声磁吸铁;

现身说法月印池。

 福建莆田龟山古刹观音阁 能于众生施无畏;

普使世界得光明。

 福建莆田龟山古刹观音阁 观彻宏微真自在;

音宣圆妙大慈悲。

 福建长汀卧龙山寺观音阁 具大神通完十行;

是真清净现三身。

 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 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

宝殿法轮明暗室;

莲台慧海渡慈航。

 浪底黄沙,龙女织成白玉帛

海边赤土,仙姑点就碧绫毡

佛家经典诗
佛教诗句 第二篇

篇一: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所有皆为空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等于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领会到世间诸般苦楚。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悬崖勒马。放下屠刀,破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底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世间好季节。” 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名人名言,意即“平凡心是道”。

2.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捉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靠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附不能依靠的人。【佛教诗句】

3.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受,越会感到痛苦,何不把苦当磨难?

4.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5.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修养容人之德。

6.佛家禅语:所谓看开人生,毫不是达观,而是踊跃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7.佛家禅语:生涯在山坡上的石头,爱慕山下繁荣大道,便本人滚下去,成果受尽蹂躏与玷辱。禅师:满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8.佛家禅语:吃些亏处原无碍,让步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巨匠醒世歌》

19.佛家禅语:并非有钱就是快活,心安理得心最安。要批驳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白璧无瑕。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佛教诗句】

10.佛家禅语:好向枝头采春光,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爱好在枝头体味春景明媚,实在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1.佛家禅语: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体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累赘良多。

12.佛家禅语:园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烧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间里,没想到,多少天后,花死了。禅师:有些货色由于想得到才会失去。

13.佛家禅语:日休禅师: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困惑,活在来日的等候,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今天便是每分钟,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好。

14.佛家禅语:白松:我质地精良可做屋顶可造船,你呢?荆棘:一想到劈你的斧头,恐怕你还是愿做荆棘吧。禅师评:平铺直叙的生活没痛苦。

15.佛家禅语:哲学家:不必语言能告知我真谛吗?佛陀缄默。哲学家:你的慈善使我进入了真理之道。佛陀:好马在鞭子的影子下也能跑.

16.佛家禅语: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

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17.佛家禅语:石头:我该找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让你觉得生活空虚,让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18.佛家禅语:禅师在白板上点个斑点,问门徒:这是什么?徒弟们异口同声:一个黑点。禅师笑了:只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没看到?

19.佛家禅语:拴划子的木桩对小船道:哈!怎么样?你失去了自在。小船:你也失去了自由。禅师:二心想拴住别人的人,自己也被拴住了。

20.佛家禅语:佛问:生命在几间?僧: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善哉,这才是性命。

21.佛家禅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味道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泰法。

22.佛家禅语:一碗浑浊的水,老摇它,水便老是浑浊,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动,沙尘便能沉底,可见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懊恼的初步工夫。

23.佛家禅语:“泰山不让泥土,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宽容大度,能力肃穆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干成绩一切。

24.佛家禅语: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天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225.佛家禅语:人生最大的财产是健康。假如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子虚乌有。

26.佛家禅语:常常地不肯让步,不满于现状,舍了这个,下一个可能更差,过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面前的幸福,有时应学会姑息。

27.佛家禅语: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幽香得意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28.佛家禅语:一人自命高傲,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晓得“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隐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容纳才是大器,正人亦如是。

29.佛家禅语:佛:世间作甚最可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名贵的莫过于正领有!

30.佛家禅语:禅院邻近的鹿病了,众多错误去探访,吃光了四周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逝世。禅师:过多结交猪朋狗友有害无益。

31.佛家禅语: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置事件会招来大灾害。

32.佛家禅语:景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理要周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淡泊,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剧烈。

33.佛家禅语:问大珠禅师:多么大算大?答:无边际。又问:如许小算小,答:看不见。问:大无边际,小至不见,毕竟何处是?禅师反诘:何处不是呢?

34.佛家禅语:一休禅师将老师的茶杯攻破了。他问老师:人为什么必定要死?老师答: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说: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35.佛家禅语: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36.佛家禅语:敞蓬车飞奔,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痛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害多由自己造成

37.佛家禅语: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污浊甜蜜。曰:疼痛是盐,容器决议咸淡,你愿做一杯水仍是一片湖?

38.佛家禅语: 一教学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持续。传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39.佛家禅语: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40.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开展遍十方,入时观自由。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341.佛家禅语:记住家跟万事兴,毋庸终日口不停;爱惜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率与虔诚; 一点笑颜最可恶,家里立时见光亮;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4篇二:诗中佛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到唐代的几百年间,充分与中国文化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份。唐代是诗歌与佛教新变繁荣的时代。诗历经几朝江山到唐朝独尊顶峰,禅在各宗衍化下至唐代禅宗兴盛一花五叶,使此时期的佛教与诗歌有新的融合。王维就是一个把诗和禅糅合在一起的典型人物。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以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之号一拆两分,一半为名,一 .半为字。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 王维以诗闻名天下,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极佳,与孟浩然等人一起呗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一代大文豪苏轼曾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早年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信奉佛学,后来政治仕途不得意,遭受到了挫折。一个人遭受到了挫折,总要找到一件事情来寄托身心,他们我行我素,随遇而安,流觞曲水,吟仰啸歌,或防浪形骸于天地之间,或传经布道于百姓之中,或寄情于山水,或隐身于民间,而王维就找到禅来寄托。所以王维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他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宋张戒评论他说“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

在王维的诗中,经常看到“空山”这个意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淄。(《积雨辋川庄作》)······所谓“空”,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而没有实在的形体。这些句子意境空灵,空山非空,“新雨”、“叶”、“人与”、“烟火”,这些都是空山之中的事物,空非真空,亦非实空,正是王维潜心参禅的体现。

王维的诗和禅是相互影响的,他以禅入诗,以诗修禅,达到了诗禅合一的境地。他为唐诗注入了特有的禅趣,他不仅能把佛教义理化为诗的语言来表现,而且能以其对佛教的认识来丰富诗的内涵。他不仅写过一些阐扬佛理的诗文,还把宗教思想与宗教感情化为诗思,在 唐代诗坛上独树一格。他所作的诗文,风格淡远,意境幽绝,王维的诗篇主要是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唐朝诗人受佛学影响的比比皆是,然而在禅的领悟上,就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多有不及,王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死后,后人称之为“诗佛”。

除了诗歌之外,王维还精于绘画。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也能把佛运用到画里面去,能作人物、佛像、尤长于山水、青绿、水、墨兼擅,更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所作泼墨山水,笔迹劲爽,“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对后世影响颇大。明末董其昌在其创立的南北宗论中,将王维列为南宋绘画之祖。

苏轼只看到王维诗中的画,却没有看到王维的诗中,还有一尊佛。篇三:经典禅诗欣赏 经典禅诗欣赏

五言禅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牵驴饮江水,空手把锄头,密室开金锁,云开空自阔,鹤立松梢月,饥来要吃饭,心随万境转,旧竹生新笋,远观山有色,打鼓弄琵琶,人闲桂花落,说道春来好,击水鱼头痛,黄昏鸡报晓,晓风杨柳岸,枯树云充叶,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闲步下松门。谩将无孔笛,叶落即归根。回首烟波里,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相逢两会家。君行杨柳岸,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春色杏花墙。暑雨琴棋润,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鹁鸠生鹞鹰。 水中嘴连嘴。 桥流水不流。 吹出凤游云。 渔歌过远村。 不费一文钱。 热处爱风吹。 无喜亦无忧。 风送片帆归。 人来鸟不惊。 我宿渡头沙。 时鸣春涧中。 翻却钓鱼船。 日午打三更。 瞠开红眼睛。 熏飚枕簟凉。 蘸雪吃冬瓜。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七言禅诗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金鸭香炉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莺逢春暖歌声歇,人遇平时笑脸开。几片落花随水去,一声长笛出云来。

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西河师子九州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海奉明君。

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乘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风波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源别是春。

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游子不归空怅望,一溪流水落花随。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蓦紥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

去年别我龙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滨。相别相逢两无语,落花啼鸟又残春。

土面灰头不染尘,华街柳巷乐天真。金鸡唱晓琼楼梦,一树华开浩劫春。

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佛教诗句】

亲到桃源景物幽,一壶明月湛如秋。反思洞口春残日,无数红英逐水流。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铒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

佛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佛教诗句 第三篇

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教诗句】

——《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3.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4.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7.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六祖法宝坛经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 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佛教的经典语句
佛教诗句 第四篇

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的经典语句

5、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佛教的经典语句。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9、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0、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11、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2、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13、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4、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5、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7、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18、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9、反复叮咛无相形,觉时恋梦梦恋醒。()慈悲空洒常啼泪,沉醉心扉依旧扃。

20、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3、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5、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26、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7、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8、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9、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0、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佛教经典语录
佛教诗句 第五篇

佛曰经典语录

佛曰- -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佛曰: 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教经典语录 。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经典语录出自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佛教经典语录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心情短语之佛家经典语录
佛教诗句 第六篇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心情短语之佛家经典语录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心情短语之佛家经典语录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佛教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佛教的诗句 佛教莲花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佛教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佛教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819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