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带茶的诗歌

带茶的诗歌

2015-12-19 00:21: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带茶的诗歌篇一《关于茶的诗词》 关于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带茶的诗歌》,供大家学习参考。

带茶的诗歌篇一
《关于茶的诗词》

关于茶的诗词

茶诗经典 陆羽《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与禅宗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入诗 居易《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赵朴初 诗茶禅道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娇女诗》

〖西晋〗 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其名谁定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六羡歌》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纎,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夏日闲居》

〖唐〗 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一言到七言诗》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体)。

《对茶》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摊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臼》

〖宋〗秦观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带茶的诗歌篇二
《关于茶的诗词经典收藏》

1、茶 诗

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高产的诗人陆游茶诗也不少,他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广被称引的名句。

中男茶诗是传统文化宝藏,编选古代茶诗选,也就成为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选题。据我在坊间所见,这类读本,销路都很好,因为茶诗本身是闲来消遣的极好文字,颇堪品味。套用黄庭坚的《茶词》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话诗出现后,似乎茶与诗的血脉关系一下子就断绝了。也许是我孤陋,但是确实没读到过能称得上是诗的白话茶诗,倒是相当多的现代当代诗人留下了用旧体诗写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等等。当代人的茶诗,可作经典来读的是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斯人斯作,的确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

2、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德祥) (唐寅) (文征明) (浦瑾) (孙一元) (吴兆) (佚名) (蓝仁) (潘允哲) (周杏村) (选自《金瓶梅》) (选自《金瓶梅》) (杨万里) (苏轼) (杜耒) (苏轼) (苏轼)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 (黄遵宪) 、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咏茶》

带茶的诗歌篇三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带茶的诗歌篇四
《关于茶的诗》

去最佳答案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

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

茶馆对联及与茶有关的诗词

一、茶馆/楼对联

北京老舍茶馆的对联

龙音悦耳延年益寿;

凤乐传神活力长生。

振兴古国茶文化; 扶植民族艺术花。

带茶的诗歌篇五
《关于茶的古诗》

附录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 李 白

吃茗粥作 唐 储光羲

与赵莒茶宴 唐 钱 起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 释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唐 释皎然

六羡歌 唐 陆 羽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 刘言史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唐 卢 纶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 释灵一

琴茶 唐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唐 白居易

睡後茶興憶楊同州 唐 白居易

茶 唐 元 稹

喜园中茶生 唐 韦应物

夏昼偶作 唐 柳宗元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卢 仝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 刘禹锡

尝茶 唐 刘禹锡

西陵道士茶歌 唐 温庭筠

茶山贡焙歌 唐 李 郢

峡中尝茶 唐 郑 谷

题禅院 唐 杜 牧

湖州贡焙新茶 唐 张文规

故人寄茶 唐 曹 邺

茶诗 唐 郑 遨

大云寺茶诗 唐 吕 岩

茶中杂咏选 唐 皮日休

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 夤

贡余秘色茶盏 唐 徐 夤

茶人 唐 陆龟蒙

咏茶十二韵 唐 齐 已

龙凤茶 宋 王禹偁

尝茶和公仪 宋 梅尧臣

茶 宋 林 逋

伯坚惠新茶 宋 刘 著

双井茶 宋 欧阳修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试院煎茶 宋 苏 轼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宋 苏 轼

汲江煎茶 宋 苏 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 苏 轼

记梦回文二首并序 宋 苏 轼

和子瞻煎茶 宋 苏 辙

茶花二首 宋 苏 辙

茶臼 宋 秦 观

临安春雨初 宋 陆 游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寒食 宋 杜小山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元 耶律楚材

雪煎茶 元 谢宗可

茶筅 元 谢宗可

尝云芝茶 元 刘秉忠

茶烟 明 瞿 佑

送茶僧 明 陆 容

伯自子惠虎茗谢之 明 徐 渭

题《品茶图》 明 唐 寅

余姚瀑布茶 明 黄宗羲

竹枝词 清 郑 燮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清 爱新觉罗·弘历

武夷茶 清 陆廷灿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吃茶 赵朴初

武夷茶艺 赵朴初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赵朴初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

带茶的诗歌篇六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描写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

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

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带茶的诗歌篇七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题《品茶图》 唐寅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带茶的诗歌篇八
《有关茶的古诗》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食后 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不出 白居易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白居易

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萧庶子相过 白居易

半日停车马,何人在白家。殷勤萧庶子,爱酒不嫌茶。

立秋夕有怀梦得 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带茶的诗歌篇九
《茶的诗歌散文》

一、《人生况味——咖啡与茶》

我当初喝咖啡纯粹为了提神,后来渐渐喜欢上了那种苦涩,爱闻热咖啡浮上来的香气,沉醉其间。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则是源于喝咖啡的那种氛围,喜欢独自在咖啡厅里泡一个下午,因为有书有咖啡有音乐,这种感觉很舒服,偶尔孤独很惬意。咖啡厅大都临街而立,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并且室内一般都浅放着靡靡的轻音乐,令人有种飘在云端的感觉。如果拣一个临窗的角落,一边品着香浓色佳的咖啡,一边看着街头行人的参差行色,细细品味那种斜阳物外咖啡人生的感觉。惟觉得天地之清悠漫漫,自有氤氲蕴藉。所谓浮生若梦,一点不假。 很小就开始喝茶,倒没有什么高雅的目的,纯粹喜欢那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品过许多茶后,发现最醇香的还是莫过于西湖的龙井。龙井之恬淡清冽,微微的苦涩过后涌上舌间的甘甜,似足了中年男子的人生况味,那种举手投足间的悠然沉稳,和西湖龙井的湛然韵味仿如一脉相承。人常说:茶如人性,百茶百味,品茶需要时间和心境。久饮绿茶,才了然,古人为何将茶水称谓茶汤,那样绵长、芳香、清澈的绿茶,初浸入水,于唇齿萦回间,确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稠厚。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当沸水注入,每一枚干绿的茶叶,皆蓦然地舒展、翻飞,仿佛风吹过绿野。品得茶中真味,方为世上仙人。好茶既得,好友当聚, 友情生处,人生其乐无穷。

咖啡特别适合与朋友谈心时喝,看书时喜欢泡杯茶放在一旁。我喜欢品味不同的风格。体会不同的人生。香茗令人陶醉,咖啡令人沉醉,可是行走于都市的人,又有几个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二、品茗

俗话说,茶可清心,品茶,讲的是心情,求的是心静,品龙井茶时尤其如此。品茶切忌大口畅饮,那是口到极渴时大碗茶的喝法。无论你坐在老龙井的任何一处地方,沖泡好的一杯龙井茶放在面前,静静观察茶叶经水后渐渐变化的情景,并体会由杯中散溢出来的缕缕清香,然后一口一口细细品味,单单这样的感觉,已经妙不可言。何况面对眼前道不尽的良辰美景,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消除精神上的浮燥,去除心头上的烦恼,心境如同龙井泉水一样的清澄明彻,与茶,与景,与风,物我两忘,归于一体。这就是在老龙井品茶的妙处,没有来过的朋友,都不妨来此一试,或许会有更加奇妙的感受也未可知。

三、《茶语》三首

(一) 如果昨夜是一江的春水 那么你我的故事 就是此刻杯底的茶 在水落的瞬间 绽放所有逝水的年华

(二)而又有谁能决定自己生命的色泽 是高山处的云雾 是春风中的怀柔 还是在炉红汤沸后 那一番不愠不火的功夫

(三)入水是为了出水 相煎是为了相知 在苦,涩,甘回,旗枪鲜明的瞬间 我问你 是否依然记得我的名字

四、散文:茶乡之咏(三章)

茶马古道: 一部普洱茶史的线索,被马蹄缝补着岁月的补丁,一段被时间溶解在记忆深处的故事,总是有茶魂让铃声唤醒。烹调传说的茶罐,烘烤着千年的神秘,一片从普洱府启程的芽叶,怎样被风雨撰写出清芬的诗篇?被徐霞客脚步丈量过,因此给《滇游日记》添了精彩的一页,被皇帝召见的普洱茶,一泡就泡出了极具香味的时间。 断碑残石,聆听出远去的赶马调门,一芽二叶的香茗,总是排版着普洱茶不朽的人文。一盏又一盏明明灭灭的香油灯,

是古道绽放的花朵,青花瓷斟着客栈老板的虚寒问暧,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小说家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章节。走在茶马古道,总是要想,如果说普洱茶是一篇佳作,茶马古道则是作品中精彩的一章,当沸水冲泡出渐渐明晰的线索,轻轻品味,便偿到国饮沉积在记忆中五味苍桑。 千年古茶树:虽说有千年,摘一片芽叶,仍然年轻得像一滴露水。虽说有千年,泡一杯香茗,仍然品得出茶魂年轻的气息。浓密的苔鲜,却告诉我古茶苍桑的滋味,斑驳的躯身,正讲解古茶的不平常的岁月。我听到铃声,押韵着乡间平平仄仄的马蹄,我听到鼓乐,彩排着茶农心里的感恩。 随意往红土地上一站,便站出云南大叶种茶最早的一章。有一万场暴雨的洗沥,有一万阵滚雷的侵袭,有一万次旱情的包抄,有一万回劫后还生的喜悦。身上的刀伤已经结痂,但还能品出愚味的疼痛,断臂的悲剧还在上演,不法分子看准的是古茶的利益。千年,我阅读着文字无法记载的树轮,那是一只歌,灌制着春风吹又生的故事。千年,我铺展一片古茶,除了绿色,我还看到黎民祭祀的香火、听到百姓潮颂的笙歌。捡到一粒古茶籽,那是一次萌芽的机会,但我不会把它种植到地上,我的心灵正需要古茶轻洒的荫凉。

土茶罐:随便抓一把红泥,就可以完成茶具最经典的造型。上色阳光,上色月夜,烘烤谷雨或者春风的茶芽,唱歌的汤水,溶解着乡村古朴的风情。用手抖动,茶在罐里舞蹈,像采茶的少女在山中嬉闹。用手抖动,茶香在泥土的温暧中,滋生千年不变的味道。不变的泥香溶解着千变的茶味,不熄的火塘燃烧着永恒的茶魂。茶罐与父亲围着火塘,沸水奔腾的是命运,涨涨落落的是生活。茶罐烹调的时光,茶农在春天吹凑唢呐唤喜讯入门,在秋天擂起铜鼓迎丰收进屋。进入徐霞客滇游日记里重要的一章,茶罐煨出的茶香,成为漂洋过海的名片。文火微笑着,让茶罐升温,茶香渐渐浓烈的,是乡间的诗魂。

五、品茗居 茶点人生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的一首《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将华夏民族对茶饮的钟情抒发得淋漓尽至。 我国是最早饮用茶的国家,早在西汉时就把茶作为饮料来喝,到唐代饮茶已成了人们的习惯。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将茶与我们的生活搅拌成了一体,茶已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它不但以能给我们带来享受的物质形式存在,还以一种能给我们欢乐、沟通、陶冶的精神方式支撑着我们的生活习俗。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能使人把心带进一种空闲的境界,使人们始终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一点清新,一缕温馨。

正如欧阳修在《茶歌》中所说:“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维饮茶。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

茶叶从被人们发现利用,到今天已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在享用它的同时,更给予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关于茶的文化。

《茶经》。唐代陆羽所撰,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为我们开辟了茶文化的先河,陆羽也被后人尊称为“茶仙”“茶圣”。紧随其后,世人不放松对茶的研究,先后已有了一百多种关于茶的著作问世,对茶的认识、应用大大行进了一步。除了这些理论性的著作外,苏轼、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郑板桥、郭沫若、鲁迅、老舍等等一大批文学先人还将自己对茶的感怀、情感用不同的文学体裁来表现,为我们积累了数不尽的艺术财富。

茶道。茶道是将茶与艺术真正结合起来,使品茶的感受从味觉上升到视觉、嗅觉乃至全身器官的享受,他们注重的是表演,追求高尚的、优雅的美的境界。茶道及相关礼仪源于

中国,但目前风行于日本。在唐时,国人品茶“工于煎”,重在茶的汤花,在色、香、味上,以色为主,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讲究。后来,这一脉的品茶技艺传入日本,发展成今日颇为繁杂、十分郑重的“茶道”。十六、十七世纪的日本大兴“茶道”,其沿袭唐风,注重礼数和仪式。举凡“茶道”必在专门的“茶室”内,以一首应景诗、一幅适时的画、一盆空灵的插花,配上几件朴实的茶具,在文静的交谈中进行。“茶道”对程序要求异常严格,主持者需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经过专门培训。表演中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个表情,每一种茶类、茶具、水的搭配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构思,都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情感,都能让品味的人感觉到美的艺术。

茶宴。据有关史料记载,茶宴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而到唐代进一步得到发展,茶宴成了一种社会新风尚。宋代,茶叶生产区域日益扩大,茶宴更是盛行,特别是皇宫内,茶宴的仪式肃穆庄重,礼节严格:主持按一定程序冲沏香茶,再依次递给大家品饮,人们举杯闻茶香,齐声赞茶恩,颂盛世。在茶宴上,不但可以领略名茶的美味,而且可以欣赏环境和茶具美之趣,感受太平宁静。后来,茶宴进一步发展为“斗茶”,三五知己相约,就一典雅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各自捧出自己的精品心血,轮流品尝,决定胜负。而今,斗茶更演化成了各种评比会,对创制、发掘名茶,提高茶叶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茶馆。指那些固定的用来饮茶的场所,一般有典雅的装饰,有的还配备茶道表演,茶艺宣传。人们在这里品茗、休闲、娱乐、议事、叙谊。这里是自由、清闲的空间,与生活密切相关。这里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业好坏,你可以在里面精心品尝佳茗,也可以尽心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可以探听消息传播新闻,可以抨击世事切磋技艺,可以高声谩骂或埋头沉思,甚至可以买卖交易策划前程。只要细心观察,在这里你可以发现世界的美丑真假,是社会的缩影。此外,茶馆还成为茶楼、茶肆、茶坊、茶亭、茶社、茶室、茶文化风情园等。

有人说,世间最富于想象的莫过于人类了。确实,我们将丰富的想象附加在茶叶这一实在的物件上,一种物质效应的本能却一下子变得五彩耀眼起来,拥有了自己的礼节,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拥有了自己的歌谣,自己的舞姿,自己美丽神奇的艺术。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也是一曲与我们息息相连的茶叶之歌诀。

六、茶叶的美丽旅行 谁的纤纤柔指摘到了茶叶,让它们从枯老的树枝上幸福地流落到一个女人的体温里。在温润的掌心作短暂停顿,便被送到背篓,等着过秤。摘茶的人其实也太粗心了,不经意的采摘,这一个在乡村谁都会的动作,劳动者细微的动作,就把一首首诗给摘到了竹味很深的背篓里了。

真的,叶脉正反两面都写着诗,随便一品都会读出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陆游、范仲淹。细细一看,还真的能看到那位写过“大江东去”的苏轼,正在庭院里煎茶,微笑的火苗舔食着铜质的茶壶,飘出丝丝缕缕的香味。茶还在杯中随着沸腾的水起落,诗却已在苏老先生的肚里出笼。“我今贪病长苦肌,分无玉盘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罩行相随。”

读着这样的诗,与其说是闻到了茶香,倒不如说是读到了真正的茶味,只是茶叶题诗不像红叶题诗那么出名,就是我这个茶农的儿子,也只在离开老家多年之后的某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偶然之间才采摘到诗里的茶叶。

生长着茶树的地方一般都在云雾缠绕的高山之上,雾雨是茶叶最喜欢喝的饮品,潮湿的风洗涤着芽叶上栖落的尘灰,给我们的国饮注进大自然的灵气,在故乡,春天最先不是在花朵上表达,而是让茶芽展示。人们也无法考察出在《神农本草经》里的茶与人的关系,但他们知道,茶是生活里基本的介质是无法忘却的元素,它滋补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丰富着迎娶亲人的欢喜,陪伴着婴孩成长,最后与死去的人合葬。这一片片茶叶,都是村姑用手采得,

科学技术再发达,但也没有人研究出合格的采茶机器,要是有,也很难按标准将该采的茶一叶也不留,该蓄的芽一尖也不摘。

采茶季节是爱情的季节,因此,更多的时候,采茶只是女孩子们的活儿,父母们一般都让她们去做,乡村没有电影院供谈恋爱的男女看着爱情片复习自己的心跳,也没有咖啡馆儿女情长的对饮时间,“高山顶上一棵茶,不等春来早发芽,两边发得绿叶叶,中间开的白花花。大姐讨来头上戴,二姐讨来诓娃娃。惟有三姐不去讨,手摇棉车心想他。”

好茶在民间,在吃不上化肥农药的山上,老家人没有钱采购工业生产的化肥供给茶树,茶树所依赖的只有风与雨水,他们的根部是瘦得不能长青苔的红土,要不是春天邀请,他们可能永远处于一种睡梦状态。

季节的神奇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这种力胜过无法用重量计量的肥料,也因为这种艰难的环境,民间的茶保持了它的纯洁的一面,它的鲜香来自泥土,它的韵味体现自然,它的汁液能消渴解毒。

民间的茶从村姑手上采下,就是一家一户待客的礼品,远亲也好近邻也好,一杯清茶里蓄满了主人的敬意,也泡着一种心情,看茶在杯里漂亮地旋转着,年轻人能听到远山的山歌。

茶随着婴儿降生而摆到了“抓周”这样的礼仪上,成为许多父亲喜欢让自己小孩抓到的物品中的一种,因为茶就是钱,就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柴米油盐的开支,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后与茶有缘分。年轻人出门,父亲都会把自己种的茶交给儿子一包,让儿子带着上路,路远路难都是不可预见的事,但遇事不惊不慌,处事果断自如,则又是许多出门在外的儿女他们的父母的最大奢望,因此,茶充当了一种角色,是清醒剂。

只到一个人老了,围着在他身边的不是什么成群的儿女,而将是一个似乎有些孤单的土茶罐。浓得像血一样的茶,浸润了他们多少有些枯燥的人生,就是不幸去世,儿女们准备最多的还是敬茶。那是一杯通过茶罐烤制的黑茶,在没有人喝过时倒出来,斟在牛眼杯中,献到棺材前面,或者放入一些米粒和酒菜,就是敬畏死去的人灵魂的一种礼俗。

茶随着人一生旅行,甚至进入棺木,埋藏到泥土下,其实那茶叶的另一种回归,泥土养活着它们,它们又归于泥土,这不是人生是什么。

七、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八、人生亦如茶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

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暖意,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

如是,爱喝茶。说行随心性也好,说附庸风雅也罢,至今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嗅”得出茶的清香,至如今。无茶的日子,真的觉得平淡、索然无味。

于我而言,最喜欢在一个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看落叶飘零,听雨敲窗棂,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

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忽上忽下,簇拥着,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人仿佛也醉了,朦胧中,久久不愿醒来,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亦如茶。

九、清清淡淡一杯茶

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的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茶从文化符号过渡到了实际生活中,茶就是实实在在的颜色和气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浓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喜爱独自静坐慢慢地喝茶,喜爱在茶馆的寂静中细斟慢酌,喜爱一个人新茶浅尝,喜爱独自陈茶浓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静,在一个人的静静中品浓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烦燥之时、在身心疲乏之时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开出美丽的花,看着黄色的花瓣染透整杯的水。茶香弥漫开来,而岁月和心情就浓缩在茶叶的纹理和淡香里,在茶花茶叶或晶莹鲜翠或朦胧陈红中,忘记了。

身在北国的无边风雪中,仿佛身临江南有雨的茶园,仿佛是在与茶花随风起舞,仿佛听到了茶花安静的诉说。一茶在手,在茶香中听风听雨,看书看画写字。或浓或淡一杯茶,或长或短一段静。

十、独白(诗歌)

不是我性格开朗,我也有许多忧伤。也有许多失眠的日子,吞噬着我,生命从来不是只有辉煌。 只是我喜欢笑,喜欢空气新鲜又明亮,我愿意像茶,把苦涩留在心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

十一、茶与禅

茶与禅一直有着神秘的关联,茶意可通禅,至于是渐悟还是顿悟,就要看你的造化了。传说达摩祖师因为面壁九年,出关后眼皮无法张开,便把它们撕下来,丢在地上,那地方长出一株矮树,他的弟子们摘下树上的树叶泡水饮用,发现这水竟然神奇异常,可以令坐禅的人保持头脑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彻地领悟佛的真谛,于是便有了“禅茶”一说。

虽是传说,但在寺院中茶事与禅事确是密不可分。在宋代便有《赴茶汤》的种种清规,寺院中喝茶的礼仪就像佛门中必守的清规一样,比如:吃茶不得吹,不得掉盏,不得有声等

带茶的诗歌篇十
《茶的诗歌》

相关热词搜索:茶的诗歌 关于茶的诗歌 关于茉莉花茶的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带茶的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带茶的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684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